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通用多篇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通用多篇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通用多篇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 篇一

為深入推進家校共育工作,加強對“家校共育活動周”工作的指導,營造家校協同育人良好氛圍,決定在20xx年秋季學期開學前集中組織開展“家校共育活動周”。經學校研究,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積極響應上級各部門的號召,構建“家校聯繫”的教育平台,促進教育多元化,深入推動家校聯繫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探究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深入瞭解學生在家、在校的實際情況,做好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活動主題

家校協同讓孩子健康成長

三、活動目的

1.通過開展家校共建共育系列活動,進一步完善家委會建設,暢通家校聯繫渠道,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化的德育網絡,使各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教育優勢力量。

2.充分利用家庭、社會教育資源,提升家長實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學校內涵發展動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初步形成家校共建共育強大合力,有效提升社會對教育的滿意度。

3.通過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實踐中成長、成熟,追求成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教師”。

四、家校共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許克鍵

副組長:

組員:褚寒英及全體班主任

五、實施方案:

(一)宣傳發動階段

1.和班主任個別交流,並徵求班主任的意見,瞭解班主任的想法。

2.召開全校教師會,讓大家有所瞭解,並進行分工,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二)實施階段

1.教師定期家訪

深入開展“大家訪”工作。教師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是教師的工作內容之一,作為家長應熱情接待。教師家訪要儀表端莊,語言文明,一分為二地評價學生,與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切忌家訪時附帶其它與孩子無關的事,而有損教師形象。家長要認真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主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優缺點、個性及特長,與教師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得益彰。每學期每個孩子至少家訪一次。

建立教師常態化家訪和家訪回訪制度,定期組織班主任及任課教師開展家訪,並逐步形成長效機制。重點走訪貧困家庭、村居(社區)及社會各界人士,通過定期走訪,廣泛宣傳教育政策法規及學校教育教學取得的成績,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對學校、對教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完善家庭教育網絡建設。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我校將不斷加強網絡平台建設,科學利用學校網站、微信平台、班級qq羣等新聞媒介和溝通渠道,開展不同主題方式靈活多樣的工作。

3.深入推進家委會建設。

家長委員會是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聯繫的暢通渠道,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的紐帶。家長委員會由班主任牽頭,由班內家長推薦代表組成,充分體現民主,規範選舉程序,杜絕出現家委會成員由學校或班主任指定的現象。班級家長委員代表家長的利益和願望,對班級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還可以審查修訂班級工作計劃,參與班級教育科研活動,參與班級管理及教師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督促班級不斷調整工作思路,改進方法,達到最佳育人效果。加強家委會制度建設,科學制定家委會工作章程,規範家委會機構及成員職責,明確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解決家委會工作“幹什麼”和“怎麼幹”的問題,確保各項工作依法規範。

4.召開線上家長會

在家長會上學校領導及教師要把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舉措告訴家長,也可介紹一些科學的育人方法,請有經驗的家長作交流,老師和家長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現相互通報,也可讓學生參加,讓他們親身感受老師和家長都在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為他們操心,從而激發學生奮發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識。

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我們不定時的通知家長進行沙龍會議,這樣按主題進行,針對孩子的問題,家長彼此間交流,能尋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5.開展家校共建活動。

家校共建活動是學校與家庭,教師、家長與學生共同參加的活動,其主要形式和內容有以下幾種:①親子閲讀②沙龍,交流家庭教育經驗③繪本故事④郊遊(遠足)……家校共建融教師、家長、學生為一體,可增進相互瞭解與合作,加深相互間的感情,有利於調動三方的積極性,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

6.建“家長信箱”。

為了提高辦學質量,學校必須面向社會、面向廣大家長,隨時接受他們的監督,學校在大門外面掛一個“家長信箱”便於及時瞭解家長對學校的反映,對本校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反映。德育處對家長反映的情況進行整理,會同相關部門及老師共同解決,爭取做到公正、求實、快捷、有效。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 篇二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家校共育工作,增強對未成年人教育的合力,同時解決困難家庭、單親家庭、流動務工人員家庭家長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教育力不從心的問題,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一、指導思想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加強綜合治理,多管齊下,形成一種有利於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年輕一代才能茁壯成長起來。”為了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提升學校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水平,構建政府、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共同育人體系,促進學校和家庭良性互動,不斷提升家校共育質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家校聯繫的途徑

1、舉辦家長學校;

2.成立家長委員會;

3.召開家長會;

4.家長開放日;

5、家訪;

6.開設網上家長學校專欄;

7.微信羣溝通;

8、開展家校共建活動。

三、家校聯繫的措施

(一)家長學校建設工作。“家長學校”,顧名思義,專門為家長開設的學校,意在提高家長育兒育人專業素養,提升家長綜合素質,提升家長學校共育目標,達成共識,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出謀劃策,諫力獻言。有條件的特別是規模以上學校,均要建立家長學校,利用家長學校這一陣地對家長進行培訓指導。

(二)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由學校黨支部書記、政教處主任、教導處主任、年級組長及家長代表構成。由學校黨支部書記主持工作,負責指導、協調家長學校工作;家長代表負責收集家長對家長學校組織活動的信息反饋及對學校的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家長委員會每學年召開兩次會議,學習有關文件特別是有關的教育法規,結合學校工作重點,制定家長學校工作計劃,針對家教中的熱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確定科研課題及個案研究。

(三)召開家長會。家長會分校級、年級、班級等。重點以年級組為單位,由組長負責,一學期至少二次,有計劃、有內容、有考評。一年級一般在剛入學時,畢業班一般畢業前夕,其它年級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酌情定時。在家長會上老師和家長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現相互通報,讓他們親身感受老師和家長都在關心他。

(四)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作為家長,往往迫切希望瞭解孩子在校的成長與發展狀況,把家長請進來,進課堂聽課;請部分家長與孩子參與活動;邀請每班從事專職工作學生家長為學生授課,優質課堂全校循環講,最後形成特色課程;請家長參與實踐活動策劃、組織、管理等,參觀班級佈置,檢查教師常規教學工作,翻閲學生作業,參加主題教育,觀看學生成果展示等。讓家長看到學校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學生的發展水平。開放課堂和食堂等,讓家長參與進來,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彙總和反饋,做好為學生的全面服務工作,一般要求每學期舉行兩次。

(五)教師定期家訪。嚴格落實“十必訪”十必談:

1.生病學生必訪,跟家長和學生交流生病了不要擔心學習跟不上,要多休息,身體是最重要的,父母還是在孩子身邊多陪同。

2.貧困學生必訪,交流每天是怎麼去上學的,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放學放假都有什麼娛樂活動,有什麼理想與抱負,有什麼困難。

3.學習困難的學生必訪,交流人生觀,道德觀,讓孩子樹立明確的學習和生活目標。

4.個異特性學生必訪,交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開展多方面的教育,管理和引導,總之,對個性特異學生談話要研究不同學生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技巧,才能使談話取得滿意結果,達到教育目的。

5.新轉入學生必訪,交流給孩子多關愛,多關注,加強和家長多溝通,學生和家長都需要正確認識自己,讓孩子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6.家庭有裂痕的學生必訪,給予孩子鼓勵和關愛,不拋棄,不放棄,他就一定能堅持下去。

7.外來務工子弟必訪,交流使他們能在學校安心的學習,愉快的生活,健康的成長,使他們享受到與本地學生一樣的待遇,較好的'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樹立人生座標為未來導航。

8.離異單親家庭的學生必訪,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儘可能地參與社會活動,不要逃避社會,要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健康,開朗樂觀的性格。

9.留守兒童必訪,要讓孩子體諒父母,學會感恩,學會照顧好自己,體會到父母在外不易,要努力學習,用優異成績回報父母養育之恩。

10.殘疾學生必訪,交流時要委婉點,給予鼓勵,不要在學生面前對他疾言厲色,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幫助,談將來有什麼期望和打算。

教師家訪要儀表端莊,語言文明,一分為二地評價學生,與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切忌家訪時不説與孩子無關的事。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主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優缺點、個性及特長,與教師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得益彰,要求班主任至少每學年對每位學生上門家訪一次。

(六)開設網上家長學校專欄。各學校要利用網上平台設立家校聯繫專欄,責成專人負責不定時的發佈學校有關信息,上傳有關家庭教育的內容,接收家長對學校的反饋意見。

(七)微信羣溝通。利用班主任建立班級微信羣及時發佈學校的有關活動成果及重大事宜。

(八)開展家校共建活動。家校共建活動是學校與家庭,教師、家長與學生共同參加的活動,如:

1.舉辦親子運動會;

2.舉行“六一”親子活動;

3.召開主題班、隊會;

4.開展校外實踐活動,如“清明節到烈士陵園參加祭奠活動”“親子到田間地頭參加勞作”。家校共建要實現融教師、家長、學生為一體,增進相互瞭解與合作,加深相互間的感情,有利於調動三方的積極性,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

(九)開展課後服務和結對幫扶活動。針對家長文化程度低、教育輔導孩子困難或教育缺失的家庭,除採取上述家校聯繫措施之外,學校要開展課後服務和幫扶工作,針對家庭困難的家庭與學生,要開展結對幫扶助困活動,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失學,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頭做好課後服務和結對幫扶工作,凝聚家校共教合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四、保障機制

1、建立家校共育協調推進機制。區教育科技局在發揮本部門學校、教師專業特長的基礎上,多方面聯繫有關部門如宣傳、民政、婦聯、共青團等機構的資源參與家校共育工作。

2、建立家校共育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爭取區財政支持年初將學校課後延時服務經費與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預算,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指導,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3、各學校要建立對幫扶教師的考核和獎勵機制,在年終績效考核方案中進行計分獎勵。

4、教育科技局將建立督導考核評估機制,對各校的幫扶實行動態隨機考評,年終計入責任制考評。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 篇三

為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探究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深入推動家校聯繫工作的開展,暢通家校聯繫渠道,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化的育人網絡,提升家長實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學校內涵發展動力,提高中國小生綜合素質,初步形成家校共建共育強大合力,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特制定中科大附中“家校共育活動周”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家校協同讓孩子健康發展

二、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家校共育活動周活動,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指導家庭教育,推進家庭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學生新學期學習生活適應能力。

三、活動時間:

20xx年8月20日——9月5日

四、活動要求:

1、各年級、各班級要組織宣傳學校“家校共育活動周”活動方案,要組織家長、學生共同參與落實。

2、活動注重實效,避免形式主義。活動可以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活動以學校組織和班級主動開展相結合,以班級組織活動為主。各班級要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注意發現典型案例,並做好案例的收集、整理、彙總等。

五、具體安排見附件

活動一:親子閲讀活動

1、對象:一、二年級學生及家長

2、時間:活動週期間

3、目的: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和習慣,使家長和孩子在閲讀中尋找共同交流的語言密碼,實現在家庭中共讀共寫共成長。

4、形式:統一要求,家庭實踐

5、活動過程:

(1)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讀書故事會或讀書心得交流會。

(2)開展“我的讀書筆記多精彩”活動。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記錄下來,每班選出若干同學進行親子讀書筆記展評。

活動二:家訪活動

1、對象:特殊羣體學生

2、時間:活動週期間

3、目的:關注特殊羣體學生,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家訪拉近距離,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努力消除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問題。

4、形式:實地走訪

5、活動過程:

學校根據建立的班級特殊學生家庭檔案,通過上門走訪、電話溝通、短信交流、網絡視頻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

活動三:“好家風,好家訓”交流會

1、對象:三、四年級學生及家長

2、時間:活動週期間

3、形式:講座或沙龍

4、目的:引導家長之間相互教育,相互示範,同時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家風家教建設深入發展。

5、活動過程:

(1)開展家風家訓專題講座,讓家長和學生了解家風好故事,傳承家風文化,將養成良好習慣自覺踐行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2)開展主題徵文活動,家長撰寫徵文,學校評選出優秀作品彙編成集供家長學習。

(3)開展“我為家風代言”活動。通過升旗儀式、主題班會、書法、手抄報、攝影等形式展示學生的家風文化,使廣大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活動四:如何陪伴孩子--親子溝通的情緒自控

1、對象:五、六年級學生家長

2、時間:活動週期間

3、形式:講座或沙龍

4、目的:引導家長們尊重青春期特點,正確看待親子衝突,輕鬆陪伴孩子成長。

5、活動過程:

(1)專家解讀青春期的特質。

(2)分享案例及技巧。

注意事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父母雙方同時參與。

活動五:一年級家長系列培訓

1、對象:一年級新生家長

2、時間:活動週期間

3、形式:講座

4、目的:讓家長參與家庭教育學習,提升自身的育兒能力,

體驗學生的學習過程,體會孩子學習的不易,做理解孩子的家長。

5、活動過程:

(1)學校制定課程培訓計劃。

(2)家長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可以選擇線上或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完成。

(3)家長提交學習心得,對專家報告的質量給予評價,並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 篇四

研究和實踐證明,學校、家庭和社區建立緊密的協作夥伴關係,將極大有益於學生的發展,家長的參與不但有助於學生在智力、社會發展、學業成就和行為改善等方面的發展,還將促進學校教育的效能,只有家校完美合作才能營造出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創新學校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廣大家長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理解、參與和支持學校教育教學,努力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宜春中學家校合作方案》,成立班級、年級、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

一、成立宜春中學家校合作領導小組

組長:陳少平

副組長:

成員:

家校合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家校合作辦公室設政教處,負責協調落實有關工作。

二、工作目標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宜春中學能成為“家庭般的學校”,學校和所有教職員工都認識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認識到學生和家庭的個體差異,積極地謀求來自家庭的參與,並營造一個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家庭般的受歡迎的氣氛。同時,宜春中學的每一個學生家庭都成為 “學校般的家庭”,每個家庭都認識到學習、學校和家庭作業的重要性,並在促進子女學習方面積極支持教師的工作,甚至使子女在家庭也像個在校學生那樣表現。另外,積極尋求社區的支持,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教育的合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

三、成立班級、年級、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

1、家長委員會的職責

①參與學校管理。聽取學校關於發展規劃、教育教學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況介紹,就學校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進行溝通,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

②與學校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經常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的表現和對學校、教師的看法,與學校和教師一起肯定和表揚學生的進步,解決和化解學生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做好思想工作。

③協助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發揮家長的專業優勢,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支持。選派家長委員列席學校校務、教務等會議,與學校一起組織家長聽課、家長接待日,參與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幫助學校改進和完善教育教學工作。

④協助學校開展安全和健康教育。引導家長履行監護人責任,配合學校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支持學校開展體育運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學校的安全工作進行監督,與學校共同做好保障學生安全工作,避免發生傷害事故。

⑤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協助學校開展家長教育指導,積極學習教育知識,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調一致。發揮家長自我教育的優勢,交流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

⑥溝通學校與家庭。建立家長委員會和學校定期溝通協調的議事機制,就學生家長、學生、社會等反映的有關問題及時與學校進行溝通協商。建立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間的溝通、互動機制。

⑦家長委員會開展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規定。嚴禁利用家長委員會聚眾鬧事、違規收費以及要求學校開展違背法律法規、政策和教育教學規律的活動。

2、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

各班召開全體家長參加的家長會,在班主任組織和指導下推選班級家長委員會會長1名,委員4——8名。

①徵集家長擔任委員的志願。採用多種形式向全體家長髮布《宜春中學高X(X)班徵集學生家長志願的通知》,並進行回收。

②分析家長的反饋意見。班主任根據本班學生的生源特徵和家長志願,與有初步意向的家長個別溝通,確定家長委員會會長和委員候選人;分析家長志願的集中程度,以便將來在班級設立專業工作組,開展活動時,活動計劃與更多家長的志願相配。

③各班召開家長會,選舉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

3、成立年級家長委員會

年級家長委員會由會長和委員組成,會長由學校家長委員會在相應年級的委員中選任,委員由本年級各班家長委員會的會長擔任。

4、成立學校家長委員會

學校家長委員會設會長1名,副會長3名,委員36名。各年級將年級家長委員會會長和委員名單報政教處,並推薦12名年級家長委員會的委員擔任學校家長委員會委員。

5、組建宜春中學家校合作聯合行動委員會

學校成員:黃磊、黃金蓮、樑恆亮

家長委員會成員:6名家長委員會委員

學生:學生會主席1名、團委學生幹部1名

宜春中學家校合作聯合行動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為學校家長委員會落實家校合作計劃,在宏觀上協調家長委員會與學校、學生社團和社區的關係。

6、各級家長委員會下設專業工作組

學校家長委員會暫設2個專業工作組,即志願服務專業工作組、參與決策專業工作組。各年級、各班也可根據具體情況設專業工作組,如:提高學生閲讀水平工作組、改善學生行為規範工作組等。

7、家長委員會委員任期

家長委員會委員任期一般為三年,每學年可以適當改選,可連選連任。因畢業、轉學等離校的學生家長,其委員會委員身份自動喪失;會長子女在其任期內離校時,需提前兩週提出辭星,由家長委員會推選一名副會長代任,主持常務工作。辭職委員根據家長委員會工作的需要和本人自願,可以改任名譽會長、顧問等職。

四、工作要求

1、家校合作要面向全體家庭,全校上下要達成共識,所有教師都要用合作、謙遜、尊重和信任的態度對待所有家長,開展活動時,要充分利用條幅、標語、電子顯示屏等各種媒介表達學校對他們的歡迎,讓所有家長充分感受到學校對家校合作的誠意。

2、學校要建立高效的運作機制,充分調動家長委員會的積極性,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有宣傳、有總結。

3、家長委員會委員應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熱心學校教育工作,富有奉獻精神,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善於聽取意見、辦事公道、責任心強,能贏得廣大家長的信賴。

4、各級家長委員會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會議,聽取學校工作介紹,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督促學校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5、各級家長委員會在每學期結束前要對本學期開展的工作和效果進行總結。配合學校開展評選優秀家長的表彰活動。各專業工作組在每學期結束前要為下一學年撰寫行動計劃,召開會議反思並調整行動計劃。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 篇五

家校合作是學校、家庭和社區共同承擔兒童成長責任的互動過程。為更好發揮家校合作作為現代教育管理重要環節的作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建立校內校外相結合的現代學校制度,

根據縣政府下發的《南豐縣加強家校合作工作的實施意見》,以我縣創建江西省第三批制度化家校合作示範縣為契機,不斷探索家校社合作好經驗,切實提升全縣家校社合作工作水平,結合我縣教育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以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制度化家校合作示範縣(校)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為指導,引領和帶動全縣的家校合作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圍繞學生成長,着眼於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系統改善育人、辦學和家庭三大環境。動員全體家庭積極參與子女教育;使學校辦學得到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參與和支持;使家庭的家教更加科學,家風得到改善,進而促進民風和社區風氣的改變,形成學校、家庭和社區的良性互動。

二、工作原則

1.目標一致原則。動員、組織和協調家庭和社區,與學校一道,共同承擔兒童成長的教育職責。

2.地位平等原則。學校、家庭和社區是地位平等的合作伙伴,不是命令和服從的關係,要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各自優勢和獨特作用,尊重彼此的利益和訴求。

3.尊重學生原則。以有利於學生成長為工作出發點,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和訴求,保障所有學生及其家庭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

4.彈性滲透原則。破除“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家校分工傳統觀念,家校合作的各方通過相互開放、相互服務和相互參與,為對方承擔教育職責提供支持和幫助,形成教育合力。

5.活動多元原則。均衡開展“當好家長、在家學習、相互交流、志願服務、參與決策、與社區合作”等六種實踐類型的活動,既要有服務於學校的活動,更要有服務家庭的活動。結合本地家校社環境特點和本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創新家校合作活動的具體組織形式。

6.持續穩定原則。通過持續的行動,構建家校合作工作常態化的運作機制,共同推動家校合作走向制度化。

三、目標任務

通過家校合作示範縣建設,推動全縣建立學校、家庭和社區之間的新型關係和共同育人的教育大格局。經過2-3年的努力,在我縣形成一批理念先進、特色鮮明、持續規範、具有新型家校社關係的省級家校合作示範校。以示範校帶動引領全縣家校合作工作的制度化。

第一階段(20xx年3月-5月),全面啟動家校合作創建工作。開展業務指導和專業培訓,促進家校合作示範校創建工作的有效開展。各校按照省教育廳家校合作示範校創建標準,制定切實可行的家校合作工作計劃,並報教育股備案,同時按計劃全方位開展家校合作工作。

第二階段(20xx年6月-12月),教體局組織力量對各校家校合作工作進行督導評估。不斷髮現創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新途徑和新方法,努力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構建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街道和企事業單位、社區、鎮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家庭和社會支持學校的輿論環境和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20xx年1月-12月),總結和推廣家校合作示範創建工作的經驗,形成家校合作的有效工作機制。家校社合作的教育格局和新型現代學校制度基本形成,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落實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

1.引導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孩子成長是家庭、學校交疊影響的結果。做好教育工作,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法定職責。各中國小幼兒園要指導家長髮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注重家庭生活環境、語言環境和行為方式對孩子成長的潛移默化影響,並與學校保持有效溝通,避免缺教少護、教而不當,切實增強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家庭環境。

2.指導家長遵循孩子成長規律。各中國小幼兒園要指導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學齡前兒童家長着重要為孩子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培養孩子健康體魄、良好生活習慣和品德行為。國小生家長要着重督促孩子堅持體育鍛煉,增長自我保護知識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勵參與勞動,養成良好生活自理習慣和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誠實為人、誠實做事。中學生家長要着重對孩子開展性別教育、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孩子積極學業態度,與學校配合減輕孩子過重學業負擔,指導孩子學會自主選擇。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3.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幫助家長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增強家庭教育本領,用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正確行動教育引導孩子;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堅持立德樹人導向,以端正的育兒觀、成才觀、成人觀引導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重視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要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響和幫助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間,主動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不斷創造家庭教育機會,積極主動與學校溝通孩子情況,支持孩子參加適合的社會實踐,推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機融合。

(二)進一步建立完善家校合作組織

1.完善學校內部家校合作工作機制。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建立家校合作工作小組,以校(園)長、政教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德育課老師為主體,做好家長教育、校家合作交流等組織協調相關工作;要確定一名分管德育的副校(園)長負責家校合作工作,並至少配備一名兼職家校合作指導教師,接受相關業務培訓,負責具體指導服務工作。

2.推進家長委員會建設。各中國小幼兒園要按照《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中國小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通知》(贛教基字〔2012〕52號)要求,建立家長委員會,實現在《本站·》中國小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全覆蓋。中國小幼兒園要引導家長科學民主制定家長委員會章程,發揮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工作、溝通家校信息、實行辦學民主監督的作用。家長委員會要邀請有關專家、學校校長和相關教師、優秀父母組成家庭教育講師團,面向廣大家長定期宣傳黨的教育方針、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

3.支持辦好家長學校。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在隊伍、場所、教學計劃、活動開展等方面給予保障,支持相關組織共同辦好家長學校。要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幫助和支持家長學校組織專家團隊,聘請專業人士和志願者,設計較為具體的家庭教育綱目和課程,開發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動指導手冊。在繼續做好傳統家長面授培訓的同時,應用網絡教育和遠程教育等現代教學手段,創新家長教育工作方式。中國小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1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幼兒園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親子實踐活動。

4.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機制。各中國小幼兒園要牽頭建立由校(園)方、家長委員會和社區(村)三方共同組成的家校合作聯席會議,建立相關工作制度。家校合作聯席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會議,三方代表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任務、家長志願服務、家長教育、社區(村)資源利用、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等問題進行研究,達成一致後分別按各自職責予以落實。

(三)進一步發揮教育部門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強對家校合作工作的指導。各中國小幼兒園要積極配合婦聯,加強與宣傳、民政、衞生、團委、關工委等部門的合作,形成合力,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長參與、學校組織、社會支持的家校合作工作格局。要加強對中國小幼兒園家校合作工作的指導,將家校合作納入教師專業培訓內容,每學年組織負責家校合作教師、班主任等進行專題培訓不少於4學時,開發和完善相關的培訓課程體系。將學校安排的家校合作指導服務計入工作量。

2.改革家長會召開形式。各中國小幼兒園要改變期中傳統的“成績通報”式、“家長教育”式的家長會形式,變為期初、期中、期末和不定期家長會,以互通情況、溝通協作為模式,實現家長會傳統角色和方式的轉變,從單純的老師主導轉變為家長和老師平等參與,由單向説教轉變為雙向互動,充分體現尊重、平等、合作。積極嘗試交流式、對話討論式、展示式、專家報告式、聯誼式等形式,激發家長參與家長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全面推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各中國小幼兒園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家長開放日活動,開放日期間,全方位開放學校教育管理、後勤管理,允許家長推門聽課、檢查教師備課、作業批改情況,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親子活動,在校級運動會要有親子項目。

4.積極開展上門家訪。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充分運用好上門家訪教育方式,做到普訪、隨訪、定訪相結合;教師個別家訪與任課教師集體家訪相結合。不僅班主任要家訪,學校領導和各任課教師也要家訪,每學期每個學生至少要有1次面對面的家訪。在堅持做好常規家訪的基礎上,組織開展“萬師訪萬家”活動,通過實地走訪的傳統家訪方式和“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型家訪方式相結合,及時通報學生在校表現,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幫助家長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瞭解學生成長的環境、思想動態及校內外表現;徵求學生及家長對教師和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實際困難,拉近家校距離。

5.多措並舉開展家長培訓。各中國小幼兒園要以校或班級為單位,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家長培訓、1次家校合作研討活動,把家校有效合作作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定期組織教師對家長工作的研討,分析家長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討有效解決的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合作能力和育人水平。

6.引導爭創“文明、書香、健康”家庭。各中國小幼兒園要積極引導家長關注家庭建設,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鼓勵家長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培養積極向上的品質,爭創“文明家庭”;鼓勵家長身體力行,引導孩子閲讀與其成長階段相適應的經典作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爭創“書香家庭”;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參加體育活動,鍛鍊身體,磨練意志,爭創“健康家庭”。

7.共同推進學生素質教育。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堅持立德樹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實踐,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庭美德發揚光大。通過舉辦家長培訓講座和諮詢服務,開展先進教育理念和科學育人知識指導。通過舉辦經驗交流會,讓優秀家長現身説法、案例教學發揮優秀家庭示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家長參加家校合作志願組織,在教育教學活動和學校管理工作中承擔力所能及的工作。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定期開展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參觀體驗、專題調查、研學實踐、紅色旅遊、志願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中。以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文藝、體育等活動增進親子溝通和交流。

8.共同做好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各中國小幼兒園要積極吸收家長委員會、家長代表提出的合理建議,不斷改進工作,切實加強管理,共同做好學生安全管理工作。要通過各種渠道,發佈安全管理政策文件和安全教育知識,落實家長或監護人的監護職責。按照《江西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要求,落實教育部門、學校、家長的預防職責,從源頭上積極預防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在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後,要及時和家長溝通聯繫,依法依規進行處置。要切實加強預防學生溺水教育,明確家長職責,落實好家長的監護責任;認真貫徹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和《江西省校車安全管理規定》,督促家長不讓學生乘坐非法運營車輛,加強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工作;要引導家長關注子女人身安全,保護學生健康成長。

(四)進一步開展家校合作“六種類型”活動

1.當好家長。各中國小幼兒園要指導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建立視孩子為學生的家庭氛圍,舉辦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為家長提供圖書借閲,向家長推薦家庭教育資料和信息,幫助家長提升自身素養。

2.相互交流。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建設好校訊通、家長微信羣、家長志願者平台和家長工作室,要通過家長會、家訪、開放日、親師懇談等每學年最少與每位學生家長正式見面一次,為家長提供學校相關部門的聯繫方式和到校的辦事指南,與家長交流子女的學習和成長、政策規章、教學安排、活動日程、學校動態、意見建議等信息。充分利用電話、意見箱、家校聯繫冊、公眾號、微信、QQ、網站專欄等多種交流工具,推動學校、教師及家長多層面的互動。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個性的學生以及不同類型的家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對“問題學生”、留守兒童給予更多的關注,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志願服務。各中國小幼兒園要積極利用家長資源為學校服務,每個學校最少要組建一支家長志願者服務隊,有條件的學校可以以班級、年級為單位組建相應的志願者服務隊,組建志願者服務隊時應尊重不同類型家長的才能和參與意願,招募並組織家長志願者開展多樣化的家長志願活動,為家長志願者參與活動提供必要的培訓和資源,鼓勵家長志願者參與協助教師工作,在養成教育、研學實踐教育、勞動教育、綜合能力提升、控輟保學等方面配合學校工作,表彰和宣傳優秀家長志願者。

4.在家學習。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向家長提供有關材料和培訓,幫助他們提高孩子的學習成就,為家長制定子女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和成長規劃提供指導和支持,向家長提供每門功課對子女的要求和期望,向家長反饋孩子的進步信息,有適合的互動式家庭作業,支持和鼓勵親子共同討論學習問題和在生活中運用知識。

5.參與決策。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建立學校有關重大事項,與全體家長有穩定的溝通、通報和議事機制,通過問卷調查、意見箱、QQ羣、電子郵件等渠道,向家長征集意見或建議,並及時反饋,鼓勵家長參與評價學校、班級教學和管理工作。

6.社區合作。各中國小幼兒園要與社區(村委會)不同組織建立合作關係,主動爭取婦聯、團委、關工委以及衞生、文化、文明辦等部門的支持,積極爭取社區(村委會)人力和物力資源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實現社區、學校資源共享,與家長一起,在社區開展公益活動或創建活動,營造愛心社區和友好的教育氛圍。

五、形成工作網絡

1.構建家校合作社區支持體系。各中國小幼兒園要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推動建立街道、社區(村)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利用節假日和業餘時間開展工作,為家長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2.統籌協調各類社會資源單位。各中國小幼兒園要積極引導多元社會主體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利用各類社會資源單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擴大活動覆蓋面。依託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農家書屋等公共服務陣地,為城鄉不同年齡段孩子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家長提供及時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3.給予困境兒童更多關愛幫扶。各中國小幼兒園要指導、支持、監督家庭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要特別關心流動兒童、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貧困兒童,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以城鄉兒童活動場所為載體,廣泛開展適合困境兒童特點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關愛幫扶。中國小校要按照《中國小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建好心理輔導室,配齊心理輔導教師,幫助困境兒童健康成長。建立學生家庭檔案,對困境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動態管理,積極開展結對幫扶。鼓勵留守兒童在外父母中的一方回到當地務工,逐步減少留守兒童數量。倡導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員工參加學校組織的家校合作活動,支持志願者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逐步培育形成家校合作的社會支持體系。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在教育行政和學校兩個層面成立家校合作領導小組,分別由教體局局長和學校校(園)長為組長,共同關注和推進家校合作,保證家校合作工作有效、均衡、長期推進。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校(園)長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強化組織領導和監督問責,把家校合作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協調領導機制,定期檢查工作進展情況,聽取工作彙報,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2.加強日常管理和條件保障。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在資源利用、經費保障及教師家校合作工作專業培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把制度化家校合作工作納入到學校日常工作體系,做到有辦公地點,有資料檔案,有保障制度。

3.積極支持試點工作。全縣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充分利用我縣開展家校合作試點工作的契機,結合本地實際重點研究如何提高家長素質,如何增進學校、家庭和社會合作,如何創新家校合作的內容與形式,指導解決家校合作工作中的實踐問題,努力成為創新家校合作教育機制的示範者、引領者。

4.加強考核評估。縣教體局將家校合作工作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評估體系,加重目標管理評估的分值,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將家校合作工作實施情況納入中國小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加大檢查督辦力度,促進家校合作工作常態化。

5.加強宣傳引導。各中國小幼兒園要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鼓勵家長參與子女教育,引導社會支持學校教育。要樹立家校合作的先進典型,適時開展先進評選,樹立一批優秀家長,充分獲得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優化學校改革發展的外部環境,推進教育事業加快發展。要及時總結推廣制度化家校合作示範校創建工作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營造家校社合作育人的氛圍,逐步形成學校、家庭和社區共同育人的大格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pdy65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