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畢業論文模板 >

電大畢業論文【多篇】

電大畢業論文【多篇】

電大畢業論文【多篇】

電大畢業論文 篇一

1.1實踐教學沒有結合開放教育特點和學生實際,簡單照搬普通高校實踐教學模式

遠程開放教育在生源結構、學習方式和教學形式等方面都有着與傳統高等教育形式不同的許多特點。在生源結構上,傳統高等教育的生源基本是高中畢業生經過全國統一考試和錄取的未就業者,生源結構單一,學生學習基礎在程度上也比較統一,而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生則基本上是已在各行業工作的在職求學人員,生源結構相對複雜,學習基礎和學識水則參差不齊;在學習方式和教學形式方面,傳統高等教育基本實行全日制的脱產學習,教學採用組班學習及面授輔導為主要形式,而遠程開放教育則實行業餘學習方式,教學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面授輔導為輔”的形式。由於生源結構與教學形式的不同,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教學在形式、內容與標準等方面均應反映和體現其與傳統教育不同的特點,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實踐教學目標和開放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1.2畢業作業環節沒有起到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實踐能力的作用

原有的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專業畢業作業環節實踐教學採取單一的“畢業(學術)論文”形式,嚴重脱離了專科層次學生實際,無法解決專業理論和實踐的關聯性問題。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撰寫學術論文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1)論文選題偏重理論性,淡化實踐性。在行政管理專科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方面,80%以上的學生選擇純理論性的問題作為論文的選題,嚴重地脱離實際。由於論文選題偏重理論性,學生自己又缺乏相應的理論功底,只能從報刊雜誌或網上下載,不少學生東拼西湊完成一篇論文應付了事。(2)論文抄襲現象嚴重。開放教育專科層次學生是成人業餘學習,底子薄、基礎差、水平參差不齊。撰寫畢業論文,需要一定的理論功底,以專科學生目前的學術素養和能力水平完成專業學術論文,學生往往感到力不從心,無從下手,無法駕馭。在多年的畢業作業實踐環節驗收中發現,專科學生畢業論文抄襲、請人、論文拼湊現象嚴重。(3)論文的邏輯結構不合理、語言表述不規範。不能按照序論、本論、結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框架來安排論文的邏輯結構,導致邏輯結構混亂;或用報告文學的語言、口語化、生活化的語言代替論文的學術語言等等。有些論文連基本的要素如內容摘要、關鍵詞、參考資料都沒有,而參考資料列法不規範是最普遍的現象。當然,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除了學生基礎較差的問題,還有為師生比嚴重失衡,論文寫作指導不力的因素。開放教育實行試點以來,行政管理專科專業的招生規模基本都是位列前茅,學生數量眾多,但與此不相適應的是專業師資缺乏,從省校到各分校尤其是基層教學點,行政管理專業的老師很少,師生比例懸殊,導致學生難以得到有效的指導,論文寫作很多時候靠學生自行探索,而學生本身知識水平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在畢業論文環節隨便應付了事,使得實踐教學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2探索適應遠程開放教育和學習者特點的畢業作業實踐教學

2.1調整畢業作業環節實踐教學改革的目標與思路

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對基層的應用性人才,其教育對象主要是在職人員。如前所述,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生源結構複雜,學生學習基礎和學識水則參差不齊,尤其是專科層次的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較差,理論素養較低,雖有一定社會經驗與工作實踐,但多為低端的感性認識,他們既難以自主地在教學環節中將所學理論與科學的工作方法同自己的工作實踐和社會經驗有效結合,也難以自主地運用所學理論與方法指導畢業作業環節的行動。針對這一實際,電大開放教育的實踐教學要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其實現途徑應該是把實踐教學與學生本人的工作實踐與社會經驗相結合,將其自身既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運用這些理論指導自己的工作及社會實踐。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為,電大遠程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專業畢業作業環節的首要任務是聯繫社會實際,加強學生對所學理論、方法與技能的掌握,提高學生運用行政管理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專業寫作的基本能力。為此,我們重新調整了該專業畢業作業實踐教學的目標與思路:突出實踐主體即開放教育學生自主性、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緊密結合學生的工作實際與社會經驗,進行理論與方法的提升,由此實現加強其動手能力的目標。

2.2探索構建多元化的畢業作業實踐教學形式

依照前述的實踐教學目標和思路,我們積極探索開發利於學生共性發展與個性發揮的多元化實踐教學形式。電大開放教育的學生雖然具有成人在職、自學為主的共同特點,但年齡、家庭情況、學習背景、職業特點、學習需求、學習能力、學習條件等千差萬別。不同的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具體要求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同,因此,滿足其需求的路徑和手段也應當不同。在畢業作業實踐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類型細分,分別制定不同的管理辦法,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予不同的指導,實現畢業作業形式的多元化。為此,我們在研究探索中,將原來畢業作業只是單一的學術論文形式改為適應不同學生情況的學術論文、調查報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等多元形式,由學生根據要求和自己的條件自定。多元化的畢業作業形式,突破了原有電大實踐教學模式,從而使電大行政管理專科專業的實踐教學更加適應開放教育學生的特點。

在學術論文、調查報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四種畢業作業形式中,除了學術論文是原有畢業作業形式的保留,調查報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都是結合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學生的特點開發設計的新形式。“工作研究”形式主要適用於在行政單位工作或從事行政管理相關工作的學生,目的是促使這類學生利用從事行政管理相關工作的自身優勢,聯繫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和自身工作性質,圍繞本職工作和行政管理專業某一主題開展,研究解決管理實踐中的具體問題,總結自己在思想認識、業務認識與專業知識等方面的收穫、感想、心得體會及合理化建議,促進其運用理論知識總結歸納實際工作,將工作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調查報告”和“案例分析”形式適用於所有學生,供學生根據自己生活、工作實際自行選定。對於學術論文形式,我們把它作為多元化形式之一進行保留,但是在方式方法上進行了創新。在原有畢業作業環節中,學術論文的要求和指導基本參照普通高校的做法,給出選題,由學生自行選定。選題基本以行政管理領域理論研究為主,結合實際的很少,學生寫論文基本都是從理論到理論,不少學生東拼西湊完成一篇論文應付了事,抄襲現象比較普遍,很難通過實踐教學實現理論和能力的提升。為此,我們在課題的探討中提出了論文選題必須聯繫實際,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單位、本崗位的工作實際或社會熱點探討問題、解決問題,不提倡寫純理論性文章。通過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評析或者是對自己工作的單位進行簡單的實證分析,一方面強調了學生探討問題必須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另一方面學生結合工作實際,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3改革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效果

為總結新開發設計的畢業作業環節各實踐形式的教學經驗,2011~2012年,我們以調查報告這一畢業作業形式,結合本地區實際,開發設計了“南寧市道路交通狀況調查”的專題調查項目,在總校直屬班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專業綜合實踐教學中進行改革實踐。該專題調查要求學生按照統一設計的調查問卷,獨立完成社會調查,以調查過程中收集的素材撰寫調查報告,完成畢業作業。從兩年的教學實踐來看,通過結合本地區社會實際開展的專題調查,對促進電大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活動的落實,加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起着很大的促進作用。

3.1提高了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

從兩年的實踐教學的實際情況看,與之前硬性規定撰寫畢業論文的單一形式相比,參與實踐教學改革的學生積極性很高,每一屆學生參加畢業作業並順利完成通過驗收的比率由原來的50—70%提高到95%以上。從對參與學生的訪談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對這項社會調查的總體效果很滿意。

3.2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

通過專題調查,不僅使學生了解了一個完整的社會調查的基本過程,瞭解了本地區社會熱點———市區交通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結合調查素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使學生在收集材料、整理歸納消化素材中,培養了自身的邏輯思考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在對參與調查的學生訪談中,學生普遍認為該項目調查,是很好的一次系統性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去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了知識的應用和轉化,同時鍛鍊了走訪、座談、記錄、統計、寫作等多種能力,掌握了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真正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

3.3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電大畢業論文 篇二

自1999年國家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以來,包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在內,我國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高等學校共計69所。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作為同生共存的兩類教育形式,均以在職成人為主要培養對象,以基於網絡通信技術的方式開展教育教學,但在辦學模式、課程體系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他們是“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推進過程中同時催生的產物,諸多學者和一線實踐者對兩類教育形式認識模糊,甚至存在某種程度的誤解。因此,對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的釐清和辨析,有助於搭建銜接兩類教育形式的橋樑。

1.概念辨析

開放教育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開放教育泛指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教育,其本質是人人享有終身接受教育的權利,包括教育對象開放、教育資源開放、教育過程開放、教育方式開放、教育環境開放等。狹義的開放教育則特指的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中形成的開放教育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相應的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成為一種新型的常規教育形式,進入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網絡教育同樣也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教育是指學習者通過網絡瀏覽各類學習資源,在沒有教師有計劃地連續指導情景下,同網絡夥伴進行交流的學習。狹義的網絡教育則是由普通高等院校組織的對學習者有明確培養目的、主要依靠互聯網為學生提供的教學和學習支持服務。目前我國的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均是定位在狹義層面,是依據從事現代遠程教育的不同高等教育機構來進行劃分的,培養對象均是面向成人,尤其是以各類在職人員為主。

2.辦學模式

開放教育由中央電大統一組織,普通高校、行業部委共同參與,各級地方電大具體實施的多級合作辦學模式,有效整合了各類社會資源。相對而言,網絡教育則是依託普通高校自身資源,由網絡教育學院和校外學習中心通過一站式服務對學生實施教學以及教學管理服務。

3.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在現代遠程教育理念以及建構主義理論的影響下,開放教育採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習者可以通過多種媒體資源開展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也可以藉助網絡教學平台參加實時及非實時網絡教學輔導,還可以參加由當地教學點組織的面授輔導及小組學習等。中央電大、省電大以及教學點通過統一的教學大綱、課程教學設計方案、課程實施方案、專業實施方案等實現導學、助學、促學的高效整合。網絡教育則是學生完全通過網絡教學平台開展的學習活動,包括:院校通過網絡課程資源(含視頻與文本)進行在線教學與輔導,通過網絡平台學生在線完成作業,通過網上討論與網上論壇實現師生互動和答疑解惑。

4.課程體系

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是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保障。網絡教育基本是沿用普通高校的課程體系,教師來自於院校自身,教學內容注重學科的完整性。而開放教育結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針對開放教育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基礎以及行業需求等,從全國各地聘請教師共同研究課程體系,制定專業、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更加註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5.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開展的前提和基礎。開放教育的教學資源是依據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要求,依據中央電大相關標準和規範,對紙質教材、音像視頻資源、多媒體資源等進行一體化設計與開發。網絡教育則是根據自身網絡教學平台的功能模塊進行網絡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

二、開放教育與網絡教育開展學分互認的現狀

學分互認,來源於英文“CreditTransfer”,指的是在學分制管理模式下學生的學分可在合作高校之間實現相互認可與換算。對於院校來説,學分互認可避免資源的重複建設,可優化整合、統籌配置、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來解決部分學校擴招後師資、教學設施不足等問題,並使院校能夠聚集優勢資源打造自身特色與品牌。對於學習者來説,單一院校的課程組合已經不足以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因此,學分互認有利於打破院校之間的壁壘,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渠道。由於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之間存在較大的相似性,為了更好地促進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最大化地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正在積極開展學分互認的相關探索。

1.合作開設專業與人才培養

在開放教育啟動時,中央電大為了充分整合社會優質資源,開展了與普通高校合作開設專業和人才培養的探索,截至2012年,已經開展26個本科專業的合作。在合作過程中,雙方通過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建設專業課程、合作指導學生畢業論文,對達到畢業和學位授予要求的學生頒發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實現了專業層面的整體學分結果互認。中央電大和合作高校初步探索了學分互認規則,主要包括課程考試要求、學位英語要求以及畢業設計/論文要求等,比如,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以及學位課程須達到約定的平均分值、畢業設計(論文)成績須達到約定的等級或分值。在實施過程中,針對各院校的專業要求不同,學分互認具體規則也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2.“免修免考”

“免修免考”是指學生在學習期間,已經通過國家承認學歷的其它教育形式取得某門課程的學分,且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不低於現修專業被替課程的要求,可以按有關規定對現修專業中的被替換課程進行課程學分替換(即免修免考)的認定方式。針對此類方式,中央電大和多數網絡教育學院均制訂了相關的制度文件,並在實踐中廣泛應用。在“免修免考”的認定類型方面,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基本保持一致,包括:(1)按畢業專業(國民教育系列)免修免考課程。比如:計算機本科專業畢業生可免考開放教育/網絡教育各專業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等;(2)按學歷證書免修免考課程。比如:已獲得國民教育系列各類高等學校研究生、本科、專科學歷,並參加開放教育第二專業的學習者,其所學原課程(6年有效)達到現行同等(或較低)層次專業培養方案對該課程要求的予以免修免考,並獲得相應學分(中央電大開放教育);入學前已具有國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可免統考並免修全部統考科目的課程(西南大學網絡教育學院)。(3)按單科結業證書免修免考課程。(4)按國家等級證書免修免考單科課程。比如,非計算機類專業學生,具備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B及以上證書者,可以免修免考本專科專業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5)按國家等級證書免修免考課程。比如,入學前已取得中級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學生,可申請免修教學計劃中屬性為專業必修課的《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經濟法》(北京語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在實施方式方面,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都是依據其所制定的相關規定,採用學生申請、院校審批的方式進行。開放教育的學生提出申請後,報經地市級電大分校(教學點)、省級電大和中央電大審核批准,採用分級審批的方式開展。網絡教育的學生則是到學習中心提出申請,經學習中心初審合格後報經學院進行審核和辦理。此外,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在“免修免考”的認定範圍、學分認定量等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一般來説,凡教育部承認學歷及相關證書等均可以進行認定。但由於各教育類型的社會認可度存在差異,部分院校進行了特殊規定,如北京語言大學網絡教育明確指出電大、函授夜大、網絡試點院校課程取得的成績不能進行相關認定。在學分認定量方面,各個院校也制定了明確的規定,如中央電大規定“統設必修課程免修免考的比例規定為不超過統設必修(不含綜合實踐環節)總學分的35%”;北京語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規定“辦理免修後累計認可的學分不能超過本院教學計劃規定的最低畢業總學分的50%”;東北財經網絡教育學院要求“申請免修課程學分累計不得超過教學計劃規定總學分的20%”。

3.“學分當量替換”

“學分當量替換”這一概念是在中央電大與北京市總工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事局以及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共同組織和實施的“首都職工素質教育工程”中首次提出的。它以承認學生以前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為前提,開放教育學生以往獲得的非學歷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一定級別的技能大賽證書和相關學歷證書等,經過嚴格認證後,根據其與對應的學歷教育專業和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目標的相關性折算為一定的課程學分。比如,對於獲得“首都職工素質教育工程通用能力培訓結業證書”的學生,在修讀工商管理專科時,能夠免修《個人與團隊管理》(必修)、《資源與運營管理》(必修)以及《首都職工素質課程3》(選修)三門課程,共9學分。該項目以“學分當量替換”為橋樑,探索了對學習者正規及非正規學習後的先前學習成果認定辦法,拓展了“免修免考”以課程為認定單位的學分認定辦法。

4.課程共享

跨校選修課程是普通高校開展學分互認的常見方式。在網絡教育實施過程中,若干網絡教育學院探索了以統一教學平台進行課程共享的方式來推進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以及課程互選、學分互認。2007年,北京交通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西南科技大學以及北京網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網絡教育網絡教學資源研發中心”,以組織製作優質網絡課程、文字教材等一體化的教學資源,促進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對於其成員單位的學生來説,則可以修讀該中心平台上所提供的共享課程,並能夠得到相應的課程學分。與傳統高校的跨校選修課不同,網絡教育的教與學過程完全是在網絡教學平台上實施的,因此,基於網絡教學平台的支撐,共享課程的探索實現了兩校及多校之間課程學分互認。

三、開放教育與網絡教育開展學分互認存在的問題

結合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之間的相似與差異,開展學分互認的探索能夠更好地整合社會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為學習者提供更優質的資源。從開放教育與網絡教育已開展的學分互認探索來看,尚存在以下若干不足:

1.缺少開展學分互認的理論基礎

目前開放教育與網絡教育學分互認的探索多是基於現實需要所開展的一種實踐活動,在學理界,關於學分互認的標準、學分互認的類型等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結論。由此導致在學分認定以及學分互認的開展過程中帶有較強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即使對於各院校制定並已實施的各項規章制度(如免修免考等),也難以形成可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應用的一般性指導原則。

2.缺少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

學分互認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最大化地整合社會教育資源。事實上,由於制度體系、經濟利益等因素的制約,各類教育之間存在着巨大的鴻溝和壁壘。對於同時起步、共同發展的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之間也毫不例外,雖然二者在培養對象、培養目標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存在極大的相似性,但是由於缺少必要的國家政策支持,二者之間關於學分互認、資源整合的推進並不理想,甚至存在有意停步不前的情況。

3.尚未形成完善的學分互認機制

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開展學分互認的:一種是院校雙方通過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規定學生能夠進行課程學分互認的要求以及實施方式等;另一種則是院校單方面制定對其他教育類型課程學習成果進行學分認定的制度文件,繼而進行實施執行。但整體來看,這兩種方式均屬於個別、自主、無序的實踐行為,缺少操作層面上統一的要求和流程模式、規範,由此導致學分互認實踐工作難以在更大的範圍內推廣和應用。

4.學分互認的範圍還較有限

從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開展學分互認的現狀來看,參與學分互認的院校還很少,能夠進行學分互認的課程也較為有限,甚至很多課程學分還停留在單向認定的層面上。此外,無論教師、教學管理人員還是學生,大家對學分互認的認知依然欠缺,一系列深層、細緻的問題還尚未得到解決。

四、開放教育與網絡教育開展學分互認的對策

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是我國國家教育戰略目標,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作為兩類較為特殊的教育類型,能夠為終身學習立交橋的搭建提供樣板和案例。結合“國家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深入推進開放教育與網絡教育之間的學分互認探索,需重點解決以下若干問題:

1.深化學分互認的理論探索

對於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來説,教與學過程的相對分離導致其課程的表現形式、實施方式以及學分衡量與認定方式等均與傳統課程有顯著差異。因此,在已有學分互認的理論研究基礎上,研討適合遠程教育的課程學分互認標準及規則,能夠有效指導開放教育與網絡教育的學分互認實踐。

2.推動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

相比西方及日本、韓國等,無論對於普通高等教育還是遠程教育,我國在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學分銀行的建設等方面等都相對落後。學分銀行作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能夠有效銜接各類教育,充分整合社會教育資源,推動終身學習社會的建設進程。由於教育類型的多樣化以及教育體制的複雜性,目前多數的探索並未突破地區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出台相關政策,先期引領並切實推動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之間的學分互認探索,可為我國國家學分銀行的構建提供堅實基礎。

3.構建學分互認的操作規程

明確、規範的操作規程是學分互認得以在實踐中實施的重要保障,也是學分互認能夠持續、穩定開展的必要條件。在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開展學分互認中,需要轉變目前單一、個別化的校際實踐思路,探索開展學分互認的穩定、規範的操作規程,包括學分認證標準開發流程、學習者業務辦理流程、認證單位業務辦理流程等。

4.建立學分互認的激勵機制

電大畢業論文 篇三

1、公共管理人才目標評價

(1)公共管理人才目標學生定位。

調查中學生對公共管理人才目標定位有自己的思考。被問及“公共管理專業應該把培養什麼類型人才放在首位”,回答“應用型”的有31人,佔50.8%;回答“複合型”的有20人,佔32.8%;回答“創新型”的有10人,佔16.4%。複合型是基礎,應用型是現實要求,創新型強調可持續性。筆者認為,公共管理本科專業應從學生的出口出發,確定應用型為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立足於培養具備比較紮實的公共管理專業知識,熟練的公共管理技能和很強的公共管理實踐能力的公共管理專門人才。

(2)公共管理人才目標知曉度。

問及“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是‘能在文教、體育、衞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你在做這份問卷前清楚嗎?”時,回答“非常清楚”的10人,約佔16.4%;回答“知道一點”的42人,約佔68.9%;回答“一點都不清楚”的9人,約佔14.8%。可見絕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目標定位不是很清楚。

2、教學活動評價

(1)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決定了培養模式。調查數據顯示,從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需求一致性上看,該題回答“一致”的佔1.6%,回答“基本一致”的佔68.9%,回答“不一致”的佔29.5%。可見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軌,應予以調節。從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人才培養目標一致性看,該題回答“一致”的佔4.9%,回答“基本一致”的佔75.4%,回答“不一致”的佔19.7%。可見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基本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設置,但也有一定偏差。從教學計劃的針對性上看,該題回答“一致”的為0,回答“不一致”的達到29.5%,説明當前的培養模式針對性差,缺乏個性化。

(2)教學內容和課程。

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南京郵電大學公共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考慮了與其它專業的一定交叉性,滿意度超過70%;但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不滿意程度較高,超過了30%,尤其在提高實踐能力方面不滿意程度甚至接近了50%。從數據上反映,當期公共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要有所調整,既要考慮和其它專業的交叉性,培養知識體系綜合全面的複合型人才,更要突出公共管理領域內的實踐應用性,加強培養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

(3)教學方式和方法。

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較良好,教師在學生學習、就業等方面能提供積極有效的幫助和支持,滿意度都超過70%。教學方式上,教師比較注重結合案例和實踐,滿意度超過90%;並且教師的講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滿意度超過70%;但在鼓勵學生開發創造性上略顯不足,不滿意度超過30%。整體上看,教學比較偏重教師的講授,學生的參與度和創造性不高。教學態度上,學生的滿意度較高,超過80%,教學態度和職業態度對學生產生了積極有利的影響。

3、實踐活動評價

(1)工作體驗。

調查數據數據顯示,南京郵電大學學生對工作體驗不滿意程度都較高,不滿意的百分比都在80%左右。公共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安排了相應的實習活動,有的專業制定了學期內實習計劃,有的專業為學生提供了參觀考察用人單位的機會。但是,從學生對這些實習活動的評價來看,滿意程度並不高,這間接反映了目前我們所提供的學期內或假期的參觀、實習活動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陷入了一種尷尬境地。筆者認為,專業實習是非常必要的,為了保證實習效果和質量,學校方應該主動與用人單位協商交流以建立一種長效機制。

(2)嵌入式實踐學習。

實踐學習一般分為嵌入式和附加式兩部分,嵌入式實踐學習主要指課程內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學習活動,涵蓋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之中;附加式實踐學習不屬於正常的教學計劃之內,但對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就業有所幫助。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在專業課教學中對關鍵就業能力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專業相關具體技能提供實踐機會兩個方面,學生不滿意程度都非常高,接近80%;將關鍵就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專業課教學及教學評價這個問題,學生不滿意程度也較高,接近60%。可以看出,教學環節與實踐環節嚴重脱節,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並沒有有效地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專業課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知識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的問題比較突出,教學評價也是以理論課的考核為基礎。

(3)附加式實踐學習。

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對學校提供求職信或簡歷寫作上的幫助和應聘技能技巧的指導這兩方面比較滿意,滿意程度都超過了80%;學生對學校、學院提供的實踐平台和創新實踐性項目滿意程度較低些,滿意程度都是70.5%。説明當前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平台,以提高其綜合能力,充分展示學生的才能。

二、結論

經過對數據的統計分析,筆者發現兩個主要問題。首先,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導向性不強。當前,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到底應該以什麼目標為導向。本文認為,應根據社會需求,對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再定位,將“就業型”、“學術型”的“專門人才”培養目標,轉變為重能力、強實踐,以應用型為主的人才培養目標。其次,實踐能力培養不足。當前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依然是一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模式,實踐課程設置不夠,課堂講授依然以理論知識為主,教學考核方式單一化,學生實踐能力無法考量,各種實習安排趨於形式化,忽視對學生應聘能力的指導等等。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教學考核、實習安排、附加式實踐活動等方面都應該相應地增加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建議

1、人才培養以社會需求為導向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建立在對社會人才需求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可以定為社區管理、企業行政管理、社會保障三個專業方向。依據培養方向,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以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和師資隊伍為保障,實施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培養方案。在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要進行全程就業信息動態跟蹤管理,根據就業市場、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評價結果,衡量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有效性,及時修改完善不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

2、課堂內豐富多樣化教學方法

公共管理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相當一部分教學內容的學習需要以受教育者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課堂內教學可以從強化模擬、案例分析、習題作業、對抗辯論、方案規劃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入手。模擬,比較適用於涉及大量常規細節和現象,需進行較為複雜的綜合方法技能訓練的場合。行政司法、行政執法、公文處理談判、方案論證等內容非常適合用這種教學形式完成。案例分析在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學工作中應用比較普遍,它有利於啟發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從對有關經驗教訓的總結借鑑中學習知識,有利於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展智能。

3、課堂外增加社會實踐活動

培養應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社會實踐非常重要。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增長和個性發展的過程階段,針對不同的課程教學內容,課堂外可以採用以下社會實踐方法。根據每一年級學生特點和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公共管理學院可以制定不同的實踐目標:大一是認知實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觀察社會,瞭解社會。大二是調研實習,主要是根據事先的調研目標進行專題社會調查,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完成理論設計、活動策劃、實施操作、報告撰寫的全過程。大三是學年論文實習與寫作,由學生獨立完成。大四是畢業論文實習,畢業論文要以調查研究為基礎。因此,將理論分析建立在一定的調查資料基礎上,運用實證調查、定量分析等方法,努力做到最終有一個建設性的意見。

4、加強師資隊伍實踐能力建設

電大畢業論文 篇四

玉環電大06年春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寫作細則

根據《"中央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實踐環節教學工作規範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提出瞭如下有關行政管理專科畢業論文寫作的實施細則:

一,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與意義

畢業論文是廣播電視大學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教學環節,是綜合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撰寫畢業論文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着重要意義。

二,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資格要求

已取得的學分佔課程總學分80%以上的各專業專科學生可以撰寫畢業論文。違反本條規定撰寫畢業論文,成績無效。

三,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

1.畢業論文為各專業學生必修環節,不得免修。

2.畢業論文應由學生本人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不得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

3.畢業論文選題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以學生所學專業課的內容為主,不應脱離專業範圍,要有一定的綜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應結合當前科技和經濟發展,儘可能選擇與社會發展及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工作相結合的題目;題目大小適中,對實際工作有一定指導意義。選題鼓勵學術創新,避免選擇已經完全得到解決的常識性問題;鼓勵選擇同國家的建設與發展密切相關的現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實問題;鼓勵解決實際問題。

4.畢業論文選題原則上一人一題,確實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綜合性課題,必須明確分工,保證各自獨立完成所分擔的部分,杜絕抄襲,等弄虛作假行為。

6.畢業論文應當具備學術文體的一般特徵。調查報告,工作總結及文學作品等各類非學術文體的文章不能作為畢業論文。

7.畢業論文字數要求在3000~6000字之間(指論文主體部分,不包括前置部分和附錄部分).

8.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

畢業論文一般包括前置部分,主體部分,附錄部分和結尾部分構成。其中前置部分和主體部分為畢業論文所必備,附錄部分和結尾部分是主體部分的補充項目,必要時使用,不是必須的。前置部分包括:封面,內容摘要,關鍵詞等組成。主體部分主要由引言(或緒論),正文,結論,註釋,參考文獻等組成。具體要求見附件2.

10.畢業論文完成後,應制成電子文本(用word格式),並根據要求進行排版(具體要求見附件2),一律用A4紙打印,並用統一格式的封面(見附件3)裝訂成冊(一律左側裝訂).

四,畢業論文檔案袋必須包括以下材料:

(1)打印好並裝訂成冊的畢業論文2份;

(2)電子文稿軟盤1份;

(3)《文法系專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評審意見表》1份;

(4)畢業論文寫作經過(1000字)1份。

(5)畢業作業初稿,二稿

畢業論文檔案袋上應標註論文題目,學生姓名,學號,專業,年級,所在電大名稱等。

五,畢業論文寫作進程安排:

(1)2006年1月15日(星期天)9:00在201教室(電大內)進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

(2)寒假期間學員進行必要的社會調查,完成材料的收集和論文的選題。

(3)2006年3月12日前請各位畢業生上交論文選題審定表和社會實踐考核表(實踐報告約2000字左右,寫在電大專用稿紙上).

(4)2006年3月26日(週日)前,學員上交畢業論文初稿。

(5)2006年4月9日(週日)前,學員上交畢業論文正稿。

二○○五年十二月

附件2:

畢業論文格式標準

畢業論文應採用最新頒佈的漢語簡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由作者在計算機上輸入,編排與打印完成。

一。編寫要求

1,頁面要求:畢業論文須用A4(210×297mm)標準,70克以上白紙,一律採用單面打印;畢業論文頁邊距按以下標準設置:上邊距(天頭)為:30mm;下邊距(地腳)25mm;左邊距和右邊距為:25mm;裝訂線:10mm;頁眉:16mm;頁腳:15mm.

2,頁眉:頁眉從摘要頁開始到論文最後一頁,均需設置。頁眉內容: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文法類專科畢業論文,居中,打印字號為5號宋體,頁眉之下有一條下劃線。

3,頁腳:從論文主體部分(引言或緒論)開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打印字號為小5號宋體。

4,字體與間距:畢業論文字體為小四號宋體,字間距設置為標準字間距,行間距設置為固定值20磅。

二。編寫格式

1,畢業論文大,小標題的編號:按一,(一),1,(1)編號。

2,畢業論文的構成(按畢業論文中先後順序排列):

前置部分:(封面)

主體部分:

題目

[內容摘要]:200-300字

[關鍵詞]3-5個

引言(或緒論)

正文

結論

註釋:(3個以上)①②③

參考文獻:(3個以上)⑴⑵⑶

寫作經過(1000字)

附件3: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

()專業專科畢業論文

論文題目

浙江玉環廣播電視大學文法類專科畢業論文

題目(三號黑體,居中)

[內容摘要](200-300字)

[關鍵詞](3-5個)

(正文)引言(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

一,××××××××××××(四號宋體)

(一)×××××××××××××××(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1,××××(四號宋體)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①××××(用與內容同樣大小的宋體)

(結論)

××××××××××××××××××××

註釋:(5號宋體)以文獻在整個論文中出現的次序用①②③……形式統一排序

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引用部分起止頁

參考文獻:(5號宋體)

[1],[2],[3]……依次列出。

參考文獻的表示格式為:

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

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

附件6:

文法系專科畢業論文成績評定標準

畢業論文成績分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A.優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觀點明確,能深入進行分析,並有獨到見解。

理論聯繫實際,對相關工作或學術研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中心突出,論據充足,層次清楚,結構合理,語言流暢。

B.良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理論聯繫實際,觀點明確,分析比較深入。

中心明確,論據較充足,層次清楚,語言通順,結構合理。

C.中

觀點明確;內容較為充實;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論證較為嚴謹,邏輯性較強;文章結構完整,層次較為清楚,語言流暢,格式較規範。

D.及格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基本上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但內容尚欠充實。

中心論題較明確,材料較充足,具體但不夠典型。

尚能聯繫經濟工作實際,但論證不夠充分。

文章有一定的條理,一定的論據,文字尚通順。

E.不及格

不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或在專業理論上有原則性錯誤,未掌握已學的有關專業知識,技能差。

文章無中心,層次混淆不清,主要論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據短缺。論點論據脱節或嚴重搭配不當。

抄襲他人文章,成果,書籍者。

選題超出專業範圍。

論文字數嚴重不足。

電大畢業論文 篇五

關鍵詞:B/S模式;管理系統;PHP

1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的現實意義

1.1實現選題管理、答辯管理、成績管理等各個環節的規範化Web網絡模式管理。重慶廣播電視大學畢業論文系統使用B/S模式搭建,方面管理人員、老師和學生隨時登錄網頁進行查詢。實現選題管理、答辯管理、成績管理等各個環節的規範化管理。1.2在整個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中進行有效的實時監控。通過信息化的管理,使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中的論文管理環節、抽答辯管理環節、成績管理環節利用後台數據庫進行有效的跟蹤和記錄,對於教師全程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論文撰寫和修改的過程,抽答辯的過程以及成績登陸的過程都進行了實時監控,保證了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2系統關鍵技術

系統採用了目前流行的LAMP架構,包括:Linux操作系統,Apache網絡服務器,MySQL數據庫,和PHP語言。所有組成產品均是開源軟件,具有通用、跨平台、高性能、低價格的優勢,LAMP架構無論是性能、可靠性等都具有較好的表現。除系統架構之外,系統用到的其它一些技術包括如下:負載均衡技術。為了滿足系統在高併發時,也具有較好的性能,平台搭建了兩台web服務器,前端用一台nginx做負載均衡。nginx使用ip_hash機制實現用户訪問的路由,實現web服務器靈活、方便地擴充。OPCache緩存技術。通過將PHP腳本預編譯的字節碼存儲到共享內存,有效提升PHP的性能,省去了每次加載和解析PHP腳本的開銷,提升了系統速度。本系統利用緩存技術,將常用的基礎數據如分校、專業、班級等信息進行緩存,增加了系統的性能。

3系統的分析與設計

該系統具有論文管理、答辯管理、成績管理等功能,通過各個模塊的有效管理,能夠使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中的論文管理環節、抽答辯管理環節、成績管理環節利用後台數據庫進行有效的跟蹤和記錄,對於教師全程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論文撰寫和修改的過程,抽答辯的過程以及成績登陸的過程都進行了實時監控,保證了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和公開。3.1系統的角色分析。對系統功能的界定:為了對系統進行一個有效的管理,我們進行了多重角色的劃分:該系統的角色是系統管理員、教務管理員、分校管理員、指導教師、答辯教師、電大學生。根據每種角色的不同,我們對他們進行權限分配。系統管理員:具有最高權限,包括對其他人員進行權限的分配,查看各種資料信息,對論文管理、答辯管理、成績管理的過程中進行監控,還可以對系統的內容進行相關設置、同時定期對數據庫進行備份等;教務管理員設置答辯抽籤專業進行答辯抽籤,完成成績的彙總;分校管理員:導入各分校的基本信息,設置指導教師,確認答辯成績、是否申請學位等;指導教師:論文選題,指導學生的論文,對學生論文進行評閲。答辯教師:進行學生論文答辯,給出答辯成績。電大學生:提交論文,進行答辯。3.2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重慶廣播電視大學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主要體現在論文管理、答辯管理、成績管理這個過程,同時,還包括對於基礎數據的管理,因此係統主要分為四大模塊:基礎數據模塊、論文管理模塊、答辯管理模塊、成績管理模塊。基礎數據模塊中功能劃分為:分校基礎數據、學生基礎數據、教師基礎數據、賬號角色權限等;論文管理模塊中功能劃分為學生選題、指導教師管理、論文過程記錄、教師評卷、短信提醒等;答辯管理模塊中功能劃分為抽籤規則、答辯抽籤、答辯教師管理等;成績管理模塊中功能劃分為初評成績、現場評分、批量評分、成績認定彙總等,形成系統功能模塊圖如圖1。3.3系統的業務流程設計。根據系統的功能模塊的劃分,我們可以將系統的業務流程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導入數據。分校管理員,錄入所在分校學生基本信息,對於基本信息可以實現批量導入的功能,也可以單個錄入。第二階段,論文指導和管理,指導老師論文選題,學生根據論文選題,進行論文的撰寫,指導老師進行評閲。在整個過程中可以實現短信提醒,方便學生及時查看老師對於論文的指導意見等。對整個論文的過程性管理進行了有效的監控。第三階段:答辯抽籤。教務管理員設置抽籤專業,在指定的專業中,抽取一部分學生參加答辯。第四階段:論文答辯。答辯教師,單獨或者批量錄入學生答辯總分。第五階段:數據確認。答辯階段結束後,各個分校管理員,統一確認本分校的學生基本信息、初評成績、是否申請學位等等。第五階段:數據彙總。確認完成後,由市校統計彙總。

4系統功能實現

基於Web的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系統的實現是一個較大的工程,本文以答辯抽籤的實現為例,説明系統功能的實現方式。答辯抽籤,主要實現了按一定的規則,在學生隨機抽取一部分參加畢業答辯的功能。

5結語

本文以電大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設計並實現了一個基於Web技術的B/S結構的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系統。在經過前期系統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對該系統進行了業務流程設計、功能模塊設計及系統功能實現。旨在為畢業論文過程性管理工作中相對紛雜耗時的工作提供更加簡潔和高效的手段和方式,極大方便學生、教務管理人員、指導教師和答辯教師等,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林智健。基於B/S架構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實現[J].信息與電腦,2018(10):97-99.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biyemuban/vne4n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