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畢業論文模板 >

跨文化交際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跨文化交際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跨文化交際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跨文化交際論文 篇一

本文作者:王希玲、黨長燕 單位:上海電機學院外國語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外語學院

一、跨文化交際研究概況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間的交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信息的編碼、譯碼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進行的交際就是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研究最早是在擁有眾多移民人口的美國發展起來的。1959年,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出版了經典著作《無聲的語言》。書中指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使用時間、空間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這為進一步科學系統地研究文化提出了設想。因此這部著作也成為跨文化交際學的基石。在我國,跨文化交際研究開始得比較晚,僅始於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中對語言與文化關係的研究。許國璋發表於《現代外語》的一篇演講稿開啟了中國外語界對跨文化交際的學術討論。1988年,胡文仲又把國內外有關語言文化對比研究的論文收入在《跨文化交際與英語學習》一書中,較集中地反映出外語教學中有關文化因素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這之後,有關跨文化交際的專著、會議、論文合集等研究成果層出不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專著和教材已出版30餘部(胡文仲,20xx)。據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統計,1997至20xx年以跨文化交際為篇名的論文2313篇,以跨文化交際為主題的論文8515篇,以跨文化交際為關鍵詞的論文為7267篇,摘要中涉及跨文化交際的論文有5550篇。但是對於外國文學素養對跨文化交際活動的影響方面卻鮮有研究。筆者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搜索到的惟一一篇關於外國文學和跨文化交際的文章是顧嘉祖和徐勁於1998年發表的《文學文本中跨文化交際原則評析》。其中作者指出文學文本應該是跨文化交際研究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如我們脱離文學文本來搞跨文化交際研究,其結果只能是研究實際問題有餘而探討理論不足,這種研究不可能對現實的跨文化交際帶來實際的好處,因為這類研究常囿於表面,不能剖析出藏在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隱蔽文化,而不瞭解各民族的隱蔽文化就不能達到心靈上的溝通,也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二、外國文學素養的概念

外語專業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外語專門人才。從人才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角度來講,文學素養是一個健全的現代人的必備素養。這裏的文學素養當然包括本國文學素養和外國文學素養,在此我們只就外國文學素養進行研究。外國文學是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而好的外國文學作品往往是語言精華的薈萃,通過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學習者可以充分領略外語語言千姿百態和奇光異彩。同時,外國文學又是透視人類社會的窗子,通過這扇窗子,人們可以瞭解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活習性、價值觀念、以及社會變遷等。而瞭解了他國的社會變遷和精神衍變,反過來又可以啟我們反思我們自己的社會生活、思想動態、精神面貌等諸多方面,從而提高獨立思辨力。

當今社會經濟和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多數人往往急功近利,學習外語時更注重語言的實用性,強調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對外國文學課重視不夠,忽略人文素質的培養。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文學對於培養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性以及文學的潛移默化、陶冶性情、影響人類思維與行動的作用,而這些對於一名跨文化交際人員來説都是至關重要的。巴金曾説過:外國文藝是幫助我們瞭解外國人民的最好工具。

三、外國文學研究與跨文化交際研究的關係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跨文化交際學都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尤其是在中國,它的歷史不足三十年。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跨文化交際學材料雖然豐富但系統性不足,缺乏完備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對於跨文化交際學的研究對象,胡文仲先生在《文化教學與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跨文化交際學除研究文化的定義與特點,交際的定義與特徵以及文化與交際的關係之外,着重研究干擾交際的文化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語言、非語言手段、社交準則、社會組織、價值觀念等。”通過胡先生的論述及其他一些研究,我們不難發現,跨文化交際研究似乎有一個通病就是忽略了文學文本的作用,即幾乎所有研究均未觸及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學層面。

一直以來,我們專注的是表層文化的研究,當然這是研究深層文化不可缺少的一步。然而,如果我們長期從事表層文化中的某些具體問題的研究而不能繼續向深層文化挖掘,我們的跨文化交際研究是沒法深入的。因為一個民族文化的深層結構往往體現在像其民族的思想觀念這樣十分隱蔽的領域,這些平時難以捉摸到的東西卻經常在文學作品中得到反映。例如,每個民族均有民族心理的歷史積澱和深層結構,任何人都必帶有他本國、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遺傳基因,這種遺傳基因決定着他的精神氣質、思維方式乃至行為走向等,並因此構成不同國別、民族地域的人的特點和差異。而這種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最能在文學中得到反映的,具備外國文學素養的人對這些民族文化心理是非常熟悉的,至少是有所瞭解的,那麼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就會有的放矢地去處理,去進行涉及到心理方面的深層次交際。如我們脱離外國文學來搞跨文化交際研究,其結果只能是研究實際問題有餘而探討理論不足,這種研究不可能對現實的跨文化交際帶來實際的好處,原因不是別的,而是這類研究常囿於表面,比較膚淺,不能剖析出藏在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隱蔽文化,而不瞭解各民族的隱蔽文化就不可能達到心靈上的溝通,也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文化研究早先源於對經典文學的研究,只是後來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社會對文化研究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文化研究才逐步走出了象牙塔而與大眾文化趨同了。在我們尚不能自由地進出不同國家之間時,別國的文學作品為我們研究他們的文化提供了最為豐富、最為全面的資料。因此研究文化問題就決不能將語言、非語言手段、社交準則、社會組織、價值觀念等因素與文學割裂開來。我們既要對上述因素進行逐一的、深入的分析,又要注意把握住它們在文學中特定的意義。

由此可見,文學研究與跨文化交際研究必須緊密結合在一起,外國文學素養確實會對跨文化交際活動產生重要的影響。

四、外國文學素養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影響

經過初步的理論研究,筆者認為外國文學素養在跨文化交際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初步歸納如下:

1、外國文學作品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語言、文學、教育、哲學等方面,瞭解熟悉文學作品可以擴大知識面,加深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培養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的能力。荷蘭著名學者漢肯認為,在信息交流中,只有信息交流的雙方或多或少都處於不同的認知情感系統之內,所交流的信息或多或少是不同的,才能夠給雙方造成一定的刺激,激活創造思維機制,使跨文化交際活動更順暢。西方文學因其民族生活的區域、發展的歷史文明不同,造成與東方文學很大的差異。如果跨文化交際人員具備良好的外國文學素養等於具備了豐富的信息量,在跨文化交際中不會使交際過程沉悶乏味或者交際中斷。

2、好的外國文學作品往往是外國語言精華的薈萃。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文學反映生活、表情達意、創造形象的手段。外國文學作品的語言具有不可比擬的豐富性、多樣性和生動性。文學的特徵決定了外國文學作品的詞彙豐富多采,語法結構靈活多樣,修辭色彩包羅萬象。跨文化交際人員通過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學習者可以充分領悟外國語言的精華所在併為自己所用,特別是文學作品中被人們經常引用的詞語或句子等表達。不具備外國文學素養的人在對方提到這些的時候可能感到惘然,如《哈姆雷特》中的句子“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一直被奉為經典。在對外交際過程中,如果對方講到這句話,不瞭解這句話在西方文學中地位和意義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對方講此句話的意圖的,由此可能造成一系列的誤解也是必然的。

3、跨文化交際人員將外國文學作為與本民族文學相異的參照物,可以跳出本民族的文化圈,以旁觀者身份發現、把握本民族生活與文學的精華,更好地領悟和傳播本民族文化,亦可以減少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的心態,更好地去進行交際活動。錢鍾書曾在他的《管錐篇》説過“自省可以忖人,而觀人亦資自知”。可見,知己知彼實在是互為條件的兩個方面:知曉自己有助於瞭解別人,而瞭解別人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4、跨文化交際人員比其他專業的人更有可能接觸外國人和事物,而外語本身只是一種工具,一種交流思想的工具,我們不可能去限制和規定別人交流思想的範圍,因此,對別人可能交流和涉及的任何知識都要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務,這也對跨文化交際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的經驗教訓表明,跨文化交際人員不僅要掌握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廣博的知識面,因為語言本身僅僅是交流思想和思想成果的工具。外國文學發展數千年,作家星羅棋佈,作品浩如煙海。學習外國文學作品,宛如在讀者面前打開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再現千百年來的歷史場面,引導他們馳騁五湖四海,開闊眼界、增長智慧、擴大知識面,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使讀者獲得有關外國曆史地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人情世故風俗習慣的豐富經歷。

5、文學作品是涉及到心靈深處的東西,通過文學作品可以瞭解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心理最本質、最根本的東西。如果跨文化交際人員熟悉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文學,他就更容易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更好地進行溝通。這個道理自古就有學者提出,在中國文學中,蘇軾用禪學思想體會到因人的感情親疏造成的對事物認識的差異,寫下了《題西林壁》這樣的哲理詩。蔡元培在《美術批評的相對性》中也指出:“我們對於素來不輕見的事物,初次接觸,覺得格格不入。在味覺上甲地人嚐到乙地人食物時,不能下嚥;在聽覺上東方人初聽西方音樂時,覺得不入耳;若能勉強幾次,漸漸不覺討厭,而且引起興味。”他談到了文化上的心理距離問題。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跨文化交際中往往會出現這種狀況,即使一個人對這個國家的語言十分精通,也避免不了複雜的社會環境對其生活側面的襲擊,即“文化衝擊”。因此,我們強調外語語言學習外,也應該注意外國文學這個載體反映的文化和生活,通過研究文學作品去間接地體驗生活,這比任何“出國須知”都要形象、自然,可以被稱為最好的教材。

本文進行的調查顯示:凡是外國文學作品讀得多、外國文學素養比較好的人員,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比較好,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比較好,知識面比較寬,思路也比較開闊,無論是外語能力還是交際能力都比較強。對外國文學素養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進行研究無疑是跨文化交際研究的一大進步。當然,本文只是從歸納演繹的角度進行理論分析,缺乏數據分析的支撐。筆者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同仁參與到該項研究中,給該研究以數據分析支撐。

跨文化交際論文 篇二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高職英語專業視聽説課程的教學現狀,探索視聽説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關係,並提出如何在視聽説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語用能力和文化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能隨語境變化的語言交際能力。

論文關鍵詞:高職,英語專業,視聽説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在教學原則中指出:“打好紮實的語言基本功,注意各項語言技能的全面發展,突出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外語教學的最終任務和目的是培養學習者的交際能力。英語視聽説課程在向學生介紹西方文化,提高其綜合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發揮着優勢作用。

一、高職英語專業視聽説課程的教學現狀

1.學生的英語聽説能力差,英語交際能力薄弱

高職英語教學往往過於注重語言書面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學生“聽”和“説”,特別是“説”的語言能力的培養,沒有足夠重視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很少強調學生應注意如何説話,何時説話和為什麼説這些話。

2.文化背景知識缺乏

教育部有關文件明確指出,文化與語言有着密切的聯繫,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於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筆者在“感恩節”當天的課堂上要求學生髮言表達對“感恩節”的認識,結果大部分學生只知道有“感恩節”這個節日,對其起源和節日文化不甚瞭解。學生由於缺乏對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瞭解,將會導致不能恰當地、得體地與外籍人士進行有效的語言交際。

3.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

目前,高職院校的大部分教師在視聽説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提供一定的視頻材料並進行大量的講解,此外,還播放不同的音頻材料練習聽力,而在口語方面的訓練較少,學生真正參與體驗的機會並不多。

二、視聽説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關係

1.視聽説教學更有助於聽力水平的提高,促進語言的輸出

心理學實驗所提供的資料表明:人的視覺吸收率為83%,聽覺吸收率為11%,二者結合吸收率可達94%。多媒體輔助的視聽説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融圖像、聲音和視頻動畫於一體的最真實生動的、易於理解的立體語言信息輸入,從而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緩解了學生在傳統聽力教學中的緊張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言主體的注意力、吸收率,有助於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聽力材料的語境、主題和大概內容。通過提高對多維語言信息的理解,學生按照自己的認知特點、認知能力對所攝入的語言信息進行重組和加工,有效地實現語言輸出。

2.傳輸文化背景知識,促進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外語教學的原則之一是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廣義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指的是與來自“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則指正確而且恰當地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其中包括交際能力和文化能力。

視聽説教學不僅在傳達語言知識與訓練語言技能的同時,還傳輸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培養語言學習者具有能隨語境變化的語言交際能力。視聽説教學中的視覺感知有助於學生直觀地瞭解和學習真實的交際情景。視聽材料以最直接、最真實、最準確的方式展示着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文化場景,生動形象地傳遞着西方文化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以及行為準則等。視聽材料中豐富生動的體態語(bodylanguage)也有助於學生更加輕鬆、簡易地理解和掌握用英語與人溝通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技巧,實現用英語與世界上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人進行有效的交流。

三、如何在視聽説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1.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指的是對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的掌握。在實際教學中,筆者所在院校選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視聽説教程》中的規範語言、純正的口音訓練學生語音方面的聽説技能。通過跟讀音標、單詞,練習繞口令、詩歌以及學唱英語歌曲等活動集中訓練學生正確的語音、自然的語調。在聆聽和跟讀名人詩作的同時,筆者在課堂上講解相關的語言點及介紹詩人的背景信息,使學生不僅體味英語語言的美,瞭解英語語言的精華,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進一步開展。

對於視聽説課堂的詞彙教學,教師不僅要指引和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充分利用話題、上下文、背景等語境信息把握詞彙在具體語境中的確切含義。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傳授相關的語法知識。

2.訓練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

在視聽説教學中,“視聽”是基礎,“説”是目的,是實踐語用能力的體現。首先,教師可以選取反映大學生和人們一般的日常生活“原汁原味”的情景會話,然後根據材料內容設置相關的主題討論問題,做好課堂教學的導入,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詞彙和背景知識,並對將要視聽的內容進行有效的預測。學生在觀看情景對話的過程中,邊看、邊聽、邊思考、邊做題,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媒體活動,使學習成為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動態過程。在完成檢驗理解能力的練習之後,教師應引導和組織學生分析話語的交際功能、語言習慣、語言表達方式、語用原則等,瞭解母語使用者是如何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最後,教師應利用或設計相似的情景,讓學生模仿視聽材料中的語言進行口語會話,從而鞏固對這些語用知識的掌握,訓練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社會文化因素是影響聽力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有時候學生在進行聽力活動時,由於不瞭解語言材料中的文化內涵,即使材料中沒有生詞和複雜的句子,也無法理解或誤解它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意識。對視聽材料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識,如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風俗傳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教師應充分利用視頻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引領學生去發現、認識和理解相關的文化知識,然後組織學生對其進行復述、總結和對比文化差異。

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的指導原則下,視聽説課堂可以循序漸進地向更高一個層次側重訓練應用型技能,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與大學生、英語國家社會文化生活相關的視頻短片或電影。在一次教學實踐中,筆者選取了《大學英語視聽説教程》第三單元的視頻短片“AmericanClass”,給學生播放兩遍,要求學生在觀看過程中自己識別當中的語言表達方式、語言習慣,發現相關的背景文化,同時用關鍵詞摘錄下主要信息,然後用自己的話重組這些語言信息,在小組討論中相互交流、歸納總結後派代表在課堂上表述,最後教師予以鼓勵性的評價以促進學生英語語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進一步提高。結果,學生在這種應用型的練習中表達了對美國大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瞭解,還談論了對中美大學課堂教學差異的認識。這樣,學生通過自我發現、分析、比較、理解和歸納視頻短片中的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和文化差異,自主實現了語言信息的輸入,並能夠較為正確和全面地描述視頻短片或電影,成功有效地實現了具有文化意識的語言輸出。

學生在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語用能力的同時,瞭解認識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在與外籍人士交際過程中就能很好地避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種種問題,真正實現正確、得體、恰當的跨文化交際。

英語視聽説課程作為一門綜合型的英語技能課,圖文聲並茂、練習形式多樣、文化背景知識豐富,課程教學突出教師傳授語言知識,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和掌握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具有能隨語境變化的語言交際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和運用多媒體課件的交互功能,突出音頻和視頻的表現力,給學生最大限度的實踐機會,才能使英語學習成為一種輕鬆愉快、有意義又實用的有趣學習過程,真正實現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xx

2 陳京京。 多媒體輔助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説課程[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xx,25(3)

3 胡文仲,高一虹。 外語教學與文化[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 李映。 試論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層次性[J]。 外語界,20xx,(6)

淺論跨文化交際中的中美文化差異論文 篇三

文化核心維度的構成

1.文化顯性維度

探討文化,離不開語言,美國傑出的語言學家Sapir(1921)在一書中寫道:“文化可以解釋為社會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語言則是思想的具體表達方式”,他認為語言是一種非本能的、後天形成的“文化”功能,是人類所特有的、非本能地使用自發創作的符號溝通思想,表達情感和願望的交際手段。Brown(1994)[4]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是語言的一部分,兩者緊密聯繫,不可分離。Nida(1998)則認為語言和文化都是符號,表達着我們在語言中所説的任何事情的含義,或者外延或者內涵,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語言的產生和發展,人類文化才得以產生和傳承。從文化的角度分析語言和文化關係,可以説文化包括語言,文化的發展影響語言的發展。由於語言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表現與承載形式,不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也就無法真正學好該民族的語言。在Hofstede的洋葱理論中,洋葱的最外表的一層象徵物(Symbols)層中,就包括服裝、語言、建築物等。語言和文化的關係也可以借用冰山理論來解釋,在文化冰山理論中,如果説冰山就是整個文化的話,那麼語言就是水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它反映着水面之下那一部分的內涵,也就是説,語言是整個文化體系中最為外顯的部分,但是又是整個冰山的一部分。在GLOBE文化維度測量中,House,R.J.等人將瑞士分別以英語為母語和以法語為母語的受試者分兩次測量,從而得出不同的結果,這正是因為語言是用來定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致”。因此,在研究中美文化差異時,語言的差異作為文化的顯性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2.文化隱性維度

Steers,R.M.和Nardon,L.於2006年在《Manag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一書中,提出了與全球經濟中的社交和商務實際相關5個問題,這5個問題是:

(1)人們如何看待他們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關係?他們的目標是控制或掌握周圍環境還是與之和諧共處?

(2)社會的基層結構是什麼?個人和集體?社會如何組織集體行為?

(3)權力和政權在社會中如何分配?這種分配是基於等級制與平等的概念嗎?關於平等和特權的社會信條是什麼?

(4)為了規範行為,與其他因素,比如個人關係或不同環境下的獨特情形相比,社會認為法律、法規、政策和正規程序有多大重要性?

(5)人們在社會中如何安排時間來執行工作與非工作活動?人們是以線性還是非線性方式來進行工作?

根據上述五個問題,可將各維度的含義進一步分析如下:第一,與環境關係:指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從社會層面來看,人們如何看待周圍世界?如何看待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關係?他們的目標是控制周圍的環境還是與外部環境和現實和諧共處?第二,社會組織:指的是個人為中心還是集體為中心作為社會關係的基礎。社會基本構成是什麼?個人還是集體?社會如何組織集體行為?第三,權力分配:指的是社會中權力與權威的分佈。主要關注社會中權力與權威是如何分佈的?這種分佈基於等級制度還是平等主義?關於平等和特權的社會信仰是什麼?第四,規則導向:指的是個人和社會控制機制以減小不確定性。社會如何通過成員的行為來確保可預見性?主要依賴一致應用的規則、政策、法律和社會規範來實施控制還是更多得依賴個人聯繫紐帶和獨特環境?關係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為了規範行為,與其他因素,比如個人關係或不同環境下的獨特情形相比,社會認為法律、法規、政策和正規程序有多大重要性?第五,時間模式:指的是對時間和工作的安排與利用。在一個社會中人們如何組織和管理時間以安排工作活動和非工作活動?人們以線性還是非線性方式來完成工作?時間節奏如何?

3.文化核心維度構成

綜上所述,對於文化的理解,可以從文化的顯性及隱性角度來分析。顯性文化指的是文化的外在表徵,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方式,比如語言、色彩、標誌、空間等,是容易被對方所感知與獲得的;而隱性文化則指的是文化的內在核心部分,通常是隱藏在文化表層之下,不易被對方所感知,需要一定時間與實踐的積累或者後天努力才能獲得的,又稱為根基文化。文化就如同一朵花,其中土地之下的根莖屬於文化的隱性部分,土地之上的部分為顯性部分,開出的花朵,長成的綠葉等,都屬於顯性文化。文化的顯性特徵採用溝通這一因素加以分析,其中語言屬於花朵部分,可以稱之為主文化;非文字語言溝通,如色彩、標誌、體態語等其他部分屬於綠葉,為次文化。文化的隱性特徵則是從文化的核心維度來探討,即不同文化的權力分配、社會組織、與環境的關係、時間模式以及規則導向五個層面,見表1所示。

中美之間文化差異體現

1.文化顯性差異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所以語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人類之間的交流離不開語言。溝通要恰當地運用語言,因為語言是溝通的主要工具和人類最主要的溝通方式。語言就是力量,語言哲學有個概念叫“話語霸權”,所指的就是語言的力量。按奧地利心理學家AlfredAdler(1907)[9]的説法,人終生需要和其他人來建立合作的關係,而統治人類,需要通過語言的方式。人是通過語言的交流,通過語言的方式建立起來政治體制,建立起來整個社會模式等。跨國經營企業中最常見和最公開化的文化差異,就是來自行為者雙方的象徵符號系統之間的差異,也就是通常所説的表達方式所含的意義不同而引起的差異。這些表達方式通常是通過語言、神態、手勢、表情和舉止等表現出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相同的文化符號可能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因為文化不只限定了誰與誰交談、交談什麼、溝通如何進行,而且它有助於確定人們如何譯碼、他們擁有的信息的意義、條件與情景。在這種條件與情景下,不同的信息或許被髮送、注意及翻譯,或許不被髮送、注意與翻譯。事實上,我們擁有的所有溝通行為都較大地依賴於培育我們的文化。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溝通中,英語總是潛在的阻礙,對那些英語為非母語的説話者面臨的挑戰更大。不僅僅是因為兩種語言的詞彙、語法、發音等的區別,主要在於英語和漢語的詞彙、語法及句子結構等不對等現象。美國在華的跨國公司中,往往兩種語言都在運用,但是有時候,英語使用的比例更大一些。如果英語不能夠流利掌握並運用,那就很容易被忽視,很多中外合資企業或外國獨資企業中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在外企工作的中國員工總感覺自己沒有“話語權”,搶不到説話的機會,常常是自己的話還沒出口,外籍員工已經先把説話的機會搶走了。因為説話是在上司(通常是外籍人士)面前表現自己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失去説話的機會就意味着在上司心目中得分會低,評價會差,以後加薪或晉升的可能性就縮小。從公司發展的角度,如果始終聽不到來自不同文化員工的聲音,也對公司無益。因為作為跨國公司,要在各地都運作順利的話,必須充分利用本地人才的智慧。所以,溝通不暢,語言是最大的障礙,而英語為非母語的説話者,往往又面臨着很大的挑戰。英語為母語的説話者,思考過程用英語進行,信息反饋到大腦時也是英語,對於英語語言之間微妙之處或者俚語、俗語的使用都能深入體會其真正含義,因此,信息總是能夠被清晰而有效地傳達並接受;但是針對英語為非母語的中國説話者來説,思考時使用漢語,需要表達時,信息首先需要在大腦裏進行翻譯轉換,這期間還要受有限的詞彙量所約束,等到需要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還要考慮詞彙選擇、語法轉換、語氣使用等等。因此,時間上就存在“滯後性”。而且由於對語言所內涵的文化背景以及引申含義等的不能達到充分理解,故信息不能總是被清晰明確地理解,有時還會造成歧義現象。

2.文化隱性差異

(1)與環境關係

掌控導向vs和諧導向。掌控導向:控制自然,集中於改變或控制自然和社會環境,在追求個人和集體目標時強調競爭,喜愛變化和不容置疑的創新,強調物質擁有是成就的標誌,強調自信、積極、陽剛(男性化解決方法),傾向於以績效為基礎的外部報酬。和諧導向:與自然和諧相處,集中於生活在和諧氛圍中,隨自然和社會環境而進行調整,關係比成就重要,強調社會進步、生活質量和他人福利,保護傳統,對改變持懷疑態度,強調經濟、和諧、謙虛,強調被動、消極、陰柔(女性化解決方法),傾向於論資排輩的內部報酬。這一維度主要分為和諧導向和掌控導向。在比較中美兩國與環境的關係中,分析這一維度對中美兩國的差異時,主要從人與大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關係———尋求改變和控制或是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和諧生活入手。美國人專注個人奮鬥,喜歡競爭,而中國人則重視和諧,正如錢穆先生説:“中國人常抱着一個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覺得外面一切異樣的新鮮的所見所值,都可融會協調,和凝為一。”

中國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個特性:文化中發生衝突,只是一時之變,要求調和,乃是萬世之常。認為西方文化似乎衝突性更大,而中國文化則調和力量更強,中國文化的偉大之處,乃在最能調和,使衝突的各方兼容幷包,共存並處,相互調劑。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國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特性。中國———和諧導向:被動、不積極、集中於與自然和諧相處並適應環境、強調社會關聯、和成就相比更看重關係、小心謹慎、對改變持懷疑態度。美國———掌控導向:決斷性、前瞻性、喜歡競爭、追求個人目標、偏好於績效回報、高度重視物質財富、變化導向。

(2)社會組織

個人主義vs集體主義。個人主義:以自我為中心,相信通過個人努力取得個人認同,集中於實現個人目標,制裁加強獨立和個人的責任,以合同為基礎的協議,傾向於低語境交流(直接、坦率)和個人決策。集體主義:以集體為中心,相信通過集體成員取得個人認同,較之個人權力相比更願意保持社會和諧,集中於實現集體目標,制裁加強集體規範的一致性,以關係為基礎的協議,傾向於高語境交流(間接、敏感)和集體決策。這一維度主要分為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

主要強調了個人和組織的作用:社會關係強調個人權利和責任還是小組目標和集體行為。如前文所述,集體主義是影響中國文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國,以集體主義為核心,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關鍵時刻,“捨棄小家為大家”;中國人具有妥協甚至中庸的民族性格;講求以“和為貴”的統一與和諧,善於運用平衡、協調解決衝突和對立;重視倫理與道德,講究等級秩序;推崇集體主義和艱苦奮鬥精神,鄙視個人主義和享樂思想。

而美國的社會文化以個體為基本單位,在美國,人們強調自我與個體,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控制力等。中國———集體主義:以集體為中心、主要對家庭和組織忠誠、集中於集體目標、加強團體規範一致性、傾向於保持集體和諧,關係定位協議、高語境交流。美國———高度個人主義:個人先來、堅定相信個人職責和控制力、加強個人責任、對他人低信任度、協約關係、低語境交流。

(3)權力分配

等級制度vs平等主義。等級制度:中央集權制,相信權力在社會中是按照等級分配的,相信最終權力的歸屬和繼承在機構內部,強調縱向組織和專制與集中,強調領導者地位,接受權威,不願意質疑權威。平等主義:分散集權制,相信權力在社會中應該相對平等分配,相信最終權力在人民內部共享或經選舉,強調橫向組織和參與決策,強調誰是最合適的,拒絕或懷疑權威,願意質疑權威。

這一維度主要分為等級制度還是平等主義。主要關於社會中的權力分配:一個社會中權力是等級制分配的還是更平等和參與形式的程度。實際上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權力距離,中國倫理文化的基本架構是儒家學説,而三綱五常是儒家學説的核心,儘管現代社會有時出現少數“子為父綱,妻為夫綱”的現象,君為臣綱也有了新的表現形式,但這種文化是巨大而深遠的,在一定程度上距離和等級構成了社會秩序的基礎,處處規範着人的行為,並引導着人們的奮鬥目標,即向更高的等級奮鬥。

而美國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人與人的平等是美國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觀念,例如美國小孩對於長輩的稱呼一般就是直呼其名,這在美國是司空見慣的,但是在中國則是無法想象的,因為這將是不孝順、不懂事、大逆不道的。中國———等級制:權力大小與等級相關、政權居於制度中、強調垂直組織、偏好專制獨裁決策、強調誰是領導、對權力高度尊重。美國———適度平等:對民主原則和平等權利的強烈規範、偏好參與決策制定、基於水平選人、拒絕專制獨裁、願意質疑權威。

(4)規則導向

規則本位vs關係本位。規則本位:個人行為應該很大程度上受規則、法律、正式政策、標準操作程序和社會成員廣泛接受並遵守的社會規範制約,強調法律合同和保存細緻的記錄,破壞規則的容忍度低,決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客觀標準。關係本位:儘管規則法律很重要,但是在運行和強制執行中受重要人物或特殊環境影響而需要靈活性,強調人際關係和信任,不重視對記錄的保存,破壞規則的容忍度有節制,決策經常取決於主觀標準。這一維度主要分為規則本位還是關係本位。

主要關於規則的相對重要性,行為受規則、法律、正式程序的規範還是受其它因素比如獨特的環境和關係的影響的程度。正如前文關於中美兩國文化特徵裏面所談到的,中國是一個典型的重視關係的國家,人們習慣於依賴“關係”來得到自我的利益,而在美國,人們依靠規則、法律,強調彼此的合約,尊重合約和約定,對美國人來講,世界是由事實,而不是概念組成的,他們的思維是歸納式,由事實開始向理論發展。美國人更熱衷於蒐集事實和數據,更看重經驗和觀察的方式。中國———關係基礎:在社會水平上,中國廣泛使用規則和政策來降低不確定性;在小組水平上個人交流和關係更重要,規則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影響力人物的控制。美國———規則基礎:使用規則和政策來降低不確定性、高度需要確定、做事依靠書本、打破規則低容忍度、強調法律合約和記錄、客觀決策。

(5)時間模式

單一時間取向vs多重時間取向。單一時間取向:線性時間,對個人任務連續性關注,對工作、計劃和職責履行專一,精確的時間概念,守時,以工作為中心,對工作和組織承諾,工作與私人生活分開,工作方法集中耐心。多重時間取向:非線性,多個任務同時關注,對工作、計劃和職責履行交互進行,時間概念靈活,經常遲到,以人為中心,對人和人際關係承諾,工作與私人生活混合,工作方法有時不集中耐心。這一維度主要分為單一時間取向還是多重時間取向。主要是指人們對於時間感知與任務,關注人們對於一次完成一件任務的線性時間還是同時完成多件任務。中國的傳統文化深受儒道兩家思想的影響,崇尚迴歸自然,迴歸過去,重視歷史,主張以史為鑑;此外,“性本善”論也使中國人容易向後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復歸。因此,中國人重視和眷戀過去,做事喜歡引經據典,追本窮源。美國文化中的時間取向屬於很典型的單一時間,時間計劃性強,不易改變,隨意性很弱,只有在極大地意外事件,比如地震、恐怖襲擊、突發的事故等難以預料的情況下才有所調整。美國文化中對時間的安排比較明確,針對要點,比如,在學校,教授們往往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都做好了下學期或下學年的時間安排,有時甚至精確到小時,若是要跟教授探討會面,提前幾個月都可以預約。與中國人的“經驗(經歷)驅動”相反的是美國人的“計劃驅動”,美國人不太習慣像中國人那樣花許多時間在回顧過去上,但他們對制訂計劃情有獨鍾。他們認為回顧過去是無濟於事的,只有展望未來,對未來作好打算和計劃才是明智之舉,因為未來才是具體而實實在在的。中國———適度多重時間取向:同時關注幾個目標、非線性方法、相對時間概念、工作和個人生活相結合、耐心、個人關係強有力的承諾。美國———單一時間取向:線性組織工作活動、高度工作集中、不耐煩、工作和個人生活分開、活着是去工作。

中美文化重疊現象分析

在對文化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時,還要注意文化發展的動態特徵,尤其是文化“重疊現象”的產生,因為文化並不是靜止不變的,事實上,在各種文化中都會發現文化之間動態變化的差異。比如,人們習慣於將美國定位於高度個人主義國家,將中國定位為高度集體主義國家,但是,也有許多集體主義的美國人,同樣,也有很多個人主義的中國人,因此,在文化中,就容易產生“文化重疊”現象。

“文化重疊”現象指的就是在兩種文化的交互影響下,其本身原有的獨特的特徵已經逐漸不明顯,取而代之的則是文化的融匯現象,比如,一項針對青年中國經理人和美國經理人的工作價值觀定位的兩階段調查研究發現,中美兩國在集體主義傾向上有很強的一致性,中國大都市的高管人員的價值觀可能持有與美國高管人員類似的價值觀,但仍舊在文化上看重家庭安全(嵌入性)和尊重上級(層級性)。

這些研究從另一方面也證實了文化的動態發展特性以及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力,表明文化重疊現象已經在如今的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存在並且繼續發展,並且不僅僅存在於個人主義傾向與集體主義傾向的研究中,同樣的,關於時間取向問題,許多國家都是單一時間取向和多重時間取向的混合體,中國也是如此,也在逐漸由多重時間取向過渡到單一時間,並且兩種時間取向相互影響。由此可見,文化重疊現象屬於動態發展現象,隨着時間的變化,文化也處於不同的相互變化、相互影響之下。首先,文化價值觀和信仰是人們做決策時的核心,人們根據價值觀採取行為,價值觀就是他們認為和相信重要的東西。其次,文化價值觀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整個社會環境發生很大變化,文化價值觀也在隨之變化,中國社會如此,美國社會也是如此,但是,這種變化相對來説比較緩慢,因為人們在兒童時代所接受的價值觀比較持久,但隨着一個人的教育水平不斷增加,視野不斷擴大,周圍環境的不斷改變,之前的價值觀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圖1以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為例,形象地表現出中美文化重疊現象。

結論

美國經濟學家x指出,幾乎所有的大型跨國公司失敗的原因都是由於忽視了文化上的細微差異。美國著名管理學家PeterDrucker也認為,國際企業其經營管理“基本上是一個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多樣性相結合的統一管理。”文化差異是許多跨國公司入土中國後戰敗而歸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以認為,跨國公司在不同國度運營,最大的挑戰就是文化差異,而文化差異的根本在於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在今後一段時期,跨國公司在中國會面臨更大的文化差異挑戰,使基於在華跨國公司暴露於文化差異中的機會越來越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跨文化衝突會全方位影響其經營運作,跨國公司對其在華投資的系統化管理也會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文化並不是靜止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事實上,在各種文化中都會發現文化之間動態變化的差異。特別是對於其母國與中國之間“文化距離”較遠、社會經濟政治環境差異較大的歐美跨國公司來説,在中國投資經營逐漸積累的知識與經驗大大降低了這些差異中所藴含的風險,這使得跨國公司的進入方式從當初基於規避風險的合資企業方式轉向了基於全球戰略的獨資企業方式。這就告訴我們,一定要重視“文化重疊”現象,要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差異,要變不利為有利,最大限度地在跨國公司進行跨文化管理,儘可能地減少文化衝突帶來的經營和運作的障礙,實現跨國公司效益的巨大提升。文化差異對跨國公司管理的影響屬於雙重性質的,文化的差異性在企業管理中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加多樣的管理風格和更加豐富的管理思想,因為文化差異除了可能帶來摩擦與衝突外,也能帶來巨大的收益,因此,客觀對待文化差異,儘量避免文化差異誇大化,正確認識和理解跨文化衝突,處理和化解跨國公司管理領域中的跨文化衝突與摩擦,實現跨文化管理的協調一致性,是跨國公司藉助海外市場收穫母國與東道國雙贏或多贏結果的最重要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美國在華跨國公司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正視中美文化之間的差異,重視文化衝突帶來的影響,全面實施科學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同樣,對於要走出國門,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説,重視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跨文化交際論文 篇四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概念,內容及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意義

跨文化交際是不同文化背景間進行交際的能力,關於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已經有半個多世紀。在國外,比較廣泛認同的是Spitzberg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界定,即“跨文化交際能力廣義地説可以理解為這樣一種印象,即這一行為在某一特定的語境中是恰當和有效的”。在國內,張紅玲將跨文化交際能力定義為“掌握一定的文化和交際知識,能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跨文化環境中,並且在心理上不懼怕,主動、積極、愉快地接受挑戰,對不同文化表現出包容和欣賞的態度”。

關於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容,在國內的研究中,畢繼萬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語言交際能力、非語言交際能力、語言規則和交際規則轉化能力以及文化適應能力。因此,教師在外語教學中需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在我國外語教學中有着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國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這一點講,外語學習的過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個跨文化的交際過程,大學英語是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並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説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其次,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隨着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際商貿的活動增加,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大學生就職的重要考核標準,也是21世紀人才應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獲得與外語教學密不可分,因此,在外語教學中必須加強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再者,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度,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於文化差異導致的跨文教交際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倘若在外語教學中除了培養英語學習者的基本語言知識技能外,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意識,使其在學習語言時就可以將自身置於跨文化思考之中,那麼學生就能夠恰當靈活地運用語言與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的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增加跨文化交際成功的概率。因此,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當前我國外語教學中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

我國當前外語教學中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現狀並不是很樂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大綱規定:至少要達到英語四級水平,具體要求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聽,説,讀,寫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為目標,將語言基礎能力的培養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在跨文化場景中進行有效交際。

然而在當前高校外語教學中,雖然已經逐步認識到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在外語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仍然存在着普遍的重語言輕文化的問題,無論是外語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把握好這一大綱,忽視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其二是在目前的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外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和學生以通過考試為教學和學習目標,如通過學校的期末考試,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等。這樣以應試為目的教學和學習都忽略了我國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即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可以説,僅以通過考試為目的的教學和學習失去了高校外語教學的意義,這很可能將導致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夠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較大,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因此,外語教師須遵從教學大綱,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獲得紮實的語言基本技能知識的同時,又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在外語教學中培養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途徑

培養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刻不容緩。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外語教師和非英語專業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將從外語教師和非英語專業學生兩個方面來討論:第一,外語教師的整體素養需要被改進和提高。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外語教師的要求更高。一方面,外語教師一定要抱着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掌握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文藝、宗教和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

另一方面,外語教師應不斷地閲讀和英語教學有關的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專著,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做訪問學者,在外語教學中循序漸進地加大文化背景知識的強度和深度,幫助學生逐漸意識到漢語與英語上的文化差異,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誤解,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也能使外語教師在外語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在外語教學中培養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法措施,應本着科學性講解和興趣引導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理論教學包括文化背景輸入和開設跨文化交際課程。實踐教學包括髮揮外籍教師的文化優勢,組織跨文化交際活動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等。

(1)課堂上的文化背景知識輸入。在從事跨文化交際中,不僅要注意詞的詞彙意義,更重要的是需要隨時隨地地注意詞的內涵意義。這要求教師在講解詞彙和段落時不單單講解其指示意義,還要挖掘其隱含意義及文化背景。

比如dog(狗)這個單詞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在漢語和英語文化中意思大不一樣,在漢語中,關於“狗”的成語都是卑鄙貶義的,如: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英語中“狗”被看理解為人類信賴的朋友,因此英語中關於狗的詞語並不含有貶義,如: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時),doggybag(打包袋)等等。

在文化背景輸入時還要進行文化對比。比如漢語中的“害羣之馬”在英文中為“blacksheep(羊)”。這都是文化差異產生的。通過科學的文化背景輸入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增加對異國文化的理解以及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合理開設跨文化交際(能力)課程。考慮到非英語專業學生接觸跨文化交際較少的情況,學校應合理為學生開設跨文化交際課程,讓學生有機會系統地瞭解跨文化交際的相關知識,增強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潛意識認知。

課上還可以向學生推薦跨文化書籍,歌曲,和電影(如《刮痧》),留跨文化交際作業等。通過在跨文化交際課堂上的學習,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必定會有顯著的提高。

(3)發揮外籍教師的文化優勢。外籍教師的本國文化能夠幫助學生營造外國語言和文化氛圍,使課堂教學生動、靈活,極易引起學生學習跨文化知識的興趣。隨着學生和外籍教師對本國文化、習俗、生活習慣的交流,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逐漸形成,並逐漸學會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有效的運用。

(4)組織跨文化交際活動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師可以通過定期舉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知識講座、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際電影(如《刮痧》,《撞車》等)、跨文化知識英語角等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學校應為學生提供出國交流的機會,比如鼓勵學生在假期期間出國進行親身的跨文化交際體驗。這必定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總而言之,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並且能夠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進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際。

我國的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現狀並不理想,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應認真貫徹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法措施,使學生成為符合時代發展的外語綜合型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biyemuban/vy3o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