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黨建論文模板 >

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科學內涵的三重審視

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科學內涵的三重審視

明確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科學內涵是研究社會建設的基礎工作。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思想是繼承馬克思主義社會建設思想並與之融合於當代中國的新形態表徵。隨着我國經濟實踐的持續推進和社會建設的不斷展開,學術界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思想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仍存在一些爭論分歧,亟需從概念界定、學科交、理論演進三個層次對其科學內涵作進一步的探討回應,從而深刻理解並切實把握社會建設的本質屬性及外在表徵,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引。

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科學內涵的三重審視

關鍵詞: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概念界定;學科交又;理論演進

黨的十六大以來,建設小康社會、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改善民生等重大戰略思想,指引着我國社會建設的前進方向,初步嘗試勾勒社會建設的結構框架。黨的十七大報告將社會建設單獨提上日程,形成“四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格局。此後,專家學者們從多個研究領域開啟了對社會建設的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在不斷豐富和深化研究成果的同時諸多內涵紛爭陸續凸顯,因此,科學理解並深刻把握社會建設的內涵,有助於確立社會建設重點、提出系統政策措施,提升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偉大實踐的新境界。

一、從概念界定角度釐清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內涵

中國共產黨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領導和動員全體力量投身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實踐,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這一範疇由於提出時間不長,尚處於探索階段,學界專家們在某些觀點上沒有達成共識,存在論爭。

(一) 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社會”一詞的理解界定

“社會”一詞含義寬泛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對“社會”的科學詮釋是對社會建設理論深入研究的前提。

從社會的對應面角度來分析,有大、中、小社會之分。大社會等同於國家整體,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和狹義的社會,範圍內含自然界之外的所有人類活動領域。中社會與經濟相對應,是除經濟發展之外的社會發展領域。小社會是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相併論的整個社會大系統中的子要素。

從社會的範圍來分析,有廣義社會和狹義社會之分。相當多的專家學者持此觀點。從概念上來講,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的關係。廣義的“社會”是與自然界相對應、與國家範圍相一致,內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狹義的“社會”對應個人和家庭,是經濟、政治、文化與生態等以外的人類的社會領域,它分別是廣義社會和中義社會的構成部分,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尤其着重討論人際關係或社會關係,即人與人、人與社會組織、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之間的關係。總之,以往對社會的研究側重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忽略了社會本身的價值。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整個社會配套改革的深化,狹義的解釋更易被接受,因此是未來社會建設研究的重點。

(二)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社會建設”一詞的理解界定。目前得到普遍專家認同的觀點是中國社會學會會長鄭杭生教授提出的“社會建設”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社會建設能發揮方法論上的指導作用,而狹義的社會建設研究的重點在於突破社會管理和建設理論。

廣義社會建設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建設,致力於“五位一體”總佈局的外延和廣義的和社會建設。社會主義廣義社會建設理論經歷了從“兩手抓”到“五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格局的演變歷程。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偉大實踐和探索中,鄧小平主張“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江澤民提出“三大文明”建設思想,胡錦濤致力於“四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格局進步的理論完善,習近平的“五位一體”總佈局完整了廣義社會建設理論體系。由此可見,廣義社會建設的範圍寬泛、結構複雜、內容眾多,着眼於社會大系統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等諸要素的整體性統籌。

狹義社會建設是指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建設等社會各要素地位等同、平行並論而又密切聯繫的社會建設與管理,作為“五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狹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內涵、外延一致。狹義社會建設歷經積極探索到逐漸完善,貫穿其中的建設思想就是高度重視民生、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建設工作。當前,我國的狹義社會建設主要涉及住房、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與人民羣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秉持公平與正義的原則信念,逐步健全政策和措施、社會利益協調機制,統的良性運行。狹義社會建設理論作為我國社會建設理論探索的最新成果,“五位一體”總佈局實現了對過去“四位一體”佈局的完善和超越。

(二) 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與和社會建設的關係的理解界定

和諧社會的構建標誌着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發展到一個歷史新高點。就概念界定來説,社會建設中的“社會”,應該是一個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平行的一個具體發展領域。和社會中所指的“社會”包括社會關係和人與自然,不能完全脱離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領域。學界主要有等同説和不同説兩種觀點。

少數學者特別是較早研究社會建設的研究者主張社會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等同,主要從二者的含義和發展趨勢相同來認證。一方面,該觀點持有者指出加強社會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社會詞意思相同,即兩者同屬於一個本質內涵,但在具體運用中又有所區別,也就是在同一本質內涵基礎上的差別。另一方面,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五位一體整體建設的構成角度上看,社會建設與另外四者建設呈現出內容上的互相交又和彼此滲透的情形,因此二者隨着未來更加趨同的發展走勢必然成為彼此替代的同義語。

多數研究者認為社會建設不等同於和諧社會建設。一種説法是整體局部説。和諧社會建設是涵蓋五位一體全方位內容的統一體,社會建設只是其核心要素和重點內容,隨和諧社會建設理論的產生而存在。也有一種説法是目標手段説。即社會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是手段和目標的關係,前者是實現手段,後者是目標指向,構建和諧社會是建設社會的目標、任務和構想,藉助經濟、政治、文化等手段來推進。還有一種説法是十七大前後關係變化説。以社會建設正式納入五位一體建設的十七大為關鍵節點會建設與和造社會建的內由十七大召開之前的大體等同轉變為十七大後有所變動不再等同。

二、從學科交叉角度釐清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內涵

社會建設科學內涵的詮釋依託社會建設理論研究的專業性,理論界學者從政治學、哲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論述了社會建設的內涵

(一) 從政治學的角度理解社會建設

何懷遠認為,當代社會建設是指通過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協調利益關係,完善社會功能,健全社會保障,動員社會力量,不斷増強社會活力。另有研究者認為,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是相互依存並進的有機整體,通過動態調節保持社會系統的內部均衡性和外部協調性,最終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二) 從哲學的視角來審視社會建設

楊曉梅立足唯物史觀,主張人是社會建設的主體,自然界是社會建設的客體,其中心任務是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賈建芳提出,社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按照社會發展的整體性和結構性不斷完善其內部運行過程中的有機機能。有學者認為,社會建設是整體的社會建設和具體的社會建設兩大層面的協調統一。在整體社會建設的前提下,理清並做好社會建設各個體層面的工作,從而有效推進和深化整體的社會建設事業。還有學者認為,社會建設是社會系統的整體性和層次性有機統一的系統工程,廣義的社會建設着眼於社會大系統的整體性,兼顧各子系統;狹義的社會建設側重於協調社會不同羣體的利益,推進社會子系統的良性運行。

(三)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界定社會建設

鄭杭生認為,我國當前的社會建設應當密切聯繫社會發展需要,從正向和逆向兩個維度加以把握。從正向上説,社會建設是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併為此建立相應的社會結構、社會機制、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從逆向上説,社會建設是創造新機制、新實體和新主體以應對新出現的社會矛盾、社會問題和社會風險。陸學藝提到¨“充分調動社會各層面的力量,全面推進各領域社會經濟建設”。還有學者認為社會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要協調好社會的各階層、各個利益羣體之間的關係,着重處理好貧富分化、新生社會矛盾、社會結構調整的長期任務這幾方面的問題。

此外,關於社會主義建設內涵還有其他融合不同學科的典型觀點。樑樹發教授提出,從根本上來説,社會建設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這裏談的社會建設,是具有社會主義性質而非其他社會心態的社會建設,從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主題思考才能更好地建立相適應的社會體制和秩序。有學者認為,社會建設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但它們意義相對卻不截然對立。廣義的社會建設包括狹義社會建設的內容,同時需各個子系統的建設來支撐,狹義的社會建設需整體社會的建設和其他各子系的配合才更和諧,主張既可以廣義地使用社會建設,也可以狹義地加以使用。景天魁認為,社會有大、中、小之分,社會建設也有大、中、小之分。有的學者認為社會建設是總體社會與主體社會的統,在“五位一體”的總體社會建設中包括“社會建設”這一主體社會的建設。理論界普遍認可社會建設主要包括社會結構的變動和建構、社會有序流動、社會組織建設、利益關係的協調和機制保障、社會事業的發展、社區建設、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社會管理體制的建設和完善。

從目前學界研究情況看,社會建設內涵界定上還未統一認識,有待加深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從而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推進和完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

三、從理論演進角度釐清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內涵

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建設思想與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集體智慧結晶。系統地梳理黨的幾代領導集體探索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成果的發展軌跡及其演變歷程,才能與時俱進,不斷開拓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新局面。

馬克思、恩格斯是社會建設思想的基人,其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科學構想源於長期的潛心研究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覆實踐檢驗。馬克思恩格斯秉持唯物史觀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做了科學設想,其理論主題“社會革命”內含一定的社會建設的理想。他們主張的“發展生產,徹底消滅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堅持按勞分配製度,構建無產階級的國家制度、發揮社會保障的重要作用…等思想內含着對社會建設的理念初探。雖然由於歷史的侷限性,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建設思想缺乏對未來社會主義的細節闡釋以及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周到預見,但他們創立的唯物史觀經濟學説和政治學説從根本上指導着我國社會主義實踐。列寧在繼承馬恩社會建設學説的基礎上立足俄國特殊國情和特殊歷史條件,把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思想付諸實施,提出了“動員一切社會力量進行社會建設和管理,反對官僚主義、發揚民主精神,堅持共產黨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管理的領導核心”等主張,囊括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管理的首要任務、主要力量、核心力量、機關組織等諸多社會建設和管理的新思想,留下了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可貴經驗和理論遺產。

(一)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初步探索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在繼承馬列主義社會建設思想、借鑑蘇聯模式的前提下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確立了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基本方針,提出了正確處理我國社會重大關係的思想原則,明確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目標,提供了人民內部矛盾學説這一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確定了社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此外,毛澤東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範疇還拓寬至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等領域,包括統籌兼顧策略思想,高度關注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倡導婦女解放、男女平等,主張“兩參一改三結合”的管理方式,重視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穩定,提倡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文化領域實行“雙百”方針。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規律探索的積極成果和合理內涵,為以後的社會建設提供了有益啟示和實踐理念。

(二)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繼續探索

在總結新中國社會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確立了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戰略。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科學凝練了社會主義本質,強調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間反覆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思想,高度重視民生建設和社會保障工作並作出積極有益的探索和部署,注重穩定壓倒一切和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關係的嶄新命題,堅持以人為本,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強調社會的發展要綜合平衡,共同富裕,效率優先,追求公平和正義,主張“四化”建設目標轉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目標。

(三) 以江澤民為代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立足於當時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在繼承黨的社會建設思想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並進行理論創新。提出“三位一體”戰略,明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三大基本目標,反覆強調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尊重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制定並實施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此外,江澤民的社會建設思想還包括:高度重視教育、就業、扶貧開發和城社會保障體系,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等。

(四) 以胡錦濤為代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創新

面對經濟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新形勢提出了一系列新論述。創造性的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改善民生、部署“四位一體”的總體戰略,還提出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務體制,保護和弱勢羣體的權益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制度建設與創新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

(五) 以習近平為核心的第五代領導集體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最新成果

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豐富而自成體系的社會建設思想兼具政治號召力和實踐推動力,為新時期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路徑。在國際金融危機、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社矛盾和衝突多發易發的國內外大背景下,黨中央繼續堅持以民為本的社會建設觀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在“中國夢”、“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的高度下協同推進五位一體”總佈局,此外,改革分配製度改革、同法體制以維護社會公正,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依法治理,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精準扶貧,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護生態建設美麗中國,大力推進平安中國、食品安全、人口均衡發展,以開放的理論體系為社會建設進行全新定位和內涵拓展。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之配套的社會改革逐步深化,為了適應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轉變和人際關係的深刻變化,平衡國家、社會和人民的職能承擔和利益分配,積極應對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客觀上就必然要求對社會建設予以重視並繼續推進研究,為社會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開闢新境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dangjian/l1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