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飲食與健康論文 關於飲食與健康的論文【精品多篇】

飲食與健康論文 關於飲食與健康的論文【精品多篇】

飲食與健康論文 關於飲食與健康的論文【精品多篇】

現代人飲食與健康關係的論文 篇一

關鍵詞:大學生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什麼是健康?世界衞生組織對它的定義是“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表明除了要講求生理衞生,還必須注重心理衞生,這樣才能增強心身適應能力。進入21世紀以後,科技迅猛發展,現代生活、工作節奏急劇加快,給當代大學生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震盪,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主要反映在個體衣食住行、學習生活、待人接物和社會交往等方面。下面談談我自身的一些簡單情況:

一、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作為一名女學生,我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有害的健康行為已成為當今危害人們健康、導致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衞生組織曾對發達國家進行調查,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意外死亡以及環境污染所致疾病等都與人們濫用酒精、藥物、過度飲食、缺乏體育鍛煉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有關。大學生生活在一個集體,有一部分大學生缺乏科學的飲食方法,個別學生長期不吃早餐;另一部分學生片面聽信廣告,營養結構失調;還有一部分經常縱慾進食、節食、偏食,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1)不合理飲食

我經常不吃早餐,其主要原因是起牀晚了之後,上課時間來不及。還有就是節假日,經常起來之後早過了吃早餐的時間,就不去吃,一直等到午餐時間一起吃。我還容易暴飲暴食,一段時間不想吃飯就一天只吃一頓;有時候總是整天都感覺很餓,就不停的吃。自己不喜歡吃主食,總是把零食當主食吃。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導致了我有很嚴重的胃病,體質不好,容易生病。

(2) 睡眠不規律

由於我們住集體宿舍,干擾大,晚上睡覺的時間不統一,睡眠時間和睡眠深度得不到保證。我總是晚上睡不着,一定得到十二點以後才能慢慢入睡,早上起不來,長期這樣的睡眠導致我晚上失眠,且睡着後多夢,白天上課沒精神。我認為睡眠是保證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先決條件之一,因為如果睡眠不足就會出現煩躁、易怒、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生長髮育緩慢的後果,還會引起睡眠困難、不易入睡、夜間易醒等。科學的生活模式有利於大學生身體健康,也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學習工作效率。

(3)缺少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基本手段,在户縣校區的時候,由於開設有體育課,我選修的是羽毛球,可以進行全身的鍛鍊,除了上體育課之外,經常約同學一塊去操場答羽毛球,回了老校區之後,每天都得在本部與南區之間來回走動,專門的練習時間很少,不過,我每天上課堅持和舍友從南區走到本部,下課再走回來,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鍛鍊的途徑。

二、目前自己的心理狀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複雜嬗變。作為一名大學生,對此很深有感受。我自認為目前的心裏狀況還算良好,首先,我作為一名學生幹部,我性格活潑開朗,樂於與人交往,不會自閉,也不愛經常宅在宿舍,在假期喜歡和同學出去逛街,一起聊天,一起吃飯。我從國中開始住校,有着和好的適應能力和自力能力,遇到一些挫折或不如意時,我會自我調節,或者是找一兩個好朋友傾訴傾訴。我有着比較好的自制能力,在學習的時候學習,在該玩的時候會好好玩,因此,我的學習成績良好,不會因為成績問題而感到自卑。我在大二結束時開始談戀愛,雖然過程中有很多矛盾和爭吵,我會感到沮喪和不高興,但是這種情緒通常不會超過兩天,我不高興的時候不會選擇獨處,而是喜歡去熱鬧的地方,那樣我就可以暫時忘記煩惱。

但我也有一些心理問題,隨着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尤其到了現在,馬上步入大四的門檻,使我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就業的壓力,我專業的一些問題,讓我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

三、對未來的規劃

一個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憐的,因為這些人沒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為命運的奴隸。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個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憶和紀念的。生命就像一張白紙,等待着我們去描繪,去譜寫。作為當代大學生,我試着為自己做一份有用的未來職業和生活規劃書,將自己的未來好好的設計一下,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

本人所學的專業為計算機軟件,現在的科技發展尤為的迅速,雖然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企業缺的都是一些技能很好的技術人員,並不是我們現在這種,什麼知識都懂一點,也僅僅就是那麼一點,不精通,動手能力差,因此,要成為一個有用的技術人才,只有認真學習並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掌握其專業知識。

人生未來規劃:

1、我19歲到23歲學業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園環境及條件優勢,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培養學習、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並作為就業準備。

2、23歲到26歲,熟悉適應期: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經過不斷的嘗試努力,初步找到合適自身發展的工作環境、崗位。

3.23到26歲期間我會尋找我的另一半,在工作穩定後,有了良好的經濟收入,會考慮自己的婚姻問題,爭取在27歲結婚。

4.27歲到30歲,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工作中不斷的積累經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做貢獻,和丈夫兩個人買房一起還房貸。

5.如果能力夠好,在IT行業的薪資很高,這36歲之前能把房貸還完,有一個真正意義上我自己的家。

6.40歲之後辭職,自己開一個小店,花店或者茶館,每天自己經營着,有時間的出去和朋友旅遊,逛街,健身。

四、目前的困惑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大學生已經走上自主擇業的道路,這一方面給大學生帶來更對的擇業機會和更大的自由度,另一方面也各大學生帶來極大的挑戰與壓力。隨着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對有些專業需求甚至已經飽和。人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據統計數字顯示,2012年,全國有260萬大學本科畢業生。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學長和學姐在擇業過程中出現主觀願望與客觀實際、理想與現實的脱節。我對此種現象感到困惑,並且對以後自己的就業也有着不明所以的顧慮和焦慮感。還有名校效應的影響,學位的要求等,到底是考研好還是就業好,都讓我有很多的疑慮和困惑。

五、課程感想

學完現代生活與身心健康這門課程,讓我受益匪淺。面對現代生活的方式和節奏,我們無力改變,但我們可以調節自己。我瞭解到了身體健康是我們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係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1、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2、心理健康可以使我們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我們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我們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

學習完這門課程之後我認為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努力要提高個人心理素質, 不斷強化抗挫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高度的認知能力,有助於提高對事物認識、理解、評價和預測的公正客觀性, 這也是樹立科學價值觀的必有之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悦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講究衞生等。現在我們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從心理髮展的意義上説,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髮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複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衝突,例如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

所以學習過程中我們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裏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我們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3、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範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係4、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第四,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我們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保持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

總之,我們不僅要做到身體健康,還要做到心理健康,因為這是關係到我們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上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我們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以積極的心態,良好的素質迎接我們的未來。

現代人飲食與健康關係的論文 篇二

摘要:人生活在社會中,以一定方式生存和發展,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如今,歷史的車輪已疾馳在現代文明的21世紀裏,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與社會愈發接軌,社會上的現代生活方式也藉機侵入大學校園,在校園內生根發芽,無形中影響到大學生的體質健康。

關鍵字:大學生 健康 生活方式

1.引言

WTO曾宣佈21世紀最大的殺手是生活方式病。現代生活方式確實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在飲食方面,垃圾食品、快餐食品、吸煙喝酒、“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對大學生體質造成傷害;運動方面,大學生很少運動或者運動不當;作息方面,上網通宵、開夜車已經愈來愈嚴重。已至深夜,某些寢室依然燈光閃爍;日上三竿,整個宿舍依舊睡意濃濃;宴會之上,他們喝得酩酊大醉;快餐店中,他們對“垃圾”來之不拒……

2.健康的定義

健康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內容--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對社會的良好適應。世界衞生組織規定的健康標準是:

①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

②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

③善於休息,睡眠好。

④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⑤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⑥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

⑦眼睛明亮,反映敏捷,眼瞼不易發炎。

⑧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⑨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⑩肌肉豐滿,皮膚有光澤。

3. 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生活方式是指人們長期受一定社會文化、經濟、風俗、家庭影響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習慣、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識。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總是客觀存在的,主要構成因素包括:由生活的行為習慣、生活時間、生活節奏、生活空間、生活消費等。

3.1幾種主要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有調查發現,現代大學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1)極度缺乏體育鍛煉;(2)有病不求醫;(3)缺乏主動體檢;(4)不吃早餐;(5)與家人缺少交流;

(6)常坐不動;(7)不能保證睡眠時間;(8)面對電腦過久;(9)三餐飲食無規律;(10)學習和生活壓力過大等幾項。

3.2不良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現已知,在次健康人羣中,六高一低現象的發生常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有關,在我國公佈的前三位死因分析中發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不良生活方式與生物因素的比例為45.7%:29.0%,腦血管疾病為43.3%:36.0%,惡性腫瘤為43.6%:45.9%這三類疾病佔全部死亡原因的67.6%,並且呈現出低齡化趨勢。據一項數據分1990-2020年世界上致殘和勞動喪失的主要原因為冠心病、腦血管意外、下呼吸道感染和交通意外。

以冠心病來説飲食中高膽固醇、高熱量、高體重、高血壓、吸煙、緊張情緒都是促使冠心病發作的原因,這稱為自我創造的危險,要合理防止冠心病,還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養成飲食,好習慣等才能有效預防冠心病的發生。隨着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生活和工作節奏加速,上述危險對疾病將進一步發展,上述的數據告訴我們在我們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的生活已經沒有受困,我們的發病將會呈現一個大致相同的發展趨勢,因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未來的首要解決問題。

4.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對健康的影響

生活在充滿科學文明社會裏的現代人,應該怎樣看待自身的健康問題呢?健康是人人都渴望的,但是怎樣才能獲得健康,卻並不是人人都明瞭的。有人把健康寄希望於“進補”,有人認為藥補不如食補……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獲得健康呢?健康來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4.1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面:(1)合理安排膳食;(2)堅持適當運動;(3)改變不良行為;(4)保持平和心態;(5)自覺保護環境;(6)堅持學習健康知識等。

4.2如何開展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健康的影響

4.2.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羣體掌握衞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健康教育提供人們行為改變所必需的知識、技術與服務,使人們在面臨促進健康、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等各層次的健康問題時,有能力做出行為抉擇。

4.2.2體育運動

體育鍛煉不僅能強健身體、增強體質,還具有完善身體、發展身體、修煉人生、健康心靈、健全人格、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等功能,其重要價值還在於改善人類的生活方式、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實現人的現代化,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體現,不僅從身體上,也從精神上、社會適應上達到人的健全、健康狀態。

5.結束語

大學時期是人生的一個關鍵時期,身體在逐漸成熟,世界觀正在逐漸形成,生活習慣正在逐漸建立。同時,大學時期也是為人生健康打基礎的時期,這個時期打下的基礎,將是整個人生健康大廈的基石,打得不結實,人生健康大廈在使用中就會傾斜、倒塌或終日搖搖欲墜。因此,我們要告誡同學們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打下健康長壽基石。

[參考文獻]

(1)陳復平亞健康概念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陳家旭 走出亞健康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9

2023年飲食與健康論文 篇三

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系列講話精神和教育部關於學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落實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學校防控組關於印發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試行)的通知》和《學校食堂疫情防控須知》,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生命至上,把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嚴防新冠肺炎疫情在食堂製售過程或就餐過程中傳播,切實保障好師生就餐安全,助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平安校園保衞戰!

學校成立食堂疫情防控專項工作組,人員組成:

組長:分管後勤副校長☆☆☆

成員:總務辦主任☆☆☆

教務副處長☆☆☆

醫療室醫師☆☆☆

餐飲公司經理☆☆☆

主要職責:

1.科學制定食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

2.加強對學校食堂工作人員的健康排查,組織崗前培訓,落實食堂後廚封閉化管理;

3.組織實施對學校食堂加工區域、就餐區域、人員通道、配送電梯間、洗手間、更衣間等場所進行清潔消毒;

4.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關於餐飲服務規範等要求,規範食堂餐食製售;

5.科學制定學生、教職工錯時就餐、分散就餐實施細則;

6.將學校食堂防控工作作為開學前物資保障和措施落實的重要內容加強檢查和督導。

(一)加強食堂員工教育培訓

1.通過“一封信”、“倡議書”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發佈健康提示和就醫指南,科學指導工作人員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引導食堂員工規範防控行為,提高自覺防控意識和能力,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疫情期間不必要外出,規範佩戴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參加聚會,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

2.對食堂全體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生物學特性、傳染性、危害性、傳播方式、傳播途徑和防控知識的教育,要求員工學習掌握相關的疫情防控知識,並組織上崗考核。

(二)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1.制定發生員工發燒、乏力、乾咳或呼吸困難等症狀的隔離與應急處置措施,隔離措施和應急交通送醫治療路線定點醫院聯繫等預案。

2.制定就餐過程中發現疑似病例和疑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3.制定師生或家長針對學校餐飲安全的投訴舉報和突發輿情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4.按方案預案組織應急演練,確保管理層及員工熟悉處置流程。

(三)提前告知員工返崗時間

1.根據上級明確開學時間後,員工返校時間在學生返校前14天,屆時將通過微信平台、電話、短信等多種方式將具體返崗時間通知到每一位員工。

2.返崗前,要持續跟蹤記錄員工身體健康狀況和外出活動軌跡情況,全面掌握員工返崗前出行地點、是否乘坐過公共交通、身體狀況是否良好、是否與發熱病人有過密切接觸、是否接觸過野生動物等情況。

3.交待返崗途中注意事項,如果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車上儘可能選擇靠窗的位置;在路途中尤其是在車裏,儘可能避免拿下口罩吃東西;在路途中儘可能減少與他人接觸,最好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4.來自疫情嚴重地區員工暫不返崗。

(四)嚴格返崗人員疫情核查

1.建立返崗員工“花名冊”,實行健康狀況“一人一檔”管理,指定專人負責與員工所在社區(村)幹部核實確認,全面排查是否接觸外省及重點疫區歸來人員等情況。

2.嚴格落實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制度,食堂員工全部集中入住後勤人員集體宿舍,實行統一封閉管理,待確認健康後方可上崗。

3.指定專人及時發放員工所需防控物資,確保口罩、測温計、消毒液和工作服等相關防控物資充足供應。

(五)儲備好防控物資及食材

1.嚴格按防疫需要,配備與食堂員工數量相匹配的口罩、手套、帽子、洗手液、温度計、消毒藥械等疫情防控所需物資。

2.設置獨立的隔離間,併購置防護服、護目鏡、醫療器械等應急裝備,做好師生和員工應急隔離準備。

3.配備與供餐量相匹配的餐用具、餐用具清洗消毒設施及保潔設施,開學前對所有餐具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

4.配備足夠的洗手消毒設施,張貼洗手消毒方法標識。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5.對庫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等進行徹底清查,發現有超過保質期、未按保存條件貯存或出現黴爛、變質等感官性狀異常的,要按照有關規定銷燬處理。

6.對食堂冷藏冷凍、供水等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確保食堂用水安全和設施設備正常運行。

(六)做好食堂衞生防疫工作

1.全面開展食堂消毒防疫,對食品處理區和用餐場所進行徹底規範清潔消毒,包括牆地面、設施設備、操作枱、門把手、水龍頭、空調、通風設備及排風口等,並做好消毒記錄。

2.為降低就餐場所人員密度,防止交叉污染,視情改造符合衞生條件的臨時就餐場所,並在就餐場所設置簡易分隔裝置。

3.在餐廳等場所廣泛張貼防疫宣傳指南,引導師生科學預防、理性應對,增強對安全就餐環境和科學用餐方式的認識。

(一)嚴格食堂員工教育管理

1.每天對食堂人員進行晨檢和餐前檢查,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發熱(37.3度以上)、感冒、咳嗽症狀、呼吸道感染的在崗員工,應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人員進行隔離治療和醫學觀察,對與其接觸人員測試體温並進行醫學觀察。

2.所有上崗應全程佩戴口罩上崗,且按規定及時更換口罩。進入操作區要對手部等進行清潔消毒,加強洗手及消毒頻次,保持手部衞生。接觸肉禽類生鮮食材、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員還應戴一次性手套上崗操作,避免手部與食物直接接觸。

3.加強個人衞生管理,嚴格執行“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髮、勤換工作服)、“四淨”(工作服淨、帽淨、口罩淨、圍裙淨)制度。員工須配戴口罩、穿着工作服上崗,並及時更換口罩,每天對工作服進行洗滌和消毒。

4.關心食堂從業人員,改善工作環境,建設向上文化,做到均衡飲食,作息規律,讓員工充分認識到保護自己就是對師生的健康安全負責。

(二)持續抓好食堂衞生防疫

1.每天對學校食堂加工區域、就餐區域、人員通道、配送電梯間、洗手間、更衣間等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加強對冷凍冷藏和保鮮設備檢查、維護,食堂餐用具在每次使用後要及時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確保清潔衞生。

2.定時開窗通風或保持通風系統正常運行,保證就餐場所和加工場所空氣流通。

3.開餐前對就餐場所進行清掃、清潔、消毒、通風,餐後做好及時清理打掃就餐場所衞生,進行環境消毒,做好衞生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定位保管。

4.餐廚垃圾定點存放,及時清運,每天至少進行一次餐廚垃圾存放場所和盛裝容器的清潔消毒。

(三)嚴格疫情期間食堂管理

1.非食堂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後廚,原則上不得將私人物品帶入食品處理區,手機等私人物品如需帶入食品處理區應經消毒處理。

2.食堂食品處理區嚴格實行全封閉管理,非操作人員不得進入食品處理區,學校及相關部門人員因工作需進入時,要檢測體温合格、戴口罩、穿工作衣帽,做好記錄。

3.在疫情防控解除前,停止大規模聚餐活動,錯峯就餐,鼓勵食堂提供營養套餐,由學生自帶餐具,打餐後回宿舍用餐。

4.加強消毒用品管理,確保不發生安全責任事故。

(四)嚴格規範食堂餐食製售

1.食品採購

(1)嚴禁採購、驗收、加工、烹飪、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肉蛋類製品。

(2)選擇具有合法資質的供貨商採購原料,做到供應商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合法齊全。建立固定的供貨渠道。

(3)嚴格執行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嚴格做好畜禽肉及其製品的合格證明、交易憑證等票證查驗和台帳記錄。對採購的豬肉要查驗和留存“兩證一報告”(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非洲豬瘟檢測報告)。

2.食材運輸

(1)供應商送貨人、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送餐員每次進入學校時應測量體温。

(2)供貨商送貨人、學校採購員和接貨員在採購、運輸、驗收工作中均需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交接時儘量避免近距離接觸。

(3)保持食材採購車輛和配送車輛乾淨衞生,專車專用,淨菜、半成品等特殊食材需專用冷藏車配送,每次運輸食品前應進行清洗消毒。

3.餐食加工

(1)加工食品燒熟煮透,食品中心温度應達到70攝氏度以上。

(2)疫情期間禁止生冷、冷葷、涼菜、涼麪、裱花糕點的製作和銷售。

(3)生、熟食物要分離。禽蛋使用應清洗外殼,必要時消毒外殼。

(4)留樣食品按照品種分別盛放於清洗消毒後的專用密閉容器內,在專用冷藏設備中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的留樣量應能滿足檢驗檢測需要,且不少於125g。

4.售賣管理

(1)售餐處應有防止飛沫(唾液、咳嗽、打噴嚏)灰塵、蚊蠅等污染的設施,出售的食品不得無保護暴露。

(2)公用餐具應有防止飛沫(唾液、咳嗽、打噴嚏)、灰塵、蚊蠅等污染的措施;疫情期間暫停免費湯粥、免費調料的供應。

(3)售餐人員使用經消毒的專用工具並佩戴口罩和手套,銷售中減少語言交流,與服務對象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4)售餐人員工作服應每天更換,集中洗滌並進行高温消毒。

(五)科學指導師生就餐秩序

1.學生、教職工錯時就餐、分散就餐,時間安排:

11:10——11:30,一、二年級;

11:30——11:50,三、四年級;

11:50——12:10,五、六年級。

所有老師參與相應班級的分餐;提倡自帶餐具就餐,提倡教職工在辦公室或回家單獨就餐;班主任隨班就餐,並提醒學生洗手。

2.師生就餐須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和到售賣窗口購買,即取即走,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摘口罩,就餐結束後立即佩戴口罩並離開。

3.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間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説話,避免交叉感染。

4.用餐結束後,佩戴好口罩,檢查桌面保持乾淨,按一米距離排隊,將剩飯菜倒進泔水桶,餐盤、餐具分類送到相應回收桶。

(六)強化應急處置機制流程

1.如學校發現疑似病例要停止供餐服務,並及時向屬地教育、市場監管和衞生健康部門報告,待通過相關部門共同驗收合格後方可恢復供餐服務。

2.如發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要及時向屬地教育、市場監管和衞生健康部門報告,並按照本單位制定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進行科學處置。

3.如發生投訴舉報和突發輿情事件,要加強信息溝通,第一時間迴應處理師生、家長和相關部門疑問關切,積極妥善予以處置。

(一)消毒方法

1.酒精:酒精能使細菌的蛋白質變性凝固。可使用75%酒精對手部、刀具、砧板、工具、操作枱、設備和手機消毒;

2.沸水、蒸汽:從沸騰開始保持100攝氏度,10分鐘以上即可達到消毒目的,適用於消毒餐具;

3.空氣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常通風換氣可帶走病毒,降低其在室內的含量,降低感染機率;

4.高錳酸鉀溶液:使用5‰高錳酸鉀可消毒餐具、蔬菜和水果,浸泡1分鐘之後用乾淨飲用水再衝洗一遍即可;

5.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細菌的酶失去活性導致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殺菌法。在餐桌椅、地面、牆面等使用1-3%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達到消毒目的;

6.消毒液:使用濃度應含有效氯250mg/l(又稱250ppm)以上,餐用具全部浸泡液體中5分鐘以上,消毒後的餐用具應使用淨水衝去表面殘留的消毒劑;

7.紅外線:紅外線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攝氏度以上,保持10分鐘以上;

8.熱力洗碗機:一般控制水温85攝氏度,沖洗消毒40秒以上;

9.紫外線燈:使用30分鐘即達到消毒殺菌效果,適用於對空氣、水和工作服消毒殺菌,主要用於備餐間、食品加工間和更衣間,使用時應避開直接照射人體。

(二)餐用具保潔方法

1.消毒後的餐用具要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2.最大程度減少公用餐具使用,鼓勵自備餐具,提供足量一次性餐具;

3.不得重複使用一次性餐用具。

4.消毒後的餐用具應及時放入密閉的餐用具保潔設施內。

(三)常用消毒劑使用方法

1.手消毒劑

多為含酒精、過氧化氫或復配成分的免洗消毒劑,取適量的手消毒劑於手心,雙手互搓使均勻塗布每個部位,作用時間1分鐘。

2.75%乙醇

常見酒精有75%和95%兩種濃度,75%的酒精可用於消毒,95%的酒精用於酒精燈或者清潔鏡頭等,消毒效果不如75%的酒精好。

75%的酒精可用於皮膚消毒,因有較強刺激性,不可用於黏膜和大創面的消毒。直接使用不再稀釋。

3.碘伏

藥店購買的碘伏一般為5g/l(w/v),可直接用於皮膚、粘膜的消毒。

4.84消毒劑

84消毒劑是常見的含氯消毒劑,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可用於一般物體表面、織物、血液、排泄物等的消毒。

濃度為250mg/l-500mg/l的84消毒劑,可用來對桌面、枱面等一般物體表面進行擦拭,也可用來拖地或者浸泡織物。以濃度為5%(±1%)的84消毒劑為例,可用普通礦泉水瓶(500ml)取2升水(4瓶),倒入水盆中,再加入2滿蓋(約16ml)84消毒液,有刻度容器的使用刻度容器量取液體會更準確,適當攪拌均勻,即可用毛巾或抹布浸濕後擦拭枱面或浸泡物品,作用30分鐘以後,枱面可再用清水擦拭。

消毒可能被血液或排泄物污染的部位時,可使用20000mg/l的84消毒劑直接覆蓋或者浸泡。配置時以濃度為5%(±1%)的84消毒劑為例,可用普通礦泉水瓶(500ml)取1.5l水(3瓶),倒入水盆中,再加入1瓶84消毒液,混勻後使用。

5.過氧化氫消毒劑(雙氧水)

日常消毒用的是醫用雙氧水,醫用雙氧水可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球菌,致病酵母菌,一般用於物體表面消毒。雙氧水具有氧化作用,常用濃度為3%,擦拭到創傷面,會有灼燒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並冒氣泡,用純淨水清洗一下可緩解灼燒感。

特別提醒:

1.75%酒精可有效消毒,但屬易燃易爆物,極易引起火災,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切斷電源,在機器冷卻後再進行消毒,只能擦拭不得噴灑;

2.84消毒液與酒精、含有鹽酸的潔廁液等不可混合使用,混合後可能生成有毒氯化物或劇毒氯氣危害健康。

3.配製好的消毒液不可再與其他消毒或清潔用品(比如酒精、潔廁靈等)混用,這樣既不能增強功效,更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毒副作用。

4.含氯消毒劑有皮膚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時應戴口罩和手套。

飲食與健康論文 篇四

摘 要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有條件、有能力去獲得規範、健康的日常飲食。他們通過報紙、媒體等時刻關注身邊的飲食新聞,卻忽略了化學在其中擔當着的那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味從營養角度出發,導致“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因不健康飲食方式而誘發的疾病。因此,我們應用豐富可靠地科學吃出健康!

關鍵字:日常飲食、健康、營養、化學成分

正文

人們生活中所需的水份、蛋白質、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絕大數來自日常飲食,人們通過食物的攝取來滿足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從而使人體處於健康狀態。

日常飲食主要分為蔬菜、水果、肉類。

一、蔬菜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份,有調劑飲食、增進健康作用。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

①辣椒含有豐富的VC,在補充人體營養的同時,辣椒能剌激唾液及胃液的分泌,故有健胃及除腸內不良氣體作用。外用能使此膚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擴散,促進局部血液的循環,能治凍瘡。

②土豆即芋艿,含蛋白質、Vc、胡蘿蔔素,含有較多鉀。鉀能促進膽固醇排除及降壓作用。土豆同時具有補充健脾、消炎作用。

③菌類:金針茹具有治虛弱、痢疾等功效,以鮮嫩為佳。蘑菇具有化痰理氣、益腸胃等功效。木耳有清肺益氣、補血活血、鎮痛作用。

表一:部分蔬菜營養成分及功效

二、水果類:含有大量水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同時個有許多功效,例如西瓜有清熱、止渴、利尿功效;山楂能健胃、消食及破瘀血;香蕉調以蜂蜜可治乙型腦炎;楊梅能治痢疾、預防中暑、胃氣痛等。

表二:部分水果的營養成分及功效

三、肉類:不但味美而且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功效。

①、鴨肉、鵝肉的脂肪論數量,絕不在豬、牛、羊等家畜肉之下,但其分子結構卻接近純屬植物油的橄欖油,不但不使血脂升高,還有降低有害膽固醇作用,因而對心臟心益。

②、羊肉性味甘、熱,富含蛋白質、脂肪、VB1和VB2,以及Ca、P、Fe。有禦寒保暖,健身壯體,增強抗病能力。

③、鯉魚的營養和藥用價值較高,含豐富蛋白質,多種遊離氨基酸及維生素和Ca、P、Fe。有開胃健脾、利尿消腫、消熱解毒、止咳平喘作用。

④、帶魚的肉美而且魚磷含有較多卵磷脂可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美膚作用。

在對食物進行分類、化學剖析後,我們來看一下化學在日常飲食中的作用。

一、中國的飲食文化及飲食消費觀念的改變。

(1)曾經,中國的素食主義為社會推崇、美國就曾有一本在美國引起巨大反響的書—《救命飲食》1。它深深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作者以當時中國人健康狀況為研究對象,以反襯美國生活的不健康。作者敏鋭地發現,美國社會有一種蛋白質崇拜,然而,過多攝取蛋白質卻造成了肥胖、骨質疏鬆、抵抗力下降等問題,相比之下,當時中國人以素食為主,他們承擔着更艱苦的工作,可心臟病、糖尿病等發病率卻相對較低。該書一度引領美國營養學革命,喜歡快餐與果汁的美國人開始轉向素食和蔬菜,弔詭的是,今天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已丟掉傳統的生活方式。今天該書對我們的諷刺作用顯而易見,我們在反思的同時是不是該撿起我們的傳統飲食文化,從而促進我們的身體健康?

(2)除了傳統飲食文化的消亡,變的還有飲食消費觀念。20 世紀 90年代以來,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飲食消費觀念已逐漸趨於成熟,以前生猛海鮮橫行大江南北,公款吃喝大行其道,狂吃濫飲、比財鬥富的場面已鮮見於茶樓酒館。而今親朋聚會,品菜談心的場面是與日俱增。當人們從比財富、吃麪子的狂燥虛榮中逐漸冷靜下來,理性消費逐漸佔了上風,返樸歸真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成了迫切的要求。這些跡象從酒店賓館的裝潢檔次和文化品味中可窺見一斑。

我們樂於看到這種現象,因為當中國人的應酬趨向於返璞歸真、崇尚自然時,我們似乎為父輩的健康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便是那些酒店的消費主體!可惜的是,無論觀念如何改變趨向於完美,在科學麪前,我們弱小的可憐!儘管日常飲食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但如果食用不慎也會有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二、常見日常飲食誤區糾錯:

(1)牛奶不可空腹飲奶,使奶未充分消化即進入腸道,不利於養分吸收,同時牛奶中的與一羥色氨等催眠成分進入體內,可使你工作或學習處於低潮。因此,喝牛奶應伴着麪包等糧食類食品,一方面保證早餐有較多能量,另一方面,牛奶在糧食一起食用,可延長其在小腸的吸收過程,還可使蛋白質得到互補。

(2)牛奶不可當水喝。水對人體非常重要,為使體內水保持平衡,必須從飲食中得到補充。飲料、牛奶都含有大量水分,但飲入過多,特別在出汁,失水過多時,容易導致脱水。因此,喝白開水還是很重要的。

(3)飯後不宜喝茶: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蛋白質結合,既妨礙蛋白質吸收,又易發生便祕。

(4)酒後不宜用濃茶解酒,因為酒中的乙醇隨着血液循環到肝臟中轉化成乙 醛,再變成乙酸,然後分解成水和CO2,經胃臟排出體外。而濃茶中的茶鹼有利尿作用,促使尚未轉化成乙酸的乙醛進入腎臟,造成乙酸對腎臟的損害。另外茶鹼能抑制小腸對Fe的吸收。

(5)可樂不可當水喝:可樂喝多了會使體質變弱,皮膚髮生變化。可樂是由許多化學物質萃取物合成,加上糖製成,不僅營養價值低,而且積有的化學物質對肝不好。

(6)忌食青蛙,青蛙以田中害蟲為食,而害中體內又往往沾有農藥,這種農藥殘留在青蛙體內。因此,若食青蛙,農藥也會進入人體內。輕者引起局部炎症、膿腫,重者可導致腹膜炎、失明、癱瘓。

(7)忌食青蕃茄,因為青蕃茄含有花青素和生物鹼,食後會感動苦澀,甚至發生中毒。

(8)忌食發芽、綠皮、損傷的馬鈴薯,因其含有毒性的龍葵鹼和白堊土鹼。

(9)不宜過多食用色素飲料及食品,因為該食物會影響神經系統衝動傳導,特別使兒童情緒不穩,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好動,飲食減退。

(10)不可過多飲用咖啡,雖然咖啡有醒腦提神,促進思維,消除疲勞的作用,但過量飲用可引起竇性心動過速,血壓升高,夜間失眠,剌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分泌,誘發胃病。

鑑於此,我想在社會普及飲食科學文化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市場上賣的科學搭配飲食的圖畫表,它以它的便宜進駐到尋常百姓家。我也有幸買過一張,在欣喜的同時,我卻又擔憂,若這一批次的圖畫表出了差錯,那反作用是否更為明顯?又會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因此,增強市場監督顯得義不容辭,這包括監督市場上的毒奶粉、地溝油、過期食物等等。同時,在市場調節之下,我們個人也可以採取相應措施!

三、日常飲食建議搭配:

(1)粗糧、細糧要搭配:粗細糧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風味,有助於各種營養成分的互補,還能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種類要多樣,葷素搭配:肉類、魚、奶、蛋等食品富含優質蛋白質,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兩者搭配能烹調製成品種繁多,味美口香的菜餚,不僅富於營養,又能增強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為主的糧食作物食品。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熱能及蛋白質,副食可以補充優質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等。

(4)幹稀飲食搭配:主食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幹稀搭配,這樣,一能增加飽感,二能有助於消化吸收2。

最後,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我覺得有必要關注一下兒童!六一期間,各超市的打折區充滿各色糖果,開着飛機的Kitty貓、會吱吱叫的“憤怒的小鳥”等無疑對孩子們充滿了誘惑。但是,這每一顆小糖丸的背後卻是各種食品添加劑,比如一款名為米奇卡粒的糖果,分為草莓和藍莓兩種口味,其成分卻與草莓和藍莓毫不沾邊,而是由誘惑紅鋁色澱、亮藍鋁色澱加香精製成3。有資料顯示,誘惑紅、落日黃、檸檬黃等色素添加劑在歐洲一些國家已禁止使用!父母們明知不好,但還是買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口欲。專家指出,正規兒童食品的添加劑雖然在國家標準範圍之內,但長時間、大劑量地吃也會對身體造成累積的隱形傷害,兒童食品添加劑問題亟需引起國家和行業內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美)坎貝爾,坎貝爾Ⅱ 著,張宇暉 譯。救命飲食。吉林文史出版社。20xx

[2] 比阿特麗斯·特魯姆·亨特著 傳神 譯。食品與健康。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xx

[3] 湯高奇,曹斌。食品添加劑。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xx

飲食與健康論文 篇五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醫學在人民養生保健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自古以來中醫與飲食的關係都聯繫的十分謹慎,中醫在飲食保健上的應用一直都是其重點研究方向。現階段人民對於飲食文化的理念更加健康,既要追求飲食的美味享受,又追求健康保健。本篇文章將深入的研究中醫學在飲食保健上的應用和存在的誤區,促進中醫學在飲食保健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一、健康飲食與中醫學的關係

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的平均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疾病譜的不斷變化對於飲食的追求更為苛刻,除了要色香味俱全,更多的開始要求健康養生的理念。飲食健康通過飲食保障身體的健康,預防、抵抗疾病,是身體一直保持在最佳的將抗狀態。飲食健康的組要內容包括日常的飲食健康、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在現代生活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飲食健康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包括飲食習慣、飲食喜好、飲食規律等,在多個方面都體現了中醫學中的健康理念和理論基礎。

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它承載着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中醫發展到現階段,與現代醫學、科技、文化等相結合,內容更加豐富,理論更加科學,在生病前的預防保健,生病後的治療,以及康復後的調理,這三個方面都將涉及飲食健康保健方面的內容。

二、飲食健康過程中對中醫學的應用方向

中醫學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道家學派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其內容主要包括精氣學説、陰陽五行學説、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其中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和飲食健康聯繫最為密切。根據中醫學的主要內容。在進行飲食健康的研究方向中進行應用,促進飲食健康更加科學的發展,增強人體的身體健康素質。

(一)合理的飲食習慣,養氣補血,改善健康狀況。合理的飲食習慣主要是指有規律的科學的飲食習慣,要有正常的作息何生活習慣相配合,比如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早睡早起,適當的鍛鍊等。通過飲食習慣的合理的調和,達到動靜結合的鍛鍊和修養,氣血順暢精神飽滿,這正是中醫學精氣學説所要求的,從而是身體健康的整體狀況達到最好的狀態。

(二)飲食平衡,陰陽調和,增強身體抵抗力。根據陰陽調和的中醫理論,飲食的過程中講究飲食平衡,各種食物相互搭配,涼熱相宜。在中國博大的飲食文化中,很多菜色在食材的搭配中講究陰陽平衡,在飲食中也講究涼熱互補,是身體始終處在一個平衡的將抗狀態,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三)預防、治療疾病的食療。食療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利用食物的特性來調節機體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方法。食療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古代皇帝貴族的膳食都有廣泛的應用食療,通過飲食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在現階段食療在社會上已經成為一種健康風尚,網絡‘電視、報刊等都對食療進行介紹’特別是在調節身體健康狀態、減肥、護膚、護髮等方面。

(四)根據不同體質進行不同的合理膳食。中醫學將人體的體制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疲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種體質,九種體質表現不同的症狀和特徵,中醫學講究根據不同的體質對人體進行調理。在飲食健康中根據中醫學的體質學説,可以在日常的飲食習慣中,在事物的選擇和搭配上進行知道,從而彌補由於體質上的健康問題。達到身體的最佳狀態。

(五)利用藏象學説改善身體健康狀況。藏象學説是研究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説。髒,古作藏,指居於體內的臟腑;象,指臟腑的功能活動和病理變化反映於體外的種種徵象。根據藏象學説可以發現身體的健康問題出現在哪,進而有選擇性的選擇食物,進行調理,例如:豆製品補腦,粗糧健胃等。

三、在飲食健康中對中醫學應用的誤區

(一)健康的食品長期食用或過量食用。很多在中醫學上提倡的食物,對身體有很好的調理和滋養的作用,於是人民在生活中過量食用或者長期食用,導致身體的將抗出現不平衡,從而出現健康問題。

(二)夏天多進食涼性食物,冬天多進食熱性食物。天氣對身體確實存在一定的影響。但是涼性或者熱性食物的選擇主要是根據身體的涼熱狀況,而不是根據天氣的變化。在進行身體的調理的時候,應該考慮身體的狀態,從而進行調整,否則有可能造成身體不適。

(三)常吃反季的水果蔬菜。現階段反季的果蔬在超市中都可以買到,人們普遍認為反季的水果可以補充現階段缺少的營養,所以經常購買。這是一個誤區,中醫講究的是自然而然,順應自然,在不問的季節吃不問的果蔬,更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反季果蔬的營養價值與當季的果蔬相比大打折扣。

(四)體質的單一的,調養只針對一種體質。很多人在瞭解自己的體質後,就針對自己的體質進行調節,而忽略了體質是一個複雜的理論。一個人的體質可能是單一體質,也可能是集中體質的混合體質,因此在調理的時候造成調理不當。

四、中醫學在飲食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各國對健康的研究都投入很多。中醫學成為保持健康調節身體的重要研究方向,中醫學與飲食的結合也成為重要的健康研究領域,不僅在亞洲的日本、韓國、泰國大為流,在歐美國家也掀起熱潮。中醫學在飲食健康中的應用,將博大精深的中醫學廣泛傳播,也為人類的健康做出突出貢獻,解決了老人健康狀況差等社會問題,大力促進了社會的和諧進步。

飲食與健康論文 篇六

第1篇:教學干預在健康醫學飲食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有不少學者做過關於如何利用飲食與運動聯合方式干預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疾病的研究,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大多是短期效應。據調查,大學生飲食和運動方面的現狀堪憂。這是影響他們健康的直接或潛在危險行為因素。為促進大學生養成“合理飲食+適度運動”的行為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學習工作效率,筆者對湖北工程學院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課教學干預,並觀其干預效應,為學校及相關教育管理部門提供借鑑。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以湖北工程學院從未接受過運動營養、飲食健康方面知識專門教育的12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選修健康教育課的60名學生作為教學實驗組,另隨機抽取未選修本門課的60名學生為對照組。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性別、年級、生源及是否獨生子女上的分佈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表明兩組均衡可比。

1.2方法

1.2.1干預內容從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對教學實驗班進行為期4個月,每週2學時,合計32學時的教學實驗。具體教學內容與進度如下:健康概論(第1周),維持生命過程的營養素(第2周),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第3~4周),飲食、運動與肥胖(第5~7周),飲食、運動與癌症(第9~11周),飲食、運動與美容(第12周),大學生健康的運動與飲食護理(第13~16周)。採用的教學方式為多媒體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討論、社會實踐和視頻教學相結合。除正常的課堂教學之外,還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路邊攤、餐館、茶吧及超市等,讓他們親自觀看、感受、體會,瞭解食品安全與衞生常識,警惕食物中毒;此外,還就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及運動行為開展討論,指導並幫助糾錯。

1.2.2問卷調查法筆者在參照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關於青年危險行為調查問卷(YouthRiskBe-haviorSurveyQuestionnaire,YRBSQ)及中國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測(20xx)6部分內容基礎上,結合湖北工程學院大學生飲食、運動行為特點自行設計“大學生飲食與運動行為狀況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健康飲食行為、非健康飲食行為、減肥相關行為、上體育課與課外體育鍛煉行為、運動損傷與急救處理行為。超重或肥胖的衡量依據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判斷標準:BMI<18.5kg/m2為體重過低;18.5kg/m2矣BMI<24kg/m2為正常;24kg/m2矣BMI<28kg/m2為超重;BMI28kg/m2為肥胖7。在編制問卷的過程中,為確保問卷內容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先後諮詢、走訪本專業的有關專家6位,經反覆修改與完善,得到專家的認可後修訂成稿。問卷的信度採用重測信度法,計算相關係數r值為0.81,可信度較高。教學干預前後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兩次問卷調查:(1)干預前共發放問卷120份(實驗組與對照組各60份),回收有效問卷120份。(2)干預後,用同一問卷對所有調查對象進行第二次調查,以瞭解課程結束之後的6個月即20xx年1一6月大學生的飲食與運動行為狀況。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達100%。

1.3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1.9統計軟件為數據進行分析,所用統計方法主要為描述統計和/檢驗。

2結果

2.1干預前後大學生飲食行為改變情況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飲食行為與非健康飲食行為報告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健康飲食行為報告率均有所提高,特別是飲食有規律、經常吃早餐、吃蔬菜為250g/d、吃新鮮水果1個/d、吃豆類1~2次/周和喝牛奶1~2杯/d均提高比較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干預後,兩組間上述行為報告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經常和天天食用油炸食品、方便麪、可樂等汽水、甜點的大學生比例(5.0%,8.3%,21.7%,21.7%)均低於對照組(20.0%,21.7%,38.3%,35.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非健康飲食行為率均有所下降,特別是吃油炸食品由干預前的18.3%降到5.0%,喝可樂等汽水由干預前的38.3%降到21.7%,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2.2干預前後大學生減肥相關行為比較,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超重或肥胖的人數由干預前的36人(60.0%)降到24人(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800,P<0.05);與對照組(68.3%)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701,P<0.01)。從減肥行為來看,通過運動減肥的實驗組大學生,從干預前的35.0%提高到干預後的6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干預後的實驗組報告率(61.7%)高於對照組(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干預前後大學生上體育課與課外體育鍛煉行為比較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經常上體育課與課外體育鍛煉的人數較干預前明顯增加(P<0.05);實驗組經常上體育課、有規律地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為3次/周、課外鍛鍊時間為30min/次的報告率均高於對照組大學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2.4干預前後大學生運動損傷與急救處理行為比較。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運動損傷人數較干預前均稍有下降,其中,肌肉挫傷由干預前的21.7%降到干預後的10.0%,干預後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運動損傷的急救處理方面,實驗組大學生自己應急處理的人數由干預前的23.3%提高到干預後的63.6%;找隊醫或校醫的人數由干預前的60.0%降至干預後的23.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1)。干預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在上述方面的報告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3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健康飲食行為較干預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飲食有規律報告率從干預前的76.7%提高到93.3%,與對照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張雪瑩等08的研究以及潘子儒等63的干預試驗結果較為接近。説明健康教育課教學對大學生養成健康飲食行為習慣切實有效。

早餐作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應占全天食物總攝入量的30%。經常不吃早餐容易發生低血糖,影響學習效率,還會增加患消化道疾病和膽結石等疾病的風險。本次干預試驗結果表明,通過健康教育使大學生懂得吃早餐的重要性,經常吃早餐的報告率明顯增多,高於廣西、青海、北京、湖北、湖南等地大學生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結果還顯示,干預後大學生吃油炸食品、喝可樂等汽水之類的非健康飲食行為報告率明顯下降,不良飲食行為得到改善。説明經過相關課程的學習,實驗組大學生已意識到油炸類、汽水可樂類等垃圾食品對健康的危害。

合理飲食營養和體育鍛煉是維持和促進健康的重要條件。以科學合理的飲食營養為物質基礎,以體育鍛煉為手段,用鍛鍊的消耗過程換取鍛鍊後的超量恢復過程,不僅可以提高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增強體質,還可保持體內能量的攝排平衡,控制體重。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大學生通過健康教育課的學習,通過運動輔以控制高能飲食減肥的人數明顯增多,高於國內同類文獻報道結果。此外,依靠節食、催吐和吃減肥藥(茶)等非健康減肥方法減肥的人數干預後有所減少。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經常上體育課和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人數明顯增多,整體情況明顯優於對照組,特別是鍛鍊次數與鍛鍊持續時間都高於國內同類文獻報道。表明健康教育課教學對大學生運動行為的干預效果非常明顯。

適度強度的運動有益於大學生身心健康。運動過度容易造成損傷,因此,運動的防護及損傷的處理極為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運動損傷主要是—些輕度的肌肉拉傷、關節韌帶扭傷和運動勞損。通過健康教育課中運動損傷的預防、損傷急救處理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干預後實驗組大學生自己應急處理運動損傷的能力明顯提升。所以,儘管大學生運動次數較干預前增多,但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沒有增大。

已有干預研究證實,健康教育對促進學生飲食與運動行為的改變切實有效te一22。本研究認為,均衡營養、平衡膳食,養成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的行為習慣不但是高校健康教育的目的,而且是每一個大學生必須躬行踐行的事。本研究的課程教學內容及視頻教學、技能示範與社會實踐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對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行為習慣效果顯着,因而值得高校加以推廣。

第2篇:健康飲食醫學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飲食干預

血脂異常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和脂肪肝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及飲食環境的改變,使得高脂血症發病率急劇攀升,給患者的身體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對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飲食治療是高脂血症綜合治療的基礎,單純使用藥物治療,如不調整飲食結構,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脂。為促進高脂血症患者合理飲食,麗水市幹部保健服務中心對318例健康體檢確診為高脂血症患者進行家庭健康飲食干預,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入組標準:本市機關幹部,行常規年度健康體檢,符合《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高脂血症診斷標準2,排除合併心腦血管併發症,嚴重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臟病等患者。20xx年1月至12月,符合入組標準318例,其中男178例、女140例;年齡34?70歲;甘油三酯(TG)(2.42士1.21)mmol/L,總膽固醇(TTC)(6.23±0.9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78士0.9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29±0.55)mmol/L。

1.2家庭健康飲食干預方法

1.2.1建立健康檔案由保健護士專人負責建立健康檔案,內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文化程度、診斷;建檔時飲食狀況、血脂水平、有無其他併發症;患者對疾病認識水平、目前家庭支持情況。

1.2.2認知及行為測評自行設計健康飲食知識及行為評估表,內容包括高脂血症疾病認知、合理膳食知識、重視飲食調理、自控能力、家庭支持情況等。

1.2.3制定營養處方執行低熱量、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食譜方案。總熱量控制:每人每天所需熱量(kcal)=標準體重(kg)X(30?35)。成年男性標準體重=身高(cm)—100X0.9(kg)、女性標準體重=身高(cm)—100X0.9(kg)—2.5kg。三餐熱量比例為3:4:3,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供能比例分別為50%?60%、15%?20%、25%?30%。根據每例患者高血脂危險因素評估結果及飲食習慣,與患者、家屬共同制定每曰三餐的食譜。

1.2.4隨訪與督導分別在患者體檢後1周、1月、3月、6月、12月進行電話隨訪或上門走訪。隨訪內容包括健康飲食知識掌握情況、飲食食譜執行情況、自控能力、家庭支持情況等,同時對存在的問題加以健康宣教,根據患者情況調整營養處方,督導患者執行營養處方。

1.3效果評價方法由專職保健護士在干預前及干預1年後負責對患者作健康飲食知識及行為評估、高血脂危險因素評估。干預1年後複查血脂水平。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輸入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經正態性檢驗,若服從正態分佈進行配對f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着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干預前後318例患者健康飲食認知及行為評估。

2.2干預前後318例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3討論

3.1做好高脂血症患者飲食干預的意義長期血脂增高的直接後果是脂質尤其是膽固醇侵入大血管壁,沉積、聚集,促使動脈內膜平滑肌細胞和纖維細胞增生,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又是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礎。及時有效的調脂治療可以顯着降低此類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與病死率。飲食治療是高脂血症綜合治療的基礎,無論哪一型高脂血症,飲食治療是首要的基本治療措施。飲食治療的目的是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控制總熱量,從而降低血清TG水平,保持均衡營養。

3.2家庭健康飲食干預的優勢

3.2.1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由於高脂血症就醫時間相對較短,治療大多在家進行,故患者的自我飲食控制對該病的預後及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密切相關。實施家庭健康飲食干預,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保健護士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或上門走訪,有利於發現病情,早期干預,普及健康知識,維護患者健康;根據患者高血脂危險因素及飲食習慣制定個體化營養處方,可取得患者合作,最終達到控制飲食、降低血脂的目的。本文資料顯示,家庭健康飲食干預後,患者TG、TC、LDL—C較干預前下降、HDL—C升高。

3.2.2糾正患者錯誤認知和信念合理的飲食是治療高血脂的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即使服用降脂藥,也應以飲食治療為基礎,否則藥物的療效也將被無節制的飲食所降低。患者的態度和信念與飲食治療效果密切相關。干預前的健康飲食知識及行為測評,有助於干預者瞭解患者對飲食治療的認知,清楚影響患者遵醫囑飲食的因素,提出針對性干預措施,幫助患者認清遵醫囑飲食可能獲得的益處,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本文資料顯示,家庭健康飲食干預對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效果顯着,同時也避免了長期藥物治療所帶來的不良反應,與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的成人治療專家組m(ATPE)20xx年對目前和未來血脂異常的干預即治療性生活方式的改變仍為臨牀干預的基本措施6相一致。

3.2.3提升家庭支持度重視家庭成員在促進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的重要作用。在健康飲食教育中邀請患者家屬及親友參加,讓家屬明白遵醫囑飲食對控制疾病發展的重要性,幫助患者克服依從性差的懈怠情緒,請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飲食方案的制定,取得家庭的支持,使患者堅持遵醫囑飲食,從而達到治療的最佳狀態。本文資料顯示,干預後患者的家庭支持率顯着增高,這樣既加深了親人之間的感情,又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

關於飲食與健康論文 篇七

春節期間是腸胃炎的高發時期。俗話説,“病從口入”,吃得不乾淨、不衞生,都可能誘發腸胃炎發作。節日裏走親訪友,頓頓大餐,油膩食物難免吃多,不少人尤其是孩子又愛喝碳酸飲料,喜歡吃零食,結果冰鎮飲料一刺激,胃腸道的抵抗力自然就下降了,給各種病菌以可乘之機。

不少人還習慣把飯桌上剩下的食物打包回家,但如果隔夜食物保存不當,容易誘發腸胃炎。特別是生食和熟食要分開儲存,食用前要徹底加熱、煮熟,儘量不吃生食,慎食涼拌食品。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過年過節時對每樣美食都不放過,拼命地吃,但不久卻遇到了“只進不出”的情況,不僅肚子撐得很難受,而且還影響食慾。

據分析,這是春節期間人體內油脂增多、運動減少的緣故。在餐桌上,豐盛的雞鴨魚肉和山珍海味讓人大飽口福,但過量食用會導致脹氣、消化不良、便祕、痔瘡等頻發。再加上,一些人節日期間不注意運動和休息,導致體內毒素淤積。倘若這些毒素不被及時排出,可能給健康造成極大危害。

春節期間,最開心的就是胃腸道,因為各種山珍海味、風味小吃都能嚐遍;但最遭罪的想必也是胃腸道,長假期間每天暴飲暴食,其後果就是消化不良、腸胃不適。此外,飲食不規律在節後上班也不能馬上適應,則會出現明顯的食慾不振,甚至精神倦怠,還可能伴有噁心感等。

從年三十到年初五,行程早已安排得滿滿當當。不是走親訪友,就是饕餮盛宴,已讓大家期待不已。不少葷菜都是熱量很高的食物,再搭配美酒更是“雪上加霜”,同時像花生、瓜子、堅果等零食,也是熱量很高的食物,吃上100克,就等於吃了500克米飯。因此,吃多了高熱食物,還會上火。

春節期間,可以通宵打牌、唱歌,不少白領已經早早安排好節日計劃。據中醫分析,如果晨昏顛倒,尤其是晚上23點至凌晨3點不睡,容易導致體內陽氣持續亢奮,引發“上火”症狀。不少人喜歡參加各種通宵娛樂活動,不僅打破了日常生活規律,室內活動增多,室外活動減少,結果頻頻上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38v7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