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醫學檢驗論文新版多篇

醫學檢驗論文新版多篇

醫學檢驗論文新版多篇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一

婦產科學是與內科學、外科學及兒科學並駕齊驅的臨牀醫學四大主要學科,是一門獨立性較強,涉及面較廣的學科,是臨牀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等專業的必修課程。由於女性病人生殖系統疾病學習的特殊性,患者不大願意配合臨牀教學。如何改革婦產科學臨牀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婦產科學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是一個重要而且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近些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作了一些償試得岀幾點體會。

1、轉變教育觀念,注重臨牀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臨牀試驗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實現新教學模式的前提條件,教學觀念是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教學觀念對教學行為起着指導和統領的作用。一般的來講,以往的教學模式很直白,很少缺乏臨牀與實踐結合的部分,在很多醫學院中,醫學教師大多數都比較更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而忽視了使用知識與學生自我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所以要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我們就要積極的轉變了教育觀念,首先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要進行合理的轉變。教師將培養醫學生臨牀思維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讓醫學院的學生們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來分析病情,在學習中形成科學的臨牀思維習慣。所以對於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靈活教學,對學生採用啟發式、討論式、開放式、參與型教學2,注意激發他們學習動機與主動行動,啟發他們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臨牀實際中,鍛鍊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都是以理論為基礎,很少參與到實踐工作中,在臨牀教師的安排下每天重複的開“化驗單”,粘貼“化驗單”,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我們提倡教師把實習同學真正當成“準住院醫師”,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臨牀工作中,認為自己也是臨牀工作的主體,自己已經是“準醫生”了,這樣學生的自我角色也發生了轉變,更主動的參與到臨牀實踐中。這一臨牀實踐教學模式內部各要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以滿足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求。

2、消除性別顧慮,提高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婦產科學是臨牀醫學的主幹課程之一,但由於婦產科學內容多而複雜,又具有特殊性,以及擴招後學生總體素質下降,不願意學習婦產科學的男生越來越多。如何讓男生學好婦產科學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我認為:要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強調學好婦產科學的重要性,男生之所以不屑於學好婦產科學。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絕大多數男生認為自己是專科生,而且又是男性,以後到醫院從事婦產科工作的機會少之又少,甚至不可能,認為即使學好了也無用武之地,還不如多看看其他書籍或千別的事情,他們將精力多放在內科、外科的學習上,對西醫婦產科學不屑一顧,持這種態度者佔絕大多數;

(2)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婦產科患者拒絕男醫生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的情況屢見不鮮,故男生在婦產科臨牀實踐階段易陷入尷尬境地;

(3)個人心理、社會因素以及性別差異使得男生對婦產科學有一種本能的心理牴觸,而且社會上對男醫生做婦產科檢查存在着偏見,認為男生從事婦產科工作就“不正經”,男生在正常教學中看錄像片也覺得難為情等;

(4)雖然有少部分學生畢業後會自行創業,但也不會從事婦產科學方面的工作。

3、完善規章制度,保障臨牀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在臨牀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完善的教學規章制度是確保教學秩序穩定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我教研室規範教學查房制度、教學病例 收治制度,學生實習轉科等制度,嚴格實習生的管理與監督。此外,我教研室還定期開展專業、課程、臨牀學院教學工作評估,同時聽取專家組和學生的意見,對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瞭解他們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合理採納和改革教學方法。除此,我們還設立了嚴格的出科考核制度,包括出科理論和技能的考核,並對學習成績進行分析,及時總結,不斷完善教研室主任、教師和學生的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

4、開展教學改革,實現教學做一體

對於醫學臨牀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的不同內容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直觀的瞭解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臨牀指導下也可以運用一些多媒體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採用一定的壓縮性指導,在講解每個教學內容時候都有一定的多樣化,把臨牀真實案例引入課堂,以臨牀典型病例為主線,使病例與整體課程的基本理論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和學生學習都是一個進步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醫學知識,教師最好留有一定的醫學作業,例如在結束一節醫學臨牀教學以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心得,自己擬定一些學習報告來鞏固知識。

綜上所述,在醫學教學過程中。臨牀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醫學技術,婦產科是所有醫學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學生們只有在合理的教學模式下才能更好的學會知識。為了培養更多的婦產科人才教師們在臨牀帶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實習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二

優質護理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護理理念,優質護理的推行能夠極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這無論對院方還是患者而言都是比較有利的。因此個醫療結構應該加強優質護理在內科護理中的推進與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內科疾病患者2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30例,女110例,平均年齡49歲。所有患者在正式治療前除了病變部位外其它器官均處於正常工作狀態。240例患者中心血管系統存在異常的有90例,佔37.5%,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有65例,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有70例,患有其它種類內科疾病的有15例。把24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120例,每組患者則的性別、年齡、病況以及受教育狀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在對照組中採取傳統的一般護理方法,在研究組中採取優質護理方法。具體優質護理方法的內容見下所述。

1.2.1對護理服務的過程進行規範優質護理的實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對各個護理過程進行規範化管理,儘可能的讓護理過程能夠充滿尊重以及人性。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相關的護理人員要最大程度的遵守“六個一”原則,讓患者能夠在親切的氛圍之內以比較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療和護理。另外相關護理人員也應該注重病房、病區衞生的保持,讓患者能夠在潔淨的環境下接受治療。

1.2.2護理人員應該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由於在內科所接治的患者中,其所患疾病種類多樣,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多種疾病的相關知識,因此要想做好優質護理,護理人員必須注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儘可能的能夠讓自己符合現代化內科護理的要求,為給患者最優質服務的提供創造條件。

1.2.3加強獎勵措施的落實優質護理的實施離不開相關激勵措施的制定與落實,因此在優質護理推行的過程中,相關護理人員要注重護理質量的提升。內科護理管理人員應該根據具體的患者情況制定出適合護理人員的考核標準,一般情況下護理的考核內容應該包括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所表現出的專業程度,另外對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應該被納入考核內容考慮範圍之內。護理人員應該的把護理情況上報至相關人員,其要對自己的護理效果及時反饋給相關的醫生,從而為醫生治療措施的採取提供依據。在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情況進行評估後,相關部門應該根據評估結果對護理人員進行績效工資或者獎金等的發放,從而最大程度的使得護理人員能夠積極的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為其護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動力。

1.3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的收集及處理均採用軟件SPSS10.0,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護理後,對照組對於治療和護理過程非常滿意60例,佔50%,對治療過程以及護理情況呈現還算滿意40例,佔33.3%,對治療和護理過程表現不滿意20例,佔16.7%,總滿意率為83.3%,研究組對於治療和護理過程非常滿意90例,佔75%,對治療過程以及護理情況呈現還算滿意25例,佔20.8%,對治療和護理過程表現不滿意5例,佔4.2%,總滿意率為95.8%。

3、討論

內科是醫療機構中組重要的科室之一,和其它科室相比,內科護理人員所面對的護理任務更加繁重。優質護理的推行對於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滿意程度都有極大的意義,因此加強內科優質護理的臨牀實踐是目前各個醫療機構都必須重視的工作之一。在優質護理推行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以及患者自身的需求來制定出比較合理的護理方案,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尊重,讓患者能夠在比較舒適的心情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另外為了促進優質護理在內科順利的推行,院方也應該以積極的姿態制定一系列的激勵措施,為內科護理人員全身心投入護理工作提供動力。

醫學檢驗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論文 篇三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客觀上對醫療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滿足人們對優質護理的需求最主要的便是提升護士的護理能力。就高等護理教育過程中護理理論學習和臨牀實踐銜接之間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行探討,並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等護理教育;臨牀實踐;銜接對策

近年來,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早已開始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更優質的醫療衞生服務。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醫療衞生服務的深入改革一方面為醫護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條件,另一方面也要求護理人員的數量同步增加、護理工作的質量快速提升以及護理工作的結構進一步優化。現階段護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結合當前市場以及社會的實際需求,培養出既符合我國衞生事業要求又能夠同國際先進護理水準相當的優秀護理人員。目前,我國高等護理院校和高等護理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於探索和研究如何培養出適應於社會需求和臨牀要求的高水平護理人才,如何使高等教育更好地與臨牀實踐相結合等一系列問題。然而,不得不承認我們的高等護理教育和臨牀實踐的銜接存在着一定的問題。以下對影響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因素進行分析,並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相結合的意義

高職護理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以工學交替為主,雖然在具體實施形式上有差異,比如部分院校始終將臨牀見習貫穿在三年教學培養過程中,部分院校則先集中進行理論學習緊接着安排臨牀實踐,但是總體來説都意識到二者不可偏廢其一。為何需要將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緊密結合?從專業能力來説,護生首先必須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不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會使得學生在臨牀實踐過程中無從下手。在護理理論教育的同時,安排臨牀實踐,不僅能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鞏固護理理論,也能擴展臨牀知識視野,逐漸增強臨牀技能。護理教學的重點正是臨牀專業技能和能力的訓練,護生良好的臨牀能力也凸顯了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培養的質量。從用人單位角度講,大量需求專業性強、業務能力高的護理人才,又因無法給予護理人員大量的技能培養時間,所以更傾向於選擇擁有臨牀實踐基礎的畢業生。

二、影響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因素

自我國重新開始設置高等護理教育到現在,已經有不少高水平護理人才從高校走出進入醫療護理崗位,但客觀上説我國的護理教育仍有許多問題,同國際護理教育同行相比仍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例如課程設置結構不合理,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理論知識掌握好、實踐能力欠缺,學校安排臨牀實踐時間短、效果弱等。以下從幾個方面來説明影響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因素。

(一)學生重理論輕實踐

護理專業學生入學後開始進行護理理論技能的學習,由於多年學習思維定勢,在學習過程中將大量時間用於背誦理論知識、準備各項職業技術考試,並不力求理解理論的使用方法和條件成為普遍現象。作為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忽視所學知識的實踐意義,單純進行理論記憶無益於日後的就業。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直接造成院校安排臨牀實踐後,學生工作懈怠、出勤率差,不僅影響學院實踐安排的持續性,也影響實踐醫院的正常工作。

(二)院校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設備等因素

院校課程設置結構和比例不合理、教材選擇和教學內容陳舊、授課教具陳舊落後,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護理實踐的有效對接。分別分析這三種因素,首先課程設置結構和比例不合理:雖然護理專業教育體系已經經過二十餘年的改善,但仍有部分院校出於固步自封或是經費制約等原因,在課程結構安排上設置大量的理論教學,將實踐環節簡化或者以護理技能講座代替實踐,教學與實踐脱節,無法實現讓學生知行合一、具備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目標;教材選擇和教學內容陳舊:院校訂購教材時沒有詢問專業教師,選擇的教材編者自身脱離臨牀實踐,將陳舊知識重複羅列於教材,看不到最新的臨牀理論研究成果,而學校一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味陳述課本內容,不及時補充當前的先進理論,致使課堂氣氛沉悶、授課內容單一枯燥,部分教材內容跟以往其他課程內容又產生重疊;授課教具器材相對落後:2000年以來,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用於臨牀的醫療設備也向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有效轉變更新。一些院校沒有定期與醫院交換髮展現狀,不瞭解臨牀醫學與護理學的發展動態,另一方面,由於將大量經費預算投入校園建設,購置新型教學器具經費不足,都使學生在進入臨牀實踐時面對新器材束手無策,從頭學習。

(三)院校教師臨牀經驗不足

院校教師臨牀經驗不足,具備充足臨牀經驗的教師比例較少成為制約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護理實踐銜接的另一重要因素。各培養院校由於歷史發展體制、實施政策的差異,存在教師培養的各類問題。對於部分任職時間較長的教師,長期不進行臨牀實踐,多年重複進行護理理論授課,使得自身臨牀經驗不適用於當前實際護理工作。此外,由於專業擴招對新教師的需求,院校選聘了缺乏臨牀經驗的畢業生,學院又不能提供臨牀教學實踐基地供新任教師積累經驗,使得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過程更加脱離實際。

(四)院校臨牀實踐模式不完善、學生實踐機會不足

國內醫學院校現行的兩種實踐教學方式,無論臨牀見習還是臨牀實習都難以完全滿足擴招後學生的實踐需求。護理專業學生逐年擴招,然而在每座城市能夠滿足實習或見習要求的醫院數量卻並沒有相應的增長,無法滿足傳統實踐模式的需要。

(五)病患拒絕實習生技能操作隨着醫患關係問題日漸進入公眾視野,病人的“維權意識”不斷提高,醫學院校學生實習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一些病人認為實習生操作會不利於自身疾病治療或者會增加疼痛感,即便實習生是在帶教教師指導下進行操作也會遭受到病患的拒絕,更有甚者對實習學生護理工作進行干擾。多數實習帶教醫院以及帶教教師為了避免和患者造成糾紛形成不必要的麻煩,只考慮自身利益,不顧與院校達成的協議,一再減少實習學生在醫院的護理學習項目,從而使學生無法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一些基本的護理技能,無法實現護理理論的真實應用。

三、鞏固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對策

科學的發展和教育體系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實現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的有效銜接,就必須在漫長的積累與前進過程中不斷找準和修正教學方案,並爭取使醫學院校、醫療機構等都參與到護理教育工學並重的進程中來,讓每一方都能盡己之力解決當前的制約因素。

(一)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完善課程設置

可以借鑑部分院校的成功經驗,在開學伊始組織學生到醫院臨牀、社區見習1周,使學生感受醫院文化,增加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白所記知識都是為最終實踐所用。在教材的選擇上,定時訂購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供教師甄選,經多位教師查看後確認專業教材,同時也需要保持已用教材的延續性。課程設置上避免雷同科目,同時積極聯繫醫療機構保證臨牀實習在培養方案中的比例。教師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時,應補充最新的護理理論成果,教學方法上可列舉正反面護理實例供學生學習,利用多媒體技術拍攝製作真實臨牀護理工作環境、急救場景等。院校在制定經費預算時,根據具體情況逐年增加用於採購先進設備的預算,更新教學應用設備。

(二)定期安排新老教師進行臨牀工作

考慮到護理學本身是一門需要落實到實踐、完善於實踐的學科,護理教師的選擇必須以優秀的護理能力作為先決條件。目前高校教師招聘將學歷作為重點,強調名牌院校,殊不知對於護理教師而言缺乏實踐經驗,理論講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無法很好地啟迪學生。教師脱離臨牀的現象不僅影響教學質量,更是影響學校的總體教育水平。因此,各院校應要求教師隊伍與臨牀緊密結合,將此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標準。根據體制管理,要求相關醫院必須接受教師參與臨牀工作,安排教師在不同的醫院每年完成一定時間段的臨牀工作,同時作為一名護理教師必須通過國家護士執業註冊考試,具備從業資格才能上崗。

(三)在校內外建立培訓基地,落實臨牀實踐

解決高校擴招與傳統實踐教學模式無法相適應的問題,客觀上無法通過增加城市醫療機構的方式來解決,因此需要院校在原有基礎上改變實踐模式才能逐漸解決。面對醫院數量有限這一問題,高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至三個符合條件的醫院,建立標準化實習教學基地。醫院原有院室無法接納大量的實習學生,但是通過標準化的教學基地可以使學生學習到規範的臨牀教學過程,提升技能水平。此外,在校內也可以設置用於護理實踐和模擬護理情境的實驗培訓基地,設置專項護理訓練項目,從而落實教學大綱上所要求的諸如基礎護理、ICU技能護理、臨牀各科護理技能等實踐教學。

(四)模擬病患、病情進行操練

解決病人不配合實習生在帶教教師指導下的技能操作這一問題,除了需要向病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外,院校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採用模擬病患或是志願者模擬病情的方法進行操練。模擬情景練習給予學生更多機會練習與病患的溝通,學生可通過言語以及觀察評估病人情況,進行護理技巧訓練。此外,可以購置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用於模擬病患的仿真機器,在課堂上供給學生操練,結合多媒體課件,儘可能讓學生在模擬操練中多角度認知臨牀操作技巧。對於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説,護理技巧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專業能力,這是護士從事護士工作所必須要具備的專業條件。因此,對於高等護理院校而言,需要重視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保證學生能夠踐行護理理論,具備走上工作崗位的能力。顯然,不斷探索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制約因素,尋求鞏固二者緊密結合的對策,進行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改革,有助於我國高等護理教育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有助於高等護理院校畢業生更好地在工作崗位服務,有助於我國的衞生事業在國際範圍內得到認可。總之,不斷髮現和解決制約高等護理教育與臨牀實踐銜接的制約因素絕非朝夕之事,需要護理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陳靜。以整體護理為中心的內科護理教學改革[J].時代教育,2016(7):55-56.

[2]陳典明。以就業為導向中職衞校中醫護理教學改革探討[J].護理學,2016(9):77-7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e8vw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