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德育教育經驗論文(新版多篇)

德育教育經驗論文(新版多篇)

德育教育經驗論文(新版多篇)

畢業生德育論文 篇一

論德育與非德育、反德育

摘 要 對德育含義的準確理解,是區分德育與非德育、反德育的基本前提。德育是以道德價值為核心的德性教育,直接指向道德人格。區分德育與非德育、反德育的主要標準是:是否為社會活動;是否以道德價值為核心;是否指向德性,並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諸方面引發積極變化;是否體現有目的、系統的、持續性的努力;是否體現學習者的道德主體性。

關鍵詞 德育;非德育;反德育

在反思德育工作、評價德育實效時,人們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慨歎:5+2≤0!似乎從德育視角看,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的影響多以負面為主,唯有學校德育近乎“道德標準”。果真如此?其實不然,並非自發的道德影響就不具有德育意義,也並非在學校德育範疇或名義之下發生的社會行為就合乎德育。這便涉及到德育與非德育、反德育的區分問題。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來區分德育與非德育、反德育呢?這還得從理解德育的含義入手。

在我國古代並無所謂“德育”之説,所有的教育即是道德教育,或以社會意識、道德規範、行為準則為基礎的“成人”教育。只是到了清末,隨着新式教育的傳入,才有了德育、智育、體育的區分。對於德育的理解,在較早出版的德育論專著《道德教育論》一書中,蔣拙成把“道德教育”界定為“精神教育”。[1]五四運動前後,一些教育人士從“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發,認為德育“就是教兒童‘實行’那完全生活的法則,改良那做人底道理。”[2]後來,吳俊升在其所編的《德育原理》中,通過定義的方式對不同術語進行了綜合:“德育即指道德教育,又簡稱訓育,為訓練兒童道德行為之種種設施。”[3]1949年之後的幾十年裏,德育幾乎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所取代,此時的德育具有更多的政治意藴。20世紀70、80年代開始,隨着學校德育的重心逐漸向道德教育的“迴歸”,有關德育含義的探討日益廣泛、深入起來。

在當代,對於德育含義的理解,不同專家、學者的側重點不盡相同。有的側重德育活動的社會性維度,強調個體的思想道德社會化和社會思想道德的個性化,認為“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規律,採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覺積極參與的互動中,通過內化和外化,發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律和道德幾方面素質的系統活動過程”[4];有的突出德育的道德價值維度,認為德育是促進德育對象“在道德價值的理解和道德實踐能力等方面不斷建構和提升的教育”[5];有的則從教育作為統一體而非部分之和的角度來把握,提出“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6]的觀點。迄今,依然存在着“德育是否就是道德教育”“德育是否就是個體的思想道德社會化和社會思想道德的個性化”等多種爭論。從區分德育與非德育、反德育的視角出發,要恰當理解德育的含義,就需要從把握教育作為社會活動的特性入手。

作為特殊的社會活動,教育旨在通過對人的身心發展施加影響,以便發展智能、強健體格、形成個性、健全人格。所以,在德、智、體的區分之下,德育相對於其他各育而言,直接指向的是個性和人格,其重心則在於人之為人的高級精神形式——德性,這種高級精神形式在生活實踐中表現為基於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質的一種獲得性品質(或實踐力)。

德育雖然指向德性,但德性並非只是藴含“道德”或“善”這種價值特性,愛美、向善、求真、發揮潛能和創造力等,無不體現着人之為人的內在規定性。以課堂教學為例,師生遵紀守則、互尊互信,體現了向善的德性追求;師生認真思考、主動參與、問難答疑,體現了求真的德性追求;師生注重儀態、儘可能做到言語與非言語表達的恰如其分,則體現了愛美的德性追求。可見,和其他各育相比較,德育真正指向的重心是以道德價值(善與惡、是與非、應當與不應當)為核心的德性,或曰道德德性。

在德育視角下,是否一切活動都必須以道德或不道德作為評價標準呢?當然不是。合宜的立場是,對於涉及理與欲、義與利、公與私、羣與己的關係範疇,教育活動肯定以道德不道德為尺度;對於涉及真與假、對與錯、美與醜的關係上,教育活動則以美、真為依歸。幾者之間發生衝突當如何?那就需要區分教育的活動領域。在道德活動領域,當然以道德價值為標尺。以師生見面打招呼為例,學生問候老師、老師示以微笑,是道德的表現;而學生問候老師、老師以太忙為由拒絕回禮,則是不道德的表現。在非道德領域,則另當別論。以學生在教學中指出老師的錯誤為例,課堂教學、課後討論旨在“求真”,若老師出錯,學生及時指出,是合乎道德的;相反地,老師雖然出錯,卻以“敬師”的名義而忌諱學生言説,便是濫用道德的表現;至於因礙於情面而將錯就錯,造成故意傳授錯誤知識的事實,則是不道德的行為。這樣,基於道德與德性、德性與德育、德育與不同價值領域之間關係的認識,我們便可以把德育理解為: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以道德價值(善與惡、是與非、應當與不應當)為核心的德性教育。

可是,為什麼德育總是與社會倫理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價值教育等交織在一起呢?這是因為,人的德性必須置於一定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之下,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才能得以展現。同時,一個人的德性又與自身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密不可分,其形成須經由多種社會領域,而理想人格的實現,更是“要用科學的世界觀理論來指導人生,通過理想、信念的環節而變成德性”[7]。德性的形成與發展就與人的各種社會性、精神性密不可分,德育就與社會倫理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價值教育等緊密相連,並主要通過它們來得以實現。它們的共通之處在於:都屬於“態度—情感—價值觀”這一教育目標領域,且道德價值(主要關涉傷害、福祉、公正、權利等)是其核心;在教育過程中,態度、價值、觀念既是手段,更是目的;都是知、情、意、行四要素的統一;都需要人、行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經過長期反覆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構成個體價值和行為體系的主體部分。因此,在實踐中,“德育”一詞往往與各種相關詞語一起被交叉使用。在西方,人們常把道德教育與價值教育、公民教育、社會性教育、宗教教育等相聯繫,稱為價值與道德教育、道德與公民教育、個性與社會性教育、品格教育等。從“實然”探討“應然”的角度看,我國的學校德育便可稱為道德與社會性教育。

以上只是對德育本質特性的一種把握,並非具體定義。遵循概念界定的一般邏輯規則,參照人們把教育作為社會活動的基本理解,我們可以把德育定義為:教育者通過有目的的、系統的和持續的努力,引發或促進學習者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諸方面產生積極變化(或獲得發展)的社會活動。

基於上述認識,結合英國教育哲學家皮特思所提出的合目的性、合價值性、合自願性等教育規準,區分德育與非德育、反德育的判斷標準便已躍然紙上:(1)是否為社會活動;(2)是否以道德價值為核心;(3)是否指向德性,並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諸方面引發積極變化;(4)是否體現有目的、系統的、持續性的努力;(5)是否體現學習者的道德主體性。在教育實踐中,德育與非德育的區分主要是一種事實判斷,其主要依據為(1)、(2)和(4);而德育與反德育的區分則主要是一種價值判斷,其主要依據則是(2)、(3)和(5)。依據這些標準,我們可以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在社會生活中,並非所有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都必然與德育有關,也並非具備了德育形態的社會活動就必然是德育。在這裏,我們可以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非德育和反德育現象作出如下分析。

1、德育與非德育

由於道德價值(善與惡、是與非、應當與不應當)藴含於人的自由本性和社會生活之中,並通過社會生活得以體現,所以,屬於“人”的任何因素和社會生活中的任何活動、任何場景,都可能對人的德性產生某種積極影響或消極影響,也就都具有了道德意義。但是,對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產生了積極影響,即使這種影響具有自覺特性,並非必然就是德育,很多現象都屬於非德育。在社會生活中,屬於非德育的現象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源於本能或潛意識的道德現象或行為反應

人源於本能或潛意識而表現出來的許多行為都具有道德意義,如悲喜場景中自然情感的流露與表達、夢中獲得啟示而行善或不為惡等,但由於它們不具社會活動的特性,也非有目的、系統的、持續的努力,因而屬於非德育。儘管如此,這些源於本能或潛意識而表現出來的道德現象卻是實施德育的一種心理基礎,作為個體的“內隱知識”而在道德圖式建構中發揮作用,同時還可以作為德育資源來加以利用。

(2)日常生活中的替代性學習

人是具有自主自覺意識的能動存在,他能夠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社會現象,如電視上的娛樂節目、打架鬥毆場景等,進行道德判斷並作出相應的情感和行為反應,這種判斷往往是下意識發生的,其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於瞬息之間何謂“對”就被直接察覺到並伴隨着行動,且能夠在反應中作出調整、在困境中作出改變。個體的這種道德學習過程,便屬於社會學習理論所謂的“替代性學習(或觀察學習)”。替代性學習本身並非德育,但在德育過程中可以作為德育方法來加以運用。

(3)偶然的、具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活動

社會生活中許多偶然發生的事情,具有顯著的教育意義,如:某青年破壞公物的行為,受到路過的一位老大爺的訓斥,進而停止此種不良行為;交警對違規者罰款,並要求其在限定的時間裏背誦交通規則,此後違規者吸取教訓,違規行為減少;兒童在觀看電視劇《西遊記》之後“懂得了”如何識別好人和壞人,等等。與專門的社會教育機構、社會教育活動不同,這些社會現象或活動雖然具有了德育效果,但由於其不具系統性、持續性,或者影響者在主觀上並無“育人”動機,所以也應歸為非德育的範疇。當然,在最廣義的社會教育的意義上,此類社會現象或活動與德育最為接近。

(4)行為結果具有道德意義卻並無道德動機的行為

從結果上看,社會生活中的許多行為都會在無意之中或多或少產生好的道德效果,如丟棄的剩飯剩菜解決了行乞者的飢餓、半夜三更的突然咳嗽嚇退了前來鄰居家行竊的小偷等,因而具有積極的道德意義。不過,在德育的意義上,這些行為因其並非有意而為,或並非由道德動機所激發,也不是在德育影響下才得以發生,儘管具有了道德效果,卻與德育無關,也是非德育的。

2、德育與反德育

從理論上説,學校是專門的育人機構,育人是其核心職能,所以並不存在所謂的“反德育”。但在實踐中,學校目標總是源於並受制於整個社會大系統,學校在履行育人職責的同時,必須反映機構內部成員、周圍社區和社會整體的需要與利益;並且,學校如何履行育人職責,深受社會文化、教育觀念、教育傳統等的影響。這樣,學校作為專門的育人機構所從事的專門活動雖然包括了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中介(內容、手段、方法等)幾個要素,並體現出目的性、系統性、持續性的特點,卻不必然依照教育目的而展開,也並不必然符合教育價值,有的甚至違背基本的教育原則。站在德育的立場上,那些在專門的教育機構中發生、但不符合教育目的甚至違背基本德育原則的現象或活動,便是反德育。基於以上標準,我們可以把當代中國德育實踐中的反德育現象歸納為以下幾種。

(1)強制灌輸式德育

道德總是表現為一定歷史時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從人性生成的意義上説,這些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總是具有外在於人的特徵;並且,其社會習俗特性越強,受社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就越直接、越深刻,外在於人的特徵也就越明顯。於是,從目標和內容上看,德育便或多或少具有了灌輸的特性(即外在的、附加的乃至強制性的)。但是,在立場和方法上,德育卻不能不考慮兒童的道德發展水平和行動能力,不能不考慮他們作為道德主體的主體性,也不能不考慮具體的德育目標和內容本身是否合乎道德價值。然而,受着傳統教育觀念和傳統的影響,並基於授受關係的學科教學模式,實踐中的道德教育往往極易忽視這些基本的德育要求,時常表現出強制、灌輸的特點。這種強制灌輸式德育包括:①只問德育目的,不擇教育手段,如:通過體罰來禁止學生的不良或錯誤言行、要求學生簡單記誦日常行為規則等;②將自己所信奉的價值觀念、人生信條、處世方式,不問其是否合乎道德價值,以“道德真理”的形式來告誡或勸慰學生;③無視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忽視道德情境,鼓勵學生依照“道德真理”或模仿“道德榜樣”去行動;等等。

(2)庸俗功利主義(或不道德)德育

教育者對人生的理解片面化,尤其是受着近乎“生物人”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所支配,進而使得自己的教育行為失去“教育立場”,乃至被私慾、私利所驅動;或者,教育者因顧及和維護學校的利益、聲譽,使得自己的教育行為被不當的學校管理目標所左右,以至於“違心而為”“明知故犯”;等等。凡此種種,便產生了實踐中庸俗功利主義(或不道德)德育的各種表現,包括:①從強調提高兒童的社會適應性出發,以學生的前途、幸福為由,教給學生片面的世故、老練的人生技巧;②為了某種工作目標,引導甚至要求學生有意違背道德規範或道德良知,如:出了事故後禁止學生道出真情、為了應付教學檢查或評估而集體舞弊等;③出於自私的目的或狹隘的觀念,以道德之名行不道德之實,如:藉口關心學生成長而勸“後進生”轉學或棄學、打着尊重學生的旗號而逃避教學責任,等等。

(3)形式主義(或虛假)德育

在“三分法”的管理和指導模式下,學校德育作為一種實體化的“專門工作”,由於其影響及其效果所具有的複雜性、隱蔽性特點,往往使得它非常容易被形式化、“虛位化”,以至於各種形式主義(或虛假)的德育現象大行其道,主要表現為:①從形式上而非實質上開展德育,如:德育課僅僅體現在課程表之中、在節假日或紀念日組織“即興”活動等;②注重管理,輕視教育,乃至教育目標服從於管理目標;③只是依據外在表象來判斷和評價德育效果,如:從學生對某類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判斷其品德發展狀況,依據某次偶然事件或不當行為來評判學生的品行,把有無違紀行為作為衡量班主任工作好壞的主要指標;等等。形式主義(或虛假)德育雖然並不一定違背道德原則,卻必然會使學校德育流於形式。

(4)價值相對主義德育

分科教學、各司其職,使得部分科任教師過於強調教育教學活動的分工、分科特性,乃至於稟承價值相對的理念,推卸自己的育人職責。他們常常只問自己擔任學科的教學任務,只問學生在該學科上的學習表現,極少關心學生在思想、品行方面的表現或變化,既不對他們的利人、助人行為做出肯定性評價和鼓勵,也不對他們的不良行為乃至害人害己行為做出否定性評價和遏止,由此放棄自己“作為教育者的基本立場”。這樣,德育似乎便變得與科任教師無關起來,以至於逐漸演變成團(隊)輔導員、班主任、德育類課程任課教師的專門職責。

對德育與非德育、德育與反德育進行以上區別,其意義在於: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德育的一般問題,也可以大大促進我們更多地關注生活的德育意義、重視各種非德育現象的德育價值,以便發揮個體知識、生活經驗和潛意識在德育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更可以讓我們充分意識到德育實踐中的各種反德育現象及其危害,以便努力做到設法預防、不斷糾正、予以克服。

參考文獻:

[1] 蔣拙成。道德教育論[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1—8.

[2] 杜威。德育原理[M]。元尚仁,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2.

[3] 吳俊升。德育原理[M]。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1.

[4] 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M]。新世紀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128—129.

[5] 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修訂版。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6.

[6] 黃向陽。德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20.

[7] 馮契。人的自由與真善美[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322.

看了“畢業生德育論文範文”的人還看:

德育論文 篇二

題目: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

摘要:國小是每個人一生的第一步,心理學相關知識表明,國小時期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是整個人生的基礎。國小班主任在教學活動中擁有特殊地位,他們要認識到做好國小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真分析國小班主任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重視養成教育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樹立整體觀念,強調整體意識等途徑積極進行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索。

關鍵詞:國小 班主任 德育 教學

一、國小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學做人是做學問的前提,德育工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根本。國小是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步,這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礎將為國小生們對人生和世界的認知的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國小生心目中,班主任是個無所不知的人,班主任在國小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這決定了國小班主任的言行對國小生有巨大影響。國小班主任應該重視德育工作,認真對國小生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國小生健康成長。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國小班主任要時時刻刻地牢記住這一點。目前,中國進入了各種矛盾突發期,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變化,為了迎合國小生的心理狀態,國小班主任必須在瞭解學生狀況的前提下,勇於嘗試新的方法和途徑,擴展德育工作的內涵、創新德育工作的模式,真正地把德育工作做好。

二、國小班主任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書與育人工作相互脱節

目前,部分地區的學校不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將國小思想品德課程看作可有可無的課程。部分學校將德育工作的教學任務分給了其他任課老師。這樣,學生很難獲得專業的思想品德知識,很難講德育方面的知識轉換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樣學校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監督,勢必將影響學生整體思想品德素質的提高,勢必將影響每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沒有選擇合適的德育方法和途徑

部分學校和老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沒有弄清楚每個學生在思想觀念、家庭教育、生活環境、身心發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沒有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德育方法。由於沒有選擇合適的德育方法和途徑,使得每位學生難以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每位學生沒有學會收集與德育相關的資料的能力,也沒有積極性參與相關的活動。

(三)部分班主任德育教學工作的能力有限

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對德育的認識水平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培養學生愛國、勤勞、誠信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方面的全面發展。由於國小生的思想比較幼稚,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則,積極引導。但是目前,部分國小班主任還沒有認識到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在德育教學中採取機械講授的教學形式,這樣勢必影響了德育教學工作的效果。

三、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索

(一)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工作對建設良好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接觸的時間最長,交往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班主任的形象具有示範作用,他們的舉動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班主任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就必須先提高自身的素質,要規範學生的行為,就必須先規範自己的行為,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在學校這樣的環境中,班主任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是學生最值得信賴的老師。在全面加強素質教育的今天,班主任更應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以自己高尚的道德風範去影響和教育學生,使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學生。

(二)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班主任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班主任通過學校的合唱比賽、運動會和日常活動來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使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統一到班集體的建設上來。各種類型的主題班會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國小班主任要精心策劃主題班會,通過班會,引導學生做一個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人。

國小班主任要培養學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培養學生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意識,塑造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作為國小班主任,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要不斷加強對國小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國小班主任要做好國小生的德育工作,使國小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航人。

(三)樹立整體觀念,強調整體意識

國小生性格的養成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僅依靠國小班主任自己來完成德育教育是不可能的。國小班主任要緊跟時代步伐,利用家庭和社會的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國小班主任在強調學校教育的基礎上,要利用家庭教育對國小生成長的重要作用。國小班主任要保持和每位學生家長的溝通,與家長就學生的教育問題進行交流,共同制定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學校領導和班主任都要着眼於整體性的教育改革,依靠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共同塑造學生完整的人格品質,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在加強道德教育的同時,學校內部要形成統一的整體,樹立整體觀念,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學校、家庭和社會也要協調一致、共同發展,共同進步,促進國小生的德育成長,全面提高國小生的德育素質。

總之,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和研究,逐步改善和改進國小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合格人才。一棵小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澆灌,用心管理,也離不開整個社會的。努力。

德育論文經典範文:試談教師的職業道德 篇三

摘要: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勞動所應遵循的行為規範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教師的品質和素養不僅是教師發展的前提,還是學生髮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本文全面論述了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大意義,並聯系現實提出了建設職業道德的途徑。

關鍵詞: 教師 職業道德 德育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關於“人生三種境界”有精彩論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如下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用此語來描述從事教育的心路歷程也十分恰當。剛出校門,帶着課本知識,躊躇滿志,此為第一境;實際教學中問題多多,飽受挫折,此為第二境;輾轉苦思,幡然醒悟,此為第三境。第三境就是悟到教育的真諦:愛。

教育起源於愛,愛完美了教育,愛永遠是人類的主題,師愛是教育永恆的話題。師愛為師德之“魂”。“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的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教師對教育事業無限的愛叫敬業,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叫愛生,學生對教師的愛叫尊師。

在這裏我們把師愛設定為這樣的公式:

這個公式表達為:一是師生的愛是平等的,互相尊重,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二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有回報的,互相效應,教師鞭策、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當學生得到充分尊重、理解,並且可以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才能充分成長。

我們施教的對象是一羣天真活潑、富有感情的孩子,這就要求教師把學生放在與教師平等的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師道尊嚴。譬如:有這樣一種現象,很多學生在校園裏或在路上,只要一看到教師都會深情地叫一聲:“老師好”,可有的教師騎着車視而不見,“勇往直前”。

這導致學生以後再遇到到老師時也會一聲不吭,這種行為違背了教育規律,嚴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再者教師作為青少年道德修養的楷模,更應該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對學生的愛應體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手勢、一個問候,都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鼓勵、表揚、肯定、關心、支持。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每一個契機,發揮教師示範、引導、教育的作用。

你愛學生,學生就會愛你,就會喜歡你,喜歡你教的學科,甚至喜歡自己的學校。反之,教師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師德形象,不從內心深處熱愛學生,學生怎能喜歡或你所教的學科?有的學生所謂的學科“瘸腿”,如語文考試都是優秀,數學卻不及格,難道能説這個學生的智商有問題嗎?不,很有可能是學生對你老師,對你所教的學科不感興趣,他不喜歡你,因此不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那麼教師應該如何與學生相處呢?陶行知先生曾經這樣告誡教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從愛的角度看,就是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一個教師如果熱愛教育事業,熱愛你的學生,盡了你應有的責任,你的事業就成功了一大半。

記得我教過的一個蘇同學,他的智商很高,就是非常頑皮,從接手這個班到期會考試時,他數學考了92分,可到後來兩次單元測試時都只考了40多分,上課時不聽講,課堂作業不按時交,家庭作業不做。發現這個問題後,我第一次找他談心,他不理我,談話的結果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思想問題。

後來,我從其他同學那裏瞭解到,是因為我嫌棄他字寫得太差,曾簡單粗暴地把他的作業給撕了,並要他罰抄作業50遍。這導致他不喜歡我,也不高興學數學了,要讓我教的數學成績在年級中倒數。我知道這個情況以後,買了幾本新本子和一支鋼筆,把他帶回家,和他談心,承認老師上次粗暴地把他的作業本撕掉是錯誤的,並認真地指導他寫好字,把數學作業補做好,願意和他交朋友。

從這以後,他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書寫也很認真,每次考試,他的語文、數學成績都是優秀,同學們還選他當小組長。實踐證明,上述師愛恆等式是成立的,教師能尊重、熱愛學生,學生就愛老師、愛學科、愛學習,教師的愛就得到回報。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胡錦濤強調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這應該成為教育工作的主題。”要落實這一思想,正如教育部長賙濟所説: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沒有高水平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質量關係到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教師隊伍的素質。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職業道德建設。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勞動所應遵循的行為規範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教師的品質和素養不僅是教師發展的前提,更是學生髮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示範者和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

時代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職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孔子《禮記勸學》説“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們應該把挑戰當成機遇,不斷學習進取,才能把職業道德建設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賙濟。在教育部2009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阮成武。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2008。

德育論文的範文:《論中學生德育教育》 篇四

【摘要】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不可忽視的問題。如何加強和改進我國中學生的道德教育,以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和諧發展的人,是一項關乎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大事,因此一切教育在於形成品德,中學生德育教育是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及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影響學生。本文通過對中學生心理及思想特點;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德育教育評價系統等四個方面,淺談了編者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中學生;德育教育

隨着時代發展,中學生德育教育越來越迫切,已成為現代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那麼,如何在中學時代的人生黃金時期強化德育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筆者結合教育實際,從思想教育心理特徵學生自身實踐鍛鍊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期拋磚引玉,對中學生德育教育有所借鑑和幫助,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

一、掌握心理及思想特點

掌握中學生心理性格特徵,根據其心理狀況,寓德育教育於教學實踐中,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中學生自身來講,他們知識面窄,貪玩好動,這是他們的弱點,但他們心靈純潔好奇,爭強好勝,這是優點根據這些性格特徵,在教學時就要善於利用引導,講課要考慮到生動形象有趣,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使其在增長知識中,培養良好的個性如:在語文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扮演各種人物角色進行對話交流,既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也增強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在扮演角色中培養自己良好的品行,而思想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德育教育的教育資源無處不在,從我們中學生的現行教材的編寫中也體現了這一點。中學語文課本里有許多思想教育性極強的教材,它無不在啟迪着學生的智慧,陶冶着學生的情操,激勵着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愛勞動所以教師要注重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貫穿於解惑的全過程,依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不失時宜地向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培養從我做起,從小做起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養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良好習慣,這樣,必能為他們的人生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二、德育教育重要性

中學生德教育正在發生重大的變革,越來越多的學校認識到,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錢,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沒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對社會沒有愛心沒有責任心,德育教育方法是提高學校德育教育實效的關鍵,德育教育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凸顯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弘揚人的主體性以人為本的實質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發展學生,尊重學生成長的規律和合理需要,並採取靈活的教育方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服務和指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樂於接受德育教育的內容,進而內化為他們的人生準則,學生以主體的資格主動參與德育活動接受價值觀道德情感和秩序,培養獨立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強批判意識,形成一種主體性與獨立自主的品格教師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讓學生被動服從,而要聆聽學生的種種體驗和感受,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善惡美醜是非等道德觀念,產生好惡愛憎等道德情感,學生不再怕老師,師生關係融洽,既提升了教師,又改變了學生當下的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建設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道德素養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前途,而德育教育是中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德育教育的實質是實現社會道德個體化,培養人關注學生是教育的根本,德育教育是中學生成人成才的必要條件。要使學生學會做一個有高尚道德的,對社會對他人有所貢獻的人,首先必須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德育過程就是人的成長的過程,是人性豐富,圓滿的過程。

三、在社會實踐中去感受教育

在思想教育和審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過生活實踐才能內化為具體的信念和行為方式,進而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徵,新大綱也明確地將開展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課外活動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例如,可以組織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個積極的人格實踐的機會,語文教學的自身特點要求教師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德智兩方面均得到發展凡是教學內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有利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有助於學生學習怎樣做人的,都是語文學科思想教育的內容,而且它能夠融知識教育能力訓練道德培養情操陶冶於一體,採取理論灌輸耐心疏導情感感染榜樣示範實踐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既得了知識培養了能力,又受到情與理的潛移默化,從而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四、建立中學德育教育評價系統

首先,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在不斷地自我反省中,瞭解到自己的不足與進步,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斷進步;其次,集體評價,以學生組織或學生羣體為單位,學生互相交流和評價,做到互相監督和鼓勵在別人的評價中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比自我評價來得更為客觀和有説服力;再次,教師評價,在自評和互評的基礎上,學校對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指出不足並引導其改正;最後,反饋評價,以點對點的方式,學校可以評價學生;採取不記名的方式,學生也可以評價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對於學校德育教育不足的地方,學生可以大膽指出,並附上建議,學校與學生互動評價形成一個循環的德育教育評價系統。

結束語: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變化必然推動道德生活變化,必然出現新的道德問題,這就要求德育內容必須適應現實,與時俱進,不斷補充和充實具有時代特色的內容,德育教育內容要根植於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繼承傳統的德育傳統,中學德育不僅僅停留在感情激發上,還必須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在理性上有比較深刻的認識。這就要把情和理結合起來,既強化學生的道德感情,又加深其道德認識,幫助他們形成革命的信念和理想。因此,必須致力於培養中學生的民族精神,使德育得到最優化的實際效果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是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德育教育目的是培養中學生具有合乎我國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所要求的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明確公民的權利和責任,做一個忠誠服務國家的適應我國文化的合格的公民社會的好公民中學生德育應植根於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不能割裂歷史傳統。

大學生道德教育論文 篇五

《大學》的德育思想對當代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道德人格是人在一定的道德關係和道德活動中所獲得的道德性質及其所表現的道德形象,是人格主體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習慣的有機結合。它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物質條件下,通過教育和社會生活實踐經驗的積累,以及個人自覺鍛鍊和修養而逐步形成的,能支配和影響自己行為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並經過長期的積累而成為行為整體中的穩定特徵和一貫傾向,構成特定的道德人格[1]。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之一,《大學》是我國古代關於道德教育的綱領性教材,是“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2](P3)。《大學》開宗明義説“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綱領”詮釋了“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指明瞭大學的首要職能是要發揚學生與生俱來的德性;《大學》認為人的成長和完善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前後相續、循序漸進的條目,構築成一個由內到外、由精神追求到制度規範相統一的完整育人體系,指明瞭從“為學”到“為人”的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其道德教育的體系,既有“為學”的程序,也有“為人”的綱要;既有“修己”的基礎,也有“治人”的法則,對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當代大學生道德人格培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以“明德入道”的道德信仰建構 大學生的價值觀念

價值觀念是一個人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評價,是個體道德人格形成的基礎和邏輯起點。《大學》以“明明德”為“大學之道”,闡述了其道德教育的宗旨和原則。“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明明德”是誠意、正心、修身的基礎。“明明德”,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解釋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有以明其明德也。”[2](P3)朱熹將這種天生的善性、稟賦稱之為靈明的德性,即“明德”。“明明德”於天下是要讓所有人摒棄一己私慾,把與生俱來的善性和內心光輝的品德發揚光大,這是為學做人的第一步,也是教育的出發點。朱熹將“明德”內在化,是“內聖”的過程,強調自我啟蒙。《大學》把“德”作為核心價值理念,注重對人才內在道德品質的培養,正所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必先成“人”繼而才能成“才”。秉持“明明德”的價值指引,這不僅是對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積極響應和貫徹黨的“十七大”所提出的“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及“十八大”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表現和實踐。對於現代大學而言,“明明德”既是大學生命的本體,也是大學生命發展的邏輯起點,意味着要“明確大學的學術特質,以人才培養為根本”[3];對大學生道德人格培養來説,“明明德”是要秉持提高人的內在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核心價值理念。我們需要秉承“明德入道”的道德法則,重振“大學之道”,着重培養高尚道德修養和理想的人格品質。

朱熹説:“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2](P3)即“明德”是一種來自於天的品性,但雖然人的德性是與生俱來的,但卻具有“虛靈不昧”、“具眾理”和“應萬事”的特徵,所以有時候難免受氣質的影響,因為人的氣質有好有壞、有剛有柔,如果不加節制任由其隨意發展,必定會受到外界的功名、榮耀、利慾、聲色的引誘而喪失其靈明的德性,需要後天的教化使其美好的的品德再顯露出來。因此,大學生要克服外在因素的干擾,樹立“明德入道”的價值觀念,堅守內心“明明德”的信念,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以彰顯“明德”的品德和情操。那如何才能形成這種價值觀念呢?朱熹雲:“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出於其閒,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2](序)朱熹不僅為我們指明瞭“明德入道”的方向:仁、義、理、智、信,而且指明瞭其培養方法是要“知其性”“全其性”“復其性”[3]。“知其性”是指要對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稟性有所認知,“全其性”指要完全地保有自己的“天命之性”並充分展現出來;“復其性”指當“天命之性”受到“氣質之性”的影響時,能及時摒棄這種影響,恢復其本性。因此,“明明德”作為崇高的道德法則,它時刻提醒大學生要排除外在環境的干擾以及內心的私慾雜念的誘導,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以“親民”的道德行為陶冶大學生的愛人之心

仁者愛人的品格和大公無私的的精神是道德人格的基本標誌。《大學》以“親民”為重要綱領,強調推己及人的重要性,為現代大學道德教育和道德人格培養指明瞭方向。“親民”,朱熹在《大學章句》裏説:“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2](P3)“親”也作“新”,有更新、創新、革新的意思,意思是要發動人民羣眾共同顯明內在的德性,不能僅自己昭明其明德,要把個人的善性推己及人、轉化為他人的善性,感化更多的人民,使他們摒棄“舊染之污”,臻於善的境界。這種推己及人的道德行為是儒家所倡導的實現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途徑,如孔子所倡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更近一步看,“親民”更加側重於對仁愛精神的推廣,主張把個體善的行為和情感推及他人,在人際交往☆☆中體現出主體“仁者愛人”的行為和精神,即儒家所倡導的“仁愛”精神,這對當代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永恆的精神價值,“仁者愛人”、“仁者人也”,只有具備愛人之心才能培養道德人格,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才能達到“安人”和“親民”的目的。

“親民”作為繼“明明德”的大學之道後的第二綱領,是從明己之德的內在個人修養走向外化的道德行為的表現,即“親民”是“外王”過程,是用個人的崇高德性去影響他人,這種推己及人的道德行為是一種善的行為,讓他人去舊染之污,而明他之明德,因為只有人人都能擁有高尚的品德、都能與人為善,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能繁榮昌盛。“由自愛產生的對他人的愛,是人類道德的正義的本原。”[4]一個自私自利,為了個人的一己私利而損害他人和集體利益的人是沒有道德人格可言的。這種推己及人的道德行為可以詮釋為一種愛人之心,即“親民”就是親近、親愛人民,將“明明德”延伸到“明明德於天下”,體現了儒家以民為本、施行仁政的思想。這也是現代大學重要功能的外在表現,大學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完善,而是意味着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具有從事文化和科技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新人[5]。對於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培養而言,“親民”為我們塑造了值得堅守的價值取向:一方面要“日新其德”、自我更新、推陳出新,以“推己及人”的德育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在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要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去思考別人的外境、感悟他人的感受,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另一方面,還要樹立仁者愛人之心,以愛己之心對待他人,與人為善、善以待人、扶困濟貧,善於關心和幫助他人,以大愛無疆的道德情操來詮釋和昇華自己的人格修養。

三、以“止於至善”的道德戒律提升 大學生的精神立場

“止於至善”是儒家尊崇的道德最高境界。“止於至善”,《大學》解釋為“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止”是達到、處於的意思,是要讓每個人在扮演不同身份時都遵守倫理道德規範,做到各司其職、各守其德、盡善盡美。而“仁”“孝”“敬”“慈”“信”不僅是個體外在的人倫行為,也表徵出個體行為所遵循的道德戒律和道德規範以及背後所藴涵的精神立場。朱熹《大學章句》雲:“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也。”[2](P3)“止”可以理解為,人立志於達到最高的善和最完美的境地,不達到理想的狀態和極為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達到了良好的境界也要繼續精益求精。這是一種對個人修養極高的要求,需要做到進退有度、知悉利害、去除雜念私慾、有所為而有所不為[6](P152-168)。“至善”是“善”的最高境界,體現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戒律和道德目標。“至善”也是永無止境的,很難達到而且沒有具體的標準,只有達到很高的道德教養後才能做到“知止”,但卻是我們不斷努力追求和超越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作為最高道德目標的“止於至善”,對主體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具有引導和統攝作用,是“明明德”和“親民”二綱領發展的歸宿,也是二者發展的最終目標和要求。它要求我們在“明明德”實踐過程當中,將其內在修為和“新民”的外在表現的主動性發揮到頂點[7],從而使主體的外在行為準則和內在道德修養結合起來,達到“至善”的道德最高境界。如朱熹説:“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2](P3)“止於至善”是相對於“明明德”(內聖)和“新民”(外王)而言的,“內聖”和“外王”都要止於至善,達到“聖人之域”。“止於至善”體現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成為“明明德”和“新民”,即內聖和外王兩種實踐的內在評價標準。“三綱領”體現了從內聖到外王的全過程,《大學》因此變成以內在而超越的天理的顯明、外推和最大程度的實現為終極目標,變成先內聖再外王,以內聖決定和統攝外王,或從內聖推向外王的形態[8]。“三綱領”由“明明德”到“親民”到“止於至善”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體系和不斷進取的過程,而且是一個要求由低到高、內涵由簡單到複雜、活動由自身到他人乃至社會羣體的過程,“止於至善”要以“明明德”和“親民”為前提,而唯有“止於至善”,“明明德”和“親民”的價值才能真正實現[9]。因此,“大學之道在於育人,而非制器”,要我們“精益求精,善更求善”,達到於理無所不窮、於事無所不盡,萬物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毫無一己私慾的至善至美的境地[10]。“止於至善”作為大學終極目標和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成為規範大學生外在行為的道德戒律。“止於至善”有着極其深刻的人類主義意義和價值,是作為人應該堅守的內在尺度。對於大學生的道德人格培養而言,意味着要以“止於至善”為道德戒律嚴格貫徹於人格培養的全過程,要堅守人倫禮節和道德戒律,具有堅定的意志力和清醒的判斷力,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不斷提升自身的精神立場。

四、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引領大學生的“為學之道”

精深的專業造詣是當代大學生的首要基本素質。我們應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來引領大學生的“為學之道”,進而培育人才紮實的專業基礎和精深的專業造詣。格物致知是“大學始教”,也是“為學次第”的第一步。“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格物”就是要“窮究物理”,去除事物表面虛偽混濁的雜質,深入接觸客觀事物進而徹底認清世界的本質和事物的真理,沒有任何疑惑。朱熹《大學章句》以“致知在格物”為中心展開,“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2](P4)。在朱熹看來,“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能認識到萬事萬物的本來之理;“致知”指要去掉矇昧無知,儘可能地將外在的各方面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智慧進而增進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智慧,達到知無不盡、無所不明。格物與致知是認識的不同階段,既相互區別,又相互統一,格物致知就是將知識推廣致極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每格得一物,窮至一物之理。

基於“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是培養大學生道德人格的關鍵。格物致知不僅是理論上的道德知識,也是一種應用性很強的知行結合的道德智慧,它以反思人類道德生活經驗的多元性、零散性、不合理性為起點,以引領人類從道德、倫理的關係框架來認識、理解和把握人類道德生活的本質和真諦為至高點,以批判地反觀和評判人類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狀況為終點,進而彰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融合與統一,是理論性道德智慧與實踐性道德智慧的統一[11]。換句話説,對事物的認知不能停留於認識論層面,還需要深入實踐,在親身實踐探究中發現事物的客觀規律。正如中國傳統文化雖然重視知識教育、人文教育,但卻具有明顯的實踐品格和特徵,如《中庸》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知識教育的目的是教人為學和為人,也是內聖和外王的統一,始終是與育人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實質上是為學與為人、知與行相統一的實踐。對於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而言,格物致知就是要培養人才的道德智慧,不斷提高其道德認知、道德判斷、道德評價、道德選擇的水平和能力,也要儘量提供豐富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培養其道德實踐能力,促進“知德”與“行德”、“知道”與“躬行”的融匯貫通,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五、以“誠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覺 涵養大學生的內在品質

道德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樑,內在品格修養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學》是古代用來教育人的法則綱領,闡述了許多成“人”的道理。首先,《大學》教人養成表裏如一的誠意精神和“慎獨”精神。“所謂誠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要誠意就不能自欺欺人,不違心,愛吾所愛,恨吾所恨;獨自一個人時最容易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產生惡念,甚至做出邪惡的行為。“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需要養成“慎獨”精神,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要彰顯自己的德行,不為非作歹,不存僥倖心理。其次,誠意可能為個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和外在的功名利祿所控制,必須要正其心來駕馭這些情感。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道德情感、去除私心雜念。朱熹《大學章句》:“意誠,則真無惡而實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檢其身。然或但知誠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則又無以直內而修身也。”[2](P7)它能夠控制和支配人的意念和行為,要求人不要被外在的功名利祿、經濟利益、人際關係等矇蔽了雙眼,而應該把關注點放在道德修為、品格塑造和責任擔當上,高尚的品德才能淨化人的心靈,只有“誠於心”才能“形於外”而後“正於身”。最後,通過修身來提高自我的道德修養水平。修身是主體自覺地加強自我道德修養。《大學》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從國家領導人到一般的平民百姓都應該把修身養德作為為人處事的根本。修身是由內及外、由己及人,由“明明德”到“親民”的轉折點,是人的一種綜合修養過程,是人品質的全面養成;作為一種學習,修身不再侷限於個人內心的自省和自律,而是開始走出自我,在與他人的相互關係中再認識、要求和提高自我[9],即,修身不只是內在修養,而是從內到外的表現。

基於“誠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覺是培養大學生道德人格的核心。“道德自覺是指道德主體對於時代的倫理使命和教化責任要有一個自覺的擔當和深切的認同”[12],具有主體自覺性、自主性、自控性和自律性等特徵。《大學》雲:“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內心才能安定,安定之後內心才能清靜。“定”“靜”“安”“慮”“得”都是一種表現在精神層面和意志力層面的內在規範和秩序,強調去掉雜念,彰明本心,尋得定力,然後思慮周詳,最後達到完善境界[6](P152-168)。基於“誠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覺則是指道德主體對自身的倫理使命和教化責任有深切的認同和自覺的責任擔當。其一,要讓道德成為人的一種內在需求,才能引發自覺的道德行為、激發頑強的道德意志,“將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學,德乃進而不固矣”[13],即必須將“以德修身”、“以德正身”作為自我的內在需求,才能“修己治人”,實現從“修身”到“德教”的飛躍。其二,“君子慎其獨”,必須要自我警戒,做到“慎獨”,即使在獨處獨居、沒有人監督的時候也要像“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樣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要求自始至終表現出由內到外、表裏如一的高尚品德,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其三,“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意誠”作為一種特殊的道德自覺,是要體察自己內心的訴求,傾聽內心的聲音,不要做違心、違德之事。“格物者,知之始也;誠意者,行之始也。”[14]內心清澈澄明才能正確引導外在的言行。

六、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情懷 踐履大學生的責任擔當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擔當是當代大學生的必備品質,也是“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最高的理想追求,也是其道德思想付諸實踐的具體表徵。“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齊家即以“孝”“弟”“慈”的原則維護家庭和睦,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治國是要以“仁政”“仁德”為原則治理好國家;平天下是要建構天下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是與個人修養結合在一起的,“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所有的正心、修身、治己都為了最終“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家以下,新民之事也”[2](P5),即以個人道德的自我完善為基礎,進而承擔起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齊家治平天下”既是一種道德實踐、道德行為修養,更是一種道德情懷的表達,一種以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為己任的理想信念,是個人對家國責任由衷的認同與悦納,它能夠引領和規範人的道德行為和道德實踐。

基於“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情懷是培養大學生道德人格的核心,也是將人格上升和擴大到更高層次“國格”的體現。道德情懷是一種心懷家國天下的強大精神力量。這種道德情懷是對“什麼樣的人格才是高尚”的本質規定,體現在整合了國家目標、社會理想與個人修養,是個體成功、社會進步與國家富強的統一;還體現在排除教育的工具性與功利性,既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成長、個體尊嚴與價值意義,又將學生長期的個體發展與社會和國家的發展相結合[15]。對於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培養而言,“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要培養人才的道德情懷,一種為全人類、全民族的利益和福祉而奉獻、服務的普世情懷,也就是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社會責任感,由個人上升到家國人民、由“修己”走向“治人”,也是從“內聖”到“外王”的過程,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大學》及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才的培養理念,充滿了對道德情操、社會責任、倫理關懷等人文氣息的追求,如“憂天下人之憂,樂天下人之樂”、“公而忘私,國而忘家”、“苟利天下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現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肩負着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把個人的命運同家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負責。當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脅時,要自覺承擔於國、於家、於人民的責任擔當,必要時要捨己為國,全力捍衞國家和人民的正當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以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追求的道德情懷是大學生道德人格培養的核心,也應該是現代大學教育的精神追求。

畢業生德育論文 篇六

德育有道

摘要: 幾年前馬加爵惡性殺人事件造成的轟動,令世人震撼;幾年後,藥家鑫事件的發生,像一記重錘擊打着每個人的心靈。一樁樁學生犯罪的血案向世人敲響警鐘。縱觀藥家鑫的成長經歷,同學、鄰居評價,他是一個文靜、內向、學習好的好孩子。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有過人的智商,有優異的成績,拿獎學金,那算不算是 教育成功了呢? 考試成績優異,卻不懂得與人交往,不懂得控制情緒,漠視生命, 法律意識淺薄,道德標準低下,就是這種所謂的學習成績很好的“好學生”造成了今日的悲劇。我們不得不深刻反思:我們的教育缺少了什麼?我們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以後要怎麼培養……

國際教育委員會曾對21世紀的基礎教育提出了四大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從這些培養目標不難看出, 現代教育藴含的教育理想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 發展,達到整體優化的教育。由此可見教育不單純是以學生學習知識為主,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造成學生思想、行為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學校的教育、家庭環境和社會影響。我們要了解學生存在問題的成因,在教育中有意識地去改善它,加強道德品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要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品德素質,應總體規劃,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強學校德育工作

1、提高教師師德素養。

現時由於升學的壓力,激烈的競爭,學校往往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視升學率為生命線,存在重智力培養輕德行修煉的現象。升學的機制,使得一些教師教育學生採取不當的方法:重尖子生,輕後進生,對學習差的或犯錯誤的學生,出言不遜,冷漠歧視,甚至體罰,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嚴重傷害。這些都給可塑性極強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家都關注青少年思想道德缺失的今天,我們能否從中感悟到一點什麼呢?一個人在不同環境之中生活,受不同文化的薰陶,會形成不同的個性品質。因此,教師要注重品德修養,為人師表,積極樂觀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以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導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質的健康發展。

學校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師德的建設,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道德品質的傳導者,讓教師的高尚情操成為學生潛移默化的榜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建民主、平等、健康、和諧的教學環境,激發、感染學生,使其實現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教師要“教書育人”。

教師的職責是既教書又育人,只教書而忽視育人的教師不能算合格的教師,德育工作應貫穿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但實際的情況是,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嘴邊掛着的不是分數就是名次,把德育全然拋至腦後。一些教師對德育工作的態度是:説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德育只是走過場。這種嚴重錯誤,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教師要加強育人的功能。

3、完善管理制度。

培養學生的品德,要把教育和管理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卓有成效。學校、班集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管理制度,將學生的行為納入規範管理,讓學生明白到底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讓學生的行動有規矩,做事有準則。充分發揮學生會,學生社團的“羣育”作用,組織好學生自主管理,使學生達到自我約束,實現文明向上的風氣。良好的校園氛圍將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達到管理最終目的:將對學生外在的約束轉化為其內在的行為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4、執行獎懲機制。

這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激勵機制,開展文明班、優秀學生的評選等活動,弘揚正氣,宣傳模範人物,使更多的學生使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崇尚文明,追求進步,爭當先進,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發現學生行為出現問題,教師應及時予以處理,而且在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工作手法處理。對學生消極落後的思想行為,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的觀點,使校風純淨嚴明。情節嚴重的應對照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分,不姑息遷就。

5、推廣校園文化,“薰陶育人”。

以學校宣傳欄、廣播站、校園網、閲報欄、報刊、學生文學社刊等多種途徑,採取生動活潑的形式,及時準確地向學生進行黨方針政策、時事等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瞭解社會;追蹤和引導校園熱點,營造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使身處其中的學生不知不覺地受到薰陶、感染,達到“潤物無聲”的德育工作效果。

6、開展豐富活動,寓德育於活動之中。

根據學生崇拜名人和對榜樣的心理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社會上的英模人物,來給學生做有教育意義的報告。邀請政法系統的同志來校進行法制教育。正面教育的多了,靈活真實,對中學生耳濡目染,促使其從心中升起對時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榮辱觀,激發他們進行自我教育。

我們還可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有目的地開展活動,例如以“講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等為題,讓學生即興演講或辯論,使學生在劇烈的思想文化碰撞中,獲取辯證的觀點,逐步提高思想認識。學校適應各紀念日的性質,搞文體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愛國電影、進行革命歌曲大賽、文藝匯演等,通過 藝術的薰陶,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培養學生對美好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以美淨化學生的心靈。

7、開展社會實踐,讓道德迴歸生活。

道德原本就產生於社會生活關係中,離開了生活就不可能滋養德性。為了讓生活成為道德最重要的老師,學校可以每年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春(秋)遊,讓學生到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進行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應大力組織學雷鋒活動,要求學生做好事“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組織學生走向街道、敬老院、五保户,讓學生充分體驗愛心奉獻的幸福感與自豪感。只有讓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才能不斷拓展他們的心靈,擴展和豐富個體的精神世界。

德行修煉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全方位協作共同努力。有的人把一切教育歸為學校的事,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這種觀點是教不出好孩子的。家庭被喻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被稱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忽視了家庭教育功能與家長作用的教育事業註定問題叢生。

二、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德育老師,家長的任何言行、思想品質、人格習慣等等都會直接地引導和暗示孩子品行的形成。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和家庭的條件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如離異家庭、重組家庭、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等,有些“問題家庭”家長本身品德低劣,對學生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端正自己的行為,規範自己的語言,萬事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子女過於干涉和過於保護,存在 教育觀念和方法上的誤區。 教育學者熊丙奇説:“知識、能力和素養是決定人生的三個重要因素,但是根據人力資源理論的相關研究,在人的一生中,從小到大學到的知識所起的作用不到5%,能力和素養才是受用終身的。” 中國式教育的側重點在知識,而知識水平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花時間越多,學得越好,能力和素養恰恰成為短板,因為它們是無法通過簡單延長訓練時間、增強訓練強度而培養的。大家普遍認為上名校就是成功,這種評價至少是有缺陷的,從終身 發展的角度來看,需要改變這種理念。分數的領先並不一定帶來人生的成功,更不一定帶來人生的幸福。

古有“孟母三遷”“岳母刺字”,今有郎朗父親辭掉工作、毅然進京,像看犯人一樣,威逼利誘、軟硬兼施,直到把郎朗送上國際舞台。以愛的名義實施暴力,遠比單純的暴力更加可怕。

坊間流行的“成功學”往往把目標定得過於窄化、物化,似乎只有獲得世俗看重的權、錢、名才能算是成功。學校和家長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成功觀。成功不一定是更多金錢或者權利的獲得,成功的標準其實可以有很多,包括了心靈的充盈與富足。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失敗,如何在失敗中獲得反思和進步,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人,其他外在的成功是附帶而來的,即使沒有獲得這種所謂的成功,在努力成為優秀的人的過程中,會獲得持續的快樂的心靈感受,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家庭教育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教育的方法因人而異,不拘一格,因此,教師必須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教師從中瞭解家長的基本情況和教育理念,從而和家長共同分析孩子問題產生的原因。

三、構建幸福社會

學校教育並不是封閉的教育,社會上的各種觀念和思潮,都會給學生的成長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學生思想觀念形成過程,離不開學生主觀努力和學校的教育引導,同時也依賴於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今天社會上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等非文明現象已經嚴重腐蝕學生的靈魂。或許古代曾子殺豬的故事能給世人一些啟示。曾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曾子博學多才,注重德行的修養。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外出,孩子要跟着。妻子哄孩子在家玩,等她回來,就把家裏的豬宰了吃。誰知,當她回來時,發現曾子真的殺了家裏的一頭豬。妻子很生氣地説:“我是騙孩子的,你怎麼真給殺了?”曾子答道:“我們不能欺騙孩子。孩子年紀小,還不懂事,什麼都會向別人學。如果你今天騙了孩子,明天孩子也會學着騙你,甚至去騙別人。你今天言行不一,以後孩子也就會不再信任你,同樣言行不一。”

從稚嫩的年齡開始,看着“奇聞怪事”,聽着人們對社會的質疑,孩子是這樣長大的。不管課本怎麼寫,教師怎麼教,如果整個社會給孩子看到的是為了利益爭奪的病態,互相的不信任,嚴重顛覆孩子的信念,誰能要求孩子的品德高尚,高尚的道德觀念從哪開始呢?在一個物質、金錢至上,信任受到質疑的社會裏,教師要怎麼教導學生的品德呢?

周國平在北京大學做過一篇演講,題目叫《中國人缺少什麼》。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的嚴重弱點是重實用價值而輕精神價值。時至今天中國人缺少的不是物質文明,而是精神文明,即真正的靈魂生活和廣義的宗教精神,所以沒有敬畏之心,沒有自律。飛奔在致富的道路上,我們成了徹底的“唯物主義者”。

在當今的社會裏,我們迫切地需要健全法制,規範道德行為,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我們要從物質主義、享受主義的思想中解脱出來,更多關注人文精神,有精神的追求,精神的關懷,提升公民的精神層次,構建幸福的社會。

德育的弱化忽視,勢必帶來十分尷尬的結果,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只不過算是個小小的序幕而已。因此,我們要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合作,共同努力,連貫而持續地做好下一代的道德素質教育工作,還校園一片淨土,為學生創造一片寧靜的天空,共同構建和諧幸福的社會。

德育教育論文3200字 篇七

《德育教育的核心:學會做人》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德育教育的現狀,接着從六個方面闡述了怎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關鍵詞:德育教學;責任感;親情教育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中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具有社會公德、法制意識、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覺悟,為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長為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因此,“學會做人”教育應該成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標。

一、德育工作實效低的主要表現

1、逆反心理

對德育和德育管理存在一種厭煩情緒。相當多的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不願意參加政治活動;在老師進行思想教育時,表現得煩躁、敷衍、漫不經心,甚至和老師頂撞、爭吵。在一些班級裏,受到老師表揚的學生被孤立,受到老師批評的學生卻能得到同學的支持,班級裏缺乏正確的輿論,班風不正。

2、學風浮誇

一些學生學會了誇誇其談,在作文中,在班會上,在外人來校採訪,開座談會時,他們會説上一氣言不由衷的大話、套話、空話。常常還給人這樣一種印象:彷彿一些學生不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不會用自己的嘴説話,千人一面,百人一腔。教師怎樣説,學生就怎樣説;校長怎樣講,學生就怎樣講。德育教育留下的是生吞活剝的窘態。

3、雙重人格

一些學生在學校裏或老師面前,表現良好,學習認真,勞動積極,是非分明;但回到家裏,或是老師不在時,卻呈現出另一副模樣:懶惰、消極、自私、追求高消費、貪圖安逸、害怕困難、不肯吃苦、任性,甚至不可理喻。

4、言行分離

言行不一是更為普通的一種現象。一些學生嘴裏説得頭頭是道,實際表現一塌糊塗。表決心、寫作文堂而皇之,實際行動卻差之千里。批評別人,振振有辭;輪到自己全是歪理。這些學生認為,那些好聽的話,就是用來説給別人聽的,根本沒人能做到。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道德教育長期在應試教育這根指揮棒的指導下走入了誤區,不少“恨鐵不成鋼”的教師和“望子成龍”的父母心目中“好學生”、“好孩子”的衡量標準就是學習成績,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視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質的教育。或者,只注重了某些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卻忽視了做人基本素質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意志、行為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內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再加上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對學生的影響。

總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我們的學校教育沒有解決好德育和智育的關係外,德育教育自身也存在;一是德育的要求過高。教育講循序漸進,因材施教,但在德育教育上就不夠。德育要求起點高,講全面。如對國小生一年級的學生大講特講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道理,他們能搞清楚嗎?二是德育內容在系統上安排上的缺乏。德育教育現在非常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雖然都安排了,也有人上課,但是隻停留在課堂上,停留在表面上,根本就沒有真正進行心理輔導;三是德育教育在工作組織和時間上缺乏保證。現在在大力開展課程改革,有些地方都忙於課程改革的“改”,而忘了德育教育始終是課程改革所隱含的一條主線,應該是課程改革越深入,德育教育就會越成功,應該是課程改革與德育教育是並駕齊驅的。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形勢的發展以及現在德育教育所處的現狀,我們必須在趁“課改”的同時,加強對德育教育的改革,而我認為德育教育的改革的核心應當強化做人教育。強化做人教育,很重要的是教育的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德育教育的內容要多以活動的形式,不要多教條,要結合“課改”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以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素質。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他把“教人做人”作為德育的根本任務,以塑造真人為培養目標。

二、怎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1、從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抓起

責任感是影響做人最基本的問題,是學會做人的基點,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先要培養起他們對自己的責任感,關心自己的前途、人品、學業和健康,自愛、自尊、自立、自強,在這些基礎上培養他們對家庭、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一個人有責任感,才會自覺,才會不斷進取,才會振奮。中國小生的責任感可以通過讓他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做好校園衞生,開展集體活動等來培養,讓他們在各種勞動和活動中承擔責任,克服他們的惰性,並適當的予以表揚、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2、培養學生的親情教育

曾發現不少學生在填學籍卡時對着父母的出生年月一欄發呆,對某些明星的生日卻瞭解得一清二楚,念念不忘。也發現某些學生因父母沒有知識或沒有金錢無法滿足他們或沒有權勢地位而看不起他們的父母。這些,都可以看出學生親情觀念的淡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名言告訴我們:只有尊敬、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去尊敬別的老人。有位名人説過:缺乏家庭親情者難有社會責任感。如果連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愛,怎能奢望他去愛同學、愛人民、愛祖國呢?因而,可以在教育活動中開展如以“爸爸,我為您過生日”,“媽媽,您辛苦了”等為主題的活動,讓學生去注意,去觀察父母,瞭解父母的艱辛和對他們的愛,以培養學生對父母和家庭的熱愛之情。

3、開展學生的挫折教育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和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其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説法,都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經歷磨難而成的。而現在的中國小生,過的是衣食無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少了磨難,多了脆弱,任性,嬌氣,驕傲。一遇上什麼困難、挫折,要麼喪氣失望,要麼打退堂鼓,不敢面對困難和挫折。更有甚者,索性輕生,以求解脱。因此,挫折教育成為必需。在學校,多開展一些如軍訓、社會實踐、生活磨練、體能訓練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鍛鍊,培養起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以微笑和勇氣面對挫折。

4、加強學生的創新教育

不滿足於現狀是建立一個新世紀的必要條件,幻想是創造的開始。在教育工作中要鼓勵學生積極思維,不滿足於現有和現成的知識,要善於提出問題,敢於擺脱舊觀念的束縛和守舊勢力的阻撓,對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要想別人之不敢想。對學生某些“異想天平”的想法要先予以肯定和鼓勵,後共同探討。只有這樣,新的知識,新的事物才能出現,社會才會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發揮。

5、增加學生的協作教育

現在,一再強調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無疑建立競爭意識,增強自身能力,是個人、家庭、團體乃至國家和時代進步的動力。沒有競爭,社會就難以發展。但一味對孩子強調競爭,而忽視協作教育,必然會造成學生心胸狹窄,性格孤僻,產生猜疑、妒忌和仇視他人的心理,養成極端個人主義,勢必阻礙中國小生的健康成長。因此,要引導學生處理好競爭與協作的關係,通過設置情境、觀看電影、資料等方法讓學生明白:個人乃至少數人的奮鬥、突破不了巨大的系統工作。九八年的拱洪的攜手協作和共同參與,因此,既要敢於競爭,又要善於協作。

6、強化學生的自制教育

拿破崙説過:“我們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我們的頭腦,如果我們不控制它的話,別的力量就會來左右它了……”可見,自制是孩子們將來獨立於世的一種基本能力。在社會中,只有適者才能生存;沒有自制力的人習慣於我行我素,必將形成任性、自私、貪圖安逸、追求物質享受的不良性格。而有較強自制能力,就能自我要求,見別人取得成績,不自卑、不嫉妒、不吹捧,而是平等相待、平常相待……

人,只是簡單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讓這個“人”站得頂天立地,很難。做人難,育人更難。讓學生“學會做人”這是德育工作者們為之奮鬥最終的目標,是德育教育的核心。

參考文獻:

[1]湯雲華。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黃河之聲·科教創新,2007(3)。

大學生道德教育論文 篇八

道德是以習慣、輿論、評價、信念等方式調整人們行為規範的總和,其目的在於協調人與人的關係。道德與法律的根本不同在於道德的內在性。要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道德關係,道德意識的培育至關重要。隨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中國迅速從農業文明向工商業文明轉變。社會的轉型和經濟的發展,引起了人們行為和思想的多元化,大量負面的社會現象和各種非主流的思想文化給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道德滑坡、價值失衡、誠信危機等現象尤為突顯。如何切實有效地培育大學生的道德意識,應從大學生所處社會變遷的背景出發,提煉出與時代一致的主體素質,培育其內在道德覺悟,最終擴展其社會責任。

一、急劇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是培育大學生道德意識的時代條件

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一變化從根本上來講就是現代化、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與這一轉變相適應,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整個中國人的存在方式發生瞭如下變化:(1)從地域性向全球化的轉變。商品經濟帶來的生產的社會化和分工的國際化建立起了廣泛的交往,使得落後的、封閉的保守的意識突破其狹小的地域和意識範圍,走向開放、走向世界;(2)從自然性向自由性的轉變,具體表現為血緣意識向自由意識轉變。大學生對官二代、富二代的態度或心理是極其矛盾的。他們的怨恨與憤怒是因為各種“二代”們把自己高人一等的資本建立在自己的出生和血緣上面而不是自我創造上面。大學生崇尚自我創造、自我實現,這是自由意識的體現。但是自我創造、自我實現由於機會和條件的原因在現實中困難重重。因此,大學生對官二代、富二代是既怨恨又羨慕;(3)從單一性向多元性的轉變,表現為特權意識、等級意識向包容意識、平等意識轉變。社會分化、利益分層導致主體多元,傳統社會和計劃經濟時代的等級、特權、權威等意識以及追求單一理念的宏大敍事逐漸地被“去中心化”、“存在即本質”、“一切皆可”等平等的包容的觀念所取代;(4)從羣體性向個體性的轉變,從羣體意識向獨立意識轉變。商品經濟使每一個人都作為獨立主體突顯出來,大學生主動的對國家、民族、集體、社會的關注程度減弱了,對自我的設計、對個性的張揚、對自身需要的滿足成為潮流。大學生喜歡追求個性、時尚、標新立異就是其個體性的表現。

上述這四個轉變表明我們的整個時代都處於急劇的裂變之中,包括道德在內的整個文化都處於新舊交替、多元雜存的狀況下。這並不是説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現在沒有價值引導、沒有道德規範、沒有主流思想中前行,而是説這些現成的價值、規範和思想由於沒有緊密地與時代的變遷內在聯繫。因此,在這種急劇的社會變化中難以真正在人心中紮下根基。我們要培育的道德,首先必須是我們時代的道德,是中國現代性的道德。既不能把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照搬照抄過來,更不能把中國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恢復起來。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幾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就典型地折射出傳統血緣道德在現代生活中陷入的絕境:人們的道德行為或意識是根據血緣和親疏關係來決定的。而18位路人冷漠的反應恰恰表現了現代商品社會道德的消極面:個人主義,每個人只管自己的事。封建道德的流毒和資本主義道德的消極面在現實中共謀或疊加,使社會主義的道德意識、道德正能量沒有得到充分彰顯。因此,如何在平等意識、開放意識、自由意識、包容意識、獨立意識、個體意識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建立人與社會、人與他人的和諧就成為大學生道德培育的理論出發點。

二、個體性的建立是培育當代大學生道德意識需要的主體素質

培育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意識首先需要黨和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和對道德理念的凝練,需要制定道德標準以及建立、落實整個社會的道德培育機制,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此,我們僅從微觀層面、個體層面談談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培育需要具備什麼主體素質。

儘管道德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範疇,但是道德行為卻必須由每一個個人來承擔。現實的個人才是道德的主體。很多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形成了一個共識:古代與現代的分水嶺就是個體的確立。文藝復興以來,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現代文明在反對封建神學和封建制度的過程中極大地高揚起人的主體性、能動性。人的個體性也首先得到強調。今天,中國的發展以一種不同於資本主義的文明形態顯示了其巨大成就和歷史活力。在物質文明充分發展,利益分化,主體多元的今天,每一個人深深感覺到:自然日益被人類改造與陶鑄,上帝逐漸被驅逐出科學和生活領域,不合理的舊世界舊社會正在逐步被變革與更新,人的尊嚴和地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個體性得到彰顯。因此,一個合格的當代大學生培育內在的道德意識首先需要具備現代人的主體素質,這就是個體性的建立。大學生個體意識的建立表現在如下三個層面:(1)建立在自我意識基礎上的個體人格意識覺醒。他必須要把自己作為一個對象來反思、關注,要有自己的獨立感知、思考和判斷。這種思考會帶來人格的覺醒,也就是意識到個人的私人性、唯一性、一次性。人格就是對自己私人性的自覺堅持,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堅持獨立性;(2)個體孤獨意識的形成。一個意識到自己的人格,意識到自己的私人性、唯一性、一次性的人,就會把孤獨看成人生的根本存在狀態,而不是一時的情緒狀態,就會需要並擁抱孤獨,在孤獨中獨立思考、獨立設計、獨立創造並嘗試自己對自己精神的塑造;(3)個體責任意識的建立。個體在內心的孤獨中建立起內在的責任意識,即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機制。在內心中建立一個評價的我(普遍標準)對行動的我(具體行為)進行審視、反思。行動的我與評價的我的一致就是對自己負責。哪怕犯了錯也決不會推諉於別人。這種內心精神的二元結構,既使自身具有了內在超越性,又顯示了主體的社會性。自己對自己負責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社會性的自覺意識。這種內在的對自己的責任意識就建立起人的內在的社會性並在人與人的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就成為社會的責任意識。

三、內在道德覺悟是培育大學生道德意識的核心內容

有了上述的主體素質,道德意識的培育就有了基礎。所謂道德培育就是培育人的道德精神、道德意識,這種精神和意識當然離不開現實生活,但是它絕不等同於現實生活,它高於、超越於現實生活。我們在現實中之所以推行了很多道德實踐、道德模範學習的活動而效果並不理想,乃是因為我們強調了道德實踐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內在道德意識的覺醒、道德哲學的養成的重要性。就讓我們以康德的道德哲學為例子談談大學生的內在道德意識的培養。之所以談康德,不僅因為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開山之祖,是西方人本主義道德觀的最大代表,更重要的在於他是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重要思想來源。他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和《實踐理性批判》中確立了道德意識培育的三個準則或三條道德命令。

第一個是形式上的道德要求。不管你事實上做什麼,或者做與不做,你都要確立一個原則,“你要這樣行動,就像你行動的準則應當通過你的意志成為一條普遍的自然法則一樣”。[1]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會由於感性慾求和現實原因而做出種種不道德的行為,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不道德的。因為這些行為的原則是否合理合法是有標準的,那就是我們的行為和意志不要自相矛盾,要成為像自然法則一樣的普遍法則,才能一貫地存在下去。康德列舉了四個例子:不要自殺、不要騙人、要發展自己的才能、要幫助別人,它們分別包含了對自己、他人的消極義務:即對自己起碼不要自殺,對別人起碼不要欺騙,以及對自己、他人的積極義務:即對自己最好發展自己的才能,對他人最好能幫助他們。否則,如果自殺成為普遍法則就會人人自殺,最終就會由於無人可殺而取消自己。如果人人欺騙成為一條普遍法則,大家都知道了是騙局就會無人相信別人,也就無人可騙。如果人人都不發展自己的才能成為普遍法則,社會就會由於懶惰、墮落而毀滅。如果人人都不幫助別人成為普遍法則,社會就會是一個冷漠無情的社會,最終就會由於自私而解散。

第二個是內容上的道德要求。“你要這樣行動,永遠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個他人人格中的人性同時用作目的,而決不只是用作手段。”[2]人的行為有種種目的,但是總的目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人本身。當我們的金錢、財富、地位、名利等其它目的與人本身相沖突的時候,都可以放棄。其它目的都成為人這個目的的手段。上述四個例子就有了新的含義:不要自殺,由於自殺往往是把自己作為手段對社會或他人奉獻或者報復,所以,不管你如何行動都不要把自己的人性當作手段而應該當作目的。同樣,欺騙他人就是把他人的人性當作手段,以他人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因此,應該把他人當作目的。發展自己就是以促進自己的人性為目的,幫助他人就是以促進他人的人性為目的。凡是把自己和他人當作手段的事情就不做,凡是有利於自己和別人的完善的事情就去做。

第三個是最高的層次,即主體性道德要求。“每個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2]每一個有理性者都有資格、有權力、有能力、有必要成為自己的立法者。這就是自律,它使每個意志的主體都挺身而出成為義務、道德、責任的主體。行動的主體因此具有了人的尊嚴和崇高性。康德的道德命令也許在現實生活中還實現不了,沒有任何約束力而顯蒼白,但是,他給予每一個人最高的尊重。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了世俗的利益和感性的慾望可能會説謊騙人、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但只要你是一個有理性的人,你就應該知道這是不應該的、是不道德的。這個意識是道德的基礎,有了這個意識和覺悟,人就還有救,道德就有希望。沒有這個意識,人就可能真正墮落了。道德不是從外面灌輸進來的,而是從我們心中生長起來的。每個人都承擔着道德的使命。其自身的內在的道德意識就是社會的道德。

四、弘揚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追求個人完善的內在道德意識與追求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的統一,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

內在道德意識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在社會生活、社會實踐中。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學習傳播馬克思主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力軍。因此,培育大學生的道德意識應該弘揚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在康德內在道德意識覺醒的基礎上更上一個層次,把追求個人完善的內在道德意識與追求社會進步與人類幸福的實踐活動統一起來。馬克思17歲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對我們有重要啟發。馬克思指出:選擇職業,就是選擇一種生活,而任何生活都應該以意識到人是一個自由的存在為前提並努力實現自己的自由。最有尊嚴的職業應該是最能發揮人的自由自覺的創造性的職業,就是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2],與之相反,“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瑕的偉大人物”。[2]因此,“如果我們選擇了最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遠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2]從17歲開始,馬克思致力於實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社會。馬克思為實現這一社會理想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在這一理想之光的照耀下,馬克思個人的思想、行動和事業,都散發出巨大的人格魅力,折射出異常感人的精神與道德力量。面對商品經濟與西方思潮對我國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面對信念、理想、價值目標在現實的生活中的淡化與缺失,馬克思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將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道德培育的重要資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這種強大的精神與道德力量。

總之,在一個變化的時代,培育、堅守我們內在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覺悟,並把這種意識和覺悟變成我們對自己、對社會、對他人、對我們生活的世界的責任與行動,這就是大學生道德意識培育的核心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lkq4q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