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社會學學術論文【精品多篇】

社會學學術論文【精品多篇】

社會學學術論文【精品多篇】

社會學學術論文 篇一

中國的社會學,社會學中的中國

學習專業知識兩個層面的努力不可以缺少,一是處在最上端的理論學習。概論和概述的學習是必要的,但能真正接觸到最本真最原始的還是作者的原著,特別是奠定學科基礎經典作家的經典著作;另一方面是接觸最下端的實踐,包括社會觀察、社會調查等等方面的社會參與。作為一名大學生,特別是社會人文科學的大學生,閲讀原典應該是學習專業理論和培養專業素養的基礎。

面對如此多的社會學專著,我選擇了費孝通費老的《鄉土中國》。最主要是因為它是基於中國社會而總結歸納建構而出的理論。社會學經典著作大部分都是西方學者的作品,基於的是我們中國人並不熟悉的西方社會。他們的理論建構思路、看待問題的視角、研究方法和原則都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研究者。但由於對他們理論根深於的社會缺乏瞭解和接觸,覺得自己永遠在讀一個作者描繪出的世界。永遠在思想層面漂浮着,找不到可以落腳站得穩穩當當的地方。而費老的《鄉土中國》描述的就是我們身邊的社會,而我“生於斯,長於斯”。很多社會事實或現象即使我沒經歷過也見過聽説過,真的是在耳濡目染中習得一些由社會規範、社會結構衍生而出的一些立足於這個社會所需要的社會技巧。費老在《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中也説,“它(《鄉土中國》)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中提煉出的一些概念。”為了更好的理解費老的研究和思想,我還參閲了費老在書中提到的書籍和資料,比如,《生育制度》、《江村經濟》:還有費老其他論文,比如,《試談擴展社會學的傳統界限》。

我閲讀的這本《鄉土中國》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10月第一版,應該是目前最新版的《鄉土中國》。人民出版社將其彙編入《人民文庫》,並在出版前言上説,“引領着當時的思想、理論、學術潮流”,“在當下仍具有思想性、原創性、學術性以及珍貴史料價值”。作為黨的第一家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作出這樣的評價應該可以代表官方給予了費老和《鄉土中國》的極高肯定。當然,費老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學界已經有所推崇,無需再有官方的評價。

費老在後記中強調説,《鄉土中國》和之前研究的不同,“《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某制度的嘗試,而這《鄉土中國》卻是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的範圍。”並指出《鄉土中國》是同Mead女士根據美國的事實而撰寫的《美國人的性格》一書形成比較。雖然費老強調自己在《鄉土中國》中進行的是比較研究,但在全書中到處可以看到從結構和功能來解釋的視角。在最影響後人的《差序格局》這一篇中,費老在討論“私”的問題時説,在中國“從上(城市)至下沒有不害這個毛病的”,“這裏所謂‘私’的問題卻是個羣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法的問題。我們傳統的劃法顯然是和西洋的劃法不同。因之,如果我們要討論私的問題就得把整個社會結構的格局提出來考慮一下了。”不僅僅在討論“私”的問題上,費老是從整個社會結構的格局上考慮的,在討論“愚”的問題(《論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時費老就指明“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還有討論鄉村道德問題(《維繫着私人的道德》),討論權利和民主問題(《長老統治》)等等,中費老最後都歸因到了所謂的“鄉土本色”和“差序格局”這社會結構的格局上。所以雖然費老做的是比較研究,但可以看書費老終究還是站在結構功能的視角上。這也許正如費老所言,“在比較研究中,先得確立若干可以比較的類型,那就是依不同結構的原則分別確定它所形成的格式。”一定的結構分析和格式建構是比較研究的基礎。

費老將問題歸結於社會結構的格局上。而在闡述中國社會結構上,費老建構了兩個概念——“鄉土本色”和“差序格局”。正如費老在重刊序言中所述,“我這種嘗試,在具體現象中提煉出認識現象的概念,在

英文中可以用Ideal Type這個名詞來指稱。Ideal Type的適當翻譯可是説是觀念中的類型,屬於理性知識的範疇。它並不是虛構,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中的普遍性質,是通過人們的認識過程而形成的概念。”

所謂“鄉土本色”,便是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的一些本質性的特徵和屬性。在鄉土社會中人和空間的關係最顯著地特點就是不流動。因為在“直接靠農業謀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而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係則是孤立和隔膜。但這種“孤立和隔膜並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中國不同與美國是以單個家庭為單位的,“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整體上看,鄉土社會最大的特徵便是熟悉,或者稱之為“gemEinschaft”“ 有機團結”“禮俗社會”。費老解釋説,“熟悉是從時間裏、多方面、經常地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種熟悉社會在空間上表現為地方性。而“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鄉土本色》)時間上表現為生活定型。“他們個別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當一個人碰到生活上的問題時,他必須能在一個比他年的人那裏問得到解決這問題的有效辦法,因為大家在同一環境裏,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後走:後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腳印,口口相傳,不會有遺漏。哪裏用得着文字?時間裏沒有阻隔,拉得十分緊,全部文化可以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再論文化下鄉》)。這種熟悉可以分為兩種,對人的熟悉(faceto face group)和對物的熟悉。如果説對物熟悉便導致鄉土中人“不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那麼可是説對人的熟悉導致鄉土中人對人熟悉:不創造籠罩萬有的規則,例如法律。這也導致了鄉土中人土氣的一種特色:信任。“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不是法律,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換一句話説,社會各個人在這裏通了家。”“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是的可靠性。”事實上,費老陳述鄉土性,認為鄉土是中國的基礎,但也強調鄉土性並非中國社會的全部。“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説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邪惡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説。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鄉土本色》)同時不排斥其他的影響力量,“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殊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裏發生作用。”(《重刊序言》)

我雖然沒有機會接受費老的親自講授,可我也想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鄉土性是中國 社會的最基本的屬性,那麼它根深於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中。在中國城市化現代化的潮流中,不少人離開了鄉土,但“土氣”未改。梁漱溟先生曾説過,西方社會的基石是科學和宗教,而中國沒有宗教,只有倫理。韋伯在研究各個社會的宗教時也指出,中國沒有完整意義上的宗教,他認為在中國社會起到宗教功能的是儒學,也因此他在著作中暫且稱之為“儒教”,並把它視為中國社會的宗教。我們知道儒學在社會控制和社會維持層面恰恰依靠的就是倫理道德。宗教得以維持的依據是教義和信徒的信仰,而倫理的根本依據則是血緣。費孝通老先生在其《鄉土中國》中指出,在中國地緣是血緣的延伸。所以我認為中國如果真有類似公眾家庭的存在,那麼其形式不僅僅只有家庭宗教這一種,同鄉聯合也應該是重要的形式之一。同鄉聯合,或者稱之為“老鄉會”,就是以地緣為存在依據,以中國鄉土的倫理為基石的。在市場 經濟和科學主義思潮下,中國傳統倫理在社會維持和社會控制方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乏力。在個人層面,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尋找生活的準則上出現了迷茫,我認為他們最後就皈依了宗教。也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改革開放後中國信仰宗教的人越來多,家庭宗教興盛等現象。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人依然堅持着中國傳統,他們遠離家鄉但以正是因為依然帶有中國傳統的理念,自覺地需找老鄉以倫理為基礎組成“老鄉會”。正是同鄉聯合以倫理基石,所以我認為同鄉聯合較之家庭宗教更具有中國本土 文化的特色。

丹尼爾貝爾試圖建立公眾家庭來緩解以經濟衝動和宗教衝動為主要內容的後工業社會的文化矛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家庭宗教中尋找靈魂依託和精神慰藉。可是在中國的主題文化中,人們主要還是在同鄉聯合中尋找社會滿足(西方社會人們需要的精神層面的滿足由宗教提供,而在中國這一滿足由倫理提供)。在同鄉聯合中的人們時常在週末、假期或紅白喜事聚在一起,聊天、娛樂、發泄自己對 工作周圍現實的不滿,感慨市場經濟對中國傳統的衝擊等等。人們在這裏找到類似家鄉家族中的叔伯、哥嫂、弟妹、侄子侄女等等。人們會自覺根據自己在倫理序列中位置來扮演角色,而這一社會行為無需像家庭宗教中那樣刻意學習教義和規範,這是在社會化中自然習得的,在中國人俗語中這被稱為“做人”。人們在同鄉聯合中找回中國的鄉土味。在週末聚會時,同鄉聯合範圍小,而在紅白喜事這樣的大事是,同鄉聯合範圍大,有時可以大到整個在異鄉的老鄉(比如在北京的所以湖北某市籍的老鄉)。當然這還跟主人的影響力和地位相關,這非常貼合費老在闡述差序格局提高的“範圍邊界變化自由”,更證明了同鄉聯合更具中國本土色彩,更能觸角中國社會的本質特色。

當然,我提出的“同鄉聯合”也只是一個Ideal Type。費老在講述Ideal Type時説,“這個概念(Ideal Type)的形成既然是從 具體事物中提煉出來的,那隻得不斷地在具體事物裏去核實,逐步減少誤差。我稱這是一項探索,又一再説是初步的嘗試,得到的還是不成熟的觀點,那就是説如果承認這樣去做的確可加深我們對中國社會的認識,那就還得深入下去,還需要花一番功夫。”我會沿着自己這一思路思考研究下去。費老在《試談擴展社會學的傳統界限》中説,中國社會學的 發展之道就是研究中國社會中特有的現象 心理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以及在現實中的體現。這是我極其感興趣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不是一個脱身於西方社會的社會理論就能解釋的了得,中國應該有來源於自身社會的社會理論和社會學。

看了“社會學學術論文範文”的人還看:

社會學學術論文 篇二

社會學是什麼?

社會學是純學術的

大學的課堂一般不會教給我們一些確定不移的東西。如果它所提供的都是我們知道的不變的東西,那麼我們將會喪失求知的慾望並且會顯得自大無比,以為我們已經知道一切事情了。如果我們想要更好地瞭解什麼,就必須小心謹慎並且避免自己滑入純理論的深坑

大學裏有許多純學術的學科。之所以這些學科是“純學術的”,是因為它們只存在於大學之內,並且研究者和辯論者聚集在此探討問題。之所以還是“學科”,是因為它們大多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歷史並積累了很多知識傳統,因此都有系統而且嚴謹(因而是“學院派的”)的研究視角。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物理學、數學、藝術通常都被認為是純學術的學科。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關注的焦點,其中所使用的視角都極為不同,每一種視角都研究現實的不同側面。因此每一種視角都會強調一部分東西而忽略另一部分。心理學關注個體的發展,化學將現實看做化學物質的混合物,生物學將世界理解為基因和環境。沒有任何一個單獨的視角可以面面俱到地把握現實的各個側面,但是每一門學科都提供了有用的視角。

社會學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是一門存在於大學中的學科。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有人認為更早)。它已經積累了很多知識,並發展出一整套觀察和理解世界的系統方法。對很多人來講,社會學是一種很有用的視角;對有些人來講,社會學提供一種激情,因為它總是能夠促使人們把它應用到現實生活與自己的經歷之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他們看待世界的視角。

社會學關注社會現實

社會學試圖理解人類這種存在物,它關注我們所經歷的社會生活。社會學並不是將個體的個性視作其行為的緣由,而認為社會互動、社會模式(比如角色、階級、文化、權力與衝突)以及持續的社會化是個體行為的動因。比如,社會學家會觀察人們在互動中演化出來的各種規則與預期以及他們所共享的價值觀。社會學家注重個體作為“學習者的角色”,即他們在當代美國社會是如何變成“中產階級”,成為一個標準的男性或女性,這一演變過程在歷史上又是怎樣的。我們注意到,當行動者處於不同的羣體或組織中時,他們的行為模式發生了變化,他們受到這種不可避免的社會化過程(組織中的人們塑造他們的企圖)的影響。社會學始於這樣的一種理念,即人們在其生活的社會情境之中被理解,他們都是會受到互動、社會模式與社會化影響的社會性動物。

大多數人習慣於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他們會認為行動應當是從個體特徵而不是互動或社會模式的角度加以理解。從這種視角出發,人們會將某一宗教教派的大規模自殺活動的原因歸結為宗教狂熱主義或者有吸引力的領導與非理性的病態追隨者導致的。雖然這確實解釋了一部分原因,但是社會學家相信任何一個宗教羣體必須被理解為一種社會類型、一種有着共享文化的有組織的羣體,在其中個體之間通過社會互動相互影響;或者被理解為一種結構,人們在其中佔據各種位置並根據自己所應扮演的角色採取行動,以符合他人的期待,由此受到一種權力結構的影響,就像其他社會羣體一樣。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例子中看出這種差別。社會學家一般不關注那些進監獄的人身上具有什麼特點,而是對他們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更感興趣:窮人的“社會位置”如何影響犯罪行為;社會中的權力在判定犯罪行為時所發揮的作用是什麼。社會學家會研究犯罪率,社會中法律和罪犯的角色,社會中懲罰與矯正的歷史與理念,犯罪懲罰體系的運作及其在維持秩序和(或)保護社會的財富與權力中的作用。

因此,社會學是一種視角,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在社會情境之中研究人類。

社會學提出三個問題

理解社會學的一種方式是找出將這門學科統合在一起的那些因素。在我看來,將這門學科統合在一起的,是人們經常嘗試着對人類及其行為提出三個問題:人是什麼?社會(或者所有的社會組織)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社會不平等的原因和結果是什麼?

從社會學誕生那一天起,社會學家就一直試圖理解人類的本質--人是什麼?法國早期著名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干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答案:人類是在社會中被社會化的。社會構成了我們的本質。我們遵循社會的準則、道德觀念、真理教導與價值觀。從某種意義上講,個體變成了社會。查爾斯•庫利和喬治•赫伯特•米德這兩位知名的美國社會科學家強調,人類自生來就處在未完成的境況之中:人類的本質是習得的,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獲得的。互動伴隨着人的一生,所以當遇見不同的人、遵循不同的規則和理念的時候,我們總是在變化。通觀社會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社會學家一直專注於人類本質這一問題,最終形成的答案是:人類是社會的、社會化的、伴隨着社會互動而不斷在變化的。

是什麼東西將社會統合在一起的呢?秩序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人們可以合作?這是社會學關注的第二個問題。很多人將這個問題稱作“秩序問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開始不需要做很多事情,但隨着社會化進程的展開,我們開始學習社會中的生存之道。社會的運作方式變成了我們自身的生存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我們理解社會秩序的起點,但是事實比這更加複雜。秩序通過我們所建立的社會模式,我們所創造的規則、真理與結構得以形成。秩序通過家庭、傳媒、學校、政治領袖、宗教得以維持。儀式、規則、懲罰以及持續不斷的互動支撐着秩序。卡爾•馬克思,另一個早期重要的社會學家指出了強力與操控對秩序形成的重要性。馬克斯•韋伯關注合法性權力的角色,這最終意味着秩序在社會中得以形成,是因為人們願意服從那些他們認為是代表着社會的人和事物。大多數社會學家關注社會秩序的本質問題。

第三個問題也是將社會學統合在一起的問題:為什麼社會中會存在不平等?其結果會是怎樣?社會不平等是否內在於社會組織之中?它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得以維持的?社會不平等可能帶來什麼問題,它是如何影響個體及其行為的?馬克思認為不平等存在於所有的階級社會之中;韋伯認為不平等持久地存在於任何組織之中。有些社會學家認為不平等是達成秩序的必要條件,所有的社會學家都認為不平等是導致變遷的重要原因。社會學家常常關注不平等得以維持的條件與方式及其對個體的作用。許多社會學家認為不平等是社會不公正的來源,幾乎所有的社會學家都認為不平等存在於所有社會組織之中。

當然,將這門學科統合在一起的還有另外的一些問題,但是這三個是最為基本的。認真地探究這些問題會使你從一個比較好的起點理解社會學這門學科的內容。

社會學是一種視角,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關注作為社會存在物的人類。社會學認為人類的本質之中最為核心的是其社會性的一面。社會作為一種秩序不斷地發展演變,不平等對於理解社會與社會問題是一個關鍵點。

社會學是一門科學

純學術的學科有一些是科學,另一些則不是科學。自從社會學誕生的那天開始,社會學家都認為社會學是一門科學。然而,作為一門“科學”,其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在此,我們試圖通過揭示五個方面的原則來描述何為科學。

第一,科學的目標是通過審慎的、規範的方式理解世界。雖然科學通常被用來改變世界以及解決問題,但是其首要目的仍然是理解世界。科學之所以得到發展,是因為很久以前人們就認為對於世界的偶然性觀察通常是被誤導的、不正確的。科學試圖控制個人的偏見,並且超越這種偶然性觀察。認為社會學是科學也就是意味着宣稱社會學試圖以一種審慎的、規範的方式理解人類。

第二,證明是科學接受某一理念的必要條件,並且這種證明必須是經驗的。人們在生活中通常經歷一些非科學的事情,比如一些智者會告訴你什麼是不好的,你的經驗會提醒你哪些觀點是不好的,你的直覺認為某些事情是不好的。社會學這門學科所積累的一些觀點,也就是本書中的大部分觀點,是通過長久以來累積的證據慢慢發展而來的。這些證據必須是經驗的證據。這就意味着證據必須是通過人類的感官能夠收集到的。通常我們會認為這些證據必須是可觀察的。科學不同於宗教,後者是基於信仰、權威的理念,有時會是不合邏輯的。科學也不同於一些非科學的學科,比如哲學、數學,這些學科是建基於一種很好的邏輯之上的。邏輯當然是科學視角的一部分,但是科學家試圖追求更多的東西:經驗觀察是證明的基礎。社會學與其他科學一樣,發展出一系列檢驗工具,比如實驗、調查、訪談、個案研究、數據分析。因此,其研究結果必須是可觀察的、可與他人共享的。

第三,科學應當被認為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學者們相互檢視、批判對方的工作,不斷辯論,以此建構知識主體。社會學與其他學科一樣,學者們聚在一起互相討論彼此之間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並出版著作以便更多人加入討論。

第四,科學嘗試一般化。科學家們努力超越具體的情境,以此將他們的研究結論與其他情境建立關聯。科學家們將疾病、重力、動物、植物、星辰以及人類一般化。社會學則將角色、少數羣體、革命、社會變遷、階級、社會權力、家庭以及宗教等一般化。人類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雖然所有的事物本質上都是獨特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就可以仰仗我們的智慧做一些一般化的努力。社會學嘗試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一般化努力。

第五,科學嘗試對事件進行解釋。真正的科學會告訴我們事情為什麼會發生,某類特定事件的影響因素本質上是什麼。比如,韋伯觀察到基督新教是如何影響資本主義發展的,涂爾干觀察到低度社會整合是高自殺率的重要原因。社會學家試圖解釋犯罪、教育成就、社會變遷及衝突等現象的原因。他們同樣也揭示了種族主義、男權主義、貧困、社會化、社會角色等對其他現象的影響。科學試圖發展出解釋因果關係的理念。

社會學從一開始就宣稱自己是一門科學,因此受到上述這五個原則的引導。社會學家“幹”科學的方式與其他學科存在極大的差異。比如,社會學家中很少有人是通過實驗來進行研究的(就像是天文學一樣)。相反,社會學常常依賴於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進行的“試驗”(比如平權行動、用校車接送外區兒童上學、隔離教育、啟蒙教育等),依賴於調查、對真實世界的觀察、各種組織機構認真收集的資料數據等。社會學試圖從歷史文獻中得出一般化結論。社會學是一門存在歧義的、有創造力的科學,它試圖與那些只是簡單地接受從其他科學借來傳統技術的做法區別開來。

對於很多人來講,馬克斯•韋伯的工作是社會學科學取向的最好例證。韋伯作為一個德國的社會學家面臨着個人的兩難困境,他試圖突破這種困境:他能否同時既是科學家又是政黨政治活動的參與者?政治參與會不會犧牲科學的客觀性?致力於客觀性會不會成為他迴避當時重要的社會議題的藉口?最後,一個人如何在成為一個社會學家的同時又可以為建立一個美好社會而工作?韋伯是這樣解決這一衝突的:他強調社會學作為一門科學必須是價值無涉的,這意味着每一個社會學家應當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必須懸置他的價值立場。我們應當努力探究事物本身是什麼,而不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是什麼。韋伯清醒地知道,價值取向不可能完全被控制住,但是這仍然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目標。韋伯教導我們説,作為社會中的一員,社會學家應當秉持一定的政治立場。比如,我們應當為正義、平等、自由與其他值得追求的目標工作,但是這種努力應當儘可能與我們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努力分離開來。因為作為一個科學家,我們必須致力於描述與解釋人類社會。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縱然好聽,但如果我們不能努力控制來自自身的偏見,我們又怎麼確信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同樣,韋伯認為科學是一種探求本質的組織化和系統化的方法。

雖然科學宣稱試圖尋找真理,但是從根本上説,科學從未達致其所要追求的真理。科學是一種出色的理解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從來就不是完美的。雖然作為科學家,我們必須努力控制自己的偏見,但是我們所做的任何一項科學調查--我們所提的問題、所使用的概念、所採用的技術手段--都影響着我們對事物的發現。因此,我們所謂自己發現的真理從來就不可能是純粹的最終答案。這一事實適用於所有科學,尤其是社會科學。韋伯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倡導一種開放的科學,其中可以運用許多方法、可以採用很多視角、可以使用許多概念。韋伯認為,科學所存在的歧見是克服我們的偏見的一種有效途徑。他指出,科學家終其一生必須有這樣一種思想準備,即他們的觀點很可能被別人的所替代,因為新的證據不斷被發現,從而修正、改變或替代我們在某一特定歷史階段得出的結論。對於韋伯而言,科學並不是真理;它是一種不完美的方法,但是在探究事物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對於試圖尋求確定性的我們而言,這一事實是令人沮喪的!

科學因此是一個調查過程,它試圖去理解現實的本質。科學嘗試做到“客觀”:從其本身捕捉和理解“客觀事實”,而不是將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其上。顯然,與其他理解世界的方式一樣,科學是不完美的。與許多其他視角不一樣的是,對於科學這種視角來講,客觀性非常重要,科學家們常常試圖反思其研究中的預設及其不完美的地方。舉個例子,科學關注促使事情發生的自然原因(它假定所有自然發生的事件都是由其他自然緣由引發的),並且科學在其研究進程中只願意接受經驗證據(因為它假定諸如直覺與主觀形式不足以達成理解)。這種視角在理解世界並揭示其中的規律方面,有時候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科學只能夠解釋一部分現實,而不是全部。

科學研究對於理解世界而言是一種開放性的視角,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可以被爭論的。最終勝出的科學觀點往往是被經驗證據反覆論證並被科學家共同體仔細審查過的。然而即使是這樣,科學也有它自身的問題。比如,科學家經常關注那些非常瑣碎的事情,這些事情從常識的角度來看很容易被理解;他們常常沒有關注那些更為複雜且重要的事情。再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研究老鼠比研究人要容易得多,為什麼不能通過研究老鼠來理解人呢?有時候一個有創意的觀點往往會被忽視,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專家們所發現的。另外,科學家共同體是由少數有權威的學者把持着的,他們常常控制着研究的問題域。同時,在研究中也會存在倫理問題,比如作為研究對象的人權或動物權利,有時候也會有政府或者其他利益羣體假借研究之名歪曲事實或者否定某些政策。

雖然科學存在上述問題,但這絕不能成為我們忽視其在理解現實中的重要作用的口實。社會學家使用的獨特的、有創意的科學研究方式也不能讓我們忽視這樣的現實,即社會學是一種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科學方法。

社會學的意藴:一個小結

讓我們在這裏停下來總結一下社會學是什麼。這一部分介紹了社會學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也是一種研究視角。社會學關注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世界,它強調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因此受到社會互動、社會模式以及社會化過程的影響。社會學家關注三個核心問題,即人類的本質問題、社會秩序問題以及社會不平等產生的原因與造成的結果。社會學家研究社會、組織、社會制度、互動以及社會問題。最後,社會學是一門科學。與其他科學一樣,社會學採取特定的方法觀察研究這個世界,這種方法強調客觀性、證據、觀察、一般化、解釋以及一羣自我批判的競爭性學者共同體。

本文摘自(美)喬爾·M·卡倫著 張惠強譯《社會學意藴》。

雖然科學宣稱試圖尋找真理,但是從根本上説,科學從未達致其所要追求的真理。科學是一種出色的理解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從來就不是完美的。雖然作為科學家,我們必須努力控制自己的偏見,但是我們所做的任何一項科學調查--我們所提的問題、所使用的概念、所採用的技術手段--都影響着我們對事物的發現。因此,我們所謂自己發現的真理從來就不可能是純粹的最終答案。這一事實適用於所有科學,尤其是社會科學。韋伯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倡導一種開放的科學,其中可以運用許多方法、可以採用很多視角、可以使用許多概念。韋伯認為,科學所存在的歧見是克服我們的偏見的一種有效途徑。他指出,科學家終其一生必須有這樣一種思想準備,即他們的觀點很可能被別人的所替代,因為新的證據不斷被發現,從而修正、改變或替代我們在某一特定歷史階段得出的結論。對於韋伯而言,科學並不是真理;它是一種不完美的方法,但是在探究事物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對於試圖尋求確定性的我們而言,這一事實是令人沮喪的!

科學因此是一個調查過程,它試圖去理解現實的本質。科學嘗試做到“客觀”:從其本身捕捉和理解“客觀事實”,而不是將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其上。顯然,與其他理解世界的方式一樣,科學是不完美的。與許多其他視角不一樣的是,對於科學這種視角來講,客觀性非常重要,科學家們常常試圖反思其研究中的預設及其不完美的地方。舉個例子,科學關注促使事情發生的自然原因(它假定所有自然發生的事件都是由其他自然緣由引發的),並且科學在其研究進程中只願意接受經驗證據(因為它假定諸如直覺與主觀形式不足以達成理解)。這種視角在理解世界並揭示其中的規律方面,有時候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科學只能夠解釋一部分現實,而不是全部。

科學研究對於理解世界而言是一種開放性的視角,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可以被爭論的。最終勝出的科學觀點往往是被經驗證據反覆論證並被科學家共同體仔細審查過的。然而即使是這樣,科學也有它自身的問題。比如,科學家經常關注那些非常瑣碎的事情,這些事情從常識的角度來看很容易被理解;他們常常沒有關注那些更為複雜且重要的事情。再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研究老鼠比研究人要容易得多,為什麼不能通過研究老鼠來理解人呢?有時候一個有創意的觀點往往會被忽視,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專家們所發現的。另外,科學家共同體是由少數有權威的學者把持着的,他們常常控制着研究的問題域。同時,在研究中也會存在倫理問題,比如作為研究對象的人權或動物權利,有時候也會有政府或者其他利益羣體假借研究之名歪曲事實或者否定某些政策。

雖然科學存在上述問題,但這絕不能成為我們忽視其在理解現實中的重要作用的口實。社會學家使用的獨特的、有創意的科學研究方式也不能讓我們忽視這樣的現實,即社會學是一種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科學方法。

社會學的意藴:一個小結

讓我們在這裏停下來總結一下社會學是什麼。這一部分介紹了社會學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也是一種研究視角。社會學關注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世界,它強調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因此受到社會互動、社會模式以及社會化過程的影響。社會學家關注三個核心問題,即人類的本質問題、社會秩序問題以及社會不平等產生的原因與造成的結果。社會學家研究社會、組織、社會制度、互動以及社會問題。最後,社會學是一門科學。與其他科學一樣,社會學採取特定的方法觀察研究這個世界,這種方法強調客觀性、證據、觀察、一般化、解釋以及一羣自我批判的競爭性學者共同體。

本文摘自(美)喬爾·M·卡倫著 張惠強譯《社會學意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ldd9w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