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哲學的論文(通用多篇)

哲學的論文(通用多篇)

哲學的論文(通用多篇)

哲學論文 篇一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負有盛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同時又是一名敢言直諫的政治家、有深睿之見的思想家。只是由於文名太盛,人們對於後者就不怎麼注意罷了。自29歲中進士後,白居易一直為官從政,累官至刑部尚書,可謂位尊權重。安史之亂後,白居易鑑於朝綱不振,以其敏鋭的政治視角指陳時弊,力主改革政治,譴責統治者的專橫貪暴,強調為政要寬簡清廉。他不僅精通儒學,而且對道、法諸家思想亦頗有研究,並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以儒家為主、兼採道法的政治思想體系,尤以“刑、禮、道迭相為用”的觀點最為獨到。

儒家、法家、道家作為中國歷史上三大主流思想學派,其思想均一度成為社會的統治思想。受此影響,中國古代“治道”的主導體制經歷了西周春秋時的“禮治”——戰國至秦的“法治”——漢初的黃老之治——漢武帝后的“禮法合治”的歷程,“治道”的嬗變一直與儒、法、道諸家思想的爭鳴和相互消長相伴隨。當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採納後,“春秋大一統”的理念終於確立起來,思想觀念的一統也使政治思想的多元和爭鳴“百川歸一”。儘管此後出現過魏晉時玄學思潮和道家餘韻及唐時佛、道之興對儒家一尊的抗爭,但這些被視為異端學説的挑戰,並未撼動儒學正統政治思想一統天下的格局。因此,在白居易提出“刑、禮、道迭相為用”學説前,儒家“德主刑輔、禮法結合”的主張和宏觀政策一直被奉為治國之道的核心理念,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更是強調德禮在治國中的主導地位。

白居易通過對唐朝中期政治形勢的深刻洞察,以極為務實的態度提出了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刑、禮、道迭相為用”的治國理念。白居易説:“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惡,不能防人之情;禮者,可防人之情,不能率人之性;道者,可以率人之性,又不能禁人之惡。”鑑於刑、禮、道各有其獨特的治理功能並都存在缺陷,所以,白居易認為:“王化之有三者,猶天之有兩曜,歲之有四時,廢一不可也。”他還強調,三者必須“循環表裏,迭相為用”。他又提出,這三者具體應用於“治人”時,“懲惡抑淫,致人於勸懼,莫先於刑;⑿爸嫌,致人於恥格,莫尚於禮;反和復樸,致人於敦厚,莫大於道。”而應用於“治世”時,“衰亂之代,則弛禮而張刑;平定之時,則省刑而弘禮;清靜之日,則殺禮而任道。”(《白居易集刑禮道》)由此可見,白居易的治國理念既不同於激進法家商鞅、韓非等人,又相異於儒家“以禮為主,禮法合治”的二元觀念。他以兼容幷蓄的開明態度,根據刑、禮、道三者各自的治理作用,主張採用交替運用的方針。同時,白居易也打破了儒家禮主法次、禮先刑後的成式,主張刑、禮、道互為表裏,三者因事、因時、因勢的不同而各有輕重緩急。

無論是儒家的禮治還是法家的法治,其治道理論根據主要有二:一是根據受治主體的原始本性。法家通常認為人性本惡,因而主張“垂法而治”,輕視甚至完全否定道德教化的作用。而早期儒家與法家相反,通常認為人性本善(荀子例外),因而主張治國以道德教化為主、刑罰制裁為輔。二是根據治術對受治主體產生的實際效應。孔子説:“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可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可見,就對受治主體產生的效應而言,“德禮”明顯優於“法刑”。然而,法家卻持相反之見。商鞅認為:“禁奸止過,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商君書堂刑》)因而,法家開出的治世良方就是以嚴法重刑之苦藥以毒攻毒,使人在嚴刑恫嚇的威懾下,收斂惡性。從儒、法兩家治道的理論根據可以看出,他們的參照系均為受治主體,以人的本性和治術對人產生的效應為旨歸,即所謂“因人而治”,這就忽略了時與勢在政治實踐中的作用。白居易“刑、禮、道迭相為用”的政治觀的奪目之處就在於“因時變道”。在白居易看來,只有因時勢的變化而採用不同的治道,才能達到“適其宜,達其宜,則天下之理畢矣,王者之化成矣”的目的(《白居易集刑禮道》)。

總之,白居易“刑、禮、道迭相為用”説,突破了此前儒家代表人物主張的“德主刑輔”、以禮為治國之根本的成論,提出了根據刑、禮、道不同的治世用途,因事制宜,因勢制宜,因時制宜,循環表裏,迭相為用的主張。這種不墨守成規、敢於兼採諸家之長的治理觀念,對我們今天推進“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協調配合實現綜合治理,不無參考價值。

哲學論文 篇二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用洞穴比的喻來解釋理念論。“設想一些生活在地下洞穴的人;從洞穴地步有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向外面世界敞開的入口。他們從小就生活在洞穴裏,他們的腿和脖子被綁縛在一個地方而被固定在那裏,只許他們向前看,而不許回頭。在他們身後較遠的搞出有些燃燒的火光,在火與囚禁者之間的高處有一條路,你應該設想路邊已經築了一堵矮牆。”矮牆的另一邊有人拿着各種雕刻的人像以及動物模型,都高於這堵矮牆,火光將這些人工製品的影子投射在牆壁上,囚徒們都認為影子就是唯一現實。最後,一個囚徒掙脱了枷鎖,走出了洞口。看見了太陽。在陽光下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牆上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説,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

洞外的比喻,就是柏拉圖對世界的劃分。柏拉圖在其思想發展的後期,公開地揭露理念論所存在的種種矛盾,進行了認真的反思。在《巴門尼德篇》前半部分中,柏拉圖以巴門尼德之口揭露了理念論存在的種種矛盾和困難。首先,在什麼事物有理念的問題上遇到困難。柏拉圖對存在公正、美、善等諸如此類的理念毫無疑問。對是否存在火。水等自然物的理念則表現得猶疑不決。而對頭髮、污泥等低賤的無價值的東西。則堅決否認它們有理念。其次,是分有説中存在的困難。具體事物分有理念只有兩種方式,或者分有理念的整體,或者分有理念的部分。再次,證明理念是單一的方法也存在矛盾。最後,理念論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理念不可認識,既然理念世界與可感世界是分離的,那麼理念只能與理念相互關係,可感事物只能與可感事物相互關係,理念不可能與可感事物發生聯繫。我們是處在可感事物中的,根本無法認識理念。在柏拉圖看來,理念論之所以產生上述困難和矛盾,是由於人們用課件物體及與此相關的東西來討論需要安全用理性思考的東西。而理念世界是獨立的,不能以“現象世界”的規則來考慮。因此,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和困難,他就從研究理念與事物的關係轉到研究理念與理念的關係。柏拉圖將太陽比作“善的兒子”是智慧的最高點。

可見事物比作可理知事物。善給予知識的對象以真理,給予知識的主體以認知能力。善是真理和知識的源泉。真理和知識可以讓我們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們臣服於善,它們雖是相,但是卻是相的相,即善的某個個體,它們分有了善這一個相,卻不是善這個相本身。這就好比眼睛和光線可以讓人看見世界萬物,它們是太陽這個至高無上存在的具體存在,而太陽本身無法直視,只能通過形象去感受。我們為什麼可以感受到?因為我們的內心有善的種子,也就是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説”因為靈魂是不滅的。他認為,人的靈魂是不死的。人死了靈魂便從一個世界轉入另一個世界,然後又從那裏回來,所以它永遠不會消滅。既然靈魂是不死的,已經投生了許多次,看到了理念世界的一切東西,因此他獲得了所有一切理念的知識。因此,人的靈魂能夠把它以前所得的關於美德及其他事物的知識回憶起來,是不足為奇的。但是由於肉體遮蔽,人對理念的樣子無法清晰容易的看出。就像萊布尼茲説的“現實的知識來説不是天賦的,但很多可以稱為潛在的知識是天賦的,如大理石的紋路所構成的形象,在人通過工作發現它以前,就是在大理石之中的。”一定有一些理念是先天的存在在人的心中的。 關於理念的知識就不可能從感覺經驗中獲得,它只能是先天的。因為我們無法從感覺經驗中得到理念,那麼理念必然在感覺之先,就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之中了。只是以一種模糊的狀態存在而已。

這兩種不同的囚徒分別代表現實中兩種不同的人羣。一種是沒有受過教育不知道理念世界的人,一種是受過教育知道理念世界的人。柏拉圖和巴門尼德一樣否定了感覺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認為通過我們對事物的感覺經驗是無法認識理念世界的。認識理念世界只能通過“靈魂回憶説”。 我們的靈魂原本高居於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時它追隨神,無視我們現在稱做存在的東西,只昂首於真正的存在”,所以它對理念領域有所觀照,具備一切知識。但是後來靈魂附着於軀體之後,由於受到軀體的干擾和污染,因此而遺忘了一切。只有經過合適的訓練,靈魂才能回憶起曾經見過的東西。因此,回憶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學習不過是回憶而已”。 現實中不自由的人要想獲得自由,就必須努力使自己的肉體和靈魂擺脱束縛,從而達到對理念世界的認識和把握,以此使自己獲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哲學就是學習死亡的學問。因為只有靈魂脱離了肉體,才能回到原本的理念世界。

我們不能滿足於事物的“影子”。活在“洞穴”之中。應該透過物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質,這才是哲學家的使命。以至於康德甚至為哲學劃界。他認為物自體是無法把握的,因為我們畢竟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人。的確身在洞穴是理解不了外面世界的,除非走出洞穴擁抱陽光。

哲學論文 篇三

2016猴年春節前夕,熊貓阿寶又一次登上了中國的大熒幕,從第一部開始,夢工廠為電影注入的內涵就註定這絕不僅僅是一個逗人發笑的兒童動畫片,簡單的台詞,華麗的畫面卻囊括了浩瀚的中西方哲學。從一、二部中的“道法”、“禪宗”到如今的第三部經歷佛道的背景後,終於迎來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浩繁的儒學,能把宋明理學,尤其是陸王心學的要義內涵放進一部動畫片的心臟中,的確讓人膛目結舌。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靈界(英文為spirit,意為靈魂,精神)。因給烏龜大師在羽化成仙后便居住在靈界,所以網路上大多把靈界與凡界認知為傳統文化的“陰陽界”。而境外英文書籍中將王*明心理學中的靈明譯為“spirit”,所以接下來從“靈明”角度來理解。

在電影中的靈界,僅有混沌的萬物(是不真實的,由人心想象出的)與人物,人與萬物漂浮,人不依賴萬物生存,其實沒有肉體,僅存人心。王*明認為靈明把人與萬物分開來,使人不再依賴自然界而生存,人因此擺脱萬物混沌。片中的靈界僅存“天”、“地”(片中表現為亂石)。“人”,“萬物”與陽明的“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因此可把靈界看為是人心一點靈明的棲身之所,而天煞收走烏龜大師的“氣”,正是他的靈明。在靈界中,能改變世界的只有人。即人心主宰世界,而靈界的變化在電影中均由人物造成,也對應了陽明心學中人心之靈明的可變性,也涉及了“心生萬物”的過程,即王*明所説的,“但指其充塞處言之謂之身,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指心之發動處謂之意,指意之靈明處謂之知,指意之涉著處謂之物。

靈明先於良知,片中涉及良知處僅有天煞與烏龜在熊貓村(secret panda vlllige)發生矛盾的一處,只有藉助心之靈明,良知才能感受到,這一點會在後面詳細提出。

在電影發展到烏龜大師通知李山尋找兒子阿寶時,出現了第二個哲學具象“宇宙”,李山説是宇宙通知他去找尋兒子的,那麼這裏的宇宙(原文為universe,與陸九淵西譯的宇宙相同)有什麼深意呢?片中的烏龜通知李山,而烏龜是在靈界,靈界與宇宙是同一個東西嗎?是的。陸九淵曾説“吾心即是宇宙”,而“吾心即是宇宙體現了人對世界的主動性,是陸九淵體認世界與天理的方法與原則”。這與我們上文闡述的靈明是一致的,片中對這一象山心學的理論認知也頗為深入。具體表現在一個問題上,就是“我是誰?”(who am I)。阿寶練氣功,必須先悟出“我是誰”,與陸九淵的“先發明人之本心,然後使之博覽”是相通的。而陸九淵也極力推崇“心認識能力的無限性”也與阿寶最終能悟出氣功之真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因為阿寶的朋友們紛紛感悟出自己對阿寶的意義(即who am I)及阿寶自身的領悟才讓心掌控了時間與空間,使人靈明中的良知幻化為“氣”,從凡界傳入靈界,而阿寶最後能在靈界中自由行走不受束縛,也是因為心具有無限的創造力,能超越形體的侷限,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自由奔馳,領悟天理,記陸九淵口中的“此心本靈,本神,本明,本廣大,本變化無方”。

可能貫穿全片,使所有人牢記的一箇中文字便是“氣”(chi)。傳統儒學中一直有“氣生天地,天地生萬物”的事項,也是他的宇宙論架構。片中天煞能將所有人物的“氣”帶走,用氣戰鬥,其實這裏的氣與“太極”密不可分。這裏“氣”的內涵即為張載的氣學。是什麼構成宇宙(或靈界)的運動與變化,是人心,更是氣,因為人是“氣”的特殊聚散方式,所以天煞才能將各個大師的氣奪走,因為天地之氣與人之氣可以互相轉化,所以天煞所攜帶的氣會越來越強。而片中天煞在普通狀態時胸前烏龜的氣未閃綠光,腰間其他大師的氣也一樣,而在戰鬥狀態時烏龜的氣閃爍綠光(這一細節感謝知乎網友東瞄西咪),這一細節結合全片無天煞習得氣功的過程(烏龜阿寶都有)顯示了天煞根本不會氣功,自己不能發動自己本身的氣,所以才到處搶氣。

然而如何才能得到氣功的奧義呢?片中烏龜大師在山中打坐30年終得氣功,師父也準備用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即為悟,心旁一吾,這並不是格物致知,而是致良知。從“氣”的觀點來看人與世界,宇宙是同質同性的,不直接問諸內心而先探求外界是捨近求遠,捨本逐末。而只有問諸內心,得到良知,才能習得氣功,這也是為什麼天煞不能用氣的原因。天煞是邪惡的化身,卻在從前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們的良知被私慾遮蔽,內心的靈明沒有將其表現出來。摘錄陽明先生的一段話“良知者,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但人不知存,則有時而或放耳;雖昏塞之極,而良知未嘗不明,但人不知察,則有時而或蔽耳,雖有時而或放,其體實未嘗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謂良知亦有起處,則是有時而不在也,非其本體之謂矣”。人本心的良知不是外界強加的,也不是後天努力得到的,而是先天存在的。只有藉助靈明,即人之本心之澄明,人們的良知才得以體現。最後影片中有良知的靈明戰勝了邪惡之氣,也算是恰當的收尾。

《功夫熊貓3》在表面的中國元素下深藏了一顆中國哲學的心,用宋明理學中的氣學與陸王心學構成,不可謂不深奧,反觀中國動畫。.。.。連本土作戰都被完虐,美國的夢工廠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裏去了,該有怎樣的思考與改變呢?

哲學論文 篇四

摘要

德育所依存的是一個“人”的世界,一個充滿了鮮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傳統的灌輸式德育把德育過程當成是道德知識的識記過程,忽視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擺脱這種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條出路。

關鍵詞

哲學解釋學 德育 理解

隨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與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經成為民族之間和國家之間的普遍的心理需求。體現這種時代精神的理解理論探討的日益深入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機。本課題的研究借鑑了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的思想,他關心的就是人與世界最基本的狀態和關係。他認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關係,理解的過程發生在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個人類經驗的基礎。從理解方面來透視學校德育的現實,我們看到理解問題被極大忽視的狀況。

一、重識記輕理解

每一項道德內容都產生於人與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關係中,我們把這種關係稱之為“背景”。在現實德育中,這個“背景”常常被忽視,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識、行為表現卻受到過多的重視。傳統的德育讓學生知道了道德是什麼,卻又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這是因為學生僅僅反映了道德,而沒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對老師所講授的道德知識的識記,而是教師、學生和德育文本的視域融合。雖然各自的視域不同,但視域決不是封閉的。理解一開始,理解者的視域就進入它要理解的那個視域,隨着理解的進展而不斷擴大、拓寬和豐富。

二、未充分正視學生的前見

這裏強調的前見主要是指學生在理解之前已經具有的認知結構、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強制性灌輸習慣的影響,現行的德育還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統一性和同一性的特點。道德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學生對道德會產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歷史性意味着兩層意義:第一,理解是對歷史的理解,沒有歷史,理解便不可能,因為人是生活在歷史中的。第二,正因為理解是在歷史中展開的,因而也就具有歷史性。由於前見的存在,也由於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學生在同一德育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思想覺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1、善待前見

伽達默爾把前見區分為兩類。一類是“合法的前見”,即歷史賦予的,對理解有正價值的、人永遠無法擺脱的前見。它來自人對歷史文化的繼承。另一類是“盲目的前見”,指個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斷接觸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見解和觀念等,它們主要來自於人們對各種各樣權威的盲目順從。這種前見往往會妨礙學生正確理解的實現,使理解走向單一和死板。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應在克服之列。

2、把握時間間距

近代方法論解釋學把間距視為理解的障礙,伽達默爾的解釋學則強調我們與歷史之間存在的時間間距不僅不是理解的障礙,反而是我們不斷產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義源泉。間距是客觀存在的,從根本上説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過程中,教師理解學生需要時間,對學生的瞭解過程和對各種事件的分析處理過程就是時間間距發揮作用的過程。學生理解教師同樣也需要時間,這個過程可能比教師理解學生的過程更漫長。

三、積極融合視界

所謂視界融合不是簡單地服從或重疊,而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商談達成的關於特定話題的共識。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開自己的視界,受教育者做出應答。在這種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儘可能地從積極方面理解對方視界中的特殊性,同時儘可能地反思自己視界中的不合理成分,並通過清除這些不合理成分為接納對方的合理差異騰出空間,就是視界的共同區間即實現視界融合。

四、駕馭理解循環

在伽達默爾看來理解循環也是解釋循環。強調德育文本自身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就是強調德育文本有獨立於環境的永恆不變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觀性。強調歷史、社會等與德育文本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就是強調文本沒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讀者賦予的即文本的主觀性。哲學解釋學認為理解永遠是相對的,循環永遠不會消失,理解就是一個意義預期、籌劃與具體的理解相互循環的進程,這説明理解是發展的、前進的,也表明理解是開放的、無限的。受教育者與德育文本的視野融合並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終結,而是不斷的融合,從而不斷生成個體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 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2] 魯潔,王蓬賢。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3] 魯潔。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J]。教育研究,2000(7)。

[4] 陳海飛。理解與循環[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哲學論文 篇五

先秦時期雖然有百家爭鳴,但實際上,世之顯學,不過儒墨道法四家而已。其他各家之言,要麼在後世被融入這四家當中,要麼思維體系不夠精深,難以成家立説,以傳萬代。

一、儒墨道法四家政治哲學

1.儒

儒家在四家中生命力最強,幾乎與貫穿了全部中國政治思想史。究其原因,大概得益於其優秀的傳承體系,孔子提出有教無類,以致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傳承不絕。儒家注重教化,所以歷朝歷代,不管儒學是是否為當政要學,始終不見其式微。儒學昌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它極強的適應能力。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儒生的治國理論都會有新的發展變化,不斷吸收別家的觀點為己用。我們可以看到宋代近似於法家理論的功利主義大方光彩,維新的政見,卻出於應該是守舊的儒生們手中,這些儒生還從儒家經典裏找尋變法的理論支點。使祖宗不足法,也變成了儒家的思想。

儒學本就循自周公之政,一直都是作為一種統治模式的傳承而存在,既治民維君,又從天命、道德的角度限制君權。但不管“先王”周公對儒家創立的思想影響如何大,“萬世師表”、儒家“至聖”卻是孔子。儒家的政治哲學也已孔子的中心思想“仁”為立足點。

春秋時,人們把親近尊長、愛眾庶、忠君主皆稱為仁。孔子把春秋時期仁的觀念發展為系統的仁學,從各個角度論述了仁的本質、含義、致仁的方法。可總結儒家所倡導的王道政治,其要義在於修身先於政治,以美好的道德轉化出有道的政治。

2.墨

墨家的政治哲學主要是墨子的“尚同”、“天志”和“明鬼”。墨子主張人性本惡。與邊沁的功利主義一樣,以利害為出發點,認為人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出處事標準,為獲得利益,不惜作惡。因此需要統一百姓的行動標準,使個人不極端最求人私利,而是達到社會全體的公利,也就是邊沁所説社會總功利的最大化的概念。

墨子提出的方法是選立一個賢者為天子,然後向下一級一級選立不同的賢者幫助管理。然後以天子的標準為天下的標準,自下而上,一級一級絕對服從。這樣天下便可平治。

墨家與其説是一個學派,不如説是一個組織,社團。墨家信徒雖然在人數上能與儒家相提而論,但到秦時,其政治思想傳承大體滅絕。究其原因,不過兩點:一、長於技藝,少理論家。墨家的政治哲學思想,也不過墨子一人而已。二、墨家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廣大小生產者、小私有階層的利益。墨家的學説不利於君主專制統治,所以得不到官方支持。

3.道

道家的政治思想與儒家一樣,是不滿於現狀的抗議。道家與儒家構建的理想社會,也都是從古代社會的狀態找尋依據。不同的是,儒家遵從周公制禮作樂,主張積極有為,而道家則描述了更久遠之前的太古時期,從人類的最本源的自然狀態出發,提出政治上應當尊崇無為來達到與自然和諧一體的快樂狀態,即遵循老子所謂的“天道”。

道家的核心哲學觀念也就是一個“道”字。何為道?是一個相當抽象性的概念,概括來説道就是一種絕對的客觀真理。人們遵循道,就是遵循了自然發展的規律,是最好的存續方式。君王治國便是任由民間自然發展,不過多的干涉人民生活。如果説儒家的政治哲學是追尋“仁”以達到王道政治的目的,那麼,道家就是追尋“天道”以達到人類最自然合理的存續狀態。

4.法

法家的歷史觀與儒、道的“尚古”不同,法家強調“世異則事異”,主張“事異則備變”即社會歷史狀態不同,則社會治理方法也應該隨之而變,不能循古守舊。值得一提的是,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從社會物質生活資料的多寡和人口增長的因素來解釋社會歷史的變化。

法家對於人性的分析,近於墨家。法家認為人性無好惡之分,只是好利。在韓非看來,任何人與人的關係,都是利益關係。既然如此,君主治理國家時,就不能用道德教化。統治者要通過引導,使臣民對利的追求為統治者所用。用賞罰來規定獲利的秩序和方向。君主要控制利的獲得,既要滿足臣民對利的追求,又要使臣民私利的獲得與君主分不開,私利的獲得由君主控制,臣民就必須為君主效勞,從而強化了君主的權力。韓非的君主中心論和非道德主義與馬基雅維利的現實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結

中國古代政治哲學思想並非這寥寥幾千字所能概述,限於篇幅,只能大概介紹了對中國政治思想影響最大的先秦四家顯學。這些傳統政治哲學的發展,讓中國宗法社會在封建時代取得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不可否認,也很大程度上阻撓了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步伐。但是否因其一時的不合時宜而真視其為落後過時的東西呢?

最後以蕭公權先生的話作為結束:“平心而論,吾仁不得不承認吾國先民曾發現不少超越時地之政治真理,不獨暗合西哲之言,且在今日仍有實際之意義。良以古今之世雖殊,而人性大體若一。社會組織之方式與宗旨雖變,而維持社會生活之基本條件未改。西人有謂柏拉圖之《國家論》有現代之意義,亞里士多德之《政治學》歷久而不可廢者,荀子亦謂“類不悖,雖久同理”。”

哲學論文 篇六

摘要: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是人類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隨着現代化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主要是因為人類的不合理生產活動,導致了環境的惡化,環境的惡化誘發或加重了自然災害的發生,而自然災害的發生又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環境,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關鍵詞:科技發展、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

科技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首先必須得認識這個世界。

然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而且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也是一致的。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歷程。

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人類所改造的客觀世界的主體是自然環境;而自然環境和人口是人類歷史的自然前提,是使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環境、人口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人類世代繁衍的必由之路。

〔1〕然而,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生活成本的與日俱增,對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

人類在不斷地向大自然索取,資源日益匱乏,從而又加重了人類的生活負擔,這正在演變成惡性循環。

因此,在科技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在日後的科技發展中更好的保護環境,如何在環境、人口和社會的發展中找到協調發展的路徑,已成為目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人類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對待自然的態度從敬畏,到控制、剝削,直至自省是不斷髮展變化的辯證過程。

自然觀正是在人與自然界長期相互作用、影響下形成的;作為世界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自然觀是指“人們對自然界的總體認識,是關於自然系統的性質、構成、發展規律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等方面的根本看法”隨着人類對世界、對自然認識的不斷深入,人類的科學技術不斷髮展。

到現在社會科學技術已經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是人類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隨着現代化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主要是因為人類的不合理生產活動,導致了環境的惡化,環境的惡化誘發或加重了自然災害的發生,而自然災害的發生又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環境,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2〕人類的發展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人類科技的發展也經歷了同樣長時間的過程;然而對近代科技發展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也稱產業革命,是以1784年隨着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普遍應用,人類進入了蒸汽動力時代為主要標誌,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技術革命,它帶來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大機器生產取代了以往的手工作坊,人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強。

工業革命席捲歐洲大陸,英、法、德以及美國先後完成工業革命。

與此同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觀,人類第一次萌發了征服自然、改造物種的信念。

而且從此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人類開始使用機械進行生產勞動,同時也開展了化學在工業和農業的應用……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第一次這麼深刻的突顯出來,傳統的技術創新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巨大的社會財富;同時也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很多難題。

〔3〕正如有人評價:“科學方法與機械技術相結合,將創造出一種“新工具”,一種新的研究體系,它使得知識和物質力量結合在一起。

然而人類對技術的不適當的應用,使技術產生負面影響,造成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當環境嚴重污染、空氣質量惡化、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損耗、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鋭減、自然資源、能源日益枯竭和土地沙漠化時,卻以損害和剝奪了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後代人所依賴的資源為代價換換取少數國家和地區的環境的好轉,這導致了代內和代際環境權利的不平等,違背了生態倫理學的基本原則,造成了生態倫理困境”。

現代人雖然有巨大的技術力量,卻發現自己遠離了自然。

經濟發展可以為環境的改善創造條件,但並不能自動使環境得到改善,自覺採取環境保護措施才是環境改善的關鍵。

我們沒有必要非要等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再來保護我們的環境。

不要因為經濟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放鬆對環境的保護。

環境問題應該時刻關注,不應等到污染到一定程度再來保護環境。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和利用呈持續上升的趨勢,能源短缺成為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的制約。

人類通過對能源開發和應用的歷史及其結果的深刻反思,從20世紀後期開始有意識的彌補曾經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並將探索新的潔淨能源看作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致使能源的結構在發生着相應的變化。

1981年聯合國在內羅畢召開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這對於全球開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相對於傳統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類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的能源,包括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

可再生能源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而且資源分佈廣泛、潛力巨大,適宜就地開發和利用。

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能源系統的主體,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使對這些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可能。

據阿爾巴尼亞4月15日《世紀報》援引世界衞生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説,由於空氣污染,歐洲各國的人口平均壽命已減少了8。

6個月,而對於工業大國德國更為嚴重,該國人口平均壽命減少了10。

2個月。

瑞典科學家日前表示,郊區手機發射基站間的距離較遠,手機需要發出更強的電磁波來維持通話。

因此郊區住户使用手機時面臨的風險就更大。

美國科學家於2月15日發表的一份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孕婦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氣,那麼胎兒的DNA可能也會隨之受到損傷。

這項研究首次向人們揭示,婦女懷孕時暴露在燃燒後受到污染的環境中,

可以導致其腹內胎兒的染色體發生異常。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兒童環境衞生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是在對60名新生兒進行分析後,得出這一結論的。

作為一項大型研究計劃的一部分,

研究小組對這些新生兒暴露在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中的程度進行了監控(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主要是由於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燒或是在石化燃料的使用過程中產生的)。

為了測定暴露在污染環境中的程度,這些新生兒的媽媽、

一些懷孕婦女都要填寫問卷調查表,並且要在她們懷孕的最後3個月隨身攜帶便攜式的空氣監測器。

研究人員根據被調查者的平均污染水平,把這些孕婦的受污染程度分為高、中、低三組。

隨後,研究人員會對新生兒的臍帶血進行分析,

觀察他們攜帶DNA的染色體。

研究者發現,受污染程度低的孕婦,其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要明顯低於受污染程度高的孕婦所生的嬰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

這些都是發展中的一些負面效應。

這些新的問題都等待着人們去解決。

20XX年5月,太湖藍藻大規模暴發,水源地水質遭受嚴重污染,給無錫市羣眾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6月29日,家寶專程到江蘇無錫對太湖污染及治理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家寶還先後考察了朗盛(無錫)化工有限公司、帝斯曼檸檬酸有限公司,瞭解企業的污水處理情況。

在梅樑湖泵站和蠡湖展示館,他詳細詢問了調水引流和蠡湖水環境治理情況。

在蘆村污水處理廠,家寶向企業和地方的負責人瞭解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要求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提高污水處理技術工藝水平,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

針對太湖、巢湖和滇池的水污染事件,家寶指出,太湖、巢湖、滇池是長江水系的三顆明珠,周邊地區都是風景勝地,歷史文化悠久,城鄉經濟繁榮,但一個時期以來“三湖”污染日益加劇,水環境繼續惡化,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實行“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綜合治理,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的指導方針,通過全面、系統、科學、嚴格的綜合治理,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

使“三湖”湖體富營養化加重趨勢得到遏制,水質有所改善,逐步恢復“三湖”地區的自然風貌,努力形成流域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宜居環境。

他提出十點要求:

第一,當務之急是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預防藍藻再次大規模暴發,確保城鄉居民飲水用水安全。

第二,強化工業污染源的全面達標排放管理,禁止新上向“三湖”排放含氮、磷污染物的項目,從源頭上減少污染。

第三,加強污染處理設施建設並確保正常運行。

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和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污水集中處理率。

第四,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第五,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

實施濕地保護和恢復工程,建立生態湖濱帶,做好調水引流工作。

第六,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和社會參與的污染治理投入機制。

第七,科學論證,制定各個湖泊的綜合治理措施和技術解決方案。

第八,加強各方協調配合,太湖流域治理要建立高層次的組織協調機制,抓緊編制綜合治理方案。

第九,強化環境執法監督,加快制定太湖、巢湖、滇池等管理條例。

第十,落實防污治污責任制,把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基層、企業和個人。

總之,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最快的一百年,全球人口與經濟在迅猛增長。

然而,由於人類大多數成就以破壞和污染自然環境為代價,或者以少數人的利益損害多數人的利益為代價,

因此人類的'勝利是局部的,伴隨人類成就達到頂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達到了普遍化和嚴重化的程度。

當今世界第一次出現資源全面緊缺的現象,人口老齡化現象開始出現,

世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成為全球性問題,環境問題第一次成為社會的中心問題。

生態危機和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提出的挑戰是嚴峻的和全球性的,它再一次告誡

:人類必須依賴自然界的惡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必然的聯繫!科學技術的能力越為強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也就越為明顯“當代人類面臨的環境污、資源枯竭、生態危機,無不與現代科技的無節制使用有直接關係”現代科技也給人類生存造成了嚴重威脅!它所引起的負面效應成為籠罩在人類心理與文化中的陰影。

〔4〕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如政治法律觀念、倫理道德、文學藝術、哲學和宗教等,都應該對科學技術的雙重效應作出反應與反思。

而這些反應與反思作為當代文化的時代精神!又會影響與改變當代社會的政治文明與制度文明。

正如馬克思所説:“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説來才是人與人聯繫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現實生活要素;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礎。

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説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對他説來才成為人。

因此,社會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

在當今社會,由於環境問題成為國際性問題,

並與國際經濟關係、政治關係交織在一起以及環境保護成為世界性潮流,必然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

這就迫使我們必須立足於世界思考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問題。

我們要在世界觀、方法論、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與反思,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觀強調的是不僅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技術、自然環境等方面的綜合發展,也包括人的發展的全面的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反思人類傳統的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力圖將其轉變成了資源節約型發展模式,

倡導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節約能源與資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建立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可持續發展觀戰略的制定和實施,被認為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唯一出路,是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後社會發展模式的最佳選擇模式。

在我國,環境問題愈演愈烈,面對世界性的環境危機的挑戰,結合我國環境問題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恩格斯的環境哲學相關論述,以唯物主義哲學關於環境的理論為指導,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無疑會提供給我們堅實的理論依據和指導原則,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環境問題,剖析環境問題存在的根源,探索出環境問題的解決之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n5dy6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