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數學建模論文精品多篇

數學建模論文精品多篇

數學建模論文精品多篇

數學建模論文模板 篇一

【內容摘要】數學學科是國中教育體系中的關鍵課程,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特點,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應轉變數學知識的認知程度,增強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少國中數學教師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都在積極嘗試應用建模教學法,並取得不錯的效果。筆者通過對新課改下國中數學建模教學的重點探究和分析,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國中數學;建模教學

近年來,我國教育新課改不斷髮展與進步,對國中數學的教學要求也不斷提高,研究有效提高國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至關重要。國中數學教學知識具有抽象化的特點,內容較為枯燥,傳統的教師講解教學內容、學生接受知識灌輸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下國中生學習國中數學的發展需要,必須改進與完善有效的教學策略。數學建模作為數學知識在生活實踐的具體應用,在新課改下國中數學課程教學應用建模教學已是大勢所趨,是改善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此,在國中數學建模教學中,教師將人類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轉變為數學問題,引領學生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建模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一、藉助數學建模降低知識難度

在國中數學建模教學中,教師需以教學對象的心理特點、認知基礎和年齡特點為突破口,先從低起點的數學模型着手,並結合新課改的教學標準適當降低知識難度,讓學生易於掌握,促使他們整體參與學習。所以,國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建模教學中,選擇和使用的素材需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符合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經驗。利用這些生活現象引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對於他們來説較為熟悉更加易於接受與掌握,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在這裏以“用一次函數解決問題”教學為例,由於學生已經學習過一次函數的概念、性質、圖像和特徵等知識,知道一次函數的應用十分廣泛。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設計題目:某市出租車收費標準:不超過2千米計費為8元,2千米後按2.5元/千米計費,求:車費y(元)與路程x(千米)之間的函數表達式?這對於國中生來説在現實生活中較為熟悉,利用所學知識結合生活案例建立數學模型,並列出函數式:y=8+2.5(x-2)(x≥2)。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兩個變量之間的數量關係並不完全遵循同一個標準,應根據自變量不同的取值範圍,分別列出不同的函數表達式。

二、國中數學建模突出趣味教學

國中的心理特徵與年齡特點決定喜歡接受趣味教學,能夠親手參與實踐具有活動性質,且感性思維多於理性思維的教學模式。在國中數學建模教學中,教師需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授知識,從他們的興趣愛好着手,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其積極參與學習,促進學生建模能力的提高。而且國中數學教材中有不少有趣的現實情境素材,教師可以此為依託展開建模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並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為突出建模教學的趣味性,可利用現實生活的行程問題展開教學,藉助實例幫助學生學習知識,並練習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師可舉例:甲、乙兩地相距480千米,一輛公共汽車與一輛轎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沿公路相向而行,其中公共汽車的平均時速為40千米,轎車的平均時速為80千米,那麼它們出發後多少小時在途中相遇?學生閲讀完題目之後,利用學習用具進行建模,並模擬動畫演示,設兩車出發x小時之後相遇,根據題意列出算式:40x+80x=480,從而得出x=4。如此,不僅可讓課堂教學突出趣味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

三、國中數學建模注重思想方法

數學建模屬於一種思想方法,在新課改下國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還應傳授他們學習方法,使其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技巧。所以,建模教學應注重思想方法的傳授,讓學生真正掌握建模技巧、形成建模能力。因此,國中數學教師在兼顧知識教學的同時,應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建模意識和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善於使用建模思想,並運用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例如,教師可將二次函數與矩形相關知識結合在一起,設計題目:用長度為56米的鐵絲網圍成一個矩形養兔場,設矩形的一個邊長為x米,面積為y平方米,那麼當x為何值時,y的值最大?圍成養兔場的最大面積是多少?然後,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建模思想解題,根據題意矩形的一邊為x米,則其鄰邊為(56÷2-x)米,即為(28-x)米,得出函數式y=x(28-x)=-(x-14)2+196,因-1<0,當y=196時,x=14時,所圍的矩形面積最大。這道題目主要考察學生利用二次函數解決矩形面積最值的問題,教師應引領他們主動使用建模思想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其動手能力掌握建模技巧。

四、總結

在國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引入建模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舉措,教師需充分發揮建模教學的優勢和作用,讓學生知道建模思想的重要性,進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

數學建模論文模板 篇二

【論文關鍵詞】數學建模創新能力創新思維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闡述了數學建模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討論瞭如何在數學建模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探討了數學建模的教學模式。

1引言

當今世界,創新取代了傳統的比較優勢,已經無可替代地成為國家競爭戰略的基礎。

因此,加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也是我國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基本要求,創新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多年來的教育實踐證明,數學建模的教學與競賽活動在高等學校的創新教育中的地位和意義已是舉足輕重。

一年一度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活動是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直接組織領導,面向全國高校,規模最大,參與院校最多,涉及面最廣的一項科技競賽活動。其宗旨是“創新意識,團隊精神;重在參與,公平競爭”。自1992年舉辦第一屆競賽以來,參賽隊數以平均每年近30%的速度增加,2006年已達到864所院校9985個參賽隊的規模。正是由於數學建模競賽活動的深入開展,它積極地推動了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開展,並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2數學建模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圍繞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主題,積極探索教學改革之路,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數學建模與數學建模競賽,這個我國教育史上新生事物的出現,受到了各級教育管理部門的關心和重視,也得到了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關注。這主要是數學建模的教學和競賽活動有利於人才的培養,特別是人才的綜合能力、創新意識、科研素質的培養。也正因為如此,數學建模活動的實際效果正在不斷的顯現出來,“數學建模的人才”和“數學建模的能力”正在實際工作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數學建模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思維過程。數學建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數學建模競賽培訓都是圍繞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一核心主題進行的,其內容取材於實際,方法結合於實際,結果應用於實際。數學建模的教學和競賽培訓,為學生的探索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搭建了平台。數學建模的教學和競賽,注重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力、科學的思維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既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又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既有智力和能力要求,又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要求;既要求敢於競爭,又要求善於合作。數學建模真正體現了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優秀心理品質以及積極探索態度的良好結合。在數學建模的教學與競賽中,特別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耐挫折性,特別是提倡探索精神、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團隊協作精神等。知識創新、方法創新、結果創新、應用創新無不在數學建模的過程中得到體現。實踐正在證明,數學建模的教學與競賽活動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方法和途徑。

3在數學建模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並善於將創造能力化為創造性成果和產品的人才。儘管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個學科或一門課程的教學所能完成的,但大量的中外教育實踐充分證明,數學教育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因為數學中的理論和方法是人們從量的側面研究現實世界所得到的客觀規律,是研究各種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語言和工具。

而數學建模的過程則恰好是將數學中的理論和方法又重新應用於解決現實問題,即是理論來源於實踐又要服務於實踐的一個完美體現。這一過程高度反映了人的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

數學本身包含着許多重要的思想方法,比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從有限到無限的思想、歸納類比的思想、倒推逆向分析思維、試探思想等,其本質都是創造性思維方法。我們在數學建模的教學過程中不刻意地去追求運算技巧和方法,而將重點放在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上,運用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體會去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

數學上的歸納和類比思維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創新思維,著名的數學家拉普拉斯説過“在數學裏,發現真理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歸納和類比”。而大多數數學模型的建立、修改或改進,很多時侯都是依靠這種歸納與類比思維。在尋找模型求解的算法時,也常常用類比思維,利用相似的算法加以優化和改進而得到,有時甚至可以發現新的更好的算法。

發散思維是許多科學家非常重視的一種思維形式,科學家運用發散思維獲得重要發現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在數學建模的教學過程中倡導學生養成發散思維的習慣,通過一些具體的建模實例,讓學生感受到在科學上要敢於聯想,敢於突破條條框框,敢於標新立異。

逆向思維,即“反過來想一想”。人們思考問題時常常只注重於已有的聯繫,沿着合乎習慣的正向順推,但有時如果採用“倒過來”思考的逆向思維方式,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200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A題:奧運會臨時超市網點設計中的第三個問題:若有兩種大小不同規模的迷你超市(Mini—Supermarket)類型供選擇,給出圖2中20個商區MS網點的設計方案(即每個商區內不同類型MS的個數,並滿足題中三個基本要求:滿足奧運會期間的購物需求、分佈基本均衡、商業上盈利)。在設計MS網點時為考慮滿足商業上盈利這一要求,如果單從正面去考慮商業上的盈利模型,則有很多未知的因素無法確定,諸如商品種類、數量、價格、銷售額等,因而無法建立模型。但若運用逆向思維,從市場需求去預測可能的盈利能力,因為市場需求量可利用前述問題中已得到的商區的人流量的分佈,從而為後面的規劃模型的建立與求解提供了關鍵性的辦法。

4數學建模教學模式的探索

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首先接受的是基礎數學教育,雖然這一階段將決定着學生畢業後能否成為創新型人才,但學校要想培養出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基礎的數學教育是以知識傳授為主體的教與學的過程,多年來的事實證明,這一過程很難肩負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隨着數學建模與數學建模競賽這一事物的出現,人們很快發現,數學建模教學,尤其是數學建模競賽的培訓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條很好的途徑。經過多年來的摸索,我們對數學建模的教學模式做了如下探索。

第一,充分再現數學發現的思維過程。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儘管是前人創造性思維的成果,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處於再發現的地位,給學生展示數學發現的思維過程,就是引導學生重走數學知識的發現之路,使得學生的再發現得以順利完成。而這實質上也是對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培養過程。然而這一點常常被許多數學教師所忽視,他們只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而隱去了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這就無形地扼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而數學建模的教學卻能彌補基礎數學教學的這一缺陷,能讓學生在數學建模的過程中充分體會數學發現的創造性樂趣,從而培養其創新思維。

第二,更新教學形式。傳統的單一滿堂灌、填鴨式、保姆式的課堂教學形式,容易養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心理,不利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而要想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必須打破原有的單一教學模式,探索和嘗試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學形式。近幾年來,我們根據數學建模的具體要求,有意識的嘗試了不同於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多種不同的教學形式進行了優化組合,力求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的積極性,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5我校數學建模的教學模式

我校自1994年第一次組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來,已走過15年的風風雨雨。15年來,在利用數學建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我們不斷地反思並總結經驗和教訓。

經過多年來的反覆實踐和深入探索,我們以培養和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以數學建模選修課和數學建模競賽培訓課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以少數學生影響並帶動大多數學生參與數學建模活動體驗創新樂趣,作為我們制定數學建模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確定教學模式的宗旨。下面介紹我校數學建模的教學模式。

數學建模的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數學建模選修課。該課總課時36小時,由4或5位教師每人2或3次課講完,每位教師每次課主講一個數學建模方法方面的專題,專題的講解以先介紹案例再引出理論或先講述理論再介紹案例的方式進行,每位教師至少佈置一道題目,原則上要求每位學生在選修課學完後須上交一份作業,該作業可以是選做教師佈置的某一題,也可以自己找題並求解,以論文形式上交。由於時間的限制,選修課中沒有介紹論文寫作,所以對學生的作業論文並不做嚴格要求,只注重其內容中是否有閃光的創意之處,並作為後續選拔數學建模競賽選手的一個重要依據。

第二部分:數學建模競賽培訓課。培訓課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軟件和數學建模方法的培訓。軟件培訓主要介紹的MatLab、Spss、Lingo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數學建模方法包括:最優化方法建模、微分方程建模、數理統計方法建模、層次分析法建模、網絡圖的方法建模、神經網絡建模、模糊數學建模、遺傳算法建模、概率仿真建模。第二階段是專題培訓。首先從歷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題目中選出9個分為3組,然後由3位多年來的資深指導教師講解如何審題、破題;如何查找資料、整理資料;如何分析問題、建立模型;如何分析並尋找合適的算法並對模型進行求解;如何對模型求解結果進行分析並加以修改或改進;最後告訴學生如何對自己所做的工作加以總結並寫成一篇規範的科技論文。第三階段是模擬競賽。給定三個題目,由各參選隊任選一題,要求按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所有規則進行模擬競賽。三天後各隊提交一篇論文,最後選定其中最好的10個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參考文獻

[1]謝雲蓀,成孝予,鍾守銘。轉變教育思想提高數學素質培養創造性人才[J]。工科數學,1997,13(6):132—136。

[2]傅英定,成孝予,彭年斌等。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研究與實踐。電子高等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181—184。

[3]安正玉,鄧正隆。本科教學應突出創造能力的培養[J]。高等科教管理,1997(2):43—46。

[4]李心燦。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些實踐與思考[J]。工科數學,1999,15(6):35—41。

[5]韓中庚等。數學建模競賽—獲獎論文精選與點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01—216。

[6]張仁麗,李捷飛,邱霆。MS網點的合理佈局[J]。工程數學學報2004,21(7)29—35。

數學建模論文模板 篇三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數學在各種領域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顯著“高技術實質即數學技術”這一觀點廣受肯定,有關數學的應用性也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和重視。為了反映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教育在培養學生時,除了要求其掌握理論知識以外,還要求其能夠利用數學思想及方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實際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最終成為同社會及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應用型人才。而這種利用數學思想分析實際問題,找到數學關係及規律,並將該問題轉變為數學問題,構建相應的數學模型,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即數學建模。為此,各高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時,必須注重加強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提升。

一、對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認識

所謂的“應用型人才”,指的是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及專業技能在社會及經濟活動中予以正確實踐的專業化人才,也是具備生產一線基礎知識及技能,專門從事一線生產的人才。社會對於應用型人才提出瞭如下要求:不僅具備紮實的基礎,寬泛的知識面,較強的應用能力,還具有較高的素質,擁有創新及團隊合作意識。其突出特點即知識面寬廣、理論基礎深厚,可以講所學知識正確地應用於相關行業領域,同時,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於人才需求的逐步變化,還具有進一步接受教育與汲取新知識的能力,能夠逐步擴展同職業相關的學科能力。

隨着我國各大高校擴招力度逐步加大,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朝着大眾化趨勢發展,傳統學術型或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為此,不少發達國家紛紛提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發展應用型高校”等戰略方針。其中,德國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成立了首座應用型科技大學,專門培養和發展應用型人才,並受到了普遍的歡迎,此外,美、英、日也紛紛建立了應用型高校。近些年來,我國各大院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由於認識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應用型培養方案及實施過程仍存在諸多問題,培養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經多年探索,結合數學在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相關要求,藉助於數學建模加快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數學建模對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實作用分析

數學建模需要利用數學知識、語言及方法,對實際問題進行刻畫,對於已建立的模型通過推理、證明、計算等,並通過數學軟件來求解,對求出的結果同實際問題相似合。具體而言,數學建模對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作用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有助於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

鑑於實際問題往往相對複雜,因此,數學建模時需要蒐集大量的數據及信息,並對這些數據進行篩選、分析和處理,建模時通常需要對模型進行假設、建立、求解,並對模型的計算進行設計,利用計算機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和檢驗,將結果同實際問題進行擬合,此過程在短暫的時間內,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因此,數學建模過程往往需要組建一個團隊,要求學生相互之間、師生間以及與社會間進行有效地溝通與合作。因此,數學建模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這方面恰恰是社會對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二)有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

由於數學建模過程中所涉及的數據多數雜亂無章,因此,要求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篩選,去粗取精,經過一系列歸納、整理、加工、提煉與總結,對已知條件進行量化,並對數學關係進行恰當描述,最終組建出相應的數學模型,再通過所學理論及方法對該模型進行求解。為了簡化實際問題,必須針對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對其中可忽略不計的因素進行判斷,這要求學生必須對實際問題具有深刻地理解,明確研究目標及數學背景,以完成這一創造性的過程。此外,數學模型必須對實際問題進行真實、近似地刻畫,以求所構建模型能夠近乎完美、全面地表達這一實際問題,同時,還要求該模型容易求解,為此,必須對該模型進行不斷改善,要求學生可以進入更深的知識層面中,反覆產生更多新問題,往復循環,從而實現學生創新能力地逐步提高,滿足應用型人才的相關要求。

(三)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培養

數學建模實質上就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及方法解決社會實踐問題的過程,要求學生除了具備紮實的數學基礎及邏輯思維能力以外,還對實際問題的背景具有一定的瞭解,能夠對所具備的各類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數學建模數據龐大而又複雜,因此,處理數據不僅需要分析和綜合,還需要抽象、概括、比較、類比等多個過程,經過如此種種的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全面分析及綜合思考能力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逐步加強了個人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培養,這也是成為應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四)有助於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通常而言,以實際問題為依據所抽象和建立起的數學模型往往十分複雜,因此,數學模型求解過程也很困難,甚至難以求出解析解,即使可以求得也因過於複雜而缺乏足夠的應用價值。因此,求解數學模型時需對計算方法進行設計和編寫,利用數學軟件對該數值解進行計算,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數學軟件及計算機操作及運用能力,經這些過程的鍛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也勢必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此外,數學建模需進行調研,對數據進行廣泛蒐集和補充,此即培養應用型人才中所格外關注的踐性。

(五)全面體現了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性

數學建模中存在許多較為典型的案例,例如,“最優化捕魚策略”,“投資收入及風險”等等,這些都凸顯了數學知識強大的應用性。因此,數學建模已經成為數學應用的必經之路,也是將數學和社會實踐聯繫起來的樞紐和橋樑。數學建模需藉助於數學知識及方法,對所需解決的問題進行刻畫,同時,數學建模還必須對所計算的結果同實際問題相似合,其全面體現了數學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性,這方面同社會對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是相互契合的。

(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及表達能力的培養

數學建模要求學生自主分析、探索和解決問題,無論是數據收集、補充、完善,還是構建模型,都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其中,獨立解決求解等過程,此外,建模需要全面運用各個專業學科知識,掌握不同的背景資料,科學判斷和取捨相關數據,同時,要求自主查詢實際問題所涉及到的知識及資料,所有這些都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數學建模過程要求採用學生自己的語言對實際問題進行描述和解決,需要深度地溝通和交流,也需要對論文進行寫作,因此,這些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時,一個顯著特點即要求其具備繼續教育及汲取新知識的能力,能夠拓展同職業相關的理論專業知識及技能,而數學建模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及語言表達能力,為他們進一步汲取新知識、提高新技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這樣説,經過數學建模的系統化訓練,學生收穫了探索實際問題的真實體驗,提高了信息收集、篩選、分析及運用能力,明白了分享與合作的重要性,鍛鍊了洞察力、意志力、自主學習、語言表達、專業知識綜合運用、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所有這些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保持一致。因此,數學建模在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三、提高大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若干建議

(一)設立專門的數學建模課程

高校應設立專門的數學建模課程,要求數學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數學建模知識及能力,一方面,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及應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將數學建模和學科知識理論相結合,遊刃有餘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及方法。利用實踐問題及典型案例,靈活穿插於課程教學之中,使學生逐步提高數學建模能力,並對數學建模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與數學建模相結合

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教學還是數學建模競賽輔導,都必須將課堂主體這一地位讓出來,讓學生自主進行案例閲讀、信息蒐集及處理、模型建立及討論,將大家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與思考,提高其學習興趣,同時,充分發揮其潛力,提高其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朝着應用型人才方向發展。應用型人才培養要體現專業優勢,它與數學建模是緊密聯繫的。在實際培養過程中,要以數學科目為基礎,運用數學軟件等工具,為數學建模提供必要的支持,併為日後在社會實踐中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抓好建模教學兩大階段

一是在全校範圍內開設建模課程,便於有興趣的學生學習基礎性的建模知識,接觸簡單的問題及模型,瞭解數學建模課程的基本方法和內容;二是暑期強化培訓階段,為了更好地應對數學建模競賽,必須對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進行強化鍛鍊,提高其數學應用能力。在這兩個階段內,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暑期培訓主要針對的是有一定專業基礎、自主動手能力較強、建模積極性較高的學生。因此,在這個階段,應選擇歷屆數學建模競賽題向學生進行講解,由擁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進行專題報告,同時,組織大學生對競賽進行模擬,由往屆學生傳授競賽經驗,使學生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創新能力。

(四)設立數學建模小組及建模協會

在教學培養中設立數學建模競爭小組,依據現有師資力量,對不同資質、興趣、特長和專業的教師進行分組。不同類型小組負責指定工作內容,要保證培訓、學習和競賽目標的高效完成。此外,還可設立相應的建模協會,組建對外開放的數學建模實驗室,建模協會每年定期在校園內舉報建模競賽,請教師或歷屆獲獎學生進行建模知識講座,對數學建模進行宣傳,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優秀參賽人員的選拔奠定基礎,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業餘文化生活,還提高了其科研水平。

數學建模論文格式 篇四

論文格式要求

一、頁面佈局説明:頁面大小採用標準A4紙張大小,(210mm×297mm),頁邊距上、下、左、右各25mm。

二、題名

按照已發表論文如實填寫。

三、作者

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採用如下寫法:姓前名後,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的第一個字母大寫,複姓連寫,姓名均不縮寫。示例:ZHANG Aixin(張愛新),ZHENG Ting(鄭挺), ZHUGE Hua(諸葛華)。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遵從國際慣例。多個作者之間用空格隔開。作者單位(中文,英文) 加圓括號置於署名下方。包括單位學校、學院、郵編3項。

四、內容摘要

要求: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中文摘要前加“摘 要:”作為標識;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為標識。

五、關鍵詞

關鍵詞以分號隔開。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中文關鍵詞前冠以“關鍵詞:” 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冠以“Key words:”作為標識。例如:

關鍵詞:汽油機;燃爆控制;電子點火;模糊邏輯

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

六、參考文獻

(一)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

內容需要下載文檔才能查看

1、每一引文對應一個指示序號,以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手動插入,設定上標。如:[1]、

[2]、?。

(三)文後參考文獻表的編排格式

參考文獻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表於文後;表上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參考文獻條目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號標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一致。正文中的指示序號通常在與引文對應的標點符號的右上角。每一參考文獻條目中的標點符號全部在英文狀態下輸入。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專著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頁碼(任選)。 如:

[1] 劉國鈞, 陳紹業, 王鳳翥。 圖書館目錄[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 15-18.

2.期刊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頁碼。 如:

[3] 何齡修。 讀顧城《南明史》[J]。 中國史研究, 1998, (3): 167-173.

3.論文集和以書代刊的連續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A]。 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 原文獻題名 1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如:

[5] 鍾文發。 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 趙瑋。 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 西安: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6. 468-471.

4.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N]。 報紙名, 出版日期(版次)。 如:

[7] 謝希德。 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 人民日報, 1998-12-25 (10)。

5.國際標準、國家標準

[序號] 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如:

[9] GB/T16159-1996,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6.專利

[序號] 專利所有者。 專利題名[P]。 專利國別: 專利號, 出版日期。 如:

7.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 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 引用日期(任選)。 如:

[13]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pub/, 1998-10-04. (“[EB/OL]”意為網上公告)

[12] 萬錦坤。 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DB/CD]”意為光盤數據庫,另較常用的[DB/OL]意為網上數據庫)

8.古籍:

[序號] [朝代]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任選)起止頁碼。

[3] [清] 沈家本。 沈寄簃先生遺書(甲編)[M]。43.

9.譯作:

[序號] [國別]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譯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頁碼。

[5] [英]詹寧斯, 瓦茨。 奧本海國際法(第九版) [M]。 王鐵崖, 陳公綽, 湯宗舜, 周仁譯(或王鐵崖等譯)。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5. 78.

10、外文論文類參考文獻格式為: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刊名(斜體)。 年, 卷(期): 起止頁碼。

[3] Lisa A. Barbet & John Michael. Money Laundering: An International Challenge [J]。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5, (62): 162-163.

數學建模論文模板 篇五

本文從數學建模競賽的動員組織情況、具體競賽過程、獲獎情況和今後的工作方向四個方面對我校數學建模競賽活動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

教育國的核心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高校中參加人數最多、影響最廣泛的學科競賽之一,此項賽事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聯合主辦,迄今已舉辦21屆,它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未來也將日益顯現它這方面的作用。長春理工大學從1996年開始參賽,成績斐然,已累計獲得國家級獎40餘項,年均3項,20xx年我校共有51隊153人蔘加全國賽,是吉林省除吉林大學外參賽隊數最多的高校。其中9隊獲得國家一等獎,11隊獲得省一等獎,21隊獲省二等獎,8隊獲省三等獎,獲獎率位居吉林省參賽高校前列。這主要歸益於以下幾方面:

一、賽前的動員及組織情況

賽前周密的宣傳組織工作是本次大賽取得成功關鍵因素之一。我校一直把組織數模競賽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活動納入了全年工作日程,專門成立了數學建模競賽領導小組,協調、督促、組織數學建模競賽各項準備活動。通過海報、課堂、網站等多種形式宣傳開展數學建模活動,鼓勵各學院學生踴躍報名。

二、競賽具體過程管理和實施情況

由專人統籌負責競賽工作。從每年四、五月份開始採取校級、省級競賽層層選拔的制度,把最優秀、最渴望參賽、最有能力的隊員吸納進來組成國家賽參賽隊伍。對於國賽隊員將認真組織賽前培訓和輔導工作。

三、本年度競賽獲獎情況分析

今年我校共有51個隊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家獎9項,省級獎40項,獲獎率幾近100%。

四、競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擬解決的措施

1.競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還是數學軟件使用和寫作兩方面,在今後的培訓和其他級競賽中應加強這兩方面的訓練。另外宣傳力度也有待加強。

2.今年全國賽我校51隊中有35支代表隊選擇了A題,此題是交通佔道問題對城市交通能力的影響問題,實質是利用數學方法建立模型,需要學生有較好的微積分、常微分方程、運籌學等課程基礎,正是由於我校平時對大一大二的數學基礎課的精心講解和嚴格要求才使得我校學生有信心也有能力作出此題並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績,今後我們將繼續加強數學基礎科的教學工作,同時注意在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參加建模的興趣。並希望以數學建模工作為平台,通過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數學建模教學與研究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競賽推動教學研究,以教學研究提高競賽質量。B題選擇隊數相對較少,原因主要是該題是關於碎紙文字的拼接復原模型,需要隊員熟悉算法,精於編程,大多數同學不敢碰此題原因就是編程能力過弱。

3.國家賽獲獎結果反映出理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光電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獲獎人數佔到98%,創新實驗班參賽人數並不多,僅佔總人數的33%,特別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創新實驗班僅有8人蔘加,不及總人數的6%。

五、對學校的建議和意見

1.認真組織各級數學建模競賽,建議提前到3月中旬組織校數學建模競賽,改進選拔方式,通過評審、教師推薦、答辯精選國賽參賽隊員,加大對數學軟件、算法的培訓;5月下旬到7月中旬,利用週六對選拔出的學生進行實戰培訓,建議全體隊員模擬實戰,完成3-4道往年的競賽題目,並提交論文,指定專門教師負責指導。

2.進一步宣傳發動,動員更多的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特別是加大對計算機學院的宣傳力度,爭取更多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特別是動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創新實驗班的同學參賽。

3.繼續舉辦大學生數學建模培訓,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提高水平。組織教師精講獲國家獎的。同時每年選派2至3名指導教師參加建模交流會議及理論學習,也讓更多教師參與數學建模類教改科研項目,將數學建模作為一件可持續發展的項目開展。

4.抓好數學建模基地建設,定期做講座和研討,打造一支高素質建模指導教師隊伍。

數學建模競賽是一項長期、可持續、與實踐結合密切、應用前景極好的學科競賽,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摸索出一套適合我校競賽組織活動的規範化體系。

數學建模論文模板 篇六

走美杯”是"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的簡稱。

"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中國青少年數學論壇是中國少年科學院創新素質教育的品牌活動。20xx年,由國際數學家大會組委會、中國數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少年科學院成功舉辦了首屆"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中國少年數學論壇,至今已連續舉辦七屆,全國三十多個城市近三十萬人蔘與了此項活動,在全國青少年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中國青少年數學論壇活動是一項面對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二年級學生的綜合性數學活動。通過"趣味數學解題技能展示"、"數學建模小論文答辯"、"數學益智遊戲"、"團體對抗賽"等一系列內容豐富的活動提高廣大中國小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和數學應用能力,培養他們一種正確的思想方法。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先生兩次為同學們親筆題詞"數學好玩"和"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大大鼓舞了廣大青少年攀登數學高峯的熱情和信心,使同學們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從"學數學"到"用數學"過程的轉變,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數學文化的傳播與普及。

"走美"活動已連續舉辦七屆,近30萬青少年踴躍參與,已取得良好社會效果,並被寫入全國少工委《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試行)》,向全國少年兒童推廣。

“走美”作為數學競賽中的後起之秀,憑藉其新穎的考試形式以及較高的競賽難度取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近年來在重點中學選拔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客觀地説“走美”一、二等獎對小升中作用非常大,三等獎作用不大。

1、活動對象

全國各地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二年級學生

2、總成績計算

總成績=筆試成績x70%+數學小論文x30%

筆試獲獎率:

一等獎5%,二等獎10%,三等獎15%。

3、筆試時間

每年3月上、中旬。

報名截止時間:每年12月底。

走美杯比賽流程

1、全國組委會下發通知,各地組委會開始組織工作

2、學生到當地組委會報名,填寫《報名表》

3、各地組委會將報名學生名單全部彙總至全國組委會

4、全國"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趣味數學解題技能展示初賽(全國統一筆試)

5、學生撰寫數學建模小論文

6、全國組委會公佈初賽獲獎名單並頒發獲獎證書

7、獲得初賽一、二、三等獎選手有資格報名參加暑期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交流活動。

8、各地按照組委會要求提交數學建模小論文

9、前各地組委會上報參加全國總論壇學生名單

10、全國總論壇和表彰活動

數學建模論文模板 篇七

論文關鍵詞:數學建模數學應用意識數學建模教學

論文摘要:為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切實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析了高中數學建模的必要性,並通過對高中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調查分析,發現學生數學應用及數學建模方面存在的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了關於高中進行數學建模教學的幾點意見。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在它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和各種各樣的應用問題緊密相關的。數學的特點不僅在於概念的抽象性、邏輯的嚴密性,結論的明確性和體系的完整性,而且在於它應用的廣泛性,自進入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以來,數學科學的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正在從國家經濟和科技的後備走到了前沿。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計算機的迅猛發展,數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擴充使得數學已成為當代高科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已成為一種能夠普遍實施的技術。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也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國際數學界普遍贊同通過開展數學建模活動和在數學教學中推廣使用現代化技術來推動數學教育改革。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普遍都十分重視數學建模教學,把數學建模活動從大學生向中學生轉移是近年國際數學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我國的數學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數學與實際、數學與其它學科的聯繫未能給予充分的重視,因此,高中數學在數學應用和聯繫實際方面需要大力加強。”我國普通高中新的數學教學大綱中也明確提出要切實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能初步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這些要求不僅符合數學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知道許多重要的數學概念、方法和結論,而且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去處理和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而數學建模通過"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求解數學模型,回到現實中進行檢驗,必要時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實際"這一過程,促使學生圍繞實際問題查閲資料、收集信息、整理加工、獲取新知識,從而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和能力。數學建模將各種知識綜合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中,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必備手段之一,是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因此有計劃地開展數學建模活動,將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數學建模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不怕吃苦、敢於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培養自律、團結的優秀品質,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具體的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建模比較感興趣,並不同程度地促進了他們對於數學及其他課程的學習.有許多學生認為:"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依靠數學,平時做的題都是理論性較強,實際性較弱的題,都是在理想化狀態下進行討論,而數學建模問題貼近生活,充滿趣味性";"數學建模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的聯繫,感受到數學問題的廣泛,使我們對於學習數學的重要性理解得更為深刻"。數學建模能培養學生應用數學進行分析、推理、證明和計算的能力;用數學語言表達實際問題及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語言表達數學結果的能力;應用計算機及相應數學軟件的能力;獨立查找文獻,自學的能力,組織、協調、管理的能力;創造力、想象力、聯想力和洞察力。由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當前我國高中學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和建模能力如何呢?下面是節自有關人士對某次競賽中的一道建模題目學生的作答情況所作的抽樣調查。題目內容如下:

某市教育局組織了一項競賽,聘請了來自不同學校的數名教師做評委組成評判組。本次競賽制定四條評分規則,內容如下:

(1)評委對本校選手不打分。

(2)每位評委對每位參賽選手(除本校選手外)都必須打分,且所打分數不相同。

(3)評委打分方法為:倒數第一名記1分,倒數第二名記2分,依次類推。

(4)比賽結束後,求出各選手的平均分,按平均分從高到低排序,依此確定本次競賽的名次,以平均分最高者為第一名,依次類推。

本次比賽中,選手甲所在學校有一名評委,這位評委將不參加對選手甲的評分,其他選手所在學校無人擔任評委。

(Ⅰ)公佈評分規則後,其他選手覺得這種評分規則對甲更有利,請問這種看法是否有道理?(請説明理由)

(Ⅱ)能否給這次比賽制定更公平的評分規則?若能,請你給出一個更公平的評分規則,並説明理由。

本題是一道開放性很強的好題,給學生留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不少學生都有精彩的表現,例如關於評分規則的修正,就有下列幾種方案:

方案1:將選手甲所在學校評委的評分方法改為倒數第一名記1+分,倒數第二名記2+,…依次類推;(評分標準)

方案2:將選手甲所在學校評委的評分方法改為在原來的基礎上乘以;

方案3:對甲評分時,用其他評委的平均分計做甲所在學校評委的打分;

然而也有不少學生為空白,究其原因可能除了時間因素,學生對於較長的文字表述產生畏懼心理、不能正確閲讀是重要因素。同時,一些學生由於不能正確理解規則(3),得出選手甲的平均得分為,其他選手的平均得分為

,從而得出錯誤結論。不少學生出現“甲所在學校的評委會故意壓低其他選手的分數,因而對甲有利”的解釋,而沒有意識到作出必要的假設是數學建模方法中的重要且必要的一環。有些學生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提出了“規則對甲有利”的理由,例如:排名在甲前的同學少得了1分;甲所在學校的評委不給其他選手最高分(n分),所以甲得最高分的概率比其他選手高;相當於甲所在學校的評委把最高分給了甲;甲少拿一個分數,若少拿最低分,則有利;若少拿最高分,則不利;等等。以上各種想法都有道理,遺憾的是大部分學生僅僅停留在這些感性認識和文字説明上,沒能進一步引進數學模型和數學符號去進行理性的分析。如何衡量規則的公平性是本題的關鍵,也是建模的原則。很少有學生能夠明確提出這個原則,有些學生在第2問評分規則的修正中,提出“將甲所在學校的評委從評判組中剔除掉”,這種辦法違背實際的要求。有些學生被生活中一些現象誤導,提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評分規則修正方法,而不去從數學的角度分析和研究。

通過對這道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題解答情況的分析,我們瞭解到學生數學建模意識和建模能力的現狀不容樂觀。學生在數學應用能力上存在的一些問題:(1)數學閲讀能力差,誤解題意。(2)數學建模方法需要提高。(3)數學應用意識不盡人意數學建模意識很有待加強。新課程標準給數學建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中學數學建模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機,相信隨着新課程的實施,我們高中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和建模能力會有大的提高!

那麼高中的數學建模教學應如何進行呢?數學建模的教學本身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模式,數學建模課程指導思想是:以實驗室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目標來組織教學工作。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利用數學理論和方法去分折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提高他們分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數學建模以學生為主,教師利用一些事先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查閲文獻資料和學習新知識,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討論和辯論,主動探索解決之法。教學過程的重點是創造一個環境去誘導學生的學習慾望、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增強他們的數學素質和創新能力,強調的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知識與結果。

(一)在教學中傳授學生初步的數學建模知識。

中學數學建模的目的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掌握數學建模的方法,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時將數學建模中最基本的過程教給學生:利用現行的數學教材,向學生介紹一些常用的、典型的數學模型。如函數模型、不等式模型、數列模型、幾何模型、三角模型、方程模型等。教師應研究在各個教學章節中可引入哪些數學基本模型問題,如儲蓄問題、信用貸款問題可結合在數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中一些不大複雜的應用問題,帶着學生一起來完成數學化的過程,給學生一些數學應用和數學建模的初步體驗。

例如在學習了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後,通過下面的應用題讓學生懂得如何用數學建模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例:客房的定價問題。一個星級旅館有150個客房,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實踐,旅館經理得到了一些數據:每間客房定價為160元時,住房率為55%,每間客房定價為140元時,住房率為65%,

每間客房定價為120元時,住房率為75%,每間客房定價為100元時,住房率為85%。欲使旅館每天收入最高,每間客房應如何定價?

[簡化假設]

(1)每間客房最高定價為160元;

(2)設隨着房價的下降,住房率呈線性增長;

(3)設旅館每間客房定價相等。

[建立模型]

設y表示旅館一天的總收入,與160元相比每間客房降低的房價為x元。由假設(2)可得,每降價1元,住房率就增加。因此由可知於是問題轉化為:當時,y的最大值是多少?

[求解模型]

利用二次函數求最值可得到當x=25即住房定價為135元時,y取最大值13668.75(元),

[討論與驗證]

(1)容易驗證此收入在各種已知定價對應的收入中是最大的。如果為了便於管理,定價為140元也是可以的,因為此時它與最高收入只差18.75元。

(2)如果定價為180元,住房率應為45%,相應的收入只有12150元,因此假設(1)是合理的。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增強數學建模意識。

首先,學生的應用意識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面對實際問題,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認識到數學是有用的。二是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藴含着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他的身邊。其次,關於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在數學教學和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指導中,介紹知識的來龍去脈時多與實際生活相聯繫。例如,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等量關係和不等量關係”以及“變量間的函數對應關係”、“變相間的非確切的相關關係”、“事物發生的可預測性,可能性大小”等,這些正是數學中引入“方程”、“不等式”、“函數”“變量間的線性相關”、“概率”的實際背景。另外鍛鍊學生學會運用數學語言描述周圍世界出現的數學現象。數學是一種“世界通用語言”它能夠準確、清楚、間接地刻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象。應讓學生養成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習慣。例如,當學生乘坐出租車時,他應能意識到付費與行駛時間或路程之間具有一定的函數關係。鼓勵學生運用數學建模解決實際問題。首先通過觀察分析、提煉出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然後再把數學模型納入某知識系統去處理,當然這不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當的觀察、分析、綜合、類比能力。學生的這種能力的獲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數學建模意識貫穿在教學的始終,也就是要不斷的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的觀點去觀察、分析和表示各種事物關係、空間關係和數學信息,從紛繁複雜的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我們熟悉的數學模型,進而達到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使數學建模意識成為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習慣。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經常滲透數學建模意識,學生可以從各類大量的建模問題中逐步領悟到數學建模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去研究數學建模的興趣,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建模的能力。

(三)在教學中注意聯繫相關學科加以運用

在數學建模教學中應該重視選用數學與物理、化學、生物、美學等知識相結合的跨學科問題和大量與日常生活相聯繫(如投資買賣、銀行儲蓄、測量、乘車、運動等方面)的數學問題,從其它學科中選擇應用題,通過構建模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工具解決該學科難題的能力。例如,高中生物學科以描述性的語言為主,有的學生往往以為學好生物學是與數學沒有關係的。他們尚未樹立理科意識,缺乏理科思維。比如:他們不會用數學上的排列與組合來分析減數分裂過程配子的基因組成;也不會用數學上的概率的相加、相乘原理來解決一些遺傳病機率的計算等等。這些需要教師在平時相應的課堂內容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建模。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與其它學科的呼應,這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其它學科的理解,也是培養學生建模意識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又例如教了正弦函數後,可引導學生用模型函數寫出物理中振動圖象或交流圖象的數學表達式。

最後,為了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中學數學教師應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識。中學數學教師除需要了解數學科學的發展歷史和發展動態之外,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一些新的數學建模理論,並且努力鑽研如何把中學數學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中學教師只有通過對數學建模的系統學習和研究,才能準確地的把握數學建模問題的深度和難度,更好地推動中學數學建模教學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q7qz6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