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大學形勢與政策論文1500字精品多篇

大學形勢與政策論文1500字精品多篇

大學形勢與政策論文1500字精品多篇

大學形勢與政策論文2400字 篇一

高校《形勢政策課》教學的目的做了明確規定:“是幫助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增強實現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使學生基本掌握該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並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把理論滲透到實踐中,指導自己的行為。”教育生態學是研究教育與其周圍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理的一門新興學科[1],也是當下教育學研究中的熱點。研究教育生態學的意義是把生態意識融入教育的全過程中去。運用生態學的原理解決形勢政策課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研究相對較少,

一、形勢政策課教學課程現狀

1、教學客體思想能動意識淡薄

教學過程中的客體指的是學生,雖然形勢政策課程是高校的必修課,但因為其學時數少,且為非考試科目,故多數學生願意學習的主動性較少,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現象嚴重。工科的學生因為專業原因,對形勢政策課乃至整個高校思想政治課也不是很感興趣。

2、教學內容模式設計單一

形式政策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多數沿用的是單純的照本宣科方式,講授式教學法,即一人講,眾人聽,純粹的灌輸理論,不分輕重緩急,平鋪直述的單項傳授,且在新課改的環境中,課程教學中內容廣泛,課時緊張,學生缺乏時間為思考留有餘地。

3、課程教學中教師隊伍建設不合理

擔負形勢政策課教學任務的教師團隊作為高校就業課程教育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的主導,其行為標準及期望是課堂生態的決定因素之一。2009年以前,國家沒有開設相關的形勢政策專業課程,間接造成高校缺乏相應的富有相關教學經驗的就業指導專業教師的局面;且當前高校形勢政策課教師多數由學生就業管理部門的幹部和各二級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書記和輔導員來擔任,多數人沒有參加系統的業務知識學習和相應的專題培訓,沒有取得相應資格證。

二、生態學視角下提升形勢政策課程教學實效性

當前形勢下,高校形勢政策教學需要改變固有模式,通過生態學中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創建新的教學理念,提升高校就業指導教學的實效性。

1、以個體生態學理論指導教育客體的培養

個體生態學是以個體生物為研究對象,研究個體生物與環境之關係。特別是生物體對環境的適應。學生作為教學個體而存在,容易受到外界環境中各種影響因子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應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性格狀況的學生,依據不同個體生態的特點,調節教學環境中的影響因子作用,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來改善教學效果,使其滿足學生的需求。在發展教學理念的同時,高校形勢政策課教學中把握社會對不同專業學生就業要求這一主導因子,建立就業諮詢工作室,就業網站聊天室等,並結合心理健康輔導諮詢,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調節學生心理、情緒等影響因素,滿足學生對精神方面的建設需求,幫助學生改變自己的不足,避免教育過程中出現所謂的花盆效應,幫助學生適應社會需求,提升自我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從而能夠全面發展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2]。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才會使得學生接受,才會有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2、以生態多樣性理論豐富教育主體的資源建設

形勢政策課程的教與學是在一個大的生態環境中進行的,教學團隊是作為生態羣落出現,提高教師種類的多樣性,豐富生態主體的層次和結構,目的就是可以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為此必須首先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通過舉辦相應的就業專題培訓班,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形勢政策課程的培訓工作,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參加各類校內外培訓、研討、參觀、交流等活動。

其次,為提升教學團隊的學科背景多樣性,可以從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專業選拔一批具備多重知識背景的優秀教師從事一線就業指導教學,滿足不同學科多樣性要求。再次,高校可以聘請社會中地方人力資源局、人才市場、優秀企業等單位部門的人力資源專家作為指導教師,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舉辦相關技能、知識的講授和培訓,激發學生的就業意識。

3、以族羣認同理論協調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之間生態平衡

生態學中,族羣認同則是指族羣身份的確立,它表示族羣成員對所屬族羣的認知和信賴。在高校就業指導教學中,通過利用生態學中的族羣認同理論,使得受教育者對高校形勢政策課程教學者認同,並通過知識上的更新,瞭解受教育者的需求來發展高校就業指導教學。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只有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賴的關係,才能更好的發展高校形勢政策教學[3],因此,生態學中的族羣認同理論有助於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間建立最基

本的信任關係,這是發展高校就業指導教學的基礎組成部分。第一,在教育之前,為使學生充分理解,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即理解和把握學生的需要,以此研究教育發展方向;第二,緊跟社會發展需求,將一些熱點或者學生所關注的社會動態加入到教學內容中,吸引學生眼球,從而使得學生主動配合教學,或者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增加教師和學生的合作機會,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以及合作來完成任務,並從中獲得感想或問題,通過學生的反饋,有老師幫助解決,以實現教育目的。

4、以最適度法則完善課程生態教學體系

形勢政策課教學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隨着自身發展,教育生態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對於教育生態的個體、羣體、系統都有自己適應範圍的上限和下限,在此範圍內,主體和客體都能很好發展,這就是教育、教學中應該遵守的最適度原則。

第一,通過分析本科生和研究生羣體在學習、生活、就業、創業方面上的需求,改變就業指導教學以前單一化,機械化的模式,針對各個羣體的需求特點來精確形勢政策教學的內容,以此實現教學的實效性。

第二,在教學中,為適應現在教育發展的腳步,幫助學生選擇成長方向,需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擇業觀方面上的教育。不同學歷的學生,對自己所想從事的工作要求不同,針對本科生,主要的教學是要進行其思想和觀念上的改變,使得他們能夠接受人才市場選擇工作人員的現實信息。

第三,由於高校學生在不同年級的思想上是不相同的,所以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依照年級遞增,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職業,就業方面的指導,達到形勢課程內容在教師,學生之間掌握的最適度。

大學形勢與政策論文2900字 篇二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xx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有了深刻、全面、真實的瞭解,雖然大學期間只有短暫的一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老師結合了現實生活我們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與國家宏觀政策,給我們分析了當前國家形勢,解答了我們對法治發展所關心的問題。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古語也有“國無常治,又無常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可見,法治的概念古已有之。然而,現今中國仍然時有出現權大於法的法治崩弛現象,例如官員貪污、官商勾結、非法拆遷等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執政黨需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提出更高要求的法治概念,把權力裝進籠子裏,用制度來約束、規範我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

報告明確了中國的法治進程,即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xx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而報告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從宏觀到微觀的變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需要構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從法律體系再到法治體系是目前中國法治進程的一大特點。當法治體系構築起來之時,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局面形成之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的法治目標就會實現。

黨的報告指出:要“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到20xx年實現“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報告關於推進“依法治國”的“空間”要求。推進“依法治國”是涉及中國各領域、各方面的一項政治任務。“全面性”表現在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使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要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報告關於推進“依法治國”的“時間” 要求。“依法治國”方略自從黨的xx大確立,在黨的統一領導下貫徹實施20xx年來,已經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依然存有不少差距。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的承上啟下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加快法治建設的步伐,到20xx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時,“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在總體佈局上,報告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安排和協調推進。強調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使法治在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中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發揮全局性、基礎性的作用。報告的這些重要內容,是對憲法精神和憲政制度的再次宣示,維護了憲法權威、弘揚了法治決心,必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推進依法治國的強大動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科學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國不是口號,僅僅止於鼓而呼,它是人民權益實實在在的保護神。因此,法律的“模樣”應該符合老百姓的想象,決不能“中看不中用”。科學立法,就意味着,對立法項目開展立法前論證,下基層,聽民意,延長立法鏈條,讓走出“閨房”的法律法規更加被羣眾所熟悉。亞里士多德言“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只有科學立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才有章可循。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嚴格執法是手段。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再好的法律也會是一紙空文。執法者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每一個執法者都身肩使命。執政者如何執法,浸潤在最貼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直接的行動傳遞着法治建設的脈動。因此,在執法過程中,必須要有清晰的執法依據和充分的信息公開,有了這兩樣法寶,羣眾才有辦法凡事都問個“是否合法”, 嚴格執法才能建立充分的公信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公正司法是核心。建立公正司法,就是要彰顯文明,懲處邪惡,不讓誠信者吃虧,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根談公平時曾經説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髒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司法就是水源,如果司法不公,那麼整個國家的法治建設也將成為無源之水,必將乾涸。在人的主體性伴隨信息爆炸不斷覺醒的時代,人民更加期待公平正義。更是談到“努力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期待公正司法能夠摒棄“司法神祕主義”,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開載體向羣眾展現何為高效司法、權威司法。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民守法是目的。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即“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依法治國的最大語境不是國家,而是人民,只有人民自覺地守法,敬畏法律,依法治國才能真正實現。在契約社會,規則必不可少,在社會主義面前,法律必不可缺。

法治思維是以合法性為判斷起點而以公平正義為判斷重點的一種邏輯推理方式。其包含四方面內容並要相統一:“合法性思維”,即任何行政措施的採取、任何重大決策的作出都要合乎法律;“程序思維”,要求權力必須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權限內運行;“權利義務思維”,即以權利義務作為設定人與人關係及人與公共權力關係的準則;“公平正義思維”,即公權力要以追求、維護公平與正義為價值尺度。報告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就是要用平等的憲法原則去“反人治”“反特權”“反腐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徵。報告強調的就是要把領導幹部已習慣的行政思維、領導思維、管理思維轉變為法治思維。領導幹部要成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範。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應成為領導幹部“依法執政”和管理社會的基本功。中共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其中法治又有新目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中國法治建設有三個關鍵問題:一解決黨的依法執政問題,只要黨能夠依法執政,法治國家就有保證;二是建成法治政府的問題,只要能夠依法行政,法治國家就有希望;三是司法公正問題,只有公正司法,人們才會信賴法律。

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要注意兩個“權威”一是法律的權威,即憲法法律至上;另一個是司法的權威,它是維護法律權威的權威。沒有後一種權威,前一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司法是法治的“最後一道防波堤”。報告就此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深化司法改革的關鍵,應繼續深化司法職權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黨和國家要逐步習慣通過司法實現長期執政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將憲法賦予的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落到實處;通過提升司法機關的政治地位和落實其憲法地位來樹立司法權威

20xx年,法治中國路蹣跚前行,從1997年,依法治國首次進入中國國家決策到今天中央全會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在歷史上,人民對法治的期待從未如此熱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沿着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實現路徑。在這一漫長而坎坷的路途中,貴在樹立法治理念,貴在追求法治精神,當人們對法治形成一種信仰,那麼法治也必將沁入人心!讓我們以此中央全會為起點,期待法治中國更光明的未來!

大學形勢與政策論文3200字 篇三

1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必要性

1.1自我身份的認同,文化精神的延續

回顧我國古老的文明史,中國作為東方文明的四大古國之一擁有着遼闊的土地、富足的自然資源和先人智者們留下的文化瑰寶。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人,我們應正視這個自信的源泉力量。只有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在當今世界裏建立民族的自我身份的認同,確立民族的自信心。中國傳統文化是幾千年演化而成的一種反映了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1.2西方文化的滲透

隨着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西方文化蜂湧而入,面對外來文化的滲透,青少年的思想觀念不斷地走向求新,從趨同走向求異,在繁華的中心商業城區,肯德基、德克士、麥當勞、各式各樣的咖啡館、西餐廳的身影隨處可見,西方的飲食習慣正在影響着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而就統計,在我國面向青少年和兒童的出版物中,除了課堂必需的教材、輔導書和《新華字典》外,沒有一部書它發行量能與英國作家j•k•羅琳(g)創作的《哈利•波特》(harrypotter)比肩。以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及互聯網為代表的國外文化也在逐漸對中國進行滲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全球一體的發展,中西文化交融已經勢不可擋。在這種現實面前,中國文化就需要學會對全球化作出適當的反思,提高我們的文化自覺,建構起文化認同。當前,世界許多國家的人民不但對中國歷史、傳統的四大發明等很熟悉,而且希望瞭解當代的中國是什麼樣的。隨着中國國力的提升,這種願望更加強烈。

1.3國家外交所遇危機與挑戰

五四運動以來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伴隨着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盲目排斥乃至毀損,至“文化大革命”為最甚。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重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肯定,但我們仍不斷通過各種媒介得知——中國某地拆卸本土建築,山寨西方建築的負面消息,文化竊取、產品的複製模仿等新聞也層出不窮。經典傳統不斷消失,中國文化在國際地位正遭遇着信任危機。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關係到中國未來在世界上能以何種形象出現在國際的視野上,並怎樣以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和價值觀來影響世界。

1.4傳統文化帶動創意產業發展

為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做準備,傳統文化中藴含着無限的商機。在20xx年12月,“故宮”為了售賣其周邊產品,就上線了“故宮淘寶”的淘寶店,並在20xx年9月的時候玩起了新媒體,上線了“故宮淘寶”的微信公眾賬號。故宮首個app《胤禛美人圖》上線兩週時下載量便超過20萬,還獲得了"20xx年度精選優秀app"。《紫禁城祥瑞》app入選了appstore"六月最佳應用",榮獲appstore"20xx年度精選優秀app"。[1]隨着經濟轉型的需要,世界各國以及中國各城市都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重要的支柱型產業看待,而內容的選取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應注重挖掘各自的文化傳統,包括古代歷史文化、近代工業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交叉融合。[2]

1.5文化創新成為個人與中華民族競爭的重要驅動力

21世紀初,“創新”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和社會關注的焦點。20xx年,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發表了《創新美國:在挑戰與變革的世界中達至繁榮》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明確指出:“創新精神是決定美國在21世紀成功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科技與美感相結合才是社會民族發展的出路,未來的科技創新將以深厚的文化積澱為基礎。[3]而我國傳統文化中富含豐富、獨具魅力的民族元素,華夏兒女學會從這些文化元素中如何智慧地捕捉靈感,通過有機組合再創造,發現新的表現形式,從而為當下以及我們後代的子孫們提供最有力量的精神和物質支撐,促使中華民族文化愈加燦爛輝煌。

2傳統文化融會貫通於當代美術教育中的途徑

2.1以特有的地域或民族素材為基礎

課程資源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隨着我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改進,課程資源的開發及利用的問題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無論是國家課程的改革實施,還是各個地方課程和其校本課程的建設,都應充分發揮當地課程的地域資源優勢,從自身生活中所能見到的造型為基礎,延伸到新的表現樣式,為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多樣化發展服務

2.2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

以中華茶藝為例,可對傳統茶室的擺設、中式點心等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研究,增加學生日常的生活體驗。運用生活中可見的紙張、陶土等綜合材料製作富有中華特色的藝術品擺設,也是增加學生生活體驗的有效途徑之一。

2.3運用新媒體使學生多方感受傳統文化

將傳統知識文字、語言形式中的信息進行視覺化的轉化,比如可以用用動畫或繪畫的形式展現出我國古代詩歌情節或經典小説中的人物形象。從中國傳統建築、民間特色美術、民間傳統節目等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詞彙中選取的印象中出發,讓學生在語言世界和視覺世界之間往返,運用新媒體使學生多方感受傳統文化。

2.4中國特有民族元素通過提煉與設計融合於現實生活中

怎樣通過美術教育去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已經頻繁的出現在各種課程研究和理論研究以及教研工作者的調研和科研中,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我國傳統文化這個文化精華基礎是創新的關鍵。根據“中國傳統元素”中其音、形、色、意等特點,將傳統文化中具有典型而又象徵性的元素提煉出來,再通過與現代的藝術以及新事物相結合進行二次加工,使其煥發出新動力,並將這樣的課程活動內容深植於現實生活中。[4]

3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課程開發與設計

案例設計《彩墨遊戲》:教學對象:3年級的學生教學材料:宣紙(生宣)、毛筆、墨汁、調色盤、筆洗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學生可以認識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等,瞭解畫一幅水墨畫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感受筆、墨、紙的特性;學習如何控制筆的水分以及執筆技巧,並掌握正確的用筆方法和用墨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宣紙上用水墨繪畫,體驗基本的墨色變化,學生能自己調出不同層次的墨色。嘗試遊戲性的國畫練習。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宣紙上感受水墨滴染的樂趣,在欣賞大師以及學生優秀範作中培養學生對水墨畫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習本課增強提高對中國水墨的學習興趣,並熱愛上中國的傳統美術。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以水墨塗鴉的方式感受水墨相融,展現出基本的墨色變化效果圖,並配以知識講解。本課分為四個環節,一是初體驗。

通過展示出兩張不同風格的線條畫去引導學生觀察並比較不同的效果,從而引申到作畫的材料上。展示水墨畫的作畫工具、材料,讓學生感受在普通紙張上的繪畫效果與在宣紙上作畫的不同效果。二是欣賞優秀的水墨畫。播放著名畫家吳冠中教授的作品《周莊》、《江南水鄉》等,啟發學生感受墨色以及其筆法的豐富變化,發散學生思維。三是深入探究。詳細介紹畫畫的筆法以及用墨方法。學生畫出不同層次的墨點,進行點線面的練習;運用不同的筆鋒描繪出不同形狀、流向的線條,探究並感受不同的水墨表現力法。讓學生體驗水墨與宣紙相遇後呈現出的國畫獨有的韻味以及美感。四是學生通過前幾環節的練習所獲得的知識,在宣紙上自由大膽的體驗水墨,鼓勵學生去自由組合點線面形,創作出作品。

4對以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美術教育的展望

燦爛輝煌的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文明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過不斷髮展演變、經歷了無數次的沉澱所留給我們後輩的寶貴財富,凝聚了無數的先人、前輩們的智慧,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是一個個的文化傳承者,文化的傳承是我們不可推諉的責任。在大數據時代,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全球化時代,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美術教育改革更是時代的需求。傳統美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以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美術教育的發展刻不容緩。所以要發展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美術教育,首先需要從事美術教育的老師學者們在其各自的教學科研以及調研的工作中承擔起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的使命,雖然從現狀來看,我們任重而道遠,但作為美術教育中的一員,我們應當腳踏實地,勇於承擔起責任,將眼光放長遠,紮實的去調查、去研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z44o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