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員工思想 >

打造適應知識經濟的電力企業文化(精選多篇)

打造適應知識經濟的電力企業文化(精選多篇)

第一篇:打造適應知識經濟的電力企業文化

打造適應知識經濟的電力企業文化(精選多篇)

文章標題:打造適應知識經濟的電力企業文化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已經取代資本、勞動力、土地等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經濟生活中最主要的生產要素。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哺育,優秀而獨到的企業文化業已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立於不敗之地的沃土。因而,作為深化改革中的電力企業,必須建立和培育適應外部環境和

內部經營的新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為企業儲備長遠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提供不竭動力。

一、企業文化建設是現代電力企業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

人類因夢而偉大,企業因文化而繁榮。離開了文化建設,企業的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回顧歷史,人類的管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最初的暴力管理階段;二是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進入了制度管理階段;三是到了今天的知識經濟時代,優秀的企業開始用企業文化進行管理。ibm諮詢公司對世界500強企業的調查表明,這些企業出類拔萃的關鍵是具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它們令人注目的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根植於其優秀而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它們位列500強而聞名於世的根本原因。

1、企業文化的內涵。

美國曆史學家戴維·蘭德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一書中説:“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那就是文化舉足輕重。”縱觀百年不衰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儘管它們的經營戰略和實踐活動總是不斷適應着變化的外部世界,卻始終保持着超越利潤最大化的核心價值觀和基本目標。這就説明,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與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發掘,成為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靈魂。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的指導思想、經營理念、工作作風、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道德規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管理制度以及企業自身形象等等。它以企業管理和企業精神為信心,以全體員工為對象,以企業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為載體,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和文化娛樂等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統一全體員工的意志,規範其行為,凝聚其力量,為企業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不同於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 “文體活動”,更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標語、口號或企業標誌。企業文化應該體現出企業員工所追求的“生死與共”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企業精神等深厚內涵,而企業精神又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企業現狀的客觀反映,也是全體員共同擁有的理念,具有獨特性、創新性和時代性,體現了企業發展中的務實、求新、求精的精神和追求,在員工心靈深處引起共鳴,從而使員工在工作中恪守誠信、遵守諾言、愛崗敬業,對自身行為後果增強責任感、道德感,時刻銘記企業的經營理念,始終保持昂揚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狀態,主動關注企業的前途,維護企業的聲譽,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形成企業生存、發展的強大動力。

企業文化建設雖然具有其共性特徵,諸如:它的出發點都是給企業提供實現其目標的土壤,但又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具有企業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不同企業的價值理念是不完全相同的;另一方面,同一企業處於不同發展時期的企業文化也不盡相同。因而,我們要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培育適合本企業長遠發展的、獨特的、富有活力的企業文化。

隨着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等一系列改革的不斷深入,壟斷經營的電力體制被徹底打破,電力企業真正走入了市場。電力作為產、供、銷同時進行和完成的商品,它是由發電廠、時間、季節、輸配電設備運行狀態的改變而變化所帶來的全過程的動態質量,電力企業關注的是全過程的管理,客户需要的是質量的結果,是優質、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而質量的結果需要全過程的管理來保障,全過程的管理又離不開企業文化這一靈魂的滋養和哺育。因而建立適應新形勢下電力企業發展需求的現代企業文化,為電力企業發展積累後勁已成為當務之急。

2、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企業文化對企業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在21世紀的今天顯得尤為突出,並且已經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企業文化已成為現代企業觀念創新、管理創新、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內容。當前,企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其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主要來自於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離不開管理創新,管理創新依靠的是觀念創新,觀念創新則離不開企業文化建設。由此可見,企業文化是企業經濟持續、快速和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它是全體員工衷心認同和共同擁有的核心價值觀,是員工與企業緊密聯繫的精神紐帶,並通過企業精神和規章制度,潛移默化影響員工的基本思維模式和行為準則,從而對員工產生激勵和約束作用,達到全面提升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廠網分開後的電力企業急需營建一種能夠使全體員工衷心認同的核心價值觀,一種能夠促進員工奮發向上的工作和心理環境,一種能夠不斷推動企業發展和變革的先進企業文化。

沒有企業文化,企

第二篇:企業文化建設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發展要求

經濟全球化和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知識經濟已經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企業文化建設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不斷豐富其內涵。

一是速度文化。知識經濟以信息化為先導。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提高了人們對知識和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可共享程度。講究速度和效率,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是知識經濟的客觀要求。“速度就是一切”。“一個公司的成敗取決於其適應變化的能力”。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時間和速度的競爭。美國思科系統公司信奉的企業信條是:“在未來的商戰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重視速度的企業文化成為迫切要求。培育企業速度文化的目的在於爭取最先掌握信息,發現最終消費者,並通過技術研發最先滿足最終消費者的需求。培育企業速度文化的關鍵,不僅要運用數字化工具改造、創新企業的管理和運行流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營造出充分發揮知識和智能效率的企業文化氛圍,在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中提供企業員工最快速的反應機制,讓員工充分發揮潛力,主動把握不斷流動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機。

二是創新文化。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主導性經濟活動,是企業的生命源泉。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於突破傳統遊戲規則,敢於大膽創新,不畏風險的人。因此,要大力提倡和樹立積極的創新意識,開展創新活動,培育和形成重視創新、勇於創新的文化氛圍。

三是虛擬文化。隨着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經營日益虛擬化。所謂虛擬經營是指企業在組織上突破有形的界限,雖有生產、營銷、設計、財務等功能,但企業內部卻沒有完整的執行這些功能的組織,企業僅保留其中最關鍵的功能,而將其他的功能虛擬化,通過各種方式藉助外力進行整合彌補,以在競爭中最大效益地利用有限資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在全球範圍內整合優勢資源,既增加企業運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業經濟時代常

規運行中的硬設施投入,從而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另一方面必須保持對市場變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發設計能力,而不必將自己的主要精力耗費在低價值產出和常規的工業生產中,後者完全可以通過國際分工體系以訂貨或合營方式來完成。企業實行虛擬經營必須控制關鍵性的資源,如培育和控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設計,善於通過戰略聯盟、共同作業與虛擬生產、虛擬營銷等方式。實施虛擬經營要注意不同企業的企業文化帶來的衝突。因此,適應虛擬經營,企業要努力培育適應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以及合作共享、相容共進、互惠雙贏或多贏等文化素質。

四是學習文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在生產要素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識需求規模和知識價值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成為最重要的經濟資源,學習成為資源開發最基本的手段。知識的積累依靠學習,創新的起點在於學習,環境的適應依賴學習,應變的能力來自學習。學習給企業帶來利益和機會。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持續運行期限或生命週期受到嚴厲的挑戰。企業只有通過培養整個企業組織的學習能力,在學習中不斷實現企業變革、開發新的企業資源和市場,才能應對挑戰。企業應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組織。現代企業只有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才能永續經營。

五是融合文化。經濟全球化導致競爭的內涵發生變化,既競爭又合作,企業必須不斷融合多元文化。同時,經濟全球化也為企業文化的融合鋪平了道路,為企業成為跨文化的經濟組織創造了條件。通過各種兼併和戰略聯盟等全球性合作實現最佳優勢互補,獲得信息、人才和其他稀缺資源。實際上,企業融合文化應當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優於一元,合作大於競爭,共享勝過獨佔,企業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場空間和社會結構,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重組,在更為廣泛的程度上實現雙贏或多贏的商業動作

第三篇:我國企業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研究

我國企業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研究

宋明明

摘要: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全人類跨世紀的共同行動綱領,而知識經濟則是21世紀的主導型經濟,知識經濟的發展將使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因此,探討知識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聯繫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企業;知識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

所謂知識經濟,其實質是高新技術、高文化經濟、高智力經濟,以稀缺自然資源為主要依託的新型經濟。也就是在整個生產系統中,知識產品的生產漸漸取代了物質產品生產的主導地位,腦力勞動成為人類勞動的重要形式。

一、 知識經濟的特徵

(一) 知識經濟直接體現為以知識為基礎的智力經濟

知識經濟主要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為主體,它的發展主要靠知識和智力。在知識經濟時代,商品價值不再是勞動者體力的簡單轉移,而更多的是勞動者腦力的對象化,所以知識經濟也叫智力經濟。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增長和網絡的普及,知識經濟中融入了知識、信息、網絡等元素,這就需要不斷地增加智力資本,逐漸形成以智力資源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為支柱的經濟。

(二) 知識經濟是無形化和虛擬化的經濟

這主要表現為資產投入的無形和虛擬。傳動的工業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原材料、固定資產的投入,而知識經濟除了需要基本的資金外,主要依靠投入的知識、智力、網絡、信息等無形資產起關鍵性的作用。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投入的多少、好壞,決定了經濟的發展前途。另外,虛擬的網絡的出現和發展,實現了人們對虛擬市場的操作,擴大(來源好範 文網:)了經濟的空間。

(三) 人力資源是知識經濟中的重要資源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知識與掌握知識的人密不可分。因此,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成為社會的第一資源。

(四) 知識經濟是具有全球化的經濟

從知識經濟出現和發展的時間可知,知識經濟是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條件下產生和發展的經濟。知識是沒有國界之分的,國與國之間需要知識的相互補充、相互合作,以知識經濟中知識、信息等主要資源的流動勢必會加快經濟全球化的速度。

二、我國企業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研究

(一) 企業應該注重技術創新開發研究知識

經濟時代主要以知識作為戰略資源,而知識資源的傳播與使用不受時空限制,在運用過程中又能創造出新的知識來。企業必須提高獲取和應用知識的能力,企業的管理者要有戰略眼光,瞄準國內國際網絡創造出來的信息市場,把企業自身具有的知識資源轉化為生產力,在此過程中又生產出新的知識資源,促進技術開發研究。

以it行業為例,ibm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達40億美元,而我國的聯想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不到ibm的1/10.為此,聯想成立了專門的研發公司,投入更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發,並使企業從原來外購技術然後推廣為主的經營模式轉化自主研發以後技術推廣型的知識創新型企業。

(二) 實現企業現代化管理,充分認識知識的價值

知識的價值是由包含在產品和服務中的知識的含量決定的。以大眾汽車為例,不斷應用新管理和技術手段,通過增加汽車設計中微電腦應用面、增加工藝過程的自動化操作程度、增加業務管理中品牌化管理、增加機構設置中的扁平化和區域決策,充分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產品技術含量。

(三) 知識經濟要求企業要健全企業文化

在世界經濟走向一體化的進程中,各國在企業管理的企業文化上要互相借鑑,取長補短,相互融合,形成綜合性的管理技巧和藝術。

以海爾公司為例,海爾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户需求為目標,不斷開拓進取,充實其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提出了“先賣信譽,再賣產品”、“只有淡季思想,沒有淡季市場”、“市場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永遠在變”以及“用户永遠是對的”、“海爾真誠到永遠”等理念。海爾集團也由80年代末期的虧損電冰箱企業向洗衣機、彩電、空調、電腦等其他領域推進,並逐步走出國門,打入歐美市場。正是這樣一步一步的發展中,海爾人特有的理念得以形成、鞏固和強化,並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引領了中國工業企業知識經濟管理的新潮流。

(四)始終堅持面向市場並佔領市場

全面轉變市場營銷觀念,變開發與導向型為市場導向型是中國企業適應新知識經濟形式的必然渠道。以上海大眾汽車為例,作為中國初期工業經濟模式下最早的汽車合資企業,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創造了汽車企業壟斷中國汽車市場的神話。但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世界品牌、技術、資本全面拓展,上海大眾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汽車企業的競爭和擠壓;十年內從50%的市場份額下滑到到10%,而且國內汽車產銷排名跌至四名左右。面對挑戰,上海大眾及時調整內部管理策略,變革開發、生產、計劃、銷售、市場和服務之間的關係,從組織架構上、從業務流程上、從理念上重新建立市場導向型的企業運行模式。上海大眾一路重振雄風,到2014年底重新牢牢地坐上中國汽車企業的頭把交椅。

總之,知識和技術創新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知識經濟正在給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帶來更好的際遇。大力發展知識經濟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協調發展、提高人口素質、徹底消除貧困等,有利於在新的世紀裏建設國家創新體系,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提高全社會創新意識和國家創新能力,從而實現中國跨世紀發展之路。在知識經濟來臨之際,中國企業管理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抓住發展機遇,實現企業再造,迎接知識經濟挑戰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第四篇:淺談企業文化建設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

淺談企業文化建設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一)論文提綱:

序言:

入世後,我國企業經濟環境產生鉅變,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怎樣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以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這是現代企業管理者的一道重要課題。

在我國,新興的企業文化建設,以人性化管理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要求。企業文化建設適應了當前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形式。

一、企業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具體定義。現代西方經濟學對企業文化的闡釋。每一個國際知名企業集團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不能夠模仿和移植的。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明白企業文化的意義、作用、目的、切入點等方面問題。

二、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模式

在我國短短二十多年的企業文化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五種企業文化基本模式:海爾“三層次説”企業文化、北京企業文化建設協會“一本三涵”企業文化、廣東太陽神“cis”構建模式企業文化、上海寶鋼“cs客户滿意戰略”、山東黃台火力發電廠“三維立體”構建模式。北鋼集團如何建樹北鋼文化,首先必須懂得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積極影響,其次明白企業文化建樹的方法策略,選擇專業機構,專業人力對企業文化執行情況進行摸底調查。關鍵在於“認準一個理、抓住一條線、堅持一顆心”。

三、企業文化對於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內容,加強對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研究、運用、實踐,是企業管理創新,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必由之路。

企業文化對於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以下作用:凝聚、協調、約束、塑造形象等作用。企業文化建設為中國企業步入國際舞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014年11月11日,中國加入了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中國的“入世”,標誌着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在經濟上進一步的崛起,也標誌着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已經徹底結束了閉關鎖國的時代,標誌着中國經濟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競爭對手等都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入世”後,中國的企業面對以上所代理的變化,我們的企業領導者應該採取怎樣的變革應對發展問題?發源於歐美,成熟於日本的企業文化逐漸發展成為當今企業管理改革的趨勢。那麼企業將如何通過卓有成效的企業文化建設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的需要,進而提升企

業核心競爭力壯大自身實力?企業文化建設的未來發展趨勢又將是怎樣的,企業文化建設如何進一步圍繞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主題的要求?這一系列的問題是當前每一個企業都必須直面的問題,也是當前中國企業家、企業文化研究者,不能不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弄清這些問題,就能與趨勢成功地配合——成功地邁向未來,為企業發展贏得廣闊空間。

在我國“入世”以後,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市場和不斷強大的競爭對手,如果仍然拘泥於傳統落後的管理模式來經營管理企業,顯然是滯後於整個時代發展進程。為了在新的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企業必須進行一場深刻的、徹底地管理變革,這就涉及到深層次的方面,企業管理理念化,企業精神等諸多方面根源於企業經營者的思想深處,創新建立健全具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以企業文化這種現代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點是貼近市場,貼近企業管理者與企業生產者,適合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度的經營,適合對知識工作者的管理。它能夠對員工、對顧客、對供應商、對消費者等的需求做出迅速反映。實行企業文化理念化管理的企業,不再單純依靠具體的規章制度約束員工,企業文化精神理念會滲透到企業每一個員工的心底,每個人都會感覺到企業無時無刻不在關愛着自己,將自己的利益與企業利益隨時聯繫在一起。當然,企業文化管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管理之上的,就和海爾的企業文化理念管理是建立在oec日清日高的基礎管理之上一樣,諸多模式企業文化有着各不相同的成長基礎。

第五篇:打造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文化

打造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文化

打造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文化

隨着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企業文化已成為推進電力企業發展的動力和凝聚力之一。進一步搞好電力企業的企業文化,應該成為我們好好研究的課題,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有利於形成企業整體運行的價值觀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深層動因,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對電力企業來説就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謀求生存,為用户提供“可靠能源、可信服務”已成為電力企業的首要任務。而這些價值觀的形成,又有賴於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電力企業文化就是要保證企業員工具有共同目標和價值觀,為企業及其員工的行為準則界定成功和追求的目標。

二是有利於提高電力企業的整體素質,培養合作意識。企業文化的構成,包括思想文化、技術文化、管理文化、品質文化和娛樂文化,這些文化的整合與相互作用,一方面促進了全體員工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由於共同文化的薰陶,形成共同的意識和行為導向,保持和維護了團結、協作、融洽的員工關係,客觀上加強了團結奮鬥、共同創業、整體發展的效能。好範文版權所有

三是有利於電力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電力企業作為保證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行業,要不斷與周圍環境進行信息的交流、互相融和、相互依存。社會環境相對於電力企業而言更具有客觀性。電力企業要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研究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和要求,明確與經濟發展趨勢相適應的社會需求及潛在市場,完善電力企業的各種薄弱環節,調整企業戰略,塑造全新的企業文化,在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中達到動態平衡,為電力企業營造良性循環的外部環境,促使電力企業進入良性運作狀態。

電力企業文化不僅需要社會主義企業文化的共性特色,還需要具有行業個性,從而形成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文化。電力企業是企業生產過程中體現服務性,電力企業的產品就是通過為用户提供服務來體現其價值,這就決定了電力行業的兩重性:既強調生產又強調服務。生產和服務是電力部門統一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這就對企業文化中的服務態度、情感和理念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電力企業始終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為核心,不僅是電力企業的經營理念,也是電力企業文化的具體體現。電力行業特點體現公益性,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的電力企業,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重要中間環節,是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礎設施。這就要求電力部門一方面取得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用電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行業,在提高本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提高社會公關利益,發揮電力行業的作用,為社會、用户提供安全、優質的能源和一流的服務。如何塑造具有個性特色的企業文化,如何把電力企業文化灌注於實際工作中呢?

一、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以突出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為重點

安全是衡量電力企業管理工作的綜合指標,是電力企業永恆的主題,也是電力企業增效的重要保證。因此,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就必需把保證安全生產作為主要內容,以促進企業建設目標的實現,達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整體優化。

第一、電力企業文化要突出在“硬性”管理方面的強制作用。在管理文化中,體現硬性和強制特徵的管理方式,這就是企業的管理制度。電力企業點多、線長、多層次、多部門、多工種聯合勞動。安全生產成為中心工作,必須擺在重要的位置上,要求企業必須以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強制命令去進行生產指揮協調,對作業人員進行硬性化的行為控制,保證生產的安全有序,從文化的角度講,強化安全的制度管理,一是注重制度的系統性。二是注重制度的科學性。三是注重制度的權威性。企業制度一旦形成,就對企業成員形成了一種不可逾越的管理和行為準則,以形成一種安全管理氛圍。

第二、要發揮電力企業文化在軟性管理方面的激勵功能。安全管理中的軟管理:通過感情投入,以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的管理方式,培養和增強職工的責任感,提高保安全的自我控制、自我調整能力。安全管理的感情投入也能形成產生出職工與管理者情感上的共悦,思想上的共鳴,進而促進職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能動性的發揮,即感情激勵效應。電力安全“軟管理”的具體方式可以概括為表揚、信任、關心等三大形態。表揚:就是在安全生產中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如:大會表彰,通報表彰等。信任:就是管理者對職工的作業行業、工作效果充滿信心和期望,使其從中體會到自己的尊重。關心:就是對職工感情上和物質上的關懷、幫助、解除後顧之憂。“軟管理”的效應是綜合的,有時一碗麪、一聲親切的問候,都能調動職工安全的積極性。

第三、電力企業文化強調“硬管理”和“軟管理”的緊密結合,形成相互依存的、立體的、全方位的管理網絡。嚴格管理的本質是從根本上維護企業的利益,而只能從尊重人、關心

人的角度去實施,才能被職工接受,才能變企業的意志為職工的自覺行動,這樣,情法結合,就會形成一種更完善的、更有人情味的、更有效的安全管理哲學。

二、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以塑造弘揚企業精神為靈魂

企業精神是企業職工在長期生活、勞動和經營管理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共同信仰、共同價值取向的羣眾意識。逐步形成具有時代特徵的電

力企業精神,成為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精髓和靈魂,並體現在各項工作中。

第一、宣傳、弘揚電力企業精神,規範統一職工行動。企業精神確立後,要把企業精神貫徹於企業工作、生產全過程,並堅持不懈地組織培養教育、規範統一職工行為。充分利用報紙、有線電視、黑板報、宣傳牌、標語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文化媒體大力宣傳、提倡和弘揚企業精神。與此同時,各級黨工團組織、行政部門也把企業精神熔於黨工團活動、職工文化活動、經濟活動分析會、評先創優等大小會議和活動中,造成一種強烈的企業精神輿論環境和良好的企業精神氛圍。

第二、用企業精神調動職工積極性。通過對電力企業精神的培養,在職工中產生了與企業息息相關的命運感,這一精神被企業職工所認可和接受,使電力企業榮褥與共的感情和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企業精神的培育,堅定了電力企業建設的基石,為電力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證。

三、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以職業道德建設為重要內容

職業道德建設以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和塑造功能。因此,應把職業道德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切入點。職業道德是企業價值觀在生產經營中對職工主體行為的規範和約束,具有管理作用,它是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起到軟管理的作用。

第一、職業道德建設對激勵職工為實現企業理想和目標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企業理想和目標得到職工的確認和追求時,才能激勵職工為企業的遠大目標而奮鬥,在困難中互相激勵,對職工產生動員和鼓舞作用。職工道德常常以一種人格化的道德形象,使廣大職工從這些先進人物身上,明確什麼是值得提倡的,什麼是應當反對的,從而把員工的本職工作自覺地納入企業目標之中。

第二、職業道德建設通過規範教育,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職工的道德品質和意識,增強職工對國家、社會、企業的責任感和義務感,促使其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加強職工道德教育,本身就是強化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只有經常對職工進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職工的道德素質,職工才會很強的企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企業的信譽才會樹立和逐步提高。

第三、職工道德建設對企業領導行為具有評價和監督作用,有利於改善領導的工作作風和經營水平。企業的經營思想和方向、領導的作風,領導在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通過企業職工的道德評價表現出來。並能產生一種嚴格的監督作用,從而,保證企業有良好的作風和端正的經營思想。好範文版權所有

四、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建立教育培訓機制提高員工素質

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建設一流的電力企業,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能適應各種複雜競爭環境的員工隊伍。教育培訓是一種人力資本投資,是全面提升員工隊伍素質的關鍵措施,是一個學習型企業必須具備的基礎功能,對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和獲得持續性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在一種新的企業文化實施計劃安排好後,就要督促員工參與培訓、學習,讓全體員工接受培訓。通過培訓讓員工知道什麼是電力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有什麼作用,新的企業文化對員工有什麼新的要求,認識電力企業現有文化狀態與目標文化的差距。還可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如報紙、廣播、電視、標語、板報等大力宣傳企業的價值觀,使員工時刻都處於充滿企業價值觀的氛圍之中。

五、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倡導科學的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中心任務,而領導方法同經濟效益是相通的,兩者間有着基本和必然的聯繫。科學的領導方法是領導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領導者順利實現領導職責的重要保證,每一位企業領導人都要講究自己的領導方法,不斷加以改進。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推進企業文化向深層次發展。

隨着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電力企業進行了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這就要求企業配合做好深入、細緻的宣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引導廣大職工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營造深化企業文化建設的輿論和氛圍。從實際出發勇於實踐,積極探索適合企業特點的現代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的發展過程。要使企業文化在電力企業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必然要經過反覆實踐、反覆認識不斷昇華,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電力企業文化要不斷髮展和深化,才使之成為企業不斷髮展的源泉和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yuangongsixiang/9pk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