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活動方案 >

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多篇

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多篇

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多篇

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經過多種活動項目,豐富的活動資料,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為主要特徵的多種活動。經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本事,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進取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職責,構成從自我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本事,發展他們的實踐本事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本事,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進取體驗與豐富經驗。

2、構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職責。

3、構成從自我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本事。

4、發展實踐本事,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本事。

5、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髮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構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本事。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感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經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

④、瞭解社會資源,並能有效利用;明白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本事,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職責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本事,養成勤奮、進取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本事。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本事。

③、構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學校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繫。

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由整理]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實踐資料

各種文件資料。

四、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景能夠採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異常的興趣,並且對該問題已有必須程度的瞭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本事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必須的社會活動本事,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並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後,應鼓勵學生進取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國小階段,異常提倡家長支持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我協商後確定,教師可是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於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並鼓勵各班之間、不一樣年級之間、甚至不一樣學校、不一樣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我推選組長,聘請具有必須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3.團體活動

團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為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經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團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能夠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學校,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本事。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範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並作出合理的規劃,儘可能採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儘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團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經過全班團體討論,交流大家蒐集到的信息和構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後,能夠進入第二輪研討,也能夠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團體中每個人的進取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鑽研為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閒,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並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五、工作措施

(一)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國小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為3-4年級每週2課時,5-6年級每週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景,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範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

培訓要求: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③培訓的資料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於骨幹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四)課程開發

課程資源開發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核心問題。

(1)利用校本開發的理念編寫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

(2)建設實踐基地,如語文學科基地,英語學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資源庫,加強校內外指導教師隊伍。

(4)繼續開發、落實非指定性領域的課程資料,如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競賽、大課間操、班幹部輪換等。

六、評價獎勵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評價應堅持發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評價的方式主要有測試、觀察、彙報表演、成果展示、答辯、競賽等。

(一)評價資料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量與態度。

2.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景。

3.知識、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景。

4.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的發展情景。

(二)評價方式

1.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團體評價,構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提議建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將學生參與每一項活動的過程及評價裝入成長檔案袋,期末進行綜合評價。

3.提倡協商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並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4.恰當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5.評價要客觀、公正、合理,要從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恰當地解釋評價數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

6.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方法、態度和體驗的評價,重視用文字説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善的地方。

(三)獎勵措施

每學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公開課活動,一次論文撰寫活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一次學生研究小論文評比。每學期末,學校擬表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

七、操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確保每週每班的信息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安排。

2、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和理論培訓,瞭解其內涵理念、目標、操作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規劃和設計本事,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

一方面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開展校內培訓,並將培訓計劃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

3、學校加大宣傳力度,開好家長會,進取爭取家長、社會等各方應對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的支持。

聯繫社區,與周邊居委加強合作,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的實踐活動範圍。

4、做好經費保障和後勤保障工作。

加強後勤管理,落實職責制,並制訂好安全工作方案,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活動全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5、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景,我們採取三步走,第一階段為模仿階段,模仿其他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師感悟綜合實踐活動;

第二階段為摸索創新階段根據前階段的模仿感悟,結合我校的特點提出切合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並予以實施;第三階段為總結模式,根據操作的結果確定貼合我校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系列方案。

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方案2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必修課之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利於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教育夢想,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本事,經過給學生創設一種動態、開放、主動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並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獲取信息時代所需的各種知識和本事。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既是開展教育教學系列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貫徹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使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有章可循,並逐步走上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同時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意義

1.使學生結合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本事、實踐本事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2.以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為依託,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科研本事;

以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帶動學校辦學特色項目,完善校本課程體系。

3.經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使學校在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管理等方面不斷提升,帶動學校教科研和師資隊伍建設,並促進學校文化建設,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4.以學校現階段的辦學思路和發展總體規劃為指導,經過不斷總結、提煉,構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料目標

1.以“體驗”為主的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

針對現時段我校學生實際,我們提出經過活動體驗,獲得豐富的經驗和參與實踐的進取體驗,即為人之道、為事之道。這是實施以“體驗”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體目標,具體是引導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實現下列目標。

第一,學會認知。經過經歷文本資料的蒐集、調查、訪問、實驗等方法實踐,學會自主獲取知識的本事,並從活動中總結經驗,逐步養成方法 論意識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關注自我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發展自主獲取知識的願望和本事,發展問題意識和創新品質。

第二,學會做事。經過對各種複雜的活動情景的體驗,學會合理地應對各種具體的、現實的衝突和問題,妥善地解決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逐步學會在現實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本事,藉助必要的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實踐本事。

第三,學會交往。綜合實踐活動一般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指導教師應引導國中生在活動中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學生自我應總結在活動過程中處理人際關係的得失,學會表達、交流與合作。

第四,學做完人。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獲得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心靈啟迪。構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學會對自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自我負責的職責感,關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行為方式。

2.以信息技術為主體多學科相結合的研究性學習的活動

學校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總目標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情景,經過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對學習和生活,對自我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本事、實踐本事以及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2.1經過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進取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2瞭解研究性學習活動的一些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本事、交往協作本事、觀察分析本事、動手實踐本事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和創新本事。

2.3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論證的方法;

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進取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構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職責感。

2.5經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培養一支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需求的具有一專多能的教師隊伍。

2.6構建學校新型的課程體系。

經過努力,逐步構成具有時代特點、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教材體系。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每學年開學初至9月底)

1.1成立組織機構,制訂《黎裏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規範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1.2建立學校網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頁。

1.3落實柳亞子紀念館、黎裏敬老院、社區活動中心三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1.4準備好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各種表冊。

2.組織實施階段(第一學期10月~第二學期5月)

2.1以教務處、德育處、班團隊組織為主體逐步實施以“體驗”為主的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

2.2以教務處、教研組為主體逐步實施以信息技術為主體多學科相結合的研究性學習的活動。

2.3以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機構為主體,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動態管理和調控。

2.4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工作交流和階段成果總結。

2.5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參觀學習和培訓活動。

2.6及時收集有關數據,積累資料和活動經驗。

3.總結階段(第二學期6月)

舉行綜合實踐活動會課評比及成果展示活動,進行總結交流活動,編印案例、學生子課題設計方案、學生心得,評選綜合實踐活動優秀小組;完成有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工作,確定下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思路。

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方案3

依據上級文件要求,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我校學生度過一個自由、快樂、幸福、陽光的寒假,今年寒假我校組織全體學生參加“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自然”社會實踐活動,為使本次活動健康有序開展,特制定此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意義

將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關注大自然,自己嘗試解決研究的社會問題,成為學生課餘生活的有益補充,通過活動,使學生開闊視野、啟迪心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活動目的

以學生為主體,以“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為核心,根據青少年成長特點,以培養青少年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使青少年瞭解生活、認識世界、豐富體驗,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成為生活的主人;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他人勞動,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培養對自然的興趣,養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在與人溝通交流過程中,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適應社會,培養適應羣體、樂於合作、幫助他人的良好習慣與能力。

三、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__x

成員:__x

四、活動內容

根據學生生活環境和年齡特點,實踐活動內容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開展春節慶祝活動。

(2)幫助家長做家務

(3)與人交談,學會關心父母和他人。

(4)學會製作食品和手工藝品。

(5)認識植物和動物。

(6)做好人好事。

(7)走進村街調研,宣傳英雄模範或行業典型人物。

(8)開展讀書活動。

五、活動要求

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按照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各班級選擇若干件做為學生暑假中必做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做些其它更多有意義的事。各年齡段學生做事要求如下:

低年級:選擇些簡單易做的小事,可在家長幫助下完成,能簡單記錄下做的每件事的名稱。

中年級:可選擇些簡單的事獨立完成,能簡單記錄下做每件事的時間、地點和活動內容,寫下簡短的心得體會

高年級:多選擇些力所能及的事獨立完成,能詳細記錄下做每件事的時間、地點和活動內容、過程,有簡單的活動心得體會。

六、組織形式

1、組織形式:小組合作模式。

學生一般由5—10人組成社會實踐活動小組,自己推選組長,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年人(本校教師、學生家長等)為指導老師。活動過程中,一定要向老師、家長請教,活動小組成員有分工有合作,及時交流、溝通、總結、調整。

2、具體過程參考如下:

A、編組並選題:選題要結合學生自己的認知實際,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及社會熱點問題。

B、找指導教師:一定要找1—2名老師擔任指導老師,負責實踐活動技術指導及內容把關。

C、制定活動計劃及設計具體操作方法(活動名稱、成員及分工、活動目的、時間安排及具體活動內容及設計訪談表格、問卷等)。

D、實施實踐活動(觀察、訪談、問卷、實驗等)。

E、分析活動資料,及時做好記錄,寫出體會、感想,培養學生文字表達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通過實踐活動,收穫了哪些,有何心得體會,自己的意見建議等)。

七、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視,廣泛動員

學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積極做好活動的宣傳發動工作,通過發放倡議書、召開會議等多種形式,向學生講解活動的重要意義。班主任要召開以“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自然”為主題的班會,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到寒假實踐活動中去。成立以學生幹部為領導小組、領導機構,倡導由學生髮動、組織、宣傳、實施。

(二)精心組織,確保落實

結合本校實際,明確具體標準,使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滿足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學生的活動需要,確保學生活動參與率達到百分百。要嚴格按照方案規劃,選派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教師組織學生實踐活動,以學校為單位設立網、羣,宣傳欄展示活動成果,及時指導工作,使活動落到實處。

(三)加強管理,保證實效

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並指定專人負責,加強組織、引導,要挖掘和利用家長教育資源,向廣大家長進行通報,做好家長的宣傳發動工作,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可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制定行動計劃,併為學生實施計劃積極創造條件。開展活動時,要徵得家長的同意,要有輔導老師陪同,做到安全第一。

(四)收集資料,總結表彰

每次活動都要求學生及時做好記錄,寫出體會、感想,培養學生文字表達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寒假開學後,對假期中的實踐活動進行總結,以班為單位舉辦實踐活動成果展,進行交流分享。對那些認真實踐、活動內容豐富、成效顯著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

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方案4

本期立足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路,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認真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形成初步的勞技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精神。具體將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

學習綜合實踐課程和勞動教學理論知識、先進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實踐經驗,加強自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二、與其它學科整合開展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和勞動技術。

1、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形成自覺保護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歷勞動過程,在勞動中增長技能,學會勞動。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5、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

6、結合語文、數學、科學學科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目的,注重勞動技術教育與相關學科的整合。

7、瞭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原則。

1、注重基礎。

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培訓。

2、體現綜合。

勞動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學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動、環境整理,可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

3、講究科學。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在方式和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到國小生的生理、心理髮展水平和年齡階段特徵。

4、注重實效。

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安排實施計劃。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儘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本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傳統和特色。

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際。

1、學校圖書室。

一是學校的圖書室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二是開放閲覽室,供學生博覽羣書和查找資料。

2、信息技術。

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

3、綠色學校的創建。

結合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做好綜合實踐活動。

4、紅色教育。

結合學校的紅色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家鄉的教育。

5、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6、家校配合,共造勞動環境

(1)創設校園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2)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3)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擬定適應綜合勞動學科特點的學期教研計劃。

2、檢查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教學計劃備課。

3、組織開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課教研活動。

4、結合植樹節進行植樹活動。

四、五月份:

1、檢查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學備課。

2、組織開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教研。

3、從農村實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4、結合學校紅色教育開展活動,組織調查三岔紅色史。

5、組織國小生開展小論文、小製作、小發明活動。

六月份

1、學期綜合實踐及勞動教學教研工作總結

2、收集、整理本學期工作資料。

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方案5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訪問、探索、調查、試驗等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社會考察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

3、提供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及活動範圍,每個班選擇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四、具體要求: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

4、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的方式

6、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本學期學校將在十二月上旬舉行綜合實踐活動評比,並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五、研究內容:

(一)、活動主題:甘甜的自來水

(二)、活動主題:安全自護我能行

通過以上活動擬達到:

1、引導學生學會與老師、同學共同生活、熱愛集體。

2、具有主動探索身邊環境的興趣,並努力的想出辦法去研究。

(通過活動使他們獲得生活的知識以及得到他人理解、友誼的技能)

3、結合“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教育學生學會有責任感的生活。

(誠實待人、對待自己的錯誤、失敗、挫折的辦法、策略,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自理的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odong/g9gpr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