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活動方案 >

綜合實踐性主題活動方案

綜合實踐性主題活動方案

綜合實踐性主題活動方案

綜合實踐性主題活動方案1

一、社會實踐的目的

1、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科技、國防、勞動、法制、環保、歷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

2、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

3、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認識社會、探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潛力,構成綜合思考問題的潛力。

4、透過社會實踐活動,養成良好的勞動觀念,構成一般勞動技能。

5、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人際交往潛力、協作潛力、組織潛力和操作潛力以及適應環境的潛力。

6、更重要的是,透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勤於實踐、勇於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潛力,完善學生人格。

二、社會實踐的資料

1、軍訓:這是一個必修項目,也是社會實踐課程的一項重要資料,主要進行軍事知識教育、軍事技能訓練和紀律的養成教育。

2、參觀、訪問和調查活動、社團活動:能夠郊遊,參觀人文景觀等;能夠到德育教育基地參觀考察,理解思想教育(例如進敬老院幫忙孤寡老人)等;能夠抓住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環保、國情民情調查等活動;能夠結合教學資料進行驗證性的調查;訪問則一般以國家或地方政府機構、政府官員、特殊人物、特殊羣體等為訪問對象。

3、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

三、組織管理形式

社會實踐課程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由德育處統一負責實施。年級組負責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班主任對全班的社會實踐活動負責,指導老師對所管的社會實踐小組負責。社會實踐活動一般以由5-10個學生經自由組合構成的小組為單位開展,每小組推舉小組長一名,根據活動項目聘請指導老師1-2名,根據活動項目的需要可聘請校外人士充當指導老師。

四、學分配置、認定與時間安排

1、軍訓:安排在高一第一學期開學之初,時間不少於一週,①考勤記錄②個人總結③班任或教官簽名④相片和獎狀等證明材料。時間1周。

2、社會參觀、社團活動與社會調查活動:社會參觀活動由學校統一組織,社團活動和社會調查由學生自行安排,小組成員不能少於5人,時間安排在八年級階段,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或假期時間自主安排活動。①參加活動證明(由學校或活動單位帶給)②調查計劃、報告③相片和獎狀等有效證明材料④教師簽名。

3、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2學分):①參加學校安排的學生值周活動,每學年第一學期安排高二級學生值周,第二學期安排七年級學生值周,人人蔘與。②當班主任助理,管理班羣眾,填寫管理表。③參加包乾區清潔,有小組長的證明。④參與宿舍輪值,有宿舍舍長的證明。⑤參加課室值日,有勞動委員的證明

五、活動實施的過程

1、活動前教育。學校在活動前都安排必須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務必遵守法規,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資料選取與活動規劃。除軍訓項目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從生活實際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中選取活動主題和資料,並構成社會實踐小組,聘請指導老師,聯繫好將要前去實踐的地點或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並在小組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制訂個人活動計劃。將小組活動計劃和個人活動計劃報告班主任和指導教師並徵得他們的同意。

3、活動實施。新學期開學的第三週召開開題報告會,組成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明確成員職責,制訂活動計劃。學生務必按計劃進行活動,服從實踐地負責人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係,各成員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要記錄活動過程和活動心得。

4、總結交流。活動結束後,小組完成社會實踐的報告。個人寫出活動小結及活動過程中的體會、感受等,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組織小組間的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能夠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牆報展覽等。每班推薦的一個活動小組參加級組的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彙報。

5、評價考核。小組和個人帶給相應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導老師進行初步評,然後由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進行終評。

六、課程評價與學分認定

1、評價原則

貫徹三結合評價原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評價資料

①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課時量和態度;

②活動的選取與活動設計評價;

③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穫:認識社會、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潛力和人際交往、協作、適應環境等潛力的發展狀況;

④活動的成果和社會效益評價;

⑤活動過程中的創新性和實踐性的體現狀況。

3、評價方法

實施檔案袋管理。學生建立個人社會實踐活動檔案袋,裏面應裝有能反映小組和個人活動過程的種.種記錄和其他證明材料,並帶給核實方法或途徑(如實踐單位的地址和電話,相關人員的姓名和聯繫電話等),具體考評方法如下:

①軍訓評價:A、學生個人自評(撰寫軍訓小結);B、班主任和教官初評,進行等級認定;C、教務處、德育處審核。

②主題活動(社會調查)評價:

評價資料:主題活動評價要考察詳細的小組活動方案和個人活動計劃,小組社會實踐報告與個人活動小結,活動記錄與活動證明,主題活動的成果,相關單位的評價和學友的評價材料。

③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評價。

評價資料: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也要帶給相關的證明材料,如各項活動的過程記錄與小結等。

考核等級:從活動態度和活動收穫等方面進行考核。活動用時合計不少於7日;活動態度和活動收穫可進行定性評價,使用“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描述性語言。

4、評價學分認定程序

學生個人或小組整理參評材料--小組交流及互評--班主任或導師初評、等級認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終評--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學分認定--教導處登記學分。

七、獎勵

對於那些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強,有勤於實踐、勇於探索、精誠合作精神的學生個人或小組,他們付出了努力且有了豐碩的收穫,等級認定為A者,學校給與表彰;對於三項活動評價均獲A等的學生,學校給予專項獎勵;如果社會實踐成果經專家認定為具有必須的社會效益、科學價值或實用價值,學校給予特殊獎勵。

綜合實踐性主題活動方案2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建設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及良好個性品質為目標,以形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資源充足、學段銜接的課程體系和培養專、兼職相結合的具有專業素養的課程教師隊伍為重點,規範課程實施與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項要求的全面落實。

二、實施意義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設置、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課程領域,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重大改革,是促進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利於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密切教育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改善學校教育的課程結構;有利於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施課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有利於擴展德育的空間和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於學校開展特色辦學,深化課程文化的內涵。

三、課程目標

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體驗並初步學會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具有問題意識,發展良好的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課時安排

根據浙教基〔20--〕120號精神調整後的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規定:3—6年級每週3課時,7—8年級每週2課時,9年級每週1課時。上述課時均不含信息技術課程,其中各年級的勞動與技術每週均為1課時。所有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科教學均不得擠佔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各校在安排課時時,在確保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期總課時並不超過周總課時數、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可以隨活動需要採取靈活的彈性課時,可集中幾天或一週時間搞一項主題活動。全市各類學校每年級每學期至少要設計和指導3個以上的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不少於3課時。建議週四或週五安排2節,以充分利用雙休日開展活動,週一或週二安排1課時,用於交流、小結或提出下一階段的活動要求等。

五、活動內容

在我省課程設置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領域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也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遊戲節等)、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科技教育、“綠色證書教育”等活動內容。

各校可按照親近與探索自然(人與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人與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人與自我)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和組織,以主題活動形式開展,具體如:

(一)文化藝術類主題:如各地的傳統文化、家鄉風情、家鄉名人、運動會標誌設計、板報設計、我心中的居室、剪紙藝術、插花藝術欣賞等。

(二)社會生活類主題:如飲食與健康、樂清方言、本地特產、零花錢壓歲錢的去向、學做小記者(節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貧困學生失學問題、關注外來人口等。

(三)科學技術類主題:如環境污染及其保護、校園環境調查、垃圾問題、城市與綠化、身邊的科學等。

(四)科技製作發明類主題:如模型製作、發明創作、插花藝術設計、雕刻工藝、電腦設計、紙工、泥工等加工工藝等。

(五)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如敬老服務、法制宣傳、環保衞生、領養綠地、科普活動、軍訓、社會生產勞動、郊遊、參觀等。

各校組織的校班(班團、班隊)活動課符合主題的,可視作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九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可整合學校課程與地方課程進行(3-8年級地方課程《人·自然·社會》和《話説温州》2本教材,每週1節,各校可根據實際每學期單獨教授一種,也可以交錯隔週教授一種,但不能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替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認真落實課程計劃,保證國家課程計劃的嚴肅性,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長作為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提高認識,率先學習,努力實踐,使自己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行家。

(二)建立隊伍,完善網絡

1.學校要鼓勵教師任教或轉崗任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隊伍。省、市示範學校力爭從本學期起,至少配備1名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其他規模較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上)從下學期起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指導教師,規模不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下)要配備多名兼職指導教師;要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年級負責人、班級負責人,建立“班級固定、年級協作、學校協調”的教師使用機制,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落到實處。

2.在市教研室教研員指導下,各學區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選擇組織能力、責任心、綜合素質強的專兼職教師擔任組長,配合教導(務)處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組織、指導、參與實施及開展教研活動,從而初步形成市、學區、學校三級教研網絡。各級教研機構要定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活動,並使之常態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師進修學校要分層次、分批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隊伍培訓,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修班,促進教師觀念轉變,提高教師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力。

(三)整合資源,積極開發

全市各校要優化組合學校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區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民族文化傳統等方面課程資源,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時,要關注教師、學生和社會相關人員的人力資源,重視與現代信息技術相伴隨的信息資源。要注重整合班團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環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內容,同時充分利用當地博物館、科技館、德育基地、科技示範基地等校外活動場所,形成良性互動機制。

(四)周密組織,認真實施

1.各校要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校長必須親自擔任組長,同時指定一位校級領導分管、負責課程的規劃、組織和落實工作,做好相關部門的協調。要從社區學校資源、師資條件、場地設備和經費等實際情況出發,開齊、開足、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

2.教導(務)處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總體方案”、“學期課程實施計劃”和教師個人工作業績考核細則,指導和審核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及時做好全校總結,做好每個活動主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等相關工作,為以後的教學教研積累素材。

3.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教師責任制。根據學校學期課程實施計劃,確定每位教師每學期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任務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要制定活動周曆表,以“周”為單位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及時監督、檢查課程實施與計劃執行情況,做到專時專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經費中要確定一定比例用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活動開展等。

5.加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力度,市教育局爭取在20--年至少建成2個具有一定規模、能滿足當地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綜合實踐基地。

綜合實踐性主題活動方案3

一、安全注意事項:

1、每50名同學組成一個團,每團配備一名導遊,負責每一場地清點人數,組織同學午餐和遊戲。

2、學生行走過程中不許打鬧,不得私自離隊。

3、注意安全,講究清潔衞生。

4、不帶刀具,打火機等危險物品。

二、安全措施:

1、活動前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召開教師會議明確各自職責,教育學生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準隨意離開隊伍單獨活動,排隊有序。

2、往還前各團導遊認真清點人數,行程時排好隊伍,每團導遊負責管理,每團把學生組織成若干個活動小組,並有序地開展活動,活動時要禮貌、相互關心、注意安全、不搞有安全隱患的活動。

3、嚴格劃分活動區域,對於有危險的活動區域,安全員應預先設想防範措施,禁止學生在此區域內活動,若活動時發生意外,應立即向學校領導彙報,並採取用心有效的救護措施,抑制事態擴大。

4、審查學生身體狀況,對身體不適或患有疾病的學生勸阻其不參加本次活動。

5、嚴格檢查學生所帶的食品,確保食品安全。

三、環保教育:

教育學生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綠化,嚴禁學生攀摘花草樹木,亂丟垃圾,每生自帶保潔袋,還回時清理好環境衞生。為強化春遊活動安全管理增強帶隊老師、活動學生的安全意識,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和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活動過程中應急措施務必落到實處,以利於及時應變。

四、應急預案:

一、突發事件處理原則:1、持續鎮靜、沉着應對。2、學生優先原則。3、就地搶救原則。4、報警、求援原則。5、維持順序、訊速疏散原則。

二、應急反應措施:1、一名行政領導、全體任課教師隨班。2、所有教師的手機務必處於開機狀態。3、進入參觀點後,由領團導遊出入口執守,觀察學生狀況。

三、學生突發疾並意外傷害。帶隊導遊立即與安全員聯繫,視輕重由安全員和醫療員作處理、或就近送醫院。

四、學生走失處理:1、確保學生導遊知曉安全員、班主任及其他帶隊導遊電話號碼,以便聯繫。

2、如發現學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應立即組織就地尋找。3、從學生最後接觸的同學入手,瞭解最後行蹤。4、電話通知其它帶隊導遊老師關注尋找。

五、交通事故處理:1、有嚴重受傷即刻打120、110.並立即組織搶救。2、迅速報告安全員和校領導,視傷情確定立即送醫院,或緊急處理後送醫院。3、保護好現場,指揮師生撤離至安全地點。

4、檢查、診治。5、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分別負責家長、公安、醫療、保險各方接洽,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時間:年月日,上午8:00學校集中8:10正式出發。

下午15:30準時蹬車返校,請家長在16:30到學校門口接小孩。班主任會將無人接送的學生帶回學校收發室。等家長來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安全到家。

祝各位老師同學們校外活動愉快!

深圳市紅太陽教育策劃活動有限公司社會實踐活動策劃部

綜合實踐性主題活動方案4

一、指導思想: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潛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資料陳舊,教學方法脱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脱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我校要透過用心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脱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構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潛力。同時,透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構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潛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實施如下:每月定一個主題,每個年級圍繞這個主題分別制定相應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九月份:每逢佳節倍思親

(三年級)1、指導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關於佳節思親的文章。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的思親方面的詩歌,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1

3、課後收集描述秋景的古詩,在班級內召開詩歌朗誦會。(四年級)1、關於思鄉的詩歌朗誦會。

2、中國傳統節日由來故事會。

3、詩歌賞析《但願人長久》、《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五年級)1、帶領學生到電腦室上網收集佳節思念家鄉、親人的詩歌、文章等。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收集的資料彙編成冊。

4、舉行資料展覽會。

(六年級)1、瞭解中秋節的由來。

2、收集有關“思念”的詩句,開展賽詩會。

3、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

十月份:誰不説咱家鄉好

(三年級)1、閲讀有關家鄉的文章。

2、收集關於思鄉的古詩。]

3、唱一唱自己的家鄉。

4、寫一寫你心目中家鄉的樣貌。

(四年級)1、收集常州名勝古蹟資料。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介紹七個星鎮的名人。

4、製作小報。

2

(五年級)1、介紹家鄉景點。

2、説説家鄉的歷史名人。

3、誇誇家鄉的土特產。

4、展望家鄉的未來。

(六年級)1、瞭解焉耆縣的歷史和風土民情。

2、開展實踐活動,遊覽七個星鎮名勝古蹟、和鄉都酒業。

3、小練筆或當小記者介紹家鄉的景點

綜合實踐性主題活動方案5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開設的一門實踐性課程,是基礎課程改革中的一顆明珠,璀璨奪目。它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直接體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然而現實中,國小生的年齡小、知識面狹窄、抽象思維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點都決定了,在這一課程實施中要統籌設計,周密計劃。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了具有嚴密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強調以學生的各種經驗、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的問題為核心,以主題(課題或項目)的形式對各種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從而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注重學生實踐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改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授受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強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的親歷和體驗。基於以上理論結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確立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

(一)知識目標

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社會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在勞動技術中學會花卉的種植與管理,製作摺紙花卉、小動物。在研究性學習中,瞭解研究內容知識,學會製作活動方案、多種研究方法、策劃各種展示活動。在濕地文化節中,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瞭解濕地、觀察濕地、保護濕地;在學生課堂中,學習各類課外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方案設計更強調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在實踐情景中運用並掌握各種實踐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經驗。在各活動載體中,發展學生的多方能力。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綜合發展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要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以及三者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自我的責任感。

三、年段分目標

四、課程內容

五、課程實施

(一)課程實施保障

1、領導小組

學校成立學校校長為組長,教務處、級部長共同參與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各年級各階段活動策劃負責人,落實相關的責任任務。

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組長:胡順利副組長:張蘭英李雪梅三到六年級的級部主任組員:三到六年級的綜合實踐任課教師和班主任。

2、課時設置

根據學校特點,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時安排採用固定課時每週2課時。根據需要可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的辦法。

3、師資力量

我校特別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我區率先實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專職化,將年輕、求知慾、上進心強的三名教師來擔任綜合實踐老師。三名教師,在區內優質課評選中都獲得一等獎,兩名獲得市一、二等獎。其中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創新大賽中紛紛獲獎

(二)課程實施措施

1、準備階段

(1)成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織學習專項理論。

(2)召開教師會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方案。

(3)以年級為單位,選擇子課題內容,撰寫年級活動計劃。

(4)對教師進行案例撰寫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培訓。

(5)分析學情,確立主題,設計教案。

2、實施階段

(1)制定學校實施計劃。

(2)分年級組按計劃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活動過程,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檔案,收集記錄學生體驗、反應。

(3)定期召開綜合實踐老師碰頭會,對活動進行交流、探討,對案例進行反思和評價。

(4)開展學生評價指導、探索並制定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評價指導體系。

3、成果展示階段

(1)積累資料,創造性地編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2)舉行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3)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反思和總結,以進一步提高質量,完善機制,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六、課程評價

1、評價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為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地評價。堅持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表現進行評定、鑑賞。

2、對學生的評價

採用:成果彙報式、作品評價式、展示與交流式。

3、對教師的評價

側重於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組織、規劃、管理、指導並方面的能力和實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odong/kqpm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