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信息簡報 >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多篇)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多篇)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多篇)

信息技術2.0教學典型案例 篇一

能力維度

學法指導

所屬環境

多媒體教學環境

微能力點

A7技術支持的總結提升

教學環境

多媒體教學環境

教學主題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第三單元第3課《測量氣温》

教學內容及分析

《測量氣温》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氣温計和會使用氣温計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測量一天中的五個時間節點的氣温,並且繪製“一天的氣温柱狀圖”,發現一天氣温的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總結本課的重點一天的氣温變化是有規律的,早晚低,午後高。

2、科學探究目標:總結歸納繪製“一天的氣温柱狀圖”的方法,揭示繪製要點及口訣,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繪製方法。

3、科學態度目標:利用展示台展示學生的作業,對出現錯誤的作業給予針對性的糾正,引發全體學生對此類問題的高度關注,避免出現類似錯誤。展示正確的作業樣例,示範引導。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充分利用師評、生評、自評等評價方式,總結提升,提高學生的課業質量,鼓勵學生堅持記錄氣温,像科學家那樣做,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對象及特點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強,他們在數學課上已經學習過統計單元,對於柱狀統計圖並不陌生,雖然科學課程的“一天的氣温柱狀圖”與數學條形統計圖有所區別,但是基本理念和模式是十分相似的。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但是選取氣温時要細心,塗畫時要仔細,避免出現錯誤。

教學重點

總結本課的重點一天的氣温變化是有規律的,早晚低,午後高。總結歸納“繪製一天的氣温柱狀圖”的方法,揭示繪製要點及口訣,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繪製方法。

學習難點

對於出現錯誤的作業給予針對性的糾正,引發全體學生對此類問題的高度關注,避免出現類似錯誤。展示正確的作業樣例,示範引導。

實施效果

教師在總結提升環節,帶領學生利用課件,回顧課堂重點,總結一天的氣温變化是有規律的,早晚低,午後高。之後總結歸納“繪製一天的氣温柱狀圖”的方法,再次揭示繪製要點及口訣,關注繪製的基本要點:(1)找氣温點上點(2)對應條畫橫線(3)塗顏色即完成。這樣做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繪製方法。最後,教師利用展示台展示學生的作業,對出現錯誤的作業給予針對性的糾正,引發全體學生對此類問題的高度關注,避免出現類似錯誤。之後,教師展示正確的作業樣例,示範引導。

信息技術的作用

總結提升環節,教師充分利用師評、生評、自評等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課業質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所選技術是用電子白板出示課件PPT,簡單易行,高效實用,利用課件出示總結本課重點便於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利用白板自帶的展示台展示作業,進行評價。直觀出示有代表性的作業,有針對性地糾正錯誤,展示優秀作品,示範引領,幫助更多的同學提高。

改進提升

這節課的總結提升環節總體上是較為成功的,美中不足是因為教室剛剛更換了展台設備,重新做了系統,有的時候影像有些卡頓,耽誤了一些時間,展示的作品不是很多,教師在課上也沒有把圖像放大(按鍵沒有放映),後排的同學看圖像有些吃力。今後我還要進一步學習信息技術及相關電化教學設備的用法,熟練其多樣功能,為教學服務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 篇二

能力維度

教學設計

所屬環境

混合學習環境

微能力點

B2微課程設計與製作

教學環境

混合學習環境,班級規模38人,小組合作座位模式

課題名稱

科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做一頂帽子》

選題意圖

本課基於學生對材料的認識,要求他們根據功能和用途選擇不同材料,設計一件物品。學生通過“做一頂帽子”的活動,深化對材料特點的認識。二年級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相對比較薄弱,通過微課的形式,可以開拓思維,提升設計思路,讓學生學習並模仿製作帽子的方法與步驟,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同時也節約了教學時間。

教學對象

二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用不同材料製作的同種物品,它們的功能和用途是不一樣的。

2、某些材料可以反覆使用,一些廢棄的材料可以用來製造新的物品。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利用工具對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

2、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口述、圖示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與想法,並完成任務。

科學態度目標

1、感受創作帶來的樂趣,學會與他人交流、分享與合作。

2、有反思自己設計製作的物品的意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體會材料性能對產品功能的重要性。

2、意識到廢舊材料可以回收後再次使用。

3、認識科學技術對創造物品的作用。

教學用途

課中教學

1、學生通過視頻指導做帽子活動,可以初步體驗運用科學和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和製造產品的過程。

2、本課學生需要用到之前學習的科學知識,比如測量的知識,還需要利用其它學科的知識,比如美術、數學等。這對於學生來説是一種挑戰,通過微課可以解決一下教學難點。

3、通過微課學習,喚起學生深入研究材料的興趣,製作多款帽子。

知識類型

技能訓練型

製作方式

拍攝錄屏

預計時長

5分鐘

微課程設計

教學過程

1教師根據學一、聚焦

。教師出示各種帽子圖片,提問:這裏面有你喜歡的帽子,説説它有什麼作用?

學生聯繫圖片回答:如保暖、遮陽、防水、保護、裝飾……

2、提問:誰知道這些帽子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為什麼?

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帽子的主體材料,因為它們用的材料不一樣,所以它們有不同的用處。

3、學生交流彙報

比如塑料可以防水、防碰撞,棉線、纖維可以保暖等。為了讓學生關注到每種材料,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交流進行板書,將“帽子”“用途”“材料”依次呈現,目的是將“物體”“功能”進料的特殊性質,教師可以反問學生,如能用毛線或布料能做防水的帽子嗎?

4、聚焦學習主題。

提問: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不同功能的帽子嗎?

教師呈現課前準備的廢舊物品。教師簡單做介紹,如舊報紙,卡紙,舊毛衣等,它們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今天經過我們的雙手,它們就能成為有用的帽子了。

二、探索

(一)小組選擇做帽子的種類

1、小組選擇喜歡的一種功能的帽子,然後設計製作

教師在黑板上將不同小組列在不同的“帽子設綠色作文網計師團隊”裏。

比如:防塵帽設計師團隊——1、3、

博士帽帽設計師隊團——2、5

聖誕帽設計師隊團——4、6

2、學生繪畫草圖。

要求:每位同學都是設計師,大家根據自己選擇的帽子種類,加上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把簡單的設計草圖記錄到活動手冊上。

3、根據需要,選材料。

提問1:誰來説一説,你們小組選擇的這種帽子,需要什麼材料?什麼工具?

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主體材料的同時也準備了一些輔助材料,學生可以選擇多種輔助材料使帽子更完善,滿足更多需求。最後,提醒學生將所選材料記錄到活動手冊上。

提問:我們知道,帽子的大小是否合適很重要,那麼我們怎麼確定帽子的大小呢?

學生可能想到用軟尺量。為了更加方便和快捷,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直接用卡紙去測量頭圍。

教師展示微課視頻:看一下別人是怎麼製作帽子的?

學生觀看微課。

(二)學省製作帽子

1、學生領取需要的材料。

2、教師提示學生,製作有困難時可以向老師或其他小組求助。

3、教師巡視指導,並根據情況分發製作聖誕帽等各種帽子的提示卡。

(三)“帽子展示會”

角色扮演:小組成員上台扮演“模特”,在展示過程中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小組帽子的設計與用途,其他同學扮演觀眾欣賞不同的帽子。

三、總結:反思、完善

遊戲結束後,請每個小組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座位。

1、教師提問:我們做的帽子實現了設計時預想的功能了嗎?

追問:大小合適嗎?戴起來舒服嗎?美觀大方嗎?

2、反思:我們做的帽子還有哪些不足?可以怎樣改進?

四、拓展

同學們做的帽子都很有特點,不過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把它們變得更好?給大家一個機會,我們還能有哪些創意,如何實現?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喲。

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帽子,引發學生思考不同的帽子有不同功能,那麼不同功能的帽子都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材料這個知識點,從而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初步感悟材料對帽子功能的影響。接着,組織學生觀察帽子的主體材料及其特點,為下面的探究活動做準備。

環保教育,明確有些材料可以反覆利用。

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明確一個產品的誕生需要設計並製作。

可以用圖示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與想法

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動手能力水平,可以提供適操作性強,符合學情的材料,也提供不同的帽子半成品,有利於學生更快的完成帽子製作,可以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通過微課指導學生製作帽子的方法,降低操作民難度,讓容易參與到製作過程中,解決動手能力弱的教學難點,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可以參與到有困難的小組。

通過“帽子展示會”為主題開展角色扮演遊戲,有效提高交流研討的參與度。

小組互相評價優點可以培養反思和改善自己產品的意識,介紹自己的設計想法可以體驗創造產品的喜悦。

通過簡單的提問,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反思、改進,把工程實踐過程的反思、改進的思想延續到課外。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 篇三

能力維度

學情分析

所屬環境

多媒體教學環境

微能力點

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

教學環境

PPT課件、白板、電腦、

教學主題

奧爾夫音樂課《一起玩雪啦》

教學對象

學齡前兒童——大班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美好的情境及節奏感。

2、能跟着音樂打節拍,愛上奧爾夫音樂課。

3、通過奧爾夫音樂遊戲,讓小朋友們愛上冬天、愛上雪。

教學重點

讓幼兒都參與到奧爾夫音樂活動中,更好的感受音樂。

學習難點

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分析目的

1、根據幼兒在園所進行的奧爾夫音樂課的實踐經歷,設計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在家長的幫助下,幼兒真實反饋問題。通過“問卷星”對量化數據的客觀分析,瞭解到幼兒對奧爾夫音樂課的需求及喜愛程度,在教師設計奧爾夫音樂活動課《一起玩雪啦》的時候,可以根據幼兒的需要、難易程度,層次結構,循序漸進的安排活動內容,優化教學活動的目標及重難點、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讓音樂活動個性化,讓幼兒們更加喜歡奧爾夫音樂課。

2、問卷星的使用,能更加科學、有效地統計幼兒相關的已有經驗數據化、明確化。

分析工具

問卷星、微信

分析方法

問卷調查

學情分析

實踐方案

1、對學生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學習風格以及學習條件的分析。

學齡前兒童大班的孩子對音樂的感受非常敏感,好動,樂於表現,可塑性強,常常用表情、動作、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願意和別人分享、交流自己的美感體驗。能用律動或簡單的舞蹈動作表現自己的情緒。對於奧爾夫音樂活動課更是十分的喜愛,但是孩子們的個性非常強,想法獨特,源於生活的“玩雪”這一活動內容,對於孩子們來説是非常喜歡,願意去參加活動的。在PPT課件的製作過程中,我就以冬天、雪、雪人為情境進行創設的,孩子們一下子就融入進去了,感覺就是在和雪玩耍,開心極了!在奧爾夫音樂律動、打擊樂器的遊戲環節中,我設計了形象生動的視頻動畫,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的參與度達到100%,50%的幼兒能在教師的帶領下活動,30%的幼兒能夠提出問題進行不同的感受,還有20%的幼兒有創新意識,學習氛圍特別濃厚。

2、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問卷星”,擴大學情分析範圍、豐富學情分析形式、提升學情分析效率。

為了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藉助微信中的“問卷星”小程序對幼兒進行問卷調查,充分了解幼兒對奧爾夫音樂課的需求及喜愛程度,能夠更好的幫助教師在進行奧爾夫音樂活動課的時候,更加信息化、個性化、高效化,讓信息技術更好的為幼兒的全面發展、為課堂教學的高效,發揮更大的作用。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 篇四

案例描述

移動數碼產品與無線網絡的普及,使學習和授課方式呈現多元化,疫情開始,恰逢會考臨近,我不等不靠結合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學力水平,將混合學習環境和教學經驗精心融合,製作原創微課,讓靜態的數學靈動起來,讓抽象難懂的動態幾何變得可視化,學生可自主查漏補缺延伸拓展,提高了複習的效率和質量。同步教學課後的原創微課還有釋疑解惑類、專題類、試卷點評分析類、數學素養類只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微課製作簡便實用,不刻意追求高大上即可。

技術工具

軟件:幾何畫板5。06、EV錄屏

APP:汗微·微課寶、菁優網、釘釘

硬件:筆記本電腦、iPad和iPad的筆、手機

發佈:微課之家、抖音

技術應用描述

疫情正逢會考臨近,我自覺開始錄課指導學生有效複習和練習。由於會考數學題的壓軸題綜合度高、難度大,學生自己難以突破,平時我自學的幾何畫板軟件具有在變化的圖形中探索發現恆定不變的規律。因此運用幾何畫板製作微課進行講解,解了燃眉之急;後期結合學生共性問題提供專題類、拓展延伸類原創微課。開學後繼續錄製不同形式如試卷點評分析類、數學素養類等微課作為同步課堂的延續。

微課錄製選擇使用技術工具的基本策略:

錄製動態的幾何題多用幾何畫板動態生成效果,前期錄製由於沒有手寫板,數學的手寫是瓶頸,如何利用手頭僅有的硬件(當時沒有手寫板)和已掌握的軟件,結合平日的教學經驗,做出有質量的微課,我是苦思冥想,不斷嘗試,終於創造性將畫板的動態和ipad筆的手寫融合,達到講解流暢自如邊講邊畫邊寫,非常直觀,因手寫問題的解決節省了微課錄製時間,提高了錄製動態微課的效率。

錄製靜態的數學問題用漢微微課寶為主,簡單實用易上手,既可以是提前PPT導入,或手機拍照也可以用iPad筆書寫。錄好的課可分享或登錄微客之家收看。

截至目前,原創微課粗略估計3000分鐘,200餘課次。

實踐成效

原創微課解決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一、學習精準性

我任教的班級學生學力水平整體較高,學習的自主性和求知慾都強。我的原創微課側重釋疑解惑、延伸拓展、專題類較多。

二、學習具有時效性

及時解決同步過程中學習的疑難點,防止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掉隊。

三、學習管理便捷性和自主性

學生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收看方式、時間和地點;微課一對一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對微課掌握情況決定收看微課的時長和播放速度,老師登錄微課之家可以查看到學生的收看情況,便於管理。

四、查漏補缺

課堂教學難免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此時若將課堂同一知識點以另一種題型形式錄製微課,學生查漏補缺,新知得以鞏固。

五、延伸拓展性

由於課堂時間和課時安排的有限性、侷限性,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另外,現在的中招考試是選拔性的考試,因此,錄製延伸拓展類的專題微課來點撥學生思路就很有必要了。

教師反思

不足之處:

1、由於對微課的界定存在個人認識的問題,出現有些微課內容沒有切分開,導致製作時長沒有注意控制,也許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2、視頻後期沒有經過剪輯,原視頻分享雖真實、實用但有點粗糙;二因(還沒買手寫板)手寫瓶頸導致鼠標書寫效果不好,影響了視頻的美觀度;

3、由於微課是針對自己的班級的學生,對微課的定位簡單實用,有些微課沒有原題直接開講,雖有時效性但不便於再次使用。

未來改進計劃:

1、微課的設計無論從選材、教學設計、講解、信息技術呈現形式等方面力求微而美;

2、幾何畫板的應用水平和嫻熟還有待提高;

3、學習剪映進行視頻編輯;

4、學習Imindmap力求達到手繪數學思維腦圖助力課堂複習課的知識梳理;

5、多向做得好的先行者學習,更希望有專家的引領,自己揣摩實踐融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 篇五

能力維度

學法指導

所屬環境

混合學習環境

微能力點

B7家校交流與合作

教學環境

幼兒園家庭

技術工具

微信美篇問卷星

工具基本功能及特點

微信:

1、是一種快速的、即時的通訊工具,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通訊軟件。

2、“微信”可以支持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包括表情)和文字。

3、支持多人羣聊、視頻聊天。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

4、支持微博、郵箱、語音記事本、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

問卷星:

問卷星主要調查在某件事情上家長的一些想法與建議,和在某件事情上持有的態度,能客觀的掌握學生在家庭的一些情況,方便教師在教學上選擇適當的方法,還有一定的隱祕性,尊重家長的選擇。

美篇:

1、覆蓋web及移動各端,解決了微博、微信朋友圈只能上傳9張圖片的痛點。

2、能夠將圖片以及文字都結合在一起,實現圖文並茂的方式。比如攝影作品、遊記攻略等,然後分享到微信羣、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社交平台。

3、用户可在美篇發佈遊記、攝影大片、美文,也可用其記錄美食、生活、情感等。

應用情境

微信用來發佈教師想要傳達的事情,和一些消息。在“感恩有你親自同樂共享藍天”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活動中,教師將活動形式、目的、要求等事宜用美篇整合圖片、視頻及文字向班級羣或者朋友圈推送,方便工作繁忙的家長了解活動情況,將愛護環境教育和感恩教育融合。得到了家長大力支持與配合,加強家校共育的效率。

問卷星用在家長會中,收集家長實時想法,以便溝通過程中根據家長情況調整教師思路,以便更好的進行家校溝通。

美篇一般用於有事情需要向全體家長傳達,事情重要,便於不能及時參與的家長了解事情。

應用策略

用微信傳遞重要信息,統計各種消息家長接收的人數。

用調查問卷調查家長的想法,有助於家園達成共識。

美篇圖文並茂,家長一目瞭然地瞭解活動主要內容,每一種工具對於教育教學都有不同的幫助,在教學中要善於應用信息技術,能使教育教學工作事半功倍幼兒園與教師可以將重要通知或教學策略及時地發佈在微信羣中,在家長之間進行傳播和普及,有利於家長及時瞭解幼兒園的重要舉措與消息,提高家長對幼兒園、教師工作的理解度與認可度。幼兒和家長利用手機和電腦上的微信小程序接收消息,發送完成的任務,進行展示、交流、評價等,增強師幼互動和家園協作的效果。同時、也能幫助家長對幼兒在園狀態和學習環境進行全方位的瞭解。

教育教學

實踐分析

問卷星小程序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對於需要了解的幼兒和家長心理非常有用,利於家長對幼兒的教育理念與教師一致。

微信用來通知家長會的具體時間和參會要求與方式,適合書面傳達,需要家校配合,通過雲面對面的形式溝通,每一種工具對於教育教學都有不同的幫助,在教學中要善於應用信息技術,能使教育教學工作事半功倍。通過建立微信班級羣,可以有效提高家園之間的聯繫,使信息快速傳達到每一位家長,增強了溝通效率,節省了溝通時間。並且大家可以在羣內開展交流互動,展示才藝,也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豐富了幼兒的課餘生活,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此次“感恩有你親自同樂共享藍天”六一國際兒童接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幼兒瞭解“六一”兒童節的來歷。讓孩子們走進“六一”,感受節日的快樂,從小懂得感恩、珍愛生命、愛護環境。通過本次活動,更加使我感受到了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認知的關鍵階段。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老師要善於運用信息技術全面提升自身終身素質,豐富幼兒園教學資源,優化學幼兒園教育教學方式,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發展。

信息技術2.0教學典型案例 篇六

能力維度

學法指導

所屬環境

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

微能力點

A7技術支持的總結提升

教學環境

多媒體教學環境

教學主題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第三單元第3課《測量氣温》

教學對象

三年級學生

教學內容

《測量氣温》一課的總結提升環節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總結本課的重點一天的氣温變化是有規律的,早晚低,午後高。

2、科學探究目標:總結歸納“繪製一天的氣温柱狀圖”的方法,揭示繪製要點及口訣,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繪製方法。

3、科學態度目標:利用展示台展示學生的作業,對出現錯誤的作業給予針對性的糾正,引發全體學生對此類問題的高度關注,避免出現類似錯誤。展示正確的作業樣例,示範引導。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充分利用師評、生評、自評等評價方式,總結提升,提高學生的課業質量,鼓勵學生堅持記錄氣温,像科學家那樣做,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重點

總結本課的重點一天的氣温變化是有規律的,早晚低,午後高。總結歸納“繪製一天的氣温柱狀圖”的方法,揭示繪製要點及口訣,幫助學生進一步熟作文吧練繪製方法。

學習難點

對出現錯誤的作業給予針對性的糾正,引發全體學生對此類問題的高度關注,避免出現類似錯誤。展示正確的作業樣例,示範引導。

所選技術

電子白板、PPT課件、實物投影展示台

技術使用目的

簡單易行,高效實用,利用課件出示總結本課重點便於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直觀出示有代表性的作業,有針對性地糾正錯誤。展示優秀作品,示範引領,幫助更多的同學提高。

總結過程

一、教師總結本課重點

1、課件展示一天的氣温,帶領學生複習一天的氣温變化規律:早晚低,午後高。

2、總結本課重點“繪製一天的氣温柱狀圖”的方法。

關注繪製的基本要點:

(1)找氣温點上點

(2)對應條畫橫線

(3)塗顏色即完成

二、展示作業,評價提升

1、出示一個出現錯誤的作業,請學生評價一下。糾正錯誤,引起重視。

2、出示一個正確的範例,帶領學生進一步發現怎樣繪製能更加正確整潔規範。

二、結語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測量氣温,發現了一天氣温的變化規律,還學習了繪製一天的氣温柱狀圖,希望大家堅持測量氣温,做小小科學家。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 篇七

能力維度

教學設計

所屬環境

智慧學習環境

微能力點

C1跨學科學習活動設計

教學主題

《氣球寶寶排排隊》

學習目標

1、願意和同伴一起參加排序活動,體驗排序成功的快樂。

2、能將氣球卡片正確地按“ABAB”模式排序。

3、發現氣球排列的特點,感知排序在生活中的運用。

學習對象

學齡前兒童——小班

學習資源

PPT課件、希沃互動課件

技術工具及應用策略

通過互聯網查找文本、圖片資源以及自己錄製的音頻,製作有聲音的視頻,利用希沃平台製作互動練習課件。

活動流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房間圖片,創設新年佈置房間,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問題: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裝扮自己的家,這是誰的家裝扮得這麼漂亮呢?小朋友們,他的家是用什麼佈置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發現“ABAB”模式排列的特點。顯示靜止畫面,幼兒仔細觀察氣球,感知氣球的形狀和顏色。問題:這些氣球、彩旗分別是什麼顏色的呢?它們的排列是有規律的,你們發現它們是怎樣排列的了嗎?(引導幼兒回答“按一個紅色的氣球、一個紫色的氣球的順序排列的”)鼓勵幼兒自己説出彩旗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列的

三、鼓勵幼兒動手操作,練習“ABAB”模式排序。

1、播放希沃課件按照教師給出的排列規則,幼兒一邊排列一邊説“我是按照一個x色氣球一個x色氣球排列的”。

2、幼兒遵循自己的想法,按照“ABAB”的規律排列氣球卡片。

四、尋找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按照“ABAB”模式排列的,比如餐桌食品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列的呢?

五、師幼共同收拾材料,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教師:氣球寶寶們可開心啦,小朋友們都能正確地幫它們排排隊。我們下次再邀請氣球寶寶們來做客吧!

學習評價

在活動的開始時,我創造了一個幼兒想説、敢説、會説的新年主題環境環境,由按照“ABAB”規律裝扮房間延伸到日常生活收納習慣的養成,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活動中,我運用啟發式提問,體驗尋找規律的教學方法,給予幼兒想象的空間,激發幼兒想説的興趣,創造幼兒説的機會,拓展幼兒生活的經驗,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同時通過提前錄製好的可愛音頻來增加幼兒的趣味想象,兩隻小熊準備新年年貨的擺放也是按照“ABAB”規律排列的,我用引導性的語言,激發幼兒對食品擺設探究的慾望,從而讓小朋友聯繫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ABAB”規律的食物,同時也讓幼兒養成日常收納的好習慣。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非常濃厚,我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注重孩子們自由發揮想象,並採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引導幼兒尋找規律,願意將自己尋找的規律和食物和大家分享。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參與者、引導者,應多給孩子創造一些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們成為活動的主人,真正的實現“寓教於樂,寓教於生活”這一理念的價值。

信息技術2.0教學典型案例 篇八

能力維度

教學設計

所屬環境

混合學習環境

微能力點

B3探究型學習活動設計

教學環境

線上教學、線下教學

教學主題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教學對象

四年級學生

學情分析

學生對聲音並不陌生,但對於物體是如何發出聲音的有各種不同的想法。這些想法是否正確呢?讓學生親自實踐來揭示聲音的本質是最好的辦法。

教學資源

手機慢動作拍攝效果微課、手機慢動作拍攝技術微課、多媒體課件

階段一:確定預期結果

所確定的目標

學生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聲和不發聲時的不同,從多個物體發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揭示並親自實踐驗證,同時藉助手機慢動作拍攝技術來觀察實驗中不易觀察到的現象,發現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思考哪些基本問題?

1、教師設計的學習活動可操作性強,以學生為中心,能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

2、教師選擇了恰當的技術(手機慢動作拍攝)支持探究型活動的開展,並能通過微信、QQ等班級羣對學生活動探索過程進行跟蹤和記錄,及時反饋干預。

3、教師對技術應用環境和學生能力做了周全考慮,並制定恰當應對方案。

(1)技術應用環境:IOS系統、安卓等常見系統手機慢動作拍攝方式。

(2)學生能力:呈現常規物體發聲慢動作視頻和呈現豐富物體發聲慢動作視頻。

通過這一課程,預期學生能研究

1、通過多個物體發聲的實驗活動,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通過手機拍攝慢動作視頻,展示聲音產生過程中物體運動的細節表現。

作為單元學習的結果,學生會了解到哪些重要的知識與技能?

學生將知道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學生將能夠

從多個物體發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驗證性解釋,並藉助動手實驗與手機慢動作拍攝進行實踐驗證。

階段二:確定合適的評價標準

什麼能夠用來證明學生理解了所學知識

表現性任務

學生能夠親自動手操作,規範完成實驗,並能藉助教師微課視頻與自己所拍視頻對聲音產生的原因進行合理解釋。

根據階段1的預期結果,還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其他證據

學生能夠進行小組內與班級內的線上互動交流,通過資源共享,觀察與比較,尋找、嘗試、發現更多物體發聲的原因。

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饋

1、學生能通過自己動手實踐,規範完成實驗,解釋原因。

2、學生能學習教師微課,拍攝自己實驗時的慢動作視頻並展示。

3、學生能根據教師微課,進行聲音細節畫面的創意性慢動作拍攝並展示。(如除固體以外的水、空氣……)

階段三:設計學習體驗

教與學的體驗順序應該怎麼安排才能有助於學生參與、發展和展示預期理解?

教師通過對A。自主實驗探究B。如何藉助技術工具等活動的設計,期待學生能將技術工具應用於科學探索活動中,在動手實驗時發現,在操作技術中理解,大大降低了觀察與描述的客觀難度,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不斷深入,不同程度地提升自我的科學探索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

信息技術2.0教學案例 篇九

能力維度

教學設計

所屬環境

智慧學習環境

微能力點

C1跨學科學習活動設計

教學主題

《氣球寶寶排排隊》

教學反思

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到幼兒科學活動中,為科學現象以及規律等配上生動形象的聲音和動畫,不僅能使教學過程童趣盎然,還可以喚起幼兒的真摯情感,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能力,建構想象空間,提高幼兒科學運用的創造性,對幼兒的科學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能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與能力。科學活動大多數內容比較抽象,對於抽象的知識概念,幼兒就不容易理解,而信息技術利用其自身的優勢把一些科學現象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把認識的對象由抽象變為具體,把原來較為生疏、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變為圖文並茂、生動形象的具體事物,從而使幼兒得到較多的感性知識。如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創造了一個幼兒想説、敢説、會説的新年主題環境環境,由按照“ABAB”規律裝扮房間延伸到日常生活收納習慣的養成,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活動中,我運用啟發式提問,體驗尋找規律的教學方法,給予幼兒想象的空間,激發幼兒想説的興趣,創造幼兒説的機會,拓展幼兒生活的經驗,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同時通過提前錄製好的可愛音頻來增加幼兒的趣味想象,兩隻小熊準備新年年貨的擺放也是按照“ABAB”規律排列的,我用引導性的語言,激發幼兒對食品擺設探究的慾望,從而讓小朋友聯繫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ABAB”規律的食物,同時也讓幼兒養成日常收納的好習慣。

信息技術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覺、聽覺和動態的交互式環境,增強幼兒學習的主體性,拓展幼兒積極思維的空間,培養創新精神,實現教學的最優化。總之,信息技術走進幼兒園,走進孩子們的生活,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幼教改革的需要。它在某種程度上真正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這一教育原則,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變為現實。我相信,隨着幼教觀念的不斷更新,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化,信息技術教育活動課將會以幼兒園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而被很快的融入其中,成為幼兒教育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信息技術2.0教學典型案例 篇十

能力維度

學情分析

所屬環境

混合學習環境

微能力點

B1技術支持的測驗與練習

教學環境

混合學習環境

測驗工具

希沃白板5

基本功能及特點

希沃白板5創建互動課堂,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用遊戲化的小組競爭將學生帶入教學情景,在遊戲情境中進行課堂檢測,提升學生對知識檢測內容以及形式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實現課堂高效的互動性。

課堂活動中的分組競爭是非常好的測驗活動。分組競爭課堂活動是一種限時競爭,兩組PK,多人互動的課堂測驗小遊戲。適用於讓學生快速辨別正確概念或選項的教學場景。活躍課堂氛圍。寓教於樂。限時競爭檢測形式,不僅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榮譽感,迅速判斷學生掌握知識準確度而且還能反覆鞏固糾錯,直到學生全部掌握知識點。

測驗與練習實踐方案

一、應用情境

在《傳統節日中的“家”》一課,國小生經常會把傳統節日和其他節日混淆,這是一個學習難點。在師生共同總結傳統節日以及相關習俗之後,需要鞏固、反饋、檢測學生對傳統節日與非傳統節日的區分以及相關習俗的瞭解程度。因此,運用分組競爭檢測形式,把傳統節日和其他節日放在一起,通過遊戲比賽進行鞏固檢測。

二、使用策略

希沃白板5中的課堂活動分組競爭是非常適合國小生課堂檢測,是趣味性、競爭性以及檢測性融為一體的教學方式。我把傳統節日和非傳統節日分成兩組,學生也分為兩組,用希沃分組競爭進行點擊比賽,每一次競賽都有檢測結果以及正誤的呈現,讓孩子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問題並且及時改正。

三、實施過程

1、教師製作分組競爭的課件分別輸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聖誕節、元旦、五一勞動節、教師節、國慶節,讓學生辨別哪些是傳統節日。

2、教師進行賽前分組,並且説明比賽要求讓學生明確是限時比賽,比賽結束即出結果。

3、學生分組比賽,通過軟件查看答案,師生共同總結區分傳統節日和非傳統節日,提高下次檢測的正確率。

4、在這種有趣的競爭的機制活動下,由於國小生活潑好動,課堂容易出現以下幾個意外情況:

①課堂紀律容易出現混亂,沒有參加比賽的孩子會着急到希沃白板前面幫助參加比賽的孩子。

預設解決方案:教師需要賽前講清楚規則可以分層要求,比如:前幾組比賽時,其他同同學可以通過語言動作幫助比賽的同學完成檢測。這樣既能滿足其他同學參與的積極性還能降低檢測難度以鞏固反饋為檢測目的。當孩子們逐漸掌握牢固後,教師提出比賽的紀律要求,其他同學只能安靜觀看,不能幫忙,讓參與比賽的同學真正進行檢測。

②比賽失敗檢測分數低的同學容易有挫敗感,不知道自己的錯誤點。

預設解決方案:希沃分組競賽測試結果沒有明確學生具體錯哪個知識點哪個節日選錯了,教師可以分配給其他沒有參加比賽的同學作為第二評委,認真觀看比賽過程,把同學選錯的節日記下來,比賽結束後提出指正,讓參與比賽的同學錯有所得,真正達到檢測有結果有反饋有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nbao/1m44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