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工作計劃 >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通用多篇)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通用多篇)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通用多篇)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轉變教學理念,在總結實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具體教學過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地理學科和教學的特點,全面發揮地理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閲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地理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地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使地理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積累地理知識、不斷加深對地理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成為一個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一個逐漸掌握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的過程。通過地理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地理意識,汲取地理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況分析

1、課標分析: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容標準由標準、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標準”是學生學習高中地理課程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以行為目標方式表述;“活動建議”是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的參考性建議,可根據條件選擇,也可自行設計;“説明”是對標準中某些問題的進一步解釋。

2、教材分析:

本學期高一地理科採用湘教版教材(必修2),本學期教學內容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紹人口與環境、城市與環境、區域產業活動、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等人文地理知識,要求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進行人文社會的分析和調查;掌握閲讀、分析、動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新教材每節課的知識容量都非常大,教師必須學會處理好教材與課標的關係、學生在校時間與完成教學任務的關係,特別是新的教學理念和信息的不斷更新,更需要老師認真備課,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

3、學情分析:

學生可能存在的學習問題:

(1)、通過上一學期的學習瞭解到高一學生由於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説會存在較大困難。

(2)、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而不是過去按部就班的講授)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3)、目前評價教學的方案尚不明朗,教師的教學活動缺乏明確的導向,有教師擔心學生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會影響將來的考試,從而影響對教師本人的評價,因而評價教學的方案不明確是不利於新課程理念的實施。

三、教學目標

本學期備課組要達到如下目標:

1、備課組在規定時間內有效完成授課內容的同時,要注意學生課外知識的補充,注重教學知識廣度的推廣。

2、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髮展有用的地理。

3、倡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參加地理小組活動;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具體工作

1、不斷加強對新課程的教學研究、相互交流和學習。任課老師要加強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論學習,深刻領會新課程的改革理念,認真鑽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節課的備課準備工作。通過集體備課,加強對新課程教材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模式以及學法指導、重點和難點的處理等方面的研討。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的設備和資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學習,實現教學經驗、方法和資源的共享。開展經常性的相互聽課學習,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體會,以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強備課組的活動,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備課組活動的時間,重點研究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回顧交流和改進,分享對新課程的教學體會,同時針對新課程的內容編排和教學時數的安排,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調整和改進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做到每次活動有具體專題內容,共同研討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案或方法途徑。

3、加強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做到教與學的互動和協調發展。任課教師要做好對學生學法的科學指導,因為新課程改革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與學要體現出一種師生的互動關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隨時收集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法和做好學法指導,讓學生儘快適應新課程的學習。

4、集體備課:做到“三定”--每週固定備課組活動時間,教學中遇到問題隨時討論;每次活動定明確的內容;每課或聯繫較緊密的幾課定一中心發言人,負責教學的整體設計,製作一個粗略的課件(至少提出教學的設想),大家討論補充,探究最佳方案。爭取每課都有課件,實現資源共享。做到“三備”--解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採取的具體教學方法,特別側重學生學習式的設計。做到備課組“目標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測試統一”。通過教師間的合作探究,提高整體的備課質量和教學質量。

5、教學進度的安排。由於新課程內容較多,且教學時數少,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壓縮,對教學進度抓緊抓好,力爭在期末考前一週(第19周)結束上課,以保證期末考的複習備考時間。

五、近期工作

1、每週課堂研究探索課不少於一節,每週備課組活動一次。

2、促進地理興趣生培養,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3、本年級和跨年級聽課。

4、討論如何進行啟發式教學,研究教材的重組,熱點問題的補充,作業合適的安排。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二

一、工作目標與思路

本學期地理繼續實踐與完善地理課堂“圖表貫穿、合作探究、展示生成、當堂訓練”的太倉地理教學主張,結合學校課題,以“充分相信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來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工作思路實行生本教育。

二、工作重點與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學科素養。

地理素養是現代公民的一種必備素質,更是國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包括“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作為地理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學科核心素養就必須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科知識儲備與學科教學能力。一是政治思想學習,學習師德規範、國家教育政策、法規等,做立德樹人的楷模;二是專題學習,圍繞主題學習研究;三是專業學習,學習與地理學科相關的書籍、雜誌。如認真研讀《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育》、《地理教學》三本地理專業雜誌,及時補充地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四是時事學習,經常關注時事要聞,及時把握世界、中國和本地區的地理信息,並把這些信息變成課堂教學資源,讓地理教學生活化、生本化、生態化。

2.苦練基本功,提升學科能力。

地理學科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自身的基本功紮實與否。教師的基本功包括的內容很多,但作為地理教師的特有的專業基本功就是繪圖、析圖技能。地圖是地理課堂的第二語言,包括示意圖、景觀素描圖、柱狀圖、曲線圖、結構圖、剖面圖、框圖、圖表等。在課堂上能快速熟練繪製的地圖內容,並對所繪地圖進行系統的講解、分析,這是作為地理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備課組成員平時多訓練、多實踐、快提高。

3.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實效。

一“改”學生學習方式。倡導合作探究學習就是將學生置於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過程,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最佳突破口。合作探究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知識的構建、主體的參與和相互合作。學生只有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處理、加工得到的信息,然後才能參與交流、展示,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個體自主學習的動機。通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課堂的服務者。

二是“改”課堂提問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採用“師生互問、生生互問”“一問多答、多答再問”等。

三是“改”作業佈置。地理作業儘量課堂完成,內容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給學生提供自主創造的空間;考慮學生個體學習差異的內在需要,分層佈置。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三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轉變教學理念,在總結實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具體教學過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地理學科和教學的特點,全面發揮地理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閲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地理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地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使地理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積累地理知識、不斷加深對地理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成為一個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一個逐漸掌握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的過程。通過地理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地理意識,汲取地理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況分析

1、課標分析: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內容標準由標準、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標準”是學生學習高中地理課程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以行為目標方式表述;“活動建議”是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的參考性建議,可根據條件選擇,也可自行設計;“説明”是對標準中某些問題的進一步解釋。

2、教材分析:

本學期高一地理科採用人教版教材(必修1),本學期教學內容是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介紹宇宙中的地球、大氣運動、和水運動等地理自然現象,要求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進行人文社會的分析和調查;掌握閲讀、分析、動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新教材每節課的知識容量都非常大,教師必須學會處理好教材與課標的關係、學生活動與完成教學任務的關係,特別是新的教學理念和信息的不斷更新,更需要老師認真備課,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

3、學情分析:

學生可能存在的學習問題:

(1)、高一學生由於國中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説會存在較大困難。

(2)、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而不是過去按部就班的講授)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3)、目前評價教學的方案尚不明朗,教師的教學活動缺乏明確的導向,有教師擔心學生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會影響將來的考試,從而影響對教師本人的評價,因而評價教學的方案不明確是不利於新課程理念的實施。

三、學期教學目標

本學期備課組要達到如下目標:

1、備課組在規定時間內有效完成授課內容的同時,要加大學生課外知識的補充,注重教學知識廣度的推廣。

2、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髮展有用的地理。

3、倡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參加地理小組活動;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具體工作

1、不斷加強對新課程的教學研究、相互交流和學習。任課老師要加強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論學習,深刻領會新課程的改革理念,認真鑽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節課的備課準備工作。通過集體備課,加強對新課程教材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模式以及學法指導、重點和難點的處理等方面的研討。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的設備和資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學習,實現教學經驗、方法和資源的共享。開展經常性的相互聽課學習,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體會,以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強備課組的活動,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備課組活動的時間,重點研究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回顧交流和改進,分享對新課程的教學體會,同時針對新課程的內容編排和教學時數的安排,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調整和改進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做到每次活動有具體專題內容,共同研討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案或方法途徑。

3、加強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做到教與學的互動和協調發展。任課教師要做好對學生學法的科學指導,因為新課程改革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與學要體現出一種師生的互動關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隨時收集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法和做好學法指導,讓學生儘快適應新課程的學習。

4、集體備課:做到“三定”——每週一下午為固定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教學中遇到問題隨時討論;每次活動有明確的內容;每課或聯繫較緊密的幾課定一中心發言人,負責教學的整體設計,製作一個粗略的課件(至少提出教學的設想),大家討論補充,探究最佳方案。爭取每課都有課件,課件要放在校園網上實現資源共享。做到“三備”——解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採取的具體教學方法,特別側重學生學習式的設計。做到備課組“目標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測試統一”。通過教師間的合作探究,提高整體的備課質量和教學質量。的設計。做到備課組“目標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測試統一”。通過教師間的合作探究,提高整體的備課質量和教學質量。的關於開展“苦練內功,提高素質”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活動的要求,本學期備課組內計劃安排的交流、研討公開課5節,每位老師都要上一節。

5、教學進度的安排。由於新課程內容設計新而多,且教學時數少,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壓縮,對教學進度抓緊抓好,力爭在期末考前一週(第19周)結束上課,以保證期末考的複習備考時間。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四

一、指導思想:

以地理課程建設為中心,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紮實做好教科教研常規工作,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髮展”的教研工作方向,積極推進我校高中地理課程改革,把握地理教師專業發展,重點是“地理學科核心思想和能力,地理教育價值和課程執行能力”這一關鍵。加大對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培養指導力度,提高我校地理教師整體素質,促進有效教學,全面提高我校地理教學質量。切實抓好本組的教學常規工作,全面投入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開發校本課程資源,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研目標:

1、加強教研組隊伍建設 ,努力打造一個有創新力有凝聚力的教研團隊

整體構建教研組:規範教研組活動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獎懲制度,激發成員的教研熱情。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做到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建設,通過“幫、帶、扶、助”活動,使我組的青年教師在老教師的幫助下迅速成長起來。利用一系列活動將全校地理教師凝結為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共享。

2、強化教研組的“教研”功能,爭創我校的地理教學水平的新突破

本學期我們繼續“新課改下的新的農村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探索”不放鬆,繼續推進“學案式”備課教學實踐工作。我們教研工作側重於新課程改革研修和行動研究上。加強教師新課程理念的內化,通過開展切實可行的研究活動,促進教師把新課程理念貫徹、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從而真正改善課堂教學行為和課堂教學狀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夯實教學常規工作,力爭我校地理整體成績上新台階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評定學校工作的首要指標。抓質量,首先就要抓課堂,好課堂離不開精心備考,備好課,就要合作,要大家的共同智慧。要紮紮實實做好集體備課工作。其次,根據各年級的地理學科特點和教學目標任務的差異,確定工作方向。高三教師着力研究大學聯考命題的新動向、新趨勢,進一步明確教學要求,指向大學聯考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研究,進一步增強高三地理教學的針對性。科任要教師研究和改進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二年級依據教學計劃,狠抓基礎,提高成績,全面抓,重點抓。高二備課組做好地理的複習工作,思想上重視,工作上做細、紮實,迎接高二地理必修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上爭取有所突破;高一年級重在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地理基本技能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第三,落實常規無必要做到: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三、具體措施

1、加強以教帶研,以研促教

首先,加強新大綱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落實新的課程計劃。隨着高中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我們必須加強理論學習。本學期我們主要以專題發言的形式進行學習。內容主要涉及的是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操作等方面。部分專題發言與這學期確定的課堂主攻方向相配套。

其次,積極參與科研課題。本學期我組確定以 “課堂如何提高學生地理圖

像的處理能力”為研究課題。課題開展由組長負責,全組成員共同努力,爭創做出典型課題。並最終促組內人員解決歷年來的教學重難點。形成非常實用受歡迎的校本課程。

再次,紮實開展“研究性學習”。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 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 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最後,教研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課程改革中探索性問題,研究教學常規中普遍性的問題,重點是要研究課堂。圍繞本期課堂主攻方向,擬定洪我據教師上一堂公開課。

2、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教課堂效率。要不斷探索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紮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這學期我們教研組為提高教學質量主要落實如下工作:

首先,堅持集體備課制度。依據學校的安排,每個年級均成立集體備課組,備課組活動要保證“定組長、定時間、定地點”。做到常規化、制度化。每次輪流由一個教師作為主備課人,事先寫好教案並借好相關的課本與資料,在備課會時進行簡短的説課,其他老師給予建議。同年級的教師共同參考,並在教學實施時依據本班學生實際予以修正,形成個案。

其次,加強組內聽課制度的管理。為了真正促進組內教研,加強聽課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我們規定任課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並進行紮實的民主的評課活動,以達到共同成長,充實了校本教研的內容,有效地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最後,本期教研組將在教務處的統一組織下對老師的作業批閲、教師教案、課外活動輔導、研究性學習、教研論文、等方面進行定期的檢查,並作出相應的等級評價。以此促進常規工作。

3、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服務教學工作

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帶來了觀念的更新。我們高一年級裝備了多媒體教室,老師們在運用多媒體和製作課件方面有很大的進步。課改過程中,課程與課時的矛盾非常突出,傳統的地理教學無法滿足。而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能彌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變抽象為具體,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這學期我們教研組繼續加強課件資源的共享,進一步濃厚我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氛圍。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五

一、教材分析(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必修Ⅱ兩章:第三章《區域產業活動》、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必修Ⅲ三章:第一章《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第三章《地理信息技術應用》。重點了解和掌握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以及人地關係協調發展的知識,難點是能運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應用於某個具體區域中,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學生分析(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學生對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比較差,地理學習方法不很適當,讀圖、析圖、提取信息、概括歸納和語言文字表述等能力較差,文科班學生對地理課的學習態度和紀律比理科班的學生好一些。

三、教學目的要求

使學生能初步瞭解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的組成以及主要特點,瞭解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以及人地關係協調發展的知識;能運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觀察、學習、調查、運用圖表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夠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基礎知識;增強愛國情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教會學生地理學習方法;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健康的情感、科學的態度和現代地理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校內外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

五、教學進度

周次

課、章、節

教 學 內 容

備 注

1

第三章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繫

2

第一節第二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

3

第三節第四節

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類型

4

第四節

第四章第一節

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5

第二節第三節

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

6

第三節第四節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模塊考試

7

必修Ⅲ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

區域的基本含義、區域發展階段

8

第三節第四節

區域發展差異、區域經濟聯繫

9

第二章第一節第二節

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10

期會考試

11

第三節第四節

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2

第五節第六節

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

13

第三章第一節第二節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14

第三節第四節

全球定位系統及其應用、數字地球、

模塊考試

15

會考複習

16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六

一、教材分析(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必修兩章:第三章《區域產業活動》、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必修三章:第一章《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第三章《地理信息技術應用》。重點了解和掌握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以及人地關係協調發展的知識,難點是能運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應用於某個具體區域中,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學生分析(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學生對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比較差,地理學習方法不很適當,讀圖、析圖、提取信息、概括歸納和語言文字表述等能力較差,文科班學生對地理課的學習態度和紀律比理科班的學生好一些。

三、教學目的要求

使學生能初步瞭解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的組成以及主要特點,瞭解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以及人地關係協調發展的知識;能運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觀察、學習、調查、運用圖表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夠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基礎知識;增強愛國情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教會學生地理學習方法;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健康的情感、科學的態度和現代地理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校內外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五、教學進度周次

課、章、節與教學內容

備 注:

1、第三章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繫

2、第一節第二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

3、第三節第四節

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類型

4、第四節第四章第一節

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5、第二節第三節

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

6、第三節第四節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模塊考試

7、必修ⅲ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

區域的基本含義、區域發展階段

8、第三節第四節

區域發展差異、區域經濟聯繫

9、第二章第一節第二節

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10、期會考試

11、第三節第四節

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2、第五節第六節

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

13、第三章第一節第二節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14、第三節第四節

全球定位系統及其應用、數字地球、模塊考試

15、會考複習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七

一、情況分析:

本屆高三文科有六個班,普通班,加強班。差別比較大,基礎知識不夠牢,解題能力不夠理想。

二、備考依據:

初。高中9本地理教材、《地理學科考試大綱》、藍本《步步高》。

三、工作目標:

進行第一輪複習掌握單元基礎知識,鞏固各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同時加強綜合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過這一輪複習,要讓學生達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綱規定的基本知識,能夠對知識進行基礎的歸納總結,能把握教材主幹知識。

(2)能學會畫圖、填圖、記圖、讀圖、用圖。

(3)答題做到規範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

(4)能用學到的地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簡單的地理實例,做到活學活用。

四、具體措施:

(1)鑽研課標。考綱和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着眼課標,建立網絡,進行全面系統地複習。

1、分析考綱,把握考綱變化。

2、全面瞭解課標,把握重點。

3、突出主幹,落實基礎。知識系統化。

4、注重總結。特別是地理事物、現象規律分析。

(2)研究歷年大學聯考試題。

每位老師都要對近五年的大學聯考題進行研究,要將大學聯考題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蒐集大學聯考信息,瞭解大學聯考動態。

(3)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1、備課: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要在鑽研課標和教材的基礎上備課,要在把握大學聯考方向的基礎上備課,要在全面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備課,要在充分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備課。

2、加強集體備課

每週至少要有兩堂課做到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智慧。通過碰頭會、電話、網絡各種形式加強組內問題的討論,取長補短,互通信息,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2、上課: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上好每一堂課,上課要注意發揮自己的優勢,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因材施教,補差提優。要注意做到講練結合。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3、課後反思:認真總結每堂課的得失,養成每課一反思的習慣,在反思中求進步。

4、完善聽課制度,取長補短,以期實現共同提高。

5、精選、精練、精評習題:

教師對試題要精心挑選。即主任一直強調的“老師下海,學生上岸”,題不在多,關鍵要精。要起到真正練習的作用,不然還不如不練。同時老師要多做題,要分析試題,要把握大學聯考題的特徵,要學會自己命題。具體做法是:利用好每次週考、月考,出好每次考試題;再次是蒐集各地市模擬題精選分類彙編,整理每單元的綜合測試題;還有就是整理近六年各地大學聯考題分類彙編總結,一輪適當練習部分大學聯考題;對輔導書上練習,要教師先做,再讓學生做,要有所選擇的做。

同時試題講解要及時、要講透,要注重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的培養,還要強調答題的規範化,用詞的專業化。對典型題還要寫到糾錯本上。

(4)課外輔導要靈活。多種方式,多種時間,多種場合。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輔導。關注目標學生,重視補缺補差,有希望的地理單科偏差的同學要個別輔導,對不同班級同學要分層指導,提高班級整體水平。

(5)加強督促和檢查;

除了檢查每次作業是否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外,還要通過提問檢查要求掌握的內容是否掌握,還要繼續加強學生糾錯的檢查和督促。

五。授課內容及時間安排:

這段時間,主要進行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複習

九月份:一輪複習

考點11常見的天氣系統(3課時);

考點12氣候類型及判讀、全球氣候變化(3課時);

考點13自然界的水循環、水資源的合理利用(3課時);

考點14大規模的海水運動(2課時);

單元考及講評(2課時)

考點15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2課時);

考點16山嶽的形成、河流地貌的發育(3課時);

單元考及講評(2課時)

考點17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2課時);

考點18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2課時);

月考及講評(2課時)

十月份:一輪複習

考點19人口的數量變化、人口的合理容量(3課時);

考點20人口的空間變化(2課時);

單元考及講評(2課時)

考點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3課時);

考點22城市化(3課時);

月考及講評(2課時)

十一月份:一輪複習

考點23農業區位選擇(2課時);

考點24農業地域類型(3課時);

單元考及講評(2課時)

考點25工業區為因素與區位選擇(2課時);

考點26工業地域的形成(1課時);

考點27傳統工業區與新興工業區(3課時);

月考及講評(2課時)

十二月份:一輪複習

考點28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2課時);

考點29交通運輸佈局變化的影響(2課時);

考點30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2課時);

考點31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2課時)

單元考及講評(2課時)

考點32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2課時);

考點33地理信息技術在區與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2課時);

月考及講評(2課時)

20xx年元月份:一輪複習

考點34荒漠化的防治(2課時);

考點35森林的開發與保護(2課時的前);

考點36能源資源的開發(2課時);

考點37河流的綜合開發(2課時);

單元考及講評(2課時)

考點38區域農業發展(2課時);

考點39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2課時);

考點40資源的跨地區調配(2課時);

考點41產業轉移(2課時);

月考及講評(2課時)

20xx年2月份:二輪複習

專題一:等值線(大約2月14號放寒假)

附一、高三地理備課組活動一覽表

附二、集體備課活動安排;

時間:每週五第2、3節地點:北教學樓一樓西頭政史地組辦公室附三、聽評課活動安排

朱標:週一第6節1班

高雪:週二第1節5班

王超:週二第7節21班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八

一、現狀分析:

1、學生狀況:八年級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與區均還有一定差距

2、教師現狀:二位教學經驗豐富的專職教師。

3、社會影響力:因為會考不計分許多學生家長對地理學科不瞭解不重視,,但我組老師已經深刻認識到新大學聯考改革後明年地理將成為大學聯考科目之一,因此在國中階段打好基礎尤為重要。

二、工作思路

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努力實現教學創新,改革教學和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校的內涵性發展。同時,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係,積極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地理教學方式。

三、工作目標:

1、重視閲讀,提升本組教師的課程意識和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

2、以主題式探究為主要教學思路,初步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3、加強課堂內外的地理實踐。無論課堂內外,開展豐富多樣的地理實踐活動,。

四、重點工作:

重點工作:

項目一:課程意識的加強

責任人:馮海雲,倪玲

效能目標:通過閲讀相關教育教學課程理論,使本組成員成長為具有課程意識的老師。

具體措施:

第一週召開教研組會議,推薦相關課程理論學習。本學期推薦閲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幸福教育與理想課堂八講》、南京市教研室出版的《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和實施建議》。

2、組織好組內教師積極參加各項論文案例的評比,積極參加課題申報。

項目二:地理實踐課的開展

責任人:馮海雲、倪寧

效能目標:在課堂內外的自然、社會等真實情境中開展豐富多樣的地理實踐活動,將地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相結合。

1、挖掘教材中的實踐資源,在課堂中實現地理實踐。如七年級的橡皮泥製作等高線,用乒乓球製作簡易地球儀,八年級的行政區的拼圖遊戲,

2、利用好學校配置的相關資源,提高地理專用教室的使用頻率。

項目三:公開課的展示

責任人:馮海雲、倪玲效能目標:為了促進各層次教師成長,本學期每位教師全部開設校內公開課,爭取並大力鼓勵有教師開設高級別的公開課或講座。

具體措施:

1、開學第一週安排好本學期的校內公開課計劃。

2、組織、協調好組內公開課,做好課後的教學研討。

3、做好資料的收集,公開課教案、評課表、研討記錄。

項目四:階段性檢測的質量提高

責任人:馮海雲、倪玲效能目標:力爭地理期中期末測試均分達區均以上

具體措施:

1、備好每一節新課,確保課堂的高效。

2、根據學情制定有效的複習計劃。加強提優補差。

3、做好專題複習。

4、緊盯後進生,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後進生。

5、抓好每一模擬考試,做好考前培訓。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九

一、工作目標

1、以培養學生的素質為根本任務,啟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方法和能力,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全面提高課堂的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2、全面提高各年級地理教育教學質量,,高三年級在各種聯考中取得好成績。

3、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團結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組成員都有進步,在一種比較和諧的氛圍中成長工作。全組所有成員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優。都能成為學校放心的教學骨幹。

二、工作思路

(一)、整體構建教研組,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制度

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地理教師凝結為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互滲。並寫好每週的反饋表。

(二)、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1、堅持集體備課制度。

我組五人自成一個備課組。每次輪流由一個教師作為主備課人,事先寫好教案並借好相關的課本與資料,在備課會時進行簡短的説課,其他老師給予建議。同年級的教師共同參考,並進行教學實施。在下一次備課時再進行總結和修正。。

2、加強組內聽課制度。

為了真正促進組內教研,加強聽課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因此這學期還是先制定好組內課程表,加強組內聽課,這個效果非常好。我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聽課的現象非常普遍,能達到合理分配和彼此監督的作用。

3、為了及時檢查教學成果,組內每月定期舉行地理教學的反饋工作,及時改進,並以此做好培優輔差的工作,促進教學及師生關係的和諧。本學期教研組將在作業檢查、教師教案、學生考試成績、課外活動輔導等方面對組內教師進行 評價。

4、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帶來了觀念的更新。上學期我覺得成員相對以前的教學來講在運用多媒體和製作課件方面有很大的進步。當然這是順應課改所需,課改過程中,課程與課時的矛盾非常突出,傳統的地理教學無法滿足。而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能彌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變抽象為具體,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這學期會加強課件資源的共享,進一步步濃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氛圍。

5、在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方面,我組在組內教研時會自覺關心當前國際國內重大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及時與教材進行有機的結合,使教學理論聯繫實際。並及時總結經驗,力爭每人寫1-2篇有份量的教研論文。

(三)、堅持課改、加強課題和校本課程的研究

首先,進行新大綱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落實新的課程計劃。

我省今年高中課程全面鋪開,必須加強理論學習。我組成員在上學期對於課改的一些操作和要求有比較具體的瞭解。但對課改的教學方式還是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所以這學期我們主要以專題發言的形式和選取好的文章讓老師們進行學習,內容主要涉及的是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方式轉變操作及相關文件的學習等方面。

其次,紮實開展“研究性學習”。

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最後,教研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課程改革中探索性問題,研究教學常規中普遍性的問題,重點是要研究課堂。圍繞本期課堂主攻方向,擬定專人教師上一堂公開課。

(四)、做好以青年教師的培養為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

我組人員雖不多,但個個是能手,都很上進。因此為了整組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我組要做好以青年教師的培養為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決定組內一是、加強課外閲讀和理論研究。二是、落實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和措施,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區級以上層次的公開課、專題課等課堂教學活動。三是、鼓勵青年老師參加各級比賽爭取榮譽。

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篇十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世紀精神為指針,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基本情況:

通過複習七、八年級上下冊相關內容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知識還沒有形成系統,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將本着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開展本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裏希望揚長避短,深入學生,力爭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目標:

教完人教版七、八年級地理上下冊選取的8章內容,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技能,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一個明晰的瞭解,對世界一些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有着較為詳盡的知識掌握。

四、本期教材重點、難點:

1、地球和地圖,地球的運動

2、中國的氣候及自然資源

3、會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客觀上了 解地理單元的知識。充分利用地圖冊來實現教學目標和要求。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世界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多種教學形式,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培養學生關注自然,關心社會,關心時事的自覺性。關注熱點問題生活問題,進行專題複習和綜合複習。

六、教學課時與進程:

1、二月份複習七年級上冊內容。

2、三月份複習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上冊內容。

3、四月份複習八年級下冊內容。

4、五月份複習市綜合訓練題。

5、六月份進行考前模擬訓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hua/9y7j3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