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工作計劃 >

教師國培計劃培訓日誌(集錦17篇)

教師國培計劃培訓日誌(集錦1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教師國培計劃培訓日誌》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師國培計劃培訓日誌》相關的範文。

教師國培計劃培訓日誌(集錦17篇)

篇一: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20xx年12月20日星期一

今天的學習任務相對比較寬鬆——開展小組“工作坊”集體備課。我們組的任務是實用類教學,確定的課題是《別了,大不列顛尼亞》。由於我們組的老師大都是江蘇、浙江、廣東的老師,所以,由誰主講大家都表現出“謙讓”的風格,最後我提議,還是由年齡最小的老師來上課——我們組的組長高冰峯老師。評課專家就由我這個全組最老的老師和毛劍飛老師充當——去評論別的組的課。

整整一天,我們都在爭議,首先是對文本的解讀,爭了一個上午,有人認為新聞的特點不能不講,因為這是人教版第一冊的教學內容,和國中要有一個銜接,我覺得倒未必要認真講,帶過即可,結果後來大家確定為通過文本的解讀“温習”新聞,這個方式我認為是妥當的。

其次爭的是要教給學生什麼。大家雖然知道從解讀文本的角度看,就是抓住文本、解讀文本,但具體是什麼,卻爭議了很久,組長請我談談看法,我就提議,重點是不是放在對“最別緻”展開探究,引導學生髮現文本中“最別緻”的地方。大家覺得這是可行的,既符合新聞的特點,也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接下來就是探討怎麼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問題了。有人認為,可以先讓學生概括新聞事件,也可以列表概括,再讓學生根據新聞的一般結構寫一則新聞,組長還説,他也將根據本文動筆寫一篇新聞(目的是用這篇文章和原文作對比),隨後再進入到探究“最別緻”這一環節——對此我也提出我的擔憂,要在一節課裏做到讀寫結合,恐怕會既花時間,又無法展開充分探究活動。

探究“最別緻”這一環節又引發發家的討論,有人認為讓學生提出問題在展開討論為好,有人認為最好還是教師先確定一個討論的範圍,比如標題、選材、表現手法、語言四個方面,以免學生走着。我認為,不確定探究範圍,這是教師的最高教學境界,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需要教師做各方面的預測和準備,並具備應對學生各種提問,我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要是我是學生,我就會提這樣一些問題:英國人為什麼要選擇乘船離開而不是更快捷的飛機?為什麼要選擇使用《日落餘音》這首曲子作降旗音樂?如果規定探究範圍,那麼教師就不會顯得很辛苦,只要在規定的四個方面準備充分即可應對學生的問題,但這樣勢必限制學生的個性思考——這也是我們大多數教師採用的教學模式。爭議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只好留給組長去思考了,但是,臨散會之前,我和其他兩位老師還是提醒組長,在探究環節,最好還是不要使用原材料來做比較,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可能會花時過多,關鍵是將無法做比較——至少在選材方面無法比較。

一天下來,我覺得收穫挺大,因為這種備課方式很值得推廣,我覺得可以叫做“探課”,就是探究面對文本時每個人在“教什麼”“怎麼教”上的不同觀點,通過思考、討論、形成適合自己、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這樣做是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想想我校的老師,往往也是這樣做的——只是做得還不夠到位和徹底,我想可以推進這項工作,比如做不到每一篇文章都這樣,至少可以考慮每個月就一篇文章開展這樣的活動,以推動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得更快一些、更成熟一些。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

上午聽完兩節文言文課,我們都感慨多多。

高中語文教學千萬不要急着針對大學聯考來開展教學。還是紮紮實實去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為佳。比如學生的閲讀是最應當培養的一種能力和習慣,如何通過速讀、默讀、精讀來積累知識、內化為個體知識,都應當積極訓練,使學生養成習慣;比如,演説能力,看似簡單,但學生的演説能不能達到作為高中生應當達到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學生主動提問和主動發言的習慣,這和學生的自信態度有關,那麼語文教學又該怎樣培養這種態度?這些看似和大學聯考無關的東西,卻為大學聯考奠定了最為基本的功底,更為學生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北京八一中學就是如此做的,但他們的大學聯考成績並沒有因此下降。不僅如此,他們還在高一就開設了校內選修課,圍繞教給學生什麼、為什麼要教給學生這些東西以及教師們的專長(特長)設置了四個模塊,教師們根據這四個模塊自行設計校本課程和教材,結果不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師的智慧,也受到學生的歡迎。有的教師利用和北大是近鄰的關係,為了趕課,甚至即使趕不上吃飯也去聽教授講課,為自己上好選修課作充分準備——申左軍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師,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聽課,結果不僅今天的課得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認可,而且他開設的“孔子告訴你”這門選修課深得學生歡迎。

其次,一個教師的課要得到學生的歡迎,我想最重要的還在於教師本人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當一個教師深知自己的天職至關重要時,他就會有強勁的動力支撐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覺地不斷進取,通過學習、實踐、體驗、反思、感悟來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藴和教學技能——儘管這些東西當前看是需要有名師來引導的。

第三,一個語文教師應當儘量讓自己“學富五車”。李衞東教授説,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老師不應該被學生難倒。當時我頗不以為然,今天聽了兩位老師的課,讓我感慨,交流會上我曾問副校長,文言文教師必須背出來是不是學校對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她説不是,但他們學校鼓勵教師這樣做,這是傳統,他們的理念是這是一種帶動,更是一種示範——顯然這已經成為學校語文教師的自覺行動。看看我們學校,年輕教師佔了大多數,但我覺得許多人學習的時間仍然太少,除了學校的事務性工作過多的壓在了他們的肩上,使他們不能靜下心來自己給自己去學習、思考、感悟外,就是學習的氛圍還不夠,比如開展課題研究,甚至還有些老教師不僅自己不研究、不肯指導他們還挖苦他們,面對這個局面,我覺得學校有責任營造良好氛圍,給年輕教師一定的學習壓力和動力是十分必要的。

離開八一中學回北大的路上,我就在想:名師之所以是名師,因為他是名校的老師,名校的老師之所以是名師是因為他能讓學習和研究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習慣。

下午聽取了北大教授程鬱綴的講座。以前曾聽過他的“百家講壇”,不覺得怎麼樣,因此之前也沒有看好他,沒想到今天聽感覺完全不一樣。分析起古典詩歌真是獨到、入微,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名言警語。

比如講到屈原的故土情懷時,説禽獸尚且“胡鳥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何況是人,如果你身處美國,當你得意時,不要忘了你腳下踩的是別人的土地;當你失意時,不要忘了你背後是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講到屈原的成就時,他説,要對你的學生説,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恆,二要目標如一。再如講到曹操時,他説,大氣才能成大器,一個胸懷開闊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園裏,每一粒泥土裏都藴藏着智慧,這些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輩出。再比如講到陶淵明時,他很佩服詩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詩人偉大,他的詩才是好詩——看誰都偉大是因為你跪在地上!這是他告訴我們的真理。再比如他談到杜甫時,我覺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誼“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遠不會被別人忘記”是非常有道理的,而當前我們中許多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有意無意地忽略他人。

這些道理和故事其實就是教學財富,真的,我覺得很幸運,能來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頂尖教授對話——每一場講座我都會至少提出一個問題,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幹教師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討各自的困惑,這些行動,讓我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充實也很有感觸和體會。想想當初報名時差點與之擦肩而過,幸好認識了許多朋友,終於將這個機會抓到手。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20xx年12月22日星期三

中午我們在談到昨天程教授的課時,我忽然感到,其實他給我們的最為深刻啟示是:即使是古代詩詞,也於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人的詩作中,我們不僅可以感知他們的情懷和內心世界,學習到基本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居然沒有離開過古人曾經的滄桑世事,他們所經歷的我們也正在經歷着和將要經歷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説,學習古典詩詞,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寫作技巧,而是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認知他們在詩詞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從而為我所用,處理好我們和這個世界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動物的關係,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是我們所要追求最高目標。事實上,我們教育學生,就是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學習就是為了過上美好的生活。這一點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尤其是古代詩文教學中應當好好矯正和貫徹的。

今天聽了五節我們教師自己通過“工作坊”集體備課的説課或教學課。真是深有體會:完美的課是不存在的!我們國家級骨幹教師集體的智慧都讓大家議論紛紛,仁者見仁的,更不用説平時我們在學校裏的公開課了。所以,我覺得,對於開設公開課,我們尤其是青年教師應當有一份平和的心態,不必懷着“被批鬥”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見或建議,在教學上,沒有哪一個人的意見就是絕對的真理,俗話説,條條大路通羅馬,教學也一樣,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無效的,在我看來,只要適合自己所面對的學生、適合施展的專長的教學就是好的,至少是對的,因為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施教者是你自己,這兩個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雖然我們還要考慮教學是否有效地處理了教材、準確理解了編者的意圖。

其次,我覺得,閲讀教學首先應當基於文本來解讀文本,如何解讀文本呢?我認為課前必須努力尋找文本的裂縫(學生可能的困惑點、難點、盲點等),尋找和設計好教學的切入點;根據文本的特點確定教學的方式方法,我們感到,讀,尤其是默讀、速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有的還必須朗讀(有感情的朗讀),比如文學作品,今天的《再別康橋》,我覺得就設計得比較好,這位老師凸顯了朗讀(她自己也很善於朗讀,我看,但是,他卻在不斷調動學生來朗讀),通過朗讀領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議或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如果議還是基於文本的討論,那麼,評則是引導學生對文本展開鑑賞、探究的能力的訓練,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閲讀教學還應當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以外的東西。這也是孫紹振教授的觀點,今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咬文嚼字》兩篇文章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前者引入文本中幾個情景描寫對象真假的探究,後者對課題的理解上則不僅引經據典,而且引入教師自己的解讀,不僅體現了教師闊大的教學視野,而且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關於這兩點,我在我寫的《散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一文裏也作了充分的闡述,在教學中我也是這樣做的——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學還是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也在不斷提高。

第三,我們普遍認為,一節課還是應當追求“一得”的,現在我們中的許多老師往往什麼都想一下子就塞給學生,結果造成滿堂灌,這種急功近利式的教學只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對你的教學感到厭倦,所以,就產生了温教授説的,到了高校的學生對語文教師的評價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課堂教學仍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比如作文講評課“讓思維有序深刻起來”,我和幾位同學都認為首先是課題就不太好,因為它包括了兩個知識點,而要在一節課裏解決兩個問題,恐怕難以做到甚至一個也無法充分解決,更何況授課者還要求學生開展寫作訓練——雖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是不現實的。其次這節課在談到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的要素時,列舉了許多條件,這讓我們有點眼花繚亂,要是真給學生講,我想他們也不會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過關於提高議論文思辨性的公開課,當初我也是採用對比法、歸納法等,調動了最臨近策略、知識分享策略、同材互評策略等多種策略組織教學,但我只重點解決如何圍繞事例展開議論、如何安排議論結構,我覺得只要學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結構的方法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要進行寫作訓練,只能移到課外,或再用一節課進行專門訓練,因此我覺得,我的課還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較之下,我覺得《囚綠記》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對學生的問題做了種種預設,對文本展開由淺入深的探究,很好地達到了對文學類文本可以多元解讀的目的。《再別康橋》也體現了一課一得的理念,對教學目的的設計都比較到位。對此,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學上,是不可能一口讓學生吃成一個胖子的——更何況,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僅形象不好,也會消化不良,變為病態之人的。

第四,手術刀式的分析教學痕跡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時,老師們很容易就這樣做了使得語文教學失去了應有的語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當有了這樣的痕跡時,就應當積極迴歸到讓學生個體去體驗和想象,尤其是文學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鐘,引導學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態度等等,都可以説是成功的。對此,前面我説過,現在很多語文教師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語文課也很難給學生有冥想的時間——大家總放心不下,總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體悟不如自己講來得乾淨利索,更別説是開設公開課或研討課了(當然當前我們教師的評課導向也很成問題,動不動就是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態是否端正,板書是否清晰有條理等等這些無關多少痛癢的東西,大家很少甚至不會去考慮本節課教給了學生什麼,該不該教給學生這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應該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改變存在的問題,也有義務和責任引領身邊的教師明白什麼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感悟的概念。

更多相關優秀文章推薦:

1.2016國培研修日誌3篇

2.幼師國培研修日誌範文兩篇

3.2017國培計劃研修日誌範文(共4篇)

4.

5.體育老師國培研修日誌選登

6.信息技術國培研修日誌

7.幼師國培研修日誌1200字

8.幼兒園國培研修日誌

9.國培計劃研修日誌3篇

10.國中語文國培研修日誌

篇二: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一、國培,更新了我的教育觀念

本次培訓學習,我發現教育是需要遠見卓識的。每位專家老師精彩的講座,如同頭腦風暴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高更新的認識,教學思想方法的探討,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有了明確的方向。從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教育到國外理念,讓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二、國培,啟迪我去思考

聽了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榮的講座,我深刻認識到教學反思在教師專業發展中具有非常生動和豐富的價值。反思有助於教師發現新的教育意義,反思有助於理解“我的理論”,建構“實踐知識”,反思有助於教師更加關注自我專業成長的歷程,反思有助於教師不斷增強對教育教學的自信心,反思有助於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責任感。一名教師具備了自覺反思的能力,就會經常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髮展,在反思中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在反思中增強教師職業幸福感。

三、國培,開啟了我的智慧

參加這次“國培”,我的內心是充實的,我在培訓中漸漸成長。我有收穫、有理念、有疑惑、也更有壓力,我要把在國培學習的知識用到教學當中,把專家教授們的理念轉化為自己今後的行動指南。力爭做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骨幹教師”,讓我們與“國培”研修同行,讓“國培”研修因我們而精彩!

總之,感恩國培,讓我有了一次學習提升的機會,國培學習雖然短暫,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我將把這些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輻射到語文教學中。

篇三: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中午我們在談到昨天程教授的課時,我忽然感到,其實他給我們的最為深刻啟示是:即使是古代詩詞,也於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人的詩作中,我們不僅可以感知他們的情懷和內心世界,學習到基本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居然沒有離開過古人曾經的滄桑世事,他們所經歷的我們也正在經歷着和將要經歷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説,學習古典詩詞,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寫作技巧,而是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認知他們在詩詞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從而為我所用,處理好我們和這個世界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動物的關係,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是我們所要追求最高目標。事實上,我們教育學生,就是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學習就是為了過上美好的生活。這一點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尤其是古代詩文教學中應當好好矯正和貫徹的。

今天聽了五節我們教師自己通過“工作坊”集體備課的説課或教學課。真是深有體會:完美的課是不存在的!我們國家級骨幹教師集體的智慧都讓大家議論紛紛,仁者見仁的,更不用説平時我們在學校裏的公開課了。所以,我覺得,對於開設公開課,我們尤其是青年教師應當有一份平和的心態,不必懷着“被批鬥”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見或建議,在教學上,沒有哪一個人的意見就是絕對的真理,俗話説,條條大路通羅馬,教學也一樣,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無效的,在我看來,只要適合自己所面對的學生、適合施展的專長的教學就是好的,至少是對的,因為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施教者是你自己,這兩個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雖然我們還要考慮教學是否有效地處理了教材、準確理解了編者的意圖。

其次,我覺得,閲讀教學首先應當基於文本來解讀文本,如何解讀文本呢?我認為課前必須努力尋找文本的裂縫(學生可能的困惑點、難點、盲點等),尋找和設計好教學的切入點;根據文本的特點確定教學的方式方法,我們感到,讀,尤其是默讀、速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有的還必須朗讀(有感情的朗讀),比如文學作品,今天的《再別康橋》,我覺得就設計得比較好,這位老師凸顯了朗讀(她自己也很善於朗讀,我看,但是,他卻在不斷調動學生來朗讀),通過朗讀領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議或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如果議還是基於文本的討論,那麼,評則是引導學生對文本展開鑑賞、探究的能力的訓練,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閲讀教學還應當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以外的東西。這也是孫紹振教授的觀點,今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咬文嚼字》兩篇文章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前者引入文本中幾個情景描寫對象真假的探究,後者對課題的理解上則不僅引經據典,而且引入教師自己的解讀,不僅體現了教師闊大的教學視野,而且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關於這兩點,我在我寫的《散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一文裏也作了充分的闡述,在教學中我也是這樣做的——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學還是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也在不斷提高。

第三,我們普遍認為,一節課還是應當追求“一得”的,現在我們中的許多老師往往什麼都想一下子就塞給學生,結果造成滿堂灌,這種急功近利式的教學只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對你的教學感到厭倦,所以,就產生了温教授説的,到了高校的學生對語文教師的評價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課堂教學仍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比如作文講評課“讓思維有序深刻起來”,我和幾位同學都認為首先是課題就不太好,因為它包括了兩個知識點,而要在一節課裏解決兩個問題,恐怕難以做到甚至一個也無法充分解決,更何況授課者還要求學生開展寫作訓練——雖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是不現實的。其次這節課在談到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的要素時,列舉了許多條件,這讓我們有點眼花繚亂,要是真給學生講,我想他們也不會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過關於提高議論文思辨性的公開課,當初我也是採用對比法、歸納法等,調動了最臨近策略、知識分享策略、同材互評策略等多種策略組織教學,但我只重點解決如何圍繞事例展開議論、如何安排議論結構,我覺得只要學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結構的方法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要進行寫作訓練,只能移到課外,或再用一節課進行專門訓練,因此我覺得,我的課還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較之下,我覺得《囚綠記》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對學生的問題做了種種預設,對文本展開由淺入深的探究,很好地達到了對文學類文本可以多元解讀的目的。《再別康橋》也體現了一課一得的理念,對教學目的的設計都比較到位。對此,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學上,是不可能一口讓學生吃成一個胖子的——更何況,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僅形象不好,也會消化不良,變為病態之人的。

第四,手術刀式的分析教學痕跡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時,老師們很容易就這樣做了使得語文教學失去了應有的語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當有了這樣的痕跡時,就應當積極迴歸到讓學生個體去體驗和想象,尤其是文學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鐘,引導學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態度等等,都可以説是成功的。對此,前面我説過,現在很多語文教師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語文課也很難給學生有冥想的時間——大家總放心不下,總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體悟不如自己講來得乾淨利索,更別説是開設公開課或研討課了(當然當前我們教師的評課導向也很成問題,動不動就是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態是否端正,板書是否清晰有條理等等這些無關多少痛癢的東西,大家很少甚至不會去考慮本節課教給了學生什麼,該不該教給學生這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應該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改變存在的問題,也有義務和責任引領身邊的教師明白什麼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感悟的概念。

篇四: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20xx年12月20日星期一

今天的學習任務相對比較寬鬆——開展小組“工作坊”集體備課。我們組的任務是實用類教學,確定的課題是《別了,大不列顛尼亞》。由於我們組的老師大都是江蘇、浙江、廣東的老師,所以,由誰主講大家都表現出“謙讓”的風格,最後我提議,還是由年齡最小的老師來上課——我們組的組長高冰峯老師。評課專家就由我這個全組最老的老師和毛劍飛老師充當——去評論別的組的課。

整整一天,我們都在爭議,首先是對文本的解讀,爭了一個上午,有人認為新聞的特點不能不講,因為這是人教版第一冊的教學內容,和國中要有一個銜接,我覺得倒未必要認真講,帶過即可,結果後來大家確定為通過文本的解讀“温習”新聞,這個方式我認為是妥當的。

其次爭的是要教給學生什麼。大家雖然知道從解讀文本的角度看,就是抓住文本、解讀文本,但具體是什麼,卻爭議了很久,組長請我談談看法,我就提議,重點是不是放在對“最別緻”展開探究,引導學生髮現文本中“最別緻”的地方。大家覺得這是可行的,既符合新聞的特點,也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接下來就是探討怎麼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問題了。有人認為,可以先讓學生概括新聞事件,也可以列表概括,再讓學生根據新聞的一般結構寫一則新聞,組長還説,他也將根據本文動筆寫一篇新聞(目的是用這篇文章和原文作對比),隨後再進入到探究“最別緻”這一環節——對此我也提出我的擔憂,要在一節課裏做到讀寫結合,恐怕會既花時間,又無法展開充分探究活動。

探究“最別緻”這一環節又引發發家的討論,有人認為讓學生提出問題在展開討論為好,有人認為最好還是教師先確定一個討論的範圍,比如標題、選材、表現手法、語言四個方面,以免學生走着。我認為,不確定探究範圍,這是教師的最高教學境界,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需要教師做各方面的預測和準備,並具備應對學生各種提問,我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要是我是學生,我就會提這樣一些問題:英國人為什麼要選擇乘船離開而不是更快捷的飛機?為什麼要選擇使用《日落餘音》這首曲子作降旗音樂?如果規定探究範圍,那麼教師就不會顯得很辛苦,只要在規定的四個方面準備充分即可應對學生的問題,但這樣勢必限制學生的個性思考——這也是我們大多數教師採用的教學模式。爭議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只好留給組長去思考了,但是,臨散會之前,我和其他兩位老師還是提醒組長,在探究環節,最好還是不要使用原材料來做比較,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可能會花時過多,關鍵是將無法做比較——至少在選材方面無法比較。

一天下來,我覺得收穫挺大,因為這種備課方式很值得推廣,我覺得可以叫做“探課”,就是探究面對文本時每個人在“教什麼”“怎麼教”上的不同觀點,通過思考、討論、形成適合自己、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這樣做是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想想我校的老師,往往也是這樣做的——只是做得還不夠到位和徹底,我想可以推進這項工作,比如做不到每一篇文章都這樣,至少可以考慮每個月就一篇文章開展這樣的活動,以推動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得更快一些、更成熟一些。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

上午聽完兩節文言文課,我們都感慨多多。

高中語文教學千萬不要急着針對大學聯考來開展教學。還是紮紮實實去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為佳。比如學生的閲讀是最應當培養的一種能力和習慣,如何通過速讀、默讀、精讀來積累知識、內化為個體知識,都應當積極訓練,使學生養成習慣;比如,演説能力,看似簡單,但學生的演説能不能達到作為高中生應當達到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學生主動提問和主動發言的習慣,這和學生的自信態度有關,那麼語文教學又該怎樣培養這種態度?這些看似和大學聯考無關的東西,卻為大學聯考奠定了最為基本的功底,更為學生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北京八一中學就是如此做的,但他們的大學聯考成績並沒有因此下降。不僅如此,他們還在高一就開設了校內選修課,圍繞教給學生什麼、為什麼要教給學生這些東西以及教師們的專長(特長)設置了四個模塊,教師們根據這四個模塊自行設計校本課程和教材,結果不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師的智慧,也受到學生的歡迎。有的教師利用和北大是近鄰的關係,為了趕課,甚至即使趕不上吃飯也去聽教授講課,為自己上好選修課作充分準備——申左軍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師,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聽課,結果不僅今天的課得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認可,而且他開設的“孔子告訴你”這門選修課深得學生歡迎。

其次,一個教師的課要得到學生的歡迎,我想最重要的還在於教師本人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當一個教師深知自己的天職至關重要時,他就會有強勁的動力支撐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覺地不斷進取,通過學習、實踐、體驗、反思、感悟來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藴和教學技能——儘管這些東西當前看是需要有名師來引導的。

第三,一個語文教師應當儘量讓自己“學富五車”。李衞東教授説,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老師不應該被學生難倒。當時我頗不以為然,今天聽了兩位老師的課,讓我感慨,交流會上我曾問副校長,文言文教師必須背出來是不是學校對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她説不是,但他們學校鼓勵教師這樣做,這是傳統,他們的理念是這是一種帶動,更是一種示範——顯然這已經成為學校語文教師的自覺行動。看看我們學校,年輕教師佔了大多數,但我覺得許多人學習的時間仍然太少,除了學校的事務性工作過多的壓在了他們的肩上,使他們不能靜下心來自己給自己去學習、思考、感悟外,就是學習的氛圍還不夠,比如開展課題研究,甚至還有些老教師不僅自己不研究、不肯指導他們還挖苦他們,面對這個局面,我覺得學校有責任營造良好氛圍,給年輕教師一定的學習壓力和動力是十分必要的。

離開八一中學回北大的路上,

我就在想:名師之所以是名師,因為他是名校的老師,名校的老師之所以是名師是因為他能讓學習和研究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習慣。

下午聽取了北大教授程鬱綴的講座。以前曾聽過他的“百家講壇”,不覺得怎麼樣,因此之前也沒有看好他,沒想到今天聽感覺完全不一樣。分析起古典詩歌真是獨到、入微,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名言警語。

比如講到屈原的故土情懷時,説禽獸尚且“胡鳥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何況是人,如果你身處美國,當你得意時,不要忘了你腳下踩的是別人的土地;當你失意時,不要忘了你背後是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講到屈原的成就時,他説,要對你的學生説,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恆,二要目標如一。再如講到曹操時,他説,大氣才能成大器,一個胸懷開闊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園裏,每一粒泥土裏都藴藏着智慧,這些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輩出。再比如講到陶淵明時,他很佩服詩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詩人偉大,他的詩才是好詩——看誰都偉大是因為你跪在地上!這是他告訴我們的真理。再比如他談到杜甫時,我覺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誼“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遠不會被別人忘記”是非常有道理的,而當前我們中許多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有意無意地忽略他人。

這些道理和故事其實就是教學財富,真的,我覺得很幸運,能來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頂尖教授對話——每一場講座我都會至少提出一個問題,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幹教師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討各自的困惑,這些行動,讓我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充實也很有感觸和體會。想想當初報名時差點與之擦肩而過,幸好認識了許多朋友,終於將這個機會抓到手。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20xx年12月22日星期三

中午我們在談到昨天程教授的課時,我忽然感到,其實他給我們的最為深刻啟示是:即使是古代詩詞,也於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人的詩作中,我們不僅可以感知他們的情懷和內心世界,學習到基本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居然沒有離開過古人曾經的滄桑世事,他們所經歷的我們也正在經歷着和將要經歷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説,學習古典詩詞,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寫作技巧,而是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認知他們在詩詞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從而為我所用,處理好我們和這個世界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動物的關係,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是我們所要追求最高目標。事實上,我們教育學生,就是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學習就是為了過上美好的生活。這一點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尤其是古代詩文教學中應當好好矯正和貫徹的。

今天聽了五節我們教師自己通過“工作坊”集體備課的説課或教學課。真是深有體會:完美的課是不存在的!我們國家級骨幹教師集體的智慧都讓大家議論紛紛,仁者見仁的,更不用説平時我們在學校裏的公開課了。所以,我覺得,對於開設公開課,我們尤其是青年教師應當有一份平和的心態,不必懷着“被批鬥”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見或建議,在教學上,沒有哪一個人的意見就是絕對的真理,俗話説,條條大路通羅馬,教學也一樣,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無效的,在我看來,只要適合自己所面對的學生、適合施展的專長的教學就是好的,至少是對的,因為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施教者是你自己,這兩個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雖然我們還要考慮教學是否有效地處理了教材、準確理解了編者的意圖。

其次,我覺得,閲讀教學首先應當基於文本來解讀文本,如何解讀文本呢?我認為課前必須努力尋找文本的裂縫(學生可能的困惑點、難點、盲點等),尋找和設計好教學的切入點;根據文本的特點確定教學的方式方法,我們感到,讀,尤其是默讀、速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有的還必須朗讀(有感情的朗讀),比如文學作品,今天的《再別康橋》,我覺得就設計得比較好,這位老師凸顯了朗讀(她自己也很善於朗讀,我看,但是,他卻在不斷調動學生來朗讀),通過朗讀領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議或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如果議還是基於文本的討論,那麼,評則是引導學生對文本展開鑑賞、探究的能力的訓練,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閲讀教學還應當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以外的東西。這也是孫紹振教授的觀點,今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咬文嚼字》兩篇文章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前者引入文本中幾個情景描寫對象真假的探究,後者對課題的理解上則不僅引經據典,而且引入教師自己的解讀,不僅體現了教師闊大的教學視野,而且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關於這兩點,我在我寫的《散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一文裏也作了充分的闡述,在教學中我也是這樣做的——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學還是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也在不斷提高。

第三,我們普遍認為,一節課還是應當追求“一得”的,現在我們中的許多老師往往什麼都想一下子就塞給學生,結果造成滿堂灌,這種急功近利式的教學只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對你的教學感到厭倦,所以,就產生了温教授説的,到了高校的學生對語文教師的評價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課堂教學仍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比如作文講評課“讓思維有序深刻起來”,我和幾位同學都認為首先是課題就不太好,因為它包括了兩個知識點,而要在一節課裏解決兩個問題,恐怕難以做到甚至一個也無法充分解決,更何況授課者還要求學生開展寫作訓練——雖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是不現實的。其次這節課在談到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的要素時,列舉了許多條件,這讓我們有點眼花繚亂,要是真給學生講,我想他們也不會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過關於提高議論文思辨性的公開課,當初我也是採用對比法、歸納法等,調動了最臨近策略、知識分享策略、同材互評策略等多種策略組織教學,但我只重點解決如何圍繞事例展開議論、如何安排議論結構,我覺得只要學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結構的方法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要進行寫作訓練,只能移到課外,或再用一節課進行專門訓練,因此我覺得,我的課還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較之下,我覺得《囚綠記》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對學生的問題做了種種預設,對文本展開由淺入深的探究,很好地達到了對文學類文本可以多元解讀的目的。《再別康橋》也體現了一課一得的理念,對教學目的的設計都比較到位。對此,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學上,是不可能一口讓學生吃成一個胖子的——更何況,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僅形象不好,也會消化不良,變為病態之人的。

第四,手術刀式的分析教學痕跡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時,老師們很容易就這樣做了使得語文教學失去了應有的語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當有了這樣的痕跡時,就應當積極迴歸到讓學生個體去體驗和想象,尤其是文學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鐘,引導學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態度等等,都可以説是成功的。對此,前面我説過,現在很多語文教師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語文課也很難給學生有冥想的時間——大家總放心不下,總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體悟不如自己講來得乾淨利索,更別説是開設公開課或研討課了(當然當前我們教師的評課導向也很成問題,動不動就是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態是否端正,板書是否清晰有條理等等這些無關多少痛癢的東西,大家很少甚至不會去考慮本節課教給了學生什麼,該不該教給學生這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應該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改變存在的問題,也有義務和責任引領身邊的教師明白什麼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感悟的概念。

篇五: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20xx-11-11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我們在學院的第一天培訓,感覺受益匪淺。雖然課上時間緊,任務重,但是我覺得很快樂。

老師為我們講了開展這次培訓的目的和意義,還給我們做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的培訓。下面結合我平時的工作,談幾點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教育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是教育、教學的大趨勢,它將徹底改變傳統教學的過程和模式,整合的過程將會引起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刻變革。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倡導和探索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對於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師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那麼,怎樣整合才能適應中國教育的現狀,獲得最佳效果,需要我們長期努力不懈的實踐和探索。

20xx-11-12 星期五 雪

深秋漸遠,北國初寒。在這寒冷的冬季裏我們迎來了教育改革的春天。今天,我們150名教師齊聚一堂,聆聽專家的講座。我會在這半個月的短暫而充實的培訓中不斷努力,自我成長,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真正作到從工作到學習的轉變,從教師到學員的轉變,從家庭生活到學習生活的轉變。聽了於鋼主任的報告,我感觸很深,一定要作到:在教學中充滿激情,調動學生的熱情,傳遞學習技巧,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引導學生尋找新目標,新希望,幫助孩子父母當好監護人。

20xx-11-13 星期六 雪

今天我體會,學習要有“三心二意”:一是信心,眼看那麼繁瑣的步驟、複雜的操作、大串的命令,別怕!二是恆心,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個一個做練習,只要堅持,一定能闖過來!三是細心,每做一個練習,都要想一想,這裏有幾個知識點,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是要有自己的“主意”,要實現一種效果,往往不止一種方法,如何綜合運用多種技法達到最佳效果,這是要在熟練掌握軟件的基礎上自己拿主意的。最終要實現精彩的“創意”。而創意既不是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豐富精彩的創意,有賴於作者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僅是操作軟件的技能和相關的業務素質,當然也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

我體會,學好Photoshop可以分四步走:

一是認真掌握操作技能,打好基礎。要把各項常用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和效果記住、做熟,;

二是紮實系統整理知識,提高認識。對於學會的操作技法,不僅能獨立重複製作,而且要理解其中的知識點,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書中每一個練習的設計都是用心良苦的,一定要弄明白每個練習之間的關係,搞清楚每個部分之間的聯繫,逐步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完整清晰的操作體系,使自己的操作從必然走向自由;

三是主動承攬製作任務,積累經驗。把學過的知識運用的實踐當中去。當然會出現顧此失彼、手忙腳亂的局面,只要冷靜地處理一個一個的難題,硬着頭皮頂過來,您就會發現自己長本事了;

四是廣泛涉獵相關領域,豐富自我。這時候,您自己就已經知道有哪些方面應該深入,哪些技能急需提高,哪些知識應該拓展。積極主動地去學、去看、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別人不僅説您學會了Photoshop操作,而且會誇讚您的素質提高了!

2013-11-14 星期日 雪

我體會,學好計算機要有四個條件:一是要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會操作機器,會管理文件,會排除簡單的故障;二是要精通軟件操作,知道使用哪些操作命令、技能方法能夠實現創意;三是要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只會操作軟件而不懂得起碼的色彩、構圖、造型等知識是無法獨立承擔任務的;四是要有一點靈感,這得益於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文學、繪畫、攝影、印刷、廣告、網絡……您大概都需要涉獵。這四個方面就像汽車的四個輪子,少了哪個都不靈。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給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形成該性認識,通常需要使用圖像輔助教學。學了photo shop後,解決了圖像問題,我要把它更多的應用到教學中去,並教給其他和我有同樣問題的教師。在和其他教師學習photo shop時,我會和大家共同討論一下不運用photo shop的弊端和運用photo shop的便捷,加深對photo shop的印象。我會就教學工作的需要較大家如何對圖像進行基本的處理。比如,調整圖像的尺寸、裁切圖像、摳取圖像及最重要的合成圖像。

對這次的設計思路和講解過程,還比較滿意,思路比較清晰,講解也很詳細。再次謝謝兩位老師的精彩講解。

20xx-11-15 星期一 陰

今天是骨幹教師培訓的第五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製作。之前每次要準備課件,總會花上很多時間做PPT,可效果卻還是不理想,只是很機械的把一張張PPT堆積而成。現在這樣的觀念已經在老師的細緻講解和學員間的討論中慢慢消失。

要學好教學技術,需要良好的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好學的心。在這次培訓活動中,剛開始我一直對這門課程有種畏難的情緒,總感覺自己有很多地方都不懂,也不太好意思問老師或其他學員,但慢慢的發現問題單靠自己一個人思考,還是沒有什麼頭緒。練習的時候,也會問其他老師,發現那些在我看來複雜的問題並沒有那麼的難。在這以後,我就把一些自己不熟練的方面多多練習。比如觸發器的使用,VBA中的按鈕命令的書寫。學員討論區也一直能看到大家遇到的一些問題,對我的幫助也很大。這些知識在上學時我就掌握的不牢固,很久不用早已生疏,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多了一份動力,小小的收穫也激勵我要更加用心去掌握好這門技術,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

20xx-11-16 星期二 晴

老師的課程學習內容劃分清晰,很好的遵循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精講多練的原則。通過今天的這節課向我們展示的具體操作步驟,一目瞭然。這樣的方式受到很多學員的歡迎。培訓短暫而又緊張。從中我領悟到了態度決定一切,理念產生力量的道理;只有從心底裏認同了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使行動變自發為自覺,同時產生良好的積極效果。就比如要實現一份計劃,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夥伴們身上都有閃光的亮點,有着非常優秀的品格值得我去欣賞和學習。把握機會,並腳踏實地朝着目標走去。不僅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注的精神來聽好每一堂課,同時也要學習老師的授課技巧,互動的丰采,也要與各個地區的夥伴多溝通,多交流,從他們身上吸收更多技能和靈感。每位夥伴都是老師,都有他們的一技之長,我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和努力呢?積極向上的態度是進步的根本保障,良好的心態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總比別人多付出一點,總比別人多努力一些,總比別人多學習一分,離成功總會近些再近些。這是培訓班給我的最大的感受。

2013-11-17 星期三 晴

古人云:“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只要我們確立目標,不斷探索反思,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採用先進的電腦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必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悦。在今後的教學中,仍然需要這樣優秀的課程學習來充實自己,感謝臨漳進修學校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自己查漏補缺,在教學中多一份自信和收穫的滿足感

20xx-11-18 星期四 多雲

今天我的收穫很大,我意識到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與能力勢在必行。

現代教育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的效果,取決於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與能力。對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媒體、手段、方法的認識及情感態度,決定教師是否願意、會不會、善不善於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各學科課程進行整合。只有教師擁有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才有進行課程整合的意願,才可能積極主動的進行課程整合。

增強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意識,首先應該是倡導,通過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後所產生的與傳統教學效果的巨大反差,引導教師逐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全新的視野審視當前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大趨勢,同時反思和認識傳統教學方法的陳舊、教學手段的落後,以及教學模式的侷限,用全新的認識拓寬視野。其次,使教師充分認識到提高自身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引導他們自覺地學習教育技術理論和方法,學習並掌握現代化教學媒體的使用和操作技能,學會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選擇和設計各種教學軟件,不斷探索和創造新的教學模式。再次,各學校要為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提供指導和支持,選送熱衷於課程整合的骨幹教師去學習和進修,然後以他們在課程整合實踐中的示範、榜樣和言傳身教,去帶動全校的課程整合活動。

20xx-11-19 星期五 晴

我以後的教學中會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同時,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諮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但,是不是就讓學生在計算機上瞎碰瞎撞?是不是每一個概念都要學生自己去建構?教師的講解、傳授知識是不是都是多餘的?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在教學中教與學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片面的強調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都將會走入另一個新的極端。

20xx-11-20 星期六 晴

授課老師都能強調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統一。信息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台,利用它實現相同的目標,我們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課程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後,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每一位學生也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人們具有協作的精神。同樣,在現代學習中,協作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助於學生協作意識、技巧、能力、責任心等方面素質的培養。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於人數、教學內容等種種因素的限制,教師常常力不從心。而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實現協作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支持環境,為培養學生的探索、發現、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如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再現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各種複雜的條件下做出選擇和決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0xx-11-21 星期日 小雨

一天的學習活動結束了,我感悟頗深,一定要高度重視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建設,如果你

沒有豐富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讓學生自主學習,更不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就難以改變,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就落不到實處,創新人才的培養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既要注重多媒體素材和課件實體開發,又要注重運用模式的開發。多媒體素材和課件現在可以通過網站或教學光盤等獲取到,教師也可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部分利用或加以簡單修改後用於教學,但總體上看仍很零散,達不到一定的規模。另外,雖然目前我國的網絡教育發展很快,特別是“校校通”工程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小學校也建設起了自己的校園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平等和普及,裏面有很多豐富的資源,是一件好事,有着積極的意義。但是,有許多網校仍然擺脱不了“應試教育”的模式,侷限於“同步練習”和“課後補習班”的形式,在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上與傳統教學相比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從目前的內容來看,網校在結合學科做研究性、探索性、合作式學習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欠缺。所以資源建設既要注重“量的擴展”,更應該追求“質的提高”,這樣才能在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方面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2013-11-22 星期一 晴

心中畫了一個大問號,我們那也有計算機,為什麼不能更好的利用呢?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徹底改變教育教學觀念,加強課程改革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努力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水平和實踐開發的能力,使教與學合諧統一,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從而促進教育的重大變革。

通過今天的培訓,讓我感覺它不同於以往的培訓,內容新穎,有吸引力,使我有興趣繼續學習下去。

20xx-11-23 星期二 晴

每天老師給我們佈置的練習作業,我認真做了。總體感覺自己接受的還是比較快的,當然和老師的詳細講解是分不開的。正因為有了兩位老師科學有效的細心講解,才有學生對知識的牢固掌握,在這裏對老師説聲謝謝了!

20xx-11-24 星期三 多雲

FLASH對我來説並不陌生,因為在瀏覽大部分網站、網頁的時候都能看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FLASH動畫,還有FLASH製作的MTV、課件、小遊戲之類更是無計其數,在看到別人做出來的眩目多彩的FLASH作品,還真是羨慕那些作者能夠做出如此高水平的作品。其實很早自己就想嘗試做一個了,但是始終未敢付諸行動,因為手邊沒有教材,又沒有人指導,以及日常工作比較繁忙,其實關鍵還是自己沒有學習的慾望和激情,自己太懶惰了。

20xx-11-25 星期四 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雖然培訓班很短暫,可是,老師極其耐心的講授令我們敬佩;她的嚴格管理、認真負責感動了每一位學員;另外,能和其它學校的老師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得到了許多老師的真誠幫助,讓我受益匪淺。真的希望能夠再次擁有這樣的培訓機會,讓我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能夠不負學生,家長以及領導的眾望,學以致用。

篇六: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上午王陸教授的課是一堂比較特別的課?D?D比較多的教學互動。她提到一點讓我感觸很深:教師要有動力,就要給他們成功感,這樣他們才有動力、有信心樂此不彼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所以,我想,也是我一貫的主張:學生其實更渴望自己的行為和成果得到教師的肯定!教師應當不隨意放過任何一個讓學生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機會和平台,不僅如此,教師還要不斷地積極創造並提供給學生這樣的機會和平台。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我的做法還是比較到位的,比如,我對學生週記作文 的處理,每週都會從學生作文 中挑選並複印出若干篇優秀作文,加上我的批註?D?D不會很詳細,只寫明我的讀後感受,同時標註上“原創:×××”,我的目的是不僅展示學生的好作品,而且可以引領學生往正確的方向努力。從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看,這種做法學生很歡迎,我覺得是收到了較好成效的。

聽完今天的課,我覺得這幾天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還要加上“多反思”。我們也比較欠缺這方面的東東。尤其是集體反思教學細節和教學藝術方面。反思是需要集體的幫助的,離開了集體的幫助,那隻能是單線、孤立的東東。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加強互幫互學式的反思,比如,開展上一節課,先集體備課、共同設計教學環節,然後由一位教師上課,再針對課堂教學的環節展開研討,探尋出教學缺陷,尋找到最大效益的教學措施。現在我們正在進行“活動式語文教學”,我想就更有必要集中集體的智慧,讓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思考乃至思想。

對研究方面昨天我闡述的比較多,現在聯想到孔向東教授的講座,我還深深地看到,“多學習”的重要性。孔教授認為,只有語文教師是真正的靈魂工程師?D?D其他教師想稱還稱不上呢,語文教師要有語文味,要達到這一目標,語文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個雜家,文史哲、語心社,樣樣都能説出個道道來,並且能夠靈活運用,如果肚子裏有貨卻倒不出來,那也不是一個好語文教師。按照這個標準,我不是一個好語文教師,因為我認為我最缺的就是這些東東,想想看,真的很慚愧,教書26年,本該掌握豐富的知識的,可是由於長達十六年半里我都是一個小小的學校領導 ,成天做着校長夢,結果把自己要學習的東東給活生生地擠掉了!成了一個半拉子的語文教師?D?D儘管我還是比較注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但不能彌補自己閲讀面的不足,所以上起課來,自己都常常覺得自己的課缺乏深度,顯得過於膚淺。

孔教授還指出,語文教師要是個好語文教師,除了要成為一個雜家外,還要成為專家、成為玩家。一個語文教師最少要有一技之長,這是基本要求,最好有二三技之長。這個“長”可以分為語文內部和語文外部,比如語文內部,你有寫作 、古代文化之長,他有對聯、現代文閲讀之長,外部之長就多不勝數了,比如會一點音樂,會一點書法,都是我們語文教師應當努力達到的的目標。至於“玩家”不是玩得家敗的那種,而是掌握一種或幾種技能,比如會烹飪、做得出一手好菜,會照相,照得豐富多彩的照片,會繪畫 ,畫得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所以,語文教師要會欣賞電影、欣賞繪畫 、欣賞攝影作品……雖然不是要你樣樣都會,但是要你會一二樣,這也是語文教師必備的素養。對於這一點,我本人深有體會 ,最近的一次經歷更説明了語文教師有“專長”的好處?D?D本月9日去深圳參加我省教育廳組織的教師校本培訓交流會,我撰寫的論文 被要求在會上宣讀交流,結果,我的發言 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事後還有人記憶深刻,在深圳市教育局舉辦的歡迎晚宴上,不少人過來敬酒,一口一個“專家”的,其實我知道,我哪裏是一個專家呀,離“專家”的標準遠着嘞!但是反思我的發言,我覺得除了內容比較別緻外,就是得益於我的演講 能力較高這個專長了。當然,話説回來,如果真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語文教師,那我想,我們中的很多語文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都還得積極奮鬥,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好教師。

總起來看,孔教授是一個很特別的教授,他的思想觀點十分超前,我覺得如果可能很有必要看看他的更多的東東,以全面瞭解他這樣一個人。他在網上有一檔欄目叫做“坐視天下”視頻,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打開看一看,即使是開眼界也是好的。

篇七: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北京的冬天的確有點冷,冷得讓我們很多從南方來的同學們不僅皮膚瘙癢,而且感冒了。我也不例外,由於頭上水土流失嚴重,不僅臉和耳朵凍得失去知覺,頭皮更是遭殃,凍得發麻,只好買一頂帽子戴上,然而,進進出出脱帽戴帽的,反而讓我終於感冒了?D?D一天都難受,幸好今天是本次研修的最後一天,下午將獲頒結業證書,所以,儘管頭有點痛,還是和同學們一起堅持到了下午六點。上午我們組説到即將再見,不知怎的,女教師立馬眼圈就紅了,還有一位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熱淚?D?D是啊,儘管我們相處的時間很短,但我們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大家相約,要建立一個圈子,常常見見面,交流交流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我也覺得,能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仁相聚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匆匆學習半個月,時間雖短,我們卻能相互瞭解,相互理解,相互幫助,一起分享各自的智慧和經驗,這是了不起的,我想至少我們是修了三百年的緣了。

下午五點多,當從國家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司長手中接過精美的證書時,大家都興奮異常,教室裏一片歡笑接着一片歡笑的,當李慧老師説,當你拿到蓋有北大鋼印的結業證書時,你就成了北大的一分子,希望同學們珍惜今天的榮譽,和北大一起,發揚北大精神,回饋社會,報答人民。教室裏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再過兩天,我就要回到家了,真的,來之前,我就想,能來北大進修,而且是國家級骨幹教師研修,這個機會真的是來之不易,所以,我也非常珍惜,儘管學習任務繁重,但我還是堅持寫日記 ,把我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我自己的思考、感悟及時寫成文字,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為今後的工作提供指導 和借鑑,同時,我身邊還有一大批有理想、有進取心的同事,希望他們能與我同步聆聽大師的教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幹教師的語文聲音,並從中得到啟示,即使只有一點感悟也行。

篇八: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今天沒有什麼事,順便梳理了一下記錄本,發現每個講座包括我們同學,都有一些經典語錄,這些東西能給我們以深思。現輯錄如下:

“要有自己的愛好,不要老是備課上課的;要有興趣之處,不完全為了教書;要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研究專長,而不只是一個教書匠。”(温xx教授)

“叫什麼教材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教教材的什麼。”(李xx教授)

“老師不要死板按教材教學,而應發揮各自的創造性,對現有教材作必要的調整。這應考慮課標對不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校學生實際,對單元結構進行重組,由淺入深地組織教學活動。”(温xx教授)

“我們中國人往往輸不起:老想拿第一。比如奧運會,人們只關注金牌獲得者,對第二第三名及其他運動員則不感興趣。”(張x教授)

“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八一中學高二③班班訓)

“沒有預設的教學是不負責任的,而沒有生成的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多個小組發言人的觀點)

“和學生一起背誦,對教學是一種示範,是一種帶動。”(八一中學語文教研組長)

“名人之所以是名人,是因為他們總是與時代的脈搏同步跳動。”(林x)

“你首先得偉大起來,你的詩才會是好詩。”(程x教授)

“美麗的風景一定在路上。”(第七小組發言人)

“學生有正當的壓力是必要的,若沒有,那我們國家就完了。”(朱xx司長)

“應當在魯迅與學生之間找到一個生命的通道。”(錢xx教授)

“語文教師愛讀書、愛寫作 ,引導學生愛讀書、愛寫作,這就是語文教學的精髓。”(錢xx教授)

“作文首先要規範,然後才有自己的特色。”(鄭xx老師)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是人的弱點,因為仁者不能見智,智者不能見人。”(孫xx教授)

“我不反對這法則那法則的,但我強調語文教師要有米,如沒有米,就做不了飯,做不了酒。”(孫xx教授)

“教學應有學生的原始閲讀,一上課就範讀、聽錄音的安排不妥,這些都應當放在後面來。”(程x老師)

“學習語文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生活,主要途徑也是生活,可以説,生活有多廣,語文就有多廣。”(閆xx老師)

“什麼樣的教師都可以成為名師。”(王x教授)

“讀書要快首先得慢,經典得一篇一篇、一頁一頁、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然後再讀當代小説那些垃圾書,前20頁慢一點,後面就可以嘩嘩地翻了。”(孔xx教授)

“中國最優秀的人都去讀數理化了,然後漂洋過海去給美國人當穆仁志;美國則是最優秀的人都去學勞心者的課程了,所以他能領導 全世界。我國北斗衞星機密最近給美國人破譯了,但這個破譯者卻是清華畢業的給美國人打工的!”(孔xx教授)

……

這些東東我個人覺得很值得深思,值得玩味,正如一位同學所説的“語文的學習應該是漫長的理解過程,甚至要用一生去理解”,那麼,我想,今天雖然研修任務已經順利結束,但研修是一個老師永恆的課題,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了自己的專業發展,更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努力更努力!

篇九: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20xx-11-11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我們在學院的第一天培訓,感覺受益匪淺。雖然課上時間緊,任務重,但是我覺得很快樂。

老師為我們講了開展這次培訓的目的和意義,還給我們做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的培訓。下面結合我平時的工作,談幾點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教育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是教育、教學的大趨勢,它將徹底改變傳統教學的過程和模式,整合的過程將會引起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刻變革。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倡導和探索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對於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師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那麼,怎樣整合才能適應中國教育的現狀,獲得最佳效果,需要我們長期努力不懈的實踐和探索。

20xx-11-12 星期五 雪

深秋漸遠,北國初寒。在這寒冷的冬季裏我們迎來了教育改革的春天。今天,我們150名教師齊聚一堂,聆聽專家的講座。我會在這半個月的短暫而充實的培訓中不斷努力,自我成長,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真正作到從工作到學習的轉變,從教師到學員的轉變,從家庭生活到學習生活的轉變。聽了於鋼主任的報告,我感觸很深,一定要作到:在教學中充滿激情,調動學生的熱情,傳遞學習技巧,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引導學生尋找新目標,新希望,幫助孩子父母當好監護人。

20xx-11-13 星期六 雪

今天我體會,學習要有“三心二意”:一是信心,眼看那麼繁瑣的步驟、複雜的操作、大串的命令,別怕!二是恆心,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個一個做練習,只要堅持,一定能闖過來!三是細心,每做一個練習,都要想一想,這裏有幾個知識點,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是要有自己的“主意”,要實現一種效果,往往不止一種方法,如何綜合運用多種技法達到最佳效果,這是要在熟練掌握軟件的基礎上自己拿主意的。最終要實現精彩的“創意”。而創意既不是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豐富精彩的創意,有賴於作者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僅是操作軟件的技能和相關的業務素質,當然也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

我體會,學好Photoshop可以分四步走:

一是認真掌握操作技能,打好基礎。要把各項常用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和效果記住、做熟,;

二是紮實系統整理知識,提高認識。對於學會的操作技法,不僅能獨立重複製作,而且要理解其中的知識點,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書中每一個練習的設計都是用心良苦的,一定要弄明白每個練習之間的關係,搞清楚每個部分之間的聯繫,逐步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完整清晰的操作體系,使自己的操作從必然走向自由;

三是主動承攬製作任務,積累經驗。把學過的知識運用的實踐當中去。當然會出現顧此失彼、手忙腳亂的局面,只要冷靜地處理一個一個的難題,硬着頭皮頂過來,您就會發現自己長本事了;

四是廣泛涉獵相關領域,豐富自我。這時候,您自己就已經知道有哪些方面應該深入,哪些技能急需提高,哪些知識應該拓展。積極主動地去學、去看、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別人不僅説您學會了Photoshop操作,而且會誇讚您的素質提高了!

20xx-11-14 星期日 雪

我體會,學好計算機要有四個條件:一是要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會操作機器,會管理文件,會排除簡單的故障;二是要精通軟件操作,知道使用哪些操作命令、技能方法能夠實現創意;三是要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只會操作軟件而不懂得起碼的色彩、構圖、造型等知識是無法獨立承擔任務的;四是要有一點靈感,這得益於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文學、繪畫、攝影、印刷、廣告、網絡……您大概都需要涉獵。這四個方面就像汽車的四個輪子,少了哪個都不靈。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給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形成該性認識,通常需要使用圖像輔助教學。學了photo shop後,解決了圖像問題,我要把它更多的應用到教學中去,並教給其他和我有同樣問題的教師。在和其他教師學習photo shop時,我會和大家共同討論一下不運用photo shop的弊端和運用photo shop的便捷,加深對photo shop的印象。我會就教學工作的需要較大家如何對圖像進行基本的處理。比如,調整圖像的尺寸、裁切圖像、摳取圖像及最重要的合成圖像。

對這次的設計思路和講解過程,還比較滿意,思路比較清晰,講解也很詳細。再次謝謝兩位老師的精彩講解。

20xx-11-15 星期一 陰

今天是骨幹教師培訓的第五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製作。之前每次要準備課件,總會花上很多時間做PPT,可效果卻還是不理想,只是很機械的把一張張PPT堆積而成。現在這樣的觀念已經在老師的細緻講解和學員間的討論中慢慢消失。

要學好教學技術,需要良好的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好學的心。在這次培訓活動中,剛開始我一直對這門課程有種畏難的情緒,總感覺自己有很多地方都不懂,也不太好意思問老師或其他學員,但慢慢的發現問題單靠自己一個人思考,還是沒有什麼頭緒。練習的時候,也會問其他老師,發現那些在我看來複雜的問題並沒有那麼的難。在這以後,我就把一些自己不熟練的方面多多練習。比如觸發器的使用,VBA中的按鈕命令的書寫。學員討論區也一直能看到大家遇到的一些問題,對我的幫助也很大。這些知識在上學時我就掌握的不牢固,很久不用早已生疏,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多了一份動力,小小的收穫也激勵我要更加用心去掌握好這門技術,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

篇十: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在這次的國培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電子白板的基礎應用、 教學PPT設計入門等九門課程。通過學習,我知道課堂上恰當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化靜為動,把無聲轉化為有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易於理解、接受。所以我要藉助這次學習的機會,很好的學習,提高我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更好的服務於教學。學習計算機技術,除了聽課外,更重要的是勤操作,多摸索多練習,做到熟能生巧,更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恰當的設置動畫、情景,真正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國小數學的教學中去。

在培訓中,我瞭解到白板特有功能及其技巧使用:如應用拉幕、探照燈、拍照、擦除等白板的這些特殊效果和應用技巧,可以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特別是白板對動畫、視頻的隨時暫停控制與標註使教師能夠更加自主的應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彌補了很多課件交互性較差的缺陷。我還聆聽了眾多專家教授的講座,傾聽他們對國小語文信息技術教學的理解,能夠觀摩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習他們的教學技能,對我來説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教學的膚淺,知識的匱乏,學識的淺薄,能力的欠缺。專家們精闢的論述,獨道的見解,新穎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淵博和知識無不影響着我,感染着我。 使我明白我要轉變思想,提高能力。轉變教學思想,由重知識傳授變為能力培養:我們不應該僅僅教給學生知識,還應該教給他們學習的能力,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課堂上學生是主體,因此,我們要儘量不要面面俱到的去講解,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空間自己去學、去探索,讓它具有開放性。這樣的課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 教師也變成整個學習集體中的一員,不再是遠離學生的躲在設備後的軟件或設備的操作者,學生在無意識中達成了更多的與老師和同學的情感上的交流溝通,學習興趣也隨之提高。

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我的主要時間是改作業,與學生交流,上課還是上課,説實在的教研對於當時的我來説,不懂,也認為沒有必要。然而,我心裏特別清醒,我的課存在很大的隱患,隨意性太強,現在有效有益的授課過程在新課程中的表現我並不知曉,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課堂教學和課下指導的最有效的方法。這也增強我繼續把課講好的信心。所以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説,是一場及時雨,一次再教育,一次生動的手把手的教練。教學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要始終保持一顆火熱的心,不能忽視與時俱進,師生溝通,我們要走進學生之中,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與學生心心相通才能讓我們的感受到教學相長,收穫到學生的成長,進步以及教學帶給我們的快樂。 這次培訓既充實了生活,又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課堂教學能力,切實有效的學到了教學中非常實用的知識,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是擺在我們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和嚴峻挑戰,但是隻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勤于思考,刻苦鑽研,並把我們好的思路、想法貢獻出來,供大家一同來學習和探討,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找到一種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成為學生最喜愛的課程。 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借鑑、學會轉化,以待新的進期步,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篇十一: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踏着北國茫茫的初雪,帶着滿腹期待,我走進了省城的長嶺湖畔。繼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這次意義重大的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黑龍江省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中來。半個月前我還在匆匆來培訓學院的路上,而今已經到了要回家的時間了,總結此次培訓的點點滴滴,不由地感慨萬千……仍記得抵達培訓學院時老師們熱情接待、妥善安排,仍記得開班儀式上學員們開心介紹的情景,仍記得兩位主講老師培訓時對我們的諄諄教誨,……但是更令我難以忘懷的是與全省各地學員共度的15天時間,其中有酸、有苦、有甜……經過這幾天的培訓,真正讓我體會到了――潛力無限,快樂無限。不虛此行。

一、課堂組織,豐富多彩

我們這期培訓班150人,來自全省各地,簡短的開班典禮後,緊張的學習就開始了。我們採取先講解理論知識,後進行學術研討的學習模式。這樣既可幫助學員們互相瞭解,又可讓老師認識學員,增強師生互動。

作為學生學習我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碰到問題都會全力去弄懂。這裏全新教育理念的應用使我深受震動。老師並沒有灌輸式的講解,佈置任務後,一邊講一邊做,指導教師幫助解答、小組學員們互相幫助,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協作模式。

二、培訓內容,學無止境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意識到學無止境的真正含義。“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一直秉承着這一觀點愛着我的學生,教育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方式在我的家先鄉愛着我的學生。因此我也深受愛戴。但是現在我明白了我的愛還不夠,那真的是“我的方式”。一直以來我都很關注我們班裏學生的學習成績,落後的幫他們輔導。學生的身體健康,生病不適的帶他們看醫生。學生的家庭狀況,是否單親,由誰監護。還有他們的情緒變化等一系列問題。可是這次研修拓寬了我對愛的思維,加深了我對愛的理解:我沒有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我不懂每個學生的最愛,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在關注他們學習成績的同時也逐步瞭解學生的個人愛好,幫助他們彰顯個性。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動力,知道所學的知識對自己的將來有大的幫助,不斷收到自己進步的反饋,並擁有繼續改進的機會。“感人心者,莫大於情”我們都在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但前提是我們要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更談不上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了。因此,我們要讓愛在心中流淌,流向學生的心靈深處。

三、授課教師,認真負責

這次為我們授課的老師們的敬業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使學員受到強烈的震撼。這次培訓時間説短不短,授課教師不僅對學習的內容爛熟於心,對學員提出任何問題都能進行耐心細緻的解答,而且為了使學員能夠在有效的培訓時間內高效地完成培訓任務,常常廢寢忘食,加班加點為學員解難答疑。在計算機學科領域,知識更新的速度異常迅速,沒有培訓前精心充分的備課也就不可能有教學過程中的駕輕就熟!我們學員從授課教師從容駕馭這一領域學科知識的講授中,也隱約看到了她們在這次培訓前為該培訓能夠高效率地完成進行研討和準備而忙碌的身影!

授課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深深地感動着我們每一位前來參加的學員。在未來知識求索的路上,她們將是我們全體學員追隨的偶像,學習的榜樣!

四、態度端正,熱情高漲

1、悉心聆聽,充實自我。

這麼大的培訓班額的培訓授課一般説來是不好控制的。由於授課教師培訓前的精心準備和培訓中的精彩講授,所有培訓學員都被吸引,課上聽講出乎預料的認真和用心,沒有人在下面聊天,沒有人在玩網絡遊戲,這在以往類似的培訓中是不可想象的!學員們抓緊課上的分秒時間去捕捉新的知識和信息,不放過教師帶來的每一個能讓自己提高的要點!

2、團結協作,共同探究。

在我們學習過程中,由於計算機配置的問題,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每每這時,不僅授課教師忙碌不停,幫助排除各種故障,學員之間也是相互幫忙,一些硬件和軟件比較好的老師會主動站出來進行機器的維護。在學習過程中更團結協作、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3、加班加時,迎頭趕上。

這次前來培訓的學員可以説計算機學科知識的基礎是參差不齊的。基礎稍弱的學員在這樣高強度的培訓中應該説是很吃力的,這樣的學員並沒有自我放棄,他們加時加點,向授課教師請教,與學員中的高手交流。在午休時間,在晚自習的時間,都被這些學員們利用來複習已授內容,預習下一步要講授的內容!

4、思維活躍,問題不斷。

學員在授課過程中思維保持活躍狀態,教師的正常講授常常被學員各種各樣的隨時產生珠想法所中斷,教師不僅不厭煩,相反還鼓勵學員隨時提出各種問題和想法,然後與學員一同商量解決。授課教師營造的這種師生平等的探究問題的課堂氛圍,使學員思維活躍,收穫頗豐!

5、意猶未盡,期待明天。

隨着培訓結束日期的臨近,學員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意猶未盡,他(她)們抓緊一切時間與不同地區的學員交流,並同時留下各種聯繫方式,期待日後能有更多更好的交流!

培訓時間是短暫的,在培訓中建立的濃濃的同學情,師生情,一幕幕學習時的美好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永久的回憶,感謝學院各位教師的諄諄教導,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再向你們學習,還有機會請教,再次分享學習的快樂。

此外,我會把我在培訓中的所學,所思,所感,所悟帶回我的家鄉,讓我的學生,我的同事,我的'領導都能感受最前沿的教育改革的理念。教育之路,越走越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篇十二: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在這次的國培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電子白板的基礎應用、教學PPT設計入門等九門課程。通過學習,我知道課堂上恰當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化靜為動,把無聲轉化為有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易於理解、接受。所以我要藉助這次學習的機會,很好的學習,提高我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更好的服務於教學。學習計算機技術,除了聽課外,更重要的是勤操作,多摸索多練習,做到熟能生巧,更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恰當的設置動畫、情景,真正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國小數學的教學中去。

在培訓中,我瞭解到白板特有功能及其技巧使用:如應用拉幕、探照燈、拍照、擦除等白板的這些特殊效果和應用技巧,可以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特別是白板對動畫、視頻的隨時暫停控制與標註使教師能夠更加自主的應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彌補了很多課件交互性較差的缺陷。我還聆聽了眾多專家教授的講座,傾聽他們對國小語文信息技術教學的理解,能夠觀摩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習他們的教學技能,對我來説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教學的膚淺,知識的匱乏,學識的淺薄,能力的欠缺。專家們精闢的論述,獨道的見解,新穎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淵博和知識無不影響着我,感染着我。使我明白我要轉變思想,提高能力。轉變教學思想,由重知識傳授變為能力培養:我們不應該僅僅教給學生知識,還應該教給他們學習的能力,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課堂上學生是主體,因此,我們要儘量不要面面俱到的去講解,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空間自己去學、去探索,讓它具有開放性。這樣的課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教師也變成整個學習集體中的一員,不再是遠離學生的躲在設備後的軟件或設備的操作者,學生在無意識中達成了更多的與老師和同學的情感上的交流溝通,學習興趣也隨之提高。

篇十三: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

上午聽完兩節文言文課,我們都感慨多多。

高中語文教學千萬不要急着針對大學聯考來開展教學。還是紮紮實實去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為佳。比如學生的閲讀是最應當培養的一種能力和習慣,如何通過速讀、默讀、精讀來積累知識、內化為個體知識,都應當積極訓練,使學生養成習慣;比如,演説能力,看似簡單,但學生的演説能不能達到作為高中生應當達到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學生主動提問和主動發言的習慣,這和學生的自信態度有關,那麼語文教學又該怎樣培養這種態度?這些看似和大學聯考無關的東西,卻為大學聯考奠定了最為基本的功底,更為學生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北京八一中學就是如此做的,但他們的大學聯考成績並沒有因此下降。不僅如此,他們還在高一就開設了校內選修課,圍繞教給學生什麼、為什麼要教給學生這些東西以及教師們的專長(特長)設置了四個模塊,教師們根據這四個模塊自行設計校本課程和教材,結果不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師的智慧,也受到學生的歡迎。有的教師利用和北大是近鄰的關係,為了趕課,甚至即使趕不上吃飯也去聽教授講課,為自己上好選修課作充分準備——申左軍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師,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聽課,結果不僅今天的課得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認可,而且他開設的“孔子告訴你”這門選修課深得學生歡迎。

其次,一個教師的課要得到學生的歡迎,我想最重要的還在於教師本人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當一個教師深知自己的天職至關重要時,他就會有強勁的動力支撐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覺地不斷進取,通過學習、實踐、體驗、反思、感悟來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藴和教學技能——儘管這些東西當前看是需要有名師來引導的。

第三,一個語文教師應當儘量讓自己“學富五車”。李衞東教授説,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老師不應該被學生難倒。當時我頗不以為然,今天聽了兩位老師的課,讓我感慨,交流會上我曾問副校長,文言文教師必須背出來是不是學校對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她説不是,但他們學校鼓勵教師這樣做,這是傳統,他們的理念是這是一種帶動,更是一種示範——顯然這已經成為學校語文教師的自覺行動。看看我們學校,年輕教師佔了大多數,但我覺得許多人學習的時間仍然太少,除了學校的事務性工作過多的壓在了他們的肩上,使他們不能靜下心來自己給自己去學習、思考、感悟外,就是學習的氛圍還不夠,比如開展課題研究,甚至還有些老教師不僅自己不研究、不肯指導他們還挖苦他們,面對這個局面,我覺得學校有責任營造良好氛圍,給年輕教師一定的學習壓力和動力是十分必要的。

離開八一中學回北大的路上,

我就在想:名師之所以是名師,因為他是名校的老師,名校的老師之所以是名師是因為他能讓學習和研究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習慣。

下午聽取了北大教授程鬱綴的講座。以前曾聽過他的“百家講壇”,不覺得怎麼樣,因此之前也沒有看好他,沒想到今天聽感覺完全不一樣。分析起古典詩歌真是獨到、入微,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名言警語。

比如講到屈原的故土情懷時,説禽獸尚且“胡鳥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何況是人,如果你身處美國,當你得意時,不要忘了你腳下踩的是別人的土地;當你失意時,不要忘了你背後是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講到屈原的成就時,他説,要對你的學生説,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恆,二要目標如一。再如講到曹操時,他説,大氣才能成大器,一個胸懷開闊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園裏,每一粒泥土裏都藴藏着智慧,這些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輩出。再比如講到陶淵明時,他很佩服詩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詩人偉大,他的詩才是好詩——看誰都偉大是因為你跪在地上!這是他告訴我們的真理。再比如他談到杜甫時,我覺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誼“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遠不會被別人忘記”是非常有道理的,而當前我們中許多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有意無意地忽略他人。

這些道理和故事其實就是教學財富,真的,我覺得很幸運,能來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頂尖教授對話——每一場講座我都會至少提出一個問題,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幹教師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討各自的困惑,這些行動,讓我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充實也很有感觸和體會。想想當初報名時差點與之擦肩而過,幸好認識了許多朋友,終於將這個機會抓到手。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20xx年12月22日星期三

中午我們在談到昨天程教授的課時,我忽然感到,其實他給我們的最為深刻啟示是:即使是古代詩詞,也於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人的詩作中,我們不僅可以感知他們的情懷和內心世界,學習到基本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居然沒有離開過古人曾經的滄桑世事,他們所經歷的我們也正在經歷着和將要經歷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説,學習古典詩詞,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寫作技巧,而是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認知他們在詩詞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從而為我所用,處理好我們和這個世界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動物的關係,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是我們所要追求最高目標。事實上,我們教育學生,就是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學習就是為了過上美好的生活。這一點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尤其是古代詩文教學中應當好好矯正和貫徹的。

今天聽了五節我們教師自己通過“工作坊”集體備課的説課或教學課。真是深有體會:完美的課是不存在的!我們國家級骨幹教師集體的智慧都讓大家議論紛紛,仁者見仁的,更不用説平時我們在學校裏的公開課了。所以,我覺得,對於開設公開課,我們尤其是青年教師應當有一份平和的心態,不必懷着“被批鬥”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見或建議,在教學上,沒有哪一個人的意見就是絕對的真理,俗話説,條條大路通羅馬,教學也一樣,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無效的,在我看來,只要適合自己所面對的學生、適合施展的專長的教學就是好的,至少是對的,因為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施教者是你自己,這兩個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雖然我們還要考慮教學是否有效地處理了教材、準確理解了編者的意圖。

其次,我覺得,閲讀教學首先應當基於文本來解讀文本,如何解讀文本呢?我認為課前必須努力尋找文本的裂縫(學生可能的困惑點、難點、盲點等),尋找和設計好教學的切入點;根據文本的特點確定教學的方式方法,我們感到,讀,尤其是默讀、速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有的還必須朗讀(有感情的朗讀),比如文學作品,今天的《再別康橋》,我覺得就設計得比較好,這位老師凸顯了朗讀(她自己也很善於朗讀,我看,但是,他卻在不斷調動學生來朗讀),通過朗讀領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議或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如果議還是基於文本的討論,那麼,評則是引導學生對文本展開鑑賞、探究的能力的訓練,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閲讀教學還應當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以外的東西。這也是孫紹振教授的觀點,今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咬文嚼字》兩篇文章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前者引入文本中幾個情景描寫對象真假的探究,後者對課題的理解上則不僅引經據典,而且引入教師自己的解讀,不僅體現了教師闊大的教學視野,而且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關於這兩點,我在我寫的《散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一文裏也作了充分的闡述,在教學中我也是這樣做的——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學還是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也在不斷提高。

第三,我們普遍認為,一節課還是應當追求“一得”的,現在我們中的許多老師往往什麼都想一下子就塞給學生,結果造成滿堂灌,這種急功近利式的教學只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對你的教學感到厭倦,所以,就產生了温教授説的,到了高校的學生對語文教師的評價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課堂教學仍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比如作文講評課“讓思維有序深刻起來”,我和幾位同學都認為首先是課題就不太好,因為它包括了兩個知識點,而要在一節課裏解決兩個問題,恐怕難以做到甚至一個也無法充分解決,更何況授課者還要求學生開展寫作訓練——雖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是不現實的。其次這節課在談到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的要素時,列舉了許多條件,這讓我們有點眼花繚亂,要是真給學生講,我想他們也不會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過關於提高議論文思辨性的公開課,當初我也是採用對比法、歸納法等,調動了最臨近策略、知識分享策略、同材互評策略等多種策略組織教學,但我只重點解決如何圍繞事例展開議論、如何安排議論結構,我覺得只要學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結構的方法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要進行寫作訓練,只能移到課外,或再用一節課進行專門訓練,因此我覺得,我的課還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較之下,我覺得《囚綠記》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對學生的問題做了種種預設,對文本展開由淺入深的探究,很好地達到了對文學類文本可以多元解讀的目的。《再別康橋》也體現了一課一得的理念,對教學目的的設計都比較到位。對此,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學上,是不可能一口讓學生吃成一個胖子的——更何況,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僅形象不好,也會消化不良,變為病態之人的。

第四,手術刀式的分析教學痕跡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時,老師們很容易就這樣做了使得語文教學失去了應有的語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當有了這樣的痕跡時,就應當積極迴歸到讓學生個體去體驗和想象,尤其是文學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鐘,引導學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態度等等,都可以説是成功的。對此,前面我説過,現在很多語文教師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語文課也很難給學生有冥想的時間——大家總放心不下,總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體悟不如自己講來得乾淨利索,更別説是開設公開課或研討課了(當然當前我們教師的評課導向也很成問題,動不動就是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態是否端正,板書是否清晰有條理等等這些無關多少痛癢的東西,大家很少甚至不會去考慮本節課教給了學生什麼,該不該教給學生這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應該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改變存在的問題,也有義務和責任引領身邊的教師明白什麼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感悟的概念。

篇十四:國培計劃研修日誌

做為一名普通的數學教師,對於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太陌生,然而能夠深入進去地去對新課程新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卻不多,而這樣的學習似乎正好為我們去挖掘去思考新課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內容提供了機會。這次國培讓我深深的感覺到:教師不僅要具備高尚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通過這次培訓,收穫的確不小,同時也給自己的教學帶來很多新思考。

一、通過國培學習,我認為要想駕馭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師不僅要具備高尚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要以這次遠程研修培訓為契機,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信息,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以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通過這次國培,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實現教與學的雙贏。

三、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如:解決問題教學如何創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合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時間利用等。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數學教學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四、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的反思。加強教學反思,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師的評課建議,及時修改、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教師如果堅持寫教學反思,幾年以後很可能成為名師。我們要堅持寫課後反思、階段性反思、學期後反思和學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更多相關優秀文章推薦:

1.2016國培研修日誌3篇

2.幼師國培研修日誌範文兩篇

3.2016國培計劃研修日誌範文(共4篇)

4.

5.體育老師國培研修日誌選登

6.信息技術國培研修日誌

7.幼師國培研修日誌1200字

8.幼兒園國培研修日誌

9.國培計劃研修日誌3篇

10.國中語文國培研修日誌

篇十五:國培計劃研修日誌推薦

這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國培”學習,有幸聆聽眾多專家的精彩講解,通過網絡參與了網上聽課、網上答題、網上評論、網上瀏覽、網上推薦和網上交流(包括專家交流)等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如一縷春風吹進我的心田,對我的大腦,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禮。

在這一期的“國培”學習中,與老師們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交流、碰撞……我們共同走過了一段難忘的心路歷程。從開始的心存疑慮到現在的的豁然開朗,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在這二個多月的培訓中,我克服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在專家認真詳細的視頻講解下,我受益良多:

一、參加研修帶來的收穫

1.在這次學習中,我認真觀看多個視頻。並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寫出自己的心得。不斷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我,在學習中成長。

2.這次研修解決了我在教學中的許多困惑。如當專家講到作文教學時,我口説我見,我手寫我心.....我發現學生的寫作困難是老師所限制了。

3.這次研修提升了我的教學水平。以前,在教學中,我由於教學時間緊張,對課堂中的細點問題總是採用“大概式”的處理方式,通過這次研修,看到名師的經典課例使我認識到處理課堂中的細點問題的重要性。

二、參加研修帶來的思考和啟示

1.對於一節“好課”的思考。什麼是一節好課呢?通過研修,在我看來,只要有敬業精神的課,只要有提高的課都均可稱之為“好課”。2.對於創新教研方式的思考。教研是教學研究的簡稱,重“教”輕“研”不稱之為教研。反思過去的教學與思想,我要堅持過去的好的優良的傳統,一改過去的不科學的理念和方法,盡力做好以後的教學教育工作。3.這次研修使我從其他的學員身上學到了很多。他們的好學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努力研修,認真思考。我對他們非常欽佩,在他們身上我認識到我的不足,我就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彌補自己的不足。4.通過此次研修,我認識到做為一個教師必須終身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我的知識和教學理念,我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角色。

總的來説,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地備課,盡力去設計好教案,在備課和設計教案時首先要搞清楚,我教什麼,然後在想怎樣教的法子。必須儘快自主地嘗試走出那座“教什麼”的迷霧,不能眷戀着迷霧中“安逸”,也不能寄希望於那“迷霧”自行散去而為此付出長時間的等待雖然我們都知道這“自主地嘗試走出”的背後肯定是充滿着困惑與艱辛的。語文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咬文嚼字,去感悟作者表情達意,遣詞造句的功夫。體會語言要靠功力,要憑語感,憑着一種直覺。需要我們語文老師潛下心來研讀文本,需要我們語文老師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藴,需要我們語文老師修煉自己的語言功夫。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從未認真思考過“語文教學教什麼”。今天,我第一次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語文教學中“教什麼”。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為“怎麼教”更為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於所教知識的接受程度。比如同樣一個知識,分別請兩位老師來教,教學方式更適合於學生接受的那位達到的效果必然更好,因此很少顧及語文教學教什麼。然而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相對寬泛和模糊,我們教學時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相當重要。如果無法確定適合且有用的教學內容,那麼即使在“怎麼教”上如何如何地大做文章,結果也可能並不樂觀或許你的教學方舟在出發伊始已經偏出了最佳的航道。

教師要認真學習傳統的語文教學理論。傳統的語文教學理論是根,根紮實才能長出參天大樹。我們要學習傳統的精髓,學死、用活,棄糟粕。要做教育教學實驗,要有自己的課題,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來,每天為了這個目標努力,每天都要寫教學日記,教學要有反思,讀書要有心得。要樹立獨立思考的精神,留一點自己的自留地,有一點自己思考精神的東西,教出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獨到的東西。要認真讀幾本書。讀什麼書?要讀經典。如果腦子裏裝着若干篇古文、古詩,再熟悉一些中外新文學的名家名篇,從古典和現代的韻文傳統、散文傳統中汲取營養,在教學中就會應付自如。語文教師,還要好好學習教學論、兒童心理學知識。要了解兒童心理,掌握國小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和規律。尤其是這一點很重要。”國小語文教學論”是一門科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要熟練地掌握才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新思考”國培研修的平台像一架雲梯,讓我能不斷地向上攀登。平台上那麼多的學員文筆流暢,才思敏捷,學識淵博,像磁石一樣吸引了我,令我感慨萬千,羨慕不已,頓覺“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充滿了孜孜以求的激情,洋溢着不斷攀登的動力,時刻充溢着強烈的學習慾望。

課程學習中“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對於語這門課程來説,本身就學習的收您感觸最深的內容有是一種挑戰,要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通過“國培”學習,使我認識到更新知識尤為重要,作為一名一線國小語文教師,我有哪些收穫?在這次培訓中,我深刻體會到,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載體,但不是唯一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死板的,但作為教師的人是靈活的。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學生知識的廣泛化,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活學活用,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

總之,經過這次網上培訓,我徹底領略了專家們的治學嚴謹、博大才學想到自己的學識水平相差甚遠和平時教學方法的淺陋。感覺自己知識功底、教學方法、思想認識、心理素質等等都還有很大的漏洞,但是在專家及老師們的感染和薰陶下,我無形中有了較大的提高。在這裏我增長了知識,忘記了辛苦;增添了歡樂,擯棄了煩惱;增強了自信,擺脱了困境!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投入到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希望今後能參加類似的培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教學等各方面的能力;我更希望,在此次培訓之後,能學有所用,讓自己的專業成長更快。

篇十六:國培計劃研修日誌推薦

一、更新教育觀念,以先進的教學思想為指導,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

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神、一副表情無不反映着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教學思想制約着教師的教學設計,起着導向的作用,課堂教學改革放在首位的不是財,也不是物,而是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觀念是統帥,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應當在下面幾個方面更新觀念。

1、關於學生的觀念。

(1)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物理。

(2)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物理。

(3)學生會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4)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

2、關於教學的觀念。

(1)教學中要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建立學好物理的信心。

(3)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采的情境。

(4)為學生留有探索與思考的餘地。

(5)提倡合作與交流的課堂氣氛。

3、關於教師的觀念。

(1)教師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決策者。

(2)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3)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

(4)教師的一切教學工作都要以“發展學生為本”為核心。

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轉換成教師與學生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教着今天,想着明天,才能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如果我們不從根本上重新認識學生、重新認識教師、重新認識教學,我們就不能悟出教學新理念的真諦,就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不能“全班學生照老師的示範畫唯一的蘋果”的“複製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只能是一句口號,“素質教育”的雨點永遠落不到封閉式的課堂教學裏。

二、備好課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大家知道備課歷來就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這一,在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要求。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的教育深受前蘇聯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他把教學目標定為“傳授人類千百年來實踐所形成的穩固的知識”而傳授知識的過程便出現了五個環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佈置作業,經過半個世紀的演變五環節有了新的變化,但總體精神沒有改變,並且又給予了時間限制。

新授課的基本模式是:

1、鋪墊--強力度(3分鐘)

2、導入--高速度(2分鐘)

3、新授--大密度(15分鐘)

4、鞏固--多角度(10分鐘)

5、作業--重效度(8分鐘)

6、小結--抓重度(2分鐘)

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使教學缺乏生動性,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這種開會式的教學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是枯燥呆板,無可奈何。所以國外有人把我們的課堂教學總結成教學四部曲:第一部是“趕鴨子”,把我們的學生從教室外面像趕鴨子式的趕到教室,闆闆正正坐在座位上,當觀眾、當容器。第二部曲就是“填鴨子”,老師在課堂上滿堂灌、滿堂問,學生不懂裝懂。第三部曲就是“考鴨子”,到了期末,要進行考試,以學生的考分定學生的好壞。這樣考來考去,學生就成了“板鴨子”,學生雙基得不到落實,能力得不到發展。這些就是我們過去教學的弊端,當然,不可否認,這一教學結構是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它畢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我們不能全盤否認,應該從中吸取精華,賦予它一種與時俱進的內涵。那麼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究竟怎樣備一節課,才能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呢?

篇十七:國培計劃研修日誌推薦

美術課原本是最讓人心動的,但是美術鑑賞單一的欣賞內容,我們身為老師雖然力求“活”而有趣,但千變萬化始終是一個欣賞,過分的知識化、理性化,學生的熱情不會堅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學生的情緒就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對於鑑賞課他們也就開始走過場,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們上課,我行我素”。於是,一堂美術課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習課或休閒課。高中教學不同於國小和國中,又説又表演的教學方式不太適合,“表演”課自然是不會出現的,偶爾的“故事會”也不能多用,“快樂的大本營”到了超級大班,擁擠的空間會讓你窒悶得喘不過氣來。到了這個時候,學生不用意志來控制自己,美術課決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美術課課同樣需要學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從現階段來看,高中美術教材缺少讓學生“手動”的教學內容。如果能在欣賞內容的基礎上,多一部分實際操作的練習,教學內容活而豐富,這樣不但能滿足多數同學的學習需求,而且也能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國小、國中有了動手實踐的內容,大學裏也有相關部分知識,而在高中階段卻出現“斷層”現象。實際技能訓練不是少部分參加藝術大學聯考學生的專利。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體學生,這部分內容就不能空缺。因為真正的知識,它的本身內涵是豐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綱鼓勵教師靈活機動,但這當中還得有一個“約定”尺度和綱要,否則又容易走形成“專業”課了。

當前,美術課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過它仍然是“調味”課,缺少不行,又不能將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師在很多時候充當的是類似“變臉”一樣的角色,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創新意識不強。前幾年,地理、生物課也非應試科目,教學景況和美術課相差無幾,但自從加盟理科綜合考試科目起,成績上去了,地理、生物教師一下也搖身變成升學考試舉足輕重的顯赫人物了。美術課呢,還是那樣……更多時候只能服從教學需要,為主課讓路,在主課與主課的磨合中客串“潤滑劑”、點綴物。最終主課豐收了,藝術課也未能實現“叢中笑”的初衷。所以,只是新課改還不能有效的改變一些現在的課程現狀,我們廣大美術教師依然“任重而道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hua/g95z3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