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心情隨筆(新版多篇)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心情隨筆(新版多篇)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心情隨筆(新版多篇)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心情隨筆 篇一

今年我23週歲。現居北京西城,十六人的宿舍,算是半個學生。

大學畢業休息兩月來到北京學習,算是轉行吧,又或許是在正式就業前的一段緩衝。畢業至今一事無成亦一無所有;古有語三十而立,然而在這步入而立之年的我只有對某些東西的追求對自己的心意逐漸明瞭。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走走,沒錯想走走看看。

在北京這個我們大學生活時稱之為帝都的地方,從該開始一遇到霾天氣就不停咳嗽到現在已經逐漸適應,對於一個不喜歡枷鎖的我來説再大的霾天氣也不願戴上口罩把自己包起來,這個地方顯然不太適合然而卻在這裏找了一份工作。

北京之前本不想談感情,有時候吸引力法則就是那麼的完美,沒有任何瑕疵,越怕什麼來什麼,因為我的心總在那裏給他召喚。這裏的一段感情是意外也是最美的,我不會説以後不會有更美的,就像很少説非常棒這樣的形容詞一樣那麼絕對。感情裏很認真很用心然而上天總是喜歡和我鬧着玩,這段感情維持了不足百天便已消散,我知道心裏還有她,負責也不會在北京有這麼一份工作。那段時間很低沉很迷茫,我該去哪裏,何處落腳,有人説我想去的幾個地方西安哪裏會遇到太多小人,我註定一事無成,想想也好本就不想再回去;説襄陽我上大學地方我可以有很好的人氣人脈,但是就因為這樣存不住錢,人氣在哪裏確實還不錯吧,説哈爾濱我可發財並且有貴人相助,會有紅顏,那個地方我想肯定會去,因為一個承諾,北京眼下就有困難,但是堅持下去是好是壞不確定。我用行動告訴她我可以留下在這裏,我找了工作一份所有工作中工資最低的,因為有些工作我知道我去了之後會是怎麼樣以後怎麼樣,然而在這裏我看不見未來。

跟父親説我想走走想看一看,我不需要多少錢我只想自由的漂流,父親説不管你準備去哪都支持你。

我知道我的性格沒有一個讓我的心駐留的人,我無法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我需要一直有新的環境來充實,需要有一個東西讓我一直保持着新鮮感。

除了所有人嚮往的幸福以外我最嚮往的也只有自由了,我不知道那幾個朋友有誰清楚我對自由的嚮往是多麼的渴望。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我只是追尋精神裏的自由,沒有人可以干涉,我想去走走去看看,然而去不知道下一站該去哪裏,但是我不想在一個地方困的太久,我不清楚該去哪裏該在哪裏但是我卻明晰的瞭解那裏是我不想去的地方,至少北京這個沒有人的地方不想太久,我想逃離,世界那麼大我想去走走,卻不知道該往裏走!

我想像一個旅者一樣行走,每一個城市都走一走,那樣的人生是我想要的是我需要的,在籠裏等待死亡太可怕了,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不愜意但是也並不那麼煩心,這也是沒有選擇現在就離開的原因,但是卻不清楚在這裏還能多久,也許當某天某人一聲需要,我便會頭也不迴轉身離開,就像當年轉身離開襄陽時一樣決斷,不同的是那時我回頭了,眼含滿淚。

最近些天喜歡在公交車上等的下車的時候看書了,在一個嘈雜忙碌的環境撇開所有喧囂認證的閲讀,沉浸閲讀的世界,任思緒隨着文字漂浮,窗户邊的斜陽也好細雨也罷都與我無關,那一刻彷彿只有我一人靜靜的坐在夕陽般的天際線上,孤獨又舒適,安靜有享受,沒錯那也是我的幸福。在如此嘈雜的環境能有一份內心的平和也是一份難得的禮物。

這些年一直伴在我身邊的東西也多了,那一張五角錢,那掛在牀頭的鈴鐺,手邊的那隻鋼筆,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常,卻也温和。心情不好的時候摸出來看一看那五角錢,搖一搖哪牀頭的鈴鐺,嘴角便也自然的掀起一絲微笑,抓起鋼筆隨意的寫寫畫畫,一切便又是那麼美好,曾經的美麗就一一浮現。

這些日子我總在想做什麼職業,我想從 教一職還是不錯,蠻喜歡至少我不會顯得太老,我可以帶給更多人歡樂,讓我的人生更有價值,所以我想若還有機會一定再次從教。我親愛的朋友我一直希望可以再有一次機會,那便即刻起行。

我要想風中的蒲公英一樣飄揚,跟着風一起走,去旅行,去夢中的地方,去尋找幸福的地方,去哪自由的地方。一生旅行!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心情隨筆 篇二

最近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不僅火了空間和朋友圈也成了不少人打趣的口頭語,對於這句話的來源,我們且不去尋根問底地追溯,不用問為什麼,度娘就能告訴你的事情我們再來探討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且試着去反思,一句算不上優美也算不算名言的句子為什麼會這麼火?

中國人喜歡熱鬧由來已久也算是種傳統,當然喜歡熱鬧自然沒錯,但有些人喜歡得令你匪夷所思,哪裏熱鬧他們就往哪裏鑽,不管是李家兒子結婚,還是張家閨女出嫁,連王家老爺出殯他也不會放過,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麼。但這種人往往在關鍵的事情上便不屑於去湊熱鬧,比如當年“那十八路人”,倘若他們湊一下熱鬧哪怕不出手相救也好,起碼總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也不至於白白沒了一條稚嫩的生命,也許附近超市打折特價還可能更吸引他們一點。

本不想揭這些國民傷痛,但想想憤慨湧上心頭便忍不住敍文吐槽一番。其實一句話為什麼火很簡單,説的人多了也便就火了,為了追上時代的腳步,人們總喜歡説上幾句網絡熱語以表自己沒和這個時代脱軌,當然熱情過了便也就淡了。事實上很難有種東西能讓一個人恆久的堅持下去,別人都這麼説那我也就跟着這麼説了,別人都不説了那我也就沒有説的必要了,這就是人。但有一點讓我非常費解的是粗話還真是亙古不衰,比如TMD一詞就大有此消彼長之勢,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虛擬網絡隨處都能看見一場場酣暢淋漓的罵戰同時又創造出不少經典粗口語錄。按道理説國民素質這些年應該提高了,但反觀現在這個社會,倒是更沒有古時候那麼彬彬有禮了,也許等級觀念被湮沒之後,取而代之的或許是現在越來越突出的貧富價值觀。的確,如今人民幣上一張臉的顏色變換就替多少人決定了此生命運,但起碼我會相信顏色的變換權在於人而不在於錢本身,連這點權利都放棄了,那你就徹底輸了。

利是影響某樣事物是否歡迎關注和追捧的東西,其中商人對利更是尤為敏感,一個熱點可以給嗅覺靈敏的商人帶來難得的營銷機會,所以何不推波助瀾加以炒作讓其更火?細心的人會發現最近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為契機所創造出來的營銷軟文風生水起,估計也還會持續好長一段時間。就如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何以笙簫默》一樣,多少改編原小説名句的營銷軟文應運而生,相信不少人也應該屢見不鮮,不曉得顧漫看到這些軟文後應該是種怎樣的心情。

還有一點不得不説的是,看似簡單普通的話卻是道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共鳴。再加上寫這句話的背景渲染奠基,普羅大眾的心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化在這隻停留在想的夢裏。很多網民給這句話加了各種後續,毫不吝嗇地用現實戳穿這看似平凡的夢想,其實人都是嚮往自由的動物,但當這點嚮往被桎梏成習慣之後,嚮往也就一直只是嚮往了。

對一句話的追捧,代表着對一個夢的共鳴,對一句話的戳穿,代表着對一場空的無奈,也許經過漫長的等待,所有的夢都將化作塵埃,掩落在你最初守望着的那片窗台,迴歸平淡。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心情隨筆 篇三

世界好像是一個迷人的萬花筒,千姿百態,豐富多彩。不知從何時起,我的心中萌生了一個這樣的念頭: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望着窗外陰沉沉的天空,我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浮躁起來。

我們每天都做着同樣的事情。作為學生族的我們,要聽從父母的安排、老師的教育,每天都要與書本、作業作鬥爭,努力克服着心中那些不想學習的壞思緒……而作為上班族的人們,為了自己的家庭和未來,每天早起晚睡,擠着公交上下班,一面兼顧着家庭,一面兼顧着事業,開始兩點一線的生話。我們問問心中的自己,這真的就是我們所向往的生活嗎?

為了未來和生活,我們別無選擇,我們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學習和事業。即使每天都有數不清的抱怨,還是要堅持的走下去。看着外面精彩的世界,我不甘心就這樣生活,我真的真的好像去看看。記得大冰説過:"一個人有多大的本事,才能走多遠的天涯。"對於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一個人想去旅行,首先要把一切安排妥當,有一個完整的計劃,其次要有足夠的資本,心有多大,就走多遠的天涯。

我想用15年的時間,好好學習,努力工作賺錢。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哪怕只是一個人。揹着揹包,拉着行李箱,拿着攝像機去麗江大冰的小屋看看,看民謠歌手邊走邊唱的艱辛與歡樂;看有着怪脾氣的"大黑天"(老鷹);看那些我永遠無法體會的生活,見識可能我永遠都無法結交的人。然後去世界的角落看看,看沿途美麗的風景,瞭解各地區的風土人情,品嚐各地的人間美味,每到一處都拍下照片,記錄下我來過的記憶,寫出旅行之中的心得體會……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是一次尋找自我的孤獨旅程,也是一場發現同類的奇妙過程。

它可以讓我們看到外面廣闊的世界,體會特別的生活。世界那麼大,每個人都需要去看看,但記得帶着尊嚴去看,看完之後記得回家。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心情隨筆 篇四

這個温煦的春天,一封只有短短十個字的辭職信,卻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那位河南女教師可能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她的十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彷彿是早春一縷楊柳風,將無數人麻木冰封的心之河,吹開了一個小小的坼裂。

是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十來年前,一位剛剛走出校門,參加工作僅僅半年多的女孩,面對日復一日感覺沒有激情的工作,萌生了去意。 她對父親説:“我想辭掉工作,去遠方,去上海。” 當了幾十年中學教師的父親反對説:“你這可是鐵飯碗,砸了就沒有了。再説上海那麼遠,你一個人去舉目無親,怎麼生活?” 媽媽更是反對,媽媽説一個女孩子當個教師穩穩當當,挺好。 她也知道挺好。 但那種完全可以預見的安穩,那種完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是她內心想要的——過幾年,嫁個人,一般就是同行,然後就是上課下課,時光流逝四十年,退休,老去。 十七歲就能預知七十歲的生活。這不是她內心想要的。 她想去遠方。她想去上海。那是凝聚着她兒時大白兔奶糖的一個遙遠的夢。 她給父親寫了封信,她説:“爸爸,您的擔心我能理解,我心裏很清楚我在做什麼。我知道去上海,會有顛沛流離在等我,會有披星戴月在等我,也會有炎涼冷暖在等我,更知道會有命運未卜在等我。但我仍然選擇去遠方。” “年輕人需要歷煉、需要摔打、需要闖蕩,大不了闖個頭破血流,那又怎樣呢?青春沒有體驗過疼痛辛苦,就不能更好地體驗快樂與收穫。” 感謝她開明睿智的父親,他終於同意了她的選擇。

…… 那個秋陽照耀的下午時分,一位尚顯一臉稚氣的女孩,手裏提着一個簡陋的小行李箱,從空氣污濁的長途汽車上下來。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顛簸,她稚氣未脱的臉上有着疲憊、緊張和迷茫。 來到上海,才知道原來世上有這麼多的摩天大樓。 女孩從長途汽車上下來之後,找了個汽車站旁的小旅館安頓下來,就開始了艱難的找工作之路。 她去書報亭買了份《人才市場報》,才知道原來沒有大學本科或以上文憑,在上海,幾乎什麼工作都找不到。 轉眼十來天過去了,工作還沒有一絲着落。寄出去的簡歷,一律泥牛入海,沒有一絲絲迴音。 冷暖炎涼,悉數心中。 一天,她在《人才市場報》上看到展覽中心舉行大型秋季人才交流會,她毫不猶豫直奔上海延安中路1000號的展覽中心,一進人才交流市場,她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 ——數千平方米的展覽大廳,人頭烏泱烏泱的,她也擠了進去。 她看到旁邊求職者製作精美的一大本簡歷,再看看自己只有一張A4紙的簡歷,再看看人家簡歷封面上什麼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她想,完了,在這個地方,她一絲一毫競爭力也沒有。 她覺得那場景就像看電視紀錄片裏非洲草原上角馬羣的湧動奔騰一樣。那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們,已經卸下了天之驕子的光環,汗流浹背地擠來擠去,將自己包裝精緻得像企業競標書一樣的簡歷送到用人單位招聘者手中。 而招聘者簡單地瞟一眼,就放在一邊,説:“我們研究一下,再通知你。”她揣度,那些精美如標書的簡歷大部分的命運大概都是按幾角錢一斤的價錢給了廢品收購站吧。 而她那只有一張A4紙的簡歷,就更不用提了。 她甚至開始有點隱隱後悔自己辭了老家工作。 然而開弓已無回頭箭,既然選擇了遠方,這就是宿命,也是必然。她咬咬牙,又鑽進人潮之中。看到稍微靠點邊的職位,她把簡歷遞上去,對方看了看説:“你是學師範的?不對口啊。” 她不甘心,第二天又跑去人才交流會。 一家中新合資的文化公司招聘腳本文創人員,要求是具備較強文字創作功底,有童趣並且想象力豐富。最讓她開心的是,沒有“本科以上文憑”這幾個冷冰冰拒人千里之外的字眼。工作人員大概都吃飯去了,她把公司地址抄了下來,決定主攻這家公司。 她從行李箱裏拿出從前在學校發表的二十來篇文章的樣報,除了師範和中學時發表的,甚至把國小作文選上的那幾篇也放進去了。 二十來篇小文章,一篇篇看着不起眼,可一複印裝訂起來,還真像那麼回事。她跑到郵局,用掛號信寄了出去。 迴音比她料想得還快,一星期後她就接到了面試通知。 面試主要為筆試,筆試的時候,除了她,還有九個人。筆試後又進行了最後一次複試,她竟然被錄取了! 後來她才知道,她竟然糊里糊塗地“打敗”了好幾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 就這樣,她開始了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公司包一頓午餐,但不包住宿。她的錢已所剩無幾,為了省點錢,她在離得很遠的郊區租了一間小房子,上班要換三趟公交車。 每天晚上回到住處已經很晚了,她覺得在外面吃不但貴而且吃不到東西,她就買了個小煤油爐自己做點簡單的晚飯吃。 夏天酷熱的時候,下班路上買了點肉,晚上炒熟,想留着第二天再吃一頓,就把肉放在臉盆裏用涼水漂着,第二天下班回來聞聞,肉壞了,不能吃了,只好倒掉了。 是有些辛苦。説不辛苦那是矯情。

…… 那年,那位一臉稚氣從長途汽車上下來的女孩,就是我。 就是此刻,在寫字枱旁,記錄心靈的我。 如今的我,已在上海這個城市工作生活十餘個春秋了。我喜歡她充滿生命律動的節奏,我喜歡她蓬勃向上的朝氣,每一天的黎明都充滿了新的希望,每一天的日落都凝結着收穫的'喜悦。 我已經在這個城市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兩個可愛的孩子,自己喜歡的工作,彼此真誠鼓勵的朋友們,還有讀書寫作這個業餘愛好,以及對於夢想的堅持與守望……

這些,都讓我的每一天充滿喜悦、激情、熱望。對生命、對生活,懷着滿溢的感動與感恩。 那天看餘華的《活着》,他説:“活着不是為了別的活着,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生命本身可以承載千鈞一髮的力量。” 而我想説,青春不是安逸的青春,是為了汗淚交流而青春,青春本身可以承載千鈞一髮的力量。 曾聽一位我很敬仰的前輩説過,生活沒有捷徑,唯一的捷徑,就是你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我喜歡這句話。 我覺得這句話,可以讓我們顛沛流離、前路未卜的青春,慢慢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篤定、走向穩健。 雖然説,不夠悲傷,就無法飛翔;沒有夢想,又何必遠方。但那遠方,總是有一團小小的螢火,在那裏影影綽綽。那就去追吧,勇敢地去追。 因為青春本身,可以承載千鈞一髮的力量。因為,青春,以及遠方,原本都屬於汗淚交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1m7rl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