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桂林山水”教學實錄(新版多篇)

“桂林山水”教學實錄(新版多篇)

“桂林山水”教學實錄(新版多篇)

《桂林山水》教學實錄 篇一

師:大家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嗎?

生:不知道。

(師板書:“陳大偉”)

生(小聲):陳大偉

師:對。就是陳大偉,陳老師。知道上什麼課文嗎?

生:桂林山水。

師(板書:“桂林山水”):對,上“桂林山水”,大家已經學過這篇文章了,想不想知道陳老師將怎麼上?

生:想。

師:陳老師想用檢查的方式來上。首先我要檢查同學們書讀得怎麼樣,先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用自己的方式讀一讀,邊讀邊想,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情,把這種感情讀出來。

(生齊讀)

師(打斷):自己讀自己理解,不要齊讀。

(生讀課文,師巡視)

師:剛才陳老師看同學們讀書都很不錯。現在陳老師想檢查一下大家對生字和一些詞語掌握得怎麼樣。是不是會寫了,記住了?現在請大家合上書,拿出練習本來聽寫。準備:“灕江”“峯巒雄偉”“波瀾壯闊”“無暇的翡翠”“屏障”“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生寫,師巡視)

師:寫完了,請大家翻開書對照一下,有沒有寫錯的,寫對了幾個。

(生檢查)

師:對於沒有寫正確的詞語,大家下來要寫一寫。在這當中,既有生字,也有一些優美的詞語,大家會寫了,能不能解釋呢?

生:能。

師:誰來説一説,什麼是無暇的翡翠?“無暇”是什麼意思?“翡翠”是什麼?

生1:“無暇”的“瑕”原指玉上的斑點,“無暇”就是沒有斑點,沒有缺點的意思。翡翠就是一種玉石。加在一起就是沒有斑點的玉石。

師:哦。翡翠這種玉石是什麼顏色呢?

生:綠色。

師:對,“無暇的翡翠”本意是沒有瑕疵的綠色寶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誰來説一説是什麼意思?有些同學可能覺得用語言不好來解釋,你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想象一種畫面。

生2:一隻小木舟,行駛在碧綠的水中,彷彿人在一幅美麗的畫卷當中遊覽。

師:説得好,請坐下。舟行駛在碧綠的水面上,兩邊是如畫的山水,人在當中遊覽。我們檢查了字詞。現在,陳老師有一個問題,請大家看到課文的第一句:“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甲”是什麼意思?

生:“甲”是“天下第一”。

師:“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這是誰説的?

(生有的説“作者”,有的説“人們”)

師:在這裏是誰説?

生:“人們説”。

師(板書“人們:”):是人們説。這裏面,你們有問題嗎?因為今天我們是檢查,我想聽一聽同學們發現什麼問題沒有?

你們沒有問題,那陳老師就有問題了:這裏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人們的意思,還是作者的意思?

生:人們。

師:這裏,陳老師想提出一個問題,作者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沒有?他同意不同意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他相不相信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師板書:作者:?)

部分學生(猶豫):沒有。

師:哦,(走到一位學生身邊),看來你有不同意見?

生3:在這裏,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的。但是作者沒有直接的表明,他同意人們的看法,而且是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方法來説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

師:哦。你認為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沒有明説,但隱含着這個意思。很好。

生4:我也認為,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因為在第二、第三自然段裏面雖然沒有直截了當地説出來,但描寫山、描寫水暗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師:你注意到了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暗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就請你認真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想説什麼?

其他同學請把他讀的段落找到,一邊聽,一邊思考,作者到底説了什麼,是什麼意思?

生4:“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

師:好,讀得很有感情!我們來琢磨一下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來品位一下。

(師朗讀:“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在這裏,你們體會到,作者是不是想説灕江的水比大海和西湖的水更好?作者有沒有這樣的意思?

生:有。

師:就是説,灕江的水超過了西湖和大海的水?

生(猶豫):是。

師:有的同學在猶豫了。大家再看一看書,這裏是不是説灕江的水超過了西湖和大海的水,灕江的水天下第一?

生(看書後):不是

師:到底是還是不是啊?你説説看。

生5:我覺得,作者並不是説大海和西湖的水比不上灕江的水,我覺得作者的意思就是説他看見過大海,也賞玩過西湖,卻從來沒有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意思是灕江的水很特別,它的水不同於大海和西湖的水。

師:這位同學的意思是: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特別”的水。也就是説,灕江的水有不同於大海和西湖的水的特點?灕江的水、大海的水和西湖的水是各有……

生:各有千秋。

師:對,各有千秋。是不是天下第一?

生:不是。

師:是什麼?

生6:有特點。

(師擦“?”板書:“有特點”)

師:作者認為桂林山水有特點,特點是什麼呢?作者從那幾個方面來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特點呢?

生:三個。

師:那三個方面?

生7:靜,清,綠

師:對,這也是三個。這是説的什麼的特點?

生7:水

(師板書“水”)

師:除了水,後面還有什麼?

生(眾):還有山

(師板書“山”)

師(到生7面前):你剛才抓住了第二自然段,分析了寫水的三個特點。我們以後分析文章,首先要注意從整個一篇文章來找。

師:後面還有什麼?

生8:我來我來。

師:好,你來!最後一段説什麼?

生8:最後一段説的是總結山和水

師:對,是總寫山和水,寫了山水結合的特點。

(師板書“山水結合”)

師:好,現在,大家説一説水的特點是什麼?

生:靜,清,綠

師:大家都知道了:靜,清,綠。

(師板書:“靜,清,綠”)

師:明明就是這灕江的水,為什麼他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去寫,使我們讀着感到特別舒服?想一想,作者從那幾個方面感受了水?寫了水?

(生遲疑)

師:好,我們讀一讀。

生(齊讀):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師:從那些方面寫了水?

(生猶豫):

師:“灕江的水真靜啊”,從哪個方面寫的?

生:靜。

師:對,寫的是“靜”。從哪一個方面寫,我們可以再看一看後面緊跟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靜得怎麼樣呀?

生:“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師:“感覺不到”,寫的是什麼?

生9:這是從感覺的方面寫灕江的水。

師(板書“感覺”):大家再用這種方法看一看,寫“清”是從那一方面寫?

生10:“看見”。從視覺寫

師(板書“視覺”):後面説:“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彷彿”是什麼意思?

生11:好像。

師:用了什麼方法?

生11:比喻的方法。

師(板書“比喻”):作者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側面寫出了灕江水的特點。

山的特點是什麼?

生:奇,秀,險。

師(板書“奇,秀,險”):大家讀一讀:桂林的山真奇啊——。

(生讀)

師:“奇”寫的什麼?

生12:形狀。

師:“秀”寫的什麼?

生13:顏色。

師:“險”寫的什麼?

(生遲疑):

師:“險”是帶給人的感受。所以,陳老師認為,是從感受方面寫的。

看看最後一段,山水結合的特點是什麼?作者又是怎麼總結的?

生1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山”是什麼樣的山?

生:奇,秀,險

師:“這樣的水”又是什麼樣的水?

生:靜,清,綠

師:這樣的水又倒映着這樣的山,山水結合,加上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真是——

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現在我們看,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發現了灕江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遊桂林山水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些特點。

大家想一下,在人們説“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時候,作者發現了桂林山水的這些特點,發現了他們的特別之處,作者有什麼樣的心情?

生15:激動

師:激動!然後又會怎麼樣?看到它美,看到它好,你會怎麼樣?

生16:讚美。

師:對,讚美,歌唱。看一看,感受一下,作者會怎麼讚賞?我們來讀一讀。“灕江的水真靜啊”,想一想“真”字和“啊”字的作用,表達了什麼樣的心情?又該怎麼讀出這樣的心情?

生17:激動。

師:還有嗎?

生18:興奮。

師:還有沒有?

生19:自豪。

師:為什麼自豪?

生19:因為他發現了。

師:發現了什麼?

生19:灕江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

師:對,這是他自己發現的東西,是他發現了自己的美。大家試一下,我們去掉“真”和“啊”:“灕江的水靜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大家讀一讀:

生(語氣平淡地讀):“灕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師:怎麼樣?有什麼感覺?

現在加上“真”和“啊”,再讀體會作者的心情,讀出激動、欣喜和讚美。

生(讀):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師(讀):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這裏有一種欣喜,一種讚美。現在請你們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你們在遊覽中發現了美,發現了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然後想把它表達出來,再讀一讀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生(讀):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師:好,讀得真好。讀這些文章該怎麼讀啊?首先要“入境”,頭腦中要有這些美境,多美呀!第二要入情,作者在這裏遊覽着,發現着美,他抑制不住地想表達美,歌唱美。

現在我要請一位同學來入境入情讀一讀,其他同學可以閉上眼睛,體會作者的心情,隨着作者的指點和描述去觀察美,發現美。注意,“入境”時頭腦當中要有一些畫面,“入情”,心中要體會作者的心情。

(生20讀全文)

師:好,謝謝你。大家有沒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和激動、欣喜的感覺?如果我們有,就要感謝作者,感謝這位同學。

(師生共同鼓掌)

師:剛才在大家閉眼想象的時候。這一位同學(走到那位同學面前)在認真觀察課本前面的桂林山水圖。她在看着圖,聽着同學的聲音,在作者的帶領下在江上盪漾。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現在,作者説桂林山水有這樣的特點。你呢?你怎麼看?(師板書“你:?”)哪些同學到過桂林?

(同學中沒有舉手的)

現在沒有去過,今後可能會去,當你們到桂林時候,你會怎麼看桂林山水?你們是不是要去發現“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否是去發現灕江水靜、水清、水綠,桂林的山奇、山秀、山險?

生21:我到桂林,除了去發現灕江水“靜,清,綠”和桂林的山“奇,秀,險”以外,我還想去觀賞那裏的樹木,體會樹木的茂密和生機。

師:好,他還有去觀賞植物。注意,他去旅遊除了發現作者的發現,另外更重要的是要發現……

生:自己。

師:自己的東西。還有哪些同學想去看什麼?

生22:我想去觀察和發現桂林那一帶的人文文化,因為桂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風景區,那裏居住着很多少數民族,我對少數民族很感興趣,對他們的服裝、人文風情感興趣。所以,我到桂林,不僅要觀賞作者寫出的山、水以及山水結合的特點,也要觀察這裏的人文風情。

師:好!説得真好!注意,兩個同學都有一個想法值得陳老師學習,也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這就是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師板書:“用自己的眼睛”)

生8(插嘴):發現美。

師:對,自己的眼睛發現美(板書:“發現美”)。我們要向作者學習:人們説“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來了。但我來了不是來重複別人的發現,而是發現自己心中的桂林。

同學們今後遊覽桂林山水,既不要被“桂林山水甲天下”嚇住了,也不要只是去發現灕江水“靜,清,綠”和桂林的山“奇,秀,險”,我們還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心中的桂林,用自己的眼睛發現——

生:自己的美。

師:當你用自己的眼睛發現自己的美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麼——

生:激動、欣喜和讚美。

師:對,我們可能就和作者一樣激動、欣喜和讚美,這就是旅遊的樂趣。旅遊的目的不是去印證別人的觀察和思考,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下面陳老師要介紹一位詩人對桂林山水的歌唱,這就是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陳老師在這裏朗誦其中的一小節:

“雲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生鼓掌):

師:大家下課以後可以找“桂林山水歌”讀一讀,琢磨一下,兩位作者心中的桂林山水有沒有不同。大家會發現,兩位作者就分別用自己的方法表達了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剛才我們説用自己的眼睛看,在這裏,我們還要説要用自己的嘴巴説,

現在再回到文章的開頭:“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想一想,這一句在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大家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生14:我覺得是總結了文章。

師:是總結了文章嗎?好,他的觀點是總結了文章。還有其他看法沒有?

生4:我覺得,第一段和第四段相互照應。

師:第一段和第四段相互照應,你還是同意總寫的?

生4:是。

師:還有其他意見嗎?好,你有不同的想法?

生23:我認為,“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在吸引作者,寫出了去的原因。

師:這裏有兩種意見,到底是原因還是總寫呢?大家琢磨一下。想一想,作者聽到這一句的時候,他已經去過了,還是還沒有去過?

生:沒有。

師:對,是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才乘着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注意“來”觀賞,才來了。想一想,是原因,還是總寫。

生:是原因。

師:陳老師的看法,也是寫原因。它就像我們聽到某個人説,某個地方好玩,我們就去了。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寫遊記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先寫原因,再寫過程和感受。有那位同學最近出去旅遊過,用這種方法開一個頭?

生18:我是去的三亞。

師:為什麼去的?

生18:我們在網上知道三亞那裏很好,我們這裏天氣很冷,我們想去,我們就去了。

師:我們這裏冬天很冷,我們在網上看到三亞很暖和,我們就到三亞去了。

生24:我去的是青海湖。我們學過一篇青海湖的文章,我的印象比較深。回去給爸爸説想去看一看,沒有想到我爸爸竟然答應了,把我嚇了一跳。

師:好!好!好!這個遊記就很好寫了,接下來就可以寫怎麼旅遊和發現了什麼了。

現在,大家知不知道人們四川一些風景名勝的評價和説法?有那些風景名勝因為聽説好你就去了?對青城山,人們説——

生:青城天下幽。

師:於是,在某一個時間,你和幾個朋友就去遊覽了。人們又説,峨眉——

生:峨眉天下秀

師:容中爾甲唱的:“神奇的九寨——”

生:人間的天堂。

師:於是,我們就去遊九寨溝了。現在我們再討論,這裏的“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相當於聽到了一個什麼?

生25:廣告。

師:對,可以説是一種廣告。聽到一個廣告,然後就去了,把這個過程寫出來,寫成遊記,你們覺得這樣寫困難大嗎?

生:不大。

師:對。它的基本思路就是,我聽説某個地方好,我就去了,去了以後,我們發現了什麼,走的時候感受是什麼,這樣寫出來就很清楚明白。但要寫精彩,重要的是什麼——

生:用自己的眼睛。

師:有這樣一句話: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

生:發現美的眼睛。

師:希望大家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們希望大家下去以後,可以照着這樣的方式寫一寫自己最近的一次旅遊,當然除了景物,大家還可以把旅遊的過程、旅遊的心情寫得生動一些。

好,我們説在這一篇文章中,“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相當於一句廣告,是引起遊覽的原因,那還有沒有其他的可是的方法呢?請大家翻到下一課《林海》,大家下來以後去讀一讀,研究一下,它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最後,我還要請大家讀一讀“桂林山水”這篇課文,你可以體會着作者的感情讀,也可以用自己的判斷和和思考讀。

(生讀課文)

師:陳老師想知道,你們認為這一節課陳老師最想讓大家明白的是什麼?

生:用自己的眼睛。

師:真好!下課!

《桂林山水》教學實錄 篇二

教學內容:

《桂林山水》是九年義務教育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水:靜、清、綠;山:奇、秀、險),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説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的9個生字,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新詞的含義。

2、在讀中想象、感悟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情感的薰陶。

3、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描寫事物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隨同作者來到了山清水秀的桂林,剛剛走入,同學們就陶醉其中,留戀不已。今天,就讓我們盪舟灕江,共同領略桂林山水的美麗與神奇!師板書課題。

師:瀏覽課文,説説課文采用了怎樣的寫法?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再寫什麼?

生:先總----分------總的寫法,師板書。

生:先寫水,再寫山。師板書。

師:那誰來概括一下水有哪些特點?

生:(多人回答)靜、秀、綠、清…

師:説對了,但是順序不對

生:靜、清、綠。

師板書。

師:山呢?一起來説。

生:奇、秀、險。

師板書。

[設計理念:教師以優美的語言導入新課,指導學生回顧舊知,整體把握全文內容,突出文章重點內容,為本節課地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導學達標

1、緊扣重點詞,在讀中想象、感悟灕江水的特點。

師:課文先寫水,我們就先來讀讀寫水的段落,看看哪些語句寫出了水的特點?

生自由讀,交流。

師:哪些句子寫出了水的靜?誰來讀?

生讀描寫靜的句子。(沒感情)

師:還有誰想讀?

生再讀。(較有感情)

師:看到這麼靜的水,你心裏舒服嗎?

生再讀。(很有感情)

師:能再靜一些嗎?

生再次朗讀。(很有感情)

師:還有哪些句子?

生讀描寫水“清”的句子。(較有感情)

師:水清得能看到江底的沙石,你不激動、不驚喜嗎?怎樣表現自己內心的感受呢?

生有感情的朗讀。

師:江底的沙石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可真夠清的!展開想象,清的還可以看到什麼呀?

生1:嬉戲的小魚。

生2:打鬧的小蝦。

生3:走來走去的螃蟹。

師:用眼睛看看四周,再看看水裏,你能看到什麼?

生4:水中有山的倒影。

師:抬頭看看天空,再看看水裏,你能看到什麼?

生5:天上飄動的白雲。

師:看來灕江的水具有一種生機勃勃的美,誰能讀出這種美?

多名學生有感情地讀。

師:哪些句子寫出水的綠?

生讀描寫綠的句子。

師:這是一個什麼句子呀?把什麼比做什麼?

生:比喻句。

師:什麼叫無暇?

生:沒有瑕疵。

師:翡翠,玉石中的一種,十分名貴,再加上無暇兩個字,你感覺怎樣?

生:綠的透亮,美得高貴。

師:帶着自己的理解讀一讀!

生讀。

師:灕江的水的特點,誰能用一句話概括?生:又清又靜又綠。

師:誰能完整地讀讀這三個句子?

生讀。

師:學到這裏,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既然作者寫的是灕江的水,為什麼還要寫大海和西湖呢?我覺的是多餘的,誰能幫我解答呢?

生1:它沒有像大海一樣波瀾壯闊,但比水平如鏡的西湖美。

師:你説的是它沒有大海美,卻比西湖美,好像不是這個意思吧。

生2:突出了灕江的水非常好。

師:你突出了一個“好”字,能不能換一個詞?

生3:美。

師:那大海美不美?

生:美。

師:西湖美不美?

生:美。

師:灕江的水呢?

生:美。

師:大海有大海的美,西湖有西湖的美,灕江的水也有自己的美。那你在告訴大家,它們各自有各自的美,其實就是各自有各自的?

生:特點。

師:灕江水的特點就是?

生:又靜又清又綠。

師:這種寫法叫做作比較,拿大海、西湖同灕江的水相比,是説灕江的水既不同於大海的波瀾壯闊,也不同於西湖的水平如鏡,灕江的水有一種獨特的美!這麼美得景色,這麼優美的句子,我們真該美美地讀一讀!誰來讀?

(配樂,師引讀,生接讀。)

[設計理念:緊扣重點詞體會感情。教師緊扣 “靜、清、綠”這三個重點詞,指導學生讀讀議議,個別讀、齊讀、引讀、議讀,在讀中想象,清晰地在頭腦中再現灕江水的特點,並適時地指導寫作方法,將聽説讀寫有機融合,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地提高。]

2、在讀中想象,在動手作畫中再現桂林山的特點。

師:欣賞了靜、清、綠的水,再來看看奇、秀、險的山,作者是怎樣寫出山的特點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生默讀。

師:哪些句子寫出了山的特點?誰來説?

生讀描寫山“奇”的句子。(讀出驚奇)

師:桂林的山還像什麼呀?

生1:像孔雀。

生2:像獅子。

生3:像小狗。

生4:像寶塔。

師:誰能連起來説一説?

生:桂林的山真奇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像兔子,像孔雀,像小狗,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師:除了用讀來體現山的奇,你還會用什麼方式?(畫一畫,畫,也是理解文章內容的好方法)

師:奇突出的是山的形狀,那秀描寫的則正是山的什麼?

生:顏色。

師:誰來讀一讀?

生有感情的朗讀。

師:誰來讀讀描寫險的句子?

生讀。

師:“栽倒下來”,你不怕嗎?用誇張的語氣再來讀讀!讀的讓人心驚,讀的讓人害怕!

生再讀,很有感情。

師小結:這就是桂林的山,既不同於峯巒雄偉的泰山,也不似於紅葉如火的香山,桂林的山是那樣的別具一格!想讓這別具一格的山永遠留在你記憶的深處嗎?(板書峯巒雄偉、紅葉似火)

生:想。

師:背一背,圈住這些關鍵詞,你一定背得更快,大家來比一比。

生背誦。

指名背。

[設計理念:本段的教學完全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展開,除了抓住重點詞體會桂林山的特點之外,注重讓學生在想象中朗讀並練習説話,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展開背誦,讓學法得到真正遷移。]

3、在品味語言中,在欣賞畫面中整體感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

師:那迷人的水,那迷人的山組合在一起,會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後一自然段。

生齊讀。

師:多美呀!“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影着這樣的山”作者連用了四個“這樣的”,去掉不行嗎?

生1:去掉就不能體現桂林的山和水的美。

生2:去掉就寫不出桂林的山和水的特點。

生3:這樣的山是桂林的山,這樣的水是桂林的水。

師:只有桂林的山配上桂林的水才怎樣?桂林的山離得開桂林的水嗎?桂林的水離得開桂林的山嗎?這就叫做山水相依,山水相依才最美!(師板書“山水相依”)

師:山水相依的桂林才給人什麼感覺?用文中的話來説。

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誰來讀出心中的感受?

學生有感情地讀。

師:桂林一帶,羣山峭拔,綠水迂迴,重山覆水,景色清幽,構成長達百里的美麗圖畫,真不愧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出示桂林山水的美景。

師:桂林不但風景秀麗,而且名勝古蹟眾多,古往今來,許多名人墨客都為桂林山水寫下了讚美的詞,其中陳毅元帥就題下了“願做桂林人,不願做神仙”的精彩之説,唐代詩人韓愈也留下了“江作青羅帶,山為碧玉簪”的詩句。下面大家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讚美桂林山水。

出示:贊桂林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讚美桂林山水,可是寫廣告詞,可以吟一首小詩,可以畫一幅畫……

生交流。

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機會一定到桂林親自去看一看。

[設計理念: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徵。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閲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極積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欣賞桂林山水的風光,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通過寫話,作詩來昇華情感,陶冶情操。]

4、佈置作業:

想做就做:

1、收集有關桂林山水風景名勝的資料,編寫一則導遊詞。

2、模仿文章描寫桂林山水的段落,寫家鄉的山水,如“青天河的水”、神農山……

3、為桂林山水畫一幅宣傳畫。

[設計理念:開放性的作業設計為學生留下了廣闊地選擇空間,為下一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作好準備。]

劉娟老師評課意見:教學流程十分清晰,緊湊。緊緊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品味語言,尤其在指導學生朗讀灕江水“清”的特點時,教師點撥十分到位,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灕江水的清,學生朗讀感情投入,十分動情。

楊琳老師評課意見:這節課真正做到了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給足了時間,在學生朗讀不到位時,教師及時點撥,語言簡潔明快。如:在讀灕江水的“靜”時,學生讀過一遍後,感情較平淡,教師問:“誰還想讀?”學生再讀,較有感情。教師點撥:“ 看到這麼靜的水,你心裏舒服嗎?”學生再讀,感情投入。教師認為感情還沒有完全釋放,此時教師適時範讀,學生再讀,感情充沛,而且完全是自然流露。

曹西兮老師評課意見:整節課重難點突出,從灕江的水到桂林的山,再到桂林山水整體的美,教師通過讓學生反覆朗讀,在讀中想像,在讀中再現美麗畫面,感悟到桂林山水是整體的美,不可分割的獨特的美。學法多樣,學生興趣盎然,整節課不覺疲倦。

劉琳老師評課意見:這節課不僅在教學生學知識,更在教方法,如:教師指導背誦,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在寫法上教給學生作比較、打比方,教給學生總分總的寫作方法,實現了聽説讀寫的有機融合。

《桂林山水》教學實錄 篇三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制第十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同時,它也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文章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為全文的總領。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對灕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兩個方面作了具體描繪。文章最後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另外,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時,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表達方法。因此,桂林的山水的景色很美,作者的語言也很美,很值得同學們去積累,去運用。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我對教材以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的理解,我將本課安排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將字音讀準,將課文讀通順,利用工具書或其他方法理解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語言的積累,表達方法的感悟。

教學過程:

今天,我重點説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教學模式每堂課都有三個主要環節。根據教學實際我將第二課時具體安排安排為五個環節:

一、板題示標: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要求我們語文課上導入語要簡潔,最好能開門見山的引出新課,可以不再複習提問,不再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不再解題,這一切都交給學生在自學中去完成。但也可以有一兩句富有激qing的語言。因此,我將這一課的導入語設計為;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桂林,去欣賞一下桂林的山水。(板書課題)課題的板書也很重要,一定要認真對待,不但要把字體寫工整,筆畫筆順也要正確,板書的地點還要醒目。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我們在板書時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板書結束還要讓大家讀一讀。接着是出示學習目標。(八字教學法,對學習目標也提出了要求:首先,要具有可測量性,不能是模糊不清,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容易測量,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則不易測量,所以,我們只要求教師每堂課必須出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而不必出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其次,教學目標要實事求是,如果不實事求是,要求理解的,卻設定為掌握、運用,要求熟讀的,卻設定為“背誦”,學生當堂達不到,那麼,教學目標就失去了意義。最後,教學目標的表述要簡潔明瞭,便於師生記住。)學習目標的出示可以是口頭表達,也可以是書面表達,但出示的時間不宜太短,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目標出示後,還要有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大家完成學習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激勵語;能完成這些目標嗎?請用你最好的坐姿告訴朱老師。

二、依據自學指導自學

明確了學習的目標,我接着出示自學提示。過渡語在我們的教學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環節的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 怎樣學習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呢?我們來看一下自學提示:

學生的自學要以教師有效的指導為前提,自學提示是否有效主要體現在五個明確:確自學的時間、內容、學習方法、達到的標準、檢測的方法及要求。

自學提示要科學、具體、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可以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才有可能達到八字教學法的效果----緊張、高效、愉快。根據這一要求我設計了這樣的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出桂林山水的特點。

2、用橫線畫出描寫灕江水的句子,反覆朗讀,並思考: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3、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桂林山的句子,反覆朗讀,並思考: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

4、作者在介紹桂林的山、水時運用了哪些表達方法?

(5分鐘之後,比誰學得好。)

三、檢查自學效果

八字教學法中提規定自學時間到時,教師一般用“舉手”統計的方法瞭解學情。如果絕大多數學生都已完成自學任務,那就可以轉入下一個環節;如果有半數學生未完成,教師就應適當延長時間。舉手統計之後就是檢測,檢測的方法,文科一般以口頭提問為主,以筆頭練習為輔,重在瞭解、培養學生的理解表達能力。

根據我的理解在檢測學生的自學效果,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出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而問“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

2、(過渡)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説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那麼哪位同學説説,灕江的水美在哪裏?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教師相機板書:靜、清、綠)

3、品讀作者怎麼寫出灕江水與眾不同的“靜、清、綠”的

(指名朗讀描寫灕江水靜、清、綠的句子,注意指導讀好六個“啊”的變調)

指導朗讀時先讓學生明確句子的含義,並想一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句子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後再試着朗讀體會。八字教學法中提到;教師在檢測時,應選擇後進生作為檢測的對象,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在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在檢查朗讀時,先讓程度不太好的學生讀,讀不好再找其他學生幫忙,如果還讀不好,老師引導。

比如,學生在讀灕江的水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找了一個學生站起來讀,第一遍讀得很平淡,只是做到了將句子讀通順,清的程度沒讀出來,接着,我又找了一名程度稍好一點學生來讀,這個學生讀得很有感情,接着又讓第一個同學來讀,這個同學這次讀得也帶上了感情,但我感覺他還能讀得更好,我就出示了一幅山水倒映,水清的能看見江底的沙石的圖片,然後讓這個學生再來讀,這一次他讀得非常有感情。這樣一來後進生的問題解決了,其他學生在聽、糾正的過程中朗讀的效果也不會差到哪裏,同時這位後進生的成功也是後教的成功體現。

學生都能有感情的讀好每一個句子,我有安排了齊讀第二段。(過渡語;看着這樣靜清綠的灕江水,怪不得遊客都忘了穿在前進,岸在後移,讓我們也帶着陶醉之情一起讀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4、學生學習了灕江的水後,我又用同樣的方法來檢查學生對第三段的理解(過渡語;灕江的水那麼靜、那麼清、那麼綠,真是太美了,讓我們不由地讚歎: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過你可別只顧着低頭看水,而忘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

(1)誰來讀一讀描寫桂林的山的句子?(注意“啊”的音變)

(2)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誰來説説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

(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奇、秀、險)

師:同學們,桂林山的一個特點就足以讓我們欣賞,品味,如今,它集這些特點於一體。難怪作者要這樣讚歎它,下面讓我們大家齊讀第三段,再次體會桂林的山的美(師生同讀)

5、體會山和水相映之美

有感情的朗讀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美的畫面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也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情的表達,因此這一環節看視頻談感受。

師過渡:我們欣賞了灕江的水,品味了桂林的山,如果把山和水結合起來欣賞又是怎樣的畫面呢?請看大屏幕。

請大家帶着各自的感受讀一讀文章的最後一段。並給你的同桌説説作者此時此刻的感受。

指名談作者的感受。

齊讀最後一段。

6、誰來説一説,作者在介紹桂林的山水時都用了哪些表達方法?(本環節也可安排學生先討論再回答)

四、當堂訓練

當堂訓練環節,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求學生運用知識能當堂獨立完成作業,這是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綜合訓練。他強調精講多練,八字教學法中重點強調寧可老師多費事,不讓學生做廢題。在操作此環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要精心設計習題,出有價值、高質量的題;二要注意面向全體、團材施教(作業可分為“必作題、選作題和思考題”),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三要強調學生當堂獨立完成。三要指導學生做題方法,先複習再做題,死記活用。五要把課堂的每一分鐘都留給學生去學和練,教師不當堂批改作業,六要強調學生糾錯。糾錯也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因此糾錯一定要及時。

根據以上認識,我設計了以下訓練題;

1、背誦課文最後一段。(背誦的內容要適中要求當堂背誦的一定要做好檢查,檢查可以是抽查,也可以是互查,抽查時一定要多抽查後進生。實在背不上來的可放在課下抓,最好不要出現有的同學在背誦,有的同學在做題的現象)

2、完成練習題仿寫句子。

例: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公園裏的花真香啊,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室裏真靜啊,靜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瀏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到桂林這一帶的山。

我看過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電影,聽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歌曲,卻從沒聽過這樣動人的故事。

*3、讀了本課,你可能被文中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試着吟一首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總結下課

今天我們盡情的遊覽瞭如詩如畫的桂林,其實我們國家像桂林這樣迷人的景色還有許多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去盡情的欣賞,也希望大家也能向作者一樣把他寫的如詩如畫。下課!

板書設計; 學手段不斷更新,投影、實物投影,多媒體的使用,使課堂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實效性越來越強,但是,就現階段絕大多數學校而言,黑板仍然是主要的教學用具。用好黑板,精心設計好板書,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一節課,45分鐘,什麼時間,在黑板上板書什麼內容,寫在什麼位置,用什麼方式寫,由誰來寫,教師都要在備課時預先考慮好。科學合理地設計板書,能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桂林山水

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1vj11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