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朱德抗戰的歷史故事多篇

朱德抗戰的歷史故事多篇

朱德抗戰的歷史故事多篇

朱德的故事 篇一

新中國成立後5261,朱德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依4102然保持着簡樸的作風。難得的1653兩身較好的外衣,也只是參加重要國事活動或外出時才穿,一回到家裏,仍換上舊衣服。

他在家裏的衣服,已經洗得發白,領口和袖口都打了補丁。有的衣服實在太破,不能再補,朱德還捨不得扔掉,要求兩件拼成一件。

有一次,康克清先斬後奏,未經朱德同意,把裁縫師傅請到家裏,準備為他做身新衣服。

朱德見了裁縫師傅,卻講起勤儉建國、勤儉持家的道理:“衣服被子只要乾淨就好,補補能穿能蓋,何必買新的?給國家節約一寸布也是好的。這比戰爭年代好多了,那時候一件衣服得穿多少年!”

最後,工作人員出面幫助康克清解釋,説是為了參加活動時穿,朱德才勉強同意

朱德的故事 篇二

朱德的生母鐘氏(1858-1944),從小生長在極端貧困、社會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藝人家裏。鍾氏19歲嫁到朱家,數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牀,煮了全家的飯,還要種田、種菜、餵豬、養蠶、紡棉花、挑水、挑糞,生朱德的前幾分鐘還在灶前煮飯,朱德呱呱落地之後,她又起身接着做飯。鍾氏生有13個子女,由於生活艱難,有5個剛剛生下來就被溺死。

朱德在兩歲時被過繼給大伯父。大伯父因無後代,遂領養朱德為嗣。這樣朱德又多了一位養父和養母。鍾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兒子擔任了八路軍總司令,仍不輟勞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見兒子一面,因處於抗戰時期,朱德身負重任,鍾氏未能如願。1944年2月15日,以86歲高齡辭世。

朱德母親去世之後,蔡暢在延安紀念三八婦女節大會上説,朱德母親的模範行為是婦女界的光輝榜樣。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多人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中共中央的輓聯是:“八路功勛大孝為國,一生勞動吾黨之光。”

毛澤東的輓聯是:“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

中共中央黨校的輓聯是:“唯有勞動人民母性,能育勞動人民領袖。”

鍾氏去世之後,朱德十分悲痛,百忙之中寫下了《母親的回憶》,發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報》上。幾十年之後,一名外國記者問朱德:“您一生最大遺憾是什麼?”朱德回答説:“最大的遺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連一杯水都沒倒。”

朱德的故事 篇三

1938年春,準備從臨汾動身趕赴太行山前線的總司令朱德,突然接到警衞員的快報:不遠處有大量的日軍正在向古縣方向行進,即將與我軍相遇。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朱德拋開個人生死安危,準各迎戰。

一方面是因為時間來不及了;另一方而,如果主力部隊避開日軍,抄小路退出的話,日軍將輕而易舉地佔領古縣城,一批無辜的百姓將被送入虎口,當地的革命政權也將覆滅。所以情況相當危急。

朱德對身邊的幾個戰士説:“誰願意跟我拼死一戰!不做危險關頭的逃兵?”戰士們看見總司令如此臨危不懼,戰鬥的激情紛紛高漲。大家都大聲呼喊:聽總司令的命令!和小鬼子拼了!”

朱德非常激動,他稍微讓自己平靜了一下,然後鎮定自若地發佈命令:你們一定要頂住敵人,拖延他們西進的時間。大家要注意埋伏,瞅準機會再殲滅敵人!”戰士們紛紛響應,讓自己冷靜下來,很快進入了作戰狀態,只等日軍的到來。

日軍漸漸逼近,朱德一揮手,頓時槍聲大作。走在前而的日軍步兵突然遭到彈雨襲擊,被打得完全摸不着頭腦。雙方交火持續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敵軍的偵察員發現這不是一支大部隊,而是朱德率領的警衞部隊,於是竊喜,心想:這次是一支人數不多的小分隊,着來領賞的時機到了。”

日軍便命令轟炸機載滿炸彈,對古縣鎮進行狂轟濫炸,企圖一舉將朱德及其部隊一同埋葬於火海之中。然而,日本空軍飛行員對當地的地理環境不熟悉,把故縣和古縣鎮弄混了,結果是隻轟炸了故縣。正當日軍指揮官得意忘形之際,卻傳來令他大吃一驚的戰況消息:轟炸機根本就沒有傷到朱德的一根毫毛。

朱德在古縣鎮指揮作戰,以極少的兵力同日軍對峙,展開了拉鋸戰。他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以及敵軍害怕被八路軍黑夜襲擊的弱點,與日軍激戰三天三夜,最後大獲全勝。這充分顯示了朱德過人的膽量與非凡的軍事才能!

副舊象棋 篇四

在國家軍事博物館裏,陳列着一副朱德在武鄉縣磚壁使用過的象棋。它是由一位當年與朱德經常下棋的百姓棋手的家屬於1990年捐贈的,現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939年7月15日,八路軍總部進駐位於山西境內太行山區東麓的武鄉縣磚壁村。八路軍總部在磚壁駐紮時期,不僅指揮了許多重要戰役,還利用戰事繁忙的間隙開荒種地、修築渠壩、抗旱打井、綠化造林,辦了許許多多好事。

在緊張的工作和戰鬥之餘,朱德經常和所駐村的鄉親們下棋,並利用下棋來做宣傳工作。

一天,村民李作艮正在自家大門口和棋友下象棋,突然看見走過來一個穿灰布軍裝的老軍人,後面還跟着警衞員。李作艮忙起來鞠了一躬,説:“老總,您有事?”那位老軍人和藹地笑笑説:“你怎麼稱呼我老總?”李作艮回答説,國民黨第十三軍來磚壁住過一晚,村裏人見了當兵的自然而然就叫老總。老軍人吹了吹石頭上的灰後坐下來,説:“咱的部隊一律稱呼同志,你就叫我老同志吧。”説着,老軍人要求和李作艮殺一盤。由於拘束,李作艮開始一連輸了好幾盤。

後來漸漸熟悉了,李作艮也時不時會贏這位老軍人,甚至還罵老軍人“臭棋簍子”,老軍人也不惱不怒,收拾好棋局繼續和他下。後來,當老軍人的房東告訴李作艮,和他下棋的老軍人就是朱德總司令的時候,老李驚得直吐舌頭。

此後,朱德一有點空閒就去找李作艮下象棋。有時候,這邊擺開陣勢剛剛“殺”開,總部卻有急事派通訊員來叫朱德。這時,朱德往往囑咐不要撤掉棋局,保持原盤不動,留着等處理完事情回來後接着下。

李作艮曾經疑惑不解地問朱德為什麼不輕易半路收拾掉一個棋局,朱德笑笑説:“下棋不光是為了娛樂,主要是為了鍛鍊腦子,增長智謀,下一盤就要有一盤的效益。也就是説,打一仗就要力爭勝一仗,絕不能半途而廢。”

從此,李作艮逢人便講:“總司令下棋也是作戰!”

李作艮後來回憶説,朱總司令最喜歡他的象棋,説總部的棋子太小,沒有老李家的大棋子下起來過癮。

就在這棋盤上,總司令朱德和老農民李作艮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八路軍總部離開磚壁村後,李作艮便把這副象棋珍藏起來。

1939年的秋天,八路軍總部移駐太行山的王家峪。一天中午,總部右面張丙午大爺家來了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八路,他握住張大爺的手興沖沖地説:“聽説你是王家峪的‘棋迷’,來,咱們‘殺’一盤。”

張大爺連忙起身熱情歡迎,並立即擺開棋盤“迎戰”。不料,號稱“張高棋”的張大爺,這天卻一連輸掉3局。更有趣的是,局局都輸在了卒子上。這位老八路善使卒子全部殺過河界的絕招,使張大爺大為驚異,甘拜下風。

當張大爺大為驚駭、唏噓不已時,只聽老八路笑呵呵地説:“這也和打鬼子一樣,只靠我們八路軍還不夠,還要靠咱們全國的老百姓;只有軍民並肩戰鬥,才能把日本侵略軍趕出中國去!”

聽了這番話,張大爺心悦誠服,於是,他滿懷尊敬地緊握住老八路的手,連連稱讚:“好棋手,好棋手!”

翌日,當張大爺得知那個同他下棋的老八路就是威名遠揚的朱德總司令時,他高興地逢人就誇朱德棋藝高超,逢人便宣傳朱德給他講過的抗日救國全靠軍民團結的道理。不久,張丙午和兒子一道參加了村裏的抗日人民自衞隊。

一天下午,“張高棋”叫上幾位喜好下棋的老漢,在總部門前的石桌上和朱德擺開了陣營,他們四五個人共同“對付”朱德一個人。然而,一局又一局,朱德總是“將”得他們顧此失彼,進退兩難。有時,從車、馬、炮到將、相、士,竟一個也動彈不得,一動就被吃掉,導致全盤皆輸。觀陣的人越來越多,嘖嘖稱奇。

傍晚,朱德見天色漸黑,便推開棋盤,從下棋談起,對鄉親們做起宣傳工作來。他説:“下棋完全與作戰一樣,必須縱橫機動,進退得當,有時步步逼近,猛吃一口,打開缺口,連續進攻;有時靈活撤退,避敵精鋭,擺好圍陣,待機殲敵。每一着棋,都不能四平八穩地沿着老套子走。就説我們今天抗日,只要廣泛動員民眾,普遍開展游擊戰爭,就會使日本鬼子像陷進泥坑裏的野牛,一點也動彈不得,越動就陷得越深。當前日寇在華北戰場上雖有30萬兵力,但由於我們八路軍的車、馬、炮和將、相、士同心協力,英勇作戰,就拖得鬼子欲南侵而不得,想定居而受擾,只好在我們掌握着戰爭主動權的‘棋局’裏損兵折將,四處捱揍。”

老鄉們個個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

見老鄉們聽得興致正濃,朱德繼續深入淺出地打着比喻説:“由於我們按照毛澤東主席的‘棋譜’,在廣闊的敵後戰場上,擺開了人民游擊戰爭這局棋,使長驅直入的日本侵略軍幾經周折,屢遭重創,狼狽不堪。僅1938年一年中,戰局迫使日寇曾兩易統帥,先以寺內壽一代替香月清司,緊接着又以杉山元取代寺內壽一,但誰來指揮下這盤棋,也同樣挽救不了敗局。他們的30萬大軍,只能困守在華北幾個大城市,和幾條交通線上,在這些點線之外,就是我們八路軍游擊隊的天下了。甚至形成‘棋着’插花、犬牙交錯的棋局,在敵人佔領的戰線內也有我們點燃起來的抗日烈火。”最後,朱德大聲強調説:“我們要下贏抗日戰爭這盤棋,必須遵照毛澤東主席‘動員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的道理,在羣眾性的游擊戰爭中,充分發揮一兵一卒的戰鬥作用。否則,是難以取勝的。”

借下棋之餘,朱德把作戰和下棋的話題,巧妙地融入團結抗日道理的宣傳教育之中,通俗易懂,極有哲理,大夥兒聽了個個鬥志倍增,羣情振奮,之後紛紛全力以赴投身於抗戰的熱潮。

封借款信 篇五

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的展廳裏,陳列着一封抗戰初期朱德在太行山區寫給家鄉好友的信,這封信雖然已經紙質發黃、破損,但字跡仍然清晰可認。讀着這段承載着報國之志、孝母之心和勤廉之德的特殊文字,不由得讓人去探究其背後那不尋常的故事。

那是1937年11月,朱德老師的兒子鄧輝林從四川隨抗日部隊來到洪洞縣八路軍總部看望朱德,告訴他四川老家儀隴正逢旱災,家裏人因他參加革命而遭受株連和迫害,生活異常艱難。一番話讓朱德想起了自己80多歲的生母和養母。由於自己忙於革命,一直沒能照顧她們。他擔心二老不能度過荒年,很想接濟一下,盡一個孝子應盡的義務。

然而,身為八路軍總司令的朱德卻苦於身無分文,於是在11月29日,他給四川的兒時好友、同學戴與齡寫去一封信:

與齡老弟:

我們抗戰數月,頗有興趣。日寇雖佔領我們許多地方,但是我們又去收復了許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敵人後方北平區域去,日夜不停地與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勝利,差堪告訴你們。昨鄧輝林、許明揚、劉萬方等隨四十一軍來晉,已到我處,談及家鄉好友,從此話中知道好友行跡,甚為暢快。更述及我家中近況頗為寥落,亦破產時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顧及他們。唯家中有兩位母親,生我養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歲乏食,恐不能度過此年,又不能告貸。我十數年來實無一錢,即使將來亦如是。我以好友關係向你募貳佰元中幣,速寄家中朱理書(朱德二哥之子——作者注)收。此款我亦不能還你,請作捐助吧。我又函南溪兄(寄)貳佰元,恐亦靠不住,望你做到復我。此候

近安

朱德

11月29日

於晉洪洞戰地

這封不足300字的求助信透出的懇切和無奈,令人讀後無法不為之感慨。200元難倒了總司令,大孝為國是此心!説八路軍總司令沒錢誰相信?但事實的確如此。這一點,朱德在此前寫給前妻的信中也同樣早有提及:“我對革命盡責,對家庭感情較薄亦是常情,望你諒解……至於你的生活,望你獨立自主地過活,切不要依賴我。……至於那些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如欲愛國犧牲一切,能吃勞苦之人,無妨多來。……我負擔革命工作晝夜奔忙,十年來艱苦生活,無一文薪水,與士卒同甘苦,絕非虛語。現時雖編為國民革命軍,仍是無薪水,一切工作照舊,也只有這樣,才能將革命做得成功……”“我這種生活非你們可能處也,我決不能再顧家庭,家庭亦不能累我革命。”朱德同時還告誡家人:“萬望你們勿以護國軍時代看我,亦不應以大革命時代看我。”

戴與齡接到朱德的求助信後,立即給在儀隴的朱德兩位母親寄去200元,使飢餓待斃的兩位老人渡過了難關。朱德的生母鐘氏1944年去世,享年84歲。戴與齡與朱德在抗戰初期有了通信聯繫後,自己勒緊褲帶、節衣縮食,多次捐助朱德的親屬,並動員自己的親屬十幾人投奔陝北或華北抗日前線,因為他相信朱德要走的路和做的事是正確的,是值得他盡心竭力來支持的。1949年12月,戴與齡在瀘州病逝,享年61歲。朱德為失去這樣一位忠厚、對革命默默做了許多好事的老朋友感到悲痛,為革命剛剛勝利,自己還沒有來得及回報老友而感到深深的遺憾。他把戴與齡的兒子戴超羣、兒媳王清先請到北京,對他們説:我為什麼喊你們來,因為你們爹爹對革命是有幫助有貢獻的人,能做的事他都做了,人民不會忘記。你們來北京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學習本事,為人民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35jl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