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通用多篇】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通用多篇】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通用多篇】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以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豐富學校的課外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使他們掌握基本的繪畫技能,增強審美意識,為嚮往藝術的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全面發展,張揚個性”的目標。

二、課程開發的目的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繪畫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藝術。把繪畫作為我校校本課程,有利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理解和熱愛,培養學生特長愛好,提高學生藝術修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開展繪畫教學與研究,我校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我校擁有高素質的美術教師和優美如畫的校園環境;全校學生對學繪畫興趣極大,參與積極性很高,家長也很支持;“辦特色學校,育合格人才”“全面發展,追求卓越”是我校辦學的宗旨和目標,培養學生特長愛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我們一貫的追求。實施繪畫教學,有利於整合我校的資源優勢,體現我校的辦學特色,促進我校的發展。經廣泛徵求意見和認真考慮,決定將國畫作為我校的一門校本課程,並積極組織實施。

三、課程組織機構

成立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四、課程實施目標

1、讓學生認識中國繪畫這門民族的傳統藝術,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使我們的優良傳統文化藝術得以繼承和發揚。

2、培養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和愛好,進而增強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情感和熱愛。

3、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繪畫的基本技法和特點,初步掌握以線造型和追求意象的特徵及繪畫技法,使他們的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創造能力和文學素養得到提高。

4、培養學生具有繪畫的欣賞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

5、培養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為學生走進繪畫藝術殿堂奠定基礎。

五、課程內容與要求

(一)、低年級

1、瞭解點、線、面的關係。瞭解不同的線的變化會帶來不

同的畫面效果。

2、描畫臨摹

(1)收集素材。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尋找收集兒童眼中的素材。

(2)接觸現成的線描畫。

(3)分析線描畫。

(4)臨摹。

3、寫生

(1) 選取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生活用品進行寫生。

(2) 師生共賞,共評。

(3) 針對在寫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學生進行分析。

4、課外活動。

(1)每學期組織學生進行畫展。

(2)條件允許的話,帶學生室外寫生、

(二)、中年級

1、工具材料介紹。筆、墨、紙、硯以及顏料的性質特點。

2、教育學生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坐姿。

3、掌握正確的執筆、用筆和用紙方法。

4、利用色彩調配產生的變化特性,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體驗的樂趣。

5、讓學生初步瞭解構圖的方法及策略,培養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會畫簡單的瓜果、昆蟲畫。

(三)、高年級

1、繼續教育學生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坐姿。

2、認識筆、墨、色彩。

墨: 焦、濃、重、淡、清。

筆:用筆的中鋒、側鋒、順鋒、逆鋒、提按頓挫等方法及以之造型的特點。

色彩:瞭解顏色名稱,掌握簡單的間色調配。

3、繼續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較熟練地運用筆及色彩變化。

4、讓學生體驗繪畫的筆墨情趣,臨摹繪畫。

5、欣賞繪畫作品。

6、學會表現花卉、昆蟲畫的一些基本方法。

7、結合以前學過的內容,自由組合配畫。

8、學會收拾整理畫面,並能落款命題等。

9、學習樹木、山水的繪畫技法,創作體現秦巴山水和地方風土人情的作品。

10、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大膽創作。

六、課程實施安排

1、時間安排:每天學生和教師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進行集體活動。

2、活動形式:全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參加共同學習繪畫。

3、課外活動:挑選繪畫較好的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小組, 定時組織活動。

六、課程評價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級,並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作業、參賽、評比等形式得以展示,還可以讓學生將最滿意的作品裝入學生成長記錄冊中。

2、教師評價

(1)教師每週上交繪畫作品(根據所學內容上交)。

(2)教師要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完成規定的課時任務。

(3)教師要注意做好學生作品以及在各級各類參賽活動中取得成績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七、總結與反思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的、循環反覆的、不斷完善的過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我們一定要認真做好評價工作,每一個環節都要通過評價來不斷完善和修訂,並把前一輪評價結論作為下一輪校本課程實施的依據,使校本課程質量不斷得到提高。要不斷總結經驗,及時發現問題,切實加以改進。要積極吸納新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使校本課程體系更加系統和完善。

八、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評價小組進行檢查評價,計入教師量化考核。

2、對於組織較好的教師在教師績效工資方面給予考慮。

3、對於此項工作突出的教師在評優評模方面給予加分。

4、學校在經費投入上給予一定的支持。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二

一、指導思想: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載體。寫字(書法)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羣眾基礎。在它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民族個性得到了超越國界的承認。寫字(書法)不僅有其實用意義,而且還有獨特的藝術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是學校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然而當前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的迅速發展,嚴重地衝擊着寫字(書法)這一傳統的藝術,致使許多教師、家庭、學生忽視了漢字的書寫能力培養,降低了對書寫美的要求與追求,學生中近視、姿勢不規範、作業不美觀、學習不耐心細緻、不會欣賞寫字(書法)作品的人增多,部分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代表——書法藝術,缺乏繼承弘揚的責任意識。

我校把“寫字”作為校本課程,以“學習寫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為指導思想,以教育學生樹立公民道德意識為目標,將寫字作為對學生進行“規規矩矩寫字,認認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的有效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和藝術素養。

二、課程目標:

寫字教學具有豐富的審美內容和很高的審美教育價值,能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在教學中,我們把書寫文字的形體同理解文字的內容有機結合。對學生進行人格修養的教育,依據不同年齡選擇教學內容分層落實德育目標。通過學寫字增強學生的藝術素養,提高學生的生活品味。培養學生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具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

知能目標:

1、幫助國小生學習和掌握寫字(書法)藝術的一般知識;

2、學習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以及具備熟練的硬筆楷書、行書寫字(書法)書寫技能;

3、指導國小生逐步養成最基本的對寫字(書法)作品審美興趣;

4、指導國小生逐步提高表現寫字(書法)美的能力。

發展目標:

1、引導國小生在寫字(書法)過程中逐步形成對寫字(書法)的興趣愛好;

2、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正確規範優美的漢字,逐步形成寫字無差生,培養一批書法特長生;

3、在練字過程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意志力、分析事物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造、實踐的能力;

4、通過寫字(書法)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

5、引導國小生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培養繼承祖國優秀文化藝術的責任情感。

三、本課程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的定位,我們開設寫字校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行寫字(書法)基本技能的訓練。

2、圍繞寫字教育開展的一系列的活動。

(1)通過現代媒體、查閲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瞭解歷代書家故事、書家介紹、書家作品、書苑常識等;

(2)開展寫字(書法)競賽、書法展覽;

(3)組織參觀各類書法展,欣賞(寫字)書法作品;

(4)建設書法教育網,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寫字(書法)作品欣賞、評價;

(5)出版師生作品集等

四、課程內容:

(一)各段要求:

低年段:

1、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運筆方法,培養學習興趣。

2、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養成做事認真的態度。

中年段:

1、比較熟練地書寫漢字,做到字跡工整、美觀,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教育學生知道做一個怎樣的人。

高年段:

1、能熟練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形成書寫風格。

2、教育學生要懂得怎樣做人。

(二)讓學生領悟:

坐姿端正的平穩美、書寫態度的莊重美、進行書寫的平心靜氣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的修養,把每個字寫得端端正正、規規矩矩、富有活力。

五、課程評價:

(一)根據各年級的課程內容進行檢測。

低年級:坐姿、寫姿、筆姿是否合格,基本筆法是過關。

中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做到工整、美觀。

高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寫出自己的風格。

(二)管理:

1、教導處每月進行一次校本課程的驗收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每學期舉辦寫字展覽,對成績突出的學生和教師給予獎勵。

3、全校教師齊抓共管,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

六、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三

一、指導思想

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三大支柱。當今學生的教育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都是難以完成的,需要社會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注重家校合作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是我們綏德二小一貫遵循的辦學宗旨,在家校合作方面積累了的豐富經驗。本學期開發的《家長講堂》是我校全新打造的一檔品牌課程,目的為了拓寬教育資源,開闊學生眼界,為學生認識社會、走進社會,感受人間的真善美,深化素質教育,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特組織家長們走進課堂,走上講台,發揮自身潛質和優勢,向學生分享自己的成功與精彩。同時加強了家校合作關係,又提高了家長育子水平。堅持持續化地開展《家長講堂》,更見證家校合作所藴含的巨大潛力,同時也收穫了學生全方面健康成長。

二、具體內容

為了彌補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不足,拓寬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識,更好地為學生成長提供優質高效的教育資源,學校誠邀熱心教育事業的家長朋友們走進課堂,發揮自身職業優勢資源,為孩子們講述社會大百科,形成別具特色的家長講堂新局面,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家長講堂所開設的授課類別安排如下:

1、百科知識類: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給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如:傳染病的預防、醫藥衞生知識、健康知識、理財知識、航空航天知識、交通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心理健康知識、室內裝飾知識、自我保護小常識、美容美髮知識、文明禮儀知識等等。

2、興趣特長類:結合自身或親朋好友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等方面,向學生介紹相關方面的知識。如:集郵、攝影、書法、繪畫、武術、象棋、圍棋、樂器演奏、演講等等。

3、實踐技能類:結合日常生活中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全體同學共同參與感知,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可將愛心廚房搬進課堂,教孩子們做營養健康美食,鼓勵低碳環保,杜絕垃圾食品。如:烹飪、剪紙、種花、種菜、養草、養魚等等。

4、職業特點類: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點和真實感受向學生説職業功能、講職業故事、頌職業道德、分享職業的快樂,讓課堂成為生活的大講堂,以便於學生在課堂上認識社會,懂得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此外,家長可以通過協調,讓學生走進社區、企業、公益單位親身去實踐體驗,開闊視野。

三、活動安排

1、開課時間:每月以校組織一次,具體安排在週五下午班隊活動中,教導處開學一週,進行詳細安排。

2、領導小組成員:延永勝、劉旭紅、吳敏、王蕊,領導小組在開課前,組織啟動儀式,邀請各講課家長參與。

3、家長進課堂之前,班主任老師要與家長提前做好溝通協調工作,要明確講座或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安排,做好相應的準備指導工作。

4、家長進課堂開講之前,各班要打掃好教室衞生,課桌物品擺放整齊,規範,黑板上設計好活動的主題,為家長營造一個温馨和諧的班級氛圍。

5、面向全體學生做好文明禮儀知識培訓活動,保證家長授課紀律,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學生以飽滿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風貌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

6、班主任老師要做好家長講壇活動的記錄,有文字資料、照片資料、視頻影像資料等等。

7、活動結束後,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做好總結點評,提煉昇華,使全體學生形成共識,達成“家長講壇”的質量和育人效果的雙豐收。

8、學校每一次開課前,領導小組成員周密安排,做好接待工作。有王蕊主席整理講課文檔。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四

自自治區書法教育學校在我校掛牌後,我校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並深入開展了系列活動;本學期,經學校研究將書法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深入和落實,實施方案具體概括為:三落實一展示。

一、學校書法課程的落實。

學校將各班的閲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一二年級為每週兩節,三至六年級為每週一節,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後的10分鐘。

二、教師教授的落實。

1、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怎麼教,教什麼,做到胸中有數。

2、每位書法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書寫水平,老師們雖然也是剛剛起步,但在學習後去指導學生是沒什麼問題的。

3、書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課的準備。

4、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書法演示或教師書寫方法的示範,以此來引導學生。

5、課堂上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習充分結合起來,不可以只練不教,盲目練習。

三、學生學習的落實。

1、要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具體筆畫的練習到字的練習逐步推進。

2、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做到持之以恆。

3、動員和鼓勵學生在課後進行鞏固練習,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四、展示

每學期,要組織一次學生書法展示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將此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想只要我們共同去努力,書法教育將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開展時間:從本學期3月8日開始進行。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五

一、開發原因

1、時代發展的需要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鬆説過“人格是最高學位”。少年兒童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者,又是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的新道德規範的實踐者。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少年兒童身上,寄託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2、傳承文化精髓的需要

我國有五千多年文明史,與之相應的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道德傳統。它的精華,不僅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光輝燦爛,在當代也已經和正在受到世界範圍內眾多國家和人民的重視。

3、課程建設的需要

我們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立足於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努力實現校本課程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結合,有效地把校本課程與其他學科知識相整合,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推進德育工作和課程建設,藉助德育資源提升校本課程開發的深度和廣度。

4、學校現實教育的需要

學校承載着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我校把“辦高雅學校,育文雅學生”作為學校的辦學目標。《美德課堂》作為學生品德教育的補充課程,發揮其教育的實效性,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學生的美好未來奠定基礎。

二、課程目標

《美德課堂》突出以“忠”為主的國家意識,以“孝”為主的家庭倫理,以“律”為主的集體觀念,以“儉”為主的生活信條,以“信”為主的交往準則,以“禮”為主的行為規範,以“勤”為主的學習狀態。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用美德去影響指導自己的基本行為,逐步由“他律”到自律,外教到內化,最終促進形成“忠於國家、孝敬父母、遵守紀律、勤儉節約、誠信交往、禮儀待人、勤奮學習”的人格修養風範。

三、課程內容

堅持“以美育美”,從古今中外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貼近生活的感人事蹟為教育內容,讓學生在“知美德規範、唱美德童謠、講美德故事、學美德人物、誦美德格言”中受到啟發和教育,並不斷豐富課程資源,使教育內容更加鮮活真實。

1、知美德規範——以《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以及學校制定的《“雙十”養成教育》為教育內容。

2、唱美德童謠——通過選編和師生自編自創的形式整理美德童謠,在師生中堅持進行美德童謠傳唱活動。

3、講美德故事——收集和整理古今中外的美德故事,把美德故事融入在課堂上、活動中、班隊會、家庭裏,在講故事中傳承美德。

4、學美德人物——用眾所周知的英雄和先進人物來影響感染學生,同時用身邊的美德人物為典範,讓他們見賢思齊。

5、誦美德格言——按教育主題選編美德格言及名人名言,引導學生用心品味其藴含的意義,讓學生收到啟發和教育。

四、開發原則

1、教學組織中的系統性原則:課程形式與內容、目標的一致性與內容的層次性的有機統一。

2、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原則:照顧學生的心理與認知發展水平,化一般意義上的道德教條為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教學效果中的現實性原則:通過“古為今用”的渠道,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有關倫理道德的問題,解決身邊的現實問題。

4、教學意義上的創造性原則:整個“美德教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也是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挖掘、不斷豐富的過程。

5、教學方法上的長善救失原則:要以正面引導教育為主,還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錯誤,並加以糾正和指導,糾正不良習慣。

五、課程實施

1、開設校本課程。從一至六年級開設《美德課堂》,按三個學段形成學段目標,每週一節,並有專門教案。

2、堅持課程育人。各教師要根據課程特點,充分挖掘其德育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品德課更要突出美德教育。

3、進行陣地育人。通過國旗下演講、班隊會、廣播站、等措施營造美德教育的氛圍,使我們的校本課程更顯陽光。

4、加強日常管理。實行“一週一主題制”教育制度和“一週一報”反饋制度,重視學校日常規範管理,糾正學生不良行為。

5、開展主題教育。廣泛開展“學先進”、“講故事”、“誦佳句”、“寫體會”“唱童謠”等教育形式,提高美德教育的實效。

6、堅持典型引路。實行最優班集體評選,表彰獎勵先進德育工作者,進行“四好少年”和星級學生獎勵表彰活動,引導師生見賢思齊,共同進步。

六、組織機構

組長:延永勝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王蕊

負責編寫校本課程資源庫,制定學段教育目標,收集整理校本課程文檔等工作,協調各部門關係。

成員:劉穎卉、劉旭紅、高豔妮、郝紅霞。各成員職責是:劉穎卉負責校園日常管理,糾正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劉旭紅負責校本課程的實施指導和評價;高豔妮負責美德教育的宣傳和主題隊會的開展;郝紅霞負責組織語文教師進行各類語言類活動的開展。

七、課程評價

1、根據目標達成度進行評價。本課程相關的美德教材從忠於國家、孝敬父母等七個方面闡述美德的精髓,從低中高三個年級段逐步深入,經緯相織,有傳統的典故,有經典的名人故事、有身邊震撼人心的事蹟……

2、依託教育者的主導作用進行評價。教師本身也是最重要的課程。在“美德”教育中,教師的身教就是最好的教材,其次進行課程資源的再開發,或貼近生活實際進行鍼對性教育。

3、根據課程特點進行評價。“美德課堂”的開展,凸顯了學校辦學風格,進而促進了學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我們要從學校長遠發展的角度審視課程的的意義和價值。

4、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美德課堂”更需賦予其新的意義和內涵,使本課程具有生命的意義,具有發展的空間。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六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利用我校國家級課題《學校文明禮儀普及教育與提高學生素質》的研究成果,全面推行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小生守則(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真正突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切實改變目前師生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儀表不端正的不良行為習慣,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中學生文明禮儀素質,提升華傑雙語學校師生的文明形象,建設和諧團結向上的人文環境,現制定我校文明禮儀教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二、活動意義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文明禮儀教育以滿足學校需要為切入點,以服務學生主體健康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教育作用,遵從德育教育從認知、自覺規範到行為自律的教育過陳,積極開展德育實踐,對於學校文明習慣的養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活動內容

在我校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相處”,教學生學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範,培養學生具有高雅、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它包括文明行為、文明習慣、文明語言、文明衣着,禮貌修養,乃至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我們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貫穿於整個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一)學習禮儀

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自學我校的《文明禮儀行為規範》校本課程,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二)實踐禮儀

讓每個學生都廣泛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在參與和體驗中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示範者。各班級開展系列活動,促進禮儀學習,評選文明禮儀標兵。

(三)展示禮儀

通過開展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評選班級各項“禮儀之星”活動,展現學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四)宣傳禮儀

通過校本課程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面向家庭、社會進行社會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手拉手、共創文明校園的良好氛圍。

四、活動安排:

以校園禮儀為重要內容,以校本課程為線索,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和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為重點,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主動問好;把紙屑扔進垃圾桶;不説髒話;不隨地吐痰等方面的禮儀行為。我校要依託學校文化建設的平台,策劃、養成、固化學校文明禮儀,使學生逐步養成富有學校特色的文明禮儀規範。

第一階段(10月份):學習禮儀知識,向不文明行為告別

1、各班組織開展“學禮儀、講美德,做文明學生”主題班團會,進行大討論,有計劃開好校本課程。

2、開展“讀百家箴言,摘禮儀佳句”的讀書活動。組織學生網上或書報雜誌等收集相關資料,各班整理並編寫出校本課程學習體會。

3、年級組織進行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和表彰。

4、舉行“校園不文明行為圖片展”

5、舉行“中華傳統美德”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從文明的意識上對學生進行根本性的滲透。

6、全校各班舉行“文明承諾一句話”活動,全校師生針對文明行為的某個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諾,寫下來在全班公佈,師生、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監督。

第二階段(11月份):體驗禮儀內涵

1、舉行一次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活動。

2、進行一次“文明禮儀手抄報”大匯展。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會禮儀內涵,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

3、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踐行活動。

①、從最簡單的坐立行、語言、體態語言等方面入手開展“文明舉止伴我行”活動;

②、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愛夥伴入手開展“尊長互敬伴我行”活動;

③、從學文明用語、説文明話入手開展“文明用語伴我行”活動;

④、從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上健康網入手開展“文明上網伴我行”活動;

⑤、從日常生活中各種習慣的養成入手開展“文明習慣伴我行”活動。

引導學生從學校、家庭踐行禮儀開始,然後擴大到社交禮儀,在此過程中做到躬行、內省,全面提高文明禮儀素養。

第三階段(12月份):收穫禮儀習慣

1、組織各年級分主題討論校本課程學習體會。七、八、九年級討論主題分別為家庭禮儀、學校禮儀和社交禮儀。

2、開展“禮儀之星”評選活動。我校將評選出學期和學年度的“禮儀之星”,並在學校宣傳欄展示“禮儀之星”的先進事蹟,以榜樣力量來感化、激勵學生。

3、開展“禮儀之星”表彰、聯歡會。表彰在本次活動中獲獎的班級及個人,並收集學生創作的作品進行篩選編排成節目,組織全校師生觀看演出。

五、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文明禮儀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充分發揮校文明督導崗的監督作用,各班堅持文明禮儀日查日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組織力量,開發校本資源,編撰出《華傑雙語學校文明禮儀教育讀本》(初稿),並在總結禮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充實和完善,以指導師生的文明禮儀行為。

六、活動要求

1、加大宣傳力度,創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倡議書、廣播站、宣傳欄、班團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將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生,並爭取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文明禮儀教育要長抓不懈,寓禮儀教育於各項主題教育之中,寓禮儀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抓好養成。各年級、各班一定要強化學生禮儀訓練,落實校本課程的開設,讓文明禮儀成為學生的習慣。

3、加強師德建設,教師要學會“四個一”,即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迴應、一雙眼神鼓勵、一顆愛心相待。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起到帶頭和示範作用。

4、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校實施方案,結合班情,擬定出自己班級實施的具體方案,因需而搞,形式多樣,凸現特色。要作好記錄,每階段有一份主題活動設計及活動後的感想。要設立“文明禮儀監督崗”,加強日常文明禮儀行為的監督。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方針,滿足學生運動技能,藝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特色文化,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基本形式

“走班”就是學生打破原來常態下的年級和班級組織,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選擇輔導老師和活動的內容、形式,教師與學生通過自由選擇和雙向選擇,建立新的班集體後統一管理。本學期校級共設置了越劇、車模、攝影、魔方、科幻畫、石頭畫、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十多個校級社團,進行拔尖型的教學;年級層面按照班級數設置了書畫、棋類、動手做等社團,進行興趣培養式的教學。

校級節日活動進行整體安排:三月份是第四屆“補天閲讀節”,四月份是首屆“補天戲曲節”,五月份是“補天科技節”,六月份是“補天體育節”。這些節日活動的安排納入“選課走班”的內容,將整體佔用半天的時間搞活動。

三、時間設置

每週利用兩個半天實施:週三下午第二課全校實施具有區域地方特色的越劇課程,根據學生的已有層次選課;週三下午第三課全校實施年級和校級層面的興趣活動走班。週三下午第一課和週五下午三節課,分別實施閲讀、思維、美文和主題活動社團,這些社團均能做到年級內同時(或部分同時),將在該學科的範疇內,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興趣,實施走班教學。

四、實施過程

(一)全員參與走班課程的研發

每一位教師要樹立“我就是課程”意識。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專長,積極主動地輔導社團、研發課程。每位教師要無限相信卓越課程成就卓越教師,卓越教師研發卓越課程,積極倡導“學科+特色+人生導師”的創新思維,擁有屬於自己、影響學生生命成長課程。

一是開發學科課程。加強和完善原有項目工作室,組建新的項目攻堅團隊,發揮團隊效能,做到有計劃、有方案、有活動、有陣地、有保障、有成果。繼續完善越劇、車模、攝影、魔方、科幻畫課程,開始創編“五彩”石畫、十二生肖、戲曲、橡皮筋、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器樂、聲樂等特色課程。二是開發傳統課程。深度研發“補天文化”,開發升旗、入學、成長、畢業、集會等儀式課程,開發戲曲(藝術)、科技、體育、閲讀等節日課程。用豐富多樣的課程為“選課走班”奠定實施的基礎。

(二)高度重視走班教學的過程

1、召開全體教師動員會,號召全體教師結合自己的愛好特長,確定所欲開設的課程,報少年宮審核確定。

2、少年宮採用自主申報和學校派發相結合的方法,確定走班的具體項目,向相關年級的學生公示。全體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願報名,形成新的教學班級。

3、指導教師根據確定的項目研發課程,形成校本特色教材,組織教學。

4、學期末結合“學生慶典活動”開展走班教學的成果展示活動,評選優秀團隊和優秀個人。

五、基本規則

1、凡一經確定參加各組活動的學生,不得隨意缺曠和改變組別,學生出勤由輔導教師每天作好記載,及時與班主任聯繫和反饋情況。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視走班選課活動,配合各輔導教師開展工作,敦促報名學生按時參加選修活動。

2、輔導時間為週三和週五下午,輔導教師必須按照規定時間和地點開展輔導工作,有事不能開展當日選修工作的,必須提前向領導小組報告,作好調課安排,通知好學生,否則將按曠課計算,若造成意外事故將承擔主要責任。

3、領導小組按每天課程時間到指定地點檢查。此項工作由學校統一組織開展,納入學校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八

第一部份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國小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傳民族傳統文化灰核心,解決中國小德育工作實際問題,使中國小德育直正體現普教性、持久、創新性、針對性,可行性,有效性特點,減少突擊與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讓學生得到健康的、和諧的、全面的發展,提高學生文明素質,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大批合格的建設者。

國中重在培養學生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中,養成文明禮貌、講衞生、講秩序、愛勞動的習慣。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寬容友愛、熱愛集體、關心尊重他人的品質;培養學生善於合作、熱心參與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和樂觀向上的態度。

二。分目標

(一)。知識

1、瞭解禮的起源與發展、內容與實質。

2、懂得學習禮儀的重要意義。

3、掌握正確的形體姿態,懂得中學生得體的服飾要求和談吐規範。

4、掌握家庭禮儀中對待長輩、客人及鄰里的基本禮節。

5、懂得與教師、同學相互交往和行為準則和禮儀規範,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義。

6、懂得作為社會人在公共場合應遵守的禮儀規範,遵守社會公德。

(二)。能力

1、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養成良好的“體態語言”習慣,調整自己的情緒,提高個人素養。

2、靈活運用不同場合下的禮貌用語,掌握與人交往的語言技巧,提高與人交流、與人溝通的能力。

3、學會端莊、大方、整潔的儀表修飾,以符合中學生自身特徵,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養和提高鑑賞力和審美能力。

4、懂得自尊、自愛。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講究個人衞生,學會做事,培養勞動和生活自理能力。

5、融洽師生關係,學會尊重,關心他人,愛護、幫助他人。培養和鍛鍊適應能力,培養協作能力。

6、培養敬老愛幼、助人為樂的誠心、愛心和熱心,培養熱心參與、友好交往能力。

7、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境,愛護大自然。

(三)。情感和態度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從自尊、自重、自律的行為中培養關愛自己、寬容善待他人、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禮貌的行為,在規範行為中培養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

3、培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利益,愛護公共設施的良好品質。培養對國家、社會自覺履行義務的責任感和社會公德意識。

4、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生活作風,做到真誠講信用,遵紀守法。

5、樹立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意識。愛護環境,愛護大自然,保護與人類共同生存的環境。

第二部份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及安排、活動形式

教學計劃:國中禮儀教育課程的知識部份共24課時,兩個學年完成,知識傳授與實踐活動課時比例基本為1:1,或者活動實踐課時多於知識傳授課時,即禮儀教育總課時數為48節,教師教學時可視實際需要靈活把握。本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時效性、可操作性,教學過程注意與學校長德育管理工作密切聯繫。另外,學校總體教育計劃中的學生實踐活動,如:節日教育、藝術節、主題演講比賽、社會實踐等,作為禮儀教育課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一。課程內容及課時安排

一。緒論(共2課時)

1、禮的起源與發展(0.5課時)

2、禮的內涵與實質(0.5課時)

3、做文明禮貌的中學生(1課時)

二。儀容儀表禮儀(5課時)

1、形體姿態(3課時)

2、中學生服飾禮儀(1課時)

3、禮儀修養與個人衞生(1課時)

三。談吐禮儀(3課時)

1、談吐禮儀與語言美(1課時)

2、談吐禮儀與聲音美(1課時)

3、談吐禮儀與普通話(1課時)

四。家庭禮儀(6課時)

1、敬老禮儀(2課時)

2、日常餐飲禮儀(1課時)

3、待客禮儀(1課時)

4、書信禮儀(1課時)

5、電話禮儀(1課時)

五。校園禮儀(4課時)

1、師生之間的禮儀(2課時)

2、同學之間的禮儀(1課時)

3、校園活動禮儀(1課時)

六。公共場所禮儀(4課時)

1、公共禮儀基本原則(1課時)

2、公共場所的禮儀規範(2課時)

3、社會公德與環保安全(1課時)

二。教學活動形式:

本課程是以學生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常用形式:

1、交流分享:是常用的學生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交流分享能使學生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鍊表達能力等。

2、資料調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圖書、報紙、電視、電話、網絡等途徑蒐集資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據學習內容的要求、學生的興趣和水平進行組織與指導,確定蒐集的目標和範圍,將得到的資料按要求或以學生熟悉的方式進行整理、利用、交流。

3、現場調查:通過組織學生到現場觀察或與當事人交流,使學生對所關注的總是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瞭解。

4、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這類活動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某些難以身臨其境去學習的體驗、經驗、知識等,而有目的地創設某種情景,令其經歷的仿真性演習活動。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獲得體驗,演技好壞並不重要。如學習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以利用這一形式。

5、誦讀詩文: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誦讀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古今經典讚歌、文章。一方面是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6、欣賞:學生欣賞的對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音樂,也可以是學生喜歡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師生共同蒐集某一專題的故事、繪畫、照片、錄像、電影、多媒體作品等來一起欣賞。

7、練習:這是指針對某一項或幾項教育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或課後強化練習,以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學會正確的坐、立、走姿勢,練習中學生形體健美操等。

8、講授:這是以教師言語傳授為主的活動形式。為讓講述生動、有效,應在充份瞭解學生理解水平的基礎上,儘量利用各種直觀教具、故事和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

9、主題班會:針對某一主題而召開的班會,可以綜合利用上述多種形式,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受到教育,達到教育的目的。

10、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禮儀教育課程的實施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還可以與音樂欣賞、體育健美操練習等結合,還可以充份利用校園環境等創設禮儀教育氛圍。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九

為進一步突出辦學特色,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依託一流的教學設施和南山集團的資源優勢,結合國小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校開發了鋼琴大課、形體大課、游泳大課、英語等校本課程,現將具體實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課程設計背景

(一)現實背景

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校本課程與國家、地方課程相互依存、互為補充,對豐富和充實課程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豐富學生的學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為此,我校應積極推進校本課程建設,努力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二)發展前景

1、特色學校是現代學校的鮮明標誌,有特色才有辦學質量,有特色才有辦學效益,有特色才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要實現特色立校,就必須引導和推進辦學特色的創建和提煉工作。

2、作為一所民辦學校,辦學自主權的擴大,為建設特色學校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讓學校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形成自己的特色,贏得家長和社會更大的認可。

(三)現有條件

1、一流的教學設施。我校位於龍口市東海開發區,是南山集團投資5億元建設的高標準寄宿制學校。學校擁有音美樓、游泳館、體育館、天文台等一流的教學設施,總佔地1000畝,現有在校生近萬人。

2、豐富的實踐經驗。我校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特色學校創建工作,自建校以來就以藝術教育為切入點實施特色教育,開展了20餘個特長小組和近10個特色課程,取得了優異的教育教學成果,積累了大量資料和經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9oj4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