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篇一、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解析】

《錯誤》是一首情詩,追憶着大陸時期的舊情。首段是結局的倒敍,説他打江南走過,不入家門,使情人失望,她那期盼已久的容顏如蓮花笑盈盈地開了,又心灰意冷地落了。把結局移至開頭,避免順敍的平淡,結構新奇。中段寫女子相思、等待的情態。意中人不歸,她的心中自然沒有東風,也沒有柳絮的飄飛。寂寞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聽不到青石的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態慵懶,雲鬢不整,小小的心靈也如同窗扉緊掩,春帷不揭。最後兩句,又用了倒裝,先説他的馬蹄沒停下來,再點出他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美麗的錯誤”是最受人稱讚的奇語。聽到馬蹄聲,女子笑臉如蓮花盛開,所以“美麗”;但人過家門而不入,使蓮花愁落,因而又是“錯誤”。矛盾的句法表達了豐富複雜的情思、意藴,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台灣現代詩歌的開創者紀弦評鄭愁予的詩“長於形象的描繪,其表現手法十足的現代化”。大陸詩人流沙河補充説:“他很注意汲取中國舊體詩詞之美。”補充得好。此詩的句式、字詞搭配雖多洋調,但諸如“江南”“蓮花”“容顏”“東風”“飛絮”“向晚”“跫音”“春帷”“歸人”“過客”之類的意象或詞語,都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並令人想起一系列古典名句的情調意境之美。此詩曲折委婉,情意綿綿,有一種迷離悵惘的抒情氛圍,頗似唐人温庭筠的詞。

篇二、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賞析:

徐志摩這首《偶然》,很可能僅僅是一首情詩,是寫給一位偶然相愛一場而後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過,這首詩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們完全可以把此詩看作是人生的感歎曲。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會,又有多少美好的東西,僅僅是偶然的交會,永不重複。無論是纏綿的親情,還是動人的友誼,無論是偉大的母愛,還是純真的童心,無論是大街上會心的一笑,還是旅途中傾心的三言兩語,都往往是曇花一現,了無蹤影。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的愛,又有多少能夠重新降臨。時間的魔鬼帶走了一切。對於天空中的雲影偶爾閃現在波心,實在是“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更何況在人生茫茫無邊的大海上,心與心之間有時即使跋涉無窮的時日,也無法到達彼岸。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方向,我們偶然地相遇,又將匆匆地分別,永無再見的希望。那些相遇時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時互相傾注的情意,“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徐志摩在這樣短短的小詩中,用了那麼單純的意境,那麼謹嚴的格式,那麼簡明的旋律,點化出一個朦朧而晶瑩,小巧而無垠的世界。我們漫步在這個世界之中,生髮出多少人生的慨歎,多少往事的追懷,多少往事的回味,……但,並不如泣如訴,更不呼天搶地。我們只是緩緩而有點沉重地漫步,偶爾抬頭仰望,透過葡萄架或深藍的雲彩,恰有一朵流星飛逝而過,我們心中,升起了縷縷淡淡的哀傷。但仍然漫步,那緩緩而又有點沉重的足音,如一個“永恆”,駐留在夜的天空。

不失輕盈,不失飄逸,卻總是掩飾不住現實的悲傷,情感深處隱伏着一絲淡淡的失落。詩人對於美,對於人生,並不是看得可有可無的,而是懷着深深的眷戀,執着的追求,只是“美”抑或人生的其他,都像天空中的雲影,黑夜海上的光亮,在瞬間都無影無蹤。他有憧憬,同時又無法擺脱一絲淡淡的哀傷。“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似乎達觀,超脱。但在審美心理上,卻並非如此,“最好你忘掉”,其實是最不能忘掉。沒有一點超脱,沒有一點可有可無。有的是現實的哀傷,是一個真實的人,執着於生活的人,執着於理想的人,在屢遭失意中唱出的歌。憧憬與絕望,悲哀與瀟灑,奇妙地交織在一起。是一個純詩人的哀感。他的瀟灑與飄逸,也多半是他為了追求典雅的美,節制自己的感情而來的。

徐志摩處在一個貧困的國度最黑暗的年代,他滿懷着“美”的希望,在時代的夾縫中苦苦追尋着理想的光芒,但都如海灘上的鮮花,一朵朵在瞬間枯萎。他的歌喉,在“生活的陰影”逼迫下,最後變得暗啞、乾澀。即使早期一些詩,如“我不知道風在哪一個方向吹”等,雖然那麼輕柔,那麼飄逸,但仔細體味,也無不讓人感傷。寫於1926年的《偶然》,也是一樣,詩的深層信息中盪漾着淡淡的哀傷。詩人無意投身時代火熱的鬥爭,也無意於表現所謂的“時代本質”,但時代的苦難,也同樣曲曲折折地映射在一個真純詩人的心靈深處。

有的研究者認為,《偶然》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得很飄忽、了無痕跡”,“把什麼都看得很淡,都看成無足輕重,無可無不可,把火熱情懷與旺盛的生命,都化作輕煙”。這樣的結論,不能説全錯,但也不能説全對,因為這個結論是建立在研究者對《偶然》這首詩的表層信息的領會上的。而一首詩永久的魅力卻來自它的深層信息,《偶然》的深層信息傳達了一種人生的失落感——是飄逸的也是輕淡的。——它是詩人充溢着靈氣的靈魂在瞬間彈出的心音,單純的音符中迴盪着悠長,典雅的美感中起伏着騷動,飄逸的情調中藴藏着深邃……

篇三、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峯,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歎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賞析】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語言的精華,是智慧的結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靈光,是人類最純粹的精神家園。古今中外的詩人們,以其妙筆生花的精彩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歌,經過時間的磨礪,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別、超越時空的不朽文明,扣擊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思想上和藝術上的雙重享受和薰陶。

這是一首經典的愛情詩,語言清麗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

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詩中的橡樹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而是詩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徵。因此,這首詩一定程度上不是單純傾訴自己的熱烈愛情,而是要表達一種愛情的理想和信念,通過親切具體的形象來發揮,頗有古人託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樹是高大威儀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並且有着豐富的內涵——“高枝”和“綠陰”就是一種意指,此處採用了襯托的手法。詩人不願要附庸的愛情,不願作趨炎附勢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樹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詩人也不願要奉獻施捨的愛情,不願作整日為綠陰鳴唱的小鳥,不願作一廂情願的泉源,不願作盲目支撐橡樹的高大山峯。詩人不願在這樣的愛情中迷失自己。愛情需要以人格平等、個性獨立、互相尊重傾慕、彼此情投意合為基礎。

詩人要的是那種兩人比肩站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詩人將自己比喻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樹身旁跟橡樹並排站立的木棉。兩棵樹的根和葉緊緊相連。詩人愛情的執著並不比古人“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遜色。橡樹跟木棉靜靜地、堅定的站着,有風吹過,擺動一下枝葉,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們兩人世界的語言,是心靈的契合,是無語的會意。

兩人就這樣守着,兩棵堅毅的樹,兩個新鮮的生命,兩顆高尚的心。一個像勇敢的衞士,每一個枝幹都隨時準備阻擋來自外面的襲擊、保衞兩人世界;一個是熱情的生命,開着紅碩的.花朵,願意在他戰鬥時為其吶喊助威、照亮前程。他們共同分擔困難的威脅和挫折的考驗;同樣,他們共享人生的燦爛,大自然的壯美。

詩人要的就是這樣的偉大愛情,有共同的偉岸和高尚,有共鳴的思想和靈魂,紮根於同一塊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詩歌以新奇瑰麗的意象、恰當貼切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觀。詩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組合都代表了當時的詩歌新形式,具有開創性意義。另外,儘管詩歌採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詩的語言並非難懂晦澀,而是具有口語化的特徵,新奇中帶着一種清新的靈氣和微妙的暗示,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篇四、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樑,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賞析:

爐中煤是一首飽含眷念祖國情緒的抒情詩。用詩人自己的話説:“五四以後的中國,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聰俊的有進取心的姑娘,她簡直就和我的愛人一樣。”這首詩就採取擬人的手法,用“爐中煤”的口吻想“心愛的人兒”祖國傾訴衷腸,抒發了對祖國的強烈熱愛之情,表達了甘願為祖國獻身的願望。

第一節,詩人的形象就躍然紙上,“我”正向親愛的祖國訴説着那顆燃燒的赤子衷心,即使化為灰燼也絕不後悔遺憾。第二節“我”向祖國表白自己的心跡,雖然外表有些鹵莽,但胸中卻有“火一樣的心腸”希望不要被祖國嫌棄。接着,寫“我”的重生:本來也是棟樑之材,但被舊制度埋藏不能發揮,心中有委屈、苦悶、彷徨,不過,也正是“活埋”的痛苦使我變成發熱發光的煤,所以,僅有思念是不夠的,還應該有真誠的奉獻和犧牲,效力之機已來,“我”願為祖國獻出一切。結尾與開頭形成復唱,是詩人愛國主義感情的凝聚點。

這首詩構思自然新穎,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獨特想象,以煤自況,寄寓着詩人以身許國、積極進取的愛國情懷,表現了當時知識分子的自我覺醒,也體現了詩人與時代精神的統一。

本詩把祖國比做“女郎”是吸取了我國傳統詩歌的精華做為養分,繼承和發揚了屈原《離騷》中美人香草之喻,使意境甘美濃郁,便於表達深深的眷念之情。

本詩每節以“啊,我年輕的女郎”領起,從不同側面傾訴,這種復唱手法,有一唱三歎之妙。全詩四節,每行三頓,一韻到底,在形式上統一、完整、和諧。

篇五、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在一青石的小城,住着我的情婦

而我什麼也不留給她

只留一畦金線菊,和一個高高的窗口

或許,透一點長空的寂寥進來

或許……而金線菊是善等待的

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

所以,我去,總穿一襲藍衫子

我要她感覺,那是季節,或

候鳥的來臨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

作品賞析

鄭愁予不管在台灣詩壇上,還是在全中國的詩壇上,都是一個很特殊的詩人。他出版的詩集雖然不是最多的,甚至算不上多。但像他那樣被廣大讀者和詩評家傳唱、讚美、引用,經常流傳於口頭和筆端的名篇名句,是不多的。他的《錯誤》、《水手刀》、《殘堡》、《小小的島》、《情婦》、《如霧起時》等詩,不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他的詩在台灣詩壇上傳唱和程度,恐怕並不亞於李後主、李商隱。人們為什麼會如此偏愛鄭愁予的作品呢?他的作品最打動人、最能引起共鳴的地方,莫過一個“情”字。

鄭愁予的名篇中,有不少寫愛情的詩。故此,人們稱他是台灣愛情詩的高手。然而,鄭愁予愛情詩的重要特色,不是以華麗的辭藻取勝,而是以內在的情感動人。他的愛情詩的情感,不一定是高尚的和潔白的,但他的愛情詩的情感卻無一例外都是非常自然和真實的。正因為真,所以他的各篇《情婦》所表達的情感即使很自私,亦有一種動人的魅力。

詩中的主人公是個愛情的霸權主義者,他佔有妻子,還要再佔一個情婦,而且對情婦的感情也要獨佔。自己要出門遠遊了,也不給情婦一點自由。把她鎖在青石小城的深閨之中,什麼也不給她留下,只給她留兩年物品,而且還是精心挑選為己所用的:一個金線菊,因為此物象徵着善等待;二是一個高高的窗口,好讓她寂寞難耐時從窗口向遠處眺望他。而他去時穿件藍衫子,要讓情婦感覺如天色般的衫子象徵着季節,象徵着候鳥傳來了他的信息,以免她對他失望。

“我”是個愛情上徹底的利己主義者,但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生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篇六、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賞析

輕吟漫誦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將會陶醉在那注入了純情的一個個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遊、乍逢即別的一段思緒和一步幾回頭、欲別不能的纏綿情誼。

情如雲飄逸。“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優美的旋律,抒寫出詩人飄逸灑脱的風度。四句中用了三個“輕輕的”,幻覺到詩人已經離開地面輕飛慢舞起來;一“來”一“走”的短暫時間中,突出了一個“別”字。古往今來,文人的別離都是銷魂斷腸的,徐志摩總想借助輕鬆的語言來承載沉重的心情。因此,詩一開頭,就讓這種情如雲一般飄渺在空中。雲,既捉摸不定,又實實在在;既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這是作者精心挑選的第一個意象“雲彩”所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細。柳是中國詩歌中傳統的意象,詩人之所以鍾愛它,一是取諧音“留”,即對別離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長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卻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詩人的這一幻影,既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憶,也是對如歌青春的喚回;既是甜蜜愛情的再現,也是對過去愛情的懷念。作者重返康橋應該説是快樂並痛苦着的。快樂的是可以在康橋尋夢,尋找青春、理想、愛情之夢,“撐一支長篙”,到康河中“尋夢”,尋到了滿滿的“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這是何等暢快,何等愜意!接着,筆鋒一轉,“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為我沉默”,連“今晚的康橋”也沉默。本該高歌一曲,快樂快樂,反而寂靜得只能聽心跳,這是何等鬱悶,何等痛苦!

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重返故地,“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理想破滅,愛情受挫。這情感如柳枝柔軟脆弱,感觸似柳葉細膩深沉。

情如水清爽。詩中用得最多的一個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鏡,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裏的豔影”,盪漾在詩人心頭,也盪漾在讀者心頭,榆陰下的潭水,“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只有心清如水,才寫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風,沒有深情的水的撫摸,“軟泥上的青荇”怎會“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因為這水的多情撫慰,詩人竟然“甘心做一條水草!”詩人對康橋的情確如水一樣清澈!

篇七、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本詩新月彎彎,

像一條小船。

我乘船歸去,

越過萬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鄉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麼?

我在你夢中靠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思念故鄉的思想感情。

“新月彎彎,像一條小船。”詩人將新月比喻成船,雖淺顯但卻真摯,它使我們想起那首兒歌“彎彎的月兒像只船”,讓人倍感親切。這句也是全詩的引子,後面依此展開想像。“我乘船歸去,越過萬水千山。”身處異地他鄉的詩人只能藉助這葉扁舟,踏上回鄉(思鄉)之路。“花香。夜香。故鄉正是春天。”這裏詩人化虛為實,將對故鄉的讚美用“春天”“花香”“夜香”等形象來寄託,給人以多感官的體驗和美的享受。“你睡着了麼?我在你夢中靠岸。”彷彿故鄉的親人也在做着同樣的夢,在歡迎着遊子的歸來,從而表現詩人對故鄉親人的眷戀、嚮往之情。

在這首短詩中,詩人將對故鄉的眷念和嚮往之情表達得淋漓酣暢,豐富的想象力無疑是讓詩人思緒騰飛的翅膀。兩個“你”指的是故鄉,在詩中的作用是使表達真切。詩人為我們創造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意境,讀了這首詩,我們會想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低吟和“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酸楚。

篇八、現代詩歌原文及賞析

生如夏花

生命,一次又一次輕薄過

輕狂不知疲倦

——題記

1

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複決絕,又重複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敗,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

樂此不疲

2

我聽見音樂,來自月光和胴體

輔極端的誘餌捕獲飄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純然

總有回憶貫穿於世間

我相信自己

死時如同靜美的秋日落葉

不盛不亂,姿態如煙

即便枯萎也保留豐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3

我聽見愛情,我相信愛情

愛情是一潭掙扎的藍藻

如同一陣悽微的風

穿過我失血的靜脈

駐守歲月的信念

4

我相信一切能夠聽見

甚至預見離散,遇見另一個自己

而有些瞬間無法把握

任憑東走西顧,逝去的必然不返

請看我頭置簪花,一路走來一路盛開

頻頻遺漏一些,又深陷風霜雨雪的感動

5

般若波羅蜜,一聲一聲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還在乎擁有什麼

賞析

這首詩出自泰翁的《飛鳥集》,“生如夏天絢爛,死如秋葉靜美”兩句連起來,是一種生命的感激和對自然之美的讚歎。沒有經歷過“生如夏花”的絢爛的人何嘗體味的到“死若秋葉”靜美呢?“死若秋葉”是一種對生活的滿足,一種對生命的感激、和一種由感激和滿足衍生出的豁達啊。

“死如秋葉之靜美”不是一種消極厭世的生活態度,它是一種感激,感激造物在千千萬萬種可能性中選擇了我們,賜予我們生命,賦予我們智慧。

泰戈爾藉着這首詩表達了對生死的從容和坦然,此句更是用了對偶,對於生,選擇絢爛,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對於死選擇靜美,坦蕩的胸懷極富詩意,強烈的表現了作者的生死觀。

鄭振鐸的譯文流暢富有情感,將原文的意境表達的非常完美。在韻腳的處理上,翻譯也十分巧妙,既兼顧了原文的風格,保留了英文的韻律感,又將漢語的文字美傳達得非常到位。

整個詩歌的漢語翻譯和英文一樣,行文流暢,表達得十分到位,文字充滿了韻味,讀起來有種意猶未盡之感,非常符合泰戈爾的文字風格,值得一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4vqj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