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海倫凱勒勵志故事(通用多篇)

海倫凱勒勵志故事(通用多篇)

海倫凱勒勵志故事(通用多篇)

海倫凱勒勵志的故事 篇一

海倫凱勒1880年誕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特斯開姆比亞。生下來19個月後,海倫突然發起了高燒,高燒退後,媽媽給她洗澡時驚訝地發現,她的小眼睛一眨也不眨。眼科醫生的檢查表明小海倫雙目失明。緊接着媽媽又發現小海倫失去了聽力。3歲時,海倫連話都不會説了。

但海倫卻奇蹟般地學會了英語、法語和拉丁語、希臘語,她的著作,如《海倫凱勒日記》,尤其是這本《我生活的故事》,被譯成50多種文字,風靡了五大洲的每一個角落。

馬克吐温説,拿破崙和海倫凱勒是19世紀兩個最出類拔萃的人物。海倫凱勒並沒有做過任何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卻受到全世界億萬人民的尊敬和愛戴,這其中的祕密是什麼呢?《我生活的故事》將給你以明確的答案。在這本書中,海倫幾乎傾注了全部感情,以富有詩意的描述向你展示一卷精彩的人生畫面。

《我生活的故事》不僅給盲聾啞人以精神的鼓舞,而且也給正常人以奮鬥的力量,其中的精神內涵曾經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使人們對生活總是充滿熱情。

人生不過是性靈的生活,一位盲人作家的人生更是性靈的生活,她在黑暗中、萬籟寂靜中看到的、聽到的最美好的東西,一般正常人往往都無法看到,無法聽到。在這個充滿物慾刺激的世界裏,最難能可貴的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的園地,在這個精神園地裏種植一點什麼,然後收穫一點什麼。這個精神園地就是海倫的心靈傾聽到的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看見的最美麗的風景。

海倫是19世紀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之一,而《我生活的故事》則是近兩個世紀以來最感人最能觸動人們心絃的文學著作之一。

海倫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後,就失去了常人生來具有的視覺和聽覺,甚至也無法用自己的嘴説出自己的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心願。由於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脾氣也一度古怪,動輒大發雷霆。她經常撲倒在地上,發出陣陣尖叫;起牀後拒不洗臉;吃飯時調皮搗蛋,關於小時候的這段經歷,海倫寫道:

那時,我彷彿感到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地抓着。於是,拼命想掙脱這種束縛。

1887年,經人介紹,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愛爾蘭姑娘安妮莎利文做了海倫的家庭教師。從那以後整整半個世紀,安妮莎利文一直是海倫朝夕相守的良師益友。是安妮教會了海倫寫字,“説話”,“聽講”。安妮以她獨特的方法引導海倫進人了與常人無太大差別的生活。為了讓海倫掌握單詞w―a―t―e―r(水),她帶着海倫到水旁,當清涼的水流過海倫的手時,她在海倫的手上拼下這一單詞。海倫覺得,不知怎地,語言的謎底揭開了,原來水就是流過我手心的一種物質。這個活的字喚醒了我的靈魂,給我以光明、希望、快樂。安妮還通過教海倫用手摸別人的嘴脣,中指放在鼻子上,大拇指放在喉嚨上,就可以清楚地“聽到”對方的聲音,更有趣的是,通過訓練後,只要把手輕輕地放在小提琴上,海倫竟能“聽”到小提琴的演奏!

就這樣,幾年後,海倫還上了學,移居英國的拉德克利夫後,就讀於劍橋的吉爾曼女子中學。上課時,安妮總是坐在海倫身旁,把老師講的內容寫在她的手上。

1900年,海倫考進了劍橋大學的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進入高等學府的盲聾啞人。

但是大學生活使海倫感到失望。她覺得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上課時無法記筆記,因為她的手在忙着“聽講”。回到宿舍後再匆匆地把腦子記下的東西寫下來。她從德國等地搞到了一些盲文書籍,海倫貪婪地讀着,直到手卜磨起了血泡。

海倫畢業於1904年,此時,在英語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她一畢業,歐美各主要報刊的約稿就像雪片般湧來。同年,海倫應邀到聖路易斯博覽會,呼籲全世界關心聾啞人的教育問題。

20世紀30年代,海倫不斷訪問歐亞各國,為聾啞盲人發出呼籲和發動募捐。

海倫凱勒有高尚的精神。她墜入只有聾啞盲人才能體會的沉默的深淵之後,是她的信仰支撐着她在艱難人生路上奮勇前進。

海倫還向人們昭示着一個生活的起碼道理:

我,一個盲人,向你們有視力的人作一個提示,給那些善於使用眼睛的人提一個忠告:想到你明天有可能變成瞎子,你就會好好使用你的眼睛。這樣的辦法也可使用於別的官能。想到你明天有可能變成聾子,你就會更好地聆聽聲響;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鏗鏘的旋律。去撫摸你觸及的一切吧,假如明天你的觸覺神經就要失靈;去嗅聞所有鮮花的芬芳,品嚐每種食物的滋味吧,假如明天你就再也不能聞也不能嚐了。

讓每一種官能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為世界通過大自然提供的各種接觸的途徑向你展示的多種多樣的歡樂和美的享受而自豪吧。

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

如果靜止的美已是那麼可愛的話,那麼看到運動中的美肯定更令人振奮和激動。

海倫凱勒勵志的故事 篇二

19世紀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小城鎮。在她一歲多的時候被紅猩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説不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長大。7歲時,家人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導師安妮·莎利文。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閲讀,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脣,終於學會了説話。海倫就在這黑暗又寂寞的世界裏,自強不息,用頑強的力量來學習知識。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美國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作家

讀了《海倫凱勒的故事》我完全進入了她的世界,這個世界給予我的是無比的震撼,我,不,不止是我一個人,是所有的人都應該向海倫學習,學習她那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精益求精的精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對海倫很合適。

在人生的旅途上,儘管人人盼望歡樂,無人喜歡憂傷,但它們卻像孿生姐妹,永遠在生活的舞台上相伴共生。我們學習知識也是如此,為了那眼花繚亂的“數字迷宮”而嘔心瀝血,為了那令人頭疼的作文而費盡心思。這些表面看來確實很辛苦,然而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們的則是一串快樂的音符。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沒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領會到甜入心田的收穫?知識的海洋原來不是風平浪靜的,要想獲得真知,就必須揚起奮發的風帆,努力拼搏,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面前,我們是畏難怯步,還是搏擊進取?前者當然不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領會到學習的樂趣:而後者則會領略到知識的芬芳,迎來“梅花撲鼻香。”的豐碩成果。想一想你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吧,哪一點不是經過辛勤的勞動所獲得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渴望的是獲得知識,付出點代價算得了什麼。當然求知是辛苦的,但我們把心血得來的知識用在建設祖國的大業上,為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作出貢獻,豈不是非常快樂?

堅強的海倫凱勒勵志故事 篇三

海倫·凱勒是美國着名作家和教育家。一八八二年,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説不出來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長大。

七歲那一年,家裏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蘇利文老師。蘇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瞭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脣,終於學會説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裏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海倫凱勒擴展資料 篇四

海倫·凱勒致力於社會主義,源於她作為殘疾人的特殊經歷,以及她對其他殘障者的同情。起先,她簡化字母表,使之適合殘障者使用﹔但是她很快意識到,單純地解決失明問題,是治標不治本。

通過研究她發現,盲人並非隨機分佈在各種人口中,而是集中在社會底層。窮人更容易由於生產事故或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療而失明。有些窮人淪為妓女,又多了一種因梅毒而導致失明的危險。

於是,凱勒認識到,社會階級制度控制着人一生的命運,有時甚至決定他們是否會失明。凱勒的研究並非書齋式的:“我參觀過糖果店、工廠、棚户區。就算我看不見,我也聞得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k4k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