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多篇精品多篇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多篇精品多篇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多篇精品多篇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篇一

《歸去來兮辭》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橫”,橫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為什麼)

(3)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異義

1、親戚:內親外戚

2、情話:知心話

3、來者:未來的事情

4、征夫:行人

5、扶老:手杖

6、**:指戰亂

7、人事:指做官

8、去留:指生死

9、尋:不久

11、交:交互,都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名詞作狀語

①園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時矯首而遐觀有時

2、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②樂琴書以消憂彈琴,讀書

③或棹孤舟划船

④實迷途其未遠誤入迷途

(二)動詞的活用

動詞作名詞

①生生所資生活

(三)形容詞作名詞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攜幼入室幼兒,兒童

(四)使動用法

①審容膝之易安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安樂

②眄庭柯以怡顏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愉快

(五)意動用法

①悦親戚之情話意動,以……為愉快

②樂琴書以消憂意動,以……為樂

③善萬物之得時形容詞意動,以……為善

四、一詞多義

1、行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詞,將,將要。)

②《琵琶行》(行,古詩一種體裁。)

hang

①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名詞,輩分。)

②躡足於行伍之間,而崛起於阡陌之中(泛指軍隊。)

2、引

①丁壯者引弦而戰(動詞,開弓,拉弓。)

②相如引車避匿(動詞,牽,拉,引。)

③引壺觴以自酌(動詞,拿來,取來。)

④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動詞,召請,召引。)

⑤七年級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動詞,避開,退卻。)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動詞,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懷,恭疏短引(名詞,前言,序文。)

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歸盡(動詞,順着,順隨。)

②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動詞,騎,坐,駕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介詞,憑藉,趁着。)

shèng

①於是為長安君約車萬乘(量詞,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

4、策

①執策而臨之(名詞,竹製的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動詞,拄着。)

③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同“冊”,記錄。)

④蒙故業,因遺策(名詞,策略。)

⑤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名詞,計策,計謀。)

5、審

審容膝之易安(動詞,明白,知道。)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動詞,隨從,順從。)

②如土委地(動詞,散落,堆積。)

③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動詞,託付。)

7、懷

①懷良辰以孤往(動詞,留戀,愛惜。)

②則有去國懷鄉(動詞,懷念,想念。)

③新婦謂府吏,感恩區區懷(名詞,心情。)

④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動詞,心中藏着。)

⑤汝姊在吾懷(動詞,胸前。)

⑥懷其璧,從徑道亡(動詞,揣着。)

五、重要虛詞

8、而

①覺今是而昨非連詞表並列

②門雖設而常關連詞表轉折

③時矯首而遐觀連詞表修飾

④鳥倦飛而知還連詞表承接

⑤泉涓涓而始流連詞表修飾

9、之

①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助詞,取獨

②恨晨光之熹微助詞,取獨

③悦親戚之情話助詞,的

④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助詞,取獨

⑤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動詞,到,往

⑥求之靡途代詞,它

⑦公田之利助詞,的

⑧會有四方之事助詞,的

⑨感吾生之行休助詞,取獨

10、以

①既自以心為形役介詞,使,讓

②舟遙遙以輕颺連詞,表修飾,用法相當於“而”

③農人告餘以春及介詞,把

④引壺觴以自酌連詞,表承接來

⑤聊乘化以歸盡連詞,表承接

⑥園日涉以成趣連詞,表結果

⑦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修飾

⑧問征夫以前路介詞,用

⑨樂琴書以消憂連詞,表目的

⑩耕植不足以自給連詞,用來,來

⑾諸侯以惠愛為德介詞,把

⑿家叔以餘貧苦連詞,因為,由於

⒀策扶老以流憩連詞,相當於“而”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斷)

(二)倒裝句

介詞結構後置(狀語後置)

①將有事於西疇

②農人告餘以春及

③問征夫以前路

2、賓語前置

①復駕言兮焉求

②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③樂夫天命復奚疑

④皆口腹自役(代詞“自”作賓語前置。説明:這隻能作為一説。)

(三)被動句

①既自以心為形役(為,被)

②遂見用於小邑(見,被)

(四)省略句

①寓形(於)宇內復幾時?(省介詞“於”)

②稚子候(於)門(省介詞“於”)

③(餘)脱然有懷,(餘)求之靡途(省主語“餘”)

④於是(餘)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語“餘”)

⑤(餘)或命巾車,(餘)或棹孤舟(省主語“餘”)

(五)固定句式

載欣載奔(載……載……:一邊……一邊……;又……又……但“載飢載渴”教材注為助詞,無實義。)

《滕王閣序》

一、通假宇

①所賴君子見機(“機”通“幾”,預兆。句意:不過由於君子看到細微的預兆。)

②儼驂騑於上路(“儼”通“嚴”,整治。句意:駕着車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雲銷雨霽,彩徹區明(“銷”通“消”,消散。句意:雲消雨停,陽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異義

①窮且益堅(窮:困厄,處境艱難。今常用於窮困的意思。句意:處境艱難,而意志更堅。)

②一介書生(一介:一個。“介”量詞。今常用於“介紹”“介於”等意。句意:一個書生。)

③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弱冠,指二十歲,古代以二十歲為弱年。今無此意。句意:自己和終軍的年齡相同,卻沒有請纓報國的機會。等,動詞,同於,與……相同。)

④盛筵難再(再:第二次。今相當於“又”。旬意:難有第二次遇到。)

⑤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云爾:語氣詞,用在句尾,表示述説完了。今無此意。句意:請各位賓客竭盡文才,寫出像潘岳、陸機那樣的好作品。)

⑥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學士,掌管文學撰述的官。今常用來指學位。句意:文壇上眾望所歸的孟學士,文章的辭采有如蛟龍騰空,鳳凰飛起那樣燦爛奪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禮節;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説話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謙辭,晚輩,後生;今指兒童。)

⑩彩徹區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雄州霧列,俊採星馳“霧”“星”均為名詞作狀語,譯為“像霧一樣”“像星一樣”。

②上出重宵,下臨無地“上”“下”均為名詞作狀語,譯為“向上”“向下”。

2、名詞作動詞

①一言均賦“賦”,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鋪陳”。

②目吳會於雲間“目”,名詞作動詞,用眼睛看

③煙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現出紫色

④梓澤丘墟“丘墟”,成為荒丘廢墟

3、名詞作意動

襟三江而帶五湖“襟”“帶”均為名詞的意動用法,分別解釋為“以……為衣襟”和“以……為束帶”。

(二)形容詞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難並“美”“難”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美”指“美好的事物”,“難”指“難得的人”。

②賓主盡東南之美“美”指俊傑

(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徐孺下陳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騰蛟起鳳騰,使……騰空;起,使……起飛

③川澤紆其駭矚駭,使……吃驚

④屈賈誼於長沙屈,使……受屈

⑤竄梁鴻於海曲竄,使……逃匿

四、一詞多義

1、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形容詞,完了、沒有。

③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名詞,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盡態極妍(《阿房宮賦》)副詞,最。

2、勝:

①勝友如雲形容詞,才華出眾的。

②躬逢勝餞形容詞,盛大的。

③勝地不常形容詞,美的、美麗的。

④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動詞,能承受、能勝任。

⑤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並序》)動詞,超過。

⑥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鴻門宴》)形容詞,盡、完。

3、窮:

①響窮彭蠢之濱動詞,盡。

②窮睇眄於中天動詞,盡。

③窮且益堅名詞,因厄、處境艱難。

④豈效窮途之哭動詞,走到盡頭。

⑤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形容詞,困厄。

4、舍:

①舍簪笏於百齡動詞,捨棄。

②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名詞,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戰》)古代一天行軍的路程。

④夫人請之,吾舍之矣(《毅之戰》)動詞,釋放、放棄。

5、臨:

①臨別贈言副詞,將要。

②臨帝子之長洲動詞,面對。

③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勸學》)俯視,從高處向低處看。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篇二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

(4)旬有五日而後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國(通“耐”,能)

(6)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2.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説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人,大家

(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

(4)窮髮之北

古義:毛,草木今義:頭髮

(5)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

3.一詞多義

(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

而御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

(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

聖人無名(名詞,聲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裏指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4.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而後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往南飛)

(2)使動用法。德合一君(使……滿意)/彼於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二、文言虛詞

1.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其翼若垂天之雲(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於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錶轉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並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於地而已矣

3.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麼。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數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7.於

(1)介詞,對於。彼其於世/彼其於世

(2)介詞,在。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説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篇三

(一)古代戲曲的特點

1、始於離者,終於和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

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粧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

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離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像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象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二)關漢卿

關漢卿,號已齋叟,金末元初大都(現北京)人。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國戲劇最早也最偉大的戲劇作家。他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齊名,被稱為“元曲四大家”。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牆頭馬上》,鄭光祖《倩女離魂》。

元代人説他:“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藴藉風流,為一時之冠。”

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篇四

一、中國文學之最: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的長篇神話小説是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

古代最的長篇歷史小説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説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説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説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説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傑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説是茅盾的《子夜》;

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説集是魯迅的《吶喊》。

二、文化常識:

1、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

4、“四大民間傳説”:《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説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温、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成就,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淨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閲十載,增刪五次”創作了我國古典小説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後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鬆、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15、《詩經》“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

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19、“四書”“五經”是儒家的主要經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味:酸、甜、苦、辣、鹹。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説“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鈎、提八種筆畫。

25、古代的學校有庠、序、太學等名稱,明清時學府為國子監。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A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B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員。

C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D殿試,是科舉制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正式科舉考試,時間每年一次,地點府(州)縣,應試者儒生、童生,獲取功名秀才-鄉試,時間三年一次(秋),地點省城,應試者秀才,獲取功名(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時間三年一次(春),地點禮部(京城),應試者舉人,獲取功名(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時間會試後同年4月,地點宮殿,應試者貢士,獲取功名(進士)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舉考試分類: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連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會元——狀元古代科舉考試。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篇五

一、《竇娥冤》:關漢卿

1、字音:

親眷(juàn)嗟(jiē)怨杳(yǎo)無音信囑咐(zhǔfù)屍骸(hái)

負屈銜(xián)冤古陌(mò)荒阡(qiān)應驗(yàn)甘霖(gānlín)

2、詞語釋義:

①親眷:親屬;

②嗟怨:歎息埋怨;

③杳無音信:去向遙遠,下落不明;

④屍骸:屍體;

⑤負屈銜冤:即含冤承受委屈;

⑥古陌荒阡: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間小路東西為“陌”,南北為“阡”。

⑦甘霖:久旱後所下的雨。

⑧應驗:預言、預感和後來所發生的事實相符。

二、《雷雨》:曹禺

詞語補釋:

拜望:原是敬辭,指探望。文中含諷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斷地下流。

諦聽:仔細地聽。諦:仔細。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見地:見解。

交涉:跟對方商量解決有關的問題。文中含有辦成事情的意思。

驚愕:吃驚而XX。昧心:違背良心。昧:mèi昏,糊塗,不明白。

彌補:把不夠的部分補足。

伺候:在人身邊供使喚,照料飲食起居。

無賴:刁鑽潑辣,不講道理;②遊手好閒、品行不端的人。

賢慧:指婦女心地善良,對人和藹。

鬱熱:悶熱。鬱:積聚而不得發泄。

怨憤:怨恨憤怒。

三、《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1.給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

匍匐(pūfū)意旨(zhī)暴虐(nuè)

祈禱(dǎo)輕蔑(miè)難堪(kān)

怪誕(dàn)懺悔(qiān)躊躇(chóuchú)

迷惘(wǎng)延宕(dāng)虔敬(qián)

紊亂(wěn)勸誘(yòu)嫁奩(lián)

隕落(yǔnluò)橫暴(hèng)

2、解釋下列詞語:

(1)神魂顛倒:【注音】:shénhúndiāndǎo【釋義】: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形容對人或事入迷着魔。

(2)紊亂:【注音】:wěnluàn【釋義】:雜亂;紛亂:秩序紊亂|言語紊亂。

(3)塗脂抹粉:【注音】:túzhīmǒfěn【釋義】: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婦女打扮。也比喻為遮掩醜惡的本質而粉飾打扮。

(4)鞭撻:【注音】:biāntà【釋義】:鞭打。比喻抨擊:這部作品對舊社會的醜惡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

(5)當機立斷:【注音】:dāngjīlìduàn【釋義】:當機:抓住時機。在緊要時刻立即做出決斷。

(6)陛下:【注音】:bìxià【釋義】:對君主的尊稱。

(7)殿下:【注音】:diànxià【釋義】:對太子或親王的尊稱。現用於外交場合。

(8)創傷:【注音】:chuànɡshānɡ【釋義】:1.傷害。2.被刀劍﹑火器等所損傷。3.指傷口。4.比喻戰亂或自然災害等給國計民生帶來的破壞。

(9)煙視媚行:【注音】:yānshìmèixíng【釋義】:煙視:微視;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樣子。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篇六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

(4)旬有五日而後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國(通"耐",能)

(6)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2、古今異義

(1)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説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人,大家

(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

(4)窮髮之北

古義:毛,草木今義:頭髮

(5)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

3、一詞多義

(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

而御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

(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

聖人無名(名詞,聲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裏指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4、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而後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往南飛)

(2)使動用法。德合一君(使……滿意)/彼於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二、文言虛詞

1、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其翼若垂天之雲(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於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錶轉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並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於地而已矣

3、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麼。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數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7、於

(1)介詞,對於。彼其於世/彼其於世

(2)介詞,在。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説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 篇七

1、《望海潮》是描寫北宋時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詞。詞的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詞的下片描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詞作以鋪敍見長。首先,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總領全篇,概括介紹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然後分別從“形勝”“都會”和“繁華”三個方面鋪開敍述:“煙柳畫橋”之中家家户户安居樂業,人煙阜盛;“雲樹”“堤沙”之外驚濤拍岸,洶湧壯觀;都市街衢,珠寶遍陳,普通人家,披羅着錦,滿目奢華景象。過片(下片起句)之後,先描寫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飄香的景象,後敍羌笛橫吹、菱歌互答的歡愉場景。由民眾忘情山水之樂引出官員宴飲之樂,一路鋪敍下來,但又不是平鋪直敍,很見裁減功力。

這是一篇投贈之作。作者路經杭州,想謁見當時出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便寫了這首詞。詞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結束五代分裂割據局面後,經過真宗、仁宗兩朝的休養生息,確實呈現了繁榮的景象,但收筆也流露了粉飾太平、獻寵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謁詩的遺風。

2、《雨霖鈴》是描寫作者在長亭與情人話別的詞。詞作主要採用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其一,用哀景寫悲情。詞作開篇用“寒蟬”“長亭”“驟雨”等意象,烘托離別時淒冷沉鬱的氣氛。

其二,以無情襯有情。離人難捨難分,而無情的舟子卻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淚相向,“無語凝噎”。

其三,以想象未來之景訴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離別後行人消失在煙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極目遠眺,一片茫然,不覺悲從中來。“良辰美景”原為歡樂愉快的場景,但是隨後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使歡樂之情頓然消失,而沉入到無邊無際的愁傷之中,所以,這裏也是“樂景寫悲情”。

關於這兩首詞的解題: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這一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於杭州是觀潮勝地。一百零七字,雙調,上闕五平韻、下闕六平韻,一韻到底。

“雨霖鈴”原於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馬嵬兵變後,楊貴妃縊死,在平定叛亂之後,玄宗北還,一路戚雨瀝瀝,風雨吹打皇鸞的金鈴上如《明皇雜錄》裏寫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這也便是詞牌《雨霖鈴》的來歷。當然,後世坐雨霖鈴之人頗多,柳永既是代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yy15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