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人性本善辯論賽全文通用多篇

人性本善辯論賽全文通用多篇

人性本善辯論賽全文通用多篇

今晚的辯題是人性本善,反方的立場是人性本惡.雙方的立場是由抽籤決定的.現在我宣佈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大決賽正式開始.首先將由正方一辯吳淑燕同學表明立場和發言,時間為三分鐘(掌聲). 篇一

吳淑燕:大家好!哲學家康德主張,人不分聰明才智、貧富美醜都具有理性。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所以進一步又加了一句,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而佛家説,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覺則是佛。正因為人性本善,所以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張人性本善,就是主張人性的根源點是善的,有善端才會有善行。我方不否認在人類社會中存在有惡行,但是惡行的產生則是由外在環境所造成,所以惡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説惡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説人性本惡,那麼人世間根本不能產生真正的道德。雖然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極力主張在人性本惡的前提下人類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惡,人類一切道德規範都是作為人類最大的利己手段。當道德成為手段時,道德還是道德嗎?也就是説,人一旦違犯道德而不會受到處罰,人就不會遵守道德的約束了。深夜兩點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紅燈,如果人性本惡我就會闖過去,因為不過是為了個人方便。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遵守交通規則。而根據人性本惡的前提假設,霍布斯認為必須有一個絕對的、無所不在的權威監督每個人履行道德規約。如果人性本惡,沒有一個人會心甘情願地遵守道德規約,但是事實證明:人還是有善行、人還是有道德、還是有利他的行為。如果人性本惡,(時間警示)那麼我們只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是活在一個“老大哥”無時不刻不監督我們的世界當中;第二個是我們人類社會將是彼此不再相信。如果這樣的話,我就會看到一個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來,人們則説他居心不良;而我們在辯論會中建立起來的友誼都是虛假的裝腔作勢。但是我們會發現,在人類歷史社會當中,沒有一個絕對權威的君主曾經產生過,但是捨己為人的事情在不斷地發生。而在生活當中,為善不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麗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説的“眾生永遠不得渡,則已終身不作佛”的慈悲宏願,難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證嗎?(時間到)謝謝!(掌聲)。

主席:謝謝姜豐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正方第二位代表蔡仲達同學的發言,時間三分鐘.(掌聲 篇二

蔡仲達:大家好!剛才對方同學談得很多,我們就一一來檢視到底善是本還是惡是本?到底善是表象還是惡是表象?我們先舉一個例子來説吧。如果我們今天要吃西瓜,是不是先要種西瓜種子呢?如果我們種紅豆、綠豆,長得出西瓜嗎!所以人世間為什麼這麼多善行呢,當然是在人的本性中就有着善的種子嘛。那人世中為什麼有惡的表象呢?很簡單嘛,我們都知道我們種西瓜只要丟西瓜種子就好了嗎?我們還要施肥,還要澆水啊,而且一不小心,萬一再下了十幾天的大雨,那麼西瓜不僅長不好,而且還會爛掉。所以同樣的嘛,我們在人類充滿污染的環境中,我們承認有些人他雖然有善根,但是呢他長不出善果。他是長得不好,但是這並不是説他的人性中沒有善的種子啊!所以我們發現很多犯罪人到最後他們都良心發現。我們説他是良心未泯,那麼想想看,如果人的良心自始就不存在於人的本性中的話,那麼我們怎樣去解釋人有後悔的行為呢?大家不都曾經後悔過嗎?

好的,對方同學又指出了另外一點,説人的惡是因為人有慾望,人有這樣的本質,那我就不懂了,為什麼慾望一定帶來惡呢?我今天喜歡一個女生,這個女生也喜歡我,我們都想跟對方結婚,我們組成美好家庭,這是惡嗎?(笑聲、掌聲)再説吧,人有本能,人肚子餓了就想吃飯,那人跟獅子不就是一樣了嗎?對方同學您如何解釋呢?另外我們再想一想吧,對方同學説人的本性可以教育,所以惡的本性可以教育成善,我們就來想一想,為什麼人的本性可以被教育成善呢?我們説小鳥會飛,它只要學了飛就可以飛,為什麼我們人怎麼教,我們都不會自己飛呢?因為我們本性中沒有飛的本性嘛,(時間警示)那麼人為什麼被教成行善呢?就是因為我們相信人的本性中有善性嘛。如果説人的本性是惡的而能夠教成善的,那我們就覺得很奇怪了。如果人的本性沒有善性為什麼我們一學就知道什麼是善,一教就知道怎麼行善,而教怎麼飛再怎麼教你都不會呢?就算如果本性是惡,那到底誰來教我們,是本惡的人來教我們本惡的人嗎?他們為什麼要教我們呢?他們到底有什麼動機,我們能夠信任他嗎?他們教育我們行善,孔夫子要教育我們行善,他們背後是不是有一個更大的惡的動機呢?(笑聲、掌聲)我們覺得很奇怪,對不對?比如説吧,一個老人跌倒了,我們把他扶起來;我們來新加坡,交這麼多朋友,以辯會友,我們情意真摯;我們看到非洲饑民,人人心中都有孤拯、悲哀、憫天地不憫的心情,如果説扶老人就是沽名釣譽;交朋友這是虛偽矯情……(時間到)謝謝!(掌聲)

人性本善辯論賽 篇三

晚上好!

我方的觀點是:人性本善。我是正方一辯,下面我着重從理論的角度來闡述我方觀點:

孟子説:"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意思是説,人生來就具有向善之心,這種向善之心就好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沒有不向善的,就好像水沒有不往低處流一樣。我方主張人性本善,就是主張人性的根源點是善的,有善德才會有善行。

如果人性本惡,人類一切道德規範都是作為人類最大的利己手段。當道德成為手段時,道德還是道德嗎?

如果人性本惡,還有誰會心甘情願地遵守道德的約束?

如果人性本惡,當一個人出現了惡行,做了壞事時,他自然可以用人性本惡來開脱罪責而為所欲為,那麼,我們這個世界將走向何方?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言?

正如孟子所言:"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正因為我們人性本善,我們的社會才會如此良性循環,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美滿!

謝謝!

人性本善辯論賽 篇四

我是正方二辯,剛才我方一辯着重從理論的角度闡述了我方觀點,下面我將從事實的角度進一步闡述我方的觀點。

人們為慈善機構捐款,盡力保護環境,在地鐵上為老人讓座,哪裏發生了地震、海嘯、旱災、泥石流,哪裏就會出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動人場面。這些行為除了獲得自我滿足感,通常不會有任何實質回報。可見助人為樂是人的天性使然。

據美聯社報道,在一個實驗中,科[]學家手裏的衣服夾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擔心,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會過去幫他撿起來,並且還給他。這個簡單的實驗證明,僅有18個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幫助他人的無私品質和能力。,

科學家意外的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

同學們也許還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往往最有禮貌,最樂於助人。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美好心靈受到了社會的侵蝕,我們很多人變得世故,甚至勢利。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生來的善良之心被後天的權利貪慾薰染壞了。

因此,人要加強自我修養,去除後天的矇蔽,漸漸恢復自己的本性,通過內在的仁義理智之心,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成為符合社會規範的人。孟子説“人皆可以為堯舜”,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6py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