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清明節感想(熱門7篇)

清明節感想(熱門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清明節感想》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清明節感想》相關的範文。

清明節感想(熱門7篇)

篇1:清明節感想

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歎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今天我們的中華民族,仍然到了最危險地時候,這就要求我們在新的`形勢下,正確認識當前的實際困難,團結起來,繼續進行社會主建設新的長征,用我們的行動、責任、愛心,為我們的祖國交上一份答卷,讓英雄的精神永遠化作我們學習的力量,工作的力量,建設的力量,讓我們的祖國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助推器。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車顛簸着行駛,回頭一看,烈士墓已漸漸遠去,但它的影子已在我的心裏沉積下來,令我無法忘懷。

大人眼中的清明,該是一個“沉重”的節日吧。而孩子卻擁有“放縱”自己的權利,甚至淘氣,甚至搗蛋。隨着年齡的增長,“清明”於我而言,是否也將變為一個“沉重”的節日呢?

您還好嗎?您在天上過得還快樂嗎?您聽見我們的呼喚了嗎?您……您可否在夢中陪陪我?讓我也體會一下,有爺爺,是什麼滋味……好嗎?

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我,寫不下去了。

篇2:清明節感想

中國保存着清明掃墓的傳統,人們恭恭敬敬地為自己的祖先呈上食物,恭恭敬敬地把墓邊的垃圾清掃乾淨,我認為這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祖先的承諾,在死去的祖先面前,承諾自己多行善,不行惡,承諾自己當助人為樂!每一次的清掃墳墓,也是在清掃着我們的心,要為自己的承諾負責!

清明,意味着春將至。我現在還是忘不了革命先烈李大釗是在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的!同樣是春日,為何在1927年卻倍感淒涼?因為,我是為人民服務的,他是人民驕傲,他視死如歸和堅守黨的祕密的精神讓我們欽佩!這樣的偉大,怎能早早地逝去?這樣的偉人,怎能早早地毫無怨言地被兇殘的敵人殘害致死?當大家準備劫獄時,是他説出了堅勁有力的“不”字,這樣的偉人為何早已逝去?如果世界少了硝煙,如果世界充滿和平與愛,就不會釀成這麼多的悲劇!

第二天我醒來,雨停了,霧也漸漸地隱去了,遐想便慢慢離去……

清明節感想(三)

對於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着不一樣的感受。

的確,清明節充滿着悲傷的氛圍,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塵的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或許也因此,類成了人們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記憶。

但淚往往有着不同的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的悲傷和蕭瑟灌注而成的。也許他們是對的,清明之類是悲傷的。但室,回憶過往的痛苦記憶對於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而存在,好好想想對未來的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的追憶而是對未來的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的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無奈,自責,哪麼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來。那麼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泄的機會,那麼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的祭祖我看慣了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着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的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的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了什麼?

現在早已沒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遊人笑語不絕。

人麼視乎麻木了,沒有感情的宣泄,沒有對過往的追回,更沒有對未來的展望了。

/

篇3:清明節感想

清明節感想_心得體會

早晨,我漫步在小區裏。不知為什麼,今年的清明節有一種特殊的氣氛,讓人難以言表。我突然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幸福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伴着剛剛下過的細雨,聽着收音機裏的新聞――為革命烈士獻花藍。不禁撥動了我的心絃。我慢慢閉上了眼睛。

我想起了追求真理,不怕犧牲,最終卻被軍閥殺害的革命先行者李大釗;堅貞不屈,“殺了我一個,還有後來人”共產主義戰士夏明瀚;在抗美援朝中犧牲的民族英雄們;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們……他們的名字突然在我的腦海中閃現了出來。隨着新聞的節奏,我突然覺得有一股暖流湧上了我的心頭,我不禁對他們感到敬佩,他們的身上有一種寶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也正是這種品質產生的動力和他們的鮮血,才會讓我產生那種莫名的幸福。

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我該怎樣做呢?

我想,我不必發出誓言一定做一位科學家,也不必做一個人人都知道的名人。我只要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是長大以後報效祖國的重要基礎。

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在上課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是否會浮現出李大釗的影子,來激勵着我努力學習,不被任何艱難險阻所嚇倒呢?當我在上課的`時候,夏明瀚的事蹟又會不會出現在我的腦海裏,來勸告我查漏補缺,認真複習,把當天所學到的知識都吸收呢?所以在今後的學習中就要來培養這種寶貴的品質。把他們的故事銘記於心,使自己刻苦、認真的學習,爭取在長大以後報答自己的祖國。

我睜開了眼睛,握了握拳頭,這是新聞已經播完了,我關上了收音機,向着家裏跑去。

篇4:清明節感想

清明節感想_心得體會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要緬懷故去的親人,也要向那些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戰鬥英烈們致敬。一句詩説得好:“猶有國人懷舊德,一腔熱血祭先人。”當年,多少優秀的中華兒女拿起槍,扛起炮,在層層硝煙中前行,趕走了外來的侵略者,保住了中華民族的土地。如今,我們面對着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向所有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而犧牲的英雄豪傑表達敬意和思念!

以前,外來侵略者來到了中原,他們放火燒掉了圓明園,搶掠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在中國的這片土的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而就在這時,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站起來反抗,以他們不屈的精神,告訴那些外來侵略者:中華人民的土地是不容侵犯的!我也瞭解過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如:劉胡蘭、黃繼光、雨來、歐陽立安等。他們做了許多有益於人民的工作,無限的熱愛黨,寧死不屈的品格和英勇機智的優秀品質,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毛澤東為劉胡蘭親筆題詞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雖然犧牲了,但她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前進。

紅軍戰士長途跋涉兩萬五千裏,他們在艱難泥濘的路上行走着,不曾鬆懈,一生都在想辦法拯救祖國,保衞土地。如果沒有他們當年拋得頭顱、撒的熱血,哪來的`如今美好的小康社會?哪來的如今富裕的生活?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鬥爭而光榮殉職,卻絲毫沒有怨言,一生默默地奉獻,直至為國捐軀。臧克家先生在魯迅逝世13週年寫過一首詩,説:“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是呀,不止魯迅,還有他們,還有精忠報國的優秀中華兒女,雖然已長眠於地下,但他們的精神卻隨着鮮豔的五星紅旗一起飄揚,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成為我們心中最美的太陽。

要學習先烈們,報效我們的祖國,讓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昇華我們的民族精神,讓烈士的鮮血滋潤國家的文化實力,成為我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內在力量。最後,我們不忘先烈拋忠骨,保衞祖國灑熱血。學習先烈報國恩,民族復興中華魂!我願將一束白花輕輕地放在烈士墓前,説:“我們,要向你們學習,創造中華民族最美麗的明天!”

篇5:清明節感想

又是一年清明,這是一年中第五個“節氣”,意味着“清澈”與“光明”,在和煦的春風吹拂下,天地明淨,空氣清新,世間萬物一片勃勃生機,春意盎然,給人活力,更給人以期望與幹勁。每逢這一天各地的人們藉着假期扛着鋤頭、提着鐵鍬、挎着竹籃,帶着家人上墳地給故去的親人祭掃,掛上民間俗稱的“清明吊子”,修一修墳頭,拔一拔雜草,還燒點紙錢,放一些炮仗,在這一過程中倫理孝道、敬天法祖的傳統在每個人心中又得到一次強化,並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曾看過一句話:歲月增中減,詩畫苦後甜,一路走來,感悟着成長,透視着歲月,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十分感歎人生短暫而倉促,歲月公正且無情。2019年的清明節,暖陽,温暖的微風吹過,楊柳依依在波紋陣陣的水面上空輕輕飄揚,山上的杜鵑花已經盛開,田野裏的油菜花進入收尾階段,慢慢退去耀眼的金黃,白雲飄蕩,歡快的鳥兒高空飛翔,嘰嘰喳喳相互追逐,或者在田野上嬉戲盤旋。多麼詩情畫意,也極貼合清明的本意,彷彿世間沒有悲傷,沒有煩惱,沒有苦難。可是,清明的本意在讓我們在感念先人或故去的親人曾給我們所做的一切時,又在時時提醒我們生命的意義何在。連日來,江蘇響水爆炸事件,78人遇難幾百人受傷;湖南大巴起火,26人死亡28人受傷,四川涼山森林火災,31人離去……每每聞及,心境無比沉重,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一個個哭泣的家庭,心疼年輕的生命,心痛父母的悲痛,心憂孩子們的哭喊……今日,各大寺院都在舉行法會,超度亡靈,撫慰生者,傳遞佛陀着的慈悲。

感歎歲月無情,更感歎人生無常,“人增歲月天增壽”,歲月在增加的同時壽命卻在減少,我們這一期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擁有的時間是很有限的,每過一天就少一天,每過一年就離死亡近了一年,離墳墓也更近了一步。有人説你這個歲數想這個問題是不是早了一點?其實一點都不早,因為“生”與“死”與年齡無關,年輕的時候對死亡總是無所顧忌,那是因為死亡離你較遠,當到必須年紀,經歷一些世事後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常,應對死亡並不是鐵定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一句“黃泉路上無大小”就把這解釋的清清楚楚。所以,我所説的“歲月增中減”是大實話,並且還是在“有常”的狀態下,若遇“無常”就沒有“增中減”了。小時候,總想着長大,以為那樣生活就容易了。真正長大後,才發現成年人的世界根本沒有“容易”二字。長大意味着承擔更多的職責,意味着很多時候,你必須單槍匹馬應對生活的兵荒馬亂,曾有人説人生就是5%的已發生和95%的應對,很多事情無法掌控,很多軌跡因微小的改變而有了巨大的變動,這是現實,也就是佛法中的無常。

這次在杭州,參加中國佛教協會講經研討班學習,聆聽長者們的開示,學者們的講解,邊聽邊學邊思索一系列的問題:佛教的誕生,佛法的興衰,佛子的使命,我們的未來……想着想着也不明白自我在想些什麼,零零碎碎,天馬行空,沒有主題,沒有軌跡,但對“無常”的思索卻是一向貫穿始終,思無常,念無常,觀無常。記得有一年師父過生日,我給師父發了一條信息,資料都是吉祥、祝福的話語,師父回了一句,出家人生當死看……就這句話我一向記着,作為己用,有了這種認知,我們就不會害怕無常,不會悲歎無常導致的結果,並常常與身邊的弟子們共勉。是啊,有情世間,生死無常,這可是就是一種自然狀態,如同天旋地轉,本身沒有不幸與悲傷,慨歎與悲歎之意,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把握此刻,做好自我。所以,我認為出家人第一個要學的教法就是:無常!首先做到自我深刻的理解它,然後用它來指導自我的修行,既然啟發他人。“事非經歷不知難”,事實上學習無常並不容易,並且很難,明白它、認識它、學會它、運用它,真正學懂學通學透了,並身體力行了,估計已經位列聖賢了…對照那些聖賢,想想自我真的好慚愧。

今日清明,在中國文化裏,是祭祀的日子,其實祭祀更多是表達對先人逝者懷念與感激,也是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在我們老家,每逢這個日子鄉親們就會用十分形象的方式,來表達對親人們的哀思。去掃墓,焚紙錢,化紙箱,燒靈屋……有時候我在想:這種表達當中,多少是自我內心的真實體現,還是迫於某種社會壓力隨大流、糊任務的行為?!或者説這樣做能夠表達對先人逝者的緬懷與感念嗎?一句話,這樣做對理解“生命的意義”有用嗎?誠然,我有很多理由來説明這個問題,但有人會真正相信我嗎?無常的世間,世間的“無常”就是這樣的,堆一堆,一把火,化為灰燼,瞬間消亡……生命如此,歲月交織如此,過去如此,此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我曾是父親的未來,此刻父親是我的哀思。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為父母的長壽而高興,為父母年歲高而擔心。雖然父親這個詞語對我來説很陌生,可是我從來沒有忘記過。由此想到,歲月的流淌,有一天我也將會成是別人的哀思……這既是有常,因為生命都有期限,也是無常,因為不明白何時何地,以什麼方式終結。

中國人常把“死”看的過於悲慼,就在於對“生命意義”的認知不足,也是對“無常”沒有很好的理解。實際上生死是人生的定數,是一種“有常”,但生命的軌跡划向何方,延續多長,何時終結並不清楚,這是一種“無常”。如果每一天帶着無常的恐懼生活,就會將本來完美的歷程白白浪費。如同師父照誠大和尚所言“生當死看”那就無所畏懼,就不會被尚未發生的事情所羈絆,無常的本意是“向死而生”,如同“將者死官也”,如果一個將軍貪生怕死,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將軍”。要讓自我以及眾生明白“無常”的真諦,這樣就能真正摒棄出家人修行中的雜念,就能給普通人以信心與勇氣,就會讓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的正能量。所以,當代佛教有必要對人們加強“生命的意義”教育,使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有益於對他人生存與發展的人。

明白了無常,就能更好體會清明的意義,除了慎重追遠,感念先人,還有就能從他們的經歷中汲取智慧與本事,職責與勇氣,更好的珍視歷史,敬重別人,敬畏公德,幫忙人們對生活有更好的期待,給未來增添更多的完美想象,推動社會不斷往前發展。説到那裏,必須明白,在我們表達感激與緬懷之意時,不能給他人制造妨害。清明更多的是追思懷古,慎終追遠,修修墳,踏踏青,感激列祖列宗,以及故去的人們給我們留下生存條件的創造,給我們的生活啟迪,給我們的智慧感悟,而不是那種燒紙放炮,不僅僅危險——誘發各種火災事故,並且將“清明”的意義庸俗化了。所以,必須要移風易俗,關鍵從改變觀念開始,這個觀念就從理解“生命意義”開始,就從理解無常開始。我常説:此生如若是來還債的,那就儘量多還一些,寧人負我我不負人;如若我是來報恩的,那就儘量多報一些,今生為人實屬不易,何況無常一向在你我的身邊。很慶幸生而為人感恩父母,很感恩學佛出家感念三寶。曾有一個故事説,古代有一位國王要尋找能讓幸福的人難過,痛苦的人歡樂的一句話,直到有一天聽到“一切都會成為過去”才真正找到。無常隨處可見。

這幾天在靈隱寺學習,感恩常住供給的一切方便,我們應當好好的珍惜擁有的所有因緣,珍惜擁有的修道條件!吃飽飯,睡好覺,能打坐,能唸經,還有這麼好的居住條件,我明白這一切都不是永恆的,有一天會失去的。可是,當你明白生命的意義,瞭然無常的真諦,就能清楚的明白無常就在眼前,就在身邊,它是一種自然狀態,無須不斷提醒自我,煩惱自然就少了,如果真正做到這一點,不僅僅沒有煩惱並且幸福感自然產生……這個世間,有恩於我們的人很多,首先是父母,還有我們的師父、教師、朋友。以出家人來説,信徒,居士對我們都有恩。我們為他們能做些什麼?想一想,我們欠的太多,做的太少。所以在無常的關照下,應當更好的理解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知恩報恩……感知無常,感恩無常,知恩報恩!

篇6:清明節感想

以往的清明節我是沒有悲傷的,或許是疼愛我的爺爺還在。此刻仍舊只要一想起已經離世的爺爺,想起他永遠的離開了我,我的心還是會揪心般的疼痛。

在煙雨濛濛的天氣裏我的心境會不知其所以然的變得憂愁。那種愁是道不清原因的。而這綿綿細雨的清明節讓我的愁緒倍增。這灰濛濛的天空像極了我此刻的心境。若雨能傳達我對爺爺的思念是否就能夠讓我在雨天的愁緒減緩一些。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明白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樣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終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歡樂。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最終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篇7:清明節感想

在我們小的時候,得知親人離世我們並不明白那意味着什麼。在問爸爸媽媽是什麼逝世時,似乎全世界的爸爸媽媽都有一個標準而相似的答案,那便是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很遠是有多遠那個時候我們便沒有多想,還好沒有多想。不然對於一個不懂人情冷暖的小孩來説,那將會多麼殘忍。試想將他心中一件很好的東西永遠的殘忍的奪走,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説用何理解。

記得媽媽跟我説過,一個人死後,就等於沒有了那顆善惡不分的靈魂,對啊,靈魂是作為一個人的必需品,在清明節,我不禁想起了一個個不珍惜生命的人,也能夠説是不重視靈魂的人。

張國榮是一個在舞台上自信的人,那一個在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人,那一個家產有幾個億的人。那個人就是實力明星張國榮,他竟然毫不猶豫的從酒店樓上跳下來,誰,也不明白那個人在想什麼,難道,他們在抱怨世界嗎他是娛樂圈亮麗的風景線,他為何要選擇輕生,難道他不明白那些愛他的親人,那些愛他的粉絲有多擔心嗎他這樣的不辭而別,給世界的只會是一個疑團,他這樣做,上天能容忍他嗎今年清明節,她的家人又淚流滿面的去給他掃墓,他讓他的親人變的臉色蒼白,本來以他為榮,可是此刻卻……

英雄救婺江輕生女子的事件轟動了整個浙江,我想問問那個輕生女子,你為什麼待生命如沙,你為什麼就因為網友的一句話就讓一個好好的英雄犧牲,你再跳下去的那一刻,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英雄會來救你,你輕生有人救了你,如果那個英雄不在的話,你是不是要死掉一了百了呢像你這樣不重視生命,你有什麼好處呢你的生命是你媽媽給的,如果你再跳何之前想到了你的媽媽,你還會“不顧一切”的跳下去嗎我想你不會。

清明節的天空陰沉沉的,我給太爺爺獻上鮮花,想着想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zy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