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飲酒賞析(熱門7篇)

飲酒賞析(熱門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飲酒賞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飲酒賞析》相關的範文。

飲酒賞析(熱門7篇)

篇1:飲酒 詩歌賞析

飲酒 詩歌賞析

《飲酒》通過描寫眼前的景物,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閒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1、原文: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賞析:

陶淵明《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一組詩並不是在酒後即興之作,而是借酒為題,寫出了對他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是為了在當時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

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他的十分用心良苦。《飲酒》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打動人心、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生活後悠閒自在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為了擺脱塵世世俗煩擾後的感觸,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情感。後六句為一層,寫出了南山的每秒的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窮樂趣。總的來説,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實感和高潔的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出了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卻不受世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

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接着自己問自己來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就和他們沒有任何糾纏了。

這四句,包含着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也就發現生活的樂趣了。“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脱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脱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説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

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使詩人如此讚美呢?

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脱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裏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

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只顧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渾濁去玷污了自己的天性,而應該回到大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和恬然自得!

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深,作者沒有全部描述出來,也無須明説,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辭藻去寫景然後抒情敍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敍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説,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羣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藴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篇2:飲酒陶淵明賞析

飲酒陶淵明賞析

陶淵明《飲酒》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賞析: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裏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閒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脱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着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脱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脱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説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脱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裏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説出來,也無須説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敍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敍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説,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羣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藴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談陶淵明飲酒詩的“樂趣”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飲酒》20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譭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從詩的情趣和筆調看,可能不是同一時期的作品。東晉元熙二年(420),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次年殺之自立,建劉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隱晦曲折地記錄了這一篡權易代的過程。對晉恭帝以及晉王朝的覆滅流露了無限的哀惋之情,此時陶淵明已躬耕隱居多年,亂世也看慣了,篡權也看慣了。但這首詩仍透露出他對世事不能忘懷的精神。

陶淵明詩集中共有飲酒詩60餘首,《陶淵明集序》中,蕭統第一次提示了陶淵明飲酒詩的內涵,“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解釋了陶淵明飲酒詩的深意。古人云:杯中之物堪以樂,一飲魂銷萬古愁。綜觀陶淵明飲酒詩,亦可領略到詩人純真而又質樸的箇中樂趣。

其一,載酒去塵網——“素位之樂”。

陶淵明一生追求“真”、“樸”、“淳”、“自然”,主張迴歸率性而為的“自然之鄉”,憎惡曲意逢迎的官場生活。早年雖有過鴻鵠之志,但都在黑暗渾濁的社會大氛圍中磨平了稜角。出於生計考慮雖多次為官,但詩人並不快樂,並慨歎自己的為官生涯是“誤落塵網中”。可見,詩人對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何其急切!

晉 元興二年癸卯(四O三),詩人因母親去世,居憂在家,作《和郭主簿》二首,第一首中有“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四句,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卷三評曰:“此陶公自述其素位之樂,其不以貧賤而慕於外,不以富貴而動於中,豈矯情哉?”今歲“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消陰中夏,南風拂裳,閒遊“六藝”,“弱子”咿呀學語,嬉戲一旁,高興之餘載酒揮觴,盡享人倫之樂,自是趣味橫生。此時陶淵明深切感受到脱離“心為形役”的暢快,便欣然寫道:“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其二,有酒且為樂——“樂天之學”。

陶淵明歸田之後的詩《和劉柴桑》中有“穀風轉悽薄,春醪解飢劬。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四句,吳瞻泰《陶詩匯注》卷二評曰:“此詩是靖節樂天之學。”躬耕田野,東風已“悽薄”,薄酒一杯可以解除疲勞,雖説濁酒不如佳釀,但用以調節情趣卻是有勝過無的,既有之則安之,正是詩人“樂天知命”人生觀的體現。

又如《遊斜川》中“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月非所求”,正如詩人所説“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無須太顧慮百年之後的景況, “有酒且為樂”,便是人生快事。再如《雜詩》其四中的“一觴雖獨進,杯盡須自傾”,《飲酒》其九中的“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等均是詩人知命而樂天的精神體現。

其三,斗酒聚比鄰——“惜時達樂”。

陶淵明並沒有象當時的一些“隱士”一樣,嘯聚山林,遠離人煙,而是“結廬在人境”,在“與人聚”的自然生存狀態中揮灑性情,亦是別有一番樂趣。

《歸園田居》其五中有“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化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幾句,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卷三評曰:“前者(其四)悲死者,此首念生者,以死者不復還,而生者可共樂也。故耕種而還,濯足才罷,即以斗酒隻雞,招客為長夜飲也。”詩人開荒南野,免不了稼穡扶犁,與農民一樣辛勤耕耘。勞作之後與鄰居相聚飲酒,酒酣之時,慨歎光陰易逝,歡樂太短,於是眾人通宵歡飲,把酒達旦。正如孫人龍輯《陶公詩評註初學讀本》卷一所言:“(此)田家真景,令人悠然。”又如《雜詩》其一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中所體現出來也正是這種“惜時達樂”的人生態度。

其四,銜觴圖共飲——“好德樂道”。

陶淵明不同於老子 “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思想,他認為人的性靈相知在於溝通,在於心與心的交換,而不是將真情藏於冷峻,一味地去追求超脱塵世,這是典型的田園君子的“好德樂道”思想。

《答龐參軍》中有“我有旨酒,與汝樂之”、“送爾於路,銜觴無欣”、“豈忘宴賓”的句子,孫人龍輯《陶公詩評註初學讀本》卷一評曰:“(此篇)高雅脱俗,喻意深闊,交情篤摯,妙能寫出。”這一首詩中的酒反映了詩人的心理漸進過程,將詩人“好德樂道”的思想盡情展現出來。其一、二分別寫“我之所好”及“以求同好”;其三則寫“同好”之人既來,何不以酒招待,以求同樂。主客因旨趣相投,才有“一日不見,如何不思”的真摯情感;其四則是分別之酒。世上知音本來就少,而今匆匆聚首,心裏的話還沒有説盡,就要分別,“同德”的朋友不知何日再聞消息;其五則為擔憂之酒,魏晉社會動盪,“王事靡寧”,龐參軍奉劉義隆大王之命,“作使上京”,此去前程未卜,一杯薄酒表深情。整首詩充滿了對友人的關切之情,讀之感人,味之淚下!

陶淵明飲酒詩風韻獨具,但得“樂道”如何不飲?讀陶淵明的詩如品酒,詩外有酒氣,詩內怡性情。

篇3:陶淵明飲酒賞析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賞析

飲酒二十首

作者:陶淵明

飲酒詩一

棲棲失羣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鬆,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這首以失羣鳥依孤獨鬆,比喻自己隱居守志,終身得所。

一隻惶惶不安的失羣鳥,日暮還在徘徊獨飛。沒找到合適的棲息之處。夜晚叫聲悲切,依依戀戀,不肯遠去。因遇孤生鬆,收斂翅歸依。寒冷的勁風使萬木凋謝,而松樹獨不衰。我像這隻飛鳥一樣,總算找到歸所,千載不相違。

飲酒詩二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本詩寫自己心與世俗遠離,所以身在塵世,而心能感受超塵絕俗的真趣。

自己雖構屋居住人間,但沒有世俗車馬往來的喧鬧。這是因為自己的心遠離塵俗,所以即使身居鬧市,也如同在偏遠的地方一樣,不受干擾。蘇軾説:“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這兩句是説無意中偶見南山,從南山勝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與自己隱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時分,山景尤佳,飛鳥相伴而還。萬物各順飲酒詩自然,這裏有很深的奧妙,欲辨而忘飲酒詩言不能辨。

飲酒詩三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三季是指夏、商、週三個朝代。本詩是説三代以來,人們是非不分,只是順應時勢隨聲附和。作者要與世俗背馳,要追隨秦時夏黃公,綺裏季等在商山隱居的四隱士,避世隱居。

世上人們的行為有千萬種,誰知怎麼叫是,怎麼叫非?有些人只簡單粗略的從事情表面看是非,就隨着別人表示讚譽或詆譭。夏商周三代以來,這種事情很多,但豁達之士有自己的主見,不隨聲附和。世俗中愚妄之輩咄咄逼人,但自己不能雷同,決計歸隱。

飲酒詩四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飲酒詩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本詩寫作者飲酒食菊,遠離世情。世情既遠,就可以怡然自得。

秋天是菊花最佳的時候。帶着露水,採菊浸酒而飲,菊香和酒香融為一體,極佳。屈原《離騷》中説:“朝食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因為菊為傲霜之品,所以食菊能修身自潔。飲此忘憂之酒,使感情更加超凡脱俗。雖説是對菊獨酌,但興致很高,飲之不足。太陽落山,羣動皆息,飛鳥歸林。我在東窗下長嘯一聲,且舒懷。

飲酒詩五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飲酒詩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掛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有些樹木,比松樹高,遮掩了松樹的雄姿。但寒冬到來,萬木凋零,只有松樹更加鬱鬱葱葱。作者要學習松樹的風格,為人品格要堅貞,要高尚。

青松在東園,雜樹沒飲酒詩姿。等到嚴霜降,眾樹凋零,唯見青松卓然挺立。當松樹很多連成林時,這種品質不被人看重。孤鬆挺拔,人才稱奇。獨自飲酒,時復遠望。想到自己這一生,好象在夢幻裏。人生豈能被塵俗的羈絆拘牽!

飲酒詩六

清晨聞扣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繿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願君汩飲酒詩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本詩假託田父與自己的問答,來表示終身歸隱的堅決態度,以答覆那些好心勸他出仕的人。

清晨聞見扣門聲,沒等穿好衣裳就跑着去開,原來是好心的老農,提着酒,打遠來問候我,勸慰我,懷疑我的所作所為不和時宜,違背世俗。田父説:“破衣茅屋,不是高棲之地,整個社會都崇尚同流合污,希望你也能隨波逐流。屈原在《楚辭·漁父》中説:‘世人皆濁,何不汩飲酒詩泥而揚飲酒詩波?’”

詩人回答田父説:“深感父老好心相勸,但自己的天性很少能與人和諧一致。重返仕途誠然是可以學的,但違背自己的本性去做,豈非糊塗!暫且一起歡飲吧,我的車駕不可能返回。歸隱的決心已定,再説也沒用。”

飲酒詩七

有客常同止,取捨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本詩把醉者醒者加以比較,認為醒者拘與世俗之見,顯得愚鈍可憐;醉者能勘破虛偽,倒見出他的清醒。説明世事昏昏,不堪聞問,只好用沉飲迷醉,以示憤慨。

有二客雖同一居處,但取捨態度完全不同。一客常獨醉,一客終年醒。兩個人互相譏笑,對方講的話,誰也聽不進去。醒者小心拘謹是多麼愚鈍,醉者頹然狂放倒比較聰慧。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箋》説:“醒非真醒而實愚。醉非真醉而實穎”。告訴那些醉酒的人,日落後應該秉燭夜飲。

飲酒詩八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弊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作者感歎自己少年好六經,有濟世之志,而世道艱險,淹留無成。乃安道守貧,隱居躬耕,甘歷飢寒之苦,而又孤獨沒有知己。

少年時很少與外界人事交往,所好者是儒家六經。現在已經年歲高了,但學業停滯事業無成。自己抱着“君子固窮”的節操隱居田園,歷盡飢寒之苦。悲風襲擊破屋,前庭長滿荒草。因為飢寒不能入睡,所以披衣起來,坐待天明。偏偏晨雞不肯報曉,夜顯更長。現在已經沒有能理解自己的知己,所以我的所作所為,終將受到掩蔽而無法表白。

詩中的孟公,是東漢劉龔的字。據《高土傳》記載,東漢張仲蔚隱居不仕,“常據窮素,所處蓬蒿沒人,閉門養生,不治榮名,時人莫識,唯劉龔知之。”

飲酒詩九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脱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作者用幽蘭待清風以顯飲酒詩清香,比喻自己懷才待機。然而仕途險惡,鳥盡弓藏,所以只好隱居以芳香自守。

生長在前庭的.幽蘭,飽含芳香,等待清風吹來。因為清風才能把它的芳香吹到遠方,以別蒿艾。我現在好象失去方向,不認舊路。我想隱居田園,順飲酒詩自然,路子就能走通。我覺悟到歸田隱居是對的,因飛鳥已盡,良弓該收藏了。

飲酒詩十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回且長,**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陶淵明本詩回憶了自己過去的一段離家求官而中途受阻的往事,表明自己如果不因為温飽是不會踏上這條漫長遙遠、**四起的為官道路的。

飲酒詩中“道路迥且長,**阻中途”是一語雙關。“道路”既是離家“遠遊”的路途,又是“為官之道”;“**”既是路途遭遇水面上的風和波浪,又是“官場的動盪、齷齪”。《宋書﹒陶潛傳》載“潛弱年薄宦,不潔去就之跡。”就是説,淵明曾發生過“弱冠之年作小官,因官場不潔而離去的事”。陶淵明的本詩也許就是説的此事吧。他感歎道,離家求官的道路漫長遙遠、動盪不定,而冒着這樣的風險卻只圖“一飽”,這確實不是明智之舉。罷了,還是回去避人獨居,還我閒適而安定的生活吧。

過去曾經遠離家鄉到外面求官,直至到了東海邊沿。道路漫長遙遠,中途又受阻於動盪不定的**。是誰促使我離家求官的呢?似乎是飢餓所驅使的吧。極盡全力只為營求温飽,獲得温飽只需用少許的精力就可滿足而綽綽有餘了。恐怕這並非良策,還是勒馬迴歸避人獨居吧!

飲酒詩十一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淵明過着寧靜的鄉居生活。這一天,他邀請友人松下坐飲。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喝酒沒有桌凳可憑,只好鋪荊於地,賓主圍坐。沒有絲竹音樂,只能聽風吹松葉,只能聽父老雜亂言。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醉意朦朧中,自我意識消失了,詩人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使人看到醉態可掬的詩人形象。

詩人最後説:有些人迷戀於虛榮名利,而我則知“酒中有深味”。魏晉以來,名士崇尚自然,嗜酒如命,他們所追求的是與自然冥合的境界,只有通過飲酒,才能達到這種境界。酒之深味便在於此。

飲酒詩十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立空言。

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詩人一下筆,就一針見血地揭露了一個矛盾現象:人們都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事實上可謂至善之人的伯夷、叔齊餓死在西山(首陽山)。伯夷、叔齊是商朝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他們互讓君位。周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終被餓死。詩人緊接着義正嚴詞地提出,既然不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什麼古聖先賢要講那樣的空話呢?

詩人又舉出榮啟期的事蹟,證明善有善報之類的説教是空話。榮啟期是一個安貧樂賤的人,是封建社會的一位善人。孔子説榮啟期:“善乎,能自寬者也。”但這位善人九十歲還是以鹿皮為衣裳,以繩索為衣帶,過着飢寒生活,像他青壯年時一樣。

但是伯夷、叔齊也好,榮啟期也好,他們生前沒有得到善報,死後名聲卻流傳後世。他們所以能名聲傳世,依賴的就是固守貧困的節操。陶淵明本人正是這樣一位固守窮節的貧士。

飲酒詩十三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蕕年,長飢至於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飲酒詩寶。

裸葬何足惡,人當解意表。

孔子的弟子顏回,可謂仁者也。然而他29歲,頭髮盡白,早死。榮啟期也是有名的好人,但九十歲還過着飢寒生活。他們雖留下身後美名,但死後何所知。

人生在世,有些人厚自養身,把身軀看得千金一樣貴重,但臨終時,再寶貴的身軀,也得消滅。西漢楊王孫於病危時,囑飲酒詩子裸葬,要以身親土。人當解飲酒詩真意。

本詩的前八句説名不足貴,後四句説身不足惜,都是憤世之言。

陶淵明寫《飲酒二十首》詩時,酒喝得不少,家中也經常斷酒喝。當他寫成十九首詩時,家裏的酒罈酒罐又空了好幾天。就在這個時候,一天清晨突然聽見有人敲門。陶淵明披上衣裳,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鄰居李老漢,抱着一個酒罈,站在門外。李老漢説:“我們家大清早剛釀成的酒,我想讓你嚐個鮮,就趕緊給你送來了!”

陶淵明一看送酒來了,高興得手舞足蹈地説:

“我幾天不吃飯不覺餓,可是這幾天沒喝酒,簡直渴得要死!”

“我還不知道你!”李老漢説,“就算渴死了,也要當酒鬼”。

兩個人朗朗地笑起來。

進到屋裏,陶淵明急不可待地倒出一海碗酒,淺黃色的酒液散發着迷人的酒香,叫人垂涎三尺。因為是剛釀成的酒,沒有經過濾,酒面上漂浮着一些酒糟,像一些白螞蟻。陶淵明去找漉酒巾,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一撓頭,想起頭上纏的葛巾,蒙在一隻空碗上,把另一碗渾酒倒在葛巾上。他撣了撣葛巾上的酒糟,重新把葛巾圍到頭上,頭上的葛巾也飄逸着迷人的酒香,這股酒香,通過鼻子,一直鑽到陶淵明的肺腑裏。

“這是個好法子”,陶淵明得意地説,“又過濾了酒,又能戴在頭上聞香”。

陶淵明舉起那碗濾清的酒一飲而盡,頓時覺得兩眼發亮,兩掖生風,每一個毛孔都透氣,每一個細胞都快活。

陶淵明喝足李老漢送來的酒,寫成了《飲酒二十首》的最後一首詩。

飲酒詩十四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飲酒詩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恐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陶淵明是以飲酒為題材,大量創作酒詩的第一人。他的詩,可謂篇篇有酒,寄酒為跡。

伏羲、神農是傳説“三皇”中兩位最古老的帝王,已經離我們很久遠了,世上已經罕見那樣純真的人。只有那個一生勤奮奔走的孔子,還想把四分五裂的東周社會彌補復原,讓民風世俗再回到那個淳樸的時代。

孔子的奔走努力雖然沒有達到天下大治,他所期待的鳳鳥雖然沒有飛來,但經他整理研究,殷周以來的詩書禮樂,總算由殘缺不全而恢復一新。可是,自孔子在洙水、泗水之間設壇施教的事業停止以後,他的微言大義就再也聽不見了。世風江河日下,以致出現了那個瘋狂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把詩書燒成灰。

好在西漢初還有伏生等幾個老儒生,傳授六經的工作勤勤懇懇。可是為什麼隔世之後,六經就沒人愛好和親近了呢?如今有些人也像孔子那樣成天在外馳車奔走,可是沒有人前來禮賢問津。

最後突然轉到飲酒上,在這樣令人絕望的世風下,我還能説什麼,做什麼?只好痛痛快快地飲酒,才對得起頭上戴的過濾酒的葛巾。陶淵明飲酒詩寫了二十首,這是最後的一首。這組詩是借酒後直言,談出自己對歷史、對現實、對生活的感想和看法。因為是酒後直言,所以難免有謬誤之處。“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這是二十首飲酒詩的總結。

飲酒詩十五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餘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讀本詩使人想到了唐代詩人陳子昂那為歷來所傳誦的名篇《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不能不説這兩首詩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屈原《遠遊》中“惟天地之無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餘弗及兮,來者吾不聞。”的影響。

同出一“宗師”,面對“天地悠悠”、“人生短暫”,陶淵明和陳子昂在詩中都流露出寂寞孤獨的情懷,然而,由於歷史和“素抱”的不同,陳子昂感歎前代賢君不復見,後來賢主也來不及見到,宇宙茫茫,地久天長,人生苦短,自己的直言敢諫不僅不為武則天所採納,反而受到打擊下獄,不禁在感到寂寞孤獨的同時,更是悲從中來,愴然淚流。而陶淵明卻“提得起放得下”,認為“若不放置對窮達之憂,違背平素之志很可惜。”因此,陶淵明最終放棄自己“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抱負,返璞歸真幽居躬耕了。

“窮則獨善飲酒詩身,達則兼善天下。”陳子昂報國宏願成為泡影,最終卻沒有這樣去做,而選擇了“悲哀苦悶”,儘管他留給後人那“蒼涼悲壯”的形象很美……。陶淵明卻深得孟子精髓,將“窮達”之憂放置一旁,雖不能“達則兼善天下”,但可“窮則獨善飲酒詩身”吧。

我家居貧困缺少勞力,屋前的灌木早已荒蕪。上有翔鳥班班可見,下無人跡寂寂獨居。宇宙是何等悠悠長久,人生卻少有長命百歲。歲月急速流逝催人老,兩鬢早已斑白如雪霜。若不放置對窮達之憂,違背平素之志很可惜。

飲酒詩十六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飲酒詩十七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脱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飲酒詩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飲酒詩心,何嘗失顯默。

本詩作者借西漢末年楊雄表達自己的志向。楊雄字子云。王莽篡漢時,那些巧言善辨之士,歌頌王莽稱帝是天意,因而都得到封賞。楊雄不肯趨炎附勢,因而沒有封侯。

楊雄生來好酒,家貧不能常得,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帶着酒餚向他請教釋惑,才能有酒喝。他有酒就飲盡,有疑難問題都能解答。當然,你問他攻伐別國的計謀,他不肯説。因為仁者考慮問題鄭重認真,當言則言,不當言則不言。

飲酒詩十九

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裏,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飲酒詩二十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飲酒詩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篇4:陶淵明飲酒賞析

有關陶淵明飲酒賞析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賞析: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裏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閒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脱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着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脱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脱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説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脱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裏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説出來,也無須説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敍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敍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説,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羣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藴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篇5:陶淵明《飲酒》賞析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裏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閒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脱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着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脱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脱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説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脱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裏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説出來,也無須説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敍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敍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説,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羣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藴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篇6:陶淵明《飲酒》賞析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賞析

一、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

這類詩篇在《飲酒》詩中約佔半數。這個事實雄辯地説明,陶淵明並非像人們通常所説的那樣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於現實。《飲酒》詩的第一首,就抒發了他對動盪不安、變幻莫測的政局的無限感慨。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達人解共會,逝將不復疑。忽與一筋酒,日夕歡相持從表面工看,詩人是在感歎時序的變遷推移、人事的榮枯浮沉,骨子裏卻反映了他對時局的關切和隱憂,樑昭明太子蕭統在《陶淵明集·序》裏説“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這是很有見地的。

陶淵明生活在亂世。他是亂也看慣了,篡也看慣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時間裏,東京司馬氏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之爭,此起彼伏,從來沒有停息過。這時,以鎮壓農民起義、平定內亂起家的新軍閥劉裕,獨攬東晉的軍政大權,正虎耽耽地欲代晉自立。在晉宋易代前夕,陶淵明思緒萬千,感慨極多,但又無力改變這充滿刀光劍影的局勢,於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與一筋酒,日夕歡相持”。

在《飲酒》詩中,陶淵明不僅對時局表示了自己的憂慮和關切,社會現實的昏暗、道德風氣的敗壞,也使詩人感到憤慨不安這些也就成了他在詩中一再遣責的對象。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善惡苟不報,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會的善惡不報、賞罰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譽毀”、第七首的“眾草沒其姿”,他指責社會的是非不分、賢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鳥盡廢良弓”等等,也都是針貶時弊的。

他的這種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與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疾惡如仇、修身潔行,其思想感情、鬥爭精神是有共同之處的。這兩位詩人雖然所處的時代、階級地位不同,各自的情況也不完全一樣,一個堅持革新政治而為守舊勢力所不容,一個不願與世俗為伍而棄官閒居。但他們不屈服、不妥協的鬥爭精神和高潔的人格卻是一致的,也是一脈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淵明雖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也是十分深刻的。

這不僅表現在對待現實生活的態度上,還表現在藝術表現手法上。與其説陶詩“其源出於應豫”,倒不如説在某些方面較多地得力於《楚辭》,似乎更符合實際情況。在《飲酒》詩第十二首中,陶淵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趨炎附勢、名利薰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史,彌縫使其淳。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侏泅輟微響,漂流逮狂秦。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區區諸老翁,為事減殷勤。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終日驅車走,不見所問津。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詩人感歎羲農時代那種淳樸自然的社會風氣已一去不復返,讚美為使社會歸樸返淳而席不暇暖的孔子,以及為六經而勤奮講學的漢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時也痛斥了現實社會中的無行文人,他們置儒學於不顧,都在貪婪音進、依附新貴,再也沒有一個像孔子那樣問津的人了。結尾四句突然説起飲酒,以掩飾自己內心的苦悶和憤滿情緒。

對於那些無恥文人,詩人是深深厭惡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與之應酬。在第十三首詩裏,就表現了這樣一種矛盾情況,詩人儘管與那些人同席飲酒,但由於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離、話不投機。他們自稱為“醒”者,陶淵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態出現,作醉人醉語,給對方來一個“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醉”者和“醒”者是這樣的不協調,顯得十分幽默風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時是醒時語”,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稱為“醒”者的人,而是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何償有絲毫醉意他頭腦清醒,關注社會現實,只不過是用“醉”眼看世界罷了。

二、表現詩人高潔堅貞的人格和操守

這類詩多般運用比喻象徵的手法,託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珍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在中國古代詩文裏,自孔子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這句至理名言問世後,青松多被用來象徵高尚的品格和氣節,相沿成習,至今未復。陶淵明繼承了這一傳統表現手法,也常常在其詩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歸去來辭》中的“撫孤鬆而盤桓”等。上面引的這首詩也是這樣。詩的前四句正是詩人自我形象的真實寫照。它那不畏嚴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詩人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寫照。

鍾嶸在評論陶淵明詩歌創作時説“每觀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淵明還以幽蘭自喻,第十七首中有這樣的句子“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脱然至,見別蕭艾中。”他要像幽蘭一樣自始至終保持芳潔的品質,決不像蕭艾那樣見風使舵、隨波逐梳。在這裏幽蘭和蕭艾對舉,與前首詩青松和眾草同提一樣,是含有批判在森嚴的門閥制度統治下埋沒人才、顛倒是非的黑暗現實這個意思在內的。雖然這種批判的意義不像鮑照《擬行路難》中的一些詩歌那樣慷慨陳詞、悲憤激切,’但它畢竟還是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裏不少正直文人懷才不遇、飲恨終生的艱難處境。

三、表現詩人歸隱到底,決不半途而廢的決心

怎樣才能保持高尚堅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淵明看來,只有遠離官場、歸隱田園,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徑。在《飲酒》詩中,有不少詩篇是反映他這種思想狀況的。首先,詩人認真而又痛苦地回憶了他所走過來的人生道路。他説:“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仁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第十六首)“疇昔苦長飢,投來去學仕。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是時向立年,志竟多所恥。遂盡介然分,終死歸田裏。冉冉星氣流,亭亭復紀。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詩人在青少年時代,是一個朝氣蓬勃,尊奉六經、胸懷濟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幾經周旋以後,他的理想破滅了。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願逐流世俗,於是“終使歸田裏”,走上了辭官歸隱的道路。所謂“志竟多所恥”、“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是針對當時黑暗、混濁的社會現實而發的,也透露了他“逃祿歸耕”的部分真實原因。

其次,在歸田後,陶淵明不僅要排除社會輿論的襲擊,而且還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難。陶淵明的棄官歸田,為囿於世俗之見的人所不理解,曾招來不少非議和譏笑。他在《祭從弟敬遠文》裏就談到了這點:“餘嘗學仕,纏綿人事,流浪無成,懼負素志,斂策歸來,爾知我意。常願攜手,置彼眾議。”面對着來自世俗的非議和譏笑,詩人的態度是“置彼眾議”,走自己認定的路。在《飲酒》詩裏,他不僅憤怒地指出“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而且表示要“擺落悠悠談,請從餘所之”。

陶淵明這種置非議和譏笑於度外,毅然“息駕歸閒居”,並且要一直隱居下去的思想和行為,是需要有點勇氣和膽識的。關於這個時期的生活,詩人是這樣描寫的:“貧居乏人工,灌木荒餘宅。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蹤。”(第十五首)由於家境清貧,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現出一片荒蕪冷落的景象。這種貧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寫得更具體,更形象:“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弊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沒有飽經飢寒煎熬的人,是無法寫出這樣的語言來的。

陶淵明不愧為生活中的強者,貧窮窘困不但沒有把他壓垮,反而把他磨鍊得更加堅強。“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一些好心人出於對詩人的關心,也曾勸他出仕,他拒絕了。“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軟,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玄監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願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氣寡所諧。纖髻誠可學,違己詛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詩中的“田父”,可能實有其人,也可能是詩人假託以寄意。對“田父”的好心,陶淵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詩人是不能接受的。

再次,陶淵明不肯與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窮節,這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持他呢?通觀《陶淵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點,就是從歷代高隱先賢那裏獲得了精神力量。這一點很重要,不容忽視。他在《飲酒》詩中之所以反覆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齊、孔子顏回、榮啟期以及漢朝的楊一倫、張摯等,其原因也就在這裏。在上述人物裏,有的是著名的隱士,有的是儒學的始祖,有的是安貧樂道的典範。他們都是陶淵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時,詩人為他們釣高風亮節大唱讚歌:“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第十二首)有時詩人又為他們的坎坷際遇大鳴不平:“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屢宮不獲年,長飢至於老。”(第十一首)陶淵明抬出歷史上的亡靈,除了讚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讚美他們就是對自己所選擇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覺今是而昨非”這一思想認識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同情他們,是為了抒發他壯志不酬,終身坎坷的不平之氣,是他長期鬱積在胸的怨憤情緒的自然流露。這種情況倘若證之以陶淵明的其他詩文,也就更清楚了。

比如寫於比《飲酒》詩稍後兩三年的《詠貧士》七首。在這組詩裏,第一、二首純屬自詠,他把自己比喻為無所傍依、不見“餘暉”的孤雲,藉以抒發他那閒居田園,孤獨苦悶的情懷。此下五首分詠六位貧士,歌頌他們貧賤志不移的高尚氣節。對此,邱嘉穗曾作了頗為精闢的論述,他説“餘嘗玩公此下數詩,皆不過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説起,便為設身處地,以自己身分準見古人心事,使人讀之若詠古人,又若詠自己,不可得分,此蓋於敍事後,以議論行之,不必沽沽故實也。”自詠與分詠並列,又總歸在《詠貧士》詩題下,並且還“以自己身分推見古人心事”,很明顯,陶淵明‘詠古人”,實在也就是“詠自己”總之詩人從這些高隱先賢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託,獲得了鼓舞自己歸貽到底,決不半途而廢的精神力量。“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這就是他的結論。

四、反映詩人閒居的田園生活情趣和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

在《飲酒》詩中,陶淵明多處表現了他閒居田園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當首推第五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這是一首歷來為人稱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詩。從藝術上看,它以質樸、平淡的語言,神韻飛動的氣勢,描繪出一種以情為主、融情於景的深遠意境。在詩人的筆下,大自然充滿盎然生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滿足。從思想內容看,它十分鮮明地表現了陶淵明歸隱田園採菊賞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啟迪下所領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藝術上大家的看法是統一的,分岐點主要表現在對思想內容的理解上。歷代陶淵明論者,他們往往根據“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和陶集中其它幾首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認為陶淵明“渾身靜穆”、“悠然自得”,並進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塵世的“田園詩人”或“隱逸詩人”的結論。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這一結論之不符合實際情況,首先就在於它對陶淵明的作品缺乏歷史的、全面的考察。

無可諱言,在陶淵明的身上,在他的創作中,的確有“靜穆”、“悠然”的一面,閒居田園的生活情趣也時有表現。這也是不足為怪的,因為他畢竟既不是“廬山底下一位赤貧的農民”,也不是“農民詩人”,而是封建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歸田後,他雖然參加了一些輕微的農事勞動,有較多的機會接近下層勞動人民,對他們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思想上的距離也較前有了縮短,但陶淵明並沒有脱胎換骨,始終還是封建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作為封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陶淵明,在其作品裏表現出一些心閒意遠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詩人一樣,他們的思想,他們的作品,積極的和消極的東西常常是並存的。陶淵明當然也是如此。不能因為他有消極的一面,就全盤否定。其實陶淵明的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封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思想志趣,終究是非本質、非主流的,本質的、主流的東西則是他對現實社會的關注和批判,對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艱苦探索,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純潔友情的歌頌,是對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堅持歸隱的決心和高尚人格的讚美。而他的農事詩則更曲折地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艱難處境,這些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內容,是陶淵明作品中本質的、主流的東西。

其次,這一結論也不完全符合這首《飲酒》詩的實際情況。蘇軾説:“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本自採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故悠然忘情,趣閒而累遠。此未可於文字、語句間求之。”這段話給這首詩作了很好的註腳。陶淵明在採菊之際,心本閒。偶見南山薄暮之景,景與意會,情與景融,便悠然忘情,神遊物外。不過,這種悠然的心境也僅僅是他瞬間的思想活動,是不可能持續很久的。它在陶集中並不多見,在《飲酒》詩中,嚴格地説也只有這麼一首。就是在這一瞬間的悠然之中,詩人還提到了“車馬喧”。這説明塵世的喧擾、紛亂尚未從詩人的思想中排除淨盡,還在不斷地敲擊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寧靜,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而且這悠然心境的獲得,正是他擺脱塵世的羈絆、棄官閒居的結果。總之,陶淵明“結廬在人境”這首詩,表現了他歸隱田園的生活情趣,有“靜穆”“悠然”的一面,但於塵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後者,固然是錯誤的;而看到後者而忽視前者,同樣是不正確的。

“對於生死存亡的重視、哀傷,對人生短促的感慨、哨歎,從建安直到晉宋,從中下層直到皇家貴族,在相當一段時間中和空間內瀰漫開來,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陶淵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這種時代流行“病”的傳染,而在其創作中表現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極頹廢的思想情緒。在《飲酒》詩中,他感歎人生短暫:“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死,這是自然界的規律。陶淵明是重生不懼死的,他倒比較達觀,這從他的《擬輓歌辭三首》可以看出。對於生,他是重視的,他認為人生的短促,如白駒之過隙,內心充滿了無限的哀怨憂傷。既然人生是這樣的短促,一縱即逝,那麼怎樣才能使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續或者變得充實而有價值呢?他是不相信煉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在陶淵明看來,只有及時行樂,才能彌補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譏笑那些名利場中的人,“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名是身後物,陶淵明是不介意的,要緊的是“稱心”,只要能“稱心”,即使生前枯槁,死後裸葬也沒關係。當然,他所説的“稱心”的內涵是多方面的,及時行樂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淵明的這種消極頹廢的思想,對後世影響頗大,是《飲酒》詩中與民主性的精華並存的封建性糟粕,並且這種精華與糟粕有時又處於交織狀態,積極的成分裏藴藏着消極的因素,消極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東西。

前面把這組詩的思想內容分成四個方面,那是為了行文的方便,事實上要複雜得多。因此在探討《飲酒》詩的思想內容時,應該持審慎的態度,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這樣一個現象:詩和酒有着密切的關係。自有詩以來,酒便踏進了詩歌領域,而且隨着時代的發展,其關係更見密切。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已經有了羣飲失儀的生動描寫。在《楚辭》裏,也有以酒娛神的精彩場面。

到了兩漢魏晉南北朝,酒在詩中的比重加大了,飲酒成了人們抒發感慨、排憂遣悶的方式或手段,出現了像阮籍、陶淵明這樣一些飲酒詩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素以豪飲名世,被人們稱之為“酒仙”,給後人留下了斗酒詩百篇的佳話,其名篇之多令人歎為觀止。唐代其他詩人也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飲酒詩篇。宋以後,以酒入詩者雖然不乏其人,但盛況終不如以前,而在作為詩的重要形式的詞裏,卻大有起色。這大約跟“詩言志,詞抒情”的傳統觀念有關,像飲酒之類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詩的。否則就要受到批評,被認為是“以詞為詩”,這樣以來,也只好讓位於詞了。

綜上可知,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詩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以酒入詩者中,陶淵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寫了許多飲酒詩。可以這樣説,他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據統計,在他現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詩文中,説到飲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約佔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飲酒》詩,包括詩前小序、説到飲酒的也有十首。飲酒詩在陶集中的確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説是絕後的也應該是空前的。前人説“淵明之詩,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説陶淵明的詩“篇篇勸我飲,此外無所云”。

這些話雖然不免有誇大失實,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們畢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飲酒詩這個基本事實。陶淵明的好友顏延之寫的《陶徵士誄》也説他“性樂酒得”。《宋書》本傳對陶淵明好飲的傳聞趣事,有尤為詳盡的記載。蕭統的《陶淵明傳》也有類似的記載,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卻是一致的。陶淵明對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認不諱的。他在自傳性質的《五柳先生傳》裏,就曾經這樣説過:“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歸去來辭·序》裏也説:“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在謀求差使時,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個方面。《飲酒》詩前的小序又説:“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可見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隨着詩人度過了不同尋常的歲月。陶淵明似乎也意識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決定戒酒。大約終因決心不大而毫無成效,只得作罷。陶淵明何以嗜酒成癖呢?這固然跟他的個人愛好以及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時行樂的消極頹廢思想有直接的關係,但如果僅僅是這樣,只要經濟條件許可,他儘可以大飲特飲,就不必在《飲酒》詩中閃灼其辭、欲言又止。這裏面一定有難言之隱。要揭開這個祕密,首先必須從他所處的時代去考察。魯迅説:“陶潛之在晉末,是和孔融於漢末與搖康於魏末略同,又是將近易代的時候。”在這晉宋易代之際,政治形勢是更加險惡了,劉裕為篡奪帝位在加緊實行高壓政策,以清除異己,壯大自己的力量。據《通鑑》記載,晉安帝義熙八年,劉裕矯詔殺死充州刺史劉藩、尚書左僕射謝混,又引兵襲荊州,劉毅兵敗自縊而死。次年,又殺諸葛長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從弟秀之。義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司馬休之兵敗而降後秦。

面對着這腥風血雨的現實,陶淵明感到惶惑恐懼,這正如他後來在《感士不遇賦》裏所説的那樣“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山疑疑而懷影,川汪汪而藏聲”。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殺身之禍。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換代的犧牲品。歷史的教訓陶淵明是記憶猶新的。怎樣才能全身遠禍,這不能不成為他考慮的一個主要間題。棄官歸田,是他早已邁出的第一步,但是光憑這一點,陶淵明也知道,那是遠遠不夠的,還得謹小慎微,守口如瓶,不減否朝政人事。

當然,也應該看到,陶淵明的隱居田園並非僅僅是為了全身遠禍,還是有他的積極意義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詩人的這種動機。然而,作為一個正直的詩人,在社會的種種不平和邪惡現象的面前,是不能視而不見、置若周聞的。這樣一來,事情就變得複雜了,一方面他要全身遠禍,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於世事無動於衷,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呢?“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於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鍾會數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陶淵明從阮籍醉酒避禍的這些事實得到啟迪,於是便借飲酒和飲酒詩的形式來抒發感慨,表示自己對現實的態度,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即便説錯了,那也只是酒後失言,可以求得別人的諒解。這就是陶淵明嗜酒、大量寫飲酒詩的主要原因。

葉夢得説“晉人多言飲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於酒。蓋時方艱難,人各懼禍,惟託於醉,可以粗遠世故”,蕭統也説“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焉”。這是深中肯綮的。陶淵明避免世俗禍患的心理,在陶集中是時有表露的,在《飲酒二十首》裏,也是很明顯的,而且用心頗為良苦。詩前小序中有這樣幾句話“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意思是説,寫詩的時間是在酒醉後,寫詩的目的是為“自娛”,且博故人“歡笑”,並無其它用意。這裏,詩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為掩護自己退卻作好準備。

此外,小序中還有所謂“辭無詮次”之説,這也是障眼法,是詩人採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辭無詮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麼事後潤飾整理的問題了,一切保持着它們的原貌,這樣,也就更減少了一層危險。事實上,《飲酒》詩決非雜亂無章、“辭無詮次”,它是經過詩人精心篩選、編次的,是一個有首有尾、內容複雜的藝術整體。吳落説:“《飲酒二十首》,起曰‘日夕歡相持’,結曰’君當恕醉人’,遙作章法。”“遙作章法”,就是首尾照應,結構完整的意思,這決不是酒後雜詠,逐次積累而一聽其自然所能辦得到的。反映這種心理最明顯的,莫過於《飲酒》詩的第十八首:“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時賴好事人,載醛祛所惑。

筋來為之盡,是諸無不塞,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子云是漢朝著名辭賦家楊雄的字,他無意仕進,自甘淡泊,埋頭著述他曾寫了《解嘲》一文,流露出對腐敗朝政的某些不滿情緒,同時表明自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處世態度。陶淵明以楊雄自況,是完全切合他此時此刻的心境的。詩人在和“好事人”飲酒時,有問必答,答必祛惑,可是並未因此而放鬆其戒備之心。一旦話題涉及到像“伐國”這類敏感的政治問題時,他立即襟若寒蟬、如履薄冰,而“不肯言”了。可見險惡的政治環境在這位正直詩人的心靈上投下了多麼濃厚的陰影。陶淵明之所以嗜酒,還在於他把飲酒作為解決思想矛盾、求得安慰超脱的靈丹妙藥,而大量寫飲酒詩,則是他這一無可奈何的心情在其創作上的反映,是他賦閒田園後的生活實錄。

通過這些飲酒詩,後人可以清楚地把握到詩人的思想脈膊。陶淵明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壯志末酬的苦悶,歲月虛擲的感慨,時局多變的惶惑,勞苦生活的煎熬,無時不在折磨着詩人。他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出路。他想盡情地發泄內心的孤憤,卻又顧慮重重。於是,他借酒消愁,以期獲得心靈上的慰藉,把自己從矛盾痛苦中解脱出來。在《飲酒》詩中,有好幾首把飲酒活動安排在詩的結句,這是值得深思的,它表明詩人是在情緒最激動,矛盾鬥爭最尖鋭,思想最痛苦的時候陡然關住感情的閘門,而轉入飲酒的,並企圖憑藉酒的力量來調整一下情緒,緩和一下矛盾,減輕一點痛苦。

在醉意朦朧中,他似乎又恢復了常態,變得超然曠達起來。這是什麼樣的超然曠達呢?如果透過覆蓋在它表面的輕紗薄霧,看到的卻是難言的苦痛、無聲的掙扎。因此,可以斷言,陶淵明喝的決不是什麼開心暢懷之酒,而是一杯杯難以下喉的苦酒,是心靈的麻醉劑。喝這樣的酒,與其説是尋歡作樂求得超脱,倒不如説是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淵,這正是陶淵明的悲劇所在。

篇7:《飲酒》陶淵明賞析

《飲酒》陶淵明賞析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譯文: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脱,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牆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迴翔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中深奧!

賞析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裏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閒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脱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着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脱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脱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説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脱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裏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説出來,也無須説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敍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敍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説,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羣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藴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標籤: 賞析 飲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w91m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