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民法典》講稿

《民法典》講稿

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了。在《民法典》正式生效的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公佈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司法解釋,內容涉及到《民法典》時間效力、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元旦假期過後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4日,北京、上海、廣東、江西等地相繼公佈了《民法典》實施後的“第一案”,案件的裁判不僅對原告、被告的生活產生實際上的影響,而且對民眾也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這些案件裁判的背後,都體現了《民法典》保護民事權利的價值導向,更標誌着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思想,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生根發芽。

《民法典》講稿

鑑於以上情況,本專題在保持基本結構的基礎上,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充實。主要內容還是4大塊,第一部分是偉大的時代成就偉大的法典。詳細講述一下《民法典》是在什麼的背景下產生的?為什麼能夠產生?第二大部分是講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民法典》的頒行是我國法制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對國家、社會和個人到底會產生哪些的影響?這也是我們學習民法典繞不開的問題。第三大部分是調整比較大的,原來的標題是民法典的特色內容。總書記在去年5月29日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我們就用這三個特色作為作為線索,把民法典的重點內容和亮點串起來講,雖然也經過了精心的篩選和組織,但是畢竟是打破了民法典原有的體系和結構,這樣展現給大家的就不夠清晰和完整。所以我把原來的標題改成了民法典的重點內容和鮮明特色。增加了民法典的重點內容這一塊,概括的介紹一下民法典體系結構,以及各編立法思路和創新內容,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對民法典有一個全面和清晰的瞭解。至於民法典的鮮明特色這一塊還是沿用了原來的思路,只是在講解具體法條的時候更新了部分案例。最後一個部分呢,是從4各方面,來闡述如何貫徹和落實民法典。那具體做了哪些調整呢?我們還是要結合課件上的具體內容來展示:

一、偉大的時代成就偉大的法典:(一)民法與民法典。首先還是從民法的性質和地位講起,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從性質上來看,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權利法,其主要內容就是規定和保障民事權利,民法還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所以説,民法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法律之一,也是一個國家法律體系中的最基礎的法律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民法典會受到全社會高度關注度的原因所在。

2、民法典。而法典是法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法律體系化、成熟化的標誌。法典,都有三個明顯的特徵:一是地位十分重要;二是體系比較龐大;三是要有突出的邏輯性和體系性。那麼我國民法典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包括七編,1260條,從體量來看也遠遠超過其他法律,再有就是他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體系性,是一個完美的和諧體系。所以説,我們的民法典具備“法典”基本特徵,法典兩個字當之無愧。

3、當代中國為什麼需要一部民法典?根本的原因,就是要推進民事立法的體系化。民事法律調整的主體多、領域廣、相應的法律條文數量也很多,但是各個單行法又不統一,所以迫切需要一部《民法典》,按照一定的體系、一定的邏輯把它們科學地編撰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法治建設,公民的權利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二)民法的前世今生。1、民法是一個古老的法律部門,起源於羅馬法。民事法律規範產生的的經濟基礎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古羅馬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和對外經濟交往的需要,被迫的進行了政治制度改革,創制了像《十二銅表法》、萬民法、等一系列著名的法律。羅馬法內容十分完備,但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還是私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民事法律,它所提倡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可以説,具有永恆的價值。羅馬法不僅在當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後世也有着廣泛的影響。《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都深受羅馬法的影響。《法國民法典》是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民法典的傑出代,而《德國民法典》是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民法典的傑出代表。這兩部法典都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法典,一起構成了大陸法系的基石。即使是在100多年後的現在,我們制定民法典,仍然受到這兩部法典的影響。

2、再來看一下我國民法的發展歷程。我國的法律制度從夏朝開始萌芽,逐步形成了民刑不分、以刑為主的特點,始終沒能形成獨立的民法。其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商品經濟不發達,二是我國的刑法一直比較完備,統治者往往利用刑法來調整民事關係,三是缺乏民法的理念。所以直到清朝末年,民法才正式出現在我國的法律文獻之中。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實施的民法典,是南京國民政府,在1931年頒佈的一部《民法典》。這部《民法典》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廢除了。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的紅色政權也先後創制了大量的民事法律,即維護了羣眾利益,鞏固了革命政權,也為建國後的法治建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三)新中國民法典的起草歷程。1、前四次編纂。建國後,我們曾經四次啟動過民法典的編纂工作,但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擱淺。但是各個單行法的立法工作卻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制定了一大批重要的民事法律,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法體系。

2、偉大法典的誕生(第五次編纂)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編纂的民法典時機也逐漸成熟。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再次編纂民法典。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先起草《民法總則》;2017年民法總則審議通過,宣告了第一步工作的順利完成。第二步是以單行民事法律為基礎,結合社會發展的新問題,形成民法典的各個分編,再將兩部分合編起來,形成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去年的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從此中國邁入了“民法典時代”,也開啟了人民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二、民法典重大意義:第二大部分是講民法典的重大意義,這一塊內容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增加一兩個小案例,同時又對講稿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從制度的角度來説,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來説,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舉措。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説,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來説,編纂民法典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我們都知道編纂法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法國民法典》開啟了法國的近代化道路,《德國民法典》開啟了德國的強盛之路,《日本民法典》也開啟了日本近代化的強國之路。從這個意義上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節點上,民法典重磅出台,可以説是恰逢其時。

三、民法典的重點內容和鮮明特色(一)民法典的重點內容

第三大部分是民法典的重點內容和鮮明特色。這一部分調整比較大的,其中重點內容是新增的。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條文字數最多的一部法律,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民法典各編又具體關注了哪些民事權利?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民法典又增加了哪些前瞻性規定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們現在簡簡要紹一下民法典的重點內容。

1、總則編。第一編總則編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規定了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總則編基本保持民法總則的結構和內容不變,只是根據體系化要求,對個別條款作了文字修改,一共10章204條。首先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的立法目的,確立了平等、自願等民法7大基本原則。對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以及民事責任做出詳細規定。同時總則編也關注到了民生的細節,比如規定“未成年遭性侵18歲後仍然可以起訴”規定“胎兒有繼承的權利”“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見義勇為免責”等等。

2、物權編。第二編物權編,一共20章258條。其主要內容延續了物權法的規定,同時也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比如説,第14章提出了“居住權”概念,進一步實現了物盡其用。對大家最關心的房產問題,也作出了原則性安排。第359條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再比如降低了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要求,規定小區公共部分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同擁有。過年之前,武漢就有一個小區的物業反過頭來給業主發錢 ,而且一發就是40萬。那這筆錢的來源就是小區公共部分產生的收入。這個物業公司還是非常精明的,在響應民法典的同時,也向全國人民打了一個很好的廣告。那,什麼是“物權”呢?‘物權’是法律語言,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財產權。孟子曾經説民之為道,有恆產者有恆心。對財產權的保護,毫不誇張的講就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物權編作為物權法的“升級版”,是規範財產關係的基本法,將繼續發揮保護公民財產權利的重要作用。

3、合同編。第三編合同編是在合同法的基礎上,吸收了債法的規則,建立起了完整的制度體系,為市場秩序保駕護航。合同編可以説是市場經濟的百科全書,條款多達526條,將近佔了民法典的一半,是內容最多的1編。對“高鐵霸座”“搶奪方向盤”“高利貸”“業主權利”等一系列民生熱點問題都有迴應。(像湖南的第一案就是關於就是關於工程合同的案件)除此此外,合同編還完善電子合同訂立規則,增加了預約合同的具體規定,完善了格式條款制度。這些規定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人格權編。人格權編共6章51條,規定了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等9項具體的人格權。對“性騷擾”“網絡侵權行為”“遺體捐獻”等熱點話題作出迴應。明確規定AI換臉、偽造聲音是侵犯肖像和權聲音權的行為,並且還明確要求基因編輯等新技術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人格權法的單獨成編,是我國民法典最大的創新,凸顯了我國民事立法以人為本、高度重視人權保障的基本理念。

5、婚姻家庭編。第五編婚姻家庭編的基礎是婚姻法和收養法,一共5章、79條,主要內容包括:結婚和離婚怎麼實施、具有什麼樣的效力;明確了家庭成員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同時完善了收養制度。這一編最大亮點就是引入離婚冷靜期制度 ,這個制度我們在後面會做詳細的介紹。

6、繼承編。繼承編一共4章45條,是7編中內容相對較少的部分。在繼承法基礎上,完善了繼承製度。主要進步體現在:一是擴大了法定繼承人範圍,侄子侄女外甥和外甥女可代位繼承;二是擴大了遺產範圍,包括社交賬號、遊戲裝備等虛擬財產和網絡財產;三是增加了遺囑形式,比如打印、錄像等;四是增加了遺產管理人制度以及相關的規則。這一編的核心思路和最大的初心就是尊重被繼承人的意志。

7、侵權責任編。第七編侵權責任編一共10章95條,對侵權行為作出了詳細規制。前三章是關於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定,對民事權利的保護具有普適性。後面幾章則規定了各種特殊的侵權責任類型,包括常見的產品責任、交通事故責任、醫療損害責任、動物致損責任、建築物致損責任等。這一編的亮點也很多,比如確立了“自甘風險”規則和“自助行為”制度,加強了對生態環境和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些規範在保障民事權利的同時,也起到了規範民眾行為的作用。

8、附則。最後一部分是“附則”,明確了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施行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和民法總則等9部單行民事法律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將同步廢止。這七編又可以分為三個板塊:第一板塊是總則編,規定了有關民事權利的共通性規則,統領各編。第二板塊是第二編到第六編,這五編規定了各種具體民事權利。第三板塊是侵權責任編,規定的是權利受到侵害後的法律救濟。可見,民法典是沿着“權利通則——權利內容——權利救濟”的邏輯展開的,是以權利為中心構建起來的。

(二)民法典的鮮明特色。這一塊保留來了原來思路,依總書記提出的三個特色作為作為主線,把民法典的重點內容和亮點串起來詳細地講解相關法條,在對講稿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的同時,更新了不少案例,尤其是增加了各地公佈的的“第一案”。

1、首先從中國特色來看,我們的民法典充分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本質特徵和人民的主體地位。集中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立法思想、結構安排和制度設計三個方面論述的。二是為公權力劃定了界限。三是將習慣規定為民法的法源,對於民間習慣的認可與尊重,從本質上來講這就是對人民的尊重。四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裏從落實平等原則、保護英烈人格權益、免除見義勇為的後顧之憂和促進家庭和睦,4個方面展開論述的。

2、實踐特色就是在強調,我們的民法典要來源於社會實踐,迴應實踐所提出的現實問題,並且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就要求民法典必須針對社會的痛點和難點,給出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迴應。這裏呢,列舉了具體的5個體現加以佐證,分別是完善公平責任原則、賦予了私力救濟權、解決了高空拋物痛點、增設了居住權制度,最後一個是明確了權利不得濫用原則。(1月4日報道的廣東第一案就是一個小孩從35樓扔下來一瓶礦泉水,落在一個老人旁邊,但是活生生把他嚇摔倒了,導致粉碎性骨折。法院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判決被告賠償各項費用,共計9萬多。)除此之外,的實踐特色體現在幾乎所有民事實踐活動,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所以説,民法典並不僅僅只是權利宣言,更是民事活動的基本準則。

3、時代特色體現在民法典針對時代發展的需要,做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的規定。比如針對網絡時代的特點,加強了對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明確將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納入民事權利保護範圍,確立了電子合同的相關規則,完善了網絡侵權責任的規定,這些都是網絡時代才會有的法律現象。再比如針對科技的進步,規定了不得“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同時加強了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還比如確立了生態修復義務,融入生態文明的理念,再有就是確立了自甘風險規則。(北京的第一案,就是用這個規則處理的。説的是兩個人打羽毛球,比賽當中,其中一個人的眼睛被羽毛球擊傷,由此發生糾紛,二人對簿公堂。法院認為,原告自願參加比賽,應該清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對方也沒有明顯的過錯,認定為自甘風險,駁回全部訴訟請求。)除此之外,還針對器官捐獻、“標題黨”、知識產權等新問題進行了規範。總之,民法典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變化,體現了時代特徵,還解決了現實問題。所以總書記才會説民法典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

四、凝心聚力,抓好民法典的貫徹落實。這一部分講的是如何貫徹落實民法典。這一塊的內容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還是從提高法治意識、領導幹部帶頭學法、堅持依法行政、堅持公正司法,4個方面展開的,目前這部分的講稿還在進一步完善之中。以上就是本專題所有的調整和更新內容,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標籤: 講稿 民法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g3d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