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雲南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禮儀(精品多篇)

雲南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禮儀(精品多篇)

雲南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禮儀(精品多篇)

特色習俗 篇一

“雞米禮”

雲南大理地區的白族流行“雞米禮”的風俗。雞米禮分雞米單禮和約米雙禮兩種。單禮為一隻公雞和一罈米酒;雙禮為兩面三刀只大公雞,一罈米酒,一罈谷種。這是嫡親或姻親之間在出生、結婚、蓋房時互送的禮品。

“趕擺黃燜雞”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傣族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法,即姑娘把黃燜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假如買者恰好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着雞,拎着凳子到樹林裏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

“阿巴多”

“阿巴多”是生活在雲南紅河地區的哈尼族青年互相表示愛慕,體現智慧、比賽烹調技術的酒節。多在農閒舉行,由村裏的小夥聯合邀請鄰村的姑娘參加,人數對等,一般二十人左右。宴會在一間大屋舉行,男女相約配對入席,菜餚豐盛,必有一隻煮公雞。彼此敬酒對歌,相依相伴,直到天明。臨別時小夥要給相好者送糯米飯和肉,並約好下次聚會的日期。

“ 殺雞祭鬼”

景頗族歷史上有殺雞祭鬼的習俗,“鬼雞”就是供祭獻鬼後,景頗族人將煮熟的雞晾涼後撕碎,在野外佐以剁碎的姜、蒜、緬芫荽、檸檬葉等相關配料,配入鹽、味精、醬油等調料製成。為了能常常吃到這道美味,聰明的景頗族人將“鬼雞”端上了飯桌,並作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餚。

“ 雞骨卜”

彝族把雞奉為神鳥,作為溝通人神之間、天人之間的橋樑,把雞頭、雞嘴、雞腿骨作為卜卦的重要參照物,認為雞是最靈驗的禽鳥,可預知未來。

彝族每舉行一種祭祀,取米一升,升上置一雞蛋,亦有於身旁系一雛雞者,其最重要之卜法,即為雞骨卜。

彝族婚喪嫁娶,走親串戚,節慶盛典、起房蓋屋都少不了雞,並用雞進行占卜,也把雞視為神鳥,能預知未來,有雞骨卜、雞蛋卜、雞頭卜、雞舌卜等。彝人認為命運與鳥有關。

民俗活動 篇二

1、對歌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青年傳統的戀愛方式,也是節日的慶賀方式。

如苗族的“遊方”、瑤族的“唱風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趕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調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對歌交流感情,尋覓情侶,選擇配偶的方法和途徑。

2、哭婚是壯、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風俗,一般在婚禮前幾天或婚禮當天進行,由新娘的母親及家屬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現新娘對少女時代生活逝離的悲傷、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對家人離別的眷戀,也有對婚姻不滿的控訴。

3、搶親。在雲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頗、瑤等民族都有搶婚習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戀愛婚姻受到阻攔的情況下發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許,由男方繳約夥伴佯作搶親或約夥伴搶走暗中選好的姑娘,姑娘即使願意,也必須佯作反抗。

4、丟包。每年潑水節時,傣族男女青年身着節日盛裝,相對排成兩行,女方把花包擲向中意的小夥,如果男方有意,就裝作不接花包,愉快認輸,把禮物贈給姑娘,雙雙離場去傾訴衷腸。丟包時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動。

5、阿夏婚。雲南寧蒗摩梭人舊時婚俗,“阿夏”系摩梭語,為“朋友”之意,男女雙方不稱夫妻而稱“阿夏”,只要男女雙方情投意合,交換信物之後即可偶居。

6、剽牛慶豐收。獨龍族慶豐收的祭祀節日。每年秋季選擇一天作為慶豐收日,剽牛儀式在村寨廣場舉行,由家族族長主持,將牛拴在廣場的木柱上。

由一位青年婦女把一串珠璉掛到牛角上,經過短暫的儀式後,由一位姑娘將麻織物披到牛背上,最後由一位父母雙全的男青年將鋒利的竹矛剽入牛心臟,眾人歡躍而上,開膛割肉。隨後人們歡呼跳躍,跳起歡樂的鍋莊舞,共慶佳節。

風俗習慣 篇三

白族

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待客交友的基本禮儀。擅長製作的美食有乳扇、生皮、雕梅等。最盛大的民族節日是“三月街”。

尼族

主要分佈在元江和瀾滄江之間,服飾以黑為美,各地區有差異。哈尼族是一個與音樂歌舞為伴的民族,擅長各類樂器、舞蹈、民歌。比較有特色的民居是“蘑菇房”,另外哈尼族非常善於利用梯田種植水稻,他們的精神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艱苦的自然條件下,千年不變的辛苦勞作,改造者大地山川的面貌,可以説有哈尼族的地方就有梯田。

傣族

很多學者常將傣族分為水傣、旱(漢)傣、花(腰)傣,其實這是錯誤的,傣族只有一個種族,只是因居住地不同,服飾和生活--慣稍有差異而已。

傣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因此為成年的男童都要到出家受沙彌戒,三、五年後可還俗,未出家者將會被視為未成年或者沒教養。

傈僳(lisu)族

主要居住在怒江一帶,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説。

傈僳族還是一個非常重恩情的民族,傳統節日“刀杆節”相傳是為了紀念一位對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漢族英雄,傈僳族人把這位英雄獻身的忌日定位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並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徵儀式,表達願赴湯蹈火相報的感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dek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