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秋情思的散文【多篇】

中秋情思的散文【多篇】

中秋情思的散文【多篇】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一

又到一年中秋節,看着那輪皎潔的圓月,心頭縈繞着萬千思緒,翻騰不息。

回想起小時候,每年中秋節的夜晚,母親都會早早地做好晚飯,飯後,父母會帶着我們五姐妹,圍坐在一張桌旁,一邊賞月,一邊講着有關月亮、有關嫦娥的故事。有時,父親還會拉着二胡,饒有興趣地為我們五姐妹所唱的《彩雲追月》伴奏。母親這時多半會微笑着坐在桌旁,帶着特滿足的神情,看着我們父女在自娛自樂。

那時,村裏還沒有用上照明電,同村的夥伴們,晚上都愛來我們家玩。我想,他們一定是陶醉在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了。小時候,每年的中秋節,都是那麼的美好,那麼讓人懷念。

等我們幾姐妹各自成家後,幾乎每年的中秋節,都會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買上月餅和水果不約而同地帶着兒女回到孃家,熱熱鬧鬧地陪父母一起過中秋佳節。記得女兒兩、三歲大的時候,特別喜歡唱歌,父親經常會用口琴和二胡為女兒伴奏,有一年,還饒有興致地教侄女和女兒他們幾個學唱《爺爺為我打月餅》,在中秋節的晚上,父親拉起他心愛的二胡給幾個孩子伴奏,爺孫幾個一起為全家獻唱助興。一邊賞月,一邊開展我們家的慶祝活動,孩子們十分開心,父母的臉上樂開了花,我們也感到特別快樂。

那時,我們一來擔心家裏人多會累着父母,二來怕孩子多,聚在一起太吵太鬧,於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就由姐夫提出,下一年開始,以後每年中秋節由我們幾姐妹輪流回家陪父母過節,以免父母太累。父母聽完後,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暗淡了下去,母親忙連聲不迭地説:“不累!不累!過節人多才熱鬧,再説每年也就是過節時,我們一大家子人才能整整齊齊地聚在一起,平時哪能聚在一起呢?況且,一年下來也就屈指可數的幾個節日才能一家團圓……”母親説着説着,眼眶都有點濕潤了,大家連忙一起承諾:“來年還是會帶着孩子們回家陪父母過中秋節。”之後,再也沒人敢提這個話題了。

只是,好景不長,才過了幾年,我們相繼外出廣東務工,差不多有十幾年都沒能聚在一起陪父母過中秋節,每年只在中秋節那天打電話給父母説聲“節日快樂!”父母只能聽到我們通過電話線傳遞的節日問候,卻不能享受兒孫繞膝的怡然之樂。

我帶兒子回到老家的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有回家陪父母過中秋節,大妹一家有時候也會回家陪父母過節,雖説陪父母過節的人也不算少了,但家裏在外的親人佔多數,就算有我們陪着父母,依然很難看到父母的臉上綻放出亦如從前的那種喜悦神情。因為,父母想要的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節,在父母的心裏,這個家少了誰不在家過節那都是不完美的。

這兩年,二姐夫婦已回到老家,前不久,夫和小妹也已回老家了,小妹夫也準備回家了,而女兒和大外甥都在長沙工作,距家也不遠,今年,我們這一大家有望團聚在中秋月圓之夜。前兩天説起這事,母親特別的開心。父母一年一年的老了,家裏的人口增加了很多,但一家人齊聚一起的時日卻是極少的,每次過節,母親都會念叨,“今年,誰誰誰又沒在家過節。”

隨着日月的輪迴交替,父母日漸蒼老,每逢節日就愈發的想要兒女陪伴在他們身邊,特別喜歡那種熱鬧的節日氣氛縈繞在他們身畔。仔細算算,我們能與父母一起過的中秋節也不會很多了,真希望這個中秋節,母親不會再念叨“誰誰誰又沒在家過中秋節……”親人們,趕緊回家過中秋節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願每家每户,都能人月兩團圓。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二

歲月的腳步,穿透了生命的痕跡,春去春回,花開花落,轉眼,又是一箇中秋

秋天,因落葉凋零而蕭條,秋天,也因豐收而喜悦,秋天是美好的,卻也有着幾分淒涼。

中秋之夜,是親人團圓歡聚的時刻,全家人做在院中的大樹下,品着各種口味的月餅,聽着蟲鳴,共賞那輪明亮完美的圓月,這是多麼温馨的時刻。

然而,對於遠離家鄉,在外求學的我們,在這一刻只能對月成影,以影為伴,舉目思親。泛着一種孤獨的寂寞感,心酸油然而起。雖然,我們在此讀書,離家並不遠,卻依然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儘管有“好男兒志在四方”的雄厚氣魄,可又有誰能拋開親情,在這佳節之夜獨自開心呢?

雨,散落着天空的惆悵;夜,寄寓着大地的情思。躺在牀上,看着窗外的大雨將街火迷失。雨簾撩開我的記憶,腦海中浮現出一張張熟悉的臉孔,不止有家人,還有那些曾經“患難與共,同甘共苦”友。今夜,他們又在哪裏?是否都與家人歡聚在一起?

靜靜地看着窗外;聽着淅瀝的雨聲,腦海慢慢變成了空白,陷入了沉思。

三年高中生活,漫長而短暫,時間在不經意間就從身邊溜走。要怎麼樣度過三年的學習生活呢?想起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話:“生命是寶貴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所以我想:只要曾經奮鬥過,追求過,也就無悔了。

思索着,雨聲小了,街靜了。

眼睛濕潤了,眨着眨着,呼吸平靜了。

雲散了,星亮了,温馨的祝福插上了翅膀,藉着星輝,輕輕飛進親人的夢中--中秋節快樂。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一年中秋明月夜。推窗遠望,遼闊的藍藍天幕上,一輪皓月當空,銀輝一瀉千里。房屋、田地、樹木、村莊都好像籠罩上了一層朦朧的輕紗,寧靜清幽,若隱若現。秋蟲呢喃,宛轉悠揚,一唱一和,琴瑟和鳴……

每年中秋節,母親總是準備好一條新鮮的大鮁魚,斬頭去尾做紅燒魚,留下中段做鮁魚水餃。俗話説得好,好吃不如餃子。餃子一直都是我喜歡的美食,更何況是我們膠東的鮁魚水餃。每年的中秋,我和姐姐無論再遠再忙都要回家和母親一起包鮁魚餃子。我負責和麪,取出兩瓢麪粉,打雞蛋於碗中,加入適量的水調勻後慢慢倒入面盆,邊倒便和麪,直到麪粉成為柔軟的一個麪糰,蓋上保鮮膜醒着。

此時母親用刀從尾部開始,直直向前把魚剖開,取出中間及兩邊的魚刺,然後用刀慢慢刮下魚肉,姐姐將五花肉和魚肉剁成肉糜,一同放入早已準備好的小盆中,加入適量的本地名牌正宗海水鹽、極鮮的醬油料酒、自家的花生油、温水泡過的花椒水,然後用筷子用力不停地順一個方向攪拌,水的多少非常關鍵,多了魚的鮮香減淡,少了餃子就不會鮮嫩。一直到肉餡非常粘濕為止,然後將韭菜切成碎末放入盆中輕輕攪勻,牛奶一樣白白的餡中點綴着點點新綠,爽心悦目,而此時麪糰也醒得差不多了,取出來放到面板上揉麪,反覆揉和直到麪糰細膩光滑勁道為止。

手起刀落切下一塊麪團,搓成一個細長條,刀切劑或者用手扯按扁,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姐姐和母親負責包餃子,餃子快要包好了,我就取柴生火,一會大鍋中的水開了,熱氣升騰,母親把包好的兩大蓋水餃慢慢倒入翻滾的開水中,用勺子輕輕地推幾下防止餃子粘鍋,然後蓋上鍋蓋,開鍋後打開鍋蓋,向沸騰的鍋中均勻地灑上冷水,然後蓋上鍋蓋繼續旺火煮,點兩次冷水鍋開後,餃子就煮好了,大鍋內沸騰的水面上浮滿了肩並肩的餃子,看着鍋中沸騰的水餃,我的心思也沸騰了,一鍋鮁魚水餃飽含着母親濃濃的深情愛意啊!

母親麻利地取大盤撈出,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桌,晶瑩剔透薄如蟬翼的外皮泛着點點綠意,盤旋繚繞的熱氣中,圓滾滾白白胖胖的大餡餃子鮮香四溢,我情不自禁地大吸幾口氣,和姐姐一樣按耐不住自己急切的心情,每人拿起一個餃子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魚鮮肉香,在脣齒間久久縈繞。那鮮鮮的湯汁順着嘴角往下流,瞬間流淌到全身的'每個細胞,回味無窮。一家人圍着飯桌和和美美地吃着團圓飯,其樂融融。

餃子象徵着團團圓圓,也由於餃子狀似元寶,因此也寓意着滾滾財源的祝福。在我們膠東半島不僅逢年過節必包餃子,隨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即便普通平常的日子,老百姓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餃子這道美味佳餚。每年中秋節端起餃子碗時,我總會想到爺爺,想到爺爺每年中秋吃完餃子總是感歎“下次吃餃子要等到立冬了”,年紀幼小的我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小孩嘴饞,難道爺爺也這樣心急?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明白了爺爺這話語的含義。

早年的爺爺帶着兩個伯父、父親、姑姑在大連安家落户,兩伯父均在大連結婚成家。隨着年齡的增長,爺爺的故鄉情結越來越濃,終於帶着尚未成年的父親和姑姑回到了老家,剛回來的時候全家身無立錐之地,爺爺辛辛苦苦地蓋房子,每天早起晚歸勞動掙工分養活一家老小。姑姑後來嫁給了威海的姑父,又由於單位工作調動去了西安,因為在離家很遠的小鎮讀高中,也由於那時的交通信息都不發達,我沒有見到爺爺最後一面,如今,父親二伯父和姑父也先後離去,從此天人永隔,留下我心中永遠的痛。

月是故鄉明,情是故鄉濃。遠在他鄉的伯父、伯母、姑姑您們都好嗎?願皎潔的月光捎去我遠隔千里的真摯祝福與問候: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四

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起源於中國,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

相傳在遠古時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併成為帝王,可是他愈來愈暴戾,多番施行惡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從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藥,只要吃了不死藥,就能長生不老。嫦娥知道後為拯救蒼生免受后羿永遠的統治,就把不死藥全部吞下,然後變成了仙女,往月宮飛去。百姓們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漸形成了中秋節賞月的風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快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閤家團圓,那當然然也少不了必備的月餅,月餅在我心中象徵着團圓和美滿,現在月餅可以説是五花八門,形狀各異,為的就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可是這樣的月餅真的好吃嗎,我説不,其實重要的不是月餅的味道,重要的是跟誰在一起吃,敢問有幾個做子女的能在中秋月圓之夜能陪父母吃月餅賞月呢?倘若中秋不能跟父母相聚團圓,就算你吃到再美味的月餅,心裏也不是滋味吧?

説到這裏讓我情不自禁讓我想到了小時候候的中秋節,我家住在農村,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只有逢年過節我才能吃頓豐盛的飯菜,所以父親清早就到街上買菜,當然也少不了月餅,中午做了一桌的豐盛午餐,讓我們大吃一頓,晚上全家人就做坐在桌子一圈邊吃月餅賞月,月到中秋分在明,全家在一起談笑風生,交織成一片燦爛記憶,現在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父母一天天老去,我也漸漸的長大懂事,直到踏入社會,因為工作的原因每逢中秋都無法與父母相聚,我才深深體會到了獨自在異鄉的內心孤獨,和父母的期盼,童年那種無與倫比感覺不會再有了,只能在夜深人靜之時黯然沉思。“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用王維的詩句描寫我此刻的心情真是恰到好處。

俗話説“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説一過中秋一年也就快過去啦,每月一過十五,這個月也就很快過完了。是啊,中秋節馬上就來臨啦,年關也將緊隨着而至。這不僅令人歎惜時光飛逝,也讓人不覺就回憶起往事來。想想,自己已經有好幾個中秋節沒有在家過了。每到中秋節,除了快遞些月餅之類的東西回家和打個電話向家人問候一聲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憶了。記憶中在家過節的情景也在這時變得清晰起來。

我不知道我怎會有如此的感慨,是我長大懂事了?還是每個人都如此?昔日中秋的歡聲笑語,談笑風生,現在都變成了多愁善感,如果時光可以重來,我情願一直都生活在童年裏,永遠也不要長大,因為只有這樣,我才有更多的時間跟家人團聚。

都説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着我們,直到永遠。

父母年紀大了,他們對子女別無所求,只希望在他她有生之年,能多陪陪他,讓他們安享晚年,就是最大的欣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到那時後悔也晚矣!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五

小時候,中秋是孩子們翹首期盼的節日。濃濃的月餅香,西瓜、葡萄甜以及父母含笑慈愛撫摸孩子頭髮的温情一幕,讓童年的記憶充滿了鳥語花香的芬芳。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享受到美味的大餐,平日忙碌辛苦的父母,停下腳步,將深情的目光投向孩子,那樣的中秋節日無疑是孩子們的樂園。晚上的“盛宴”,食物一字碼開,激發着孩子們的味蕾。月亮悄悄爬上院落的高牆,灑下銀白的光,皎潔明亮。遠處,還有孩子們的歡歌,空中的蟬鳴,合着家人的盈盈笑語,一切都那麼詩情畫意。

求學離家千里,中秋是淡淡的思念與鄉愁。每逢佳節倍思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圓人缺,望着一輪明月,我的思緒飄向了遠方。爸爸媽媽,弟弟妹妹,你們還好嗎?吃着香甜的月餅,也一定想我了吧?情長水濃,比不過親情依戀。再美的月光,多飽的圓月,沒了家人團圓樂,也少了完滿和美意。常常,我咬着月餅,情思綿綿無限延伸。故鄉的月,故鄉的人,永遠攜刻在我的記憶裏。

忘不了18歲的春天,親愛的父親在冰冷的地下與我們陰陽兩隔。那年的中秋,我一人走在校園裏,月光的清輝靜靜灑在我身上,內心充滿了悲哀。想小時候父母單位分八塊月餅,四個孩子都搶着要。有一年中秋,母親帶弟弟妹妹回老家,父親將單位分的月餅都給了我。我欣喜若狂,揹着月餅上學校,創下了一天吃八塊月餅的最高記錄。我記得晚上,父親慈愛地看着我吃月餅,憐惜地説,慢點慢點,沒人跟你搶。而我自私的只顧自己,都沒想到硬塞給父親一塊。

沒有父親的中秋節,總有淡淡的愁雲揮之不去。月圓人不圓,人世間最大悲哀。

工作了,成家了,有孩子了,中秋的含義更意味着大圓圓。無論山高水長,總想着這一天,與家人團聚歡顏。有一段時間,父母與公婆在同一城市,兩邊都盼着我們回去,誰也不願自己的家人冷清孤寂。我和老公常為此愁悶,不知感情的天平將傾向哪一邊?為了公平,一天跑兩家,在一個城裏來回穿梭。兩頓豪華盛宴,吃的肚溜圓。

如今,我的孩子長大了,也開始離家千里。中秋那天,我遙望着皎潔的明月,思念悠悠,牽掛着異鄉的孩子。月月年年,中秋情意深。從古至今,毫無改變。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六

守望一株蓮的心事,獨倚闌珊,輕輕地吟唱着,月缺是畫,月圓是詩。月亮是我們永恆守望的家園。

今夕何年,今夕何夕,所有的思念都給了月亮,所有的柔情蜜意都破門而出。

月上枝頭的相約,讓千年的守候牽手長久,滿月盈杯,對影邀月,誰的豪情還在夜風中獨吟。

誰低眉彈弄情思綿綿的絕唱?

誰的眼神流露這麼美好的回憶?

誰幸福如花的思念,在今夜演繹着生命的聚散離合?

在一輪月亮的暗示下,我們叩開門扉和詩歌一起誕生在婉約旖旎的夜晚。清涼如水般的月光傾瀉在思念的扉頁,照亮着萬家燈火的團圓。

我站在無眠的窗下,翩躚於天涯彼岸的守望,相守與母親的牽掛,心底是一片温柔與感動。一雙深情的雙眼,在枝頭濕漉漉的擱淺。

幾多期盼,幾多柔情,天涯咫尺的情感,亦如濃濃夜色裏脈脈含情的守望。溢滿內心的相思,被一輪皎潔的圓月一語道破。

親近一首優美的詩歌,久違了的清香,遺落下語言的碎片,成為我美好的懷想和病根。而此時回家的腳步正被一壺思鄉的烈酒死死糾纏。

我的思念與一輪最圓的月亮最先取得默契。素箋輕展,情潤筆端,隨手一闋就能吟醉,輕攜一曲悠古暈染生命的縮影。前世今生的聚散離合一寫就是千年,長長短短的俳句刻滿纏綿的字句感懷的軟語。

八月十五的內容被包裝在一盒精美的月餅裏,在詩歌的引誘下,走進語言與精神構築的情感領地。緩步於唐風宋詞,淺唱在雅韻情深的箏弦。

一縷青絲盈繞指尖,撫琴一曲,高山流水,所有的情感詩人都醉倒在一輪圓月下,顫抖的手竟握不住一句簡短的祝語,意味深長的雙眸中分明有灼熱的淚花閃動。

八月十五的夜晚,一盒月餅只為這輪圓月展露甜蜜的芳香。

一杯濁酒,袒露你我今夜的心事,娉婷曼妙的華姿,竟能應和古典的韻律。

而那掛滿風鈴的門楣,可否是你丟棄多年的牽掛?

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古今吟唱。

一種高貴典雅的意象,雅俗共賞。

一輪圓月千里之外的思念。

一箋照亮千古的詞曲填滿思鄉之愁。

你腸胃裏攪動的詩句,是瞳眸裏眺望家園的萬般柔情。

你是一個千年的存在,一闕永遠淺唱的詞曲,天上人間;你的温柔刺穿我多情的胸膛;你的陰晴圓缺,分解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今夜月光皎潔,而思念依舊。

永懷一段思念的心情,是月亮對我們的情有獨鍾。

今夜月光盈盈,相思綿綿。瑟瑟秋風亦如情人的眼波拍打着我無眠的額頭。生命的門扉,因為有月圓之夜的相伴就幸福無比。

蘇公的那一闋清詞把你打扮的美輪美奐,在萬千的仰望中,只一杯酒,樓台醉了,月亮媚了,也美了你我久違的心情。

美麗千年,風情萬種,脈脈情深的眸子,誰讓你矚望於梨花帶雨的回首,凋落空濛不再啟脣,不再企守,也不再落淚。

於月光嫵媚的八月中,我悄然迴歸最初的柴門。

時隔多年,我年輕的憂思能否保持唐朝時最初的美麗嗎?

西樓之上,又有誰能梳理我月缺月圓的心事。

想家的人在一回回的旅途中。一杯杯濁酒中,一輪輪圓月下,獨守一份憔悴的思念。

想家的人平安的將家門叩響。

月圓的時候,一曲高歌歡騰的世界。

一聲温馨的祝福點亮了心境。

一盞漁燈温暖了孤獨的心靈。

這是生命中最圓滿的嚮往,也是生命中最亮麗的風景。

花謝花開,經過峯迴路轉,越過千山萬水。

當面對思念的家園,當舉手叩響門扉之際,我們的心靈都敞開着,我們的心中都有一輪皎潔的圓月。

從月缺走進月圓,從思念走進思念。

千里之外的過客,用比月亮更動人的歌謠照亮漫長的路途。杯盞空懸的知音是我今生的唯一。

誰能及希望於你始終如一的誓言呢?唯有朗朗明月與我共同守候這千年的問候。

生命的門扉,因為有月圓之夜的相伴就幸福無比。

今夜我的詩歌已盛滿祝福,直逼月亮的家園。勿須精美的文字,頌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濃濃的夜色瀰漫着詩歌亮麗的風采,等待佳節的祝福烙滿我的骨骼和血液,這聲音和美而動聽。

在美麗的月光下,我們寫下優美的詩篇,寫下千秋的祝福。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七

中秋節那天,買了一盒華美月餅。精緻的包裝盒上印着三個淡雅的大字:“真情月”。看着那幾個大字,心裏不由微微一痛。因為在我心裏,一直珍藏着一輪“感恩月”。每到中秋夜,它會冉冉升起,高懸在我的星空,將滿滿的思念傾灑到遠方那遙遠的鄉村。

小時候,因家裏經濟拮据,每到中秋節,母親總會自已動手做月餅給我們吃。母親做的月餅基本上都是素菜餡的,但因調料放得適量,味道卻也極好。做月餅也和做饅頭一樣,要先發面。再將發酵好的麪糰加入適量的麪粉和水,再揉,揉到光滑細膩即可。再搓成長條狀,用刀切成一個一個的小塊。用擀麪杖擀開,不需要太薄,再將淮備好的月餅餡包在月餅裏。再放進印有花鳥紋飾做月餅的專用模具裏,用力一壓,一個有着精美圖案的月餅基本上就做成了。

做月餅時的每個步驟,都是母親自己操作的﹐她怕我們幾個孩子毛手毛腳給幫倒忙。已成型的月餅,便可以放在鍋裏翻轉烘烤了。只待它漸漸由素色變得蕉黃,便可出鍋。月餅放在鍋裏烘烤時,火候特別重要。火小了,裏面的餡不易熟,火大了﹐月餅便會燒糊。那時家家户户燒得都是柴草火,火候很難控制。但母親卻每次都能將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待到出鍋時,月餅一個個黃燦燦,脆酥酥。和如今烤箱裏烤出來的沒什麼區別。在餅香的誘惑下,我和弟妹們也早已迫不及待地拿上一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若是碰上天氣晴朗的中秋夜,我們便會搬上幾個凳子﹐坐在院子裏邊吃月餅邊賞月。每當此時,總會有涼爽的風從田野那頭吹來,它們掠過沉甸甸的穀穗,拂過飄香的果園,從大地深處給夜晚的鄉村帶來豐收的芬芳氣息。這時若抬頭仰望,定會看見深藍的夜空中那輪明朗圓潤的大玉盤。除了偶爾的秋蟲低唱聲﹐在幾片黃葉的悄然飄零裏﹐一切都是那樣寧靜祥和。整個村莊彷彿也已沉醉在溶溶的月色裏。

母親則會用盤子端上幾個月餅﹐去院子裏敬月亮。若有蘋果,梨等其它水果,也要裝上一盤。母親先是在面朝月亮的方向點上幾柱香,等裊裊的清香升起後,便畢敬畢恭的對月亮進行膜拜。邊拜嘴裏邊唸唸有詞,一般都是説:月亮,你一年到頭在天上為我們帶來光明,辛苦了﹗下來吃點月餅吧。然後就在每個月餅上掰一點,撒在月光下。整個過程是那麼自然﹐氣氛卻也有幾份蕭穆。祈禱的話語那麼真誠,那麼樸素。沒有企圖,沒有索取,沒有雜念。有的只是深深的敬仰,沉沉的熱愛。

在那些已遠去了的刀耕火種的年代裏,月亮一直是勞動人民心中的美神。人們崇拜它,敬重它,拿象徵着幸福和團圓的月餅祭拜它,也是希望它和它的皎潔能給塵世的人們帶來平安和吉祥。這個習俗,一直在我們家鄉世代相傳。真得很難想象,在漫長的歲月長河裏,先祖們是對月亮有着怎樣的情深,才能使敬月亮這項祭祀世世代代的流傳下來。祖輩們對大自然的這種深厚的熱愛,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勞動人民,才能使它流傳至今。

離家多年,每次回家,看到村裏到處散落的破磚爛瓦,四處蔓延着的凌亂雜草,心總會隱隱做痛。我知道,曾經的村莊已在記憶中漸漸蕭條了。也不知如今每年的中秋節,母親和鄉親們是否還會敬月亮,對月神進行膜拜。“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昔日粗獷深情的老歌﹐卻也透出些許抹不掉的蒼涼。那些曾對大自然的仰慕與虔誠都去了哪裏?是被歲月抖落了,還是被時光帶走了,沒有人知道。真的希望這些曾世代相傳的民俗,以及先輩們曾對大自然厚重無邊的摯愛,能在我們的手中,能繼續發揚和傳承下去﹐而不用擔心是否會遺失和消亡在滄桑的煙波裏

後來身在異鄉,每年中秋,就再也沒有吃過母親做的月餅。每每看到大街小巷鋪天蓋地的月餅,總會起遠在家鄉的白髮母親和她做的月餅。鄉愁也總不期而至﹐如雨後春筍般瘋長。那一個個樣式簡樸口味純正的月餅,曾凝聚了多少我們對幸福的期盼,對美好的嚮往。這也是多年來,我對母親做的月餅念念不忘的主要原因。吃月餅時那暖暖的温馨,濃濃的親情,拜月亮時那深深的虔誠,無聲的莊嚴,多年來總在心頭飄蕩,夢裏縈繞。也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漂泊的日子。

古人道“父母在,不遠遊”,而常年身在異鄉的我,卻無法在已跨進六旬門檻的母親身邊盡孝。每每想起,總有無限悲涼。想母親在青絲染白髮的暮年,還得為子女牽腸掛肚,心裏不是滋味。真恨不能多替她承擔一些命運的重荷和塵世的悽風苦雨。太多的思念,無盡的牽掛,也只能叮囑在漢中工作的妹妹代我回家看望母親。每想到此,心裏的愧疚總在不停的泛濫。

人生若還有能温暖到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不外乎兩處:一處為童年,一處為故鄉。童年是生命的始發點,故鄉則是夢想的放飛地。當它倆心手相牽,在我們腦海裏浮現時﹐我們的心底﹐總會浮現出温情的鏡頭,憐憫的眼神,讓人落淚的老歌。

又是一年中秋時,濃濃相思寄何處?看那明月圓潤如玉,看那月華溶溶如水。真恨不得插上思念的翅膀飛回故鄉,來到母親身旁。吃她做的月餅,和她一起敬月亮。多想依偎在她身旁,訴盡心中情,靜賞天上月。有時想想,在那些充滿艱辛遍佈苦難的歲月裏,母親為了將我們從嗷嗷待哺的嬰孩養大成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這一切在我身為人母后,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如今走在路上,若遇到和母親年齡相仿頭髮花白的老人,總會不由自主的多看幾眼,我的目光裏有敬佩,尊重,更多的是深深的疼惜。

每年中秋的明月,都已成為我心中的“感恩月”。它總在時時提醒我,要學會感謝,要懂得感慁。不管是在為事業忙碌打拼﹐還是在為生活匆忙奔波,一定要記得遠方那已被稱為“留守老人”的父母。正是他們,在蒼老的暮年,在孤寂的家園,還在為我們守候着心靈深處的那爐暖﹐那個家。也唯有他們每天都能平安健康,我們的世界才會安然,我們的靈魄才有所依託。

每年中秋節﹐在“感恩月”如銀似水的月光裏,總會有我連綿不斷的祝福和祈禱:願人人常存感恩心﹗願天下所有父母都安康!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八

中秋,一個美至極致的日子,一個讓人由生詩情的日子 。

浩渺蒼穹,一輪明月,盈盈清輝,投落人間,她曾圓過多少思親的夢, 她曾滋潤多少枯渴的情,她曾慰籍多少牽繫的心…… 她,遠遠地美着,大而圓滿,朗朗生輝;她,默默地掛着,專而無語,孤傲冷清。有如冰雪中的紅梅,高高地居於最美之所在,若即若離,難以觸摸。她就這樣與我們保持着那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距離,讓我們藉着那一寸寸朦朧的想象和思念而温暖。 這樣的月啊,撩起了多少人的心事, 炎黃子孫流淌的血脈裏,或為故土,或為故人,或為那一段段揮灑不去的往事而對這輪明月魂牽夢縈,寄予了更多懷想、更多迷惘,更多離愁別緒。 沐着月光,想起了那個關於嫦娥、吳剛、月桂和玉兔的千年不老傳説。明月啊,你可知否一個少年曾經的悠悠心事麼?廣寒宮外的那棵桂樹其實早已根植在許多人的心中了。又是一年中秋月,人間桂花紛飛落,蒼穹一月的盈盈清輝裏,飄落了滿空寂靜柔美的馨香! 沐着月光,想起了可愛的家鄉人過中秋的萬般景緻。

當涼涼秋風趕跑喧夏的浮躁,當五穀歸倉帶來豐收的喜悦,人們的心情也隨着秋日天高雲淡風清的薰陶之後漸趨寧靜平和。中秋的腳步緩緩走來,月光柔柔地灑向大地上的一切生靈,灑向那星星點點温馨瀰漫的萬家燈火,樹林、田野、村落如夢一般安詳。親人們圍聚在小桌旁,就着土地的芳香,嘗月光一地。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顏色呢? 沐着月光,想起了那些意藴動人的詠月古詩。繪景塗色、神韻極佳、讀來妙趣橫生的就有“天上月一輪,水中月一雙”、“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共説三潭同一月,誰知一月映三潭”、“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秋月亦是有靈性的,詩有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嫦娥思塵三百六,淚羨人間又團圓”……細細想來,真有幾多感慨:人生如朝露,我們是沒有理由不珍惜生命中的每一輪圓月的。 又一暮然回首,中秋月又將悄悄地爬上這片明淨的夜空。

抬頭仰望星天,月光清朗無邊,天空高邈深邃。持一壺老酒,掬一杯相思,讓這份獨有的綿長情懷亙古下去吧!相隔遙遠的人啊,今夜我們分享的是同一輪明月!

中秋情思的散文 篇九

又是一年中秋至,我在陽台上看月亮,卻見烏雲滿天,只有那一塊遮住月亮的雲朵,透着月兒的光。

曾幾何時,我似乎很少去注意八月十五的月亮,陰晴圓缺,本就是大自然的規律。那時家裏有個圓,那時我心裏也有個圓,很圓很圓的圓。那時候的我從來不懂得去擔心,這個圓會有缺損的一天。就算有那一天,那也應該是許多許多年以後,我很理所當然地以為。

婚後的第一個中秋節,我和他在孃家門口吃着豆芽餡的月餅,一邊抬頭看天,不由地問:怎麼十五了反而看不到月亮?母親笑嘻嘻地湊過來,輕輕摸我鼓起的肚皮,説:月亮在這兒呢,多麼圓!

於是,當我肚皮上的月亮瓜熟蒂落,我也成了母親。從此我心裏的月亮更圓了,我依舊不曾去注意天上的那一輪月兒。

只是三年前那個中秋前夕的夜晚,我在窗台下忙碌,抬頭看見一輪圓月,心裏想:看來今年十五的月亮應該會很圓的了,好多天沒看到爸媽了,十五快到了,忙完手裏這件事該去看看他們了。

而那個八月十五到來的時候,我卻跪倒在母親的遺照前,止不住眼裏的淚,也止不住心裏的血。母親呀,這到底是為什麼?我見到你的最後一面在十多天前,我聽到你説的最後一句話在十多天前。那天我經過家門,匆匆進去,迎面見着你,你説:又老睡不着,睜眼到天亮。我説:藥有堅持吃嗎?藥一定要堅持吃下去!然後我就又匆匆而出。我以為,再過些天空閒了就去看你,跟你説説話。心裏雖惦記着你,卻總是安慰自己:過些天就去,過些天吧!你卻突然地橫空離去,帶走了家裏的那個圓,留給我的是一輩子的愧疚。

總以為還有時間,時間卻狠狠地懲罰了我。

總以為我是愛母親的,母親去了,我卻發現自己是那麼不可原諒。

空氣裏飄來馬路邊上手工餅店烤月餅的香味,打開的電腦上,QQ羣裏的好友也正在熱烈地討論各地月餅的特色,而在另一些網頁上,各種各樣的災難新聞卻依然讓人心情沉重。

死亡是這樣的勢不可擋,每天每時每刻都在以摧枯拉朽之勢毀滅着人間一個個的圓。在大自然的淫威面前,生命本就不堪一擊。而人類卻還要自釀災禍,用別人的健康、生命換取個人的利益,滿足一己之慾。每天做着損人利己的事,卻心安理得地以為死亡與自己無關,結局自然是害人亦害己。

每天接踵而至的災難新聞已經多得讓人心趨於麻木,卻依然有敏感的神經被刺痛着;特別是在這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死神彷彿就跟在我們背後,一不小心就會被擄了去。

所以我們總是説:活着就好,還活着就是萬幸的事情。

那年中秋節的早晨,我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羣裏,一邊選購菜蔬,一邊看着身邊的人們。他們或者吆喝着買賣,或者大聲地討價還價……我在一個個小商販臉上,一個個買菜人的臉上,仍然讀到了期待,讀到了希望,讀到了對生活的熱情。很多時候,我就喜歡在這樣熙熙攘攘的人羣裏慢慢走着,看着,空氣裏充雜着菜肉的氣味,魚的腥味,鴨屎雞屎的臭味,水面店的油爆葱香味……連同忙碌的人們身上的汗味,都讓我感受到最強烈的生存的氣息。他們在活着,我在活着。還活着的人在活着。

迎面遇到一個熟人,他也剛失去了母親。他正在跟一個婦人説話,那個婦人手臂上有一道至少10釐米長的褐紅色的傷疤。我一邊跟他打招呼,一邊忍不住去看那道傷疤,心裏竟有隱隱的痛。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家家都有個難圓的夢。每個人的心裏都或多或少地有着這樣的傷那樣的疤。這就是人生!人生苦短,人生苦痛,所以當我們看到佛説“人生一切皆苦時”,便有了深深的共鳴。然而也因為苦痛,所以我們更應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

所以不管如何,我還是願意努力去營造快樂的氣氛,家的氣氛。人生中,總有些圓已經破損,永遠無法彌補。人生,總是無法圓滿。也許,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老同學阿碧仔曾經教我唱的那首《水調歌頭》的曲調我至今記得,從昨晚起就一直在耳邊迴響。就是白天走在路上,擠在市場裏,我仍不斷地在心裏哼唱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有些悽傷的調子,然而真的很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z1g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