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多篇】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多篇】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多篇】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 篇一

一、適量飲水是預防傳染病的關鍵

不管喜不喜歡飲水都要養成飲水的習慣,因為飲水可以滋養身體,這樣就易減少鼻粘膜出現損害,從而有效的防治病毒的入侵。另外,適量飲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排出體內的多餘毒素,起到淨化身體的作用。

二、每天應該飲用多少水

過多飲水及過少飲水對身體健康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建議大家每天飲水的量控制在2000-3000毫升。

三、春季飲食要合理

春季飲食要合理,不可暴飲暴食或者吃一頓少一頓的,這樣不但不利於身體營養成分的攝取,而且對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加也是非常不利的,免疫力一旦下降就會使疾病入侵身體。

四、春季應該食用哪些食物

春季飲食最好多食用些含有維生素較多的蔬菜水果,一週食用2-3次的肉類,只有合理的'飲食才能在為身體補益的同時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五、做好個人衞生科預防傳染病

傳染病的傳播主要與個人衞生較差有關,只有個人衞生達到標準才能使人體健康。平時最好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且手部要保持乾燥。另外,少用手接觸口鼻,因為手上細菌較多,易導致細菌通過口鼻而導致身體被細菌侵蝕。

六、增強免疫力可預防傳染病

傳染病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人體免疫低下導致的,想要預防傳染病,則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是非常關鍵的,而增強抵抗力的方法有多種,可以飲食、可以運動。

七、運動如何增強免疫力

運動可與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使機體正常的運作,這樣利於體內有害物質的排出從而使人體健康。另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這樣利於血液新生好的細胞從而應對外界入侵的病毒,從而起到預防疾病的功效。

傳染病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哪一種疾病,想要預防自身患上這種疾病,則要做到上文中講解的幾點。對於上文中的幾點觀點是大家要認識到得,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保健身體而預防傳染病入侵身體的作用,不可小瞧這些注意事項哦!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 篇二

多通風: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燻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飛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和排泄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衞生。

常喝水:特別在氣候乾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泄,淨化體內環境。

補充營養: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抵抗力。

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煙、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鍊:適當增加户外活動,因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對我們的呼吸系統也是一個很有益的鍛鍊。

注意生活規律:保證睡眠充足。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加強個人衞生和個人防護: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髒手觸摸臉、眼、口等部位。出門在外要儘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避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並報告給相關部門,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即耽誤了自己,又可能影響他人。

預防接種:及時給適齡人羣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許多呼吸道傳染病。

避免去往人羣集中的地方:人羣集中地場所空氣質量差、通風不夠,而且人羣集中的地方存在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儘量避免去往人羣集中的地方。

春季流行的疾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症狀:有發熱、全身痠痛、咽痛、咳嗽等症狀。

易感人羣:人羣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後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髮生變異,可引起反覆感染髮病。

預防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已被國際醫學界公認是防範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於流感病毒變異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類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老年人、兒童儘量少去人羣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凡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接觸後90%以上均會發病,1-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病人的眼結膜、鼻、口、咽等處的分泌物(如眼淚、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狀:麻疹的潛伏期為10-11天,開始時症狀像感冒,但同時出現眼紅、眼皮發腫、流淚、怕光、打噴嚏、咳嗽等更嚴重的症狀。第4天起從耳朵後面開始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內皮疹遍及全身,隨後疹退,脱屑。其他症狀也逐漸消退。

易感人羣:人羣普遍易感,多見於嬰幼兒,但近年來由於麻疹疫苗的廣泛接種,發病年齡有後移趨勢。

預防措施:儘量減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是預防麻疹的關鍵。做好保健工作,按時接種麻疹疫苗,室內空氣流通,流行季節少到公共場所,鍛鍊身體,增強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國小最容易發生和流行。雖然水痘屬於急性的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温和,不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症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後,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慾下降等前期症狀,繼而出現有特徵性的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乾枯結痂,持續一週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軀幹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羣:人羣普遍易感。常見於2-10歲的兒童,一次發病可終身獲得較高的免疫力。

預防措施: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流行期間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經常開窗通風等也很重要。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風疹的患兒,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帶有病毒,主要經空氣飛沫傳播,一年四季均可傳染得病,以冬春季為多。風疹病毒還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感染本病,可導致胎兒畸形。

主要症狀:以低熱、上呼吸道輕度炎症、全身散佈紅色斑丘疹及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徵,若孕婦在妊娠早期感染風疹可能導致胎兒先天畸形。

易感人羣:好發於1-5歲兒童,育齡婦女;成人偶見感染。

預防措施:風疹的預防與麻疹、水痘等出疹性的傳染病不同,其對象不僅僅是兒童,同時還應當包括育齡婦女。預防風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種風疹疫苗。在春季風疹高發期,儘量少帶兒童到人羣密集的。場所,如商場、影院等地,避免與風疹病人接觸。孕婦尤要當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兒。保持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通,增加户外活動,加強體育鍛煉,講究個人衞生。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於兒童。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症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症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併發症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易感人羣:多見於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後可獲終生免疫。

預防措施: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接種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大多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感染。

主要症狀:最初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多數病人無明顯症狀,隨後病人突然寒戰,高熱體温可達40℃,頭痛、嘔吐反覆發作,早期皮膚上可見出血點或淤斑, 1-2日內發展為腦膜炎,高熱持續不退,頭痛劇烈,頻繁的嘔吐,伴有驚厥,甚至出現昏迷。

易感人羣:人羣普遍易感。兒童發病率高。

預防措施:免疫接種是預防流腦的主要措施,接種對象為1-15週歲兒童。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併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羣: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後一般不發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預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損害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傳播途徑:禽流感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病毒隨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屍體的血液,器官組織、飲水和環境以及衣物、種蛋等傳播,造成環境污染,亦可經過消化道和皮膚傷口而感染。

主要症狀:人禽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7天,出現早期症狀與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發熱、流涕、咽痛、咳嗽等,體温可達39℃以上,伴有全身痠痛,有些病人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結膜炎等。

易感人羣:任何年齡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來説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羣。

預防措施: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飯前便後、接觸禽類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飲食衞生,不喝生水,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搞好廚房衞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結核病

結核病過去俗稱“癆病”,是由結核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的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

傳播途徑:活動期的排菌(也就是痰塗片陽性或者痰培養陽性)肺結核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主要症狀: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後低熱、夜間盜汗、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女性有月經紊亂等症狀。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結核桿菌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可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消瘦、腹瀉與便祕交替,還可有血尿、膿尿、脾大、貧血以及婦科疾病的症狀等。

易感人羣:人羣普遍易感,但是與肺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羣;機體對結核菌抵抗力較弱的人羣,如幼兒、老年人、營養不良、塵(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陽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羣體是重點人羣。

預防措施: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強鍛鍊,保證充足的營養。對於嬰幼兒應按時接種卡介苗,以獲得免疫力。其次,應注意房間通風,避免與已確診的傳染性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再次,應積極、有效地治療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誘發結核病的基礎疾病。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 篇三

1.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調節居室微小氣候,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

2.接種疫苗。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等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這些傳染病可通過接種相應疫苗進行有效預防。

3.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是預防春季傳染病的關鍵。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衞生,不要堆放垃圾。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衞生紙掩蓋,用過的衞生紙不要隨地亂仍,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衞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春天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起來,正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機,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鍛鍊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體質增強。在鍛鍊的時候,必須注意氣候變化,要避開晨霧風沙,要合理安排運動量,進行自我監護身體狀況等,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5.生活有規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規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無論學習或其他活動使身體勞累過度,必然導致抵禦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細節要注意。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若驟減衣服,極易降低人體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體極易侵入。必須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切不可一下子減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飲食,飲食上不宜太過辛辣,太過則助火氣,也不宜過食油膩。要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煙、不喝酒,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等。

7.切莫諱疾忌醫。由於春季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症狀,應儘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如有傳染病的情況,應立刻採取隔離措施,以免範圍擴大。

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

又稱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音啞和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狀。天氣變化時,應注意防寒保暖,多進行户外活動,應經常加強身體鍛鍊。

注意事項

飲食宜清淡,多飲水。

肺炎

肺炎會引起咳嗽、呼吸短促、發燒、呼吸頻率加快中的一種或是全部症狀。一旦寶寶的感冒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時,尤其是身體虛弱的寶寶容易從感冒發展為肺炎。

注意事項

如果孩子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儘量讓他與其他孩子隔離,避免傳染;室內經常通風;保護孩子不會受到被動吸煙的危害;如有可能,讓孩子注射預防肺炎的疫苗,也是預防寶寶得肺炎的一種有效途徑。

腮腺炎

本病多發生於5-10歲的兒童,它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發熱、腮腺腫痛、食慾下降等,一般潛伏期為2-3周,應對病人進行隔離,消腫一週後,就不會傳染了。

注意事項

1、發現腮腺炎應立即隔離,卧牀休息。飲食宜軟、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檸檬汁,果汁,可樂等碳酸飲料)。因為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導致局部疼痛加劇。

2、多飲開水,保持口腔清潔。

流腦

全稱流行性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冬末春初,其病情發展極快,症狀為出現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頸項強直等狀態。

注意事項

1、及時給兒童接種流腦疫苗。

2、增強衞生意識,注意自我保健,搞好環境衞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紅眼病

醫學上稱為急性結膜炎,春季發病率較高。感染紅眼病後幾小時內就可發病。初起眼發癢,有異物感,怕光,流淚,結膜充血,眼瞼紅腫。

注意事項

1、注意個人衞生,尤其是要改掉亂揉眼睛的習慣。

2、避免接觸結膜炎患者。

3、孩子得了紅眼病後,不要用熱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損傷他的眼角膜。

4、不要擅自給孩子滴眼藥水,因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俗稱“出疹子”。首先表現為發熱、兩眼發紅、流淚、怕光,發病後3-4天身體逐漸出現紅色斑丘疹。先出現在耳後,逐漸蔓延到臉部、胸部、腹部、手和腳;2-5天皮疹出齊,這時症狀最重;再過5天皮疹消退,症狀減輕。

注意事項

孩子得了麻疹如無併發症應在家中隔離,注意病兒的皮膚、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潔。如果孩子皮疹加重,或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如出現嗜睡、精神差、拒食、面色不好等),要及時去醫院複診。

水痘

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孩子感染到水痘病毒之後,會先有十天到二十天不等的潛伏期才會發病。在孩子出疹子的前一兩天,會有一些類似感冒的前驅症狀,接下來會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24小時後水皰變渾濁,易破潰,然後從中心幹縮,迅速結痂。

注意事項

關於水痘病人的治療,一般抵抗力正常的孩子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家長要注意:

1、避免直接的陽光照射,因為陽光照射會使皮疹加劇,讓寶寶不舒服。

2、鼓勵寶寶獨自安靜玩耍,並儘量避開那些還沒有出過水痘的人。

3、將指甲剪短:有助於防止抓傷,引發感染。

4、出水痘期間如果寶寶出現噁心、頭痛、嘔吐、高燒3天以上不退等症狀,應馬上送往醫院檢查。

猩紅熱

高發於冬末春初的急性發疹性的傳染病,表現症狀:

輕型——發熱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現皮疹脱屑或併發腎炎後才知道患了猩紅熱。

中毒型——病勢發展迅速,突然高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常有驚厥、昏迷、嘔吐、煩躁不安,有時可迅速出現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點。

膿毒型——較中毒型症狀更重,患兒有高熱、煩躁不安,咽峽炎加重等症狀,但此類患兒現已極少見。

注意事項

一般卧牀休息,供給充分營養和水分,症狀嚴重的寶寶可輸液,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藥物。出疹期間,要加強皮膚護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膚,若寶寶因皮疹常感瘙癢,可塗抹藥水以止癢。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幼兒常發的一種疾病。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徵。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慾減退、不適並常伴咽痛。發熱1-2天后出現口腔潰瘍,開始為紅色小皰疹,然後常變為潰瘍。口腔皰疹常見於舌、牙齦和口腔頰粘膜。1-2天后可見皮膚斑丘疹,有些為皰疹,皮疹不癢,常見於手掌和足底,也可見於臀部。

注意事項

發現孩子有手足口病,一要到醫院診治,並按醫生的囑咐服藥,並卧牀休息。注意:

1、對於患病寶貝,一定要從發病開始隔離7-10天,以免傳染其他孩子。

2、雖然手足口症類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癒,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要細心呵護,注意預防隔離,以防擴散流行。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 篇四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1、常喝水

氣候乾燥時,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泄,淨化體內環境。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2、注意日常飲食

合理安排飲食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均衡地搭配蛋白質、糖分、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各種有助於增強體質的營養素,還可以多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因為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飲食一定要規律,不可暴飲暴食。另外,還要注意多飲水,因為上火後更容易招致病毒侵襲。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3、保持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春季天氣乍暖還寒,人體的陰陽平衡容易出現紊亂,會出現頭暈、頭脹、乏力、嗜睡等,最好每天保證7至8個小時以上睡眠。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4、注意個人衞生

勤洗手、保持手部的衞生十分重要,平時還應儘量避免用手接觸眼睛、口鼻等。另外,洗手時不要簡單地在水龍頭下面衝一衝,而要用肥皂來認真清洗,時間也要儘可能長一些。另一個是外出時注意戴口罩。對衣物和被褥等必須勤洗勤曬。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5、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

春天,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正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機,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鮮空氣,同時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6、洗手後再與孩子親熱

在手足口病等一些傳染性疾病的預防上,成人更要做好自己的個人衞生,回家後換身衣服、洗洗手後再與孩子親熱。孩子進食時,不要讓孩子邊玩邊吃、不要邊吹邊喂、更不要將食物咬碎嚼爛吐出再餵給孩子。此外,成人不要給孩子進食不乾淨食物和水,定期給孩子的玩具、餐具消毒,換尿布後要洗乾淨手並處理好孩子的大小便等。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7、要注意多通風

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另外,也可用食醋燻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8、少去人多的公共場合

平時的活動場所儘量選擇露天或是空氣流通的地方,避免到密閉的環境中逗留,少去人多的公共場合。流感流行期間應儘量少乘坐飛機、空調火車或是空調大巴,少去有中央空調的大酒店或大商場。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9、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不吸煙,少食辛辣的食物,可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以保護自然免疫功能,增強消滅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10、注意接種流感疫苗

專家建議年老、體弱、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個月-3歲的兒童每年都應該接種。值得提醒的是,流感疫苗並不是接種一次就可以一勞永逸,而是每年都需要接種。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 篇五

常見的春季傳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又叫流感,是因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春季傳染病中傳染率最高的。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以空氣飛沫為主要途徑,因此在人羣中感染的機率較高。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也叫流腦,傳染性較強。它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腦傳染性較強,只要是帶菌者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兒童最容易感染。流腦發病初期流鼻涕、咳嗽、頭痛、發熱等現象級易被錯判為感冒。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通常患病後就具有持久的`免疫力,二次復發極為少見。麻疹是也是通過病人的呼吸道飛沫來傳染的。該病症0.5歲至5歲幼兒發病率最高,對於又打過麻疹疫苗者且未得過麻疹的人具有傳染性。

4.水痘

水痘是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傳染性疾病,水痘的表現是發熱,並出現紅色斑丘疹。該病症的傳染的媒介有空氣、水、飲食、接觸、生物媒介等。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及措施

當我們明白了上述常見的春季傳染疾病後,我們可以遵循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者、切斷傳播途徑的原則來預防春季傳染病。

接種疫苗,免受感染

對於年幼的兒童或者抵抗力差的人,可以到婦幼保健所或者是當地疾控中心接種某些疫苗,使身體產生病毒抗體,避免病毒感染。

開窗通風,遠離人員密集區

春天裏要注意空氣來流通,可以通過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對於教室、會議室等人員聚集的場合尤其要注意。此外不要到貿市場、個體飲食店、遊藝活動室等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去。

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

通過合理膳食,增加營養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糖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食品來攝入足夠的維生素並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

加強鍛鍊,提高體質

除了通過飲食調理補充營養外,也要加強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可以到郊外、户外慢跑、做操、打拳等,呼吸新鮮空氣、筋骨舒展、強身健體。當然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合理休息,做到生活有規律,千萬不要過度疲勞,以免免疫能力下降,適得其反。

注意個人衞生,養成良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飯前便後勤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動清水徹底清洗乾淨(不用不乾淨的毛巾擦手),不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潔的食物,不生吃海鮮肉類食品;一旦出現發熱等病症及時就醫。

適當消毒,遠離傳染源。

避免接觸傳染病人,不去傳染病流行的地區;如果要去到醫院則最好戴上口罩,回家後要及時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對於家中有已感染的病人則要對其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進行消毒,如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在日光下晾曬衣被通過紫外線進行殺菌。

春季傳染病雖多,只要做到四個早: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的感染。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 篇六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的急性的傳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其中以冬春季為多。水痘傳染性極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染,亦可因接觸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嬰幼兒多見,集體兒童亦為易感人羣,託 兒所、幼兒園、國小校等容易發生局部暴發流行。

水痘的平均潛伏期14—21天,多為15一17天。易感者接觸病人後約90%會傳染髮病,病初症狀較輕,可出現微熱,全身不適。發熱的同時或1—2日後,軀幹皮膚、粘膜分批出現和迅速發展為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臟器,還可併發皮膚感染、肺炎、腦炎等。本病一般預後良好,極少數人出現嚴重併發症。部分病人恢復後體內可潛伏病毒,成年後某些誘因可引起復發成為帶狀皰疹。

主要預防措施:

1.加強水痘防病宣傳,教育和培養學生良好衞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以免傳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節學校的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整潔,空氣流通。

3.學校每天晨檢,發現水痘患者應及時報告,隔離傳染源,患病學生必須在家隔離治療,待結痂乾燥後方能復學(自發病起21天左右)。

4.對易感兒童接種水痘疫苗,接種疫苗後15天產生抗體,30天時抗體水平達到高峯,抗體陽轉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二、流感

(一)什麼是流感 ?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經空氣、飛沫傳播,人羣普遍易感。

(二)流感的症狀有哪些 ?

臨牀表現為發熱;頭痛、渾身痠疼無力;怕冷;多伴有呼吸系統的症狀,比如流鼻涕和乾咳。

流感也可能引起腹瀉和嘔吐。流感還能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繼發細菌性肺炎或原發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或者體質虛弱者患流感後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

(三)流感的潛伏期有什麼特點?

流感的潛伏期為 1-4 天,平均為2 天。成人流感發病前一天和發病後一週左右都可以傳染,兒童流感傳染性更強,最長髮病後10天仍有傳染性。

(四)流感的傳染源有哪些 ?

流感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自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3天內傳染性最強,輕型患者在傳播上有重要意義,隱性感染者排病毒的數量較少而時間短,故傳染意義不大。

(五)流感是怎樣傳播的 ?

流感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流感病毒存在於患者或隱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過説話、咳嗽和打噴囔等方式噴出飛沫,散佈在空氣中,被易感人羣吸入到呼吸道里,則侵入其上皮細胞中,使其壞死、脱落,引起發病。另外流感還可以通過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傳播。

(六)流感的併發症有哪些?

流感併發症有肺炎、支氣管炎、心肌炎、心包炎,老年人等高危人羣可因流感引起嚴重併發症而入院,甚至死亡。

(七)預防流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安全有效的方法,對某些容易因流感而出現併發症 的人尤為有效。藥物金剛炕膠鹽酸鹽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易產生耐藥性,一般僅用於治療。此外,還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包括:

1、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2、勤洗手 ,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 , 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 ( 如打噴嚷後 ) 應立即洗手。

3、打噴囔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 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 以免傳染他人。

4、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 避免過度疲勞。

5、每天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在流感高發期, 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己必須外出時,最好戴上口罩。

(八)得了流感後有藥物治療嗎?

沒有特效藥, 主要靠對症治療。病人早卧牀休息, 多飲水、增加營養。 給予易消化飲食, 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潔衞生, 防止繼發感染。

(九)流感和感冒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俗稱“傷風”,屬於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由各種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流感則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從典型症狀看,流感起病急,伴發熱(多以高熱為主,常達39℃)、頭痛、全身痠痛、疲乏等症狀, 全身中毒症狀顯著(可影響正常工作), 也可伴發咳嗽、流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狀。流感主要經空氣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傳播,傳染性強,一旦有病例出現, 常迅速傳播。感冒的症狀沒有流感嚴重, 但比較多樣化, 以呼吸道卡他症狀為主, 如噴嚷、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一般患者少有高熱, 全身症狀不顯著。

(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與流感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一般只發生在禽類動物中的流感病毒偶然感染了人類而引起的疾病,而流感是人類中常見的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由於同屬一大類病毒,因此所引發的臨牀表現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人流感病毒長期存在人間,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接觸傳播。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通過人與禽類動物及其排泄物接觸而感染。從流行特徵上,人流感的流行相對較快,通常從大城市開始流行,在人員密集的地區易造成大流行。從臨牀表現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上呼吸道症狀比流感輕,但下呼吸道較早、較嚴重,病死率也較高。

(十一)我國流感的高發季節是什麼?

我國流感的流行有一定的地域和時間特點,北方流行多發生在冬春季,南方則有冬季和夏季兩個流行高峯。

三、流行性腮腺炎

此病為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以腮腺腫脹帶有疼痛感為其特徵,多數患者有發燒和輕度全身不適感。少數病人腦膜、肝、心、胰腺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此病潛伏期一般平均為18天,多數患者先發現耳下部腮腺腫大,也有的患者先出現發燒、身體不適、食慾不振,過數小時或2天后發現腮腺腫大,2~3天達高峯,腫脹部位有疼痛,開口咀嚼時更明顯,頰內腮腺管口可見紅腫,腫脹可持續 4~5天,以後逐漸減退,整個病程約7~12天。

預防措施:

患者必須隔離,直至腫脹完全消退後一個星期方可解除。腮腺炎患者需卧牀休息,吃流質食物,可用硼砂溶液漱口,發燒高者可吃退燒藥,嘔吐重、不能進食者,可採取輸液治療,採用中藥療法主要以清熱解毒為主,也可用中藥西制的方法制成腮腺炎注射液,肌肉注射,局部冷熱敷均可減輕疼痛,患處敷上如意金黃散效果較好。

四、手足口病

1、何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小兒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2、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

該病發病前一般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多數患兒突然起病,發熱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疼等症狀。在患兒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現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由於口腔潰瘍會伴有疼痛,患兒往往會流涎、拒食,皮疹通常會在一週內自行消退,同時體温也會下降。多數預後良好,不留後遺症。

極少數患兒患手足口病後會伴有較為嚴重的合併症,如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弛緩性麻痺、心肌炎等,這類患兒大多持續高熱,病情發展迅速,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多在發病後3-5天內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嚴重併發症,並可引起死亡。

3、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羣中傳播的?

人羣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於自身免疫機能的完善,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該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羣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牀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4、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目前該病尚無特殊的預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發生。

①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等,要飲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完全加熱後再食用。

②家長要經常對孩子居住的房間進行通風換氣,儘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③注意孩子營養的合理搭配,還要讓孩子休息好,適當曬曬太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④家長要注意家庭室內外的清潔衞生,家庭成員的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曝曬。家禽、家畜要圈養,避免人、畜混住一處,尤其要減少兒童與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觸。

五、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發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約90%發生在6個月至5歲的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小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末春初為多。臨牀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結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為特徵;傳染性極強,在人羣密集的國小及幼兒園容易發生流行。

麻疹病毒存在於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通常要直接與患者接觸才被感染,通過第三者或衣物間接傳染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出疹前後5天內為本病的傳染期。沒有患過麻疹的,不論男女老幼皆易受到傳染。6個月以下的小兒從母體獲得免疫力可暫不受傳染。如果母親沒有患過麻疹,新生兒也能發病。患病後大多能獲得終身免疫,個別人可能兩次患麻疹。

麻疹潛伏期一般在8~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6天,接受過免疫注射者可延長至3~4周。起病有發熱、咳嗽、流涕、打噴嚏、咽喉痛、眼結膜充血、流淚、怕光、眼瞼浮腫、精神不振、煩燥啼哭、食慾減退,有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易與上呼吸道感染混淆。至第2、3天口腔粘膜充血、粗糙。在頰粘膜出現如針尖大小的灰白色小點,周圍繞以紅暈,有時在齒齦及脣粘膜上也有發現,醫學上稱為“麻疹粘膜斑”,是診斷麻疹最早而可靠的依據。

麻疹患者一般第4天出現鮮紅色或玫瑰色的細小斑丘疹,皮疹先在耳後、頸部、髮際出現,逐漸由上而下蔓延到前額、面部、軀幹四肢、手掌及足底。皮疹可相互融合成片,壓之褪色,疹間皮膚正常。皮疹2~5天出全,在出疹時體温上升可達40℃左右,中毒症狀加重,精神委靡、咳嗽加重、兩眼紅腫、聲音嘶啞,有時出現腹瀉。肺部呼吸音增粗、頸淋巴結和肝脾腫大。隨着體温逐漸恢復,皮疹依出疹順序消退,附有糠秕樣細屑並留下淺褐色色素沉着。民間歸納為三齊、四透、五退、七淨。

麻疹患者如果治療、護理不當,易出現併發症,較常見的有麻疹喉炎、肺炎、腦炎、中耳炎、角膜炎、消化不良、營養不良等,其中麻疹肺炎若再合併心力衰竭、敗血症、腹瀉引起脱水和酸中毒等情況,不及時救治,會發生生命危險

由於計劃免疫的開展,目前相當一部分麻疹患者的臨牀表現變得不十分典型,易與風疹、幼兒急診、病毒疹、蕁麻疹以及水痘、濕疹、猩紅熱、藥物疹等混淆,應注意鑑別診斷。

麻疹的預防主要有:

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離患者。麻疹傳染力強,在流行期間,醫療防疫部門應組織醫務人員對患者定期進行家庭訪視,做到“病人不出門,醫藥送上門”,直到出疹後5天。託兒所、幼兒園要設置臨時隔離室對患者進行隔離。對接觸者應進行隔離觀察2~3周;如無症狀,才能回班活動。麻疹患者停留過的房間應開門窗通風20~30分鐘。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後應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動20分鐘後再接近易感者。

③麻疹流行期間儘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④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不挑剔食物,多喝開水。

⑤自動免疫:8個月以上未患過麻疹者均應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後12天左右可產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較輕。

⑥被動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間,對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年幼、體弱易感者,在接觸患者5天以內,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可能免於患病或減輕病情。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之後的症狀與禽類表現出的禽流感症狀有所不同。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流感中心研究員郭元吉介紹,人感染禽流感的症狀與人流感症狀極為相似,在臨牀識別上有相當的難度。患者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有噁心、腹痛、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還有一些病人會併發眼結膜炎,患者的體温大多持續在39攝氏度以上。病情發展後,一些患者會出現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有胸腔積液。少數患者病情可能惡化,發展成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肺出血、胸腔積液、腎衰竭、敗血症休克等多種併發症而死亡。郭元吉説,由於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已經出現並顯現出很高的死亡率,近年國際上已將禽流感視為人類新出現的一種急性的傳染病,並列為國際反生物恐怖內容之一。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預防:

首先是不與活禽接觸。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存活很久,在禽的糞便中能夠存活105天,在羽毛中間能存活18天,所以接觸病禽的人感染的機會要大得多。專家建議:要養成接觸禽類、禽蛋和生冷禽類製品後勤洗手的習慣,用洗手液和清水徹底洗淨雙手,兒童尤其應該避免與活禽接觸。

由於禽流感病毒對燒鹼、醛類、氧化劑類、氯製劑類、雙季胺鹽類等普通消毒劑都敏感,所以平時對工作、生活的環境要經常消毒;保持地面、天花板、傢俱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不便清洗的地毯;養鳥者更要加強對鴿舍鳥籠的消毒。另外,高温及紫外線都可以消滅禽流感病毒,60攝氏度下10分鐘、100攝氏度下1分鐘以及長時間日照均可殺死禽流感病毒,所以,應保持室內有充分的通風和日照。

目前還沒有可用於人類的禽流感疫苗,加上冬春季節又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所以人們應當加強鍛鍊,多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時注意個人衞生,儘量少去空氣不流通場所,打噴嚏或咳嗽時最好掩住口鼻。一旦發生原因不明的肺炎,必須進行禽流感排查。

專家還特別強調要改變採購和飲食習慣,要到正規的賣場和商業網點採購經檢疫過的包裝好的禽肉,在目前這段時間裏不要自行宰殺禽類。吃雞肉、鵝肉、鴨肉等禽肉時一定要煮熟後食用,在廚房中務必將生熟分開。不熟的動物血液製品不要吃。

此外,羽絨服、鴨絨被等是不會傳染禽流感的。因為羽絨製品通常經過消毒、高温等多個環節處理,病毒存活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太可能對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但最好不買小商販提供的廉價羽絨製品。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材料 篇七

隨着春風的臨近,各種春季的傳染病也不顧人們的厭惡與否,在人們的稍不提防中,不邀而至,為了辨清它們的醜惡面目,現將它們的罪惡表現及預防和治療的簡單方法介紹如下:

一、肺結核:

絕大多數是由呼吸道傳播。主要體質素弱者多易感染,多呈慢性過程,結核桿菌低抗力較強,在乾燥痰中能存活6-8個月,對濕性敏感,60℃經半小時或者煮沸5分鐘,即可殺死。屬於依靠飛沫傳播的疾病,是前幾年明顯減少而近年又呈增多趨勢的疾病。

預防肺結核主要通過養成良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不與患者親密接觸,積極地預防接種長介疫苗。而治療原則是:早期、聯合、規律、足量、全程。

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2003年初爆發的一種主要通過近距離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它是傳染性強、病情較重、進展快、危害大的新型傳染病。臨牀表現為:1、潛伏期一般1-10天,多數患者4-5天發病。起病急,多以發熱為首發症狀,體温一般 >38℃,偶有微寒,可伴有頭疼、肌肉痠痛、乏力、腹瀉;常無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可有咳嗽、多為幹痰、少痰,偶有血絲痰;可有胸悶,嚴重者出現呼吸加速氣促及明顯呼吸窘迫。但少許患者不以發熱為首發症狀,尤其近期有手術史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早期WBC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晚合併細菌感染者可有WBC↑,部分血小板↓,多數肝功異常。部分患者可有心肌酶↑,白蛋白↓。少數有低氧血癥和呼吸性鹼中毒。X線以顯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呈網狀改變,部分患者進展迅速,呈大片狀陰影,常為多時或雙側改變,陰影吸收散漫。肺部陰影與症狀體徵可不一致。若檢查結果陰性,1-2天后應予複查。高分辨力CT(HR—CT)能早期發現病變。

預防和處理,疫點消毒處理及時,及公眾的健康教育,因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尚未明確,但傳染性和致病力強,報告時限應比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疫情報告,如若發現非典病例後,城鎮於6小時內,農村於12小時內,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處理時採取分診類別及相應處理的方式。

三、腮腺炎

主要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致,它主要通過飛沫或唾液污染食具或玩具傳播。學齡兒童為易感者。潛伏期2-3周,引起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若無膈並感染,病程1-2周可自愈。青春期感染者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等併發症。

處理方法:多飲開水,服抗病毒的藥物及休息,並絕對隔離病人。

四、AIDS(艾滋病)。

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患者血清HIV陽性,同時伴有發熱、咽炎、淋巴結腫大等自限症狀(急性期)。該期約持續1-2周後進入感染的無症狀潛伏期,此時外?血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檢測不到。但隨着感染的時間的延長,HIV重新開始大量複製並贊成免疫系統的進行性損傷,逐漸發展到持續性全身性淋巴結腫大,AIDS相關綜合症,最後發展成為AIDS。

預防和處理。基於AIDS主要通過1、同性或異性性行為;2、輸入帶HIV的血液和血製品及靜脈藥癮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針頭等;3、母嬰傳播等形式傳播情況,制定措施,採取1、讓人們認識到AIDS的傳染方式 及其嚴懲危害,杜絕吸毒和性濫交;2、建立HIV感染的監測系統;3、加強國境檢疫;4、對供血者進行HIV抗體檢查。目前治療HIV主要是:1、加強對HIV疫苗的研究;2、加強抗病毒治療。

五、腸道傳染病。

是高校內最易發生的傳染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發熱、裏急後重等症狀。是通過接觸,由口傳播,故個人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同時學校把好食品的衞生。處理主要抗菌、補液治療。

六、禽流感。

禽流感是近二年發生的傳染性病毒性疾病,據專家意見,只發還有動物疫情發生,就會有禽流感的存在,國際專家預測,禽流感可能會大流行。目前做法是:1、加強監管,儘早發現傳染病,儘早進行疫情監測。我國禽流感人感染者處於高散發、高病死的態勢。這是規模禽類免疫使人間疫情高度散發;而高病死率則與處於遊行早期的病死率低,兩者相差一倍左右,隨着疫情擴散,病死率下降。2、與病人的免疫有關係。3、與患者是否得到及時治療有關係。

目前處理禽流感的主要措施:1、加強禽類防疫。2、提高自身免疫抵抗力。3、對患禽流感疫區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的方案。

早春

小心呼吸道疾病

冬春呼吸道疾病高發,各醫院病人人滿為患。以下就如何嚴防呼吸道疾病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人個防護。注意冷暖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對年老體弱或有慢性氣管炎、哮喘、或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更應少去人羣聚集的公共場所,要接種預防流感的疫苗,天氣寒冷或大霧等情況時,處出應戴口罩。

第二、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在辦公室、家居、公共場所要隨時通風,尤其在學校或醫院發現有感冒病人時更應使空氣流通,防止大面積傳播。

第三、戒煙。不但在公共場所要戒煙,在家庭、辦公室、學校都要戒煙。因為吸煙對個人呼吸道有損傷,易患流感,被動吸煙者受害更大,吸入的煙濃度商於吸煙者。特別是在當今世界及國內禽流感商發階段,更應戒煙,防止呼吸道傳播。

第四、合理飲食,多飲水,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中醫認為內熱易引起處感風寒,易患流感。

總之,有流感表現的病人要及時早到醫院診治,做到早診斷,早隔離治療,早預防,防止流感流行,更把禽流感殺死在萌芽狀態。

洗手:最有效的“疫苗”

冬春交替之際,是傳染殶的好發季節。堅持良好的日常衞生習慣,保持手和肌膚的`清潔,清除並抑制存在於人體表面的病原體,不失為一種最有效的“疫苗”。

長期以來,傳染病是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有害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環境中的各種污染物以及氣候的變化,隨時有可能削弱人體的抵抗力。肌膚是人體暴露在環境中的第一道防線,要體質健康狀態,就要首先保證肌膚健康。從一定意義上來説,要想有效控制傳染病,特別是控制通過手傳播的傳染病(如痢疾、肝炎、流感和寄生蟲病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

第一、正確洗手三要求。

A、用流動的水衝手,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濕。

B、用並不能肥皂、洗手液或舒膚佳香皂均勻塗抹在手掌、手背、手指、指縫上,反覆搓揉,然後用流動的水將肥皂沫全部沖洗乾淨。

C、每次洗手時間不少於30秒。

第二、洗手四注意。

A、將指甲、指尖、指關節等部位的污垢洗淨。

B、將戴戒指的部位洗淨。

C、隨時清洗水龍頭。

D、洗手後用乾淨的個人專用手巾,手絹或一次性消毒紙巾擦手,以防二次污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zwn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