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國歷史傳統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中國歷史傳統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中國歷史傳統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成語故事 篇一

在我沒上國小的時候,有次媽媽帶我去爬山。當我爬上座山峯時,我自豪的對着天空大喊:“我爬上世界最高的山了!”

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笑着説:“你真是隻井底之蛙,世界上比這高的山多的是。”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就接着問:“井底之蛙是什麼?”媽媽回答説:“是隻井底的小青蛙呀!”我好奇的問:“我明明是人,你為什麼説我是青蛙呢?”媽媽笑着説:“井底之蛙是個成語,形容個人沒有見識。”我又問:“成語又是什麼呢?”“這個……你還把我問住了,我們去買本成語故事看看吧!”媽媽説。

後來,媽媽真的給我買了本《中華成語故事》。每天晚上,媽媽都要給我講幾個成語,故事生動又好聽,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成語故事裏有填海的精衞和追日的夸父,還有畫蛇添足的人和守株待兔的人……

現在,我長大了,是名二年級的國小生。我已經可以自己閲讀《中華成語故事》了。慢慢地我明白了:個成語就是個故事,個成語給我講述了個道理。不知不覺地我學會了好多成語,它就像條船樣帶着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

我們中國有這麼多成語故事,中國真了不起呀!本《中華成語故事》可以讓我更多的瞭解中華文明。

東施效顰 篇二

古時候,越國有兩個女子,一個長得很美,叫西施,一個長得很醜,叫東施。東施很羨慕西施的美麗,就時時模仿西施的一舉一動。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雙眉緊皺。東施一見,以為西施這樣就是美,於是也學着她的樣子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見了她的這個樣子,嚇得東躲西藏,不敢去看她。

後來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處和本身的缺點在哪裏,胡亂模仿。

成語的故事 篇三

這個典故出自《晉書。樂廣傳》。樂廣有一個曾經常來往的客人。分別很久沒有見面。樂廣問他為什麼不來家作客,客人回答説:“前一次在您這坐席,承蒙賜酒盛情款待,剛要飲酒時,見到杯中有一隻蛇在遊動,心裏非常厭惡杯中的蛇。我喝下了這杯酒就得了病。”在那個時候廳堂內牆壁上有一彎裝飾上犀xi牛角的弓。角弓用漆塗繪成蛇的樣子。樂廣杯中的蛇就是角弓的影子,他們重又在先前的地方放酒杯。對客人説:“酒杯中還有從前你所見到的東西嗎?”回答説:“所見到的和從前一樣。”樂廣於是告訴他其中的原因。客人一下子就想通了。積久難愈的病一下子好了。

這個典故比喻疑神疑鬼。

經典成語故事 篇四

【注音】tiān duó zhī pò

【典故】原叔必有大咎,天奪之魄矣。 《左傳·宣公十五年》天奪其魄,死期將至。 《晉書·温嶠傳》

【釋義】魄:魂魄。天奪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離死不遠。

【用法】作賓語;指臨死

【相近詞】天奪其魄

【同韻詞】肅然危坐、扶善遏過、心如刀銼、大肆揮霍、順風使舵、張皇失措、撟揉造作、魂驚魄落、不甘寂寞、言有召禍、......

【成語故事】公元594年,赤狄酆舒執政,殺了國君潞子的夫人(晉景公的姐姐),晉國出兵滅了赤狄,殺了酆舒。晉國派趙同向周天子進獻狄國的俘虜,趙同的態度很傲慢,劉康公看後很不高興,罵道: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奪之魄矣。

【成語舉例】天奪之魄,自幹誅夷。 宋·秦觀《進策·邊防上》

天奪之魄成語故事2

【成語】: 天奪之魄

【拼音】: tiān duó zhī pò

【解釋】: 魄:魂魄。天奪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離死不遠。

【成語故事】:

公元前594年,狄人(赤狄)丞相豐舒執政後殺了他的國君潞子嬰兒的夫人,又傷了潞子的眼睛。潞子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因此,晉國在同年夏季出兵攻打赤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即滅了赤狄。

豐舒逃亡衞國,衞國人怕殃及自己,把他縛送晉國,晉景公下令把他殺死。晉國派大夫趙同(趙國國君的先人)去向周朝的天子進獻俘虜的狄人。趙同依仗晉國強大,對周天子表現得很不恭敬,很傲慢。周天子的兒子劉康公看了很不高興,罵道:“不及10年,原叔(即趙同)必有大咎,天奪之魄矣!”意思是説,要不了10年,趙同必定遭到大禍,老天爺已將他的魂魄奪走了。“天奪之魄”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已離死期不遠了。

不寒而慄 篇五

漢武帝時,有一個人名叫義縱,因為受到太后的恩寵,做了上黨郡某縣令。上任以後,公務辦得很出色,案子處理上敢作敢為,不論[]是有錢有勢的豪紳,還是平民,只要犯了法,義縱都能秉公審辦。皇上很讚賞他,調他做河內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禍害一方的豪門大族滿門抄斬,一時間,河內郡的治安和社會風氣大有好轉,有人不慎把東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沒有人搶走據為己有。

義縱調到南陽任太守時,一個做惡多端的豪強地主寧成,正在南陽居住。寧成為了討好義縱,每次迎送都裝出謙恭的樣子。但是,義縱對他的惡行早有所聞,到南陽後立即展開調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關押起來。

後來,漢武帝又任命義縱做定襄(xiāng)太守。當時定襄的社會治安混亂。義縱到任以後,把押在獄中沒有加刑具的二百多名重犯,以及為重犯開脱罪責進行賄賂的二百多名門客親屬,一律嚴加追究,拘捕治罪,一天之內處死的就有四百多名。從此以後,定襄的人一聽到義縱的名字就“不寒而慄”——天氣不冷卻渾身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成語故事 篇六

從前宋國有位農夫,他美了一羣小豬,到了冬天,他怕小豬受凍就撿來了許多幹草,放進豬圈裏,來為小豬取暖。

在一個漆黑的晚上,伸手不見五指,一隻迷失方向小的小兔子,找不到了回家路,它覺得又冷又餓,渾身直打哆嗦,想趕緊找個暖和的地方住下這時它看見一個農家豬圈,裏面有很多雜草,心想不如今日晚我就在這住一宿,有我最愛吃的食物,又能取暖。等天亮再走。餘是,小兔子就偷偷的溜進了豬圈。因為天太黑,兔子不小心掉進了豬糞坑裏。任憑它怎麼折騰,始終沒有跳出來。

第二天一大早,農夫來喂小獵,他看見掉進糞坑裏的兔子,欣喜若狂,一蹦三尺高,心想:今天終於能吃上一頓葷的了,他撈起兔子,拿到房交給妻子,給他炒了一鍋香噴噴兔肉,倆口子吃着這味香可口的免肉,心裏盤算着,要是能天天吃到兔肉的話,那該多好呀!農夫想着想着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餘是他天天守在豬糞坑旁,希望能每天吃到免肉,可是那有不勞而獲的事呢光想着吃免肉,他也不精心養豬了,後來隨着他的小懶情,小豬便一個個連凍帶餓的都死掉了。

當鄰居聽到這件事以後,就給故事取了名子,叫守豬待兔,後來經過人們一傳十,十傳百,把守豬待兔改成了守株待兔,因為豬和株是同音,所以後來名揚天下的成語故事守朱待免,就是因這個故事而起。

經典成語故事 篇七

晉代有一位的將軍,名叫祖逖。他文韜武略,忠心愛國,是一位倍受尊敬的人。

可是,祖逖小時候卻是個淘氣的孩子。他不愛讀書習武,整天只喜歡到處去玩。

祖逖長大後,看見國家衰落,連年征戰,百姓的日子非常艱苦。但是,他力量微薄,學問又淺,什麼忙也幫不上。

為了能改變國家的'現狀,祖逖開始發奮讀書,認真學習,從書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

祖逖還經常去當時的首都洛陽,向有學問的人請教。認識他的人都説:“祖逖將來會是國家的棟樑。”

在祖逖24歲的時候,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但他覺得自己的學問還不夠,就沒有答應,而是繼續努力讀書。

祖逖有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和祖逖一樣,都希望早日平定戰亂,讓國家強大,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兩個人每次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都會不知不覺談到很晚,就在一張牀上休息。

第二天早上,他們又會一起練劍習武,為將來報效祖國做好準備。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雞叫聲,便爬起來對劉琨説:“公雞在叫我們起牀,現在就去練劍怎麼樣?”劉琨欣然同意了。

從此以後,祖逖和劉琨約定,每天聽到雞叫聲就起牀練劍。不管颳風下雨,不管酷暑嚴冬,從來沒有間斷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練習,祖逖與劉琨都成為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的文武全才。

聞雞起舞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我們要向祖逖和劉琨學習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4ek1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