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多篇】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多篇】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多篇】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一

井底之蛙

【典故】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鼈的故事。一日,一隻淺井的青蛙見到一隻東海大鼈,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説:“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兩腋和腮;游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佔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鼈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被卡住了。東海之鼈慢慢退了出去,然後對這隻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里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説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並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嘗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

【出處】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釋讀】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二

膠柱鼓瑟

成語釋義:膠柱鼓瑟“,亦作”膠柱調瑟“,比喻拘泥成規,不知靈活變通。現含貶義色彩,多用於書面語中。柱:瑟上調節聲音的短木。瑟:一種古樂器。是用膠把柱粘住以後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絃。

成語出處:

1《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2漢·揚雄《法言·先知》:”以往聖人之法治將來,譬猶膠柱而調瑟。"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兩千多年前那場駭人聽聞的長平之戰。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孝成王七年,秦軍與趙軍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對壘,這時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趙將廉頗堅守營壘。“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結果,“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膠柱鼓瑟還來源於“齊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的故事。

從前有個齊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他不去刻苦鑽研演奏瑟的技術,卻依照趙人預先調弄好的音調,將瑟上調音的短柱用膠粘固起來,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鄉。齊人回家後,擺弄了多年,總是彈不出一支曲子。他還覺得奇怪呢!後來,有個跟趙國人學藝的人來到他這裏,詢問他埋怨的原因,才知道前面這個齊人的舉動是多麼愚蠢啊!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三

自相矛盾

【典故】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説:“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鋭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出處】

《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於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他兩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後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後不一致或互相牴觸。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四

懸壺濟世

成語解釋:古代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世人稱之,便有懸壺濟世之説。

成語出處: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與道醫壺公有關。“懸壺”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聯是因為高平西南有座懸壺山。懸壺山原名雲夢山,位於高平市河西鎮懸壺南村北,懸壺南村因位於懸壺山之南而得名。

據《高平縣誌》中“仙蹟”一章記載,傳説漢代有位名士叫費長房,常在高平雲夢山修煉。一日進城,見一賣藥老翁,把隨身帶的一個藥葫蘆掛於樹上,一到傍晚時分,賣藥畢便進入其中休息。費長房對此感到神奇,故拜賣藥老翁為師。賣藥老翁説道:“你與我有宿緣,孺子可教也!”於是把他引入壺中。費長房一到壺中,驚見別有洞天。懸壺老翁教授費長房縮地之功,並授予他一根竹枝,數千裏之路,跨杖即可至。

後來,賣藥老翁與費長房均不知所蹤。人們為紀念這位賣藥老翁,便在高廟山修建了一座廟宇 ,名曰懸壺廟。因廟宇建在山之最高處,故又稱高廟山。山陰有北齊石窟,為晉城市級重點文物保 護單位。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五

負荊請罪

成語解釋:負:揹着;荊:荊條。揹着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成語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為高平有座歷史名山——大糧山,山上建有廉頗祠。長平之戰時,這裏曾是名將廉頗指揮趙軍的幕府,駐軍屯糧的中樞。趙軍曾在此駐紮多時,留下了以沙代糧、積米成山的歷史故事。為了紀念廉頗老將,當地人於西漢時期在大糧山巔上建廉頗祠,後因戰火毀壞,以後歷代屢建屢廢。2004年由著名營企業家程廣瑞先生慷慨解囊,投入巨資,又得以重建。唐代《元和郡縣誌》記載:“米山,在縣東十里,趙將廉頗積糧此山,因名。”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記載:“米山,在縣東一十里,趙將廉頗積糧此處。”明代嘉靖元年(1522)《創建大糧山碑記》雲:“命將白起與趙爭衡,屯兵於此,積糧于山。因之得名為大糧山焉。”

登上大糧山,長平古戰場一覽無餘,廉頗屯、營房嶺、廉頗塚等景點盡收眼底。漢魏以降,直至明清兩千多年間,眾多文人墨客、良臣賢相給高平大地留下了不少憑弔那場慘烈戰爭的詩詞歌賦,這些古碑石刻廣泛的分佈在大糧山景區,這是歷史留給高平市獨一無二的古代軍事、歷史文化相融合的旅遊景觀,既悲壯又宏闊

戰國時,趙國的兩位重臣,武將廉頗與文臣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皮。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揹着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六

夜郎自大

【典故】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着前方問説:“這裏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於是就説:“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囉!”走着走着,國王又抬起頭來、望着前方的高山問説:“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説:“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

”後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説:“大王説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後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釋讀】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聞而又妄自尊大。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七

堯天舜日

成語解釋:堯、舜:古代傳説中的兩位賢君。天、日指堯、舜在位的時期。原用以稱頌帝王的盛德,後也比喻天下太平的世道。

成語出處:

1、《論語.泰伯》:“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謂堯能法天而行教化。後因以“堯天”稱頌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2、宋代文珦《潛山集。卷九。梅雨》詩:“堯天舜日遠,懷抱若為舒”。也作舜日堯年。

3南朝·樑·沈約《四時白紵歌》:“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年歡無極。”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為高平北部的一座名山——丹朱嶺。此山和五帝之一的堯有着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古代許多學者都認為《山海經·北次三經》所記之“丹林”,就是今長子縣與高平縣交界的“丹朱嶺”。“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但他們一般卻認為“丹朱嶺”是“丹林”之訛。如《一統志》的編者就認為“丹朱嶺即《山海經》所云丹林,既訛林為嶺,又訛加以朱,轉晦其本。”又如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卷二十二所附錄之《羊頭山新記》亦云:“(羊頭)山之西二十里曰丹朱嶺。其古之丹林歟?蓋本丹林,年久伐盡,不復有林矣。遂訛為丹嶺,朱乃後人妄加耳。”竊以為,“林”、“陵”、“嶺”這些字古音極接近,易相混,其實是口傳音誤。

《路史》卷二十説,“(帝堯)使(子朱)出就丹……舜封丹朱於白水”,也頗值得注意。這白水其實是丹水的一條支流,也可以看作是丹水的一個源頭,所以才是一河兩名。而這條丹水還不止白水一個別名,歷史上還稱泫水,又稱絕水(詳見《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七)。那麼,《路史》的記載,也是丹朱封于丹或丹淵的又一個證明。

《山海經·海內南經》注引古本《竹書紀年》雲:“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史記·高祖本紀》正義雲:“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丹朱是堯之嗣子,堯説他“心既頑囂,又好爭訟”,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讓位於舜。這是後人推崇堯舜禪讓説之思想的反映。

《山海經》一書記載古代首領有帝號的不多,而丹朱卻有了帝號,稱作帝丹朱。鄭玄説:“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這説明丹朱在古代人眼裏是很有德望、聲名很顯赫的人。但《竹書紀年》記載:“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不與父相見”。可見堯不傳子而讓位於舜似並非堯之本意,而是迫於舜的威力。或説是舜排斥了堯子丹朱而篡奪了堯位,説明堯並非不想傳子,堯子也不一定不肖。這説明當堯之時,位傳子還是傳賢,家天下還是公天下,正處於激烈鬥爭當中。

帝堯向來稱為“陶唐氏”,無論怎樣解釋,都不能迴避這樣一個問題,即何以在“唐”的前面加一“陶”字?我們再往上聯繫炎帝神農氏嘗百穀、始造陶器兩件關鍵的歷史記載,作一下綜合思考:羊頭山這一帶到處都有與炎帝神農氏嘗百草,育五穀的傳説。高平縣與長子縣交界處的羊頭山恰是神農氏的發祥之地已經為古今學術界確認,而五穀成為食物,是離不開器皿的,所以,農業生產與製造陶器就必然是相伴相隨的。既然農業生產的發祥地在晉東南,那麼,晉東南的高平、長子、長治這一帶,起碼是最初生產陶器的地方之一。堯最初在羊頭山,丹朱嶺周邊的“陶”地活動,然後遷到“唐”地,即堯都平陽,以地名作氏,即陶唐氏。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八

東施效顰

【典故】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時期越國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體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邊洗完衣服準備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皺着眉頭。雖然她的樣子非常難受不舒服,但是見到的村民們卻都在稱讚,説她這樣比平時更美麗。

同村有位名叫東施的女孩,因為她的長相併不好看,他看到村裏的人都誇讚西施用手扶住的樣子很美麗,於是也學着西施的樣子扶住胸口,皺着眉頭,在人們面前慢慢地走動,以為這樣就有人稱讚她。她本來就長得醜,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動作,裝腔作勢的怪樣子,讓人更加厭惡。有人看到之後,趕緊關上大門;有些人則是急忙拉妻兒躲得遠遠的',他們比以前更加瞧不起東施了!

【釋讀】

東施只知道西施皺着眉的樣子美麗,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結果只給後人留下「東施效顰」的笑話。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九

紙上談兵

成語解釋:按照書本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成語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為長平之戰中戰死在高平的趙軍最高統帥趙括。但事實上,故事的背景是戰國時期,那時中國還沒有發明紙。所以所謂的兵書應該刻在竹簡、木簡或者寫在帛等絲織品上。所以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還是有很值得討論的,準確地説實際應該是竹上談兵,木上談兵,帛上談兵。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還在看竹簡,比他早的趙括是不知道紙為何物的。現在的考古發現最早的紙在西漢才出現了,儘管比傳統的説法,蔡倫造紙的東漢時期要早。

現在,一提到“紙上談兵”,人們馬上會想到趙括。實際上,這個成語的產生,可以説與趙括並沒有關係。

明末清初的錢謙益在他的《列朝詩集》甲集第十三裏收錄了明劉三吾的一首詩《湘南雜詠》,裏面有‘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的句子。這應該是‘紙上談兵’這個詞語產生的一個雛形,而它真正地現成一個成語,則是在清朝。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至於説把‘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和趙括畫上等號則是在1979年,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所著《上下五千年》的第40節標題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而《現代漢語詞典》裏,就明確把該成語的出處定義在長平之戰和趙括。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 篇十

葉公好龍

【典故】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説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乾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説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僕僕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説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着別的國君説説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伕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伕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伕去把子張請來。車伕對魯哀公説:“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伕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伕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鈎上畫着龍,在酒具上刻着龍,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户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釋讀】

我們現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脱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麼兩樣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7nq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