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 篇一

《那個星期天》是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是史鐵生寫的回憶性的散文。課文記敍了母親答應帶孩子出去玩,但由於家務繁忙而一次次爽約的事。文章從孩子的角度,刻畫了母親的形象,讓我們感受到母親對孩子的愛。課文大量運用心理活動的寫法,很好地刻畫了孩子的內心的變化,是學生學習心理活動描寫方法的好教材。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聚焦插圖,體會人物內心。

插圖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語文書上的插圖非常豐富,是課文重要段落或者難理解段落的一個形象解釋。教學中藉助插圖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語言、想象等諸多能力,使課堂活力四射,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課書中兩幅插圖聚焦課文第四段和第六段即無聊的活動、以景襯情。教學中我讓學生仔細看圖,圖文對照,第一幅插圖上為什麼有四個“我”?用筆在圖中標出“我”分別在幹什麼?課文段落中,為什麼一連寫了五個“我”?能省略嗎?學生明白“我”跳房子、看着天、撥弄蟻穴、翻看畫報是我焦急、無聊的表現。第二幅插圖重點關注“我”的表情,朗讀課文,理解“我”的失望,忽然明白了時光已經過去了,不再回來了。通過聚焦插圖,學生觀察插圖,説説插圖,註釋插圖,閲讀能力、理解能力逐漸增強。

(1)抓住關鍵詞,品味句子。

抓住關鍵詞句細讀文本,緊扣上下文內容和文章思想情感是進行文本解讀的一種重要方法。文中有一些句子含義較深,需要學生細細咀嚼。在教學第一自然段中“那是一個禮拜天,從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時,我問學生:“昏暗下去僅僅是説傍晚來臨,天色暗下去嗎?”學生通過閲讀下文,可以知道是母親答應帶她出去,而爽約,孩子的心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接着我告訴學生作者是運用環境描寫的方法來寫孩子的心理變化的。這樣抓住“昏暗”這個關鍵詞,體會人物內心的變化,學習習作方法,效果明顯。

(2)找出心理變化的詞語,把握課文脈絡。

這篇課文點睛之處是心理活動的描寫。“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上課開始,我就讓學生獨立默讀課文,找出“我”心理活動的詞語:“盼(激動)——焦急興奮——失望”,這樣既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又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解讀的時間。

不足之處(思失)

教學結束後,回顧頭來,看看自己的課堂教學,還是有一些遺憾:

教學快要結束的時候,有的孩子提出:那位母親由於忙碌,而沒有帶孩子出去,疏忽了孩子的“正當要求”,這位母親是不合格的。此時由於時間關係,我只是模糊地説了,大家課下討論討論。其實我可以讓學生討論,寫一寫。進行探究。讓學生明白:這位母親對孩子有疏忽,也有發自內心的愛,文中母親看到孩子傷心難過的驚惶並且道歉的表現就是很好的證明。母親為生活操勞而忽略了孩子的要求,也是很無奈。她對孩子的愛令人感動。通過這樣的探究,學生對文中的母親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 篇二

《那個星期天》以一段銘刻心頭的記憶緬懷逝去的母親,詮釋母愛的至純至真。主人公好像是“我”,其實是母親。只不過,母親是藉助“我”走進了讀者心裏而已。為了生計,母親不停地忙碌,最後還認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當要求”驚惶連聲地對“我”説“對不起”……

辯證思考,理解主旨。“辯證理解文中母親的形象,加深對責任與愛的理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對於母親的形象,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會有爭議。有思想交鋒、思維碰撞的課堂是有活力的課堂,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呢?

在教學過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要根據教材內容思考。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也是漫無目的的,思維碰撞並非信口開河,回答要從文本中找依據。

2、解讀文本要結合作家風格、時代背景。《那個星期天》選自史鐵生的《務虛筆記》,而務虛筆記是史鐵生帶有個人自傳體色彩的小説。這篇文章中母親的形象也自然帶有作家母親本人的影子。

3、學生自身有解讀文本的能力。在品讀文章語句,體驗“我”在那個星期天的情感變化後,學生能理解母親在那個星期天的行為給我的心靈帶來深重的傷害。在讀到母親沒有帶“我”出去的原因是從早忙碌到晚,忙着做家務時,開始有學生表示對母親的行為理解。

關注到母親最後發現“我”在無聲的哭泣時,她的一系列描寫中,學生又讀出了母親發自內心的對“我”的愛。

《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 篇三

這節課是《那個星期天》的第二課時。我在環節上採用了“移步換法”的設計。

首先創設情境由剛剛過去的父親節導入,學生對剛發生過的事情感受和印象深刻,很自然的引入課題,激發學生興趣。

接着帶領學生進入“名人吧”瞭解作者,只有知作者,明內容,才能更好的體驗角色。

進入“拾貝吧”認識一些美麗的貝殼——詞語闖關,複習詞語,檢查預習,為下文的學習掃清障礙。同時把詞語當做“貝殼”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開火車進行詞語闖關,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進入“體驗吧”進行角色體驗,體驗在這一天裏心情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以及學習作者是怎樣在具體細緻的敍述中,真實自然的表達內心感受的,此環節讓學生用自己的一雙慧眼把文中的句子找出來,給大家交流、分享,而沒有將大量的句子在課件上展示,是因為不想束縛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自己找,自己説,暢所欲言。特意出示文中有一處的。觀察點發生轉換的句子,讓學生站在孩子的視角來觀察和理解。這個地方的設計也是為了突破本課的難點,品析把握文章以孩童視角觀察、感受生活的方式。最後讓學生明白作者是運用了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排比想像等方法真實自然的表達內心感受的,從而突出了重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進入“談心吧”,站在孩子的立場,把自己當做文中人,把老師當做“母親”,就一些實際問題談自己真實的看法。讓學生感受孩子的失望與無奈,辯證認識母親與孩子溝通中出現的問題。學生一開始談論這個問題時,是片面的,認為她是為了家庭而忽略了孩子。我於是引導:原來這樣做也可以成為一位好母親,那以後當我的孩子想出去時,我就説行行行,等我忙完了就去,但就是不去(笑)。立即有學生髮言: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辯證地對母親進行評價,從母親忙碌於家務中脱不開身來評價,她是一位好母親;但從因為孩子小,就不兑現對帶他外出的承諾評價,她不是一位好母親——這樣做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理。(全班同學笑着給他鼓掌!)

最後進入“寫作吧”,學了本文,體會了文章細膩生動的心理描寫,並模仿借鑑。給出四個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採用本課學到的方法進行練習,並口頭描述,達到授人以漁、學以致用的目的。

我認為,高年級的學生每學習一篇文章,不僅要知道作者寫了什麼,還要知道作者採用什麼方法寫的,並且要把學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這節課的設計和引導方式還有不足之處,有待改進,我會在以後教學中通過再實踐、再反思改進的。

《那個星期天》教學反思 篇四

自統編教材編排了“習作”這一特殊單元,老師們在教學中時常感到迷茫。習作單元與普通閲讀單元在精讀課文的教學上有何區別?習作單元的習作和普通單元的習作有何不同?通過兩次的習作單元備課,我有了一點感悟。習作單元,顧名思義,就是教學生寫作文。只不過,整個習作單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幫助學生寫好單元最後的作文,這是習作單元與普通閲讀單元設計意圖上的區別。那麼,習作單元中的精讀課文怎麼教?以六年級下冊習作單元第二篇精讀課文《那個星期天》為例,談談我的思考。

這次“習作單元”的主題是“讓真情在筆尖流露”。單元閲讀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表達要素是“習作時,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單元編排了兩篇精讀課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鐵生的《那個星期天》。兩篇課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將抽象的時間具象化,還運用一連串的問句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對時光流逝的傷感和惆悵。《那個星期天》寫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門的經歷,細緻刻畫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興奮到焦急又無奈最後到失望又沮喪的心理變化。作者將“我”心情的變化融入到具體的人、事、景、物中,真實、自然地表達了內心感受。

通讀過整個單元的教材,再仔細解讀本課文本,結合課後題設計,我確定了4個教學目標,分兩課時完成:

1、結合具體境、隨文辨析等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寫“媚、蟻”等13個生字,識記字形,並理解“惆悵、縹緲、驚惶、急遽”等難懂詞語的意思,正確讀寫“蟻穴、唸叨、原諒、驚惶、依偎”等詞語。

2、默讀課文,速讀課文,藉助表格,梳理這一天裏時間的變化和“我”與母親的行為舉動,體會“我”的心情又焦急又興奮,到焦急又無奈最後失望又沮喪的變化。

3、聚焦3-7自然段, 學習作者在具體細緻的敍述中,通過融情於人、事、景、物,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4、比較閲讀《匆匆》和《那個星期天》,結合交流平台的內容,總結兩篇文章的寫法,梳理兩篇文章在表達情感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為習作指導課做準備。

習作單元的教學區別於普通閲讀單元之一,是對精讀課文的教學把握好“度”,字詞教學和課文的人文內涵不必挖得過深。學生到最後要完成單元大作文的,精讀課文作為例子,是要讓學生學會名家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手法。因此每一課課後題的設計非常有價值,我們要集中力量解決好課後題。

本課字詞教學不是難點,結合着六年級學生的學情、年齡特點和本課特殊的對話形式,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詞語歸類、連線、語境填空、比較對話等,重點指導易錯的字音、難懂的詞語和難讀的對話。第二課時最後有聽寫詞語環節,鞏固所學。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落腳在三個課後題。第一題是“説説在這一天裏‘我’的心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我們就在梳理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關鍵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當中的變化。設計合適的表格,心情變化一目瞭然。

第二題是“想想作者是這樣在具體細緻的敍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題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這是一個教學難點,我們可以通過品讀、分析題中兩個片段,設計恰當的提示問題,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樣?‘我’和母親分別在做什麼事?”讓學生關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這兩個角度,然後再點撥學生,作者將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們做的事情中,進而提煉出了作者“融情於人和事”的手法。第二個片段也是類似教法,學習作者“融情於景和物”的手法。提煉出寫法後,再放手讓學,通過自學提示,找出文中其他類似語句,體現了由助學到讓學的過程。

第三題是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平台”的內容相整合,藉助表格,學生自主梳理,教師最後總結。

一篇課文,兩個課時,字詞基礎簡單帶過,集中處理課後習題,人文內涵避免深挖,指向表達服務習作。這就是我在教習作單元精讀課文中的一點思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4v5g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