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蘇聯歷史知識點小結蘇聯歷史知識點

蘇聯歷史知識點小結蘇聯歷史知識點

蘇聯歷史知識點小結蘇聯歷史知識點

二戰後在蘇聯的幫助下,有12個歐亞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20世紀50年代,領導社會主義國家形成社會主義陣營(除南斯拉夫外)。應對美國冷戰。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蘇聯歷史知識點小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聯歷史知識點1

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農奴制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市場狹小,勞動力缺乏);

2.主要內容:

①農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農奴必須贖買份地。

3.評價:

①性質:是沙皇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是俄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變了社會性質)

②進步性:廢除了農奴制度,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步伐。

③侷限性: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農奴制殘餘。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

1.經濟: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仍落後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

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

2.政治:沙皇專制

3.對外:

①19世紀末強租旅順、大連,把長城以北劃為勢力範圍;參與八國聯軍侵華;1904—1905年為爭奪東北發生的日俄戰爭,慘遭失敗;1912年策動外蒙古獨立;

②在歐洲與英、法結成三國協約,與三國同盟對抗。

③1917年退出戰爭。

4.思想:列寧主義的誕生

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沙皇專制阻礙俄國社會發展;

2.一戰使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

(二)過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專制統治——二月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三)鞏固政權的措施

背景:

內:地主、資產階級發動叛亂;

外:協約國武裝干涉

1.政治:廢除舊的等級制度,宣佈國內各民族人民的權利平等,廢除教會的一切特權。

2.外交:簽訂《佈列斯特和約》退出戰爭(停戰、割地、賠款)

3.軍事:組建紅軍。

擊敗協約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

4.經濟:

①城市接管銀行、鐵路,對企業開始實行工人監督,後來將大企業收歸國有;農村,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

②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四)歷史意義

1.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統治

2.鼓舞和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

3.使人類進入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期,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第一階段:列寧時期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背景:內憂外患(叛亂、干涉)

2.內容:

①實行餘糧收集制(農民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數量交售糧食以及其他農產品);

②把大中企業全都收歸國有,

③取消一切商品貿易;

④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國家集中分配;

3.評價:

①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保障了軍事勝利。

②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③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二)新經濟政策(1921—1927年)

1.背景:經濟困難、政治危機(戰爭使經濟瀕於崩潰、1921年饑荒、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繼續實施加劇經濟惡化、農民暴動、水兵暴動)

2.內容:

①農業:用糧食税取代餘糧收集制,納税後剩餘的糧食歸農民自己支配;

②工業: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廠礦企業仍歸國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恢復私人小企業;

③流通方面:由產品交換到自由貿易;實行按勞分配。

3.特點:

①在國家控制經濟命脈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復和發展資本主義;

②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來擴大生產。

4.評價:

①改善和鞏固了工農聯盟,工農業生產恢復到戰前水平,蘇維埃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

②適合蘇俄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1922年組建蘇聯

1924年列寧逝世

蘇聯歷史知識點2

第二時期:斯大林時期

(三)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1.背景:

①外部: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封鎖;

②內部:經濟文化落後。

2.過程:

(1)經濟: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①1925年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總方針,重點發展重工業;

②1928年起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計劃經濟。

③1927年—1937年實現農業集體化

④成就:基本實現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1937年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實現農業集體化

⑤問題:農業和輕工業落後,最終又制約了重工業的發展;產品單調,質量低劣;消費品供不應求,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從農民身上取走的東西太多,損害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2)政治:1936年新憲法的頒佈,宣佈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標誌着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1936年憲法的頒佈

①、背景:蘇聯社會的重大變化: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實現,公有制佔絕對支配地位。

②、目的:把重大變化以法律形式肯定下來。

③、內容:A.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B.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所有制;C.政治基礎是各級勞動者代表蘇維埃。

④、意義:A.標誌着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蘇聯的確立;B.標誌着斯大林創建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3.缺陷和弊端:

①經濟上管得過死、過嚴,缺乏動力和活力,經濟效益低下;

②政治上過分集權,缺乏民主,個人獨斷專行人民的建設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壓制。

4.評價:

①在戰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發揮過重要作用;

②後來,日益嚴重地阻礙了國民經濟和其他事業的發展。

二戰前後的蘇聯

(一)二戰前

1938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蘇聯贏得了備戰時間;也使德國發動戰爭解除了後顧之憂。

(二)二戰中,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1.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大。

①莫斯科保衞戰(1941年10月—1942年初)的勝利;

②1942年國中、美、英、蘇等26 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③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冬—1943年2月):二戰轉折點,蘇軍開始進行戰略反攻。

2.參與重大國際會議

①德黑蘭會議;②雅爾塔會議;③波茨坦會議

3.①1945年4

月美蘇軍隊易北河會師、蘇軍攻佔柏林;②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圍殲東北的日本軍隊。

(三)二戰後初期

1.國內: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1949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問題:體制弊端日益顯著;

2.二戰後在蘇聯的幫助下,有12個歐亞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20世紀50年代,領導社會主義國家形成社會主義陣營(除南斯拉夫外)。應對美國冷戰。

3.以美蘇均勢為基礎形成雅爾塔體系,美蘇兩分天下,表現為:

①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②對德國和柏林進行分區佔領。

③控制社會主義陣營;

④1955年蘇聯和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

⑤1949年在蘇聯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

蘇聯歷史知識點3

蘇聯的改革歷程(伴隨美蘇爭霸50年代—1991年)

(一)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蘇聯提出要與美國平起平坐,爭霸開始。蘇為守勢)

1.切入:1956年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個人崇拜:“祕密報告”。

2.內容:經濟領域

①重點:農業,取得一些成效;

②工業:下放權力、精簡機構;

3.失敗原因:

①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

②對原有經濟體制的小修小補;

③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實際的口號和目標。

(二)勃列日涅夫的經濟改革(蘇攻美守)

1.內容:經濟領域:

①重點:工業,把發展的重點放在重工業上

2.成效:

①執政前期,工業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②執政期間,蘇聯的軍備力量增長,成為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3.失敗原因:

①經濟體制沒有實質性突破;

②後期個人專斷作風滋長,政治生活僵化;

③中央集權的經濟體制活力衰退,社會矛盾叢生。

(三)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蘇聯收縮,蘇聯解體—爭霸結束,兩極格局結束)

1.時間:經濟改革受挫後,從1988年起進行政治改革

2.內容:

①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提倡民主化和公開性;

②全盤否定蘇聯歷史。

3.後果:醜化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嚴重後果,引起人們的思想混亂。

1990年局勢動盪:

①實行多黨制;②經濟滑坡;③民族矛盾爆發,民族分離活動愈演愈烈;④黨內鬥爭尖鋭化和公開化。

回到資本主義道路——蘇聯解體

(一)背景:戈爾巴喬夫政治體制改革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基本方向

(二)過程

1.政權發生質變——“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1991年8 月《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的公佈;根本原因:戈爾巴喬夫政治體制改革導致局勢混亂。

②實質:共產黨內部爭權鬥爭

③影響:改變了國內政治力量對比;國家政權發生根本質變;各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

2.“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明斯克協定簽署

1991年12月8 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簽署

3.蘇聯解體——《阿拉木圖宣言》簽署

1991年12月22日,11國簽署。“獨聯體”擴大到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

(三)影響:

1.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格局開始呈現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2.社會主義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今日俄羅斯成為促進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od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