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篇一

《女媧造人》是一篇神話故事,想象奇特,構思巧妙,文字通俗易懂。詳細敍述了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

一開始,我便以故事《女媧補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興趣,並由故事自然地過渡到對神話的瞭解,過渡到課文中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讀感悟、提問、合作探究。這一課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引導學生品味課文想象的豐富與優美之後,讓學生進行再造想象,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創新思維及想象能力。

這篇神話真實感人的地方,在於女媧造人過程中的心理和神態描寫。我讓學生將課文與課後的《風俗通》對比閲讀,看看課文豐富了哪些內容,你更喜歡哪一篇。學生閲讀後得出結論:課文豐富了女媧為什麼造人、怎樣造人、造人以後的喜悦、造人的辛勞、怎樣讓人類自己繁衍生息等內容。通過析讀這些相關語段,學生明確了作者是藉助想象來豐富情節,藉助描寫來豐富細節的。然後以“一個( )的女媧”的句式來理解女媧形象。讓學生感知到女媧不僅是一個神,她無所不能;女媧還是一個人,有人的七情六慾;女媧更是一個母親,有母愛的情懷,有勤勞的品格。

在最後,我設計了一個拓展訓練運用創造性想象擴寫神話。從《夸父追日》中選擇一處情節,寫片斷。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都爭先恐後的發言,把自己擴寫好的故事與大家分享,這一點我很欣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學生們的口頭表達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口頭語較多、肢體動作不自然。最重要的是對於大膽合理的想象把握、運用的不好,由於時間的關係而我又沒能及時正確的進行指導,不免存有遺憾。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篇二

本文是一篇神話故事,詳細敍述了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想象奇特,文字通俗易懂,洋溢着人類誕生後的歡欣與喜悦。

學習本文時,我首先用“人”的謎語引出“人是從哪裏來的問題”,既能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又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由課題引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答,由此瞭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以“女媧是人是神”為導線,引導學生辯論女媧的神性及人性,得出女媧亦人亦神的人物形象。拓展將課文與《風俗通》裏的兩則短文對比閲讀,看看課文豐富了哪些內容。學生閲讀後得出結論:課文豐富了女媧為什麼造人、怎樣造人、造人以後的喜悦、造人的辛勞、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類自己繁衍生息等內容。通過析讀這些相關語段,學生明確了作者是藉助想象來豐富情節,藉助描寫來豐富細節的。而最能體現作者想象力的就是其中對人類誕生後喜悦心情的描寫,讓學生找到句子,對出感情。在擴展其他神話故事,引出神話的概念。最後的作業練習:對女媧造人的動機、經過作另一種推測,説説你編的《女媧造人》。這一訓練環節的設計,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探究關於人類起源、進化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不足之處:

1、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不太好,在處理環節板塊之間的銜接上做的不到位。

2、讀的不夠,因為文章長度的原因,只能利用早自習時讓學生提前閲讀,課上沒有留下充足的時間給學生朗讀。

3、課堂評價不到位。對學生的回答有時沒能給予肯定,在課堂上沒有發動學生作點評。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篇三

1、文章清新、質樸,洋溢着一種天真的新鮮感。女媧完全是在一種極自然的、無意識的狀態下萌發了造人的念頭。課文中説她“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當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時,就“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這種口吻非常孩子氣,帶有原始洪荒時代的稚拙與樸素,讀者通過字裏行間,彷彿看到女媧本身就是一個活潑、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孩子,並非一個神。

2、人來到這個世間是文章重點描寫的內容。女媧揉團黃土造成第一個小人兒,這個“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開口叫她“媽媽”;女媧不知疲倦地造人,為了加快速度,她就藤條一揮;為了解決人類延續的問題,女媧“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後代”……作者娓娓道來,如同一條不斷流淌的小溪,一路唱着歡歌不斷前進,使人讀來彷彿置身於那個生命初創的原始世界中,感受着人類誕生後的歡欣與愉悦。

3、大膽而又新奇的想象。《風俗通》裏的有關文字非常簡略,作者又進一步就女媧為什麼要造人,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類自己繁衍生息,做了豐富的想像。想像是大膽的,也是真實而合情合理的。

女媧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體現了“神”的威力,而在細節的處理上,作者又賦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體驗,從而使想像內容既顯“神威”,又合人情事理。

廣闊的天地,莽莽榛榛的原野,死寂的氣氛,使神通廣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獨,造人的願望就顯得自然而真實;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氣”的面容,誘發了她的“靈機”,想像巧妙而富於人類經驗;“媽媽”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間獲得了生機,更充滿了人間的温情愛意,以及天倫之樂。“人”的產生,使女媧得到做母親的自豪和欣慰;晚霞裏,星光下。女媧的忙碌疲倦,正顯露出一位母親勤勞、智慧、偉大的身影。這正是這篇童話真實感人的地方。

給孩子們的想象插上翅膀,讓他們在快樂的、自由的空間裏遨遊,這 uaw 才是孩子們所渴望的課堂,也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過程。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篇四

因為我自己對神話比較感興趣,最近又剛剛跟兒子講了很多的神話故事,而《女媧造人》這篇文章我也比較熟悉,就選她,用了兩個晚上的時間備課、寫教案、做課件,很倉促。

《女媧造人》這篇文章是人教版語文書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體裁多樣,有童話、神話、寓言和詩歌,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通過虛構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現實,或揭露鞭撻現實生活中的醜惡,或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或讚美呼喚人間真情。想象豐富奇特,引人遐思。童話、神話和寓言一般稱作想像和幻想類作品,想像力豐富是它們的共同特徵;所選詩歌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帶有濃厚的想像色彩。本單元就是在引導學生領略由“想像”創造出來的“別一世界”的魅力的同時,讓學生對聯想和想像有初步的瞭解,培養他們的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而這篇文章就是一篇想象豐富的神話,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擴寫,再現女媧造人的整個過程,使得這個古老的傳説充滿生活氣息;同時這篇文章所塑造的女媧形象又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人類的無所不能的神的形象,而是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設計完善了女媧的形象,從神的角度把女媧再還原成一個生動充滿靈性和飽含母性的人的形象。

所以我總結了這篇文章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想象大膽新奇,語言生動有趣,既而定下了文章的教學目標:第一,瞭解神話,解讀文章內容;第二,通過聽課文看動畫,分析感受女媧形象,體會作者情感;第三,瞭解並初步學習運用想象和聯想。

我的教學設想是首先向學生介紹神話這種體裁,然後再聽文章讓學生感受女媧的神性,第三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共同思考,一起解決,引導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女媧的人性,最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聯想,對故事進行改編。最重要的是第三點,我真的很希望學生可以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學生的表現也確實不錯。除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還不夠完善,但總體環節的安排和設計感覺比較流暢。但是對女媧形象的分析我感覺不夠深入,流於表面,學生對女媧的形象並不能很好的體會。

上完課之後我又聽了其他三位老師的課,一個上午確實充實,就是太累。後來還聽了幾個評委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對於這一課,我也有了進一步的反思。

第一,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充分調動起來,課堂的主動性有體現,學生的答案可能並不一定很好,但很積極,他們特別需要老師的肯定和鼓勵,好學生真的是誇出來的。帶七年級的學生跟帶九年級真的差別很大啊!

第二,在這一課上,我最想讓學生多花時間的就是對女媧造人的改編,但時間上還是有點緊。其實,一節課能讓學生學到一點東西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我們老師往往都很急,巴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都掏出來給學生,我也不例外。在取捨上沒有做到更大膽。

第三,忽視了字詞。這是評委楊校長給的建議,我深以為然。最基礎的東西往往是最重要的但卻容易被忽視,一直以來我都是讓學生讀讀寫寫就算了,而沒有更進一步去引導學生理解並掌握生字詞。這是我以後要努力改進的一點。

最後,還有一個困惑,聽課文朗讀時究竟是單純的聽錄音好還是配上動畫好一點?是不是配上動畫就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壓縮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希望同事們能指點迷津。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篇五

這節課讓我收穫頗多,下面我就這節課各環節的得與失進行一下分析。

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放開學生的手腳,較好地實現學生的自主——合作 ——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努力地方向。課堂上用一組圖片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了課堂氣氛。其次,通過比較閲讀(課文內容和課後一則寫《女媧造人》的簡短文章《風俗通》)讓學生理解想象的用法和寫法,整堂課的環節較為流暢,學生也易把握。 讓學生把自己瞭解的有關造人的故事表述出來。這樣做,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鍛鍊了他們的膽量。尤其對女媧造人的動機做了大膽的想象,閃現了一個又一個思維的火花,如“人間混亂,女媧造人是為了管理這個世界”;“和盤古比賽,盤古造出了各種獸,女媧造出了人”;“女媧無意間造出了人”……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得到了訓練。針對學生習作情況,我還專門讓學生朗讀了女媧造人的過程,讓他們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

但語文教學始終是一門缺陷的藝術,只能做到更好,不能做到最好,我認為以下地方值得自己思考:

1、教學中很大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比較閲讀,説出課文好在什麼地方。很多學生一想到比較閲讀,並要説出異同,就變得很嚴肅,開始上課對課文產生的喜愛之情一下子就被拋開了,好像是又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這也是課堂顯得沉悶的原因。

2、課堂評價不到位。如有學生提出“女媧到哪去了?”這個問題時,學生的回答豐富多彩,對以神話形式解答的學生,我沒能給予肯定,只對一位回答 “女媧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學生極其讚賞。這個評價説明我本身的教育機智不夠,對問題的認識較窄。

3、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不太好 ,在學生質疑這個環節,學生問題較多,當超過我規定的時間時,我為了能儘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採用了較生硬的方式,直接過渡,給學生心理上造成缺憾。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 篇六

今天中心學校對我校七、八年級老師進行課堂質評,我被安排在上午第二節講,我的授課內容是《女媧造人》。這是我從武漢學習了三個月之後,回來講的第一節公開課,從教學目標的釐定到導入語的選擇,從研讀練習的難易把握到小組探究時間的分配,從板書設計到結語設計我都要反覆斟酌、修改。我甚至還準備好了課件,但最後我放棄了多媒體教室上課,因為目前我校還沒有安裝電子白板,聽課老師更想聽的是常態課,而不是什麼花架子。我的教案雖談不上完美設計,但至少凝聚了我的心血。我深知自己在一中的斤兩,不想得到別人的好評,但至少對得起自己的努力。

下面就從教材處理與教學過程進行反思。

一、教材把握

這篇課文是七年級(上)六單元的一篇課,這一單元可以稱為想象世界,體裁上是由童話、神話以及寓言構成,目的在於通過這些富於想象力的故事,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聯想、想象能力。我在上課時,把《女媧造人》的教學重點定位於培養學生的大膽而新奇的想象力,

二、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放開了學生的手腳,比較好地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首先從“人是怎麼來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了課堂氣氛。其次,出示教學目標,讓學生心中有目標,根據釐定的目標逐一完成。先讓學生講述自己熟悉的中國神話,然後老師告訴學生還有希臘神話、佛教神話、印第安神話、北歐神話,你們想聽嗎?那看你們的課堂表現啦!一下子把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接下來學生回答問題很主動。特別小組探究環節——講故事環節和分組朗讀兩個環節,學生積極性表現得尤為突出,因為小組表現得好壞要用分數來衡量,在評價各小組時,我把主動權也交給學生,有的組唯恐自己落後,總想給別的組打低分,這時我就要全班來評,對不公平的打分,我才出面主持公道。

從學生學習行為看,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很好。通過講故事,讓學生把自己瞭解的有關造人的故事表述出來。這樣做,還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鍛鍊了他們的膽量。

語文學習還很重情感體驗,沒有情感體驗哪談得上感悟。在教學過程中,我用了大量時間,通過比較閲讀的形式讓同學們找出課文情感豐富的句子在什麼地方。這個環節經過同學的合作交流,學生體會到了課文流露的喜悦之感,體驗了課文因運用豐富的想象而產生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最後安排學生作業《女媧造人》新編,給孩子們的想象插上翅膀,讓他們在快樂的、自由的空間裏遨遊,這才是孩子們所渴望的課堂,也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過程。

但語文教學始終是一門缺陷的藝術,只能做到更好,不能做到最好,我認為以下地方值得改進。

教學中研讀部分花的時間較長,主要是神話的定義和特點,學生概括不出來,學生卡殼。這時課堂顯得沉悶,其實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什麼是想象,並體會想象妙在何處。為什麼不先讓學生感性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是符合認知規律。我的處理辦法卻剛好相反,這也是不符合教學過程中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這一要求。我想下次再這一課時,我會把這一目標放在最後去完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v49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