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郁達夫的文學軌跡與思想歷程多篇

郁達夫的文學軌跡與思想歷程多篇

郁達夫的文學軌跡與思想歷程多篇

郁達夫文學作品特點 篇一

摘 要:他是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他是左聯的發起者之一,作為五四時期的文學巨匠,郁達夫在小説、詩歌、散文等文學形式上的造詣如今仍為人們稱道,在他的文學作品之中有着濃郁的浪漫色彩還有真實的自我描述,本文從他的寫作風格和作品特點説起,研究他的文風形成與發展過程,還原一個真實的郁達夫。

關鍵詞:郁達夫;小説;寫作風格;作品特點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

中國現代著名小説家、散文家、詩人。古典文學根基深厚,舊體詩清新脱俗、意境深遠,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的小説注重寫人、寫情,是中國新文化史上在世時就已出版日記的作家。

郁達夫處於舊中國歷史上極為黑暗的時期,他把對於祖國的熱愛和對時代的吶喊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是與魯迅齊名的文學家,很多人認為他在舊體詩的創作上要超越小説,但是因為小説是新興文體,與時代接軌,並且能夠觸及到社會問題而被人們所熟知,特別是他以為愛國活動被日軍殘害,他被稱為20 世紀中國最富才華最具個性最有民族氣節的文人之一。

郁達夫作品的寫作風格 篇二

1、“自敍傳”色彩

郁達夫主張的是“自敍傳”創作,因此,自述式的創作是一個特色。在郁達夫的40餘篇小説中,除了少數幾篇小説外,其他的都是自述式的創作。我們可以看出他在人物塑造和身世經歷上邊都是比對着自己來寫的,婚姻的不幸、懷才不遇、孤獨又清高、敏感且自卑,不甘沉淪卻無路可走,進而厭世頹廢,玩世不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作者的影子。

2、坦率大膽的自我剖析

我們説郁達夫寫的是自己,可以説是一個完整的自我暴露,他的。喜怒哀樂,甚至是內心深處一剎那的猥褻念頭,也都赤裸裸的暴露出來。無論是前期的《沉淪》還是後期現實性較強的《春風沉醉的晚上》和《薄奠》中,都有着大膽的自我剖析。

3、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

郁達夫的小説感情色彩鮮明,他往往藉助日記或者大段的獨白來表現人物的激憤、痛恨和自憐自歎等情緒。在《沉淪》中,主人公熱愛自由卻被壓抑着,看到祖國滿目蒼夷卻無能為力,通過“我”的自白,以切膚之痛喊出心中的苦悶,有時候為了表現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他會在作品中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描繪,達到情景交融,寓情於景,引人入勝!

4、病態的人物描寫

郁達夫小説一個顯著特徵是對人物的病態描寫,比如他的第一篇小説《銀灰色的死》,他從希望到失望,到最後的絕望,以及《沉淪》裏邊主人公的“抑鬱”和變態的性愛追求最後跳海而亡都讓主人公在現實的壓迫下,精神受到強烈的刺激,病態的心理導致病態的追求,這是那個時代病態社會的一個展現。

三、郁達夫作品藝術風格形成原因

郁達夫講究的是自述,因此他的作品可以看做是他對自己的刻畫,而影響他的寫作風格的因素主要用生活經歷、傳統文學的薰陶和西方文化的影響。

1、生活經歷造就的個性氣質

郁達夫出生於一個書香之家,因此7歲就入私塾,9歲就能賦詩,這個時候開始接觸古典文學,對舊體詩和韻文表現出來濃厚的興趣,但是童年的郁達夫是孤獨的,三歲喪父使他過早的就喪失了父母之愛。

他17歲時隨哥哥到日本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求學之路,這是中國最黑暗、最屈辱的時期,也是他性格形成的時期,作為一個接觸了新思潮的知識青年,他深深的感受到祖國的孱弱對他的生活造成的影響,他的心中有着嚴重的自卑感,同時長期壓抑的生活使得他變得有些神經質,可以説他作品中的很多主人公就是他自己,有時候想要衝破這個壓抑的環境卻總是不得其法,如此反覆,使得他心中的病態與美好的浪漫之情兩極分化,都在他心中不斷的壯大,這也在他的作品之中展現出來。

2、傳統古典文學的薰陶

我們知道郁達夫雖然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但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從9歲起就接觸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再去日本之前接觸到的老師雖然思想前衞,但是傳統文化底藴深厚,直到他去日本之前,他一直接受的就是純粹的傳統古典文學教育,而且他很有天分,使得它的古典文學修養很高,傳統文學對他的影響很深,魏晉文學的感傷色彩、李商隱的纏綿悱惻、婉約派詞人的哀怨悲切等等我們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尋找到痕跡,而且他的舊體詩的寫作水平也被認為更勝於小説創作的。

3、外國文學的影響

在日留學期間,生活的壓抑使得郁達夫在書籍中找到了些許的慰藉,他如飢似渴的閲讀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特別是19世紀的浪漫主義文學還有日本的“私小説”,這也是郁達夫作品之中浪漫色彩濃郁和毫不掩飾的自我暴露同時並存的原因。這些外國文學對他直接的影響,使得他在新文學方面在中國甚至是亞洲都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

結語:總的來説,郁達夫是那個時代深受環境壓抑的知識分子的一個典型代表,只是他敢於把自己剖析出來給大家看,同時他也利用自己在傳統文學和現代文學上的造詣來將這種病態的現象放大出來,讓更多的人去看到,以主人公的控訴來喚醒人們心中對於美好的嚮往,去尋找美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趙藝遐;郁達夫創作心理研究[D];《重慶師範大學》; 2011年

[2]温儒敏;;論郁達夫的小説創作[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丁楊;“郁達夫小説獎”日前完成論證[N];中華讀書報;2009年

郁達夫的文學軌跡與思想歷程 篇三

摘要 郁達夫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因其受到了多種文學思潮的影響,因而他的文藝思想也表現得異常駁雜。

本文在闡述其文學軌跡和思想的基礎上,認為其讚賞西方感傷主義,但在精神世界深處卻內隱着中國傳統文人的失意落魄情懷,即追求藝術自覺,提倡藝術的超功利,卻也注重文學的功利價值。

關鍵詞:感傷主義 藝術自覺 功利價值

郁達夫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孤僻內向,柔弱怯懦,率真衝動,易於動搖,非常偏激,常常處於浮沉狀態的知識分子。

聰慧的他有胸懷遠大的理想與期望建功立業的一面,也有遇事退縮消沉的一面。

他的文藝思想和文學創作受其精神、心理的制約也表現出非常明顯的軌跡。

筆者總結如下幾點:

一 感傷主義與中國傳統文人的失意落魄情懷

郁達夫在日本留學期間,閲讀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

諸如法國的啟蒙主義、德國的狂飆運動、歐美浪漫主義文學以及20世紀風靡一時的唯美主義、表現主義等思潮,都對郁達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郁達夫尤其喜歡歌德、盧梭等人的作品。

郁達夫曾説:“把古今的藝術總體積加起來,從中間刪除了感傷主義,那麼所餘的還有一點什麼?……我想感傷主義是並無害於文學的,不過須有一個相當的限度,我們要不流於淺薄、不使人感到肉麻,那麼感傷主義,就是文學的酵素了。”他對感傷主義給予了高度的認可,以致於他的文學作品《感傷的行旅》與英國感傷主義文學的成名作《感傷的行旅》在篇名與作品風格上都極為相似。

郁達夫把英文中的“感傷主義”(Sentimentalism)稱為“殉情主義”。

郁達夫所理解的殉情主義並不僅僅特指18世紀出現在英國的感傷主義文學思潮。

他不光認為“莎士比亞的劇本英國18世紀的小説,浪漫運動中的各個詩人的作品,又哪一篇完全脱離感傷之域”,也主張“大抵西洋自中世紀以來的抒情詩人,在他的抒情時代所作的作品,多少都帶有殉情主義的色彩。”他把14世紀意大利的彼特拉克的抒情詩視為“殉情主義文學中的絕唱”,把法國的盧梭及其後繼者塞農庫爾、德國的荷爾德林,英國的吉辛與道生都視為殉情主義者。

他甚至把《舊約聖經》中的《耶裏米的哀歌》看作是“外國文學裏最富有殉情性傾向的”作品。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郁達夫的殉情主義其實是泛化了的感傷主義。

郁達夫還把中國古人的失意落魄情懷納入到殉情主義中來。

他認為“中國的文學裏頭,殉情主義的文學最多,象黍離麥秀之歌,三閭大夫的香草美人之作,無非是追懷往事,哀感今朝。至若杜工部的詩多愁苦,庾蘭成的賦多悲哀,更是柔情一脈,傷人心脾,舉起例來,怕是汗牛充棟。”郁達夫是以中國文學裏所有的“帶有沉鬱的悲哀,詠歎的聲調,舊事的留戀,與宿命的嗟怨”代替了他所理解的感傷主義。

郁達夫的感傷與西方感傷主義存在明顯區別。

他並沒有如感傷主義代表作家一樣,將過去的生活理想化當作寄託自我精神的家園,以表達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與仇視,而是對過去也保持着相當的清醒,執着於反映自我當下的處境與情緒體驗。

悲懷相繼而起的現實人生才是郁達夫進行文學創作的取材對象。

因而鄉愁,國憂,性苦悶,懷才不遇等等心靈體驗就常常是郁達夫作品彈奏出的主旋律。

郁達夫的感傷不是感傷主義的“向後看”的感傷,而是對當下困頓處境的心靈體驗。

在此,郁達夫把西方感傷主義的“向後看”轉換為立足現實,同時也把感傷主義“人性惡”的思想基礎轉換為中國傳統的“性善論”。

他的感傷不是基於“人性惡”的原罪意識,而是來自於對“天道不公”的憤恨,對家國不興的憂慮,對自我人生屢遭磨難的失意反映。

因而他的感傷在本質上是起源於“善”被遮蔽,是對“善”在現實中無法伸張的當下境況的心靈反饋。

郁達夫雖然身懷中國傳統文人的失意落魄情懷,但他是在沐浴西方現代文學精神與“五四”個性解放的啟蒙思潮中成長起來的文學家。

因而他的感傷以及感傷的表現形式與中國傳統文人的失意落魄情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天才的自我與黑暗的現實之間的對立是中國傳統文人產生失意落魄情懷的根本原因。

郁達夫的感傷當然也包括自我外化無法展開、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無法實現的感傷,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因個性解放與中國封建專制的禁慾思想之間的矛盾對立而產生的苦悶情緒。

在表現形式上,他對中國傳統文人自悼感傷卻又美化自我、美化現實的取向並不認同,也揚棄了中國傳統的“和諧”美學原則與“哀而不傷”的文學風格,反而更贊同西方文學激進的、徹底的、真實的解剖自我、解剖社會的文學精神。

郁達夫身懷中國傳統文人失意落魄的情懷,但卻揚棄了“哀而不傷”的美學原則;偏愛感傷主義文學,卻轉換了其存在的思想基礎與表現內容,將其無限地泛化。

郁達夫在中國傳統文人失意落魄的情懷與西方感傷主義文學之間遊走,咀嚼人生的深味,從而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世界。

二 藝術自覺與功利主義

成立於1921年的創造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社團,是中國現代文學團體。

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田漢都是該文學團體的主要成員。

創造社力主建設中國現代新文學,因而創造社一成立便打出“為藝術而藝術”的旗號,要求文學向創作主體迴歸,向“文”學本體迴歸。

他們對“五四”文學革命中出現的過於重視文學對於社會變革的功利性作用,和將文學視為啟蒙思潮傳聲筒的文學現狀極為不滿。

創造社對與他們同一年成立的文學研究會提出的“為人生”的文學主張,以誇張的言辭表達了不敢苟同的極端態度,引起了兩大社團的激烈紛爭。

這場紛爭雖然是圍繞“為藝術”與“為人生”的兩種取向不同的藝術口號而展開的,本質上卻是反映了新文學的超功利主義取向與功利主義傾向的對立。

創造社雖然抨擊新文學的代表流派文學研究會的藝術主張,但是它的藝術道路不是對“五四”新文學的反叛,卻是對“五四”新文學的補充與超越,它把中國現代新文學由“人的覺醒”發展為“藝術”的覺醒。

郁達夫作為創造社的中堅力量一開始就表現出激進的文學姿度。

在創造社成立起始,郁達夫就主筆《純文學季刊〈創造〉出版預告》,提出:“自新文化運動發生後,我國新文藝為一二偶像所壟斷,以致藝術之新興氣運,澌滅將盡,創造社同仁奮然興起打破社會因襲,主張藝術獨立,願與天下無名之作家,共興起而造成中國未來之國民文學。”隨後郁達夫又作《藝文私見》,提出了“文藝是天才的創造物,不可以規矩來測量”一説,批評了那些“在新聞雜誌上主持文藝”並壓制天才的“假批評家”。

郁達夫在此明確提出了文學獨立發展的要求以及崇尚“天才”的作家主體觀,表明了他自覺追求藝術獨立品格的精神。

郁達夫曾鮮明地提出美的追求是藝術的核心。

他在《藝術與國家》一文中曾説:“藝術所追求的是形式和精神上美。

我雖不同唯美主義者那麼持論的偏激,但我卻承認美的追求是藝術的核心。

自然的美,人體的美,人格的美,情感的美,或是抽象的美,雄大的美,及其他一切美的情愫,便是藝術的主要成分。”這一聲言雖然宣稱不贊同唯美主義者偏激的持論,但也顯見他對於美的自覺藝術追求深受唯美主義的影響。

鄭伯奇曾經説:“他非常喜歡王爾德,也好讀道生、湯姆生等人的詩,而王爾德的藝術觀對他影響較深。”郁達夫最早翻譯了王爾德的唯美主義宣言《〈道林格雷的畫像〉序》與劇本《莎樂美》,還寫了《謊言的衰朽》、《集中於〈黃面志〉的人物》等文章,向國內民眾介紹唯美主義。

唯美主義是19世紀後期重要的文學思潮之一,源於德國哲學,發起於法國,在英國達到巔峯。

這一思潮的思想主題在發展的各個時期,不同地域都有所偏重和取捨。

但其中崇尚非理性,認為藝術是無功利的,是純形式的,是審美的,是自律的等等原則是一致的。

王爾德是英國唯美主義運動的傑出代表人物。

在藝術與現實的關係上,他宣稱:“生活模仿藝術遠甚於藝術模仿生活”。

他認為不是藝術模仿人生,而是人生模仿藝術。

他反對藝術帶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宣稱“一切藝術都是毫無用處”的。

郁達夫雖然以決絕的姿態倡導文學的藝術自覺,但是卻不同意“為藝術”與“為人生”這兩種極端的主張。

早在1923年,郁達夫就發表了《階級上的文學鬥爭》一文表達了對這兩種主張的態度。

他在文中駁斥説:“沒出息的後起者,……反造了些什麼‘為藝術的藝術’和‘為人生的藝術’的名詞來……依我看來,始創這兩個名詞的文藝批評家,就最該萬死。

因為藝術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藝術,又何必把兩者分開來瞎鬧呢?試問無藝術的人生可以算得人生麼?又試問古今來哪一種藝術品是和人生沒有關係呢?”這表明郁達夫認為沒有離開藝術的人生,藝術是人生不可剝離的重要一部分;也沒有離開人生的藝術,藝術來源於人生,藝術與人生是有機統一的。

“藝術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藝術”的觀點其實隱含了追求藝術自覺與主張藝術功利性的內在矛盾性。

郁達夫強調藝術的審美價值,美在藝術中的核心地位,但是他沒有像王爾德一樣走向絕對化。

他曾在《詩論》中指出“美的情操,在文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美的情操的內容,大約由(一)感覺的感情,既隨伴聲色而起的快感;(二)觀念的感情,即因各種感覺統一後觀念而生的感情;(三)觀念的聯合,即與其他的各種觀念聯合交錯後,發生的。美感等集合而成”。

從他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所謂的“美”是經由社會的情理激盪後而來的,包孕了情感與觀念等豐富的內藴。

郁達夫在《關於戲劇演出時之接吻問題》中説:“我們的一件,是“對藝術,須總是到底”,若要衞道,應該從新的道德觀點來説話。

譬如,民族至上,國家至上,就是現在我們這一代人的道德信條,一切的評語,都應從這一立場出發才對。

藝術與道德,根本是不衝突的;不過時間與空間有不同,道德的觀點,亦應隨時隨地作演進而已。”郁達夫的“美”與不關乎任何社會因素的唯美主義的“美”在意藴上是不同的。

所以郁達夫在説“美感的目的,就在美,除美以外,系別無作用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哲學基點上與唯美主義劃清了界限。

這證明郁達夫在文學上主張藝術自覺,強調文學的超功利性,倡導主情主義,但是卻沒有走向唯美至上的極端。

在郁達夫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背後,其實隱藏着他對民族命運與國家興亡的深沉憂慮,潛伏着他自幼接受的傳統士人的治國平天下的雄心。

所以,一旦氣候適宜,他會情緒激動,提倡革命文學,投身革命運動;而一旦遭遇挫折,他又會退回到藝術世界中來,求得內心的自我安慰。

追求超功利又講功利的矛盾的主張,在郁達夫的文藝思想中相反相成。

超功利包孕了摒棄傳統道德教化主義與其他功利主義文學觀的鉗制,促進人性與新文學獨立、自由發展的主張。

講功利則反映了新文學要承擔地反封建的歷史使命。

朱自清在《論嚴肅》一文中總結道:“一方面攻擊‘文以載道’,一方面自己也在載另一種道,這正是相反相成,矛盾的發展。”郁達夫文藝思想中的這一矛盾主張正是“五四”新文學精神的具體體現。

三 小結

特殊的時代環境與成長經歷,造就了郁達夫獨特的個性特徵與心理特徵。

獨特的個性與心理又極大地影響了他的藝術思想與文學創作。

郁達夫擁有走向社會,為社會服務的功利心態,因而他可能在當時的文學界較早地提出文學的階級性與無產階級文學等議題,並相繼參加許多進步的文學團體。

同時,他又是一位擁有獨特藝術心理的作家,拒絕任何外界因素對自我個性的束縛,常常固守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咀嚼自我的感傷與孤獨,因而可能以少有的懺悔精神創造出風貌迥異的文學作品。

參考文獻:

[1] 劉茂海:《是頹廢還是輝煌:郁達夫作品的思想與藝術》,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日]鈴木正夫,李振聲譯:《郁達夫――悲劇性()的時代作家》,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唐毅:《本真生命的釋放與真實藝術的探求――郁達夫傳作新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9月第31卷第5期。

[4] 郁達夫:《郁達夫文集》(第五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

[5] 饒鴻競、吳宏聰主編:《創造社資料》(下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6] 趙澧,徐京安主編:《唯美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郁達夫的作品特點 篇四

郁達夫倡導自述式的創作,他認為“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敍傳”,他的思想感情、個性和人生際遇都在作品中很鮮明的表現出來,同時作為一個愛國青年,郁達夫的作品有着很強的時代氣息,時代的變遷和個人境遇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他不同時期的作品特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vyv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