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一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昨天,我上了一節感覺相當“糟糕”的語文課。原想用“失敗”兩字來形容,但是,昨天的課我的自我感覺真的很“糟糕”,那才是我一直耿耿於懷、十分沮喪的根本原因。一直以來,我都把上課,當做是我和學生一起學習的時間,在那四十分鐘裏,我是快樂的,學生也是快樂的,我的快樂感染着學生,而學生的快樂則帶給我更大的快樂,應該説,那是十分享受的四十分鐘。可昨天的課上,我的眼裏不再只有學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我三次易稿的教學設計上。如此,整節課我遊離於教學和設計之外,結果,既丟掉了原先的設計,又失去了我的學生——真糟糕!

下午,勵老師、鄔老師、郭老師、朱老師、周老師等對昨天的四節課分別作了點評。名師的指點,讓我撥開“感覺”的雲霧,看到了問題的青天。這也讓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我的那節課,思考我的語文教學。

一、什麼是學生喜歡的。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具有濃郁現代氣息的童話。文章借森林裏競選“萬獸之王”一事,告訴人們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尊重別人,與人和睦相處,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擁護。和諧社會當以人為本,《從現在開始》一文把現代人社會生活以人為本的準則滲透到了國小生的學習中。對於這樣一個童話,學生最喜歡的,自然是課文的2~5自然段,也就是三個動物輪流擔任“萬獸之王”的片段。貓頭鷹趾高氣揚的樣子,袋鼠激動萬分的樣子,小動物們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的樣子,都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學生的課本上,如此生動的情節他們怎能不喜歡?其次,學生較喜歡講故事,他們也有講故事的衝動和慾望。

學生喜歡的,才是他們想要的。為此,我選擇了第二自然段作為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同時,有朗讀做梯子,帶着學生學習講故事。可惜,我選擇了對的內容,卻設計了錯的教學。

從課一開始“始”的生字教學,到學生讀生字;從開火車給生字組詞,到讓他們根據偏旁分析字義;從指導讀帶有“從現在開始” 的五個句子,到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對個別句子進行理解;看似環環相扣、步步緊湊的教學設計,實際上是在一次次地磨學生的閲讀興趣,以至於在課的前三分之一處,學生們就已經失去了對本節課的期待和興趣。分析原因,一是因為個別環節(如,根據偏旁識字義)跳躍多大,給學生下了“絆子”;二是因為環節太多,而且每一個環節都是脱離課文進行的,這讓學生的閲讀期待一次次滯後。

經過名師們的“會診”,我也找到了幾劑“良方”。首先,給跳躍過大、略有難度的環節增加幾步“台階”。在進行“根據偏旁識字義”之前,也就是學生認讀生字詞的時候,我可以略做鋪墊:小朋友們看,“期”這個字,左邊是個“其”,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右邊是個“月”,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啊,我們中國自古的歷法,就是根據月亮來安排日期的,所以説,“期”和月亮有着很深的聯繫。如果有了這個鋪墊,學生在給“輪、路、眯”分析偏旁和字義的關係就不會太難了。其次,以課文為主線,給過碎的、孤立的環節增加連接點。也就是説,在學生讀字組詞之後,讓他們自由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自主發現故事語言的奇特之處——出現了五句帶有“從現在開始”的句子。如此一來,既滿足了學生的閲讀期待,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什麼是學生需要的。

低年級的學生需要培養哪些語文能力,這恐怕不是我們站在某一冊或某一學年的教材上就能提煉得出來的。

勵老師説:我常想,如果是我的兒子,我希望他將來具備怎養的語文能力?這的確應該引起我們每個語文老師的思考。我們的學生,是未來的公民。一個工作中的人,一個生活中的人,一個社會中的人,他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語文能力?《課標》在前言部分就明確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閲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是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也就是説,我們的語文應該從學生的持續發展出發,儘管,我們從事的可能僅僅只是低段的語文教學。

《從現在開始》一文一篇具有濃郁現代氣息的童話,把現代人社會生活以人為本的準則滲透到了國小生的學習中。就這麼一篇課文中,什麼是學生需要的呢?我想,課文中藴含的人文價值使學生首先需要了解的,其次,學着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這樣的能力也是我們的學生欠缺的。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安排的“多層次朗讀”一個環節,完全可以把“分角色朗讀”直接改進為“採訪式”講故事,昨天的課也證明,其實學生完全有能力講述故事。而我也因為沒有把握住學能的能力水平和心理需求,使“角色採訪”那個情境教學進行的不倫不類。

從學生出發教語文。教語文,是這個道理;育人,也是這個道理。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從現在開始》這篇文章,非常富有兒童情趣,故事情節比較吸引人。本文中的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人們的擁戴。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主要是利用低年級學生愛好表現的個性特點,通過找、説、演的訓練,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髮揮一定的想象能力,通過換位體驗來感悟文本內容,使學生願學、樂學,從而培養學生個性、塑造學生個性。整堂課上下來,我覺得有得也有失,自己還須努力的較多。

得:讓學生髮揮想像,在體驗中感悟

蘇霍姆林斯基説:“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老師。而角色體驗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兒童先天具有良好的表演天分和較強的表現慾望,如果整堂課都讓他們規規矩矩地坐着聽課,既壓抑了潛能又壓抑了個性,十分不利於學生的心理髮展和身心健康,也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多次採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體會當時小動物們的心情,理解課文內涵。如:貓頭鷹的神氣,袋鼠的激動,小動物跳着走路等。

……

師:聽了袋鼠的話,小動物有什麼反映?請用圓圈圈出來。

生:直搖頭

師:什麼叫直搖頭?

生:就是不停地搖頭。

師:小動物,小動物,你們為什麼不停地搖頭呀?

生:我是大象,我長得那麼高大,叫我怎麼跳着走路?

生:我是小黃鶯,我只會飛,叫我跳着走路,怎麼行呀?

生:我是熊貓,我那麼笨重,怎麼跳呀?

生:我是小螞蟻,我只會爬,叫我怎麼跳呀?

……

師:跳着走路,真的有這麼難嗎?我們小動物們也來跳跳看。

生跳一分鐘,師喊停。

師:小動物們,剛才我們跳了一分鐘,説説跳的感覺怎麼樣?這時你又有什麼話要説?

生:不行了,實在不行了,我的腰都酸了。

生:哎喲,哎喲,我愛不了了,我的肚子都疼了。

生:袋鼠大王,求求你,不要這樣了,跳得我的腳都麻了。

生:真累啊!我都快暈倒了。

以上環節的設計,我為了挖掘教材中有利於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氣氛,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展開有效的對話,因勢利導。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老師與文本也在互動,整個課堂就成了活躍的逐步生成的課堂。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之間的閲讀。每個人必須經歷自己的創造、理解、構建、體驗,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每個學生因生活經驗和氣質的不同,對閲讀內容會有個性反應,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失:教師缺乏教學的機智

在本堂課中我創設了多個説話的情境,讓學生既理解課文內涵,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和説話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在叫“議論紛紛”這個詞時,我並沒有讓學生藉助詞語手冊等來理解,而是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聽了貓頭鷹的命令後你們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

……

師:聽了貓頭鷹的話:“白天休息,夜裏做事”,小動物們你們是怎麼想的?

生:我覺得貓頭鷹太自私了。

生;我覺得貓頭鷹大王太壞了。

生:我們以前的獅子大王很好了,怎麼換了一個大王,我們就要受苦了呢?

生:貓頭鷹太壞了,怎麼可以這樣做呢?

師:小動物們剛才你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在説話,課文中用了哪個詞?請找出來。

生:議論紛紛

這樣,讓學生在想、説的過程中感悟到這就是“議論紛紛”。顯然,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與文本進行了心靈對話,走入了課文情境,與動物同命運共呼吸,急動物之所急,想動物之所想。

但是,對於“白天休息,夜裏做事”這句話,小動物們反對的真正原因,學生們卻不能回答到點子上,只知道貓頭鷹壞,如果我在上課時,能及時引導:我是貓,我白天睡覺,晚上捉老鼠。我不反對。或者隨機處理,再創設這樣的練習:什麼動物白天干什麼,晚上做什麼?以填空的形式出現,相信學生們就能真正感悟:以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

總的來説,這堂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很樂於學,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能在課前揣摩每個細節,妥善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就會使我的語文課更精彩。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二

本文篇幅過長,識字的生字和要求寫的生字節較多。兩課時完成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則承擔着讀通課文、識記生字和會寫五個生字的教學任務。為在有限時間內落實教學目標,教師需從以下幾個方法進行準備

一、課前預習

經過一年的行為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預習則是讓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授新課前,我一般會有前一天佈置學生參照以下的方式進行預習:

課文預習要求:

1、讀一讀:通讀課文(至少三遍),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利用拼音多讀幾遍。讀詞語手冊和生字卡片。

2、劃一劃:用圓圈圈一圈生字,用橫線劃一劃帶生字的詞語,給課文標好自然段。

3、記一記: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記一記字形。

4、想一想:再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打上“?”。

5、擴展:讀《國小語文同步閲讀》。

通過這樣的預習,大部分學生對於生字都熟悉了。這樣,在課堂上老師除了可以將更多的精力給學困生之外,還可以讓優生帶動學困生,課堂的基本知識就無須講得過於瑣碎了。

二、課堂生成

一堂優秀的課看的不是老師如何表現,而是關注於學生,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有閃光亮,是否是愉快自主地去學習,是否學有所獲。為此,我創設闖關當王的優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於第一課時的重點在於識字寫字,所以在第一課,我更多地去關注學困生的識字情況,讓他們紮實基礎。如“之、鄭”等難字的字音糾正,一方面是為小欖本地學生口音的差異而設,另一方面是為一年級對於拼音未過關的學困生而服務,所以在執教過程中,我特別注間有着口吃頑疾的學困生林海佳的識記生字的情況。

三、課外延伸

考慮到學生學得快忘得更快的特性,我採用了生活中識字的方法。所以在備這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師: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字?

生的回答可以稱得上是精彩紛呈。

師小結:原來這些生字寶寶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多去找一找、認一認這些生字,好嗎?

師在課堂上佈置了這樣的作業,那麼就要進行下文,每週我都會進行一次識字展示台,讓學生將在生活找到本週識字的生字的字展示出來,可以用口述也可以將剪貼的方法,評出最認真的學生並給予獎勵。這樣一方面鞏固了生字,另一方面也達到了學以致用。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三

《從現在開始》這個故事中,獅子王讓動物們輪流當萬獸之王,結果只讓貓頭鷹、袋鼠、猴子三個動物走馬上任後就終止了。因為獅王認為猴子的方法最好,於是也就不管沒輪到的動物有沒有意見,這個決策是不是公平,就馬上把這事給定了。

很多老師在教學時,讓學生扮演各種小動物,然後老師當記者採訪他們在接受貓頭鷹、袋鼠這兩位臨時大王的命令後的感受,學生們各抒己見,真正讓他們體會到了“議論紛紛”和“叫苦連天”,被採訪的“各種”小動物很多,但往往忽視了去採訪一個人:猴子!可以肯定,當貓頭鷹神氣活現地宣佈“白天休息,夜裏做事”這一決定後,深受其苦的小動物中就包括有猴子,此時,他一定也在思考,這種只關注自己生活習慣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當然,此時,也有一個人物也值得采訪,這個人也是讓大多“記者老師”忽略的人,他就是袋鼠!此時的袋鼠會想些什麼呢?推測袋鼠的想法也有利於理解他上任時是用激動的語氣宣佈的:“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要跳着走路。”對於這兩位臨時大王的決定,猴子是深受其苦的,叫苦連天的人中一定有他,他也一定參與了大家的議論紛紛,經歷了這兩星期的“水深火熱”的生活,瞭解了很多的民情民聲,猴子上任時才作出了他的英明決定:“從現在開始,每個動物都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四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的是: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按照自我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人們的擁戴。讀着《從現在開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還感受到濃郁的現代氣息。現代社會的人們,在享受着高度的現代禮貌的同時,也受到自然和人為的各種限制,人們總在爭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間。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注重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對學生思想薰陶的同時,紮實訓練語文基本功。

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且這篇文章包含着濃厚的感情色彩,因而注重體驗與感悟。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體驗”一詞前後共出現了15次,運用頻率之高,次數之多,確為罕見,由此足見其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價值。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進取為學生供給語文實踐的機會和時空,讓學生在自主參與閲讀實踐活動中,深入課文與閲讀材料構成“對話”,從而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議論紛紛”“叫苦連天”這兩個詞時,我並沒有讓學生以詞解詞,而是注重讓學生先想想:聽了貓頭鷹的命令後你們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之後讓他們在小組裏説一説,讓學生在想、説、議中感悟到這就是“議論紛紛”和“叫苦連天”。顯然,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與文本進行了心靈對話,走入了課文情境,與動物同命運共呼吸,急動物之所急,想動物之所想。最終有感於心,表現在語言中,和同學進行交流。

教學中重視朗讀形式多樣化,強調在朗讀中感悟教材,讓文本的意義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自行發現,自發建構起來。課堂上,以讀為主,學生採用不一樣方式進行朗讀:個別讀,齊讀,自由讀,引讀,表演讀,默讀等,充分顧及學生朗讀的主動性,多樣性,獨特性。以朗讀為主線,以實踐活動為輔助,引導學生聯繫教材,聯繫自我的生活經驗,讀活動物,以聲傳情,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主角的心理,讀出人物個性,初步培養學生的語感。如獅子大王的王者風範,貓頭鷹大王的神氣,袋鼠大王的激動,小猴大王的和氣、乾脆、機靈等等。讀完之後説説為什麼這樣讀,這樣讀有什麼好處?説出朗讀後的個性化感悟、體驗和感受。在交流、比較中取長補短,提高朗讀本事。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設各種活潑、趣味的教學情境。如:主角扮演,經過活動讓學生去表達、感受、體驗,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運用。課堂上,我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讀一讀、演一演,自主彙報交流,使學生真正擁有嘗試、合作、享受成功的實踐和機會。在小組彙報展示中,其他學生做到了很好的評議、補充,構成了生生互動進取學習的氛圍。我作為一名參與者也啟發、評價,在與生互動中真正成為國小生的學習夥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主動性。

童話又加上生動的插圖,把學生的閲讀興趣完全激活了,在同學們繪聲繪色的朗讀中,感受到相互尊重的社會準則。

而這堂課的主要不足在於:我的教學語言還需更精練些,如有些過渡語,顯得比較繁瑣;有些問題沒有多大價值。如:其他動物對貓頭鷹的命令滿意嗎?學生的回答根本不用思考,脱口而出,這樣的問題沒有價值。所以,教師的課堂語言必須要經過錘鍊。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 篇五

這是一個有趣味的故事,課文洋溢着現代的氣息,韻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和薰陶。本節課,我圍繞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和“尊重、診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教學理念,進行設計和教學。

一、字詞教學紮實有效。

比如,上課伊始,以課文重點詞“萬獸之王”導入,隨機教學“之”,指導學生範寫,留足時間讓學生練寫,在説説“之”的意思,從而導出課文題目——從現在開始。在揭示題目的同時,隨機教學“始”,這樣的導入既紮實又巧妙。

二、重視“讀”的訓練。

比如在檢討學生自學情況時點出“輪、期”這兩個生字,通過比較識記生字,瞭解什麼是形聲字,讓學生在田字格了找出這樣的字,寫一寫,記一記,並找出難寫的字提出來,教師範寫。然後隨文學習多音字“任”。接着在表演談話中學習“萬獸之王”、“新首領”兩個詞語,輕鬆自然。還在學生表演時,根據現實情景學習“議論紛紜”(象這樣你也説,他也説,大家都爭着説,就叫做議論紛紜。)、“叫苦連天”(大家都受不了了,也很苦楚,這樣我們用文中的一個詞是什麼呢?)

三、閲讀教學重情境創設。

首先出示課件揭題,從而又引導學生從這課題裏找出問題,得出了疑問“誰從現在開始做什麼?”。最終大家同心協力解決了問題,並引出了幾個小動物做“萬獸之王”。從課堂學生的表現也可以看出,同學們具有較好預習能力,課前對課文內容預習充分。其次,在課堂中,讓學生當成了各個角色的動物,通過表演來體會,把整個課堂設計成了學生們就是小動物,來評選“萬獸之王”,這一切,很好的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四、強調識字、寫字的訓練。

區別了“第”和“弟”,利用相似的方法,更容易來記住這些該會寫的字。重點抓住“之”,板書很漂亮,生字多次重複出現,加強了孩子的記憶。獨特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孩子們更快的掌握知識。

可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理解文章內容,有意識的進行閲讀教學,同時關注學生學會和會學,在評價中鼓勵學生學習,這樣的教學收效就較大。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六

在本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始終堅持情境與工具相結合的原則。主人公往往決定人們的思想、情感、語言和行動。在語文教學中,從“學生”到“學生”的固定主人公往往使學生陷入“被理解”和“被教育”的傳統模式和消極狀態,這必然會影響兒童在閲讀過程中的充分創造性活動。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快樂、善於學習。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造在森林中玩耍的情境。在整個課堂上,學生們總是處於緊張的狀態。這種濃厚的氣氛簡單愉快,學生容易理解。在課文學習中,教師要求學生模擬情境中的表現,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入所描述的意境,充分感受語言和中心思想。

第一、創造情境,使語文教學有趣。

於永正先生説:如果你冷酷無情、無聊,你就不能教書。在教學中,學生被當作小動物對待,讓孩子們成為國王,體驗國王的風度。一些學生讀的是一位威嚴的國王,而另一些學生讀的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國王。當孩子們走進主角的時候,自然的教室就會很有趣。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多次創設情境。我們把孩子們當作小動物,把他們融入童話故事的場景中。例如,小松鼠,你剛才説什麼?伯德,你呢?你是xx,你怎麼看?我們白天睡不着。我們晚上睡不着。一天下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打哈欠。一週兩天、三天、七天過去了。你好嗎,小兔子?斑馬,你呢?小動物,你習慣了什麼?鹿,告訴我!蘭姆,你呢?

教師從“教師主角”變為“獅子王”,學生從“學生主角”變為他們喜愛的動物王國中的各種動物主角,拉近了師生和教材之間的距離。這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願望,激發學生自主交流的主動性,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老師關注所有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優秀的演員。主人公的轉變所產生的創業效應,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自己的經驗,獲得由情感驅動的獨特的創造感受。

“説話和抱怨”是本課的關鍵詞。如果你一味地依賴老師解釋,就會顯得枯燥乏味。它將詞義理解與情感體驗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無意識地理解單詞和句子,加深對文本材料的理解,體驗文本所藴含的趣味性。主人公的蜕變使語文課堂充滿了人文魅力。

第二、訓練語言。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在為孩子們創造童話場景,讓他們饒有興趣地閲讀的同時,我們並沒有忘記對遙遠詞語的訓練。例如,小動物,你的習慣是什麼?回答此問題時,引導學生使用“我是,我喜歡在這裏來吧,走吧,把孩子們當作貓頭鷹之王,感受他們的容貌、驕傲和自豪。引導大家閲讀貓頭鷹的空氣,並實施閲讀訓練。如果你仔細看這張照片,你仍然可以説貓頭鷹的優點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僅鞏固了語言訓練,幫助孩子們積累單詞,豐富了語言,還進一步體會了貓頭鷹的驕傲,還培養了認真閲讀圖片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第三、使語文教學紮實有效。

以分層的方式引導並大聲朗讀。例如,貓頭鷹認為自己已成為百獸之王。他很傲慢。他立即命令:“從現在起,你們應該像我一樣白天休息,晚上睡覺&這句話的指導是流暢地閲讀,然後閲讀貓頭鷹的“表情”,最後能夠正確地使用動作等肢體語言生動地展示貓頭鷹的“表情”,即要求學生表演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七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符合了學生的特點,課件及錄相的適時播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堂課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學生“動起來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較好的鍛鍊。以下是我這次教學的心得:

一、良好情境的創設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

在這堂課裏我適時的播放了錄相“威尼斯的風光片”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不住的發出嘖嘖的讚歎,這就為學習課文體會“威尼斯的美”奠定了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一直推崇情境的創設,並奠定一個情感基礎,以此達到與文本的共鳴。多媒體的出現集音像等為一體,對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條件。當然在這裏我們要注意多媒體的使用要恰到好處,否則有的太多太爛反而影響了課堂的質量。

二、讀中感悟,體驗“美”

我們都知道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讀”,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比如:教師的範讀、自由朗讀、默讀、競賽讀等等。著名語文教育家於永正、於漪都是採用這種教學法是學生乃至教師達到情感的共鳴的。

本堂課我在教授“研讀課文,欣賞美”這個環節時,我讓學生通過比較閲讀,體會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在用讀的方式表示對小艇的喜愛。發揮想象,體會情景——如果你也乘上了這樣的小艇,飽覽着威尼斯水城兩岸秀美的風光,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會產生哪些新奇的想法?有了這個前提,在請同學們帶着這美好的感覺一起朗讀他們就很容易的讀出了“坐在小艇裏的情趣”。

通過這樣反覆的不同形式的朗讀,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了出來,有效的實現教學目標,體會到了俄“威尼斯的美”,從而理解了課文內容尤其是明白了“小艇與威尼斯人的密切關係”。當然指導朗讀時,我的語言還有待於精煉。

三、朗讀的同時,感悟寫作方法

本課一個教學的難點就是對於寫作方法的領悟。這篇課文采用了抓住事物特點並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的方法。寫作方法一向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我想了很多。最終決定教師的引導要多一點。我就把這種提示分散到幾個環節,比如在“小艇樣子”這部分時,我讓學生找出小艇的特點,並想想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之處,學生很快就説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想到這裏就説明學生有所瞭解了。在最後的總結環節中,我再引導,學生的體會就深一些。對於抓住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就能掌握些。在課下的小練筆中學生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

一直以來我都在反思我的教學,這節課的教學設計通過這堂課的反饋,感覺的出還是適合本班的學情的。在激發興趣方面還是可以的,只是我自身的語言表達和情感感染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我每次講課都有個遺憾,就是教學設計在課堂中體現的不是很好,所以我的課堂的駕馭能力還要加強。

我想教學能力的提高在於不斷的學習和不斷的實踐,並不斷的反思。我一直將語文教育家賈志敏的“紮實、平實、樸實”的課堂標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爭取在學習別人優點的同時,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6781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