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56個民族的代表圖騰

56個民族的代表圖騰

56個民族的代表圖騰

56個民族的代表圖騰

1、漢族

龍鳳呈祥

龍和鳳是漢民族最喜愛的裝飾紋樣。龍是古代傳説的神異動物,綜合了多種動物的形象特徵,有鱗有角,興風降雨,被認為是能免除一切災難的靈物。鳳是古代傳説中的百鳥之王,代表美麗吉祥。龍鳳呈祥圖案象徵高貴、華麗、祥瑞、傑出。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2、蒙古族

蒙古包

藍天、白雲、蒙古包、羊羣,這是內蒙古草原特有的景色。蒙古包是蒙古的傳統民居,蒙古包文化是整個蒙古文化的縮影。蘇力定是古代的軍旗,象徵所向無敵、奔向光明。在伊克昭盟成吉思汗陵的祭祀典禮中,有祭祀蘇力定的儀式。勒勒車是草原上傳統的交通工具,它記載着蒙古民族遊牧生活的漫長曆史。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着“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3、回族

清真寺

在中國,凡有回聚居的地方就有清真寺。阿拉伯式圓拱頂及新月標誌,是清真寺建築中最為常見的樣式。清真寺是穆斯林進行禮拜等宗教活動的場所。回眾的婚喪嫁娶、重大活動以及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也離不開清真寺。因此,清真寺在回羣眾心目中是最聖潔的地方,在迴文化中也最具有象徵意義。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刺繡

苗族支系繁多,其中三大苗族方言區都崇拜蚩尤,吹奏古樂器—蘆笙。蘆笙是苗族文化的象徵,盛大節日都要吹奏蘆笙和跳蘆笙舞。在苗族神話中,楓木是圖騰之一,傳説蚩尤被黃帝打敗後械而殺之,“蚩尤所棄桎梏,是謂楓木”。至今一些村寨仍把楓樹視為護寨樹。在苗族傳説中還有“蝴蝶媽媽”開創人世的傳説。牛龍和麒麟,則是苗族刺繡中常見的裝飾圖案。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5、傣族

金孔雀

金孔雀是傣家人的代名詞。傣族有古代敍事長詩《金孔雀》,傳統舞蹈有《孔雀舞》。孔雀是美麗的象徵,傣族的許多詩歌把美女、公主比作金孔雀,其織錦、剪紙等工藝品中多見孔雀圖案。竹樓是傣族的傳統民居,象腳鼓是傣族最常用的伴舞樂器。金孔雀、竹樓與象腳鼓組成的圖案,表達了傣族對自由、幸福、和平、美麗的嚮往與追求。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6、傈僳族

弩是傈僳族男子的傳統狩獵工具,賽刀比弩,互相贈弩,有比賽射擊、增進友情等多種寓意。傈僳族的火塘是家庭活動的中心,也是神聖的場所。架設鐵鍋的鐵三角是傈僳族的家庭保護神,有穩定、平安、純潔之意藴。貝殼是女性裝飾物,表示美麗端莊。弩、鐵三角和貝殼所組成的圖案表示男女和合,勤勞智慧,團結平安。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説上刀杆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7、藏族

布達拉宮

藏族的標誌性建築是布達拉宮。相傳七世紀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宮室。布達拉宮建築分紅宮和白宮兩大部分,它依山磊砌,全部為石木結構。主樓1 3 層,高119米,東西長360米,房屋近萬間。布達拉宮建在拉薩市西北角的布達拉山上,遠遠望去,羣樓重疊,巍峨聳峙,氣勢磅礴。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裏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七年級的藏曆年。

8、壯族

銅鼓

人們把廣西壯族自治區譽為“銅鼓之鄉”。銅鼓是壯族人民的傳統文化遺物,原來用作法器、樂器,後來演變成權威的象徵。銅鼓上面刻有太陽紋、羽人紋、鷺紋、水波紋、圓圈紋、象眼紋等,還飾有青蛙、水鴨等立體雕飾。壯族人尊青蛙為“天上雷王之子”,認為青蛙能呼風喚雨,民間有“青蛙登殿”的傳説,並過“青蛙節”。鼓面上的青蛙是壯族圖騰崇拜的標誌。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____。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9、朝鮮族

農樂舞

朝鮮族能歌善舞,農樂舞是代表朝鮮族民俗活動特點的娛樂活動之一。在喜慶節日或勞動之餘,人們常常敲起長鼓,跳起象帽舞。象帽的長飄帶形成長白山的輪廓,與長鼓、象帽共同組成一幅象徵性圖案,表現了節日氣氛和民族特色。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10、高山族

百步蛇

在台灣南部,民間傳説排灣人是太陽之子。有一天太陽神將一蛋形太陽之子下凡台灣南部山間,並派百步蛇守護。不久從蛋中破殼生出人類,即是排灣人的祖先。排灣人用多種方式紀念百步蛇之功。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羣。“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1、納西族

東巴文

東巴文是納西族古代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保留至今,被稱為“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納西族婦女的羊皮披肩,上面精心繡制日、月、七星圖案,俗稱“披星戴月”,寓意吉祥如意。由東巴文“納西族”和“羊皮披肩”組成的圖案,象徵納西族智慧、勤勞和古老燦爛的文化。

原遊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12、布朗族

布朗三絃

三絃琴是布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亦弦亦歌,亦弦亦舞是布朗族文藝的典型形式。在布朗族民間流傳的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詩和抒情敍事詩多以三絃彈唱。小小的三絃琴凝聚着布朗族的歷史和情感,象徵着純潔、樂觀和吉祥幸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 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13、阿昌族

白象馱亭

阿昌族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在佛教經典中,白象喻佛,象徵吉祥。阿昌族民間流傳白象誕生和白象歸來給人們帶來好運的傳説,並流行“百象舞”,象徵白象給人們帶來幸福吉祥。白象馱亭以及飄灑的鮮花,象徵阿昌族人們的生活吉祥、和平、繁榮興旺。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還有“蒙撒”、“蒙撒禪”、“對撒”、“漢撒”等自稱。解放後統稱為阿昌族。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14、怒族

“達比亞”

“達比亞”是怒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樂器。怒族人的詩歌即興編唱,以“達比亞”、口弦、笛子、葫蘆笙伴奏。手工編織的民族挎包既是戀愛信物,也是優美的工藝品。以“達比亞”樂器和挎包書構成的圖案象徵樂觀向上、吉祥、幸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僳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

15、鄂温克族

馴鹿

鄂温克是較早使用馴鹿的民族,視馴鹿為吉祥的象徵,常以馴鹿形象做裝飾圖案。環形的馴鹿角與斜仁柱(一種錐狀原始住屋)、篝火、彩虹共同組成的象徵性圖案,表達了鄂温克民族古老的文化和對興旺吉祥的嚮往。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温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裏的人們”。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裏,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温克獵人村。敖包節是鄂温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羣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温克族還要在農曆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16、鄂倫春族

“雲卷紋”

鄂倫春人過去以狩獵為生,吃獸肉,住“撮羅子”(一種錐狀原始住屋)。“雲卷紋”是鄂倫春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圖案,經常出現在服飾、樺皮盒、獸皮口袋和“撮羅子”的裝飾上。“雲卷紋”、“撮羅子”和篝火,表現了鄂倫春族的傳統生產和生活。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 “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17、赫哲族

白天鵝

赫哲族崇尚白天鵝,逢年過節,婦女都跳天鵝舞。傳説天鵝姑娘愛上了一位英俊的青年獵手,但被壞人看上,要威逼成親。姑娘堅貞不屈,投江自盡,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橢圓形神鼓是赫哲族的民間打擊樂器。引頸高飛的白天鵝,凌空跳躍的鱘魚以及三條江水,象徵世世代代以漁獵為生繁衍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各項事業像振翅高飛的白天鵝一樣騰飛向上。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曆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18、門巴族

“巴爾匣”

“巴爾匣”是西藏上門隅地區門巴族羣眾對自己所戴帽子的稱呼。這種帽子用染有紅黃兩種顏色的當地氆氌和線毛絨縫製而成,是門巴族男女老少普遍喜愛的生活和裝飾用品。

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 門巴族沿用藏曆,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曆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唸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19、白族

大理三塔

白族居住的大理以崇聖寺三塔和蝴蝶泉的美麗蝴蝶聞名天下。崇聖寺三塔建於唐代,是白族文化與佛教文化交融的體現。白族有著名的蝴蝶泉的傳説,蝴蝶象徵忠貞愛情,常見於白族傳統建築、服飾或器物的裝飾圖案。大理三塔和蝴蝶圖紋,是白族文化的象徵。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佈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夥”、“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迴節)等民族節日。

20、保安

保安腰刀

保安族製作腰刀的歷史悠久,從元代開始製作木柄皮鞘刀發展到現在製作的金屬工藝刀有近800年的歷史。保安刀由細膩光滑的銅片、銅條以及牛角、有機玻璃、焊銀、賽璐格等疊合鉚成。經過精雕細刻、打磨拋光,顯得五光十色。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北甘肅省一帶。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1、布依族

大楠竹圖騰柱

竹子生長旺盛,古時被布依族先民奉為圖騰,民間流傳《竹王傳説》。在布依族的人生禮儀諸如“搭花轎”、“出生禮”、“老人逝世超度”等儀式中流傳至今。在布依族祖先崇拜的大型儀式“古夜王”中,取大楠竹作為圖騰柱,圖騰柱上面盤繞雙龍。大楠竹圖騰柱象徵布依族先民崇尚萬物並生並茂。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户”、“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22、達斡爾族

雄鷹

鷹在藍天中展翅飛翔,象徵着達斡爾人民拚搏進取和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鷹頭頂太陽,象徵着達斡爾人民用自己的堅強的臂膀,托起光輝燦爛的未來。曲棍球是達斡爾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達斡爾族自治旗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曲棍球運動員,曾數次為國家贏得榮譽,因此獲得“曲棍球之鄉”的稱號。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紀中葉,這個民族為維護祖國統一,打響了武裝抗擊沙俄入侵的第一槍。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3、德昂族

龍陽塔

德昂族有“太陽爸爸和青龍媽媽”的民間傳説,傳説他們是太陽“斯母達瓦啥那”和龍女“青龍”在巖洞中生活繁衍的後代,因此把太陽及青龍作為本民族的標誌。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龍川縣户弄鄉建有龍陽塔。龍陽塔青龍騰昇,豔陽高照,象徵德昂族人民奮勇向上,追求光明和幸福的精神。

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巖”。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24、東鄉族

白羊

東鄉族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牧羊傳統,羊有着和睦相處的性情,在東鄉族的生產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東鄉人民將羊作為盼望吉祥、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象徵。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準,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25、侗族

鼓樓

侗寨多有鼓樓,一寨或一姓一座。鼓樓建築造型深含寓意,有的以一柱代表一個姓氏或支系;有的以一年的季節月份立柱,比喻天長日久,與日月同輝。鼓樓是侗家人生活的縮影,人們在此迎賓待客、談古論今、習武練唱、賽笙對歌、集眾議事、揚善懲惡。鼓樓呈塔形,重檐而上,直指雲霄。樓體雕樑畫棟、栩栩如生。高聳寨中的鼓樓體現了民族團結、繁榮、進步、向上。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繫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

26、獨龍族

獨龍毯

獨龍族特別喜愛獨龍毯。獨龍人盛傳,天上的彩虹是天神打開天門在織布,獨龍毯是他們學習天神織出來的,天上的彩虹有幾道顏色,獨龍毯就有幾條花紋。在過傳統節日“卡雀哇”時,獨龍人身披獨龍毯“剽牛祭天”。獨龍毯體現獨龍人的智慧和美好心靈,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即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繫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

27、俄羅斯族

白鴿

俄羅斯人保留着精靈崇拜的傳統。在新疆俄羅斯人心目中,白鴿是帶來福音的使者,是和平、安定、恬靜生活的象徵和吉祥的標誌。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佈。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過節前一週,不吃葷,只吃素。

28、哈尼族

白鷳鳥

哈尼族崇奉、愛護白鷳鳥。傳説古時候有位貧病老人卧於樹下,白鷳鳥銜來妙藥,拯救老人,然後飛向遠方。為紀念白鷳,老人用芭蕉葉作為鳥翅,模仿白鷳起舞,因而流傳下來“白鷳舞”。哈尼族把白鷳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村寨搬遷時抱一隻小白鷳鳥來引路。梯田是哈尼族農業文明的創造。白鷳鳥和梯田構成的圖案,象徵哈尼族智慧、勤勞和光明的前程。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佈在雲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29、哈薩克族

白天鵝

哈薩克人十分崇拜和珍惜白天鵝。傳説在遙遠的古代,一位名叫卡勒恰哈德爾的部落首領深受人們的愛戴,他在一次征戰中身負重傷,被一隻白天鵝救起。白天鵝變成一位美麗的少女,他們結為夫婦,生下一個男孩,取名為“哈薩克”,意為“白天鵝”。哈薩克人把白天鵝視為吉祥物,當作美的化身、美的源泉及純潔愛情的象徵和偉大母親的縮影。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脱離者”。哈薩克族主要分佈在新疆,少數分佈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30、基諾族

太陽鼓

大鼓是基諾族神聖的祭器和樂器。傳説基諾族祖先阿麥腰白在遠古洪水氾濫時造了一個大鼓,把男人夢黑、女人夢牛裝在鼓裏,漂流到一塊叫做“司基作密”的地方繁衍後代。為紀念阿麥腰白,基諾族每年過節都要敲大鼓,跳大鼓舞。大鼓邊沿的小木條象徵太陽光芒,因此又稱太陽鼓。“月亮花”紋樣是成年男女衣背上的裝飾,象徵永恆愛情。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基諾族自稱“基諾”,漢文譯稱“攸樂”。1979年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中國的第55個少數民族。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原始宗教,但對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曆臘月間進行。每年陰曆九月,基諾族就要過一年一度的新米節了,當地人稱“好希早”。

31、京族

獨絃琴

獨絃琴是京族人民最喜愛的民間樂器之一。獨絃琴只有一根弦,琴絃長80釐米。演奏時右手扶琴,左手以小竹片撥動琴絃,可以奏出四個音和裝飾音,聲音委婉動聽。獨絃琴音色純美清雅,音域寬廣,風格獨特,一般用於唱哈時伴奏,有時也用於舞台演奏,是京族文化的象徵。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京族,歷史上自稱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唱哈節”(歌節)。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32、景頗族

目腦樁

目腦樁是景頗族過“目腦縱歌節”跳舞時立於廣場中心的木牌,它濃縮了景頗族的歷史、文化等廣泛內容。目腦樁中間的兩塊木牌位一組,象徵男女、雌雄、日月兩極;邊上的兩個為一組,牌上回旋往復的圖案既是舞蹈隊形圖,又是景頗族先民自青藏高原南遷的線路圖。底座橫木繪有五穀雜畜之物。目腦樁象徵幸福長久,日月永照,人畜平安,豐衣足食。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縣,1956年改為自治州。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在景頗族的傳説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33、柯爾克孜族

梅花鹿

柯爾克孜族人民崇拜鹿,愛護鹿。在歷史傳説和現實生活中,柯爾克孜族人都與鹿有密切的關係。他們把鹿當作自己的救星,視鹿為神物。鹿的形象也深入到柯爾克孜族的生活之中,在他們的心目中,鹿是善良、和平的象徵和幸福的化身。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裏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歷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於漢族的春節。

34、拉祜族

葫蘆

葫蘆是拉祜族的崇拜物,拉祜族民間史詩《牡帕密帕》就有葫蘆生人的神話傳説。拉祜族節日跳蘆笙舞,瀾滄縣還過“葫蘆節”。由葫蘆和長衣裳花邊裝飾紋樣所組成的圖案,象徵人類的起源和拉祜族始祖的由來,也象徵女性美和人丁興旺、生活幸福。

拉祜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也吃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傳説拉祜族兄弟是從葫蘆裏走出來的。大年七年級,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蘆盛水洗手,洗去過去一年的貧困,迎來新一年的五穀豐登。

35、黎族

人龍圖

黎族織錦聞名於世。人龍圖取材於白沙黎族著名的雙面繡。中間巨大的人物形象包含十個人紋羣體,左右為龍紋圖樣。人物頂天立地,堅不可摧。“九龍”象徵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上面的五指山,下面的五條河及南海浪花預示海南的騰飛。這幅民族傳統裝飾變形圖案表現了黎族人民勤勞、鋭意進取的精神氣質。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稱“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稱的使用始於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農曆的節日“三月三”源於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説。

36、珞巴族

“艾熱阿”

珞巴族鋼刀稱之為“艾熱阿”,約80釐米長,5釐米寬,是珞巴族男子隨身必備的用具。它既是生產生活的工具,又有裝飾作用。刀鞘和刀柄用檀香木製成,並用紅鋼絲有間隔地纏繞,既結實耐用又美觀大方。

珞巴族主要分佈在西藏東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曆,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慣。

37、滿族

海東青

在歷史上,滿族人善於騎射漁獵。海東青屬於雕類,善於捕獲水禽小獸,被滿族視為珍貴的狩獵工具,在歷史上曾作為貢品聞名於世。升騰的紅日與搏擊長空的白色海東青,表現出滿族英勇剛健的民族性格和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也象徵蒸蒸日上的光明前景。

滿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38、毛南族

“頂卡花”

毛南族稱花竹帽為“頂卡花”,意為底面編有圖案的竹帽。據説從前有一位勤勞的毛南族“後生哥”,經常戴着自己編織的花竹帽下地勞動。一天下起大雨,他將“頂卡花”送給一位美麗的姑娘用來避雨,後來兩人結為夫妻。於是,小夥子送“頂卡花”給姑娘作信物逐步演變成為毛南族的傳統習俗。“頂卡花”編織精緻,花紋工整,圖案美觀,被視為毛南族人追求幸福生活的象徵。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史籍記載稱毛南族為“茅灘”、“毛難”,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今稱。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曆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39、仫佬族

錦雞

在仫佬族聚居的山區,錦雞是常見的鳥類。錦雞形象健美,威武雄壯。仫佬族以錦雞為吉祥之鳥,象徵富貴、高貴,在婦女頭飾和服飾紋樣中常有錦雞的形象。人們把它當作勤勞勇敢、奮發向上、追求光明、創造幸福的象徵。

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40、普米族

篾盒

普米族人的房屋為木結構,四周牆壁用圓木重疊垛成,屋內立方柱、設神龕。竹子是普米族的保護神,篾盒是普米族婚喪嫁娶、節日等諸多民俗活動的貴重饋贈禮品。由篾盒與木垛房牆壁花紋組成的圖案,象徵吉祥、友愛、神聖和幸福。

普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遊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過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節日大都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如大過年(春節)、清明、立夏、端午節、火把節、嘗新節等節日。過去普米族民間每隔三年一年舉行一次較大的小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舉行。

41、羌族

羌笛

羌族以遊牧為業,有羊圖騰崇拜。羌笛是羌民族的傳統樂器,用循環喚氣法演奏,牧人常吹奏羌笛以自娛。唐朝詩人王之渙的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句,就提到羌族的這種古老樂器。以羊角和羌管(雙管)組成的羊頭形狀圖案,既表現了羌族的悠久歷史,又表現出其文化藝術的深遠影響。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活動在中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羌族居住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農曆十月七年級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

42、撒拉族

駱駝泉

傳説在700多年前,撒拉族祖先牽着一峯白駱駝,馱着故鄉的水、土和手抄本《古蘭經》,從中亞的撒馬爾罕出發,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青海省的循化街子鄉。他們在天亮時發現黑夜走失的馱經駱駝卧在泉水中化為白石,口吐清泉。撒拉族從此在此居住,繁衍生息。街子鄉的駱駝泉和駱駝石由此而得名。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生產,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撒拉族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等。最大的傳統節日為古爾邦節,每當節日來臨,撒拉族都要宴請賓客,煮手抓羊肉,燉雞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饊子,做“比利買海”(油攪團)、“木絲日”(一種以油、熟面等為餡的包子)和各種燴菜。

43、畲族

鳳戲牡丹

相傳畲族始祖盤瓠王因平寇有功,高辛帝將他招為駙馬。成親時,帝后娘娘送給公主一頂美麗的鳳冠和一件嵌有珠寶的鳳衣,祝福女兒鄉鳳凰一樣,生活幸福、吉祥如意。從此,鳳凰成為畲族萬事如意的象徵。畲族婦女喜歡穿鳳凰裝,頭飾像鳳凰鳥冠,衣服的花邊、圍裙等都繡有鳳凰圖案。牡丹象徵富貴吉祥。鳳戲牡丹圖案表現了畲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裏的客户,傳説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佈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舉行,亦稱“烏飯節”。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

44、水族

雙魚託葫蘆

傳説在洪荒時代,水族躲藏在葫蘆裏的兄妹倆得到魚的幫助,才倖免於難,其後代繁衍形成了水族,因此在水族的石刻中常有雙魚託葫蘆的藝術造型。水族把象徵人口繁殖的葫蘆和生活緊密相關的魚巧妙連在一起,組成美好的裝飾石雕圖案,又藴含了很深的民俗意趣。

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着許多部落,據考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清代人們稱其為“水家苗”、“水家”,解放後正式定名為水族。水族的節日中最隆重的是端節(藉端)和卯節(過卯),端節是水族民間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端節水語叫“藉端”,是水族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最初的端節在每年農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進行。

45、塔吉克族

山鷹

塔吉克人視鷹為百禽之首,是忠誠、仁慈、勇敢、堅強、正義的象徵。在塔吉克民間舞蹈中多見模仿雄鷹迴旋、飛翔的動作,樂器中也有鷹骨做成的鷹笛。鷹也是英雄的形象,那些胸懷寬廣、心地善良、平易近人、助人為樂的人們常常被視為雄鷹。由於塔吉克人居住在帕米爾高原,因此被稱為“高山上的雄鷹”。

塔吉克族雖然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但從遠古時代起,他們就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佈在沙東、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1954年7月17日建立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的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46、塔塔爾族

白額羊

在塔塔爾習俗和傳統文化中,公羊是繁衍生息、興旺發達的象徵。塔塔爾人自古以來就有崇敬白額頭公羊的習俗。將它視為幸福、吉祥、純潔、博愛的標誌,是力量的源泉。

塔塔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韃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舍”。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主要經營商業和手工業,信仰伊斯蘭教。塔塔爾族節慶、禮儀食俗同當地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似。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還有摔跤、拔河、賽馬等集體活動。

47、土家族

白虎圖騰

土家族人崇拜白虎,每年祭祀白虎神。民間有“白虎當堂坐,當堂坐的是家神”的説法。在土家族居住地,有許多以白虎命名的地名,在器物雕有虎的圖案,在撒爾嗬舞蹈中也有模仿虎的動作。“白虎圖騰”體現了土家族人勤勞、樸實、英勇、頑強的精神風貌。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着土家語。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七年級、十五也要進行小敬。

48、土族

彩虹當空

土族吉祥物為彩虹。彩虹當空,迎天接地,靈秀顯化為土族的“土”字。土乃五行之本,水乃五行之源,無土不生,無水不長,彩虹乃水之瑰影彩氣。故土族被喻為“彩虹民族”,土族地區素有“彩虹的故鄉”之稱。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精於養羊。 “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土族許多節日與宗教的關係十分密切,節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並備有節日食品。

49、佤族

牛頭

牛在佤族文化中佔有重要位置,佤族有“剽牛祭天”的習俗。牛頭象徵財富、吉祥,常見用牛頭或牛頭圖案作為建築物的裝飾。木鼓是佤族樂器,相傳是通神之物,祭祀、召集族人都敲木鼓。佤族居住地古代有“葫蘆王地”之稱。由牛頭、木鼓和葫蘆圖紋組成的圖案,象徵純樸、純潔、剛勁、豐衣足食。

佤族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原稱“卡佤族”,196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現稱。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節”上,佤族人都將舊火熄滅,然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鑽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預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節日和祭祀活動,佤族都要舉行“剽牛節”,以此來表達渴望豐收、祈求平安的心願。

50、維吾爾族

夜鶯

夜鶯是維吾爾族喜愛的珍貴動物,象徵着純潔、高尚、友誼、愛情、和平和春天。在維吾爾詩歌中,有許多對夜鶯的讚美和描述,維吾爾族的古代音樂家也曾被稱為“夜鶯之王”。維吾爾族能歌善舞,他們創造出的《十二姆卡姆》等獨特的歌舞藝術,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夜鶯是勤勞、智慧、純樸、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的象徵。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過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漢人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的節日大都來源於伊斯蘭教,是用回曆來計算的。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源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回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因此有時是在冬季,有時則是在夏天或其它季節。

51、烏孜別克族

庫木麗鳥

烏孜別克族能歌善舞,熱愛生活。庫木麗鳥象徵着誠實、謙虛和純潔、美麗及忠貞不渝。又是善良、安寧、和平、繁榮和興旺的象徵。

烏孜別克族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孜別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亞各地,元朝時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15世紀,逐漸形成民族。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孜別克族的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52、錫伯族

白馬

相傳錫伯族人在穿越大興安嶺時,因山高谷深,行進困難。這時出現一形似馬,聲似牛,行走如飛而善解人意的神獸,被稱為“瑞獸”,後來演變成馬神“海爾堪瑪法”。錫伯族愛馬,認為它通靈性、通人情,能知義報恩。潔白如雪、英俊吉祥的白馬形象,象徵錫伯族奮發向上、和平友好、無私奉獻的民族精神。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東北,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

53、瑤族

長鼓

瑤族的長鼓文化源遠流長。相傳瑤族祖先盤瓠在一次遊山狩獵中,不幸被羚羊撞下山崖而亡。其子女砍泡桐木做鼓身,剝羚羊皮為鼓面,製成長鼓,在葬禮上擊長鼓跳盤王。這一習俗延續至今,成為廣西瑤族最喜愛的傳統文化活動,全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瑤族使用長鼓。

瑤族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瑤族人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區和服飾的不同,又有30多種稱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

54、裕固族

神鹿

在裕固族中流傳有民間故事《珍珠鹿》。故事講述裕固族姑娘瑪爾建違背了父母的意願愛上了窮人家小夥子薩卡,不得不逃到另一部落。在一次打獵中,薩卡迷了路,後來在珍珠鹿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家。“神鹿”騰空躍起象徵裕固族的騰飛發展。“神鹿”頭頂珍珠,嘴銜雪蓮花,寓意吉祥如意、堅忍不拔。祥雲繚繞以及祁連山、紅太陽象徵富饒、光明與希望。

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地區,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地區。裕固族自稱“堯乎爾”、“兩拉玉固爾”。裕固族起源於唐代遊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明初,陸續遷至祁連山一帶,逐漸形成了裕固族。

55、彝族

彝族漆器

彝族漆器久負盛名,其型體多樣獨特,紋飾豔麗奪目。扁圓形酒壺是彝族漆器的上佳之作。圖案中部是光芒四射的太陽,表示空間四方和太陽紋,同心圓構圖則象徵牢不可破的民族大團結。彝族崇尚火,傳統節日有火把節。由彝族漆器和火焰紋飾構成的圖案,象徵吉祥、莊嚴、生活美滿。

彝族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後,以“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

56、仡佬族

大竹

大竹是仡佬族的圖騰崇拜物之一。民間傳説,夜郎王是從江水中漂流來的三節大竹中所生,後來稱為竹王,其族人因以竹為姓。《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也有類似這樣的記載。在仡佬族居住區廣泛流傳《竹王》、《金竹》、《竹王的傳説》等民間傳説,還有“竹王祠”等遺存。把本民族的祖先尊為“竹王”,表明仡佬族對竹子的特殊感情。

標籤: 圖騰 民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q9n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