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2023年長征七號火箭成功發射(多篇)

2023年長征七號火箭成功發射(多篇)

2023年長征七號火箭成功發射(多篇)

中國航天發展的四大里程碑 篇一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户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户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着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着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户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鑽研。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

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一個里程碑。 [2]

(3) 載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着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併成功對接。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員 篇二

楊利偉

我國首飛航天員,中國人首次將五星紅旗帶到太空

2003年10月15日上午,在我國酒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場,發射中心零號指揮員的指令下到倒數第4秒時,我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抬起手臂,向注視着他的人們敬了一個軍禮。航天員楊利偉將隨着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奔赴太空,這是我國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2003年10月16日,在環繞地球14圈,飛行21小時23分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陸場,距離理論着陸點不到5公里。航天英雄楊利偉安全凱旋。至此,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楊利偉,1965年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年少時,飛行員是楊利偉腦海中的英雄形象。1983年6月,18歲的楊利偉通過層層選拔成為綏中縣被錄取的5名飛行員之一。一年後,楊利偉被轉到新疆的空軍第八航校去學飛戰鬥機。

1995年9月,經中央軍委批准,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從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預備航天員。經過嚴格體檢、層層選拔以及特殊功能檢查,1997年底,包括楊利偉在內的12名飛行員來到了北京。1998年1月5日,楊利偉面對五星紅旗莊嚴宣誓,正式成為中國航天員大隊中的一員。

國人首次搭乘載人飛船進入太空,楊利偉回憶,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時,突然與飛船產生了強烈共振,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感覺五臟六腑都要碎了。”幸運的是,這種共振狀態持續了二三十秒鐘後開始慢慢減輕,楊利偉終於從難受的狀態中解脱出來。

“回來之後,我向工程科研人員反映了這一段經歷。後來我們的飛船拉回北京,把裏面的數據提出來之後,就有一段和我説的時間完全吻合。這個時候我們就進行了攻關,大概歷時一年多,基本上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到神舟七號的時候就一點也沒有。不是説振動沒有了,是把這個振動頻率挪開了。”楊利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在此次載人航天任務過程中,當飛船飛行到第7圈時,楊利偉在軌展示了鮮豔的五星紅旗和聯合國旗幟,這是中國人首次將五星紅旗帶到太空。飛船飛行到第8圈時,北京指揮中心通知楊利偉與家人進行天地通話,當時8歲的兒子問他“在天空看到了什麼?”楊利偉説,“我看到咱們美麗的家了!”

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楊利偉“航天英雄”榮譽稱號和“航天功勛獎章”。

■劉洋

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曾夢想當醫生、搞科研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着陸後,乘組中的“小師妹”劉洋對景海鵬説:“師兄,我們圓滿完成任務了。”那一刻,劉洋的淚水奪眶而出。景海鵬逗她:“別哭了,小心被攝像機拍下來。”

1963年6月16日,蘇聯航天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成為世界首位進入太空的女性。2012年6月16日,34歲的劉洋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中國女性。航天員劉洋在軌,填補了我國女性航天飛行的空白,進一步擴大載人航天工程的社會影響,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女性的良好形象。

劉洋,1978年10月6日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畢業於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小時候,她曾夢想當一名公交車售票員,之後又有過醫生夢、科研夢。上飛行學院時,教員講述了世界第一位飛上太空的女性——捷列什科娃的故事,感歎道:“中國是嫦娥的故鄉,太空不能沒有中國女性的身影。”從那時起,對飛天的嚮往便印在了劉洋的腦海中。

2001年,劉洋畢業分配至廣空航空兵某師。2009年,我國開始招收選拔第二批航天員。聽到消息後,劉洋毅然報名。一年後,劉洋正式加入航天員大隊。

在2018年的航天員羣體先進事蹟報告會上,劉洋説,自己第一次參加轉椅訓練時,剛剛5分鐘,突如其來的眩暈噁心瞬間讓她臉色蒼白、滿頭大汗,下來後整整一天吃不下飯。當時的教員擔憂地對她説,離優秀還有差距。

從此,劉洋下定決心,迎難而上,把休息時間一再壓縮,把訓練時間一再延長,8分鐘、10分鐘、12分鐘,不斷挑戰更高難度,最終達到了15分鐘的優秀標準。

2012年6月16日至29日,劉洋與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共同執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其間,在航天員的精準操控下,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我國首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取得圓滿成功。同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劉洋“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並頒發“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今年6月,劉洋成為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的一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建造階段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該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目前,該乘組在軌工作生活近6個月。

■王亞平

我國首位太空教師,國內首位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

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飛船穿越大氣層,環遊外太空。這是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飛船在太空飛行15個日夜。

作為中國建立空間站的一次重要飛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後,進一步考核和鞏固了交會對接技術,驗證了航天員在軌駐留保障技術。

王亞平,1980年1月出生於山東省煙台市,她是中國第七批女飛行員,2010年成功入選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2013年6月20日10時,一場電視直播刷新央視收視紀錄,這既不是世界盃,也不是奧運會,而是一堂來自太空的科普課。授課的老師就是王亞平。

當天,“太空教師”王亞平在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的配合下,為全國8萬多所學校的6000多萬中國小生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進行了大約40分鐘的太空授課,通過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並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對激發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嚮往宇宙空間、 學習科技知識、樹立探索精神的熱情和動力,具有重要意義,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也讓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舉行太空物理授課的國家。

2013年7月,王亞平被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並獲“三級航天功勛獎章”。2019年12月,王亞平入選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乘組。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駕乘飛船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圓滿完成以2次出艙活動、2次太空授課為代表的一系列創新性、突破性科學試驗和空間應用任務,在軌駐留6個月,於2022年4月16日安全返回。

此次,王亞平再上“太空講台”,併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首位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收官之戰,首次實現載人飛船徑向停靠空間站,取得多項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突破,為空間站後續建造和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給王亞平同志頒發“二級航天功勛獎章”。

陳冬

我國在軌駐留時長最長的航天員,已超200天

2016年10月17日,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 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航天員陳冬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陳冬,1978年12月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1997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長春飛行學院。2001年,陳冬獲得殲擊機飛行與指揮專業畢業證書,進入駐紮在浙江嘉興的空軍某團。2010年5月,他和劉洋、王亞平等7名飛行員正式加入航天員大隊。

在一次交流會上,陳冬坦言,自己也曾在六年枯燥的航天學習訓練中想過“打退堂鼓”,但前輩航天員景海鵬對航天事業的執着和付出,給了他極大鼓勵。“做任何事情,都要投入、細心,做好平時的積累,做好200%的準備。”陳冬説。

他曾在一檔節目中表示,最困難的訓練就是學習載人航天基礎理論知識。要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完成三十多門課程。其中最考驗人的訓練叫狹小環境心理適應性訓練,又叫七十二小時睡眠剝奪訓練,三天三夜不允許睡覺,而且還要完成大量工作。最快樂的訓練是野外生存訓練。

在此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兩位航天員在軌工作33天,完成既定任務。同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並頒發“三級航天功勛獎章”。2018年1月,陳冬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如果沒有上過太空,你就體會不到祖國在你心中的地位,你就體會不到地球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你就體會不到宇宙景色的美麗和奇妙,更體會不到失重帶來的神奇感覺。”陳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2022年6月5日,擔任神舟十四號乘組指令長的陳冬再次進駐太空。2022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號乘組圓滿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這是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完成後的首次航天員出艙活動,首次檢驗了航天員與組合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進一步驗證了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和出艙活動相關支持設備的性能。

目前,作為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之一,陳冬已經成為我國首位在軌時間超過200天的航天員。

2023年長征七號火箭成功發射 篇三

長征七號火箭2023年首飛時間是:北京時間2023年1月9日6時00分。

北京時間2023年1月9日6時0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二十三號衞星和搭載的試驗二十二號A/B星發射升空,衞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實踐二十三號衞星主要用於開展科學試驗、技術驗證等領域,試驗二十二號A/B星主要用於空間環境監測等新技術在軌驗證試驗。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59次飛行。

此次任務中,文昌航天發射場所在的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奮力奪取中國航天2023年“開門紅”,為全年航天發射任務開了個好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1rw6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