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由中國戲曲地方劇種的風格特色想到的

由中國戲曲地方劇種的風格特色想到的

夾縫中的喘息

由中國戲曲地方劇種的風格特色想到的

——由中國戲曲地方劇種的風格特色想到的

中國戲曲起源於秦、漢,成型於宋、元,歷經元雜劇,明、清傳奇,直至當代戲曲,歷時數千年而仍在延續。中國戲曲也曾繁花似錦,上至皇宮內苑、下至曠野田間,隨處可見戲曲的高歌曼舞。戲曲,儼然是那時人們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然而時光荏苒,匆匆百年,戲曲發展到今天,已然成為了一種邊緣化的舞台藝術。特別是眾多地方劇種,他們步履蹣跚、生存狀況岌岌可危。生存不易,又談何發展?

中國戲曲的地方劇種,在二十世紀中葉曾做過一次大範圍的普查,當時各民族地區存在的劇種有三百六十多種。至今還存在多少?近期的“戲曲劇種普查”應該很快會給予我們答案,我相信,若無虛報的話,現狀不容樂觀。當今的地方劇種,我想大概有這麼幾種情形:一種是早已不見於舞台,不過是文獻中曾有提及、記載,讓人們知道這個劇種曾經存在過;一種是專業院團不復存在,但尚有老藝人存世,於是我們還可在某些晚會上觀其風貌,但風中之燭,不可久矣;還有一種是院團曾經解散,所幸音樂體系留傳於世,於是便用其他劇種演員掛牌重來,排練演出這個劇種的摺子、大戲。這樣的演出樂曲尚存,但演出風格不再,從搶救、保護的角度,倒也是聊勝於無;現狀良好的一種自然是院團配置到位,演員行當齊全,傳統、創新並舉,能下鄉,能進城,擁有一定的觀眾羣。但即使是這樣的地方戲院團,他們還是需要為舞台藝術之外的方方面面去奔波、求告、輾轉、忐忑,如:體制、撥款、編制等等問題。“藝術創作為了政府更好的扶持”似乎成了地方戲曲院團的金科玉律,於是一系列的舞台創作以某位地方官長的個人喜好定乾坤,成為了答卷應景之作,忽略了觀眾,甚至忽略了藝術本身。戲曲人怕了,曾經有多少地方劇種、戲曲院團在地方行政領導的一念之間解散、消亡。於是眾多戲曲院團的藝術創作走上了一條迎合地方行政領導好惡的畸徑,哪怕有時候這種“好、惡”只是妄自揣測、捕風捉影。在這種心態下,還談什麼藝術理想、談什麼劇作內涵、更談什麼劇種的風格特色?其實,“藝術創作為了政府更好的扶持”這本身並無不可。但如果政府能多給戲曲人一些安全感,院團的體制、撥款、經費等切身問題能不以某一位領導的個人的意志為轉移,或許這樣我們才能潛下心來多想想藝術、多想想觀眾,多想想劇種本身的風格與特色……

魯迅曾經説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個地方劇種只有努力地保持、張揚本劇種的個性與風格,利用一切舞台手段展現其劇種特有的演劇特色,那這個劇種的存在才是有價值的,才是可以在全國戲曲舞台上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個劇種風格特色的形成,是由本劇種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積累、沉澱、爆發,讓本地方的文化特色、人文內涵、處世觀念與藝術表現手段相結合,又經過了長時間的碰撞、磨礪才得以形成的。是我們的藝術前輩留給今人的寶貴的文化財富。一個劇種如果失去了特有的風格特色,那麼這個劇種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義。遺憾的是,今天我們劇種林立的戲曲舞台上那風格迥異、異彩紛呈的個性特色正在逐漸地削弱、乃至消失,更多的是千戲一面,千劇一格的舞台現象。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戲曲從業者思索……

首先,導演對於一個劇目演出風格樣式的把握,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導演是從二十世紀中葉開始才介入戲曲演出的,在此之前戲曲演出往往是戲班班主或主演進行“攛戲”,這樣的演出常常結構鬆散、缺乏戲劇性,有些甚至純粹成為了演員的基本功技藝展示。但有一點,他們無需為劇種的風格特色擔心,因為無論是班主還是主演,本劇種的風格特色已然浸淫於他們的骨髓之中,讓他們拋棄,他們也做不到。之後隨着職業導演的介入,戲曲逐漸摒棄了傳統老戲的贅述、拖沓,開始講求劇目的立意、架構與節奏,藝術展現的多元化開始融入到戲曲舞台當中,使戲曲表演與戲劇表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結合,這是導演帶給戲曲演出無可替代的作用與功能。然而,戲曲發展到今天,導演慢慢地成為了地方戲曲劇種風格特色流失的推手之一。其原因是由於一些地方院團缺乏導演主創力量,一些地方院團出於評獎等方面的考慮,一些地方院團為了擴大劇目影響的需要……外請導演開始蔚然成風。不可否認,這些優秀的導演藝術家有着超然的藝術視野、深厚的學術理論、成熟的導演技巧,確實可以為一個劇目的成功創作提供至關重要的保障。但他們太忙了,當他們戲約纏身、甚至同時排演幾個戲的時候,他們根本沒有時間與精力來顧及、保持、發揚這個劇種特有的個性、風格與特色。於是,導演的個人風格掩蓋、甚至取代了劇種原有的演劇風格;於是,“千戲一面”出現了……

當然,僅僅把地方戲曲劇種風格特色的流失歸咎於導演,這顯然也是有失公允的,在我看來劇種演員表演風格的弱化也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原因。戲曲演員的學習培養,又稱“坐科”。特別是在一些程式感比較強的地方劇種常常是京、昆打底,這本無可厚非,我們需要京、昆藝術的規範、齊整來為地方戲演員打下紮實的基本功。那麼地方戲曲演員特有的本劇種表演風格從何而來呢?很簡單,看。看本劇種的前輩的演出,看他們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無不流露出濃郁的地方劇種風格特色。這是一個從觀感到心悟的過程,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不是言傳身教、口傳心授能夠解決的,他是一種表演血液的轉化。這個過程絕不可省,只有經歷了這個過程,演員身上才會有着這個劇種的烙印,他們的表演才能充滿這個劇種的風格特色。但很可惜,由於編制、觀眾羣的制約,很多劇團特別是一些少數劇種的戲曲院團,面臨着迫切需要接班人卻又無法消化接班人的尷尬局面。於是當接班人從學員班畢業的同時,許多在舞台上正值黃金時期的演員紛紛離開了舞台,有的轉崗,有的乾脆退休回家。剩下一幫還不知道本劇種是怎麼回事的青年演員演繹着這個劇種,那麼似乎這個劇種演劇風格特色的流失也成了必然……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我不想提及、卻又無法迴避的。不想提及,是因為它過於沉重;無法迴避,是因為它真真切切的與地方戲曲劇種風格特色流失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那就是城市的趨同化,文化的趨同化對地域文化的衝擊、消融。現在,四合院不見了,老台門不見了,古城牆不見,小橋流水不見了,老一輩的俚言俗語不見了,老一輩的幽默俏皮不見了……隨之而來地方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消失不見了。這些改變對依附於地域文化的地方戲曲未必算是什麼好事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那一方方各具特色的水土養育了一個個異彩紛呈的地方戲曲劇種,如今“水土”大同,劇種焉能不同。老一輩藝術家們在舞台上創造的一句句經典台詞、一個個精彩橋段都是從充滿地域特色的生活中凝練、提取的,正是那“一句句”、“一個個”造就了極具地方特色的舞台藝術。而今天,當我們再向生活伸手的時候,卻發現她已經無法給予我們那份獨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因為那份特色已然所剩無幾甚至消失不見了。我們可以竭盡所能地去保持、去張揚本劇種的演劇風格特色,卻很難再去充實與發展。城市的趨同,文化的趨同,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地方戲曲劇種無法規避、無可奈何的現實……

夾縫中的喘息。今日,於夾縫中尚能喘息。明日呢?值得我們深思與探尋……

章 劼

2016•8•15

於北京•中國戲曲學院

標籤: 劇種 中國戲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1vp1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