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夏至自然節氣的淵源介紹多篇

夏至自然節氣的淵源介紹多篇

夏至自然節氣的淵源介紹多篇

24節氣夏至的介紹 篇一

夏至的由來和含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説法,我國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脱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温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説。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24節氣夏至的農事安排 篇二

“過了夏至節,鋤頭不能歇”。要不失時機地加強夏季田間管理,及時清除雜草,防治病蟲害,適時適量施肥,及時播種晚稻,培育好晚稻秧苗。同時做好茶、桔園的治蟲鋪草,根外施肥等管理工作。

蔬菜

1、做好清溝排水。

遇連續下雨應加強清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與田間濕度,儘量減少蔬菜積水時間,促進根系正常生長。

2、採用避雨栽培。

防止土壤濕度過大,可有效減少病害發生,確保蔬菜高產穩產。有條件可結合使用防蟲網,在棚四周蓋隔離網紗,可做到基本不用殺蟲劑。

3、加強田間管理。

及時摘除老葉、病葉、病果,拔除病株,且及時清除集中處理。增施磷鉀肥,追施尿素薄肥,以增強生長勢,促進根系生長,延緩落市時間。因長期田間積水而早衰的蔬菜地要搶晴翻耕,鬆土除草。

4、加強病蟲害防治。

及時合理用藥,選準藥劑、用藥時間、濃度和方法,還應注意藥劑交替使用,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

果樹

1、柑橘

特早温州夏至開始重施壯果肥。

2、楊梅

適時採收。採收原則是分期分批、採紅留青、先熟先採。時要輕採、輕放、輕挑,以免果實受傷。下雨或雨後初晴,一般不宜採收;及時施足採後肥。果實採收後,要施足基肥,並將樹盤的覆蓋物和腐熟的有機質肥料深刨翻入土中。基肥施肥量:一般每株施草木灰10-20kg,或焦泥灰15-30kg,或菜籽餅3-5kg,或土雜肥40—50kg。

畜牧

1、加強家畜梅雨期間飼養管理:生豬欄舍宜保持乾燥,欄內糞便清掃外運。牛隻下雨期間宜關養,防止被雨淋濕,降低體温而引發感冒;未配上種的牛隻,趕快在暑天到來之前配上種。

2、家禽類做好防黴工作。要做好雞球蟲病預防和雞、鴨飼料防黴工作。一是飼料原料防止被雨打濕;二是飼料分期分批加工,保持配合飼料新鮮;三是畜主進料應少量多次購進。

夏至自然節氣的淵源介紹 篇三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候、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在歷史發展中廿四節氣被列入農曆,成為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廿四個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都表示着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古人認為十二月為宇宙運轉的規律法則,如《文子·自然》:“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意思是天地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每一歲週期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配數字與十二地支,十二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廿四個節氣中的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為干支歷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上古時代確立節氣依據“斗轉星移”(斗柄指向),現行確立節氣依據“太陽週年視運動”(黃經度數);兩種確立方法雖然不同,其實造成斗轉星移的原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兩種方法的交節時間基本相符。

夏至天氣有哪些特點 篇四

對流天氣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薰風暑坐枱,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暴雨天氣

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衞生,儘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夏至過後,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由北迴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逐日變短,黑夜逐日變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日降低,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温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説法。從1951年——2006年的資料來看,北方許多城市的歷史極值都出現在夏至後。

夏至是不是夏季的節氣及特點 篇五

2021年節氣夏至是不是夏季的節氣:是的

夏至是屬於夏季的節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什麼是夏至日 篇六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那天,整個地球上除南極點和南極圈內的極夜地區外,所有地點的日出方向都是從東北方開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以北京為例,夏至這一天凌晨2:42天就開始矇矇亮了,4:45日出;晚上19:46日落,21:49天才完全黑下來。完全的黑夜只持續了5個小時左右,太陽位於地平線以上的時間為15個小時。如果繼續往北旅行,黑夜會進一步縮短,在北歐的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奧斯陸這樣的城市,子夜的天空還很明亮,可以在夜空下看書。當到達北緯66.4°以北的地區時就能見到我們認為是奇景的半夜的太陽,那裏的人們可以享受24小時的日光浴。

在夏至前後,地球位於遠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慢,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在北半球的時間比在南半球長8天,因此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漫長一些。

夏至的特點 篇七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説“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國各地的氣温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温可達40度左右。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温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5gd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