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中語文會考必備知識點通用多篇

國中語文會考必備知識點通用多篇

國中語文會考必備知識點通用多篇

國中語文文體知識點歸類 篇一

一、文體知識

文學體裁包括古代文體常識和現代文體常識兩點。

古代文體:大致上可以分為韻文、駢文、散文,包括史傳文。韻文,即講究押韻的文體,包括詩、詞、賦、銘。散文,包括史傳文、議論文、雜記文、應用文等。駢文是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下面擇其重點予以説明。

1、古體詩、近體詩

唐朝人把唐朝時盛行的格律很嚴的律詩、絕句稱為近體詩,把唐以前的格律不嚴、形式較為自由的詩稱為古體詩。現在一般把律詩和絕句稱為近體詩,而把其他的統稱為古體詩。古體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詩經》、《樂府》也屬於古體詩。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兩種,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別。律詩共八句,分四聯: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偶句押平聲韻,中間兩聯的上下兩句要講究對仗。絕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體上與律詩相同,只是上下兩句的對仗要求不是很嚴。

2、辭、賦、駢文

辭即楚辭,屬詩歌。篇幅、句子較長,句式參差錯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為主,有濃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離騷》為其代表。

賦,源於戰國後期,句子大體整齊押韻,間雜散文句式,着力鋪陳事物,是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代表人物為司馬相如。

駢文,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對偶句構成,講究用典,詞藻華麗,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稱“四六文”,也是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與朱元思書》、《阿房宮賦》便是此種文體。

3、詞、曲

詞萌芽於南朝,形成於唐,盛行於宋。是詩歌的發展,故稱之為“詩餘”。它有多種詞牌,各種詞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韻等。其句式長短不一,又稱為長短句。按字數的多少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於元代,故稱“元曲”,也是配樂的詩。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清唱曲,雜劇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為小令和套曲兩類,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組成,套曲也叫套數,由多支曲組成。雜劇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其結構是四折(相當於四幕)加一個楔子(序幕),其構成有科(人物動作、舞台效果的説明)賓白(人物對話、獨白等)、唱詞,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淨(花臉)、外(老年男子)、醜(丑角)等。曲有曲牌,規定其字數,句數、平仄、押韻的固定格式。宮調錶示曲調聲音的高低。

4、史傳文

歷史散文,包括編年體(如《左傳》、《資治通鑑》)、國別體(如《國語》、《戰國策》)、紀傳體(如《史記》、《漢書》、“二十四史”)、斷代體(如《漢書》、《後漢書》)、通史體(如《史記》、《資治通鑑》)。

5、論説文

古代的論説文是從諸子論學語錄發展形成的,它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若干種:“論”議論事理;“説”申説事理。

6、雜記文

包括名勝遊記、山水遊記。書畫雜物記、人事雜記四類。雜記文範圍很廣,在部分題目有“記”字。記載歷史掌故,遺聞軼事、科學資料、文字考證等文章均包括在內。

2022語文會考重點知識點整理 篇二

一、表達方式:記敍、描寫、抒情、説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敍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敍順序:順敍、倒敍、插敍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敍述方式:概括敍述、細節描寫

十二、説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説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説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説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註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説。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敍文、小説),埋下伏筆(記敍文、小説),設置懸念(小説),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敍文、小説);深化主題(記敍文、小説);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敍文、小説)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説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敍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説明文:回答清楚説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格式:説明(介紹)+説明對象+説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基本文體知識彙總

1、文章體裁?此文是一篇。

詩歌、小説、散文(抒情散文、敍事散文)、劇本、説明文、議論文

2、記敍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找主題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敍了(描寫了、説明了)……,表現了(讚美了、揭示了)……。

5、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7、記敍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6)作者情感

9、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號內)。

10、記敍順序及作用?

(1)順敍(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敍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敍(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敍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敍(敍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敍(略)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詞語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

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覆: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注: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繫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

答:“”一詞原指……,這裏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

16、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啟下(過渡)

(4)為後文作鋪墊

17、表達方式?

記敍、議論、抒情、描寫、説明

18、記敍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記敍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種類:

(1)肖像描寫

(2)外貌描寫

(3)神態描寫

(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

(7)心理描寫

(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

(10)環境描寫

(11)細節描寫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九年級會考數學知識點總結 篇三

1、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2、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3、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4、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5、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6、邊角邊公理: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7、角邊角公理: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8、推論: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9、邊邊邊公理: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10、斜邊、直角邊公理: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1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鋭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12、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上的一半。

13、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14、逆定理: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15、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於斜邊c的平方,即a+b=c。

1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係a+b=c,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國中幾何公式:四邊形。

會考語文複習成語 篇四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澤,形容相形之下顯得遜色,也形容神情沮喪,無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也指含蓄地給另從傳遞消息。也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

03、按圖索驥:既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

05、哀而不傷: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06、不絕如縷:像一根似斷未斷的細線那樣,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聲音徽弱,或某種技藝後繼乏人。

07、不翼而飛:比喻言論或消息流傳得極快;也用以指東西丟失。

08、鞭辟入裏:形容言辭或文章説理透徹,也形容領會深刻。(鞭闢:鞭策;裏:裏層)。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覺。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威嚴。也指在人管轄之下,一切只能聽命於他。

2018會考語文複習必備的成語(2)

11、不入虎x,焉得虎子:不進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雙飛:比喻夫婦恩愛,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幫助,共同前進。

13、兵強馬壯:形容戰鬥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勢力的強大。

14、不讚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舊時指對文學、藝術有一套“雅正”標準的人;堂:廳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藝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觀賞的。有時也指沒有見過大場面的或不配參與大場面的人。

16、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説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於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18、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20、百發百中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彈無虛發。泛指射擊技術高明,每發必中;也比喻對事惰的預料有充分把握,從不失算。

會考地理複習策略 篇五

一、梳理知識細化歸納,強化讀圖

以前學生學到的東西是支離破碎的,最後階段學生要在老師幫助下梳理知識總結歸納,總結知識點、知識體系,形成學科知識網絡。可按內容專題梳理,將所學知識有機地聯繫在一起,明白各地理要素間的關聯,融會貫通,達到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只要把握知識結構,明白知識線索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做題就能以不變應萬變。會考涉及到的地理區域讀圖較多,這也是學生比較薄弱的環節,所以這一階段要着重加強對區域讀圖的練習,要下工夫找準攻破這一知識點的突破口。

二、加強做題訓練,注意解題技巧

綜合文科地理分值少,訓練時間不夠,利用範例備考,做題要精選。學生要着重注意老師課上提到的重要問題、專題。老師課上做過的專題總結,學生課下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對做題的準確度和答題思路都要對自己有一個嚴格的要求,避免僥倖心理。

地理會考題型分兩大部分,考試時注意掌握答題技巧和如何拿分。

第一部分選擇題。要認真審題,審題除通覽題目,看懂題意外,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不要遺漏題目文字或圖形中的邊角位置不醒目的內容,重視培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特別注意題目中的關鍵字句,可在讀題時邊讀邊畫出關鍵詞,輔助理解題。地理選擇題的特點是一圖帶多題,而這一組題是有關聯的,注意信息的利用。

第二部分綜合題。一般為讀圖分析題,側重考查考生閲讀地圖、提取有效信息和進行信息加工、歸納、説明成因的能力。在將題目整體瀏覽一遍之後我們就要下筆了,這時要注意:1.填寫地理事物的分佈、名稱時,注意寫法的規範,不出現錯別字。2.基本地理現象、地理規律的陳述,要做到要點完整、意思全面、條理清楚(主要的寫前邊,次要的寫後邊)、表述準確、邏輯清晰。拿到題後要注意審題,明白題目在問什麼,需要答哪些,做到得分點明確,最好列出一二三點。

會考審題技巧 篇六

一慢一快,指的是審題要慢要細,做題要快。題目本身是解題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別是每卷必有的選擇題中的題幹中有許多解答該題的規定性,諸如:選出完全正確的一項還是錯誤的一項,選一項還是兩項等,這些我們一定要在讀題時耐心地把它們讀透,弄清要求,否則是在做無用功。會考卷大多是容易的,在大家容易的情況下就看誰更細心,而細心最主要的就是審題時要慢要細心。當然選擇題之外的題目也應如此。

需注意的是文科與理科卷的審題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來説,解答理科類題目中出現的條件充分用到、用足,不能有多餘條件;而文科,比如語文卷中,有些題中出現的條件、信息、卻不一定全用到,需要我們通過審題加以取捨,有些信息有用,有些信息是沒用的。

理科非選擇類題目的審題要做到“三審”

一審:解題前要審(這是做題的前提)

二審:解題過程中碰到困難時要審(看看有何條件未用,什麼條件背後隱含着個什麼條件等等)

三審:解題結束時要審,防止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審題這一步,不怕“慢”。

當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後,答題時速度應快。做到這一點可從兩方面入手:

1、書寫速度應快,不可慢吞吞的。

2、書寫的內容要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嚕嗦重複,儘量寫出得分點就行了。

會考數學必考知識點 篇七

1基本作圖知識點

一、基本作圖的有關概念:

1、尺規作圖:用沒有刻度的直尺和圓規來作圖的方法,叫做尺規作圖。

2、五種基本作圖:五種基本作圖是尺規作圖的基礎,數學中的五種基本作圖是指作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作一個角的角平分線、過定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二、基本作圖的原理和步驟:

1、原理:邊邊邊公理

2、步驟:作圖題的方法與證明題解法不相同,對於作圖題首先將文字敍述轉化為數學語言,即要寫出題目的已知、求作、作法、證明。

三、尺規作圖的優點:尺規作圖只能使用圓規和無刻度的直尺這兩種工具。工具雖少但能正確地畫出的圖形,比度量法畫出的圖形更精確。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

三角形中的中位線

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

(1)三角形共有三條中位線,並且它們又重新構成一個新的三角形。

(2)要會區別三角形中線與中位線。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作用:

位置關係:可以證明兩條直線平行。

數量關係:可以證明線段的倍分關係。

3判定方法

判定1:有一個角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2:一個三角形,如果一邊上的中線等於這條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以這條邊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

判定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係,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4:若一個三角形30°內角所對的邊是某一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以這條長邊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

判定5:兩個鋭角互餘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1)一般式:

(2)頂點式:

(3)當拋物線與x軸有交點時,即對應二次好方程有實根和存在時,根據二次三項式的分解因式,二次函數可轉化為兩根式。如果沒有交點,則不能這樣表示。

注意:拋物線位置由決定。

(1)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

①開口向上。

②開口向下。

(2)決定拋物線與y軸交點的位置。

①圖象與y軸交點在x軸上方。

②圖象過原點。

③圖象與y軸交點在x軸下方。

(3)決定拋物線對稱軸的位置(對稱軸:)

①同號對稱軸在y軸左側。

②對稱軸是y軸。

③異號對稱軸在y軸右側。

(4)頂點座標。

(5)決定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情況。、

①△>0拋物線與x軸有兩個不同交點。

②△=0拋物線與x軸有唯一的公共點(相切)。

③△<0拋物線與x軸無公共點。

(6)二次函數是否具有最大、最小值由a判斷。

①當a>0時,拋物線有最低點,函數有最小值。

②當a<0時,拋物線有最高點,函數有最大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5qpy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