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蘇軾《浣溪沙》講稿精品多篇

蘇軾《浣溪沙》講稿精品多篇

蘇軾《浣溪沙》講稿精品多篇

浣溪沙 篇一

[宋] 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浣溪沙 篇二

[宋] 蘇軾

麻葉層層檾葉光。誰家煮蠶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飢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浣溪沙 篇三

[宋] 蘇軾

霜鬢真堪插拒霜。哀弦危柱作伊涼。暫時流轉為風光。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長笛賦山陽。金釵玉腕瀉鵝黃。

浣溪沙 篇四

[宋] 蘇軾

雪頷霜髯不自驚。更將翦採發春榮。羞顏未醉已先赬。莫唱黃雞並白髮,且呼張丈喚殷兄。有人歸去欲卿卿。

浣溪沙 篇五

[宋] 蘇軾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翠袖倚風縈柳絮,絳脣得酒爛櫻珠。尊前呵手鑷霜須。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賞析 篇六

[宋]蘇軾

旋抹紅粧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蒨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卧黃昏。

【註釋】

①旋:匆忙,迅速。抹紅粧:抹脂粉。使君:州郡長官的敬稱,這裏是作者自稱。

②棘籬門:柴門。

③排:推擠。蒨:同“茜”,紅色。

④收麥社:指收麥子祭土地神。

⑤賽神村:指為感謝上天降雨而祭神的村子。

⑥叟:老頭兒。

【賞析】

這組詞以樸素生動的筆觸,描繪出農村的夏日風光,對受災的農民表示同情和關懷。太守下鄉,對當地的'村民百姓來説也是非常新鮮的事,於是便有了“旋抹紅粧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的場面。在這個場面裏,可以顯示出農村民風的淳樸可愛,農村少女的歡快活躍、自然真率。這對整日侷促於官場的詞人而言也是格外清新動人的。這就隱約地與爾虞我詐的官場形成對比。“老幼扶攜收麥社,鳥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卧黃昏”,是詞人所見的農村風光,畫面上洋溢着豐收之後的歡快,一幅百姓安居樂業、熙熙攘攘的快樂景象。今年的豐收,當然有詞人求雨得雨的一份功勞。詞人是在賞識自己努力的結果,是在賞識自我的政績。所表現出來的還是政治上的一份自信。以這樣的心境和眼光去觀賞農村的風光人情,一切就被詩情畫意化了。

作品介紹 篇七

此詞為作者徐州寫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鄉間的見聞和感受。作品藝術上頗具匠心,詞中從農村習見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現了淳厚的鄉村風味。清新樸實,明白如話,生動真切,栩栩傳神,是此詞的顯著特色。

註釋 篇八

1.簌簌:紛紛下落的樣子。

2.繅車:繅絲的紡車,也作“繰車”。

3.牛衣:為牛禦寒的衣物,如蓑衣等。

4.欲:想要。

5.漫思茶:想隨便去哪兒找點茶喝。漫,隨意,一作“謾”。

6.野人:農夫。

浣溪沙 篇九

[宋] 蘇軾

旋抹紅粧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蒨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卧黃昏。

創作背景 篇十

這組詞是蘇軾43歲(1078年)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公元1078年(元豐元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當年初夏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qmv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