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思想品德九年級教案 篇一

人生當自強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自強的含義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強是一種優秀的品質;知道對待生活需要自強不息的精神,明白人在天分上有高低之分,但發展和成功卻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要有頑強的意志,在實踐中努力培養自強的精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品演繹,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學習環境下,逐步認識到自強對個人、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通過案例分析:從名人到自己身邊的“小名人”,他們都是怎樣走向自強的?考察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引導學生認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強。

結合活動中提出的問題,學習“心靈導航”,從理性的層面理解自強是一種優秀的品質,要學會自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自立自強是一種優秀品質,明白個體生命的可貴之處在於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體會自立自強對個人、國家和民族的意義,進一步培養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自強不息的精神,進一步養成勇於克服困難,敢於開拓進取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如何培養自立精神

課時安排:

1個課時

教學方法:

材料分析法、活動法、討論法、解析法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一些關於學生個人,名人自強的故事,並作好小品的表演準備。

教學過程:

知道對待生活要有自立自強的精神,明白人要在實踐中努力培養自強精神。

一、聲情並茂,採用flash,達到視聽的效果(本環節目的在於吸引學生注意力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説出自強的含義):

師: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多媒體展示),現在的人也説自強,他們是怎麼説自強的呢?

(生思考,言語中盡是疑惑)

師:或許你們看完下面這則flash,會有所啟發。(多媒體播放flash《男兒當自強》)

師:這首歌叫什麼名字?

生:男兒當自強!

師:古代和現代都在説“君子”、“男兒”當自強,可是,我們現在在場的除了男生之外,還有女生,那女生該不該自強呢?

生:該!

師:所以,我們今天的主題不是“男兒當自強”,而是“人生當自強”。

師:我們從古至今在説自強,從小到大也説自強,可是,你們知道“自強”的含義嗎?如若不大明白,你們可以適當討論一下。

(生討論,師走到生中間引導)

(生經過討論後,能比較正確的闡釋“自強”的含義:自強,意味着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意味着在困難面前知難而進,頑強拼搏。)

二、小品演繹,妙趣橫生(本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學習環境下,逐步認識到自強的重要性):

(學生演繹三則小品,每演繹完一個小品,都要求在場的學生進行評價)

小品一:甲乙丙三人一起做作業,丙先把作業做好了,約甲乙二人一起去打籃球。但甲乙二人作業都還未完成,於是丙將作業借給了甲乙吵。面對着“做作業就不能打籃球”和“抄作業後就可以打籃球”的考驗,甲乙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學生們的評價:假如不能在難題面前堅持到底,對自己的學習是會有所影響的。)

小品二:甲乙二人要一起去上海打工,可在候車廳等車時,卻聽到了這番對話:上海人好精明,連問路都要收問路費。甲乙聽到這番話後,反應截然不同。甲認為上海遍地是黃金,連問路費都可以收,是個掙錢的好地方,決定迎難而上;乙認為上海人太精明,怕被榨光血汗錢,選擇回家種田。

(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設想一下甲乙兩人的將來會怎麼樣。學生們興致很高,但他們的設想始終圍繞着一箇中心:甲將來會是一個成功的人,乙卻一輩子只能在家務農。因此,他們能夠清楚的明白,在困難面前是否能夠知難而進,對自己將來的事業和人生有着及其重要的影響)

小品三:一位以強國自居的外交家與我國的一位外交家會晤。當兩人握手後,那位以強國自居的外交家立即掏出手帕擦了擦自己的手,然後將手帕疊好揣進了自己的衣兜。我國外交家看了以後……

(本小品採用故事續編的方式,讓學生想象——如果你是那位外交家,你會怎麼做?學生們充分發揮了想象力:有的學生説要忍住,要表現出強國的風範;有的學生説,這樣有損中國的形象,建議跑到洗手間用肥皂洗手;有的學生又爭辯説那樣的話人家外交家又看不到,應該“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深”;還有的學生説那樣還不夠,我們可以擦完手之後,把紙巾扔到垃圾桶……)

(在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他們自己也意識到了這麼一點:一個國家不自強,就會有損國家的榮譽。)

師總結:所以,大家應該清楚的看到:自強師做人不可缺少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大動力!因此,自強重不重要?(生回答)我們應不應該培養自強精神?(生回答)

三、貼切實際,案例分析:從名人到自己身邊的“小名人”,他們都是怎樣走向自強的?(本環節目的在於考察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引導學生認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強)

1、多媒體播放名人畫像:愛迪生、霍金、桑蘭、楊利偉、中國女排,每播放一張畫像,要求學生評價這些人是不是“自強不息”的人,為什麼他們是自強不息的呢?)

(學生在評價時,都肯定這些人是自強不息的人,並分析了原因。愛迪生:為了能找到適合做燈絲的材料,試驗了上千次,也失敗了上千次,但最終由於他的勇往直前,堅持到底,獲得了成功;霍金:為了將自己有限的生命獻給無限的科學,他比醫生預計的時間多活了41年,現在成為了世界上的科學巨人;桑蘭: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她成了殘疾人。可是她身殘志不殘,抓緊時間學習,雖然拿不到跳馬金牌了,可是她想拿學習上的金牌,而且她成功了;楊利偉,為了實現中國人的航天夢,在北京航空基地進行了魔鬼式的訓練。最終,他成功登上了太空;中國女排,為了拿金牌,在去年的那場奧運決賽局,表現出了堅強的毅力和麪對困難的勇氣,最終她們為中國拿到了久違了20年的奧運冠軍。)

學生在分析時,對一些人物的分析還不夠深入,因此我加了適當的引導。

2、多媒體播放學生身邊的“小名人”的相片:本班的副班長,語文科代表,數學科代表,學習委員。要求學生評價,自己身邊的這些人,是不是也是“自強不息”的人。為什麼?

(相片播放出來後,引起了一場轟動。學生們對自己的本班同學出現在多媒體上表現出了好奇,也開始在討論這些人是不是自強不息的人。學生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些“小名人”都能夠在學習上奮發圖強,迎難而上。)

師:我們來現場採訪一下這些“小名人”,看看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奮發圖強”呢?

(採訪了4位同學,他們都説他們的奮發圖強就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比如“將來能過得好一點”、“當個科學家”、“當個文學家”等)

3、分析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分析了名人和我們身邊的“小名人”,在這些人身上都有一些“共性”,這些“共性”成就了他們成為一名“自強不息”的人,同學們,現在讓你們來當一次分析家,分析一下:他們都有那些共性呢?

(生開始討論,師走到學生中間引導他們接近答案,3分鐘後,要求生上來回答。學生的回答是很準確的:他們説道這些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志存高遠”;這些人碰到困難的時候都能“勇往直前”;這些人還能夠堅持到底,取得成功。這些分析的結果,其實就是“如何走向自強”的答案,也是本課的重點和中心。)

師:現在我想請問一下同學們了,“自強不息”是不是名人的專利?

生:不是

師:為什麼?

生:因為我們身邊的同學也做到了“自強不息”

師:所以,他們可以做到,你們可不可以呢?

生:可以?

師:那你們會怎麼做?

(生陷入沉思中)

師:怎樣培養自強精神

1、志存高遠

2、用語面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

3、在磨礪意志中自強進取。

我們這節課時間有限,很可惜,可能不能你們在課堂上面發表自己的看法了,不過,老師確實很想知道你們會怎麼做。所以,老師給你們佈置了一項課外任務——

四、課外延伸(作業):

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篇如何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坐起,逐步走向自立自強的講稿,在同學中交流。

五、板書設計:

一、自強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1、自強的含義

2、成就偉大事業的人,都是自立自強的人

3、自強不息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動力。

二、培養自強精神

1、志存高遠

2、用語面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

3、在磨礪意志中自強進取。

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走進青春教案 篇二

同學們,最近老師常聽到同學説:我們長大了,不再是小孩了,我很高興。長大了是好事,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我想知道,你們説的長大了,都表現在哪些方面?能説一説你們的感受嗎?

學生:A:、、、、、、

B:、、、、、、

C:、、、、、、

(老師):原來是長大了,長大後的變化很大。請同學們看一組照片,猜猜他是誰?請同學們談一談,從這組照片上看,從幼兒時期到青春期有什麼變化?

學生:A:、、、、、、

B:、、、、、、

C:、、、、、、、

(老師):你們説的很對,但是還不完整,讓老師來總結一下。你們現在和以前有許多的不同,這是因為你們現在正處於青春期。什麼是青春期呢?由童年,少年向成年過渡時期,我們稱為青春期,也叫青春發育期。從我國青少年的狀況來看,年齡在十歲到十八九歲左右。中學生正處於這一時期。青春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一、青春悄悄來(板書)。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長高峯,第一次是從胎兒到一週歲的嬰兒,第二次是青春發育期,是身體發育的第二個飛躍期。同學們可以在課本第35頁的“青春期生長高峯圖”中看到。

同學們都可能已經注意到進入青春期男女同學的身體變化。

1、身體外型的變化。(板書)

(1)、身體的長高。這一時期男孩每年可增長7—9釐米,最多可增長10—12釐米;女孩每年可增長5—7釐米,最多可增長9—10釐米。人的身高是由先天和後天因素決定的。先天因素比較固定,後天因素比較靈活。由於青春期的發育有早有晚,因此出現個子高矮不齊,這是正常的現象。身高的定型一般情況是男在20—23歲,女在18—21歲之間。

(2)、體重的增長。青春期體重增長不如身高顯著,但增長的時間較長,幅度較大(成年人的體重仍可增長)。青春期除與骨骼有關外,還與肌肉,脂肪,內臟器官的增長有關。特別是肌肉的發育比較突出。由於身體的長高和體重的增加,體態也隨之變化。

(3)、體態的變化。男性,女性的體態在青春期都開始發生變化,這也是第二特徵的出現,也叫副特徵。進入青春期後,男性肩開始放寬,肌肉逐漸發達,開始長鬍須,喉結突出,聲調開始變粗,發音渾厚低沉,人們稱讚為瀟灑的小夥子;女性主要表現在骨盆寬大,聲帶增長而窄,説話嗓音變細變高,人們稱讚為美麗動人的大姑娘。

2、身體內部器官的完善。(板書)

進入青春期以後,體內的各種器官和組織功能都開始向着健全的方向發展,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成年人的標準。

(1)、腦和神經的發育。腦是人體的總指揮,它的生長速度始終領先於其他器官。十歲時,腦的容積已達到成年人的百份之九十五。進入青春期後,腦的容積增長不大,但腦的內部結構和功能卻不斷的分化和發展,完善。因此,腦對人體的調節功能大大增強,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迅速提高。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由於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等分泌激素都十分活躍,影響腦和神經系統的活動,使大腦比較容易興奮,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也易出現情緒不穩定,好激動。

(2)、心臟的發育。心臟由於心肌的不斷加厚而迅速增長,心肌收縮也不斷增強,容積增大,血壓和脈搏逐漸接近成年人的水平。由於身體發育快,血管增長也快,但心臟增長的速度與血管的增長相對緩慢,故出現血壓偏高,脈搏次數比成年人多。因此,為了使心臟供血能力的提高,中學生應加強體育鍛煉以保證青春期日益旺盛的新陳代謝的需要,但要控制活動量,防止過度疲勞。

(3)、肺功能的發育。(體檢肺活量是多少?)

進入青春期以後,肺的發育進入了旺盛期,10歲肺活量只有1400毫升左右,到十四五歲就增至3000—3500毫升左右,喜歡運動的同學肺活量更大。所以進入青春期以後身體強壯了,也就不象小時候那樣經常感冒了。

3、性機能的成熟。(板書)

性機能的成熟包括生殖系統的發育和性心理的成熟。有的同學在聽了老師的講述,會感到不好意思,害羞。實際上,這都是青春期發育的特點,每個人都要經過這一時期。我們只有懂得了這方面的知識,才能正確的認識性角色,正確地接納自己,學會自我保護,對於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同學們,老師向你們表示祝賀。

下面我請同學們回答一個問題:假如老師讓你從莞中找一位叫劉濤的老師,取份該校的學習心理輔導資料,你會怎麼做?

(學生):A:、、、、、、

B:、、、、、、

C:、、、、、、

多數同學都是説約朋友一起去,這是為什麼呢?

(學生):A:、、、、、、

B:、、、、、、

C:、、、、、、、

以上同學們的回答説明瞭一個問題,就是進入青春期的同學們有事願意和同學們商量,願意與同學們在一起,這就是青春期心理髮展的一個特點:請看到課本第37頁。“心理自畫像”。心理學家把你們這一時期稱為“心理上的斷乳期”

,青春期充滿了矛盾,例如、、、、、、、??(請同學們回答),這些內心矛盾,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現象,這些心理矛盾有時讓我們感到苦悶,但正是它們構成了我們向前發展的動力。

二、成長不煩惱(板書)

(老師):你認為應該怎樣調控內心心理矛盾?

例如:在情緒不好時、、、、、

在感到孤獨寂寞時、、、、、、

在感到壓力太大時、、、、、、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於我們身心的協調發展,順利度過青春期。願同學們能做到自尊,自重,自愛,自強,因為你們説,自己長大了。願你們能真正長大,珍惜青春年華,在屬於自己的藍天裏展翅翱翔!

青春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麼我們對青春有什麼感受呢?這就是今天要講的內容,第二節感悟青春(板書)。

在青春期中,同學們可能會有種種誤區,下面老師就講講青春期容易有哪些誤區呢?

一、青春誤讀(板書)

請同學們看到情景一(多媒體展示):小亭和小鳳是同班非常要好的同學,她們通常在一起説笑,有時, 看到其他同學的一些生理特點,例如個子,長相等,她們通常笑得前俯後仰。我們來展開討論:你認為該不該談論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取笑別人是否

合適?如果你被別人取笑,你會有什麼感覺?(請同學們討論)

學生:A:、、、、、、

B:、、、、、、

C:、、、、、、

對於青春,我們充滿了好奇,因此我們要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長的體驗。彼此尊重是我們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

老師通常聽到同學們説:“我獨立了”,並且有一些同學吸煙,喝酒,穿奇裝異服,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就是表明長大了,你認為是嗎?你認為的長大了,“酷”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A:、、、、、、

B:、、、、、、、

C:、、、、、、

我們要學會真正的獨立,那是逐漸擺脱依賴,勇於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精神。請同學們看一下第二個情景:

情景二:(多媒體展示)

小瓊和王東都是學習非常優異的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相互認識了,並且相互產生了好感。於是王東就經常以各種名義找小瓊去逛街或去玩。一個學期過去了,小瓊和王東的學習成績在不知不覺中明顯下降了。老師多次找他們談心,他們仍然不為所動。在我們同學中有沒有這種現象發生呢?

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並發表你對這件事的看法。如果你是王東或小瓊,你應該怎樣去做呢?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早戀。(多媒體展示)

1、宜泛不宜專:異性交往要儘量廣泛。2、宜短不宜長:交往中要注意時間宜短,範圍宜廣,不要形影不離。3、宜疏不宜密:不要過於頻繁的交往。

進入青春期以後,我們同學可能對青春有許多想象,你覺得青春可以與哪些詞來聯繫起來?

二、青春暢想(板書)

請看到課本41頁。當我們想到青春時,會想到許多美好的事物,青春是否僅僅代表秀麗的容顏,優雅的氣質以及健美的身姿呢?它是否意味着一種新的精神世界?

青春不僅僅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帶來的身體變化,更多的體現在一個人的心態,氣質,想象力和情感中,是從生命潛流中湧動的一種全新的感覺。

(提問):決定青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呢?

青春是活力的象徵,它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多媒體展示)

[課堂小結]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已經走進了青春,在青春期中,希望同學們在成長中不煩惱。在青春期中,行為和心理上可能會有一些錯誤認識,誤區,希望同學們能走出誤區,正確地解讀青春的意義。進行青春暢想。

板書設計: 第四課 歡快的青春節拍

第一節 走進青春

一、青春悄悄來

二、成長不煩惱

第二節 感悟青春

一、青春誤讀

二、青春暢想

九年級年級思想品德課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 知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瞭解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作用以及人民代表的職責。

能力 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提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主人翁意識和國家觀念

[教學重點]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作用

[教學難點]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徑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展示 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建築圖片及法律文書封面讓學生觀察,以上圖片及實物上有什麼共同之處?

第一環節:認識國徽,感受內涵

1、讓學生觀察,以上圖片及實物上有什麼共同之處?

2、考考你:國徽及其圖案適用於:

a.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 b.中國駐外使館

c. 商標、廣告 d.中國海關

e. 日常生活的陳設佈置 e.人民法院的審判庭

g. 私人慶弔活動 h.國務院簽發的榮譽證書

3、想一想;為什麼國徽會被印在這些物品上或者被懸掛在這些場所?

學生回答略。

教師:(先對學生的發言作積極的評價)因為國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和標誌。我們的國徽象徵着我們的偉大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的印刷和國徽懸掛當然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必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規定執行。

4、看一看:我國國徽圖案是怎樣構成的。

5、小組討論:我國國徽圖案的含義。之後,小組推薦同學發言。

教師展示相關幻燈片:

學生朗讀課文:國徽的深刻內涵。

(投影)結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當家作主

教師過渡:憲法規定了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徽也告訴我們,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但是我國是一個擁有十三億多人口的人口大國,人民怎樣當家作主呢?

第二環節:走近人大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現在,首先讓我們走近全國人大,看看全國人大是怎樣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

投影:全國人大部分事件紀要

一屆全國人大

一次會議 七屆全國人大

五次會議 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17次會議 十屆全國人大

三次會議 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毛澤東為主席,決定周恩來為總理 將興建三峽工程列入十年規劃 通過關於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決定 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通過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草案

思考:(1)全國人大選舉產生國家領導人的事實表明什麼?

(2)表中全國人大所決定的大事還有哪些方面?表明什麼?

(3)從全國人大所決定的大事反映出其性質是什麼?還有哪些權力?

投影:全國人大的性質和職責圖表

下面再讓我們看看地方各級人大的性質和職權。

投影幻燈片:本土新聞鏈接:⑴、⑵、⑶

(1) 成都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十三次會議現場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對弓繼權的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進行了罷免。

(2) 成都市人代會:__年2月15日,為期四天的成都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隆重開幕。大會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關於成都市__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__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3) __年3月龍泉驛區人代會,把全區森林覆蓋率達38%、基本建成“城市森林公園”和基本完成鍾家山、長鬆寺、仰天窩等西坡主峯生態移民工程和綠化工程,分別確定為“x__期間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大目標”和“十大工程”項目。

思考:

(1)對弓繼權的罷免表明市人大行使什麼權力?

(2)區人大與市人大的性質是否相同?性質是什麼?

(3)材料中反映出地方人大還具有哪些權力?

投影:地方各級人大的性質及職權

投影:__年2月,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向瀋陽市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作工作報告,代表們對瀋陽市出現的一系列司法腐敗問題十分不滿,正式表決時,報告未獲通過。瀋陽中院在深刻反思、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和總結教訓的基礎上,開始了全面整改。__年8月9日召開的瀋陽市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瀋陽中院整改情況和__年工作安排的報告,高票通過了該報告。

思考: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是怎樣的?

教師:在剛才的事例中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民代表的巨大作用。到底人民代表是怎樣產生的呢?

投影幻燈片:人民代表的產生及任期

投影:圖片和材料,讓學生明白人大代表的職權,並思考是誰賦予人大代表的職權,代表誰的意志和利益?

歸納: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係:人民代表有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讓我們懂得了我國人民通過選舉人大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三環節:體驗民主

學生活動:真我風采-假如我是人大代表

結束語:剛才同學們表現非常的積極踴躍。讓老師看到了作為小主人的你們,有着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在以後的生活中以更加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投入到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之中,當好家,作好主,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和諧。

國中思想品德教案設計與反思 篇四

本學期九年級思想品德備課組工作,在學校及各班班主任的支持和幫助下,順利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在學期結束之際,對這一學期工作進行總結反思

一、努力及收穫

1、支持學校工作,積極完成任務。

這一學期裏,我們備課組積極服從學校安排,認真及時制定教學計劃,按時進行集體備課,注重集體備課的實效性,積極落實各級各類教學觀摩和教學研究活動,一絲不苟地完成教學常規工作。

2、堅持集體備課,不斷鑽研教材教學。

備課組的成員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努力做到精心備好每堂課。由於我組成員較少,所教班級較多,教學任務較重,我們充分利用集體備課這一機會,大家共同分析每單元、每一顆甚至每一框題的教學重、難點,通過個人談想法,講教法,其他人提建議,互相間交流研討,互通有無,最終確定每單元具體內容的授課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發揚團體合作精神,注重相互學習。

由於我組成員少,任務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互相合作,互幫互助。無論哪位教師在網上或其他渠道得到有用的教學資料,大家都能做到資源共享,這就大大提高了我組備課效率,從而為課堂教學效率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其次,我們還堅持組內相互聽課、評課,為同組成員提出中肯的建議。另外,我們還利用課餘的點滴時間互相討論問題,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排除教學中的困惑,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4、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

聽評課是一種很好的提高方法,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不僅聽本組成員的公開課,還跨區、跨學校、跨年級、跨學科去聽課,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極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參加此類活動,讓我們不至於坐井觀天,及時發現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

二、存在的問題

1、由於各種原因,參加科研活動的深度不夠,忽視教學反思、教學體會的撰寫。

2、教學中,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課堂上還是較多地採用傳統的教法,給學生主動探究和思考的時間、空間機會不多;平時對思品題目的訓練和學法教法的指導不夠,對學生應試指導不夠,高分低能現象依然存在。

三、今後的努力

1、更嚴格地抓好備課組建設,不滿足於小小進步,做到“沒有,只有更好”。

2、繼續學習新課程標準,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為教學服務

3、使備課組內的教研氛圍再濃厚一點,消除本組成員的惰性,鼓勵本組成員多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多看多寫,注重教學反思,積極寫體會心得和教學論文。提升本組成員整體的教學科研水平。

面對課改,我們的路還很遠,我們將始終抱着嚴謹、認真的態度,不斷創新,努力將工作做得更好!

一學期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佈置學生搜整信息資料,做好課前後指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使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九年級年級思想品德課上冊教案 篇五

第 8 課 走 可 持 續 發 展 之 路

一、第3單元知識結構

第六課:走強國富民之路----國家發展必須走強國富民之路----黨的基本路線指明瞭強國富民之路

<總 攬 全 局 高 度>

1、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2、改革是國家發展的直接動力

3、開放是國家發展的必要條件

第七課:走科教興國之路----國家發展必須走科教興國之路

<國家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角度>

1、走科教興國之路是時代的選擇

科教水平決定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更替;

在科技領域,我國面臨着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壓力

2、創新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

科技創新是趕超發達國家的關鍵

教育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基礎

第八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國家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相互關係角度>

1、可持續發展是我國面臨的重要課題

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嚴峻

可持續發展是正確選擇

2、可持續發展重在行動

堅定不移地實行計劃生育

堅決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

第九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國家發展必須靠民族精神的支撐

<國家發展的精神動力角度>

1、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

五千年文明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是國家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2、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文化建設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當代青年應該高舉中華民族精神的火炬

二、基礎知識點

1、人口______、資源______、環境______,危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嚴重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資源、環境問題非常突出,嚴重製約着我國經濟社會的__________________。(p______)

2、我國面臨着怎樣的人口形勢?有何負面影響?(p______)

我國面臨着______的人口形勢。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沉重的______,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面臨着怎樣的資源形勢?(p______)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着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對資源的__________________;再加上開發______、利用率______、資源浪費______,更加劇了資源形勢的嚴峻性。

4、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怎樣?有何危害?(p______)

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在______,局部在______,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_________,生態赤字____________。

環境惡化加劇了__________________,威脅____________,危害____________,直接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5、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如何?(p______)

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是相互______、相互______、相互______的。人口增長過快,對物質資料的需求和消耗隨之增大,就會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破壞,又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和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就要走________________之路。

6、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p______)

以_____為本、全面、______、______發展

[實施可持續發展是我國正確的戰略選擇。]

7、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具體要求、意義分別是什麼?(p______)

目的:控制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

具體要求: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可以概括為“利國利民利國際”

8、我國制定的保護資源、環境的法律法規有哪些?我國採取的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重大措施有哪些?(p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環境保護的一部基本法律。

9、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取得了哪些成效?(p______)

_______________勢頭得到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設步伐加快,部分地區環境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一步增強。

10、實施可持續發展我們青少年學生應該怎樣做?(p______)

實施可持續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持續發展的____________。我們青少年應從現在開始樹立____________,積極向公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國策;從__________________做起,培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習慣,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三、鞏固練習

1、鄧小平同志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產還不夠發達的條件下,吃飯、教育和就業就都成為嚴重的問題。”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

a.人多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因此人口越多越好

b.只要生產發達了,人口的多少無所謂

c.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影響的僅僅是吃飯、教育和就業問題

d.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會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閲讀上述材料,思考下列問題:

(1)上述材料反映了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2)這些問題分別有什麼不利影響?

(3)請説出我國解決這些問題的戰略及兩大國策分別是什麼?

(4)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我們青少年學生應該怎麼做?

7、材料一: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資源2300立方米,為世界平均數的四分之一。

材料二:據報告,我國低於嚴重缺水線的省(市、區)有16個,缺水城市400多座,嚴重缺水城市100多座。我國有50%的河段、90%以上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某校九年級(6)班準備舉行一次以“珍愛水資源”為主題的學生座談會,請你來參與:

(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向與會者介紹一下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是怎樣的?

(2)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過程中,你認為我國應該堅持怎樣的戰略或基本國策?

(3)“節約水資源”是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請你向與會者介紹生活的節水經驗。(至少二條)

8、為了貫徹落實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國策,我國制定了保護環境和資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規,為保護和治理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提供了法律依據,並採取了一系列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重大措施。

(1)我國制定的保護資源、環境的法律法規有哪些?(不少於三條)

(2)我國採取的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重大措施有哪些?(不少於三條)

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懂得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承擔關愛社會的責任。

(2)維護國家的尊嚴,主動為國分憂,與國家共渡難關。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具有關愛社會的實踐能力。

(2)培養學生具有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具有關愛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祖國的情懷。

(2)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

(3)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教學重點】

公民必須承擔關愛社會的責任;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教學方法】

活動式、體驗式、講授式。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方法一:

多媒體展示材料:兩則有關責任的報道

據報道,楊某是某中學數學教師的獨生女,在某師院上大學二年級。在一次英語過級考試前,她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可是考試結束後,分數距離她定的目標相差甚遠,她遭到了同學的嘲笑,因此,她十分苦惱,難以自拔,最後跳樓身亡。楊某的父母親哭得死去活來,痛不欲生。

又一報道,大連市公共汽車聯營公司702路422雙層巴士司機黃志全在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在生命最後一分鐘,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停在路邊,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車閘;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下車;將發動機熄火,確保車和乘客的安全。他做完這三件事,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教師:兩則對比強烈的報道,讓我們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楊某的跳樓身亡,使她的父母痛不欲生。而黃志全的身亡使許多人牢牢記住了他的名字。這是為什麼呢?

學生思考並回答。

教師歸納:這兩則報道形成強烈對比,大學生楊某的心理脆弱,對自己父母、家庭的責任感不強,走上不歸路。而黃志全在最後一分鐘所表現的對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高度負責的強烈責任感,使許多人牢牢記住了他的名字。同學們,我們作為社會的普通成員,只要我們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我們同樣能獲得他人和社會的尊重。那麼,我們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

方法二:(備選)

教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學會承擔責任,首先要學會承擔集體的責任。當然,僅僅學會承擔集體的責任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學會承擔社會、國家的責任,尤其是在國家有困難、有危險的時候,我們更應該主動為國分憂,與國家共渡難關。因此,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新課教學】

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板書)

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板書)

第一環節:動畫展示

方法一:

播放動畫: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師點撥:周恩來在少年時代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每位同學也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而讀書。

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對生我養我的國家懷着深深的熱愛和感激之情,所以愛國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國家需要每個人的貢獻,只有國家興旺了、強盛了,個人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國家興亡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

方法二:(備選)

多媒體展示名言: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全國2500個縣區,我跑了1800個,這使我更深地瞭解了國情和人民的狀況。我深知人民的期待,我絕不辜負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給我的信心、勇氣和力量,忠實地履行憲法賦予我的職責,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不負重望。——温家寶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幾句話的含義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並回答下面的問題:

(1)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2)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麼啟示?

學生思考並回答。

教師點撥: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對生我養我的國家懷着深深的熱愛和感激之情,所以愛國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國家需要每個人的貢獻,只有國家興旺了,強盛了,個人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國家興亡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

方法三:(備選)情境設置

李文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他深切地感受到出租車是城市流動的風景,於是他向全市的出租車司機發出“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議。

一位市民向環保部門舉報某化工廠在夜間偷偷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

九年級(4)班的部分同學利用雙休日在市民廣場舉辦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公益宣傳活動。

這些是他們必須做的事情嗎?為什麼?

他們的做法會產生什麼社會影響?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教師歸納:作為公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共同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

方法四:(備選)情境設置

李強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山西學子,2005年春節,他利用寒假,按照“户—村—鄉—縣”的思路,對山西省三個村、四個鄉、兩個縣的農村現狀進行調查後,以札記的方式寫成了近4萬字的調查報告《鄉村八記》。

思考問題:這是他必須做的事情嗎?為什麼?他的做法會產生什麼社會影響?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教師歸納:作為公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共同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

教師補充:讀了李強的調查報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範敬宜激動不已,將它寄給了温家寶。温讀後親筆覆信稱讚: “一位二年級的大學生如此關心農村,實屬難得。從事新聞事業,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而責任心之源在於對國家和人民深切的瞭解和深深的熱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觀察、用心思考、用心講話、用心作文章。”

過渡:作為公民,不僅要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同時要時刻維護國家的尊嚴。

第二環節:請你參加

四名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為了抵制製作美化侵略戰爭的電腦遊戲軟件,憤然向外資公司提交辭呈。他們説:“這件事傷害了我們的民族感情,我們別無選擇。”其中一名大學生説:“在外企工作,既是一種待遇,更是一種考驗。我們中國人應該懂得哪些事是應該做的,哪些事是不應該做的。”

教師:

(1)作為外企員工,他們遇到了什麼考驗?

(2)作為外企員工,他們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教師歸納:外企員工遇到了是否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考驗。這幾名外企員工經受住了考驗,他們果斷做出憤然提交辭呈的選擇,是因為他們知道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教師接着提問:從這個事例中,你認為怎樣做才是對民族和國家負責呢?

學生思考並回答。

教師歸納: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第三環節:熱點回顧

方法一:

多媒體出示資料:5·8事件、撞機事件、3·14事件。

教師過渡: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胡錦濤、温家寶等黨政軍領導人迅速趕赴災區指導抗震救災。十多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隊、醫療隊、工程搶修隊迅速進入災區。港台救援隊和國際救援隊飛赴災區。志願者從四面八方匯聚災區。救援物資從水陸空源源不斷運進災區。一位中學教師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用生命保護了身下的4個學生。一位失去15個親人的縣民政局長連續指揮救災五天,只睡了七個小時。100小時、150小時、196小時、226小時……倖存者生還奇蹟在不斷突破,每一個生命的奇蹟都令十三億中國人感動。一樣的愛心,不一樣的表達,捐款、獻血、義演……

播放視頻:5·12汶川大地震

思考問題:

(1)什麼時候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

(2)你還知道哪些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青年學生主動為國家分憂的事例?

(3)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為國家分憂,承擔社會責任?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國家處在困難時刻,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主動為國分憂、承擔重任、與國家共渡難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方法二:(備選)

在1998年的抗洪救災中,億萬中國人民頑強拼搏,眾志成城。當洪水襲來的時候,許多共產黨員、幹部羣眾不顧個人的安危和家庭的利益,“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特別是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他們勇挑重擔,前赴後繼,許多戰士犧牲在與洪水的搏鬥中。他們是為了誰?

播放視頻:抗洪救災

教師:作為中學生,應該有關愛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情懷,從小就樹立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主人翁意識。但是,是不是要做出以上的壯舉才能算是一個盡責的人呢?其實在校園裏、教室裏,主動撿起紙屑、飲料盒等;記住離開時關掉教室裏的燈、風扇;關好別的同學忘關的水龍頭,等等,這都是為國家盡責的表現。

過渡:承擔對社會的責任,不僅需要我們具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主人翁意識,同時也需要我們擁有熱愛公益,服務社會的情懷。

二、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板書)

方法一:

多媒體出示資料:

讀大學的時候,小石就是某環保組織的志願者,雖然畢業已經幾年了,工作換了好幾份,但是這份“兼職工作”始終沒有換過。他堅持的理由很簡單──沒有人不喜歡蔚藍的天、碧綠的草和優美的環境。

雖然工作很忙,志願者的工作也不輕鬆,要組織各種論壇、做會務、當翻譯,別説雙休日,就連節假日也沒休息過,可是小石並不覺得做志願者有多苦,而認為只不過是多付出一些時間而已。他付出了,但收穫的更多……

(1)小石所從事的志願者工作並不輕鬆,但他為什麼不覺得苦呢?

(2)小石付出了什麼?收穫了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教師歸納:小石在從事志願者工作的過程中,既承擔着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並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小石付出了許多休息時間,但是他收穫了知識、自信、能力以及他人的尊重等等。

方法二:(備選)

多媒體出示資料:

一位老人70歲時開始自費做艾滋病的預防和救治工作,她先後走訪了100多個村莊,見過1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艾滋病的預防和治療上。2000年至2003年,她無償資助了多名艾滋病孤兒。2003年7月,這位老人榮獲“亞洲的諾貝爾獎”──拉蒙—麥格塞公共服務獎。

這位老人説:“‘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這不是因為‘給’是一種犧牲,而是因為通過‘給’表現了我的生命力。”

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1)這裏的“給”意味着付出,“得”指的是獲得物質報酬。老人説“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反映出她熱心公益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2)通過“給”表現了自己的生命力,是因為我們在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鍛鍊,意志得到了檢驗,同時還可以提升自身的價值,體驗盡職盡責後的幸福感、成就感。

教師:我們可以參加哪些社會公益活動?

學生可能回答:參加義務植樹、向居民宣傳防火知識、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參加青年志願者行動……

教師:你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體會是什麼?

學生思考並回答。

教師歸納:參加公益活動,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鍛鍊,使自己的價值在奉獻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們的行動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會帶動更多的人與我們同行,有助於創建一個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和諧社會。

教師介紹:在國外,公益事業是一項廣泛為人關注的事業。企業在用人的時候會考慮到你是否參加過公益組織和志願者活動。如果你有這些經歷,在你應聘的時候,他會優先考慮你。因為他認為參加公益組織的人,往往很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對他的公司也會有責任感,也會比較敬業,那麼這樣的人往往也會得到較快的提升。

【鞏固新課】

教師:我們作為陽光的一代,從小就應該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主人翁意識;更應該有關愛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情懷。

同學們,你們對自己將要扮演的社會角色和將要承擔的社會責任,都有清醒的認識,並開始試着自覺而認真的做準備了嗎?

最後送給同學們一句名言: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肯尼迪

國中思想品德教案設計與反思 篇七

生長在越南的一種野生水稻,不用澆水施肥,一年四季都在瘋長。由於長得過快,機體裏囤積了大量的有毒物質,使它成了無法食用的廢物。科學家發現,只要控制住它的生長速度,讓它緩慢下來,毒素就會被它自身慢慢排除,野稻米則會變成金米稻。

其實,教育又何嘗需要快節奏?我們不妨將“教育”二字拆開後來詮釋其內涵:教是教導、教化,有引導、傳授之意,又有感化、內化之意;育是培育、育心,有培養、養育之意,又有養心、修心之意。從表面來看,教育注重知識、技能的達成,關注的是一種應試本領;從深處來看,教育更應追求孩子心靈的`發育,努力為孩子的精神成長創造契機。前者是顯性的,以分數來衡量;後者是隱性的,難以用具體的數字來評價,因為燭照的是孩子的心靈,是一個長期的感化、浸潤、觸動直至學會選擇、獨立、超越的過程,自從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到離開這個世界一直就未曾停止過。也就是説,教育的過程是充滿曲折的,它面對的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由於每個人的生命成長曆程是個性化的演繹,其生命的內在需求是不會被輕易察覺的,更何況我們所面對的是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既然孩子的生命需求及其成長自有其獨特的印記,我們能做的只有在尊重孩子個體生命特點的基礎上做好導航,創造孩子成長的良好氛圍,循循善誘地激發起孩子向上的願望。不過,整個過程絕非一蹴而就,有事更需要我們有一種大無畏悲壯的耐心堅守。

思想品德九年級教案 篇八

播放開卷有益

説一説

1、成語故事中宋太宗對讀書的感受是什麼?

2、你能説出你對學習的感受嗎?

談一談:

1、你能談談你為什麼認為學習是快樂的嗎?

2、你能説説你為什麼認為學習是辛苦的嗎?

3、當你在學習中遇到 困難時,你是怎麼做的?當時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4、你認為在生活中還有比學習更辛苦的事嗎?

Ø我們怎樣才能變苦為樂,從而享受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呢?

ØØ比較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快樂與困苦及原因,談談你的感想。

v學習是一種權利,所以我們應該熱愛學習。

v學習能帶給我們快樂,所以我們應該享受學習。

v學習是一個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刻苦學習。

1、感到學習快樂的原因:

取得成績 解決難題 拓展知識面 有趣的故事情節 幫助消除疲勞 幫助消除煩惱

2、學習中出現困難的原因:

基礎知識不夠紮實 上課不認真 缺乏毅力 學習方法不對 能力有限 缺少學習興趣

3、怎樣才能解決困難

培養學習興趣 上課認真聽講 制定明確的目標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積極向同學、老師請教 培養毅力

伊拉克戰火中的失學兒童(POWERPOINT)

海灣戰爭前,伊拉克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但戰爭毀滅了孩子們的希望,目前,伊拉克的文盲數正以每年8、8%的比例飛速增長,整個伊拉克6至15歲的失學兒童高達1 60萬。作為受制裁的重災區的巴士拉,目前的教師總數不足1500人,於是在這裏,孩子們整天無所事事地到處閒逛。

圖片內容:第一張:這就是生活在貧困山區的父子,他們一生別無所求。只求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也許一輩子他們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們沒上過樓梯,沒打過“的士”,沒進過電影院 更別談上學了,他們根本沒想過。

2、因口糧不足,父母又是弱智,雷宏明和妹妹由於無錢去上學,只能跟着爺爺討飯。

3、替父母承擔家務農活的黃利慧是9歲的失學兒童。

4、這就是生活在貧困山區的父子,他們一生別無所求。只求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也許一輩子他們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們沒上過樓梯,沒打過“的士”,沒進過電影院 更別談上學了,他們根本沒想過。

5、因口糧不足,父母又是弱智,雷宏明和妹妹由於無錢去上學,只能跟着爺爺討飯。

6、替父母承擔家務農活的黃利慧是9歲的失學兒童。

7、這個孩子14歲,卻不能坐在中學的教室裏。他必須到小煤窯背煤。今天他看上去很乾淨、很光鮮是因為小煤窯已經被整頓關閉,他無活可幹。

8、這個孩子只有10歲,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揹簍,是他每天的勞動工具。他説他很想上學,可是家裏沒有錢交納每年140元的學雜費。現在,他在一天天長大,他必須用這個揹簍來證明自己活着的價值。他沒有白活

9、1994年4月 安徽省臨泉縣城關鎮劉老家村11歲的劉小環為了能上學,每天去給一家窯廠背磚坯,她每次背16塊,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釐工錢

10、一九九二年3月 山西省靜樂縣赤泥窪鄉羊丈村學校扛着桌凳去上學

我要讀書

我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能像城裏的孩子一樣天天上學,對於這裏的許多小夥伴來説是一種奢望,我即使上了學,也要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比城裏孩子更多的家庭重擔。

我也一樣,每次當我提着食桶去餵豬的時候,心裏就念叨着:豬兒啊,你快快長大吧,我下學期的學費和書費可都指望你了……

一天,學校裏來了位賣課外書的叔叔,我選了一本《快速作文新法》,立刻被它的內容吸引住了,愛不釋手。可是一看定價——2元錢,我的口袋空空的,尷尬地站在那裏捨不得走。這時,賣書的叔叔看出了我的心思,説:“拿回去吧,下午給我把錢帶來。”

回到家,媽媽看了我拿的書,不高興地説:“你哪來的錢付給人家,家裏可一分錢也沒有啊!”“昨天賣雞蛋的錢呢?”“買煤油了,已經幾天摸黑了,沒有煤油燈,你們晚上怎麼學習呀!”這時鄰居阿姨給媽媽送來2元縫衣服錢,我簡直太高興了。恰好這時妹妹來要打預防針的錢,正好也是2元錢。爸爸對我説:“家裏只有這2元錢,你就讓妹妹拿去吧。”我哭鬧着不答應,説:“你們真沒本事,連2元錢都掙不到!”爸爸聽了火冒三丈,打了我一頓。下午,我只好依依不捨地把書還給了那位叔叔。

“人不能選擇出身,卻可以改變人生。”我要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局面,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沒有書讀,沒有知識,什麼也改變不了。我要讀書,我要書讀!

安徽阜陽市插花鎮尹堂國小 劉秀啟

三、想一想,説一説

1、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我們的同齡人失學或面臨失學的處境?

2、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失學後的他們的將來會是怎樣的呢?

3、看看他們,想想自己,談談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與學習生活。

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的真實感受。説説我們應該怎麼做?

圖片:那天,我們可以讀書了,我們高興了,爺爺卻哭了 最震撼的吶喊

讓學生在情感上再感受一下

小結:最後讓我們帶着熱愛學習、刻苦學習的心情和讀書郎一起走進校園,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吧!

在音樂中結束:播放讀書郎

國中思想品德教案設計與反思 篇九

新課程改革的政治課教學要求理念的體現、課標的落實以及新教材的運用都是通過教學實踐展現出來的。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的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我們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從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裏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認真審視、研究課堂教學,剖析我們的某些教學行為,反思如下:

一、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往往我們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而忽略了知識目標,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確,國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論性知識,而側重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內容,但每框題都包涵着很重要的養成教育知識點。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學科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都在積極地探索多種教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小品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我們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應該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瞭解些什麼,避免出現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我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甚至有些問題書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會遠離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我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説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係。記得聽過一堂《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比較新穎的,一改過去課堂教學中的枯燥,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但是,當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着整理自己的資料,要麼説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説,他只是瞭解了本小組的研究內容,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説,在這一節課裏,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與老師們談到這一問題時,老師們很無奈,一方面,他們清楚在混亂的課堂裏很難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為管理而壓制學生的熱情。毫無疑問,沒有了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開放的同時,更應該擁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新課程教學實施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我們的共識。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大多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們敢於、樂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個性得到了張揚。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裏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例如,有這樣一節課,老師在課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把問題佈置給學生,課前由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上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由於各小組準備充分,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也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受年齡、閲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有些問題説得不夠完整,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老師在小組總結時應該予以補充和糾正。可是在一節課里老師只是在各小組間穿行,把權利從一個小組傳遞到另一個小組,就像一個置身於世外的旁觀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助。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應該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應該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

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的現成觀點與結論。對於我們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教師能否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自主發現、探究和不斷創新的過程。

九年級年級思想品德課上冊教案 篇十

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行為與後果具有一致性:良好行為產生良好的結果;不良行為導致不良後果。

⑴在社會生活中,每一種行為都會導致一定的後果;

⑵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考慮到行為的後果;

⑶個人的行為不應該有害於自己,不妨礙他人的自由和權利,不損害公共利益。

2、我們要具有責任感,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⑴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善於分辨事情的是非善惡;

⑵對自己行為負責,就要在事情發生過程中自省自律,避免自己做錯事;

⑶一旦做了錯事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⑷要加強自我訓練,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

人字的意義

第8課時 教學設計

一、面對生命的思索

1、不同的人對生命的體驗及感悟是不同的。

2、生命讓人留戀,讓我們善待生命。

(1)、決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

(2)、善待他人的生命。

(3)、如何衡量一個人文明程度高低。

要看他對生命的態度,對自我生命的意識和珍視他人生命的情感。

3、生命有長短,價值有差異。

人生的意義在於:既實現個人幸福,又為社會盡到責任,做出貢獻,成為有益於社會和國家的人。(1)、造福於人,幸福自身。

(2)、美好生命的表現:個人生活幸福美滿;對社會履行責任,做出貢獻。

第9課時 教學設計

二、實現人生的意義

1、從日常點滴做起,實現人生意義

(1)、在平凡崗位上創造生命價值。

(2)、服務他人、社會,推動社會進步。

2、青少年學生要從現在做起,實現人生的意義

(1)、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創造人生價值。

(2)、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7mnl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