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2022 篇一

一、教學目標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八年級下學期力爭使學生達到以下學習目標:

1、能熟練的使用工具書獨立識字,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閲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在閲讀中瞭解敍述、描寫、説明、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

3、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的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不創意的表達;寫記敍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説明文,休息到明白清楚,根據生活需要,能寫簡單的日常應用文。

4、耐心專注的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自信負責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説話有感染力和説服力。

5、能自主的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全作與成功的喜悦;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蒐集資料,相互討論並能進行成果展示。

二、教學資源分析

本學期所使用的是全國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審訂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本教材分為閲讀和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書後還有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和附錄等內容。其中閲讀分為以下六個專題,即人生軌跡、自然、人與自然、民俗、古人的生活與思想;綜合性學習也有六個專題,分別是:獻給母親的歌、尋找春天的蹤跡、科海泛舟、到民間採風去、古詩苑漫步、背起行囊走四方。該教材有以下突出特點:(1)立足學生實際(2)體現現代意識(3)弘揚人文精神(4)突出開放性(5)注重策略引導。( 6 )學校有《教學參考書》,(7)上網可以隨時查詢資料。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的任課班級為八年級一、二班,其中一班有學生30人,二班學生30人。兩個班學生共同的特點是:絕大部分學生的語文素養不高,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濃厚的學習熱情。通過一年半的教學,只有個別學生有語文學習方面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本學期希望在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後,能使多數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並且語文素養也有一定的提高。

四、教學方法設計

通過對本學期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瞭解,預設以下教學方式、策略、方法與手段:

1、默讀課文,迅速抓住課文中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經過,瞭解事件的梗概,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加強默讀方法的練習,重視語言的積累、體驗和評價。注重跨學科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

3、八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進一步形成,合作交流應強調語言運用的規範性。

4、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因此,平時將定期不定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詩詞等。增加學生的日常積累。同時,要求學生儘可能多接觸一些課外讀物,多關心一些時事,多看一些報紙雜誌、時文,以拓展學生的眼界。本學期推薦名著《名人傳》、《三國演義》。

5、多給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如讓學生自己辦手抄報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常練習字,養成書寫規範、端正、整潔的習慣。

6、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五、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

《藤野先生》3 《我的母親》2 《我的第一本書》1 《列夫·托爾斯泰》2 《再塑生命》2 綜合實踐 3 單元測試 1

《雪》 2 《雷電頌》 1 《短文兩篇》2 《海燕》 2 《組歌》 1 綜合性學習3 單元測試1

《敬畏自然》2 《羅布泊,消失的仙湖》1 《旅鼠之謎》 1 《大雁歸來》 1 《喂——出來》1 綜合實踐 3 單元測試1

《雲南的歌會》 2 《端午的雞蛋》2 《吆喝》2 《春酒》 1 《俗世奇人》 2 綜合實踐 3 單元測試1

《與朱元思書》 2 《五柳先生傳》2 《馬説》 2 《送東陽馬升序》 3 《詩詞曲五首》3 綜合實踐單3元測試1

《小石潭記》 3 《岳陽樓記》3 《醉翁亭記》3 《滿井遊記》 2 《詩五首》 3 綜合實踐3

單元測試1課時 期末複習18

六、教學評價方案

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分層次評價,對於學習成績、能力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在關注學困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智優生的學習能力,拓展他的視野。

七、個人提高方面

1、定期參加聽課活動以及教研組的各項活動,蒐集優秀的課例進行研究。

2、寫好教學反思、教學日記並及時進行整理,昇華為隨筆和經驗。

3、上好每一節課,精心的科學設計、思路創新的探索以適應大多數學生的實際。

4、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5、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八、關於德育滲透

德育浸透:在語文教學進程中,進一步培育先生的愛國主義肉體,激起先生酷愛家鄉言語文字的感情,培育先生社會主義的思想質量,努力開闢先生的視野,注重培育創新肉體和締造才能,開展先生的智力,培育先生安康高超的審美情味,進步先生的文明檔次。開展安康特性,逐漸構成健全人格。這是國中三年的最後目的,本學期要締造一個良好的氣氛,打下根底。

九、課題研究

本學期要認真研究課題《通過語文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積極參加各次科研培訓,完成各項科研任務。

十、好習慣養成教育

為了配合學校亮點工作————好習慣養成,也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學期我們語文組制訂瞭如下計劃。

一、聽課習慣

1、認真聽講,不溜號。

2、積極思考,不懈怠。

3、小組討論,要認真。

4、舉手發言,要積極。

5、聽説讀寫,樣樣練。

6、緊跟老師,思路清。

二、作業習慣

1、要及時紀錄作業,不要遺漏。

2、要認真完成作業,不要應付。

3、要努力鑽研疑難,輕言放棄。

4、要及時修改錯誤,反思修正。

三、讀書習慣

1、每學期讀不少於兩本名著。

2、平時要多涉獵一些時文、雜誌、文摘、新聞等讀物。

3、要養成讀書必動筆,經常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4、要養成與他人交流讀書心得,分享讀書快樂的習慣。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設計 篇二

經過了多年的教學積累,我發現,考試的答案不能隨意發揮,必須依靠課本的知識點為依據。於是,總結出以下幾點回答問題的方式:首先搞清題目説什麼,可以用哪課書的知識點(框題、小標題)回答問題,接着找內容(那段話),最後結合題目進行分析。當然,這要看每道題的分值,分值不高,最後一步可免。對選擇題,一定要多看課本,多做練習。

八年級思品上冊的教材的內容,全書共有四單元、十課書。

1、第一單元是相親相愛一家人。這一單元有兩個內容,一是愛在屋檐下,二是我與父母交朋友。這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講述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學會同家長溝通,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對青少年來説是十分必要的。

2、第二單元是師友結伴同行。這一單元的內容有兩個,一是同儕攜手共進。二是老師伴我成長。這一單元的內容是關於在學校人際交往中,我們同老師,與同學交往出現的相關問題。

3、第三單元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本單元的內容兩個,一是多元文化“地球村”,二是網絡交往新空間。這單元的教育屬於未來教育,可以培養我們面向未來的開闊視野和開闊胸襟。

4、第四單元交往藝術新思維。這一單元的內容有四個,一是友好交往禮為先,二是競爭合作求雙贏,三是心有他人天地寬,四是誠信做人到永遠。中學生要融入社會,瞭解現現代社會的交際方式,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學會展示自己,就要學會交往。

1、通過教學要求中學生在家庭中要學會與父母交流,溝通,體會家長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長輩,處理好同父母的關係。

2、我們要正確處理學校內的人際關係,養成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在學校這個具體情境中與人流暢地交流,溝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3、從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入手,最終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友好交往,同時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再是讓我們瞭解網絡交往,學會自我保護,過健康的網絡生活。

4、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竟爭、如何關心他人、如何誠信做人等等。

1、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教育,子女與父母交往溝通能力的培養,作為子女要孝敬父母。

2、與友同行的內容,明確朋友的含義和意義,交友的方法和人際溝通的藝術。

3、網絡生活的雙面性,瞭解網絡既有很多優勢,但網絡也會帶來很多傷害,網絡環境複雜,容易對中學生帶來傷害。

4、平等競爭,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平等尊重你我他,誠信守則,誠信的智慧。

1、代溝和逆反心理的產生和危害,家庭關係的確立。

2、正確面對青春期男女之間的交往,正視男女之間交往的現象,理智地把握青春,作出負責的選擇,在交往中學會保護自己。

3、自覺遵守網絡規則,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為維護健康網絡環境儘自己應盡的義務。

4、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寬容他人,悦納自己。

1、認真鑽研課程標準,熟悉教材,通過聽課等方法吸取經驗,把握每節課學生互動的內容,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2、課堂上注意調控,讓大多數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發言,發表見解,教師從中點拔。

3、指導學生做好課前學案,養成積累知識、做筆記的良好學習習慣,課堂上多讓學生髮言,培養學生的口頭表述能力。

1、通過主題探究,讓學生活學。

2、通過學案練習與講評,讓學生實學。

3、注意總結、積累資料,不斷形成教學反思和教學論文。

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制定“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公民的合法財產,財產所有權的涵義;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重要意義、方式;財產所有權的歸屬發生爭議或所有權受到侵害,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

2、能力目標:

鑑別合法財產與非法財產的能力,依法維護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目標:

珍惜國家、集體、他人、自已的財產,敢於同侵犯財產的行為做鬥爭。

(二)教學重點:法律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教學難點:對個人財產合法性的認識

二、學情簡析:

在現實生活中,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自已的。財產所有權日益重視。法律也加大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力度。例如,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22條中明確做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現象頻繁發生。有些未成年人採用搶劫、盜竊等手段侵佔他人財產、危害社會和他人利益,對此,必須加強法制教育,以減少侵權事件的出現。另外,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維權意識和能力,當自已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不能及時尋求法律保護。基於上述情況,有必要對未成年人進行採用正當方式獲得財產的教育,有針對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質。

三、教法、學法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納要(試行)》,在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中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是為了不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所以本課教學在教學中遵循啟發示教學原則,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採用指導閲讀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通過“展示材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歸納結論”,並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我在新課導入時,用多媒體出示了電影《有話好好説》的片斷,並組織學生討論:1、影片中趙小帥的什麼權利被侵犯了?他侵犯了張秋生的權利了嗎?2、電腦是屬於誰所有的?張提出的賠償要求合理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這涉及到了有關財產所有權方面的知識,從而引入本課。

這樣的新課的導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電影片斷,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味盎然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講授新課:

本課共三目,即: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法律保護合法財產所有權;當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三目。知識點較多,內容豐富。我的這樣設計的。

引導學習,解決目標:

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出示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圖片,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通過自已的分析,得出結論,獲取知識。並培養學生敢於創新,勇於表現,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突破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是: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具體有:民事法律保護和刑事法律法律保護。

我在講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了一個案例,《王林房屋被侵佔》。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角色互換,體會民事法律手段保護的內容。案例繼續,是使學生理解刑事法律手段的內容。並且通過“我來斷案”這個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鞏固小結:

學生談談這節課“我學到了什麼?”,以檢測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五、教學構想:

本課內容較多,必須幫助學生理清頭緒。同時,擺正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優化課堂結構,給學生以思考的時間,每一個情景都是圍繞學生最感興趣的身邊事,從而幫助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樂於交往的積極生活態度。

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交往與溝通的能力,增強參與意識,學會獨立思考、提出疑問和進行反思。

3.知識目標:明確交往有內外圈之分,瞭解交往由“內圈”向“外圈”發展的重要性,掌握擴大交往範圍的方

重點

擴大交往範圍的重要性及其方式,提高在人際交往中的鑑別力和判斷力。

難點

擴大交往範圍的重要性及其方式,提高在人際交往中的鑑別力和判斷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語:

隨着同學們的不斷成長,交往也會不斷地發展;交往的發展又會進一步促進我們健康地成長,所以,我們要積極進行交往。

2、板書標題: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二)自主學習組內探究

1、交往的“內圈”和“外圈”

(1)交往圈的變化及由“內圈”向“外圈”擴展

情境活動一:(見教材P36-37頁)

(活動設置目的:通過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交往對象和交往範圍在發生着變化,着重引導學生交流。)

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的交往對象有哪些?交往範圍有多大?

教師講述:一個人的交往,以自我為圓心,由小及大,向外擴展,可以劃為幾個圓圈。

從交往的範圍看:由家庭、鄰里、學校、社區(村莊),再到整個社會;

從親近程度看:由知心朋友到一般朋友,再到“點頭之交”。

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的交往範圍會逐步由內圈向外圈擴展,交往的範圍越來越大。

相關鏈接:(見教材P37頁)

(2)擴展交往範圍的重要性

(學生閲讀教材後教師強調)

教師贈言:青少年時期,朋友圈是我們交往的主要內圈,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朋友那裏可以得到許多幫助。在校園裏,我們應當重視與同學之間的關係,廣交益友,讓朋友伴隨着我們快樂的時光。

做一做:(見教材P38頁材料)

想一想自己的交往範圍有什麼變化。

幼兒園:

國小:

中學:

將來:

(三)分組展示集體探討

2.由“內圈”向“外圈”發展

情境活動二:(見教材P38頁圖文材料)

想一想: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

議一議: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擴大交往範圍?

(1)廣泛交往的積極作用

教師贈言:交往越廣泛,越有利於我們拓展視野。當我們的交往從內圈向外圈發展時,我們的學習與課外活動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就有可能受到更多的教益。

生活中,有些同學很想擴大自己的交往範圍,但卻不知怎樣擴大自己的交往範圍。擴大交往範圍有哪些好方式呢?

(2)擴大交往範圍的好方式

情境活動三:(見教材P39頁)

説一説:※小鵬和小亮分別通過什麼方式擴大了自己的交往範圍?

※自己準備通過哪些方式擴大交往範圍?

板書:參加公益活動和社會活動

中學生在外圈交往中應謹慎,避免盲從

(3)做友好往來的使者,過自主的絡生活(學生閲讀教材後思考討論)

議一議:我們通過互聯交友應注意什麼問題?(見教材P40頁教材正文)

(通過互聯交友時,我們要正確使用互聯,從中吸取有益的信息,結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誘惑,避免互聯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走進生活,學以致用:(材料)

互聯星空:請看下面一段剪輯的聊天記錄:

4年4月6日:

邊城浪子:你好,可以交個朋友嗎?

暈倒的雲:YES!你是誰?

邊城浪子:本是天涯緣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是你遠隔天涯的知心朋友!願意為你分享你的憂愁和快樂!

……

一個月之後

邊城浪子:在幹什麼?阿雲!

暈倒的雲:沒事幹,無聊!你呢?浪子大哥!

邊城浪子:能説給我聽聽嗎?知道嗎?我時時刻刻都在想念你!每次下線之後我就覺得生活一下子成了灰色,我的身體就好像掏空了一般……

暈倒的雲:我也是,我這一段時間好衰啊!成績落下了,老師找我談話,爸爸對我更是凶神惡煞一般,我有時真懷疑我是不是他親生的……

邊城浪子:有沒有想到走出去,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機會也很多,象你這樣聰明的人只要走出來一定會有光明的。前途的,我在社會上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或許能幫助你!

一週之後為暈倒的雲的學生王華麗從他所在的ⅩⅩⅩ中學徹底消失了………

(1)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力,為這個故事續寫可能的結尾。

(2)為暈倒的雲的學生王華麗是通過什麼方式擴大了自己的交往範圍?我們通過互聯交友應注意什麼問題?

(為暈倒的雲的學生王華麗是通互聯方式擴大了自己的交往範圍;通過互聯交友時,我們要正確使用互聯,從中吸取有益的信息,結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誘惑,避免互聯帶來的負面影響。)

(五)歸納鞏固深化

學生展示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誌,是一個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隨着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髮展,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突出。而面對中外文化交流不斷深入所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文化,學生出現盲目認同和跟隨現象。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自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依據課程標準“感受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係,提高文化的認同感,瞭解傳統美德”的要求,我設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中華文化的產生、構成、特點、影響以及中華傳統美德的品質。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傳統美德的認同感並化為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燦爛的中華文化,從而增加對民族文化、傳統美德的認同感和熱愛。

本課重點是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和作用;

難點是提高對中華文化、傳統美德的認同感並化以實際行動。

二、教法分析:

本課教學設計遵循新課程中“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結合多媒體的輔助,在教學中以詳實的歷史史實、民族文化為依據,以社會現實和學生生活實際為基礎,通過感性材料的積累和歷史典故的收集歸納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力量,通過對問題的深入探討和實踐引領,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認同感並以實際行動傳承民族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三、教學程序

導入新課:

今年在我國上海舉辦了第41屆世界博覽會,請問同學們知道上海世博會是哪年申辦成功的?之所以申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教師歸納:除了今非昔比的強大國力、良好的國際形象和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等因素外,是5000多年燦爛瑰麗的中華文明、文化魅力,讓中國走向世界。讓我們一同學習燦爛的中華文化。

一、欣賞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展示海寶和中國館圖片)這裏包含着很多中華文化元素。請同學們尋找。

如果你是世博會的志願者,在展會中你會向外來遊客們介紹哪些中華文化的元素或特有形式?

課件展示:中華文化的特有形式(故宮、漢字、瓷器、京劇、編鐘等)

提問:⑴誰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師生共同總結: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在這一環節中首先播放上海世博會的有關圖片,用世博會這個社會熱點激起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同學們尋找其中代表中華文化的形式或內容。豐富的圖片使學生們暢所欲言,老師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之博大。

二、細説中華文化

這一環節設置了活動“文化之旅問答”。學生分組根據選項答題比賽。

文化之旅第一站科技館:通過這一站中的問題回答,引領學生認識中華文化中的科技工藝方面內容

第二站藏書閣:這一站體現中華文化中文化典籍方面內容。

第三站藝術廳:這一站體現中華文化中文學藝術方面內容。

通過活動活躍氣氛,又讓同學們認識了中華文化的構成方面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文化之精深。

三、品析中華文化

品析中華文化之力量

此處展示四大文明古國圖片,通過對比四大文明古國文化的發展,引起問題:中華文明文化歷盡滄桑卻綿延不絕的原因在哪?

結合中華文字變化、制度變革創新,節日回家場景等三個事例分析,師生共同總結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這是本節的教學重點,通過用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從而使學生自己得到感悟,品析中華文化之力量。

品析中華文化之影響

展示在城市建築、生活思想、家庭關係方面中國人的“和”文化,讓學生歸納這些圖片和材料所體現的共同點,即“和”。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和”現象,培養學生觀察事物,體驗情感能力。“禮之用,和為貴”、“家和萬事興”,這些無不包含着中華文化對中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發展道路的影響;播放《孔子》電影插曲,至聖先師孔子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是全世界公認的偉大導師,世界各國都有很多孔子廟宇和孔子學府。孔子思想不斷地影響世界,同樣中華文化也更深入地影響着世界。用材料震撼學生心靈,昇華學生情感。

4、踐行中華文化之傳統美德

播放《遊子吟》,和同學們共同吟唱。這首詩裏我們感受到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生活中我們如何傳承這一美德?

情景飾演:家庭貧困的小明看到別的同學都有MP3,也想和媽媽要錢買,當他從媽媽手中拿到錢正要出門,看到媽媽多年未換的舊鞋……

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樣做?

在這一環節中引領學生感受父母的愛,同時引導學生理解關愛父母。飾演小明的同學沒有買MP3,而是給母親買了一雙鞋,感動了母親的同時也感動了我和同學們。在情感的烘托下學生已經完全進入到情境中,我進一步讓學生反思生活中“不孝”和“不道德”的做法,引導學生感受傳統美德,並能在生活中踐行這些美德。

三、課堂小結:幾千年來,中華各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開發了祖國的大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不僅對東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為整個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讓我們共同做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傳播者,做中華美德的繼承者、弘揚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o53j6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