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爬天都峯課文

爬天都峯課文

爬天都峯課文

爬天都峯 篇一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廣西博白龍媛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説説這一段交待了什麼?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説説課文中是怎麼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 “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峯?(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峯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出示課件(看一看),使學生體會什麼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麼高、這麼陡的山峯,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課件比一比: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3.思考:他們所説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集體彙報、小結。

(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朋友這麼小的年紀,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怎麼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麼爬天都峯?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攀着鐵鏈上”。“攀着”是什麼意思?

那“攀着鐵鏈上”是什麼意思?

出示課件(説一説)

2.出示課件(比一比下一頁),我向峯頂爬去。

我奮力向峯頂爬去。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終於’’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麼説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裏説明什麼?(其實也可以説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於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2)小妹妹為什麼説“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現在哪裏?

(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麼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麼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

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爬天都峯評課稿 篇二

《爬天都峯》評課稿

本課從內容重點看,寫如何“爬”的文字並不多,而用了大量筆墨去寫天都峯的特點,寫小妹妹與老爺爺的兩次對話;再從中心思想看,並非只在表現不怕困難、奮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説明應該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據此,編者在“思考·練習”中設計了兩個重要的問題:(l)課文是怎樣講天都峯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爺爺爬上天都峯以後,為什麼要互相道謝這實際上提示了學習本篇課文的重點和思路。

劉老師準確地把握住了教材的上述特點,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採用變序式學習方法,緊緊抓住小妹妹與老爺爺“互相道謝”的話切入,再反顧前文,去體會他們對話所包含的豐富內容;最後歸結到對爸爸的話的理解,從而感知全文的中心思想。這使整個教學目標明確而又恰當,教學重點集中而有深度。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着眼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針對該課的教學對象僅為三年級國小生,閲讀能力和生活經驗都有限的實際,教師指導學生理解小妹妹的話時,重在“扶”;理解老爺爺的話時,着力“放”,“扶”“放”結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2.着眼於讀書的訓練。

教師始終把指導讀書作為教學的一條主線。採取了試讀、引讀、自由讀、小組讀、集體讀、分角色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並有機地結合教師的指導與演示、學生的觀察與討論,訓練學生正確閲讀,深入理解,形成閲讀能力與習慣。

3.着眼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教師根據教學進程各個階段的訓練目的與需要,適時地交換着教學組織形式,或個體靜心讀書,或小組合作學習,或全班討論、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發揮主體作用,自主學習。

4.着眼於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啟發學生理解老爺爺感謝小妹妹的話時,安排了較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大膽想象老爺爺受小妹妹鼓舞下決心爬天都峯的情景和過程,然後進行説話表達。這既落實了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又鍛鍊了語言表達。

爬天都峯評課稿 篇三

《爬天都峯》評課稿

本課從內容重點看,寫如何“爬”的文字並不多,而用了大量筆墨去寫天都峯的特點,寫小妹妹與老爺爺的兩次對話;再從中心思想看,並非只在表現不怕困難、奮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説明應該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據此,編者在“思考·練習”中設計了兩個重要的問題:(l)課文是怎樣講天都峯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爺爺爬上天都峯以後,為什麼要互相道謝這實際上提示了學習本篇課文的重點和思路。

劉老師準確地把握住了教材的上述特點,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採用變序式學習方法,緊緊抓住小妹妹與老爺爺“互相道謝”的話切入,再反顧前文,去體會他們對話所包含的豐富內容;最後歸結到對爸爸的話的理解,從而感知全文的中心思想。這使整個教學目標明確而又恰當,教學重點集中而有深度。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着眼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針對該課的教學對象僅為三年級國小生,閲讀能力和生活經驗都有限的實際,教師指導學生理解小妹妹的話時,重在“扶”;理解老爺爺的話時,着力“放”,“扶”“放”結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着眼於讀書的訓練。

教師始終把指導讀書作為教學的一條主線。採取了試讀、引讀、自由讀、小組讀、集體讀、分角色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並有機地

結合教師的指導與演示、學生的觀察與討論,訓練學生正確閲讀,深入理解,形成閲讀能力與習慣。

3.着眼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根據教學進程各個階段的訓練目的與需要,適時地交換着教學組織形式,或個體靜心讀書,或小組合作學習,或全班討論、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發揮主體作用,自主學習。4.着眼於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啟發學生理解老爺爺感謝小妹妹的話時,安排了較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大膽想象老爺爺受小妹妹鼓舞下決心爬天都峯的情景和過程,然後進行説話表達。這既落實了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又鍛鍊了語言表達。篇二:《爬天都峯》説課稿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説明

大家好!我授課的內容是魯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課《爬天都峯》。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在假日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爬上了天都峯的事情。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這篇課文中的許多兒童語言,內涵豐富,細細咀嚼,耐人尋味。所以在本節學習中,我將利用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一些句子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使學生從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三年級學生提出了“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年級已經有了一定得知識的積累,大多數學生已經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要有感情地朗讀,尤其是人物對話,學生要想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對於理解課文內容、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更是需要老師指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來完成。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發展學生的個性”的要求,我根據教材特點,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本課的生詞。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體會一些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並能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指導學生理解天都峯的“險”以及“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

難點是讀懂課文最後一句中爸爸的話:“你們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過程:

根據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思路: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通過學生交流爬山的感受,引入課題。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這一環節先出示本課的生詞,檢查學生的預習掌握情況,採用先讀後記再聽寫的的形式來檢查。然後讓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整

體感知課文。

三、精讀課文,探索交流

在這一環節中,我又設計了四步:

第一步:感知天都峯的樣子。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所以在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想象和感悟,並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來體會天都峯的高和陡。

第二步:朗讀第一次對話,體會勇氣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説過:“不會提問的學生就不會學習。”學生不僅要“學答”,更要“學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比教師主觀設計大大小小的問題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裏,我引導學生質疑:小女孩剛剛還在猶豫不決,是什麼原因讓她下定決心要爬天都峯呢?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3、4、5自然段,讓學生想象小女孩和老爺爺心裏所想,以體會勇氣的力量。

第三步:朗讀6、7自然段,體會爬山的艱難。

在這部分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於”等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反覆朗讀,來體會爬山的艱難。

第四步:朗讀第二次對話,領悟互相道謝的原因

本環節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小組討論:他們為什麼互相道謝?讓學生領悟到他們是從別人身上汲取了力量,互相鼓勵,所以戰勝困難。從而也體會了爸爸説的話的含義。

四、拓展延伸,總結昇華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並通過談收穫,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面對困難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作業設計:

為了照顧全面學生,我設計了層次化的作業。作業超市裏面出示了三道題,讓學生在作業超市裏自主選擇一項或兩項來完成。板書設計:

大家都知道板書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所以我設計瞭如下的板書:

爬天都峯

高 陡

奮力 終於

我 汲取力量 老爺爺

以上就是我對《爬天都峯》的教學設計思路,在教學中我會進一步總結、反思、調整。篇三:3爬天都峯説課稿 3《爬天都峯》説課稿3135 各位評委,你們好!今天我就人教版第五冊第3課《爬天都峯》進行説課。下面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預設三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初步設想:

一、説教材

課文通過“我”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的描寫,向我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課文中的許多兒童語言內涵豐富,細細咀嚼,令人回味。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對話,通過對話的描寫,展示人物內心的情感是本文在表達上的獨特之處。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理念,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為:

⑴、會認“陡”等6個生字,會寫“爬”等11個字,正確讀寫“峯頂、終於、汲取”等詞語,摘抄描寫天都峯又高又陡的句子。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⑶、理解課文,懂得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難點是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説教法學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自主探究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讓學生自讀自悟,與好朋友互相交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中獲得知識,體悟情感。

2、朗讀品悟法:朗讀是學習課文內容和課文語言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在本課的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通過多形式和多層面的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我把本課教學定為2課時,我簡單地説説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學會生字新詞,學習1、2自然段。現在我就第二課時具體談談我的教學預設。為把教學落到實處,我把第二課時分為四大板塊。

板塊一:創設情境、激趣質疑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

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出示險峻的天都峯的多媒體畫面)在出示的同時教師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2、看完畫面,我問:課文中的“我”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板書 我 老爺爺)也去爬天都峯

了,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是怎樣克服困難,爬上峯頂的?下面就讓我們隨同小作者一起到黃山的天都峯去看看吧!

這樣做,讓學生在多媒體畫面的渲染下,在教師富有激情的導語下,走入天都峯非常險峻、難以攀登的意境中,為進入文本閲讀作好鋪墊。

板塊二:潛心會文、品味艱辛

交流一:研讀課文3—5自然段

1、我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3—5自然段,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接着,投影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爬天都峯?

3、學生讀句子思考:抓住他們所説的話中帶有一個“也”字,進行質疑,學生交流中師小結;指

出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朋友這麼小的年紀,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怎麼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少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4、帶着感悟,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這樣使個體閲讀與合作交流相結合,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地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潛入文本,達到自我理解,在合作學習中集思廣益、相互幫助、相互提高。

交流二:研讀課文6—7自然段

1、我先質疑:文中的“我”是怎麼爬上天都峯的?畫出表示動作的詞,估計學生會找到“攀着鐵

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奮力”等詞語。

2、我趁機問:奮力一詞讓你讀懂了什麼?同桌間交流 學生比較容易地説出我讀懂了爬山的艱難

3、那該怎樣把這種艱難讀出來呢?通過自讀自悟,個別讀等形式進行朗讀指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

地理解“奮力”這個重點詞,圍繞“奮力”,我由淺入深作了如下幾點的預設: 1)先讓學生用手做做奮力爬的動作 2)再請他們用心想一想,奮力這個詞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詞?學生可能會説:用力,努力,用勁等等

3)然後再讓學生細細地讀讀句子,你覺得怎樣用力才可以叫做奮力?(預計學生會説:使勁地,不停地,使出全身勁————我請學生分別把這些詞語填到原句中去,如我使出全身的勁用力地向上爬。4)句子二: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預設學生會説“終於”一詞,隨機板書)請説説終於的意思,透過“終於”這個詞,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預設學生會説出爬山的辛苦及登上山頂後的喜悦。6)我趁勢切入:老爺爺終於也爬上了天都峯,那他是怎樣攀登的?請用“一會兒„„一會兒„„”“使勁”“竭盡全力”“像„„似的„„”説一説。7)最後進行朗讀指導。請同學們帶着體會到的感覺加上動作、表情來讀讀這幾個自然段,要讀出天都峯的險峻,難以攀登,讀出老爺爺和“我”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精神。

以上設計圍繞重點詞“奮力”“終於”,以點帶面,環環相扣,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説話能力,分析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步步深入,層層鋪墊,無形卻有力地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板塊三 深層解讀 明情悟理

1、我是這樣切入的: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都説了什麼?投影出示話語 讀着讀着,哪些詞一下子跳入你的眼簾?(估計學生會説“勇氣、居然”)

2、我趁機問:他們的對話中都有勇氣一詞,這“勇氣”體現在哪裏?同桌交流,學生就比較容易地説出體現在他們都敢去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麼敢爬而且能爬上天都峯呢? 我又追問:那你從中明白什麼?估計學生會説:一個人只要有勇氣,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3、對於另一個詞“居然”的理解我是這樣設計的:請學生説説居然的意思,通過居然這個詞語,你懂得了什麼?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5、接着,我又問:爸爸聽了他們的對話,笑着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那“汲取”是什麼意思?那“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呢?小組討論,然後師生合作交流:老爺爺只是來爬天都峯,並沒有爬上去的決心,當他看“我”這麼小,也來爬山,才下了決心,最後爬上了峯頂;而我呢?看到峯頂這麼高時,我有些猶豫;看到石級這樣陡時,我有些害怕。但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也來爬天都峯,這一勇氣鼓舞了我,使有些膽怯的“我”不再猶豫,最終也爬上了天都峯。(板書 猶豫)

6、我順勢追問:那你從中懂得了什麼?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事嗎?學生自由説,引導學生明白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教師小結:本課中,人物的對話描寫十分精彩,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是猶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再到戰勝困難,奮力攀登,最終登上天都峯的心理變化過程。(板書 箭頭)板塊

四、自主作業 拓展延伸(任選一到兩個來完成)

1、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2、“我”和老爺爺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我”和老爺爺會怎樣向遊人介紹爬天都峯的感受?

3、寫一寫讀了這篇課文後的感受或收穫。

搭建一個平台,在學生對課文有所感悟的時候能夠運用心中儲備的語言,流瀉心裏的感想,表達心中的情感,給學生以語文實踐的機會,真正做到促進精神與語言的共生。

四、説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説説板書的設計意圖。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板,是課文精華的體現。我這節課的板書力求遵循簡潔美觀的原則,通過箭頭圖展現文章的脈絡,突出文章的重點,體現文章的中心。] 我老爺爺

猶豫篇四:爬天都峯説課稿

《爬天都峯》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課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的第3課――《爬天都峯》。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在假日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遇上一位老爺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課文中大量的人物對話,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從這些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我”由開始的猶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堅定信心,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峯的心理變化的過程。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從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繼續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體會一些句子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結合教材的特點、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學生學情的特點,我預定了本課的3個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句段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提高語文能力,豐富語文素養。

以上兩個教學目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3:體會“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戰勝困難的。這也是課文的教學難點。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為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本文的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反覆誦讀,多次與文本的語言文字親密接觸,揣摩語言,走進語言的最深處,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和課文的人文意藴。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構建開放而又充滿活力的課文課堂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統一,以實現教師有效的教和學生有效地學。

為使本課的教學策略得以有效實施,我做了如下教學準備:一是查找黃山天都峯的圖片資料;二是多媒體課件;三是學生小組合作用的學習卡。

為達成本課教學目標,我預設了如下的教學活動。

一、利用多媒體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正所謂“入境始於趣,未成曲調先有情”。課一開始,我就用多媒體播放黃山天都峯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天都峯的高和陡,然後再出示本課課題。本環節看似簡單,但是色彩鮮明的圖片形象直觀,視覺上的震撼能喚起學生閲讀的慾望,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新課標》指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學習語文的根本手段。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會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課文生字、新詞,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初讀後我將採用小組選段賽讀的方式,讓學生讀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以檢測這一環節的教學是否以達成目標,為下一個環節的研讀精讀,披文入情的朗讀掃清文字障礙。

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

特級教師支玉恆説,不把握整體,如何感知局部?新課標也指出:閲讀教學要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從這樣的問題入手“讀了課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我會出這樣一道排序題: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請你把序號重新排列。得出課文的敍述順序是:爬天都峯前-爬天都峯-爬天都峯後。以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梳理文章脈絡,為後面的感知局部做好鋪墊。

四、品讀悟讀

品讀情悟讀將是這課的重點和難點。在這一環節中,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以及“我”和爺爺的兩次對話是品讀的重點。課堂中有效品讀,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不僅能使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獲得寫作上的啟發,還能體會到課文的人文意藴。

第二自然段重點描寫天都峯的險要:“高”和“陡”。“ 在雲彩上面”形象地寫出了天都峯的高,一個“掛”字準確、形象、巧妙地將陡體現出來,這樣的天險,看了都會使人心裏發顫。對這一重點段我採用的方法是讀出體會,讀出理解。葉瀾老師曾説:“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為生命的湧動。”因此,這一環節,我會指導學生通過默讀、圖片引導讀、閉眼聽讀想象、學生朗讀等的方式,讓學生把課文中的描寫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讀出天都峯的險峻峭拔,難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讀出“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引導孩子們讀、思、品,他們一次次地讀,情感一層層地遞增,遞增的情感又會促使他們讀出更多的感受。

我”和老爺爺這一老一少的對話,雖然只有三句,兩句“你也來爬天都峯?”和最後的決定“咱們一起爬吧!”卻體現了他們的複雜心情。這裏,我採用的是創設情境,體驗角色的方法。以角色朗讀為切入口,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然後全班彙報表演。讀出這一老一小對對方來爬天都峯表示驚訝與懷疑的,讀出從彼此身上獲得勇氣和動力後的自信。

五、仿寫。三年級剛剛開始學習寫作,多模仿是有益的。本環節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寫法寫高聳入雲的電視搭。這一教學活動是按照這樣的程序進行的。先獨立思考,然後把寫的片段寫在學習卡上,小組內交流,然後小組推薦寫的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最後評價反饋。

六、佈置作業。佈置學生利用搜集到的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的資料,出一期牆報。

七、板書設計: 3.爬天都峯

“您也來爬天都峯”

老(猶豫 不自信)小

└──────── │────────┘

汲取 │ 力量

終於登上峯頂

這樣的板書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簡明扼要地概括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學生能一目瞭然地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篇五:三年級語文上冊《爬天都峯》説課稿

三年級語文上冊《爬天都峯》説課稿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上午好。我叫宋xx,畢業於新鄉學院英語教育專業。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爬天都峯》,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這堂課的教學。

第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是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爬天都峯》。這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學習的第一組第3篇課文,通過本組教學,幫助學生儘快地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因此這一組教材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段語文教學的接口處,而這篇課文是第3篇精讀課文,所以它在本單元是舉足輕重的。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這篇課文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學生字詞,檢查評議,書寫生字。

這裏我單説第二課時:提示課題,提出學習任務讀議結合,理解重點句段,依據板書,弄清全文之間的聯繫。

根據課標3至4年級階段目標,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注重體現人文精神。根據三年級學生具有初步理解詞句意思的能力;學生能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仔細閲讀教材內容後,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想感情。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讀課文。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學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重點、難點:體會句子,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第二、説教法運用

針對教學內容,我打算在教學中充分藉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形象思維訓練。,教師通過“教、扶、放”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讓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情景教學法激發興趣,使其樂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第三、説學法

腦動心到,心口一致。

合作交流,疑難共解。

第四、説教學環節

首先、引入課題,分析題眼

先以質疑的方式,引入課題,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幅山峯的圖片,提問:我們怎麼才能上到山上去?引出課題《爬天都峯》,然後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天都峯的圖片,創設情景、激發興趣,讓學生體會到

天都峯怎麼樣?有什麼特點?引出天都峯的高和陡。然後讓學生展示一下蒐集到的天都峯的有關資料,並小組交流。再通過比較“登山”與“爬山”讓他們體會爬山是手腳並用。這為後面的體會思想起到鋪墊作用。

接着,朗讀課文(在這個時候,播放多媒體音樂和圖片),要求學生邊讀邊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把文章分為三部分。

其次、品釋詞語,明白道理

1、結合圖片,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一部分,小組討論:天都峯有什麼特點?找出句子讀一讀。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二部分,聯繫上下文理解“奮力、手腳並用、爬、終於”等詞語。組織小組討論:人物的動作、語言,體驗我的心情。

3、自讀第三部分,自由討論:老爺爺為什麼要謝我,我為什麼要謝老爺爺?“居然”是什麼意思?如果用上別的詞語效果一樣嗎?(例如果然、突然、忽然)並分角色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齊讀爸爸的話,品析“汲取”是什麼意思?你從爸爸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得出結論:善於從別人的身上吸取力量)

4、拓展學習,提出問題: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峯,請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第三、情感教育

課文《爬天都峯》主要講了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互相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峯的事,從這件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示呢?我們今後遇到困難應該怎麼做呢?(要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幹什麼事只要不怕困難,勇於攀登,一定能成功)。從而體現了情感教育滲透於教學過程中。

第五、説板書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我的板書設計儘量清晰地展現出課文的主線,體現教學重點和難點。

高、陡 爬天都峯

奮力→手腳並用→爬→終於

不怕困難 勇於攀登 第六:本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

1、利用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讓學生享受優質的教學服務

2、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生動形象的畫面,能幫助學生解決重點難點。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營造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困素,使其主體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學生對於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可根據多媒體上提供的內容找到答案。例如:天都峯的特點學生就可以在課件中找到。

3、國小語文課是一門基礎課,通過詞句的理解,基礎知識的訓練最終歸宿到能力的培養上,這樣的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把鑰匙,正如葉聖陶先生説的“教是為了不教”。最後,懇請各位老師、領導對我的説課給予批評和指正。

爬天都峯 篇四

爬天都峯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解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

2、理解“我”與老爺爺的兩次對話,尤其是最後一次對話。

3、準確掌握“居然”、“終於”、“汲取”等較抽象詞語的意思。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3、爬天都峯。ppt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課件出示)

板書:3 爬天都峯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學生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課件出示:陡

b、出示新詞,學生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課件出示)c.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教師及時糾正讀音)

2、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説説這一段寫了什麼?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説説課文中是怎麼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的? 課件出示找到的句子。

(1)高:“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畫哩!我爬得上去嗎?”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麼高、這麼陡的山峯,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課件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思考:他們所説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3、學生討論、集體彙報、小結。

(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麼爬天都峯?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2.課件出示句子,填空,再説説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

我()向峯頂爬去,一會兒(),一會兒(),像小猴子一樣·······(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終於’’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麼説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裏説明什麼?(其實也可以説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於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2)小妹妹為什麼説“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現在哪裏?(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麼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麼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出示會寫的生字讀一讀。(課件出示)

二、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峯——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説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髮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三、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抄寫詞語。

五、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峯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3、爬天都峯

前 看(高、陡)

困難 ..爸爸和我→爬 天都峯 中 遇 老爺爺

後 説(決心和勇氣)能戰勝困難 .....

爬天都峯 篇五

大秦家轉山完小教學反思

學科 :語文

時間:9月6日

《爬天都峯》教學反思

——— 三年級 孫漢鋒 爬天都峯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等詞語。抄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峯的過程以及爬上天都峯後的思想變化。

難點: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 質疑討論 探究點撥 教學手段 1.生字卡片。2.教學掛圖。

3.蒐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峯及“鯽魚背”

看天都峯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峯的資料並作介紹。説説“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閲讀課文,勇攀高峯,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峯”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初讀課文,認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藉助拼音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教師可有重點地對學生識字的難點進行指導。

2、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檢查識字。

a.出現帶有拼音的詞語:筆陡、石級、發顫、仰起臉、奮力、攀着、鯽魚、紀念、小辪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讀準多音字:假日、似乎、白髮蒼蒼、照相、應該 c.去掉拼音讀詞語。d.去掉詞語讀生字。

3、小組為單位,輪流認讀生字

4、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組開火車朗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全班評價、教師指導,重點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分組朗讀,要求:反覆練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達到要求後全班齊讀。

3、仔細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峯——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辪——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説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辪”和髮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教後反思:

本課教學我進行了練習朗讀及指導,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抓住小女孩和老爺爺的對話和動作,説明他倆在比,這一點學生體會得較

好,邊想象了當時的情況邊述説。學生在讀“我奮力向峯頂爬去……”時我讓他們作動作並想象,學生讀得有的都出了汗,接着讓他們對比想象爺爺爬時的樣子,學生興趣很高。

在指導讀六七自然段時,有個學生提出來個問題“為什麼要用“爬”字呢?山上不是有台階還有扶的鐵鏈嗎?”當時我就鼓勵説:“她提的問題很有思考價值,她真動腦子!”然後我和學生一起討論了一下,通過看天都峯的高等,學生知道因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動,大都是像猴子一樣爬的,所以用爬山。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瞭解到課堂必須有一個主要目標,把這個目標記在心裏,學生每上一節課就有一些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7pz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