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多篇】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多篇】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多篇】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薦 篇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人民中尋找發展動力、依靠人民推動發展、使發展造福人民,深刻揭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深刻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深刻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凸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

任何理論都有體現其本質的突出特性,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瞭方向。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

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人民,指明瞭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提出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的根本標準;等等。這些都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始終是人民的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同志鮮明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系統論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進一步凸顯人民性這一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以人民為中心,生動詮釋了我們黨的根本立場,生動詮釋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進一步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它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無論處在什麼歷史方位,都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都不會忘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論發展到什麼歷史階段,都始終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作為不變的初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羣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這是尊重歷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

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以人民為中心,既是理論命題,又是基本方略;既是政治立場,又是根本要求。它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標準,強調把人民擺在心中最高位置,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深刻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習近平同志指出:“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以牢固的公僕意識踐行初心,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羣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羣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激發藴藏在人民羣眾中的創造偉力,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我們黨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政治論斷,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這深刻揭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之間的緊密關係。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力量所在。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一定能夠劈波斬浪駛向光輝的彼岸。

努力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僅希望中國人民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都過得好。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和贊同,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產生日益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作為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建設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正在造福越來越多國家的人民。

築牢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基礎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要擔負起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責任,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以人民為中心不僅是新時代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根本要求,而且是新時代我們党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的根本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築牢我們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羣眾根基。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使我們黨具有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氣和魄力。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是因為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檢視自己;才能不掩飾缺點、不迴避問題、不文過飾非,有缺點克服缺點,有問題解決問題,有錯誤承認並糾正錯誤。應當認識到,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脱離羣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鋭性和嚴峻性。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堅定不移推進黨的偉大自我革命,敢於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使黨不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羣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彙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着力點。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來自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彙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着力點,貫徹黨的羣眾路線,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堅決反對“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人民羣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連續開展黨內集中教育並加強經常性教育。在自我革命過程中,始終堅持真開門、開大門,廣泛聽取人民羣眾意見,誠懇讓人民羣眾評判工作,自覺接受人民羣眾監督,解決了一些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剎住了一些曾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攻克了一些頑瘴痼疾,黨風政風不斷好轉,黨羣幹羣關係不斷密切。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薦 篇二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下午好!我是xx班的,十分榮幸能站在這為各位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屈的民族》。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不屈的民族,她的炎黃子孫以愛國著稱。每當五星紅旗在藍天飄揚,國歌聲在晴空迴盪,民族自尊的血液就會在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血管中沸騰。

回望歷史的長河,無數先輩名垂青史,他們用自己的赤膽忠誠誓死捍衞自己不屈的民族。讓我們一起翻開歷史的篇章,去感受那一串串光輝的名字:從以死拒降,揚名百世的蘇武,威震敵膽的民族英雄岳飛,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從為建設民主主義中國而抗爭的孫中山,到為開創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一代偉人毛澤東,從喚醒東方經濟巨龍騰飛的鄧小平,到推行“三個代表”的,再到貫徹實施黨員先進性的。每個名字都閃爍着耀眼的光芒。是啊,正是這樣一個向來不屈不撓的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又是這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喚醒沉睡於心底的自豪。

我們國家從建國到現在一直在不斷進步,不斷上升,升到了一個萬人矚目的高度,雖然沒有驚濤駭浪,但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在起伏,有一種雷霆萬鈞的力量在激盪!

國徽,是齒輪中生長的麥穗,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是不屈民族的標誌!讚美有時不需要歌唱,而應該用心聆聽。

國旗,是我晝夜難眠的情感,他使每個生命都莊嚴起來、神聖起來,沿着國旗下的路向前進。

國歌,是容納了神州大地百分之百的樂感,她的每一個音節都凝聚着東方民族的骨氣,她的每一個音符都能夠滋生咆哮的力量!

我是中國人,更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那光輝的名字使每一個炎黃子孫為之鼓舞!那不屈的精神使每一箇中國人為之自豪!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中國心為之振奮!我們應努力奮鬥,接受更猛烈的挑戰!

這就是我獻給祖國六十週歲生日的禮物。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薦 篇三

新近出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全面系統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仔細捧讀,這本書的闡述解讀既有歷史回顧,又突出時代特色,既有理論的提煉概括,又強調實踐基礎、實踐檢驗,既着力於原創性理論觀點的深入闡發,又着眼於理論體系的科學完整,既有宏大敍事,又不避民生瑣細,既立足中國,又放眼世界,對於我們從時代性、實踐性、系統性、原創性、人民性和世界性等多個維度深刻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性。時代是思想之母。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理論,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新時代是這一思想的鮮明標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的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同時我們也面臨新目標、新變局、新難題、新考驗:我國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要用100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路程,這種轉變不但速度、規模超乎尋常,變化的廣度、深度和難度也超乎尋常。我國正處在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時期,外部環境更加複雜,一些國家和國際勢力對我們的阻遏、憂懼、施壓有所增大,這是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世界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如何在亂局中保持定力、在變局中抓住機遇,對我們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這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而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風險”更需要我們時刻警醒面對。時代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必須作出新的回答。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的科學理論,這一思想在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思考和把握黨和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中應運而生,在不斷破解難題、應對風險和挑戰,朝着夢想不斷奮進的新實踐中順勢而成,彰顯了輝煌的時代風采。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性。實踐是理論之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煉、昇華而成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黨的領導得到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被忽視、淡化、削弱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觀念不正確、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制約發展活力和社會活力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堅定不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司法不公問題嚴重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社會思想輿論環境中的混亂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人民軍隊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我國在國際力量對比中面臨的不利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管黨治黨“寬鬆軟”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等等。這些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取得,根本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彰顯了這一思想的實踐特色和指導實踐、推動實踐的偉力。通過對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理解把握,我們更加能深切地感到,在當代中國,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沒有別的什麼思想能夠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問題。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性、科學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突出貢獻就在於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戰略佈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並且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

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是“8個明確”“14個堅持”。“8個明確”偏重於理論層面的概括和凝練,集中反映着我們黨對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今時代的理論思考和理論貢獻。“14個堅持”偏重於實踐層面、方略層面的展開,每一個“堅持”都來自實踐,又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起着直接的指導作用。“8個明確”“14個堅持”有機融合、有機統一,凝結着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驗總結,凝結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深化、拓展、昇華,體現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戰略與戰術相一致、認識論和方法論相統一的理論特色。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深入分析“8個明確”“14個堅持”及其內在邏輯,深刻理解這一思想是如何用一系列重大突破、重大創新、重大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的,從而進一步把握這一思想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豐富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不忘老祖宗又講新話的典範。這一思想貫穿着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起點、邏輯起點、價值起點,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精神實質,同時又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以一系列原創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寫出了馬克思主義時代新篇章,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涵蓋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深刻認識這一思想在理論上的創新創造、全面把握這一思想各方面的豐富內容,深入領會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發展理念、新時代兩步走戰略、經濟發展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開放新格局、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文化自信、脱貧攻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新時代強軍目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從而進一步充分認識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作出的巨大原創性貢獻和豐富內涵。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民族性、人民性。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一思想聚焦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規劃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明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深刻理解領會中國夢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深刻認識中國夢把國家追求、民族嚮往、人民期盼融為一體體現出的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深刻認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把黨的羣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中”等重大思想觀點,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中,在這樣一個世界發展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張,佔據了人類道義制高點,凸顯了中國特有的大國風範、大國擔當。這一思想體現的獨立於西方模式和西方話語的思想體系、價值體系、制度體系、目標體系、戰略體系,凝結着當代中國對人類更好未來的艱辛探索,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深入學習領會這一思想是如何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的,是如何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各國合作共贏結合起來的,從而深刻理解把握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等重要理念,理解把握這一思想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共同難題提供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十講》通過深入的講解、鮮活的闡釋,充分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我們要結合學習《三十講》,不斷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自覺用這一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薦 篇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取得的最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是因為我們堅持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好”,我們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進行列舉,也可以從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進行總結,這些成就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的獨特魅力、煥發的生機活力和持續產生的國際影響力。但我們不能侷限於成績列舉和現象描述,而要説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在哪裏,還應該進一步闡釋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原因明、道理清才能更加堅定廣大幹部羣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激發全體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道路”至關重要。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2013年1月,xxxxx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好”,是因為我們堅持走、正在走的是一條“人間正道”。道路正確才能距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越來越近,才能讓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否則將南轅北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正確,是因為這條道路的形成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而不是主觀臆斷和照抄照搬的產物。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之後,中國面臨着向何處去的道路選擇問題。當時的中國面臨着是選擇走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道路,還是選擇走君主立憲制的道路、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的道路的重大問題。當時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了必須選擇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一切別的東西都試過了,都失敗了。”2014年,xxxxx在歐洲訪問時,也曾指出:“君主立憲制、復辟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1949年,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説:“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當時,中國國情與俄國相近,俄國這種經濟文化落後國家能夠通過工農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這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極強的示範性。十月革命的勝利在方向上、方法上、精神上都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深厚影響,“催速了中國革命的實現”,促使中國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成立了中國共產黨,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徹底結束了近代以來的戰亂、分裂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而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經歷的曲折、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以及工業、農業、國防、科技、文化等各領域的巨大成就,又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轉移,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並提出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後,經過40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向前推進和發展,最終形成一條符合中國獨特文化傳統、獨特歷史命運、獨特國情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具有世界普遍性意義;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立足中國實際和基本國情;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因為堅持了正確的道路,所以創造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世界奇蹟,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也得到很大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今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激勵和豐厚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好”,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先進性,而這個先進性集中體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上。從社會制度層面看,社會主義是比資本主義先進的社會制度,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精神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然也要比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先進。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如果從1516年托馬斯?莫爾發表《烏托邦》算起,社會主義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500多年的社會主義發展史,經歷了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和現實社會主義三個大的歷史時期,可以分為空想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蘇聯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六個大的歷史時段。馬克思創立的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説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意味着社會主義不再簡單是對資本主義的道德控訴和對無產階級的人道主義同情。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為了追求剩餘價值最大化,資本必須不斷擴張,但是資本主義卻受有限市場、有限資源和有限創新主體的限制,設定了自身的發展極限,並且資本主義為了自身利益培養了自己的掘墓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最終依靠無產階級的革命力量從空想變為現實。

毫無疑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精神內核,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崇尚和倡導的價值目標、理想信念、道德準則、精神風尚等,是社會主義制度建構和實踐的導航儀和風向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集中體現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主義”的價值目標和理想追求,那麼,社會主義制度與實踐區別於其他“主義”的最核心的價值觀是什麼?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批判拉薩爾的公平觀,同時確立“公正”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價值取向。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公正”的含義應該是在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基礎上,讓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讓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眾,實現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區別於其他“主義”價值觀的核心所在。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西方資產階級核心價值觀為鑑戒,但拒斥西方的“普世價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在國家層面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社會層面提出要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層面提出要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人們不禁要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似乎和西方資產階級倡揚的核心價值觀並無二致,難道西方國家就不倡揚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不倡揚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倡揚公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嗎?實際上,這一提問方式暗含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西方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涵養,同時也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肇始於古希臘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西方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包含可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吸收借鑑的、可以稱之為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元素。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以西方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鑑戒,吸收其中包含的具有普遍意義的世界價值共識。但同時,我們堅決拒斥西方國家打着“價值共識”的旗號,傳播“普世價值”。因為西方提出所謂的“普世價值”,絕不是為了表達人們對價值共識的美好追求,而恰恰是利用人們追求價值共識的美好願望,運用“普世價值”這種非政治性話語達到某種政治意圖。對於這種承載政治使命的“普世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所應當要加以拒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時代特徵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理論產物,是馬克思主義的內核或者説基本原理在當今時代和中國的時空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確立由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科學性決定

1.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馬克思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歷史觀,為我們認識世界的本質和人與世界的關係提供了科學依據。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歷史觀,才能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從而更好地把握歷史發展大勢,明確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和道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

2.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方法論。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也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堅持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繫、永恆發展和對立統一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打破教條主義的思想束縛,做到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中出現的困難和挫折,做到困難面前不低頭,挫折面前不氣餒,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心。

3.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它強調社會與個人、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辯證統一。馬克思主義並不否認個人、個人價值的存在,而是主張“現實的個人”是理論的出發點。同時,馬克思主義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上,社會的發展進步為個人的發展進步創造條件和前提,在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實現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最恰當地表達了“自由人的聯合體”中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辯證關係。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為我們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核心原則。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

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行動指南。xxxxx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具體實際與時代特徵三者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和實現路徑,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必須跟上時代、順應形勢、不斷認識規律,才能充當現實實踐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本性,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這決定了不斷髮展和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存在樣態。恩格斯曾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着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這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是以時代化、民族化的形式存在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時代特徵與民族國家的具體國情相結合產生出馬克思主義的具體理論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時代特徵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當今時代、在中國的時空展現,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實現了繼承基礎上的發展、堅持基礎上的創新,創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xxx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為中心,立足時代、關注實際問題、着眼理論創新和實際運用,是改革開放40年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也正是因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科學行動指南的正確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才能沿着正確道路前行,才能創造改革發展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不斷彰顯自己的“好”,持續煥發蓬勃生機和獨特魅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好”,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以相對穩定的形式將改革開放的成果固化下來,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一)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市場和政府的關係問題上,堅持辯證法、兩點論二者的有機統一。2014年5月,xxxxx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機統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既不能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説和中國政治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羣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顯著的優越性:第一,廣泛的代表性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生命所在;第二,人民代表大會與“一府兩院”之間的關係、與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有根本不同;第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黨的領導;第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利於集中全國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辦大事,共同實現我們的目標;第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符合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有利於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有利於各民族的大團結和整個國家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與一黨制、兩黨制、多黨制不同,我們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這種政黨制度具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允許多個政黨的合法存在。目前在中國除了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以外,還有八個民主黨派。二是其他的合法政黨以民主協商的形式參政議政。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有利於調動各民主黨派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的優勢和特長,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獻計獻策,使國家的方針、政策更科學、合理、正確;能夠在堅持民主集中的原則下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的各種矛盾,使人民內部的局部利益、個別利益與整體利益、根本利益相互協調;有利於國家的統一與鞏固。

(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世界上的多民族國家各自根據本國民族情況採取不同的民族治理模式。我國採取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務、民主地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權力,充分調動了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積極性,保證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從而形成了各民族互幫互助、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民族關係,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穩定的環境。

(五)基層羣眾自治制度

基層民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和完善過程中,發揚社會主義基層民主,保證基層組織和成員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我國的基層民主建設在實踐中已經形成了特有的內容和形式,如農村建立的村民自治制度,城市建立的社區居民自治制度,企事業單位建立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基層羣眾性社團的自治制度等。這些制度構成了我國基層民主制度的主要內容。發揚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是為了充分調動人民羣眾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是為了真正實現人民羣眾當家作主,以逐步實現人民羣眾對基層公共事務的規範化、制度化管理,從而真正實現人民羣眾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基層民主制度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六)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有機統一,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也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規律和根本要求,是我們黨對國家事務實行領導的重要特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重要優勢。我們只有堅持三者的有機統一,才能始終保證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真正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才能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的進程,為進一步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自信,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反映人民意願,順應時代潮流,能夠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提供根本政治保證,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有利於鞏固黨的領導,更好地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領導作用,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有利於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從根本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調動廣大人民羣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有利於組織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地位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團結一心,集中力量辦大事,有領導、有秩序地朝着國家發展目標前進;有利於更好地實行民主集中制,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分工與協同、監督與支持、制約與效率、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保證國家機關依法協調高效運轉;有利於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生動活潑、和諧穩定的政治局面。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薦 篇五

兩會期間,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3月8日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答問涉及中國外交經驗、大國關係、地區安全、“一帶一路”等諸多問題,既總結了中國外交70年的寶貴經驗,也闡明瞭當前中國外交的關鍵任務,尤其是大國關係和周邊安全。當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中國外交面臨的任務與挑戰日益增多,如何更好地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中國外交可謂任重道遠,但也大有可為。正如王毅在記者會上所表示的:“20xx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是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複雜問題指明瞭方向。”

不斷豐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論體系

今年正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回顧中國外交70年曆程,正如王毅所説:“中國外交的輝煌成就,首先歸功於黨的領導。這是中國外交最根本的政治保障。70年來,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論體系,形成中國外交一系列優良傳統和鮮明特色。”具體而言,可以從獨立自主、天下為公、公平正義、互利共贏、服務發展、外交為民六個方面來觀察70年來的中國外交,這六個方面既源自中國外交實踐的不斷錘鍊,也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期薰陶,還離不開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密切互動。

其一,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基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中國維護自身獨立自主,高舉反帝反霸旗幟。中國也支持其他國家維護獨立自主,主張各國互不干涉內政。其二,天下為公是中國外交的胸懷。天下為公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則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天下為公政治觀。當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目標,彰顯了中國外交的胸懷和追求。其三,公平正義是中國外交的堅守。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訴求,也成為中國外交砥礪前行的動力。當前,國際社會不公正、不合理現象依然存在,公平正義還有待中國和其他國家一同努力提高。其四,互利共贏是中國外交的追求。國際社會的利益多元在所難免,國家之間的合作遵循什麼樣的準則至關重要。不同於弱肉強食的權力政治,中國強調互利共贏,不斷增進中外合作,推動世界實現包容發展、共同發展。其五,服務發展是中國外交的使命。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和世界面臨的諸多挑戰的基礎和關鍵,統籌國際國內,助力發展大局,是當前中國外交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國外交的主攻方向。其六,外交為民是中國外交的宗旨。隨着中國公民海外行動的不斷增加,領事保護等工作面臨更為複雜的挑戰。落實外交為民,中國外交需要在具體指導原則、機制建設、能力建設等方面積極有所作為,不斷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增光添彩。

大國關係:促進總體穩定 坦然面對競爭

大國關係是決定國際事務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大國關係的總體穩定是中國統籌好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基本要求。

中俄互為重要鄰國,兩國政治上彼此信任,經濟上互利合作,國際事務中相互支持,成為當今大國關係的典範,既為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作出重要貢獻。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務實合作,鞏固中俄關系基礎。中美關係在競爭與合作中前行。40年來,中美關係風雨兼程,既取得了歷史性進展,同時也面臨着新的挑戰。未來兩國要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當今中美戰略競爭雖有所加劇,但兩國要繼續尋求對話和談判解決的思路,避免滑入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中歐關係當前總體向好,雙方之間共識遠遠多於分歧。特別是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中歐雙方在維護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方面有着一致立場和共同訴求。如何減少中歐關係的一些干擾和影響,需要雙方都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

總之,大國關係呈現競爭與合作是國際關係的常態,我們對此要坦然面對。關鍵在於要維持大國關係的戰略穩定,妥善管控彼此的戰略分歧和利益分化,不斷增加彼此的合作點,及時緩解彼此的摩擦點,始終堅持以發展、大局、長遠的眼光來運籌大國關係。

周邊地區:統籌促進安全與發展

中國是亞洲大國,對周邊安全發揮着重要作用。無論是朝核問題、印巴衝突還是阿富汗問題,中國都在其中發揮着勸和促談的積極作用。

對於朝核問題,中國曆來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同時也提醒有關各方,朝核問題錯綜複雜,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對此應有理性預期。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始終堅持無核化目標,堅持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對於印巴衝突,中方一直積極勸和促談,呼籲各方冷靜剋制,防止事態升級,為緩解緊張局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印巴同為中國鄰居,中國曆來堅持睦鄰友好外交,不僅希望自身與鄰國關係融洽,也希望鄰國之間友好共處。中國希望阿富汗各方以國家和民族大義為重,抓住國內政治和解的重大機遇,以對話解決紛爭,化干戈為玉帛,攜手推開通向和平的大門。中國將在尊重阿富汗人民意願和需求的前提下,繼續為推動阿富汗的和解與重建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極為複雜,歷史問題與現實爭端相互糾葛、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為了改善周邊安全環境,中國近年來大力實施“一帶一路”倡議,謀求周邊安全與周邊經濟的統籌發展,還提出了亞洲新安全觀,推動亞太地區安全新架構。這一系列舉措都表明,中國更加重視周邊安全,更加重視與周邊國家攜手合作、共同創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

標籤: 和諧社會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k6dw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