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方孝孺翻譯【精品多篇】

方孝孺翻譯【精品多篇】

方孝孺翻譯【精品多篇】

方孝孺《深慮論》文言文及翻譯 篇一

深慮論

作者:方孝孺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①,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②。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③。

當秦之世,而滅六諸侯,一天下④;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為郡縣⑤,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後,稍剖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備之外。

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因於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負蓋世之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於此,而禍興於彼,終至於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活己之子哉?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

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惟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夫苟不能自結於天,而欲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後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也,而豈天道哉?

方孝孺《豫讓論》原文和翻譯 篇二

方孝孺《豫讓論》原文和翻譯

豫讓論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嗚呼!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謂非忠可乎?及觀其斬衣三躍,襄子責以不死於中行氏,而獨死於智伯。讓應曰:“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即此而論,讓餘徐憾矣。

段規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未聞以國士待之也;而規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於心也。

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國之上也。當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慾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日:“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今無故而取地於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忿必爭,爭必敗;驕必傲,傲必亡”。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於是日。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悟。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於斬衣而死乎?讓於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於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矣;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噫!

注:豫讓,戰國晉人,生卒年不詳;為晉智瑤(即智伯)的家臣,趙、韓、魏共滅智氏後,曾入趙襄子宮中刺殺襄子,被俘獲。後豫讓改名換姓,以漆塗身,吞炭使自己變啞,改變形象,謀刺趙襄子,又被捕,伏誅前,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三躍呼天擊之,遂自殺。事見《戰國策·趙策一》。

5.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

①忠告善道 道: ②垂光百世 垂:

③以眾人待我 眾人: ④庶幾復悟 庶幾:

6.請從正反兩個方面概述方孝孺對豫讓以死報智伯的行為的評價。(2分)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豫讓本來是中行氏的部下,中行氏敗後又投身為智伯的臣子。方孝孺和豫讓都沒有認為這是不忠的表現。

B.方孝孺認為,豫讓之不忠,表現在在其位不謀其政。聽任智伯因貪慾而亡,卻袖手旁觀,沒有作為。

C.方孝孺認為豫讓沒能為智伯報仇,殺死趙襄子,只能斬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稱為國士。

D.豫讓之所以不惜以死來為智伯報仇,除了要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為了以其忠義來教育後人。

8.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而規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4分)

⑵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於刺客之流。(3分)

⑶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3分)

參考答案

5. 道:引導。垂:流傳。眾人:常人,一般人。庶幾:或許,差不多。

6.方孝孺肯定豫讓為智伯而死的行為是忠的表現;但是否定豫讓為智伯死後報仇是正確的盡忠之道。

7.C。方孝孺認為豫讓不配稱國士,是因為不能諫主,而非不能報仇。

8.⑴可是段規、任章卻盡力勸説他們的主人順從智伯的無理要求,割給智伯土地,使他志氣驕盛。從而致使他更快地滅亡。

⑵直到智伯已死,豫讓才壓抑不住憤怒的血氣,甘心情願地加入刺客的行列。

⑶那些早晨還是仇敵,晚上就變成了君臣,厚着臉皮自以為得意的人,他們又都是豫讓的罪人了。

譯文

士人君子要建立功名,侍奉主人,既然被稱作知己,那就應當竭盡智謀,誠懇地加以勸告,巧妙地加以開導,在禍患還未顯露時就消除它。在**發生之前保住社會的治安,使自己不受損害,主人沒有危險。活着是著名的忠臣,死後做高尚的鬼魂,流芳百世,照耀史冊,這才是完美的士人。如果遇到知己,不能拯救危難於**之前,而在事情失敗之後才去獻身自盡,沽名釣譽,迷惑世人,誇耀於社會,這在君子看來,都是不足取的。

我曾經因此評論過豫讓。豫讓做智伯的家臣,等到趙襄子殺了智伯,豫讓為他報仇,名聲顯赫,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沒有一個不知道他是忠臣義士的。唉!豫讓的死當然可以稱為忠了,可惜,在怎樣死的方式上還有不忠的表現。為什麼呢?看他漆身吞炭,對他朋友説:“我做的事情都特別難,我是想用這種做法使天下後世做臣子而懷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這能説他不忠嗎?等看到他連續三次跳起來,用劍來刺趙襄子的衣服,趙襄子責備他不為中行氏而死,卻單單為智伯而死的時候,豫讓回答説:“中行氏像對待一般人那樣對待我,所以我就要像一般人那樣去報答他;智伯把我當國士對待,所以我就要像國士一樣報答他。”就此而論,豫讓就有不足之處了。

段規侍奉韓康子,任章侍奉魏獻子,並沒有聽説待他們如同國士,可是段規、任章卻盡力勸説他們的主人順從智伯的無理要求,割給智伯土地,使他志氣驕盛。從而使他更快地滅亡。郗疵侍奉智伯,智伯也沒有待他如同國士。可是郗疵卻能洞察韓、魏的企圖來勸諫智伯。雖然智伯不採納他的意見以至於滅亡,但是鄭疵的智謀忠告,已經是無愧於心了。豫讓既然自己認為智伯待他如同國士了,所謂國士,是為國家濟困扶危的人。當智伯對土地貪得無厭之日,放縱情慾,荒淫暴虐之時,作為豫讓,正應竭力來儘自己的職責,耐心地勸諫自己的主人説:“諸侯大夫應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內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奪,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如今,無緣無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給,就要產生忿恨之心;人家給了,就產生驕橫之心。忿恨必然會引起爭鬥,爭鬥必然會失致;驕橫必然傲視一切,傲視一切必然導致滅亡。’非常耐心誠懇地勸諫,一次不聽,再來第二次,第二次不聽,再來第三次,第三次勸諫還不聽從,再把那伏劍而死的行動安排在這個時候。這樣一來,智伯雖然頑固愚昧,但受至誠之心的感動,也許會重新醒悟,從而與韓、魏講和,解除趙國的圍困。保全智氏的宗族,使他們能香火不斷,延續不絕。假如這祥,豫讓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樣,難道不勝過斬衣然後自殺嗎?

豫讓在那時,甚至連一句開導主人,使他醒悟的話都沒説。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遠遠地看秦人的肥瘦一樣。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的報答竟然能像這個徉子嗎?直到智伯已死,豫讓才壓抑不住憤怒的血氣,甘心情願地加入刺客的行列,這有什麼可以值得稱道的呢?有什麼可以值得稱道的呢?

雖然這樣,但用國士的標準來評價豫讓,豫讓的確是不配的了。可是同那些早晨還是仇敵,晚上就變成了君臣,厚着臉皮自以為得意的人相比,他們又都是豫讓的罪人了。唉!

賞析:

方孝孺對豫讓的評論,則別有卓見,既深於司馬遷的認識,又無矯枉過正之偏頗。他認為,真正的忠臣烈士應以國家的利益為重,具有改治遠見,敢於犯顏直諫,防患未然;而不應計較個人恩怨,或在禍患發生之後,憑血氣之勇,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據實説理,剖析透徹,評論抑揚得體,頗有見地,文章層層深人,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首段提出“士君子立身事主”的準則,以為中心論點而提拿全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子未形,保治子未然,仰身全而主安。”這就是説,真正的忠臣烈士,應當竭盡自已的智謀,向君主提出忠直的勸告和好的方略,把禍患消滅在未形成之時,把**的因未消滅在萌芽之時。否則,“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捐軀須命於既致之後,釣名沽譽,眩世炫俗。”則為君子所不取。

第二段,聯繫豫讓立身事主的言行,加以分析評論。運用故轉故縱手法,先肯定豫讓為智伯報仇,“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文士也”。然後提出異議:“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意即豫讓的死確乎是忠誠的表現,可惜他對待死的方法還存在不忠的成分。何以證之,一是他自我摧殘和自殺的動機是為了自已名垂後世,而不是為國為民——“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二是缺乏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立身事主皆從個人恩怨出發,但求取於等價,而缺乏自我犧牲精神,當趙襄子責以“不死於中行氏,而獨死於智伯”時,豫讓則頗為自是地爭辯:“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基於以上兩點,方孝孺發出了“讓有餘憾”的`感慨。方孝孺通過豫讓的言行以窺見其靈魂,認識達於深層而勝過司馬遷一籌,文章貴乎“發前人之所未發”。這正是《豫讓論》難能可貴之處。

這段剖析論證,具有舉重若輕,水到渠成之妙。這是由於作者着於洞見豫讓的思想癥結以及司馬遷對豫讓認識的不足,着意引豫讓的言行加以剖析,詞不泛沒,語不虛置,而無隔靴搔癢、空發議論之弊。

第三段則更深人一層,明確指出:“國士,濟國之士也”——國士,是拯救國家的有識之士。用這個尺度來衡量豫讓,即使對把他當作國士的智伯,也算不得竭忠盡智的忠臣,為了闡明這個觀點,作者先以段規、任章為例,説明他們立身事主,從不考慮個人恩怨,儘管韓康子、魏獻子沒有把他們以“國士待之”,但他們都竭忠盡智,力勸其主,縱智伯之慾“以驕其志”,加速智伯的滅亡。郄疵事智伯,智伯也不曾把他當作國士看待,但他看破韓、魏的險惡用心,便竭力勸諫智伯,不要見利忘乎所以,因小失大。雖然智伯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郄疵已奉獻出他的智謀並對智伯進行忠諫,盡了臣子之責而問心無愧。豫讓則恰恰相反,“當智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慾荒暴之時”,作為豫讓,他並沒有申明義理,使智伯知所警惕,更沒有反覆力諫。倘若真是事君為國,三諫不從,就應提前自死在這一天。智伯雖頑冥不靈,也會被豫讓的誠意所感動,或許能夠醒悟,而有治國長策。然而,在這個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嚴峻時刻,豫讓卻“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觀,坐待成敗”。這不配作國士。智伯敗亡了,卻禁不住一時的血氣衝動,逞匹夫之勇,情願把自己歸附到刺客一類人之中,文中兩次反詰“何足道哉”,探沉感慨,表明了作者的意向。

有比較,才能有鑑別,這段用比較的方法,更雄辯地證明,智伯雖把豫讓看作國士,豫讓卻愧對智伯,未能真正“以國士報之”。

行文至此,作者已把自己的觀點和認識,闡述得十分透闢,使讀之者深思而獲啟益。然而豫讓畢竟與厚頗無恥之徒有着本質的區別,所以文章結尾指出:“雖然,以國士而論,讓固不足以當之;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這就作到了抑揚得體,評論公允,而不失之偏頗。這段結尾並非可有可無,而是文章有機的組成部分,而且言簡意賅,“語不多贊”。

此文在結構上採取了層層深入的寫法。開頭先泛論“士君子立身事主”的要求,並不直接提到豫讓。第二段中把豫讓的言行進行了簡短的概括,並提出了作者的初步評價。第三段才是全文的重點,他不但論證了豫讓之死為不足取,而又為其設計了一整套的對智伯進行規勸的方案,可稱周到之至。結尾時又做了一點補充,這就使得全文渾然一體,

方孝孺《深慮論》文言文及翻譯 篇三

①圖:謀劃,設法對付。

②遺:遺棄。

③天道:上天的意志。説人事是由天命決定的。

④一:統一,用作動詞。

⑤變封建而為郡縣:封建,指周代衽的“封國土,建諸侯”的分封制度。天子將爵位和土地賜給貴族,貴族對領地和爵位有世襲權。這些諸侯名義上屬於王室,實際上各自為政。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分封制度,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縣長官司均由皇帝任免,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

方孝孺《深慮論》文言文及翻譯 篇四

籌劃國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艱難危險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範隨時會出現的可怕事件,而遺漏不足疑慮的事件。然而,災禍常常在疏忽之際發生,變亂常常在不加疑慮的事上突起。難道是考慮得不周到嗎?大凡智力所能考慮到的,都是人事發展理應出現的情況,而超出智力所能達到的範圍,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滅諸侯,統一天下後,認為周朝的滅亡在於諸侯的強大,於是改封建制為郡縣制。滿以為這樣一來就會根除戰爭**,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卻不知漢高祖在鄉野間崛起,最終顛覆了秦朝的江山。漢王室鑑於秦朝的孤立無輔,大肆分封兄弟、子侄為諸侯,自以為憑着同胞骨肉的親情,可以共輔江山,不生變亂,然而吳王劉濞等七國還是萌生了弒君篡位的陰謀野心。漢武帝、漢宣帝之後,逐漸分割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們的勢力,這樣便以為平安無事了,沒想到外戚王莽最終奪取了漢家的皇位。光武帝劉秀借鑑了西漢(哀、平)的教訓,曹魏借鑑了東漢的教訓,西亞借鑑了曹魏的教訓,各自借鑑其前代的教訓而進行防備,可他們滅亡的根由,都在防備的範圍之外。

唐丈宗聽傳言説:將有帶“武”字的人殺戮唐室子孫,便將可疑之人找出來統統殺掉。可武則天每天侍奉在他身邊,卻怎麼也沒想到她。宋丈祖看到五代的節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節度使的兵權,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對付,哪料想子孫後代竟在敵國的困擾下逐步衰亡。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蓋世的才華,對國家亂亡的誘因,他們可謂考慮得細緻,防範得周密了,然而,思慮的重心在這邊,災禍卻在那邊產生,最終免不了滅亡,為什麼呢?或許智力謀劃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卻無法預測天道的安排。良醫的兒子難免會病死,良巫的兒子難免死於神鬼,難道是善於救助別人而不善於救自己的子女嗎?這是善於謀劃人事而不善於謀利天道啊!

古代的聖人,知道國家將來的變化,不是人的智謀能考慮周全的,也不是法術能控制的,不敢濫用限謀詭計,只是積累真誠,用大德來感動天心,使上天顧念他(對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護初生嬰兒那樣不忍心捨棄。儘管他的子孫有愚笨不賢良足以使國家滅亡的,而上天卻不忍心迅速滅其家國,這才是思慮得深遠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贏得天心,僅憑着微不足道的智謀,包攬天下的事務,想使國家沒有希望危亡,這從道理上是講不過去的,難道天意會如此安排嗎?

方孝孺《試筆説》 閲讀答案及翻譯 篇五

方孝孺《試筆説》 閲讀答案及翻譯

閲讀下文,完成第22—25題。(11分)

吾居乎鄉,客遺善筆二。其一於友人,而用其一。鋭而端①,圓而勁,以摹畫成與心稱,愛之不忍妄用,遇佳紙墨洎②文辭則以書,書畢滌而藏之。感意率手有所作,則用其次者。是以雖甚久而猶新焉。他日,友人至。問其所得,則曰“敝而棄之矣。”詰其用,則紀③錢粟貨利卑猥事,不稍惜,視之與里巷所為偏欹④軟惡者等。不知其為美也。吾聞而歎之。友人曰“子何歎之細⑤也?以餘用斯筆也而違其任,餘則有過矣。雖然,世之用人者得無有甚於餘之用筆者乎?筆易為也,美者易得也,用久必敝,固其職也。今夫所謂賢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難,生而不夭死、不疾病、獲全其美也,尤難。然而用之者不任之以立政教、修紀法⑥、居廟朝⑦、治海內,而卑位宂職是命,一不快於意,不待其敝而棄之,且加不勝之法焉者亦眾矣。不彼之歎而於筆焉,惜是尚為知類也哉?”吾愧乎其言,謂之曰“筆吾所任也,故吾知愛而歎之。任人非吾事也,吾其敢僭而歎乎?若姑修其可任者以待人之任己,何暇乎世之歎而吾之疑邪?”(明)方孝孺《試筆説》

[註釋]:①端:端直。②洎(jì):浸潤。這裏指潤色。③紀:記。④欹(yī):不正,斜。⑤細:這裏指細小的事。⑥紀法:指國家的綱紀法律。⑦廟朝:朝廷。

22.我對客贈送的筆“愛之不忍妄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作者認為“世之用人者得無有甚於餘之用筆者乎”,下列説法不符合其理由的一項是( )(3分)

A.視之與里巷所為偏欹軟惡者等。不知其為美也。

B.今夫所謂賢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難,生而不夭死、不疾病、獲全其美也,尤難。

C.用之者不任之以立政教、修紀法、居廟朝、治海內。

D.卑位宂職是命,一不快於意,不待其敝而棄之,且加不勝之法焉者亦眾矣。

24.在用筆和用人上,分析客和用人者做法的一項是______(2分)

A.客有過,用人者無過 B.客有過,用人者更有過

C.客無過,用人者有過 D.客無過,用人者無過

25.文章通過____________的寫作方法,告訴讀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參考答案:

四、閲讀下文,完成第22—25題。(11分)22. (1)鋭而端,圓而勁, (2)以摹畫成與心稱(2分) 23. A (3分) 24. B (2分) 25.借物寓理(借題發揮),珍惜人才(4分)

參考譯文:我居住在鄉里,客人送我兩枝好筆,我把其中一枝送給朋友,另一校自己用。(它的筆管)精美端直,鋒毫圓鍵,用來寫或畫都能稱心如意,愛惜它不忍心隨便使用,遇到好的紙墨為文章潤色才用它書寫,書寫完畢就洗乾淨藏起來。縱手隨意而亂寫另外的雜事,就用其他的筆來寫。所以這枝筆雖然用了很久卻還像新的一樣。一天,好朋友過來,問起他所得到的那枝筆,他回答説:“已經破舊丟掉了。”問他是怎麼用的,原來那些錢米買賣等低等事也用它寫,不怎麼愛惜,把它看得像鄉間破敗鄙陋的`東西一樣,不懂得它的價值。我聽了為之感歎。朋友問道:“你為何為這種小事而感歎呢?我用這種筆寫無關緊要的事,違背了毛筆真正的作用,我是有過錯的。雖然這樣,世上任用人才者的過錯恐怕遠超過我用這枝筆吧? 筆容易製作,好筆也容易得到,用久以後必然破敗,這是必然的事。今天那些所謂的賢士君子,上天造就一個也困難,生下來後沒有夭折、沒有生病、得到保全的,尤其難以做到。然而那些任用他們的人不讓他們制定法令教化制度、修訂國家的綱紀法律、在朝廷做宮、治理天下,卻任命他們擔任低微閒散的職務,稍不滿意,不等到他們衰老就棄而不用,而加以不能勝任之職亦太多了。你不感歎那些事卻為這枝筆感歎,這種惋惜態度還能算是明白事理(聰明)的人嗎? ”我為他的話感到羞愧,對他説:“筆是我能使用的,我知道愛惜它併為它感歎。而任用人才不是我的分內事,我哪裏敢越職去感歎呢?你姑且努力做好你能勝任的工作來等待別人任用自己,哪裏有空閒顧及世人感歎和我的困惑啊?”

《方孝孺》閲讀答案 篇六

《方孝孺》閲讀答案

方孝孺,字希直,寧海人。孝孺幼警敏,雙眸炯炯,讀書日盈寸。長從宋濂學,濂門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顧末視文藝,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嘗卧病絕糧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貧豈獨我哉父克勤坐事誅扶喪歸葬哀動行路既免喪復從濂卒業。

洪武十五年,以吳沉、揭樞薦,召見。太祖喜其舉止端整,謂皇太子曰:此莊士,當老其才。禮遣還。二十五年,又以薦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時。蜀獻王聞其賢,聘為世子師。

及惠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明年遷侍講學士,國家大政事輒諮之。臨朝奏事,臣僚面議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諸書,孝孺皆為總裁。燕兵起,廷議討之,詔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頓大名,天暑雨,當不戰自疲。今其奏事適至,宜且與報書,往返逾月,使其將士心懈。我謀定勢合,進而蹴之,不難矣。帝以為然,命孝孺草詔,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馳報燕。比至,燕王不奉詔。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詔徵四方兵,命諸將集舟師江上。而陳瑄以戰艦降燕,燕兵遂渡江。帝憂懼,或勸帝他幸,圖興復。孝孺力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執下獄。

先是,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託,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成祖頷之。至是欲使草詔。召至,悲慟聲徹殿陛。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國賴長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孝孺慨然就死,時年四十有六。

(選自《明史方孝孺傳》,有刪改)

【注】①扆(yǐ):宮殿內設在門和窗之間的大屏風。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燕兵久頓大名頓:駐紮B、孝孺被執下獄執:執行

C、成祖頷之頷:點頭D、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法:效法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以吳沉、揭樞薦姚廣孝以孝孺為託

B、此莊士,當老其才詔檄皆出其手

C、進而蹴之,不難矣而陳瑄以戰艦降燕

D、宜且與報書且哭且罵曰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嘗卧病絕糧/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貧豈獨我哉/父克勤坐事誅/扶喪歸葬/哀動行路/既免喪/復從濂卒業

B、嘗卧病/絕糧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貧/豈獨我哉/父克勤坐事誅/扶喪歸/葬哀動行路/既免喪/復從濂卒業

C、嘗卧病/絕糧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貧豈獨我哉/父克勤坐事誅/扶喪歸/葬哀動行路/既免喪復/從濂卒業

D、嘗卧病絕糧/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貧/豈獨我哉/父克勤坐事誅/扶喪歸葬/哀動行路/既免喪復/從濂卒業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方孝孺年輕的時候機警敏捷,每天堅持勤奮讀書;成年以後,他曾先後跟從宋濂學習,宋濂學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方孝孺舉止端莊嚴肅,才華出眾,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諮詢國家大事,甚至請他在朝廷上批覆奏事。

C、明成祖起兵後,方孝孺力主抵抗,也曾建議惠帝使用緩兵之計,但沒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後,方孝孺仍然堅持抵抗,最終失敗。

D、明成祖請方孝孺草擬詔書,方孝孺認為他不應該取代帝位,並連續三次質問他,堅持不擬詔書,最終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殺害。

9、按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孝孺顧末視文藝,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4分)

②孝孺力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3分)

(2)文中哪些內容能體現方孝孺的文學才能?請任舉兩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5、【文言實詞】B(執:逮捕。)

6、【文言虛詞】B(他的,代詞。A、因為,介詞;把,拿,介詞。C、表承接,連詞;錶轉折,但是,連詞。D、暫且,副詞;一邊一邊,連詞。)

7、【文意理解】A

8、【內容歸納】B(明太祖欣賞方孝孺的為人,但並沒有重用他。)

9、(10分)

(1)【文言翻譯】(7分)

①方孝孺卻輕視文學,常常把闡明王道、使天下達到太平作為自己的使命。[4分,末視明致各1分,大意1分。]

②方孝孺竭力請求堅守京城來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決心為社稷而死。[3分,濟死各1分,大意1分。]

(2)【信息篩選】(3分)

①編纂《太祖實錄》和《類要》等書,方孝孺都擔任負責人。(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諸書,孝孺皆為總裁。)

②燕兵作亂,朝廷討伐的詔書和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燕兵起,廷議討之,詔檄皆出其手。)

③明成祖發兵之前,姚廣孝勸説他不要殺了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風氣就會斷絕。從側面表現方孝孺的文學才能。(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託,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答對1給2分,答對2點給3分。找出的例句要能體現方孝孺的文學才能,方可給分。]

方孝孺的詩詞 篇七

有關方孝孺的詩詞

指喻方孝孺

浦陽鄭君仲辨,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未嘗有疾色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錢,憂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剟刺狀,肢體心膂無不病者。懼而謀諸醫。醫視之,驚曰:「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生。然始發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藥可治也;至於既成,甚將延乎肝膈,否亦將為一臂之憂。非有以御其內,其勢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也。」君從其言,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果至二月而後瘳,三月而神色始復。

餘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不可為。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蓋眾人之所可知者,眾人之所能治也,其勢雖危,而足深畏;惟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眾人笑而忽之者,此則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壯無疾者乎?愛天下者,有如君之愛身者乎?而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君未嘗敢忽之;特以不早謀於醫,而幾至甚病。況乎視之以至疏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發,以為無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謂智也與哉!

餘賤,不敢謀國,而君慮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也。傳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醫。」君誠有位於時,則宜以拇病為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kpy1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