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一化學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高一化學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高一化學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努力做到課堂精講精練 篇一

精講精練字面上可以説是陳詞濫調,但在教學實際中它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它需要不斷創新,不斷充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和教學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課的精講精練,是一個教師時時刻刻必須追求的課堂教學目標。

備課過程中我首先對章節知識的大結構進行粗框架、主線索的大掃描,定好大方向後,再側重知識點之間的有機銜接和知識梯度的合理鋪設,重難點知識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實現學生課堂和課後自我突破,使學生在表觀抽象、散亂、靈活的化學理論知識面前輕鬆領略邏輯和本質在化學理論推證、分析應用中的魅力。真正實現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的教學目標。對於課上例題及課後練習都按照題型進行精心的篩選,使學生在練習時能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紮紮實實。

對教材的處理,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化學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於對同學門已經很熟悉的溶解結晶平衡的複習基礎之上,類比於化學平衡,找出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動、等、逆、定、變,為避免部分同學將達平衡時“濃度不變”理解為“濃度相等”,課本上反應達平衡後CO、H2O、CO2、H2濃度示例數據可稍做改動,以免誤導。

2、化學平衡部分知識的檢測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平衡狀態的判定、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等效平衡的判定。這三方面均為重難點。教師在處理這類知識應用時,應牢牢把握一個解題原則:萬變不離其蹤。

①平衡狀態的判定標準各種資料上總結的是林林總總,但歸根結底是看正逆速率是否相等或濃度是否不變。

②平衡計算的關鍵在於訓練學生起始量、變化量、平衡量三種關係的規範應用。

③等效平衡的判定可編設習題引導學生通過自我練習先對概念產生感性認識,再由教師歸納總結判定依據:恆温恆容看數值,體積不變看比例;恆温恆壓看比例。

關於高一化學反思 篇二

時光飛逝,轉眼間半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20__—20__學年上半學年,我擔任高一年三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我在教學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加上全省高中新課改,這迫使我更認真的去思考如何才能搞好課堂設計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半學期以來,本着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心態,我認真地備課,注重瞭解學生的聽課感受,根據學生的反映,不斷去調整自己的課堂設計;除此之外,我還經常跟同事共同商討,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課堂組織能力。具體來講,有以下兩點心得體會

一、課堂45分鐘是教與學最重要的環節

一堂課能否上好,關鍵在於教師的準備是否充分,也就是備課是否充分。教師只有認真做好備課工作,才能較好的組織課堂教學。就備課而言,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包括鑽研新課程標準、化學課本等。仔細鑽研新課程標準讓我更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所在,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層次分明。認真鑽研課本則能更清晰的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學的內容。

2、做好聽課總結

作為一名比較年輕教師,有的僅僅是理論知識,欠缺的是教學經驗。針對這一點,我儘可能去聽課,課後認真總結他們上課的優點和不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半學期以來,發現聽課後認真總結,對自己的備課、上課有很大的幫助。

3、深入瞭解學生

只有瞭解學生,教學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瞭解學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學生對原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例如,講到《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時,我發現學生連一個氧原子有幾個電子都不知道,原以為是學生對電子數和核電荷數的關係這一知識點掌握得不好;經過了解,才知道國中化學並不要求學生掌握常見元素的原子序數。這就能夠做到及時補缺、補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將兩個知識點聯繫起來。

4、注重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特別是在高中化學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設備,該學生更多的“事實”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為了説明鈉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來,我在課堂上演示這個實驗,讓他們發現把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的現象是有氣體放出和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從而得出結論:鈉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來。這樣既使學生走出鈉可以置換出任何金屬的誤區,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豐富教學形式

隨着教學形式的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早已不再侷限於常規的“黑板教學”,以多媒體教學為代表的各科教學形式極大發展。我緊緊抓住這一變化,積極探索多形式的教學並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氣體摩爾體積》時,我提早準備,製作了一個比較精良的多媒體課件,實施後發現,採取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是:學生的興趣和對知識點的感性認識大大增強,進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

二、課前課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每當我輪值晚自習時,我不是簡單地在教室閒逛,而是充分利用師生短暫的共處時間,解答學生的各種疑難。在輔導過程中,一旦發現有某個問題被集中地提出,我就會馬上反省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有哪個知識點教授得不夠清晰,並在下次課堂上進行改進後的講解。實踐證明,這樣很好地實現了教師和學生、課前和課後的互動。在教學工作中我會經常遇到各種疑難,除了自己解決,我還主動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以求不斷進步。但是,我不僅要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更要發現自己的不足,我一定得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強優勢,改進不足,力爭有更大的進步。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三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葉瀾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淺談高中化學課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藉助於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思考,不斷地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回顧,不斷地運用課程標準檢驗自己,從而追求教學全過程的合理性的一種過程。教學反思是學生學業發展、教師專業成長、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高中化學課和其他科目一樣要進行教學反思,長期進行教學反思有助於教師建立科學的、現代的教學理念,並將自己新的教學理念自覺轉化為教學行動;有助於提高教師自我教育意識,增強自我指導、自我批評的能力;有助於充分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對教學實踐的判斷、思考和分析能力,從而進一步完善比較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有助於解決理論與實踐脱節的問題,試圖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樑,促進化學教師由經驗型教師向學者型教師轉變。

一、如何進行高中化學課的教學反思呢?

高中化學課的教學反思要求化學教師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靈,要求教師經常地、反覆地進行反思,要求教師選擇多種教研方法進行反思。首先,高中化學教師要善於反思自己。教師應依據教師職責和新課改的要求,堅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回顧與思考、反省與檢點,並通過文字形式把它記錄下來。要對每堂課的整個過程回憶再現,思所得,發揚長處,發揮優勢,查不足,改正缺點,彌補疏漏。只有在摸索中前行,時時取長補短,才能讓自己的教學實踐日趨完善,才能有力提高自己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其次,高中化學教師還要善於反思他人。化學教師也可以通過觀摩別人的公開課,深入課堂聽同行的新授課,在網絡中觀看同行的教學實錄等,分析他人的得失、分析別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來反觀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是教學反思的一條重要途徑。可以通過聽名師或專家講課,觀看優質課例,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找出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發展點,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際,這樣也能起到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再次,化學教師要善於集體反思。古語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切不可閉關自守,更不能妄自尊大,應該積極與同事、同行交流教學設計的依據、教學過程的創新、教育理念的界定、教學手段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採納等,聽取同行同事的看法,從中取長補短,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達到提高自己化學課教學有效性的目的,教學反思《淺談高中化學課的教學反思》。

二、高中化學課應對哪些內容進行教學反思呢?

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學思想的改革。

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現在仍有許多學校強調學生的任務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連一些化學實驗現象都只是教師口述,而不給他們親自動手或觀看演示實驗的機會。這就導致我國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了一種不愛問、不想問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問的麻木習慣。所以我們要反思教學觀念。過去的教學靠的是“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那是一個怪圈。化學實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化學教師應想方設法多做演示實驗,改進實驗,有條件的話讓學生自己多做實驗。在現代化教學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CAI的動畫、錄像和化學實驗,我們可選擇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節,製作成多媒體課件、錄像進行教學。有很多教師未曾使用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他們覺得製作課件比較麻煩,在課後花的時間較多。其實有時我們使用多媒體可以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信息,使抽象的化學問題簡單化,使靜態的理論動態化,從而化難為易。例如,在講到原子結構時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然後製成動畫,模擬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通過閃爍的方式及疊加的手段,展現電子雲的特徵。在比較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這兩個概念時,可動畫模擬甲烷和氯氣如何斷鍵、氯原子與碳原子形成新鍵,乙烯中碳碳雙鍵斷裂、兩個氯原子分別接到兩個碳原子上,通過動畫形象直觀地展示了兩個不同的反應機理。特別是有機化學部分,有機化學反應多,內容瑣碎,每次講新課之前可利用多媒體回顧上次所講內容,温故而知新。藉助於錄像教學,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又保護了環境,還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更要反思教學方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時,有的教師曾作了如下改進: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濃鹽酸和稀鹽酸,同時放進大小相同的鋅粒,迅速塞好帶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內不留空氣),2分鐘後,盛有濃鹽酸的試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脹70~80ml,而盛稀鹽酸的試管上的塑料袋卻膨脹不到10ml。經過改進,實驗可見度大,對比性強,定量性好,需要説明的問題簡單明瞭。

三、高中化學課的教學反思應注意什麼問題?

高中化學課的教學反思要“思”之有理,這裏的“理”特指思出的道理、思出的門道、思出的規律。其實質就是反思的層面由“現象”向“本質”昇華;其過程就是教師的角色由“經驗”向“科研”轉型。教學是反思的基石,真知源於實踐,反思“真經”的獲取,都必須經過“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教學反思的結果,在目標上,要由“單一”向“三維”轉變;在內容上,要由“書本”向“生活”轉變;在教法上,要由“灌輸”向“引導”轉變;在要求上,要由“統一”向“差異”轉變;在訓練上,要由“結果”向“過程”轉變;在評價上,要由“評判”向“診斷”轉變。實現了這一宗旨,也就達到了通過教學反思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高一化學教學反思 篇四

1、我任職五年來,能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正確的政治立場。

遵守法規法紀,關心集體,團結同事,作風正派,從嚴治教,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能全心全意從事本學科的教學,力求精益求精,絕對服從上級和學校領導的工作安排,任勞任怨,誠誠懇懇,從工作中去體味教育工作的崇高,從工作中去獲取人生的奮鬥意義,在工作中去享受為人師的樂趣,在工作中逐漸充實了自己。

2、我先後任教過高一、高二、高三的化學,並自己熟悉了國中化學教材和教學大綱,對中學化學教材有比較充分的理解,能正確理解、掌握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能正確傳授內容,重點突出。

能夠落實“雙基”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普通話流暢,表達準確,板書清晰,條理性好。

3、任現職以來,我努力探索課堂教學的藝術性,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我知道要在教學中有所建樹,必先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我首先要求自己在言行舉止上,做學生的表率,愛每一個學生,既是師長又是朋友,把自己對教育的愛遷移到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愛,用自己堅強而執着的追求去默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索。要求自己在講台上,完美展現教師的風采;要求做到每一節課都生動活潑,引人入勝,而且教學質量達標,把每一節課當成優質示範課來上。

4、我注意教研與教學相結合,開展專題教學研究。

教研是教學進步的動力,更是教學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徑。任現職以來,我堅持在教研中教學,在探索中教書,在思想的昇華過程中育人。我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教研活動,密切注意和追蹤本學科的發展趨勢、最新教學科研成果和大學聯考信息,掌握教育發展動態,積極參與科組的教研活動,主動承擔教研課題,並把新的科研成果引進到教學中來,在教學中探索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學和科研互相促進。例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創造適合我校校情的教改方法;探討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加強對學生心理行為與學習效率關係的研究;探討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增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方法和措施;抓好培優轉差工作的開展與落實等等。我在20__年加入國家級教研課題“主體式教學法”的研究,並取得一定的成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為自己是青年教師,只擔任過一次高三教學,指導大學聯考的經驗不足,所以我十分注意研究大學聯考。平時認真鑽研近年來的大學聯考題,積極收集大學聯考信息,密切關注大學聯考最新動向,讓自己充分具備帶高三的實力。20__年參加南海市青年教師解題大賽獲二等獎,在學校多次的大學聯考題、模擬題測試中獲得好成績。近一年來,我又針對高三綜合科複習這一新領域展開了研究,收穫良多。我根據自己的研究心得,在今年的會考複習中,揉合了大學聯考綜合科的內容,即將會考複習與高三綜合科複習整合在一起。每一章分為“基礎知識過關”和“身邊化學,學科綜合”兩大板塊,紮實基礎的同時,向學生灌疏與本章內容有關的綜合科知識,擴展學生知識面,及早為明年綜合科大學聯考作準備。這樣的教學方式效果明顯,很受學生歡迎,讓學生對明年的綜合科大學聯考充滿信心。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五

一、設計思想

1、根據課程改革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基本理念,教學過程中以社會生活為背景,以化學實驗為工具,以啟迪性為核心特徵的循循善誘為主旋律,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學生以獨立性為核心特徵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實現“師傅引進門,修行靠自己”的自學之路。學生在領悟掌握本學科知識同時,培養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以圖片和問題相結合的形式創設歷史學習情意場,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慾望

二、較成功的方面:

1、能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要求,落實好雙基,並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科學學習方法,適當進行德育滲透。

2、以人類對材料的使用歷史引入,能較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過渡自然,前後呼應。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4、通過演示實驗、適當提問、學生討論、課堂練習等多種方法調動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邏輯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5、多媒體課件和實物投影的交叉靈活運用,對教學的效果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不足的方面:

1、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小結,有利於學生概括總結能力的培養,使整節課知識的系統性給學生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但在學生小結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時間,至使教學進度略慢。

2、在處理鈉在空氣燃燒的演示實驗中,未能讓全班大部分學生清楚的觀察這一變化過程,是本節課的一大遺憾。

3、設計的師生互動形式雖然較多,但受學生的基礎等問題,調動還不是很充分,學生參加的程度還待進一步提高。

四、今後努力方向:

1、進一步學習新課標,在教學中要有新理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2、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高一化學教學反思 篇六

高一年新生,思維活躍,探究意識強,自我表現慾望高,從心態上來看,有一種成人感,認為自己長大了,是成年人了。然而,由於義務教育階段知識要求層次較低,很多學生基礎不夠紮實,對化學學科知識只是似曾相識,但表達不清或不到位,特別是一些化學俗語、化學方程式模糊不清,一知半解。再加上剛放完假,學生的心態是放鬆的,認為好不容易會考完了,進入高中可以放鬆一下了。但是,這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剛好相反,必修1第一節“物質的分類與轉化”,作為一個和國中教材銜接的一部分內容,要求學生要在兩個月的大假後把國中的知識撿起來,緊隨其後的第二節就是整個高中化學的一個難點——“物質的”,而這一個難點的學習,放在高中一開始,非常容易讓學生產生對化學的畏難情緒,從而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

所以,對於新高一學生的心態的轉變,怎樣適應高中的學習,掌握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是教師在高一一開始就應該先讓同學們有所瞭解的,心態轉變了,方法掌握了才能進入高中學習的角色,將難點一一解決,並且,在此基礎上,繼續弘揚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意識,激發他們與老師互相交流的熱情,以便在教學中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塊構成,在新的知識體系裏,必修模塊具有化學基礎知識普及性,內容覆蓋面廣,知識延伸不多的特點,很多知識的拓展留給選修模塊來完成。但是,化學知識模塊的重新劃分,學生不能很快適應,這樣往往超出了新教材預定的課程授課時間,造成課時不夠,節奏加快,這樣使得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接受和消化新的所學知識,不能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哪能談得上實際運用於解決相關問題?我認為處理好以上的問題主要在於教師教學過程的準備階段,應認真學習新課程的理論與目標。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在中學化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與前、後教學內容的聯繫,突出各個部分、各個階段的重點、難點,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最急迫的問題。同時各部分與階段怎樣聯繫與過渡,各部分的教學要求是什麼,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哪些反應和學習困難,哪些內容可以設計搭建出適合學生思維與能力發展的平台等也是我們需要思考解決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靈活選擇授課內容,從容地運用教材進行教學。

比如,必修1幾種重要的元素化合物中“溴、碘的提取”,如果採用講授的形式,課程內容較枯燥,不如改成探究課的形式,讓學生在實驗室中邊探究,邊對比總結,這樣既鍛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培養化學實驗思維,又使得課程內容豐富多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我在公開教學後,效果非常不錯,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

學生的基礎鞏固也是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更加註意幫助學生鞏固基礎,提高學科基本素養,為今後進一步進行學科知識探究打好基礎。我們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到這些問題:學生雖然有獲取知識的熱情,但是不能自覺地鞏固知識,在學習中還缺乏主動記錄一些自身或師生共同探討總結出的相關知識的習慣等。因此,教師何時、如何提醒學生做好相關的記錄、鞏固等工作也要當作備課重心。教師還應設計一些討論的問題或練習,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相關基礎知識,為其進一步深入探究打好基礎。

課前導學案的製作是至關重要的,導學案教學是我校課改模式的重要部分,它能最大限度的體現因材施教,隨着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狀態的變化,及時的改變學習策略,安排課時內容,準備相應的課後練習以達到鞏固的目的。導學案的內容體現為兩方面,課上知識點的梳理及課後的鞏固練習。導學案的主要任務,第一,幫助同學們預習並理清課堂思路,重難點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在課堂上重點聆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第二,在課上,學生只用做重點知識的填寫,節省了大量抄筆記的時間,在如今大量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前提下,能有效地增加每節課的課堂容量,導學案使得學生更多的時間用於理解而不是抄寫;第三,針對當時學生的學習狀態,設計課後鞏固練習,有的放矢,查漏補缺;最後,導學案還能及時對前面所學內容進行復習,幫助學生養成及時複習的良好習慣。

通過導學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化學核心知識、技能、化學方法,夯實高一學生的化學基礎,為高二選課打好鋪墊,加強問題意識、分析探究能力、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的培養。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七

從事高中化學教學已經有20多年了,整體上感覺教材在不斷的修改,課本知識的難度在逐漸下降,學生的理解潛力也在逐年下降。在最近幾年的高一新生調查中,出現了化學比物理更難學的不正常現象。在感歎學生一屆不如一屆的同時,作為教師的我們,是否也要反思一下我們的教學。

國中新課程的教材也經過了多次的修改和刪減,我們高中教師對此瞭解不夠,我們總是覺得“這還用怎樣講?”、“此刻的學生真是什麼也學不會了!”、“學生怎樣這麼笨啊!”……我們沒有反思過:是不是學生真的聽不明白,真的不會學習?

高一學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學資料多、難理解、習題不好做,學習興趣降低。一方面是因為高中化學突然變得比國中更系統、更深入,學生不能立刻適應;另一方面是因為國中化學教學過分強調探究學習和過程方法的教育,忽視理解學習,不注重對描述性、結論性知識的理解記憶,基礎知識學得不紮實;但更重要的卻是我們教師對國中生的化學基礎期望過高,平時的教學和測試難度過大造成的。

今年春天我教了預科班的國中化學,藉助那一段疲於奔命的日子,我將國中課本認認真真、深入地研讀了一遍。發現有很多高中要用到的知識藏在練習題、資料卡片中,我講課時自然而然就將這些知識加進來講,甚至重點強調。之後給實驗班學生上課時,學生竟然不明白,説國中老師沒講過。而高中課本也不再講,就直接拿出來讓學生用;有時候為了講清楚某一道課外習題甚至還要臨時補充知識點。學生要記的、要理解的太多,學生在課堂上需要不停的記,聽課習慣不好的學生自然就感到很吃力。

比如,第二章的離子反應,是高中化學難學的知識點之一,要求學生在國中所學的酸鹼鹽的基礎上,深入理解電解質、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等概念,理解離子反應的實質,並熟練記憶和應用“溶解性表”。在理解和記憶兩個方面都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些不願意下功夫進行記憶的學生在做題和聽課方面就越來越感到吃力,逐漸產生厭學情緒。

第二章第二節氧化還原反應,是理論性很強的知識點,屬於貫穿高中化學教學始終的最難學的知識點之一,要求學生充分理解國中所學的“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及其相關概念。而國中課本對該反應並沒有進行系統的理論分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等基本概念也沒有在教材中進行明確的表述。到高中突然進行系統學習,除了要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氧化產物、還原產物、氧化性、還原性等9個概念外,還要掌握雙線橋、單線橋等分析方法,學生還沒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我們已經要求他們能十分熟練地分析元素的化合價變化,並與剛剛學到的“被氧化、被還原”聯繫起來進行應用,用功的學生能夠聽懂,但卻不能熟練應用;對化合價知識不很熟練的學生甚至聽懂都很困難。何況我們的老師必然還要進行適當的擴展,還要講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等,進一步加大了該知識點的難度。致使一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雪上加霜,厭學情緒進一步加重。甚至期盼早點進行文理分科,跳出化學的重重包圍,走一條不一樣的學習之路。

因此,高一的化學教學,就應有一段時間進行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教育,重點複習國中的“氫氣還原氧化銅”試驗,介紹簡單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複習和背誦常見元素化合價、溶解性表、複習酸鹼鹽性質及相關計算,為學習高中化學做好鋪墊。

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控制教學進度。不要增加剛開始學習的'困難。

2。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應對深度和廣度都已加強的高中化學,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要想學好是不容易的。要個性引導學生處理好“理解”與“記憶”的關係。先理解後記憶是正確的。但是有的知識點暫時不理解也要先記住,如果既不理解也不記住,等於沒有學,知識就出現了斷層。化學的學習,其實是一個“先死後活”、“死去活來”的過程。機械記憶還是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透過講解,幫忙學生理解和記憶。化學其實就是對各種試驗現象的紀錄和分析,學好化學務必記住一些基本知識,才能談得上理解後面的知識,才具備了問問題和與人討論的資本。

3。提倡“討論”。解決問題時用“討論法”,能夠展示思維過程,給學生啟迪。教師先作示範,小步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包括遇到困難是怎樣克服的,為什麼要選取這樣的方法,儘可能讓自己的思維過程展現出來。也可讓學生説出他們的思維過程,然後大家討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了解知識產生與發展的過程。這樣,學生才能始終持續高漲的興趣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躍遷。

高一化學教學工作反思 篇八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説讀寫,是聽説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説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麼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説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

高一化學教學工作反思 篇九

時光飛逝,轉眼間半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我擔任高一年三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我在教學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加上全省高中新課改,這迫使我更認真的去思考如何才能搞好課堂設計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半學期以來,本着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心態,我認真地備課,注重瞭解學生的聽課感受,根據學生的反映,不斷去調整自己的課堂設計;除此之外,我還經常跟同事共同商討,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課堂組織能力。具體來講,有以下兩點心得體會:

一、課堂45分鐘是教與學最重要的環節

一堂課能否上好,關鍵在於教師的準備是否充分,也就是備課是否充分。教師只有認真做好備課工作,才能較好的組織課堂教學。就備課而言,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包括鑽研新課程標準、化學課本等。仔細鑽研新課程標準讓我更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所在,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層次分明。認真鑽研課本則能更清晰的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學的內容。

2、做好聽課總結

作為一名比較年輕教師,有的僅僅是理論知識,欠缺的是教學經驗。針對這一點,我儘可能去聽課,課後認真總結他們上課的優點和不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半學期以來,發現聽課後認真總結,對自己的備課、上課有很大的幫助。3、深入瞭解學生

只有瞭解學生,教學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瞭解學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學生對原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例如,講到《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時,我發現學生連一個氧原子有幾個電子都不知道,原以為是學生對電子數和核電荷數的關係這一知識點掌握得不好;經過了解,才知道國中化學並不要求學生掌握常見元素的原子序數。這就能夠做到及時補缺、補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將兩個知識點聯繫起來。4、注重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特別是在高中化學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設備,該學生更多的“事實”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為了説明鈉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來,我在課堂上演示這個實驗,讓他們發現把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的現象是有氣體放出和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從而得出結論:鈉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來。這樣既使學生走出鈉可以置換出任何金屬的誤區,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5、豐富教學形式

隨着教學形式的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早已不再侷限於常規的“黑板教學”,以多媒體教學為代表的各科教學形式極大發展。我緊緊抓住這一變化,積極探索多形式的教學並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氣體摩爾體積》時,我提早準備,製作了一個比較精良的多媒體課件,實施後發現,採取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是:學生的興趣和對知識點的感性認識大大增強,進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

二、課前課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每當我輪值晚自習時,我不是簡單地在教室閒逛,而是充分利用師生短暫的共處時間,解答學生的各種疑難。在輔導過程中,一旦發現有某個問題被集中地提出,我就會馬上反省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有哪個知識點教授得不夠清晰,並在下次課堂上進行改進後的講解。實踐證明,這樣很好地實現了教師和學生、課前和課後的互動。在教學工作中我會經常遇到各種疑難,除了自己解決,我還主動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以求不斷進步。但是,我不僅要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更要發現自己的不足,我一定得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強優勢,改進不足,力爭有更大的進步。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 篇十

本課時是高中化學教材化學1第四章第二節。本章位於元素週期律知識之前,是整個高中階段中較為全面、詳細地學習和研究一族元素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章。因此,這一章是後面元素週期律、元素週期表知識的重要基礎。關於鹵素性質的內容,是通過氯氣的性質、用途和實驗室製法的介紹,及與其它鹵素性質與氯氣性質的比較,從個別到一般逐步地、客觀地展現這一族元素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所以説,氯氣的性質和用途是認識鹵素性質,進而建立“元素族”這一概念的入口,起着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學生雖然學習了《金屬元素》一章,但是對於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方法還沒有完全形成。學生習慣灌輸式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不注意應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缺乏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準確、合理的加工處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缺乏主動參與、科學探究、勤於動手,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不能很好地用聯繫變化的觀點將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y61my.html
專題